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对策

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对策

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对策
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对策

黑龙江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对策

院(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专业:法学年级: 09级

姓名:何乃明学号:20097643

指导教师:房忠敏

xxxx年xx月xx日

毕业论文(设计)评语

摘要

现在因为医疗纠纷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很大原因是人们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在医疗纠纷中,由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0年7月实施开始的《侵权责任法》中有关的解决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社会上的反响不一。但是大多数人都偏向于患者一方,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是法律尤其要保护的对象。但是从医方的角度出发,看到了其施行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给医方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改变患者在医疗诉讼中的不利位置,提升患者在诉讼中的主动地位,必须合理的分配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使双方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达到平衡。本文通过对医疗损害现状和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影响分析,从立法、司法、社会救济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医疗举证责任的建议。

关键词: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医患关系影响

目录

一、我国医疗损害责任的现状 (3)

(一)当下的医患关系的现状

(二)医疗损害责任

1.医疗技术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2.医疗伦理损害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3.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医疗机构有先行赔付的义务

二、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影响 (4)

(一)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影响

1.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积极影响

2.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消极影响

(二)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影响

1.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2.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消极影响

三、医疗机构和患者应如何面对举证责任倒置 (12)

(一)医患双方共同举证

(二)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制度

(三)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援助机制

结论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在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在距离证据的远近、接近证据的难易程度、收集证据能力的强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医疗机构显而易见的是控制证据源、距离证据最近的一方,具有较强的证明能力。在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前,医疗机构没有义务提供病历,而患者几乎要承担医疗诉讼中的全部举证责任,举证的过程对患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1年出台的《证据规定》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有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在法律上,医生和患者之间本应是平等的地位,可是由于医方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对医方行为和医术一无所知。这样,在双方产生纠纷时,患者常常因为不知如何取证也不知道哪些证据重要而陷入被动,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这样,平等的双方在现实中变得不平等起来。所以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公益,法律变给医方规定了许多义务,以平衡双方的权益。在我国法律规定和最为重要的就是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一、我国医疗损害责任的现状

(一)当下的医患关系的现状

从理论上说,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变得日益紧张而冷漠。那么,医患冲突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作者认为,固然可以归于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但这是社会普遍现象,并非仅存于医患之间。除了道德因素,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医患信任解体,根源在于畸形的医疗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主要靠技术吃饭,因此都能遵循“合理诊断、合理治疗”的原则。然而,我国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开处方和做手术本身不赚钱,只有多卖药、多检查、多消耗,才能多收益。由于居民看病自费水平较高,医生过度治疗,相当于直接剥夺了患者的财富,从而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这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亲属认为医疗单位或者医疗人员所提供的诊疗护理服务有过错并造成患者人身、财产、精神损害的后果而与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事故监管鉴定机构之间产生的争执。此定义包括几种特殊情况:一是医务人员的过失与不良后果的因果关系不一定确切存在,有些纠纷是因为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不知情或不理解,也有的是因为个别患者的无理取闹;二是纠纷的主体不仅仅是医患双方。在实际

生活中,将卫生厅、局和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告上法庭的案件也是时有发生的。

在法律上,医生和患者之间本应是平等的地位,可是由于医方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对医方行为和医术一无所知。这样,在双方产生纠纷时,患者常常因为不知如何取证也不知道哪些证据重要而陷入被动,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这样,平等的双方在现实中变得不平等起来。所以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公益,法律便给医方规定了许多义务,以平衡双方的权益。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二)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三种

1.医疗技术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须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担举证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

赔偿责任。

2.医疗伦理损害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

医疗伦理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从事各种医疗行为时,未对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说明其病情,未提供病患及时有用的医疗建议,未保守与病情有关的各种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种医疗措施或停止继续治疗等,而违反医疗职业良知或职业伦理上应遵守的规则的过失行为,医疗机构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和五十八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

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医疗机构有先行赔付的义务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医疗产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医疗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应该承担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是关于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责任的规定。

第五十九条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

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二、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一)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影响

1.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医方的服务意识

我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但现实实践中,医学界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不把病人当人,只看作疾病的载体和消费的主体,医患之间没有交流,对病人的体验毫不关心。患者及其家属没有被视为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接受者,对医疗服务效果不满意的事件屡见不鲜。医疗纠纷侵权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后,患者及其家属对自己受到的医疗侵权,有了强大的法律武器,让患者至少有个“明白”的机会,在医疗服务方面得到更人性化的待遇。同时更有利于增强医方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有利于提高医方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

在过去的医院管理中,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出台可以由医方有关管理者按其具体情况予以规定,并且侵权纠纷出现时也无须举证,没有很强的证据意识,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医疗文书记录不全、不细、不及时,治疗措施不规范、不科学,医疗规章执行不严格,服务不科学等,终究导致该有的证据失缺,使医方在医患官司中陷入被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后,医方就要对自己的管理措施、医疗措施,加以法律的思考,对病人不仅要尊重、关爱,还要有实在的良好医疗效果,更要有充分的、客观的、真实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管理措施、医疗措施的策划和决策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因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在处理医患纠纷或医患官司中是至关重要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行,必然要增强医方所有人员尤其是管理和医护人员的证据意识,这是对医方的负责,更是对病人的负责。

