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往心灵的福祉——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通往心灵的福祉——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通往心灵的福祉——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通往心灵的福祉——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第9卷第l期(总弟61期)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V01.9No.1&删No,61

.Ia洲Of=R了ROLE圳耳]LC酊10N^Lm舯哐OFⅪN,JI^NGNo.t2037

通往心灵的福祉

——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心灵的异化问题在这个克斥着信息与机器的时代变得越发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源起于西方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能够不断了解人的。理现象、揭示人的?o理规律。而作为东方哲学的代表,以“治心”为本的佛教思想中也包含着许多关于心灵问题的有益启示。借鉴佛教中关于心灵问题的有益思想及方法有助于拓展现代心理学美于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疗问题的视野。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治疗我执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隐藏著一切未来发展的种子,我的任务便是帮助这颗种子发展、成熟,直到发挥它的最佳潜能。”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句话,然而却足以代表所有探索人类心理奥秘,追求入类幸福的人们的心声。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不断地努力了解自我,特别是人类特有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从抽象的哲学视角.还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人类在解读心灵的道路上收获颇多。宗教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特别是影响了整个东方几千年的佛教思想,对我们这些身处儒、释、道文化熏陶下的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深有启发。

在现代心理学诞生以前,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人的心理现象与健康的关系。《黄帝内经》将人的精神活动归纳为“五志”。即怒、喜、思、优、恐。与之相对应的五脏为:肝、心、

!型夔

脾、肺、肾。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便是这种心身关系的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很多,如: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能。尽管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各种定义都在强调“和谐”,即人自身认知、情绪、意志的协调一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度适应,人与人之阉的人际和谐。为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们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讨论。无独有偶,几千年来佛教从另一个与科学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着人类的心灵世界。不难发现,佛教思想中许多关于人的基本假设与现代心理学思想不谋而合,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也可以给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启示。

一、佛教中的心理学思想

“Psycholo母"”一词的原意是。了解心灵”,最初“心理学”一词是指“治愈心灵的学问”,后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学演变为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学科。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

?收稿日期:2006.12.15

作者简介:刘燕(1981一).女.甘肃兰州人,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晒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健康。

95

刘燕:通往?口是的福祉一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展开,强调“心能生万法”.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宇宙人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佛教与心理学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使人的行为适宜并最终获得心灵的幸福。特别是在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时,无论是从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到其弟子荣格,还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到另一位卓越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一直到新近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这些心理学家们的重要思想无不与佛教精神中的闪光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人性的假设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释迦牟尼对佛教众信徒说的一句话。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佛教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这句话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挺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同样,佛教认为人人皆可成佛,这里“佛”的概念是指“觉悟者”,也就是指对宇宙人生有正确认识的人。如同佛教的入门教义《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所揭示,人的心地就如同孕育无尽宝藏的大地。含藏着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即人本身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人自身的发展是由自己主宰的。不难看出。这些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如出一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性天生是善的并且以一种“正在成长”的状态存在,个体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并且能自主地选择个体的存在方式。

2.心灵的枷锁

尽管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得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一直以来,人类也无法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特别是在这个由机器和信息主宰的2l世纪,心灵的异化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不但严重的心理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使普通大众也常常感受到失眠、焦虑、抑郁的困扰。在这个纷繁复杂又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宁静安详的心似乎成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由于神经症病人的自我不够强健有力因而无法正常有效地调节自我、超我以及外界现实之问的冲突.从而表现出各种心理症状。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96认为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这些情结与自我分离导致个体表现出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即“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到自己具有这种潜能,就很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更糟糕的人。而自我心理学的杰出代表艾里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同一性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磴。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霍妮分析了社会文化对神经症的影响,她认为神经症病人由于其特殊经历,过分强烈地体验到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需要与需要满足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限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最终导致神经症的产生。此外,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们大多认为是不合理的信念困扰人的心理。

再来看看佛教如何解释人心的烦恼。“我执”是佛教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内心都有一种主观的潜在期望,即“世上每件事情都能符合我们的心意”。由于“我执”产生欲望,人的各种行为又围绕着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产生。当个体执着于自我时,就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并且带来负面的情绪。用佛教用语说,。我执”即会导致贪、嗔、痴等烦恼。“贪”是指对于名、利、财过分地追求。“嗔”是指对违背自己心意的人或事因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痴”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如果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述,“痴”可以被理解为不合理的信念。

如此看来,无论是用怎样的概念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现代心理学和佛教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人的情绪、人的认知、人的行为来讨论人的心理健康的。最大的不同是,两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3.净意治心

