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26材料作文

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26材料作文

26材料作文

1.(2017重庆B卷,二选一作文)(55分)

题目二: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

....,

....,自拟题目

....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

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

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①紧抓关键词。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句子“哪一棵最能触动你的心”,“一棵”决定了人生态度的选择只能是一种,态度要明确,所选择的材料要能够体现出对心灵的触动。第一棵树抓住“乱石堆”“没有肥沃的土壤”与“枝繁叶茂”,说明其顽强、坚韧的性格特点;第二棵树抓住“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说明其无私奉献、博爱等品质,第三棵树通过外形“歪斜难看”,“无人理睬”与“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的说明其追求自由等,写作时,紧抓某一方面展开描写,切忌三棵树所传达的品质同时展开描写。

②紧抓材料内容。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给我们展示了三棵不同的树,每棵树主要应从生长环境、形象特点和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第一棵树是庶民的树。没有好的物质条件和成长环境,但依然坚韧向上,身处石缝亦仰望苍穹。着重于表现环境之艰难和自身之坚强努力,昂扬向上!而第二棵树是儒家的树,提倡奉献、仁爱等。生长在路边给人带来阴凉,角度着眼于入世与奉献,是一个常见主题。第三棵树很像道家的树,提倡自由。虽然这棵树外形丑陋但快乐生长,重在说明生命是自己的,好坏与他人无关。不要太在意别人“有用无用、好看难看”的观点,应该自己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写作思路】

思路一:

选取勾践、曹雪芹、钱敏丹等古今名人的三个故事,运用排比段落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阐明“奋斗是可贵的”这观点。

思路二:

文章选取贝多芬冲破失聪牢笼,薄加丘冲破外在牢笼,林俊德冲破恐惧牢笼等事例,论证他们都在突破中实现了自身的强大。

思路三:

开篇写树苗之弱小、绿叶之脆弱,然后写两天后绿叶间小小的白花和幽淡的冷香,在对比中揭示了梅花的坚强不屈。

【优秀例文】

寒冬里的绽放

寒风凛冽,呼啸着在大地上徘徊。路上的行人无一不是裹紧了大衣,低着头,

匆匆地走过这令人毫无留恋的温度。

寒日的残阳红得刺眼,可给人的只是冰冷至极的感觉。在这没有一丝温暖的世间,有什么树木肯在这彻骨寒风中挺直身躯?有什么花朵愿在这冰天雪地中绽开笑脸?不是不肯,是不能吧。我的视线扫过路边试图以弯腰来抵御北风的树木和已经枯黄萎缩瑟瑟发抖的花草,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当我的目光扫过一排瘦小的树苗时,心里不由得微微一震,惊诧地睁大眼。在我面前,是纤细得仿佛轻轻一折就会断掉的枝干,零星的枯叶无力地趴在树梢,随便一阵风就会就会将其攫离远去似的。然而,在一片不起眼的枯叶身后,一片小小的,脆弱而又倔强的绿叶映入了我的眼帘!来到及腰高的小树旁,轻轻抚摸着那脉络清晰的纹理,指间传来的柔软触感提醒我它真实的存在着!我不禁又叹了口气。

回到了家,脱下厚实的大衣,径自打开了电脑。点开天气预报……眨了眨眼,明后天有大雨?那,树上的绿叶会脱光吧。我在心里长叹一声,连最后的生机也不能存在了啊……

两天后。

我又穿上棉衣,来到了街上。咦,人似乎多了一点。特意来到前天停留过的地方,我惊呆了。那片绿叶不仅没有飘落,我甚至还注意到在几根枝杈上,已经有了几个小小的,白白的,粉嫩粉嫩的花苞!一阵幽淡的冷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惹人流连。我不由得贴近了些,轻嗅这淡雅而沁人心脾的芬芳,在心里叹道:真是奇迹啊!

不经意间,时间毫不留恋地带走了几天光阴。突然间,整天忙碌中的我想起已经快被我遗忘的那棵树和她那倔强得要命的叶片。匆忙之中,我快步来到了小树旁,而眼前的景象令我深深地一怔,那纯白的白色中带着羞怯粉红的花朵不是梅花是什么!