(3)促使医方的领导人员转变管理理念

医疗侵权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将给医方造成不少的压力,尤其是在对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如何保证其正规合法化,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使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少出错,并且科学地合理地调整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使医务人员更注重自己的医德医行,从而减少因自身原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等,都将成为医方的当务之急。在有效的

监督管理机制下,“举证责任倒置”的施行,促使医方主动顺应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使医院管理不断趋于科学化、法制化、正规化。可以说,正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施行,给医方注入了一股活力,使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也使医院领导为规范医疗行为转变了管理理念,最终将促使医疗机构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面发展

2.举证责任倒置对院方的消极影响

(1)导致医疗纠纷数量增加

“举证责任倒置”这一新规定,对医方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就是医疗纠纷的数量将可能明显增加,因为新规定一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告医院的门槛,患方只要证明在医院就诊时权利受到损害的事实就可以提起诉讼。一些医务人员苦叹道:“举证责任倒置后,以前都是心平气和地寻求理性解决医疗纠纷的患者越来越不理性了,”并称之为“医闹”。不可否认,在新规定出台后,的确存在着有些患者打着这旗号滥用诉权,高额索赔,给医患关系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但笔者认为将“医闹”的出现都归责于“举证责任倒置”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举证责任倒置”出台前,医疗纠纷也不少,患方当时之所以“心平气和地寻求理性解决的办法”,多是由于在当时的法律环境下,患者的举

证不能,医患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称,患者的知情权被漠视,只能被动选择解决方案所致。而且,医疗纠纷数量的增加,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患方法律意识的加强,依法维权意识的提高。当然,对无理取闹的患方,裁判机关要公正的处理、抑制,触犯法律的,要坚决依法处置,但医院也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2)导致防御性医疗

防御性医疗是指医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防范性医疗措施,也称自卫性医疗或防卫性医疗。其有两种形式:一是“积极性防御医疗”,也称过度医疗,就是医生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完善其疾病所涉及或潜在涉及的各类检查,以证据留存为目的,以治疗方案多样供患者选择,这样看似工作周密,却增加了无谓的检测,也就是增加了病人的就医成本,费时费钱费力,对患者本人、医疗单位、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是一种浪费;其二是“消极防御性医疗”,医生首先考虑避免事故的出现,如果治疗存在巨大的风险,医生宁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避免高风险性治疗,即为避免被诉诸法院而采取有效性差但安全系数大的保守治疗方案。既往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会用100%的努力来争取实施救治,但在现在,对医疗纠纷案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在医疗诊治管理中对医方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1%的希望,医生却要

承担99%的被诉讼风险,医生勇闯“治疗禁区”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可以说“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催生了防御性医疗的实施力度,防御性医疗可以出色地履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责任。防御性医疗的抬头,不利于提高医方“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救治病人”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更会限制医生对医学的探索,使得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的创新与提高举步维艰,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3)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医方也面临着举证困难

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后,由于各种原因,医方也将会面临举证困难,甚至到无法举证的境地。

一方面,医学作为特殊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不够完善、不断重新认识、不断发展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是患了某种疾病的自然人。患者,在就诊前已处于高风险状态,这种风险并非医生施加于患者本身,而是事前已潜藏于患者体内的。医疗行为具有高风险性,诊疗手段存在创伤性,药物具有毒副性,治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医疗对象存在个体差异性,亦即同一治疗方法对同一疾病的不同个体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且医学科学的科技成分含量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临床上的因果关系不总是一目了然,因果关系也不可能理个明白,理不明

白自然无法举证,进而承担败诉的风险。加上医生个体的知识有限,医疗机构的误诊误治也就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有学者指出,如果因认识的局限性而出现误诊、误治被追究法律责任,则将使医务人员向未知领域探索的积极性被消解在吃官司的恐惧中,无形之中会延缓医学科学的发展,这是医方举证不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在一项对326家医院2000年度医疗纠纷的调查统计中,起诉原因只有29.6%与诊治技术有关,而49.5%与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的服务态度的生、冷、硬有关,其余与医院管理不到位有关,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因医方的诊治技术而诉至法院的医疗纠纷只是少数,况且在“举证责任倒置”施行后不久,2002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了6种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即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在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所以,医方只要以此为据证明患者的损害结果不属于医疗事故,就无须负举证责任,更不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排除了医方因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认识的局限性而举证不能的情况。

医方举证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诊时患方不积极配合医方,主要表现在:患者就诊时不如实陈述病情,故意隐瞒一些接受过的治疗,或隐瞒一些难以启齿的疾病、家族性遗传病史等重要情况,这样不仅可能使诊断治疗出错,还使医院无法举出客观真实的证明证据;在诊治过程中,患者不配合医师,不做必要的检查、治疗、不遵医嘱用药等,其产生的后果让医方举证也难以实现,更有患者在脱离医院很长时间后才起诉,医院根本无法了解双方脱离接触后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情发展、再就医及诊断治疗等情况。在此情况下,医方的举证难是可想而知的;在某些情况下,医方需要患方的同意与配合才能获得证据,如果患者家属不配合,医疗机构将无法举证。比如说,要证明医疗行为的过错与否,就需用尸检来验证,但如果患方家属不同意,在“举证责任倒置”的前提下,医院就可能因而败诉。