现代人格与健康心理学致力于探索和培养完善的人格,维护与保持健康的心理。佛教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追求至善的人格。“戒、定、慧”是佛教信徒们成为“觉悟者”的必经之路。“戒”是指戒律,也就是佛教信徒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定”又称禅定,有静虑、人定、思维修养的意思,它是指通过集中精神观察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义理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慧”指领悟宇宙人生的智慧,也就是指通过禅定而辨是非、断烦恼。从某种程度上讲,

捌燕:通往心曼的福祉——佛教思想时心理健康的启示

“戒、定、慧”与心理学上的行为、情绪、思维、认知有很多契台之处。只是佛学上的这种要求更高一些。总的来说,建立适宜的行为模式、保持稳定愉悦的情绪、培养高尚深厚的道德情感、建构合理的认知体系是现代心理学与佛教思想精髓的共通之处。

二、佛教修行方法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1.以正念训练为基础的认知行为取向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佛教正念疗法、眼动疗法中的正念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都是认知行为取向疗法与佛教思想与修行方法整合的成果,这些方法都遵照“禅”的精神展开。其最终目的是解除心理疾患者的苦恼,重建患者的认知系统。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注重当下,并通过内省、反思、识别不合理信念、远离不合理信念、建构体验、培育积极信念等达到与“痛苦”的分离,从而摆脱神经症的症状。例如,正念训练要求患者把身体感觉当成一个整体来觉察。如果患者的某个特定区域有强烈的痛感或积蓄已久的情绪困扰,他们就可以选择专注这个区域或这种情绪困扰。如果患者没有这种躯体痛感或明确的情绪困扰,则专注整个身体。在观察身心的过程中,即使发现了身心的某种变化也无需跟随这种即时产生的思绪而只需继续专注。这种训练方法能让患者学会采取一种非评价的方式对待各种身心反应。从而发展出对自我的觉知能力。正念训练可以使患者建立起脑内新的神经通路,并使他们对生活产生更加平衡的态度。

2.禅宗顿悟与体验疗法的整合

所谓体验,是指人亲身的经历、实践、体会、理解、感受等。它既属于行为的范畴,也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体验的过程既是感觉、知觉的过程。也是注意、思维的过程以及情绪产生和变化的过程。体验疗法就是根据体验能影响人心理活动的原理。将来访者置于某些情景体验之中,使其在体验中发生认知、情感、行为等的变化,从而带到改变或成长的目的。尤金?简达林的聚焦疗法、格林伯格的情绪聚焦疗法以及森田疗法都受到禅宗顿悟思想的启发与影响。

3.佛教与心理治疗的中国本土化尝试

黄国胜先生在其著作《佛教与心理治疗》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其大胆尝试将佛教心理研究知识与临床心理治疗结合后的研究成果——超越疗法。黄先生的超越疗法共包括作业疗法、静心疗法和领悟疗法三个方面,与佛教的戒、定、慧相对应。受到“戒”的启发,黄国胜先生认为“通过家庭作业,使病人把注意力从症状上移开,以降低对身心不适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黄先生“设计了一套涉及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使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脱离现实,同时也使病人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病症。”静心疗法由佛教禅定发展而来,还吸收了现代心理学放松疗法等内容。黄先生认为:“初级的静心可以超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进人解离,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亮的境界。”领悟疗法是由佛教慧学发展而来,结合现代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观点,通过肯定人自身的能力,使来访者认识到各种心理症状都是心里投射和置换的结果。所谓:“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当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痛苦与烦恼就像消融的积雪可以不留痕迹,像吹过的微风可以毫无踪影时。便会摆脱症状的困扰,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三、结语

几千年来积累的佛教思想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随着岁月的变迁.佛教思想也在不断地适应人们新的需要。佛教思想中关于人“心”的见解可以为我们丰富现代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提供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黄国胜.佛教与心理治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罗炽.中国佛教精神文明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湖北大学学报,1998,06.

[3J郭永玉,郭采玉.静修与心理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75—81.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3.

[5]徐钧.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种自骺凸理学观点的阐释.网络资源,

[6]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06.