那一刻,之前的疑惑顿时释然。是啊,那脆弱而倔强,又勇敢在凛冽的寒风中决不退缩的精神不正是梅花独有的么?

也许,梅花没有桃花的娇媚;也许,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也许,梅花没有荷花的出尘……但是,它开得比它们有价值!因为它是在寒冷彻骨的北风里骄傲地绽放!相比之下,那些温室里的花朵有谁能做到?

从那个冬天起,我想,我应该做一个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的人,即便是在漫天皆白的严酷世界里也能勇敢前行!

【名师点评】考生开篇极言写树苗之弱小、绿叶之脆弱,然后写两天后绿叶间小小的白花和幽淡的冷香,在这一前一后的对比中揭示了梅花面对恶劣环境展示出的坚强不屈的本质。文章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开篇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反衬其品质。同时,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美感。

2.(2017黑龙江哈尔滨,二选一作文,市区学生作答)材料作文(50分)

有一家生产布鞋的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有一个做法:每卖出一双鞋子,就捐赠一双鞋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企业起步阶段,尽管他们生产的布鞋质优价廉,但销量并不高,再加上他们每卖出一双,就要捐出一双,企业还一度出现了亏损。后来,有报纸报道了这家企业“卖一双,捐一双”的爱心之举。人们知道后深受感动,纷纷去购买这家企业的鞋子,鞋子的销量迅速增加。

这家企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们从来不做广告,

但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他们卖出的鞋子越来越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再光着脚丫。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还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赞誉认可,是最好的宣传;助人其实就是助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3.(2017黑龙江哈尔滨,二选一作文,县(市)学生作答)给材料作文(50分)

阿伦尼乌斯是瑞典科学家,就是他创立了物理化学。年轻的时候,他发现了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了母校的老师,却遭到了母校老师无情的讽刺,他的论文也被学校学术委员会否决。可是,阿伦尼乌斯始终充满自信。他把论文潜心修改后,寄给了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家,终于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其中一位化学家在给阿伦尼乌斯的信中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执着最有才气的年轻人。”阿伦尼乌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继续丰富自己的电离理论,终于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自信,是成功的保障;为了获得认可,人要勇于推销自己;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肯努力有才华的年轻人要给予鼓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2017吉林,二选一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爬山虎

和春天一起发芽的

除了三月就是爬山虎

爬山虎是最富个性的植物和种族

看它柔嫩的藤蔓,透红的卷须

无论风雨,无论云雾

眼睛总是盯着前方

不需云梯,不要缆索

总是横着肩膀向上,不停半步

攀登,攀登,攀登

仿佛攀登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是要腾上九天剪取云霞

是要蹿上夜空采摘珍珠

-------

—摘自李瑛《春天的故事《组诗》》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处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5.(2017浙江金华,二选一作文)阅读下面文字,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

形式一:自拟题目,以上述文字为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上述开头不必抄到作文中。)

要求:(1)不少于5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颇具新意的作文题目。题目提供的材料,是前苏联作家安德烈·乌萨丘夫《大海的尽头在哪里》的开头段,这样采用寓言作为材料,从选材角度增加了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查,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同时要求考生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形式一要求续写故事,要续编好故事,首先要在读懂所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还要展开充分的想象,做到丰富、合理、有深度。形式二要求写一封信,即以大海的身份写给蚂蚁的一封信,表达力求朴实自然,亲切真挚。这样二选一的形式,给予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写作思路】

阅读材料,蚂蚁的话令人深思,蚂蚁认为“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便失去活着的意义。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立意:“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目标”“要学会找到自身的价值”“如果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不妨学会欣赏身边的风景”;也可从材料中大海的“大”和蚂蚁的“小”的关系上立意:把遥遥无期的“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有“小”的优势等。蚂蚁之所以忧愁是因为他实现不了“看见大海的尽头”这个结果,那么考生也可以从“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这个角度去写作。

【优秀例文】

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仿佛出于本能般地,我们喜欢在各种事物中寻求深度,包括故事。有时候,我们满足于故事只是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喜欢到故事的田地里去挖掘和开垦思想。的确,有时候,一则看上去短小、普通的故事,因为拥有了哲理的光华,就一下子变得耀眼起来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