(二)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影响

1.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对患方是有利的。首先,减轻了患方的举证责任,加大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其次,使法院受理患方的起诉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前置程序的规定失去了存在的依

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患方只需证明其在该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受到损害的事实即完成了民事诉讼中原告提交相关证据的规定,使患方起诉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2.举证责任倒置对患者的消极影响

(1)过度医疗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当前,中国民众“看病贵”、“因贫致病、因病返贫”是毋庸质疑的。而“滥检查”则是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尤其在三甲医院,繁多的检查项目和高昂的检查费用使得中低收入患者苦不堪言。相信很多民众都有“看病找熟人”的经历,目的之一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简化看病的程序,减少看病的费用。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真的是没有必要的检查吗?很多大型顶级医院的医生会告诉你,开么多检查,尤其是治疗前的系统检查,是为了留下客观证据,以应对经常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生为病人多开检查单,竟然是为了防止病人日后“找茬”,这一看似滑稽的理由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医院内公开的秘密。举证倒置的负面影响在此处凸显出来。

(2)诊疗程序过于细化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现在患者一进入医院住院,就会面临签不完的字,谈不完的话。尤

其一些急诊重症患者,如果没有监护人或者家属在身旁,其治疗可能会因为无法进行相关诊疗手术的知情同意谈话和签字而被延误。例如,一例肺癌术后的病人,70岁,夜间突然病情加重,口唇青紫,出现浅昏迷。而家属未在医院。医生判断患者存在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术,以免呼吸衰竭引发心脏骤停。但是,气管插管术本身具有风险,可能导致患者在实施气管插管术过程中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按照医疗常规需要跟患者家属谈话,告知风险后方能施行此术。同时,患者高龄,家属已经拖欠医疗费用,此时患者已经昏迷,而家属有放弃治疗的可能,也必须确认家属同意治疗方能实施该术。但是,医生能够预测,患者如果不能立即改善通气,缺氧时间越久,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器官功能衰竭的几率越大,救治将更加困难。这样的病例,在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是时常发生的。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此处的紧急情况法律无法为医生一个明确的界定,是“已经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属于“紧急情况”,还是“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或者未来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将要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属于“紧急情况”呢?因此医生处于两难的同时,病人的治疗时机被一分一秒的延误。

浅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解读

浅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在和谐的主流中也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因素,医患关系局部呈现紧张态势,时常发生一些医闹、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二、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可是,根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存在黑社会介入专业制造医闹牟取暴力的现象存在(见表1)。经新闻媒体报道的由医患矛盾引发的突发事件屡屡发生,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2011年8月16日,广东东莞长安医院医生被砍伤亡,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医师徐文被砍伤,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实习医生被砍身亡,2012年4月13日,北京又连续发生两起伤医案件,深圳“八毛门”事件、深圳产妇“缝肛门”事件,武汉市第三医院“拆线事件”,广东“录音门”事件……根据2005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数据显示,73%以上医院出现过患者对医务人员施暴情况,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于治疗结果不满意而围攻医院的事件[1],医患关系表现令人担忧。 表1 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针对200家医院“医闹”情况的调查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浅析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和对策浅析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在当今社会,我国医患关系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挖掘其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建立新型的良性互动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人们尤其是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力图从社会医患关系现状出发,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制约和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探索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为构造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过程和谐社会医务人员 1论文的选题背景 2013年4月29日晚,XX馆陶县人民医院,一名女医生王某从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医院医务人员称,王某疑为受患者家属过激行为惊吓而坠楼。 2013年6月20日晚8时许,三兄妹因占道经营打伤两名执法城管队员,被带到西长安街派出所接受调查。在此期间,其中一名女子称“不适”拨打120要求送往医院。因送医问题,其兄用烟头偷袭医生,致其颈部烫伤。 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位于XX省XX市富拉尔基区的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突然冲来的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3月5日中午,XX省XX市中心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因一名患者饮酒呕吐后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亲友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一度包围值班医生。 根据201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155件。《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提到,2014 年调研结果显示,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 2选题的意义 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者以为患者谋利益为己任,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