责任璃辨:夏雨

通往心灵的福祉——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作者:刘燕

作者单位:

刊名: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2007,9(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黄国胜佛教与心理治疗 2003

2.罗炽中国佛教精神义明与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6)

3.郭永玉静修与心理健康[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5)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2003

5.徐钧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

6.郑雪人格心理学 200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韩作锋.HAN Zuo-feng临床心理治疗的探讨-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7,2(12)

近十几年来,精神卫生问题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心理治疗医学也有了长足发展.就心理治疗而言,方法有多种.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有效性、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各种治疗方法对不同病症的适应性非常重要.心理治疗是一种以治病、助人为目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它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影响求助者,引起其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使患者达到从病态心理向正常心理转变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作为专业性操作行为,其实施必须是由社会认可并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及其实施场所.成功的心理治疗不但能有效治疗精神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适应性行为.就目前来看,对于心理治疗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有一支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队伍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需要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使之发挥重大作用.我认为,建立并完善一套现代化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学位论文刘辉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2006

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反映个人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数,在教育、生活、生产等社会职能部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现,有关于此的负面事例屡屡见于报端。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注。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方积极寻求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和实践来看,情绪改善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条件。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在调节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音乐教育因为其本质特点,是一条预防、改善,甚至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应该说,音乐教育起作用的依据很大程度是来源于音乐治疗,但又不完全等同。差别在于音乐教育的性质与对象不同。立足于音乐教育,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谈两者积极关系的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进行一个较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绪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性研究、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探索: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分析国内外关于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论述选题意义。 第二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音乐教育的参与。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作了不同方面的调查,了解目前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外所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得出的结论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音乐教育的参与。 第三部分: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性研究。本部分从心理学(音乐)理论、音乐心理治疗与音乐教育的特点三个方面探讨其理论上、实践上的可行性。 第四部分: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探索。包括实践操作原则、实践操作方法探索、实践操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3.学位论文西英俊团体心理治疗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的干预研究200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行为模式以及社会支持程度进行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地区随机抽取164名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健康水平、行为模式以及社会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从中随机抽取64名,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合干预组成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构成情况以及团体心理治疗理论技术,设计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和人际交往等活动形式和内容。每次心理干预3小时,每周1次,共8次。采用单盲法,干预组与对照组不知道自己的分组情况,对照组成员不进行任何处理。干预前后实施测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A型行为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团体心理治疗主观问题和问卷作为评价工具。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份输入,输入符合率达99﹪;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水平、行为模式和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差异显著,干预组成员在这几个方面有良性的改变,并且对团体心理治疗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反映良好。 结论: 1.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2.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改善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不良行为模式; 3.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 4.团体心理治疗应从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观反馈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心理治疗师客观、理性的分析来修正治疗方案。 5.继续完善团体心理治疗中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构建成熟、适于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对提高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4.期刊论文贺旭.林建华.洪军心理治疗对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9)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患者全面康复提供帮助.方法:随机将38例截瘫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包括支持疗法、疏泄疗法等心理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治疗,其余的治疗措施两组相同.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于入院时和1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的心理健康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各因子首次与第二次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改善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患者全面康复.

5.期刊论文肖凌燕.XIAO Ling-yan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大众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并且大多数的家庭暴力是由男性配偶向女性配偶施暴,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大量的研究表明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与所处的文化标准、女性自身的一些特征、男性施暴者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早期经历有

的理论倾向或技术不同,但是它们都遵循以相同的原则.家庭暴力的预防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减少社会对妇女的歧视;(2)及早发现家庭暴力事件

;(3)通过使用个人、家庭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

6.期刊论文卢玉山.朱良君.曹火军.林桂红.郭君肺结核病患者心理治疗前后SCL-90对照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

生2005,5(3)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0例肺结核患者和7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调查;然后对13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为期1个月的心理治疗),第二次进行SCL-90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健康志愿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进行心理治疗后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明显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心理治疗对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7.期刊论文刘德全社会变革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兼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时代意义-武警学院学报

2001,17(2)

社会变革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变革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构筑新的合理的生活样式及内容,同时要抵御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8.期刊论文万明钢.刘显翠.杨亚琼.WAN Ming-gang.LIU Xian-cui.YANG Ya-qiong民族与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健康

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18(3)

本文通过对社会文化取向的健康观念、典型的精神障碍在不同文化族群中的表现及其与特定文化的关系,民族的、本土的心理治疗方法整合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尝试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健康的积极品质已超越生理而进入了心理和社会生活领域;在社会文化取向的医学人类学发展的带动下,关注文化和个体行为两个变量关系的跨文化心理学,也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9.会议论文张树荣.范宗江.刘建昆.刘苗.罗海书.万淑琴癔球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007

