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五篇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五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_《爱的艺术》读书心得五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爱的艺术》读后感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

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

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

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

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

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20XX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

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

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

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

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

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

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

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

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

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

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

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

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

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

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

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

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

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

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

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

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

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

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

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

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

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

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

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

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

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

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