医患各角色视角下新闻媒体对医患关系影响

医患各角色视角下新闻媒体对医患关系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镇江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媒体对其影响和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5所医院的医生、患者和群众,运用epidata进行资料输入,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样本中仅有4.3%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十分融洽,认为媒体对医患关系存在消极影响有71.9%;当报道医患关系篇幅越大,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镇江医患关系越紧张;对医患报道信任程度越高,则越会认为当前镇江医患关系现状紧张。 【关键词】医患关系;媒体;医患各角色;报道篇幅;医患报道信任程度 医患关系是我国民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多维的,虽不是医患关系主导因素的媒体,作用同样不可忽视[1]。本文旨在研究第一批医改试点——江苏省镇江市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其医改取得不俗的成就,可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具有代表性和具有高度的可研究性。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选取镇江5所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两所,三级乙等医院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一所,社区医院一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医生问卷38份,患者问卷35份,群众问卷20份)。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学历、使用媒体情况、对我国医患关系的基本看法、对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的基本看法等。 1.2 问卷处理 数据处理前人工筛选掉有缺选漏选的个体样本;数据输入阶段用epidata对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双份输入,进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前一阶段的数据导入spss中,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数据分析结果 2.1 镇江医患关系现状 如下表,样本中仅有4.3%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十分融洽,而50.5%的人认为当前镇江医患关系较为紧张,17.2%的人认为镇江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基本可推测当前镇江医患关系并不十分融洽。运用行乘列表的卡方检验,比较其构成比,得出镇江各医患关系角色对目前医患关系格局的评价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56)。 表1 当前医患格局* 医患关系角色交叉制表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其化解对策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其化解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 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与矛盾,比较突出的就是医患纠纷问题。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路径。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维权意识逐渐提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医患矛盾激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明显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医院的监管工作不到位。当前公立医院主要费用是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 医院设备购买,规模扩大靠收费来解决。医院的日常开支、发放奖金等支出项目也靠收费保障, 但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1]。由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对医学知之甚少,很难做到有效监督。目前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监管就是靠医院自己监督自己,而负有监督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往往监督不到位。而作为患者又不能对医院内部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不了解,容易产生疑问,从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渠道。 2.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方面立法尚不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尽管2010年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针对2002年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做出了较大篇幅和内容的调整。但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适用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是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没有结合医疗特点专门立法进行规范,一旦出现事故鉴定机构仍是医疗部门的人员承担鉴定,容易引起群众对鉴定结果产生怀疑,导致医患纠纷不断增多,且处理难度大。这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2] 3.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缺失。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修养,政治思想教育不到位,行风建设措施未落实, 造成一些医务人员在服务

处理好医患关系的意义

1、处理好医患关系对医方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医患关系的妥善解决 也消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信任,从而拉近医患的距离。 (2)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医生本就是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岗位,然而频频爆发的患者家属伤害 医护的事件,让更多的人不愿从事医生的职业。更为痛心的是, 这些事件还导致了许多国内医生出国就业。医患关系的有效处理 能重新聚拢这些医学人才,使我国的医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3)有利于重新树立起医生在人们心中崇高的形象。众所周知,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然而近年来所发生的医患纠纷 中,个别医护人员抵制不了经济的诱惑为整个行业抹黑,使人们 对医生越发的不信任。因此,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让医 学回归“医为仁术”的本性,找回医患世界中久违的温情。 2、处理好医患关系对患者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人们总会有生病的时候,总是有需要 和医生打交道的时候,医患关系得到很好的解决最有利的自然是 人民,使人们在为疾病担忧的同时不需要去烦恼其他的因素,还 能得到医生的关心与问候,从而感受到温暖,更有信心抵抗病魔。 (2)有利于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疾病得到更好的救治。近年来,“给医生送红包”仿佛成为了一个惯例,人们在承担昂贵的医药 费的同时还要准备额外的资金去“送红包”。医患关系的有利解 决,杜绝“红包”现象,减轻了人们的负担,疾病得到更有效的 治疗。 (3)有利于消除人们对医生、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现在人们一旦得病,最先担忧的不是能否治好,而是医院里是否有关系,当医生 拒绝收红包时,人们就会担心这个医生是否不会尽力。这追根究 底是人们对医生、对社会的不信任。处理好医患关系,消除人们 的疑心,让人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努力与尽责,感受到社会的和 谐与公平。 3、处理好医患关系对社会的意义 (1)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互助友爱的卫生环境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医患关系是严峻的、令人忧虑的,表现在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在加深、医患关系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利益冲突、部分病人与医疗部门之间的关系呈现日益紧张的势头。 这样的医患关系现状,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是巨大的挑战。所以,化解医患矛盾、平息医患纠纷,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既是符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的,也是对于党和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的一种重要贡献。 (2)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医患矛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 作者: 医学生来源:网络时间:2010-01-22 19:26 137 收藏本页李传俊 摘要90年代医患关系出现了“人机化”、交往“经济化”、要求“多元化”和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的发展趋势。笔者对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如医患的医疗观、医患的道德修养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①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下去,创建良好社会环境;②深化卫生改革,加强科学管理;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医德规范; ④完善卫生法规,规范医患双方行为。 关键词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护士和病人的关系伦理学,医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医疗活动中的医患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医患关系发生的明显变化,都与科技进步、观念更新及人们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有着密切关系,大体有4个方面。 (一)医患关系“人机化”趋势:90年代以来,医学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使诊断、治疗、护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在大医院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的诊治手段普遍被采用,医生通过机器、仪器、设备等高技术服务设施获得患者的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等数据,并且具有敏感度高、精确、迅速等特点,为诊治提供重要依据。这种以机代人的趋向,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交流,加重了医生对高技术设施的依赖,忽视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二)医患交往“经济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现有卫生资源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要求,存在着“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状况,在供需矛盾的情况下,也实行了宽松政策,如允许多种形式办院、试行点名手术、业余有偿服务等,缓解了“三难”,满足了群众的一定需求。然而,在一些地方事实上出现了医疗服务商品化倾向,在医患关系上有经济化趋势,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已渗透到医患关系中,甚至出现了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 (三)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倾向也反映在医患关系上。医生要求患者主动配合诊治,医患关系应该是“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尽量避免不合作型或冲突型;患者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在层次上、档次上也有差别,呈现出多元化趋向。有的患者追求优质服务,要求高档病房甚至非医学需要服务;有的患者仅要求基本的医疗保健;有的患者连最基本医疗保健也难以实现。 (四)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医患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依靠道德,然而当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制化时,医疗秩序就更为完善了。当今,医患双方的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保护各自权益和自觉履行各自职责的观念日益强烈,为卫生立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另外,高技术的临床应用引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也迫切需要卫生立法解决,如利用高技术进行性别鉴定;人工授精、体外授精带来的家庭道德、社会问题;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和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等,都直接涉及医患关系,仅靠道德调节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制调节,这已是势在必行了。 二、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一)医患的医疗观: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的健康观、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总体呈紧张态势,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闹”现象逐步升级,把医患关系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得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道德风险;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患关系现状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的徐文大夫因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被砍成重伤;就在此事发生前四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穆新林被患者家属殴打致颈部受伤,胫骨骨折。2011年8月,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因医患纠纷发生大型械斗。2010年8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 同时,也有广东南海红十字会医院把活婴误当死婴的事情发生……医患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 二、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其特点为普遍性、公开性、激烈性、社会性。其成因复杂,既有医方的问题,也有患方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医方道德风险因素 1.医生道德风险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因素。部分医生职业道德缺失,以至于面对病患时的态度冷漠、漫不经心、语言生硬、缺乏耐心。这给患者的直观印象就是不够积极的;加之部分医生以金钱利益为追求,过度检查、滥开大处方、不合理收费等以病患牟利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患者对医生的抵触情绪。最后因为医学本身的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意外发生,使患者积累已久的怒气全都倾泻到医生身上。 2.医院经营、管理不善,医疗服务不到位。由于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某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疏于经营管理,忽视服务质量,规章制度缺失,或有规章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脱岗、溜岗,在病人生活、就医条件、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马虎,甚至差误百出,使病人失去对医师的信任。[1] (二)患方的道德风险因素

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靖江市新港城医院倪俊亮 摘要: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医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有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对诊疗的主动配合,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医务人员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医患沟通是自身利益的需求,医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根据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务人员及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等方面,论述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1 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患方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其成因很复杂,其实医患双方都有问题,同时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从患者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部分患者认为在医院就诊是一种商品买卖,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有不少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治好自己的疾病。(2)互联网查询得到的结果与医疗行为不一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部分患者在得病后诊治期间不信任医生,要求医生使用自己查询的互联网知识诊治方法对自己进行诊治,往往似是而非,究其根本原因是患方对医疗行业、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3)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也有患方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先入为主,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患方中不少患者对医方存有戒备心理,出现了对医方与其谈话和诊疗措施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 从医务人员方面看,存在以下一些因素 (1)医务人员自身所拥有的医学信息优越感,部分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是医务人员,患方在医疗方面无发言权,诊疗行为很少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2)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自身的责任大、压力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收入与工作强度不匹配,导致心理失衡。(3)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差,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医患关系论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卫生经济学 医患关系论文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年级:12级 专业:临床医学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 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 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 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 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 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 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 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 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 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 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 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 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 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 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 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

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

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的浅见 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这个话题,日久弥新。近年来听到许多患者抱怨,有些抱怨上了媒体,引人关注,让人愤怒。在医院里,同样听到许多医务人员抱怨,但多半只是同事之间发发牢骚,解解怨气,摇头叹气后接着干活。大抵上当下医患关系的某种似乎难以开解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如同患病一般,等着国家社会以下诊断和开处方。 大环境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有机会享受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不断加强要求享受更好的权利和照顾,对医疗的期望值不断增高。但是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仍然相对滞后,旧观念的影响造成维权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相对薄弱,客观上形成的矛盾体是滋生医患纠纷的社会原因。同时改革是一个彻底变革旧观念的过程,是陌生的,是有实验性质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一时阵痛也往往不能避免。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也有着其内在的医学属性,现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克隆技术对医学的正面冲击,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疾病,人际关系的紧张,也带给人类很多身心疾患。因此,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各地的医疗资源的差异也加重了患者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怀疑和不信任。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对

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因而一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是医院或医生的问题。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和媒体的负面报道更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气氛。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应当贯彻到我实际的工作中来。提高人文关怀和服务,完善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是医疗从业人员的硬性要求。作为一名医疗从业人员从自身出发掌握合理的医患沟通技巧,是我们基层医务人员有效避免紧张医患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和谐医患沟通技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仪表、言谈、行为规范 医生在工作期间应该用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如:着装得体,衣服洁净,佩戴胸牌,女士饰物简单,不宜浓妆,严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为;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应抱着热忱的态度,而不应萎靡不振,给病人不信任的感觉;医生的诊室应该保持整洁、干净,桌上的各类文书、纸张摆放有序,反之则会给病人留下此医生办事条理不清、很凌乱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谈时应吐词清晰,语调亲切,用语文明,倾听认真,谈吐高雅,热情耐心等;在诊室就坐应端庄大方,站立仪态高雅,行走稳健轻盈;病人来时有迎声,走时有送声,应该站立迎送。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请稍候!”、“请问您感觉哪儿不舒服?”、“我将为您做一下检查,请您配合一下!”、“谢谢您的合作”、“祝您早日康复!”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接诊每一位病人时主动问候,微笑服务,爱心相助,应用规范的仪表、

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住房、医疗和教育,是中国老白姓最大的三件事。其中,医疗是关乎每个国人生命安全的大问题。最近,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心术》,由丁医疗话题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亿万观众的瞩目。 之所以引发这么高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心术》首次将备受争议的医患关系摆在了观众面前,里面涉及了很多医患关系中的“敏感”话题,如收红包、医疗事故、挑拣患者、医生成被告等。 一、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总得来说,如今中国的医患关系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 二、造成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医生方面的原因 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中,医生无疑是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上。不仅仅在丁知识的储备,更因为患者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承担所有的医疗结果和风险。面对医院,很多患者存在着“离不开,惹不起”的依赖性。一旦出现问题,患者所面临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在中国医患关系现状中,医生方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部分医务工作者价值取向偏差,职业道德低下 由丁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治病救人本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但如今的很多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伸手向患者及家届要“红包”。这种现象在外科手术中尤其严重,有时患者甚至需要支付和主治医师一起参与手术的实习生的“红包”。这样的情况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认为如果不给足够的“红包”医生就不会为他认真手术。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礼金的医生在手术时也会有更大的精神压力。 一旦发生意外,医患之间的纠纷也会更加严重。同时,这样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使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时因为经济原因还会延误治疗,造成不

构建与谐医患关系中媒体责任担当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媒体的责任担当-新闻学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媒体的责任担当 王慧慧 【摘要】接二连三的暴力袭医事件折射了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体叙述往往“偏向”相对弱势的患者。正是这种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助推了医患间的不和谐。媒体应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大局出发,立足搭建医患沟通的平台,在监督报道的同时,更要深入挖掘正面典型,从有利于社会的角度进行报道。 关键词暴力袭医社会责任报道多视角正面引导 2007年的“茶水验尿”、2010 年的“缝肛门”、2011 年的“八毛门”……近年来,接二连三的医患纠纷事件折射出当下医患关系中的信任危机。2012 年以来,接连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包头市包钢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暴力伤医事件中,更使这一信任危机愈发凸显。 笔者在从事本省医疗卫生工作报道中,仅近两年便遇到多起严重暴力伤医事件。2012 年,安医大第二附属医发生震惊全国的医护人员被杀案,患者持刀砍死一人、致伤四人。今年5 月24 日,安庆市立医院妇科一名女患者因对治疗结果存有疑问,持刀疯狂捅向正在紧张工作中的当班护士许某,造成其重伤。 本应“同病相怜”的医患双方为何如此对立?对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进行反思时,社会上不少人将矛头指向新闻媒体,认为其泛滥的“情绪化”报道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医患矛盾。在这一形势下,找出医患纠纷报道中的误区,纠正医患关系报道的策略,成为各类新闻媒体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把握大局和重点,坚守客观立场,做和谐医患关系的积极建设者医患矛

盾突出,医护人员形象跌入“最低谷”,医患间的信任前所未有的严重缺失———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严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令人担忧。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以国内某主流网站对医患关系事件的报道为对象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涉及医患纠纷的占更大比例。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相对于中性和正面新闻来说,负面新闻更易引发受众注意。信息时代的当下,包括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在内的各类媒体对一个话题的报道,往往采取“协同作战”的方式———话题引出后,众多媒体迅速跟进,形成“媒介共鸣”,造成事件不断升温。因此,媒体“发言”对事件本身具有巨大影响力,其一字一句,甚至能够主导受众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因此,若翻开报纸,随时接收到的都是医患纠纷的负面信息,反倒会“火上浇油”强化受众的紧张、恐惧和危机感,对医患关系紧张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甚至会刺激部分患者长期积郁的暴力倾向,导致伤害医生的暴行发生。 也正因如此,早在2010 年,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刊文认为我国媒体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当年的哈医大杀医惨案发生后,在“新闻1+1”节目中也深刻反思了媒体存在的问题:“我们传媒人恐怕也有责任,在过去很多的事件当中,我们应该就事论事,哪儿有问题就批评什么,而不是在报道中去有意识地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在确立一种仇恨,甚至在鼓励一种仇恨,我觉得从此以后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笔者在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多次采访活动中,议及当下频生事端的医患关系,诸多医卫界人士也言辞尖锐,直接将其归咎于媒体的“炒作”。 社会转型期,也正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理性、成熟的媒体,要做到既不“放大”医卫界的缺点,也不“缩小”他们的优点,努力做到客观、真实、公

浅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中国保健营养 2014 · 5(中)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临床研究·286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X±S) 时点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HR(次/min) MBP(mmHg) HR(次/min) MBP(mmHg) T0 72.5±11.6 102.4±23.9 74.2±10.1 103.1±24.1 T1 65.2±10.5 98.1±30.1 82.4±8.9 109.1±31.9 T2 64.5±10.1 99.1±27.7 83.6±9.1 103.2±26.5 T3 65.8±9.8 102.1±24.5 84.5±10.8 109.5±27.1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min) 组别 例数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完全清醒时间 拔管时间 观察组 30 5.21±1.43 12.48±3.89 8.58±2.31对照组 30 8.75±2.69 16.49±4.09 11.47±3.74 3 讨论 上腹部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牵拉以及内脏探查等操作刺激会引起手术者过度应激反应,且在气管插管、切皮以及气管拔管时也会刺激机体,改变血流动力学循环状况[3]。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年龄、身体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麻醉风险以及手术操作风险。因此,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选择起效快、易于控制、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的麻醉方案。单纯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具有一定肌肉松弛作用的不完全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应用中有一定局限,主要是由于硬膜外阻滞麻醉难以控制术中明显的牵拉反应以及迷走神经反射亢进,严重的话会造成呼吸抑制。单纯的全麻诱导虽然可以克服硬膜外阻滞的缺陷,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较小,可有效保证充足的供氧,保持呼吸道畅通,但术中麻醉诱导以及麻醉维持操作较复杂,对于外周伤害性刺激并不能有效抑制,在气管插管、牵拉以及气管拔管时会式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刺激儿茶酚胺分泌,使血压迅速升高,心率过快,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优势互补,可同时阻断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儿茶酚胺分泌量,大大降低了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生命体征也相对平稳,也可减少麻醉用量,术后意识恢复较快。 本组研究表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小,血压、心率波动较全麻相对平稳,且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的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1] 郑德志,叶之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53. [2] 吴振文.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06—107,116. [3] 张涛,张渤,刘晓宏,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2):932—933 浅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崔贞淑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计财处 会计师 133000)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年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属心理,也严重干扰医疗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损害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声誉形象。如何寻求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从分析医患现状和成因等方面浅谈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关键词】医患现状;医患沟通;医患技巧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60-01 Doctor-patient situation/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doctor-patient skills 1 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辱医,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去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据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20%与医疗技术有关。[1]如何破解医患冲突困局已成当务之急。 2 主要原因 2.1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医疗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但大部分都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服务。绝大部分医疗纠纷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期望效果不符引起。即使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一个人,对于花很高费用的患者,如果没得到满意治疗效果就不容易接受现实。因此,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和基本医疗保险承受能力较低等情况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2.2 患者因素 2.2.1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因而遇到不满意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医院和医生有问题。虽然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医疗领域充满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国内外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抢救成功率也70%-80%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有较高误诊率。加上医生和患者沟通不够,未能让患者家属充分了解医学局限性和疾病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2.2.2 患者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妥即怀疑或对立态度,会采取各种过激的行动。 2.3 医院因素 2.3.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对经济效益追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医疗行业整体来看,医疗设备越精,医疗技术越高,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没跟上,医生很少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2.3.2 医务人员所从事职业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自身责任大,但收入低,导致心理失衡,没有积极性。 2.3.3 医生和患者比例严重失调,医生缺乏与患者沟通时间。据统计我国220万医务人员为13亿人口服务,每周工作量为60-90小时以上,加班加点24小时连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时间跟患者充分沟通。医生和患者沟通时间也就大概几分钟,然后开处方.如果有充分的沟通,可能会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 3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3.1 医患沟通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方法 医患沟通为医患之间构建了双向交流的桥梁,医务人员需要更多地对患者人文关怀。通过沟通使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从而拉近医患双方距离,逐步建立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关系。 3.2 医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有效途径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规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要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而落实告知制度是医患沟通的基本措施。 3.3 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 要保证诊疗方案的顺利落实,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必须要得到患者及家属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医务人员通过安慰病人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主观能动性。 3.4 医患沟通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 医患沟通促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的激发好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良好沟通,可使医务人员真正了解病人需求并予以满足,努力提供病人期望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 医患沟通的要素 4.1 信息 是由医患共同分享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组成的。主要包含:患者的疾病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医学科学信息等。涉及到医患双方各自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在第一时间段内,医患沟通信息量越大,沟通越有成效,沟通越有效,医患关系越融洽。 4.2 渠道 医患沟通信息所经过的路线。医患沟通主要渠道是听觉、视觉和触觉。由于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与群体关系,在一定范围、时间和流程内,医患沟通的渠道不是单一的。只有传送和反馈渠道顺畅、高效和优质,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率才会提高,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才能维持较高水平。 4.3 环境 是医患沟通的场所。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将左右沟通的成败和效果。患者对沟通环境越熟,医患交流越容易进行,效果越好。如果让患者选择谈话场所,患者可能更喜欢在病房里与医务人员交谈。因为病房相对医生办公室而言,充分显示医务人员与患者地位的平等,更能体现患者自尊和自主性。也更能体现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一种亲情和患者在某种程度上“享受服务”的体验, 4.4 方式 是良好的沟通,源于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修养、救死扶伤的崇高信念、真诚服务态度、整洁的着装、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谈吐。有直接交谈、信函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 5 医患沟通的技巧 5.1 沟通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容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好坏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和蔼、真诚、关切的态度汇报的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因此,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态度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和效果的关键。 5.2 倾听艺术。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和情感上的含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说,必要时适当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希望被医生理解和同情。 5.3 谈话艺术。由于医学知识有限,以及医疗活动和结果不可预测性,患者情感往往处于低潮。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该用一种患者主动参与,对自己和病情进行管理的方式来交流,医生在沟通时需要更多耐心,更多的时间,治疗要点不断重复,并且条理清晰,必要时需要写在纸上,以便老人随时查看。对于儿童来说,应该用简单词汇,用他们熟悉的事情比喻,指导家长如何做才能避免问题发生。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得到成人同等的待遇,他们就诊时,应该让他们自己叙述病情。残疾人和贫困患者来说,展示出更多的爱心和同情心,鼓励患者与医生一同努力改善自己健康问题。[2] 5.4 沟通的实效性。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期望以及在医疗活动不同时期的情绪反应,疾病治疗的轻、重、急,有效把握沟通时间围绕医疗活动的进程,注意把握沟通实效性和沟通效果,体现医务人员人文情感和关怀。 6 补救措施 当问题存在时,应采取服务补救措施。首先,针对服务过失进行道歉。其次,纠正错误,如有可能尽在现场纠正。最后,对这些结果进行跟踪随访,以便错误中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更加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忠诚。[3]总之,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前提。要真正实现医患沟通,达到医患和谐和理解,必须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医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4]医患沟通必须相互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服务,赢得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认同,一定能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范景敏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2:96 [2] 王玉霞 浅谈医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吉林医学 2009,5,10期 [3] 艾尔.斯塔博费尔德(美)医院管理传奇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 [4] 徐红华 浅谈医患沟通、沟通技巧在社区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中国健康月刊2011.10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患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焦虑心理、职业信心等的影响。结果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会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超过30%的医务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结论医患关系紧张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增加其心理压力,有必要定期评估医务人员的健康状态,及时解决潜在问题。 标签: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健康状况 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中的基本关系,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情况,制约医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結合我院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参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问卷245份,所抽取问卷涵盖各科室,参与调查者中男61人,女184人,年龄19~59岁;医生89人,护士156人;工龄:<3年79人,3~10年74人,11~20年57人,20~30年26人,30年以上9人。 1.2 研究方法我院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每一科室临床一线医务人员,3d后收集所有调查问卷并随机抽取调查样本,无特定医护人员比例。以SAS焦虑评分来评价医务人员焦虑状况,不焦虑<40分,轻微度焦虑40~49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79分。50分以上列入本次评估范围。 1.3观察指标调查问卷从医务人员健康情况受影响、职业信心受影响、家庭生活受影响、消极工作态度、焦虑等方面观察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1.4评价标准影响程度分为严重影响、很大影响、有一定影响、影响很小和无影响。总影响率=严重影响率+很大影响率+有一定影响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 2结果 2.1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245人中认为影响严重46人,占18.76%;认为很大影响81人,占3 3.06%;认为有一定影响96人,占39.18%;认为影响很小17人,占6.94%;认为无影响5人,占2.04%;总影响率为91.02%。 2.2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调查显示,认为严重影响工作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市场经济背景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医院内的医患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医护为主导,患者为主体”的传统关系正在被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亲朋好友为一方的“物化”、“经济化”、“多元化”等不良倾向的医患关系所取代。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分析医患关系恶化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对策,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患关系对策 在现阶段,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各种恶性事件也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中过于强调金本位主义,相对忽视了医学作为“人学”的特点。作为院方片面的追求效益,而作为病人又认为自己是消费者,花了钱就应该得到理想的服务,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病人个体的差异和现阶段医学技术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治疗效果或许并不能尽人所愿,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是尚无办法解决的,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有高有低,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不一样,即使在医学发达国家也同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再加上确实存在着某些大夫不能恪守医德向患者所要财务等现象,致使原本就存在的医患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的状况更加畸形发展,久而久之矛盾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医院尽管拥有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缺少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就会影响医院的形象。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医务人员进行,所以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塑造医院的形象。医学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数和变数,不是一成不变的等式,面对疾病,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医务工作者在诊断治疗疾病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而患者则不应“讳疾忌医”,应该将病情全面的告之医生,以便使医生对病情全面了解,进行更有效的治疗。面对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医患之间应当共同努力,加强理解和沟通,努力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新医改中提出,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努力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还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尊重病人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尊严,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使患者得到尊重,而患者也对医方信任。医患关系是一种配合与合作的关系,它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基础上,只有彼此沟通理解、相互信任,医患双方才能共同参与诊疗活动,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只有进行有效地医患沟通才能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医患氛围。 健全医疗体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疗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医疗体制为准绳。医改中指出,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金融频道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