本研究为癔球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癔球症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多种情绪障碍,在癔球症的治疗中,必须重视疾病的精神因素,当单纯的生物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时,要及时辅以心理支持治疗。对于疑癌患者,应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并给予强有力的暗示,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直到消除疑虑。只有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发病模式的角度上,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0.期刊论文郭福玲.Guo F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心理状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

目的:认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状.资料来源:检索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1985-01/2006-01有关乙型肝炎与心理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生活质量,乙型肝炎,心理健康,心理干预,配偶",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检索Pubmed数据库同期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HB,quality of life,psychology health",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其他文章查找具体书籍或杂志获得原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乙型肝炎患者及配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心理治疗等相关的文章.纳入标准:阐述详细,文章内容较新,有助于说明问题的文章.排除标准:去除重复性研究和一般了解性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4篇文章及2本相关书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48篇,排除158篇.资料综合: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除与病原和免疫因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同时,与之共同生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存在许多心理障碍,即夫妇的心理症状可交互影响.心理治疗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是必要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5538504.html,/Periodical_xjsyjyxyxb200701039.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0月8日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 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 (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其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属超伦理道德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尼泊尔一带。根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从古至今,佛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一、否定宿命论 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如此。坏的命运可以凭借着多做善事、进行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自身道德和行为上的修行加以改造。同样地,好的命运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失却堕落。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却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的人物。她进行过自发的抗争。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是因为她希望土地庙的门槛能代替她遭受万人践踏,在来世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以获得的幸福。 二、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相信地狱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苦的,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修行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来生的幸福。但对于当下的苦难,则应当顺其自然。出家是看破红尘的话,那么涅槃则是最终的解脱。许地山《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通过涅槃以及生死轮回,最终实现了摆脱人生苦痛的愿望和理想。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生死相续,是佛教徒力求达到的一种不死不灭的最高理想境界。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更是有着凤凰涅槃的典故,意思是指历经艰险而后浴火重生。 三、丰富多样的佛教意象 佛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它们随着佛经的翻译而进人了中国文学的画廊,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来源佛经之中的神猴形象。佛经文学中的植物形象,也在佛教文化的东传过程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其中最典型的是莲花意象。周敦颐《爱莲说》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直至今天,藏传佛教仍然被认为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汉代传入我国,经过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排拒、吸纳、依附,最终融为一体,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是非佛教徒,佛教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当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组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结构。儒家注重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佛教提倡出世,它们以多元的角度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而外来文化的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直以恒久的生命力、活力,植根中国这片沃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它们的佛教思想。 因此,当我们讨论佛家想对我们的影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佛教思想对我

们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还会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探讨它们对我们生活的一些习惯的影响。 一、佛家的哲学思想 (1)佛家理想人格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神学唯心主义。由此决定,可以说,它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神格”。不过,佛家鼓吹苦海无边、万法皆空也好,宣扬明心净性、涅槃寂静也好,说到底,都是以人为理论思考中心,以治人为目的的。因而,佛家自有其理想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理论极为繁琐,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期理想人格是超尘脱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1] (2)心如古井 佛教把世界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即所谓“万法皆空”。在中国佛教宗派中,仍然如此。 正是由于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的、虚假不实的,所以,佛教才能达到并要求

别人也达到这种境界:吹到山岳的狂风是静止的,一泻千里的江河是不流的,迅速飘荡的游气是不动的,周旋惊天的日月是不行的。进而,在人生态度上,佛教徒们主张“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泥垣(涅槃)。”[2] (3)随遇而安 宋代著名大慧禅师总结了三条生活经验:第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心中。”即对任何事物都抱旷达、放任、自然的态度,自我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欢喜。第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即对由本心而生的积习,不用着意改变,而顺应自然,它终会复归于本心的清静淡泊。第三,以清静恬淡的心情,因应外界事物。可见,大慧禅师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人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去改变现状。[3] (4)与世无争

佛教思想对管理的启示2

内容摘要:佛教教义浩如烟海,其中包含很多鲜活的理念和实用性很强的思想。这些,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很深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诸如佛教三法印当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企业的管理理念当中,以及僧团的共住的核心思想“六和敬”都可以与企业的组织很好地融合。 关键词:企业文化六和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若谈到佛教思想和企业管理的融合,就必须首先了解何谓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文化作出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从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当中汲取清凉法乳。对于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企业文化下了定义,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TerenceE?Deal(特伦斯)和AllanA?Kennedy(阿伦)在《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到佛教与企业文化的许多共通点。 首先,“诸行无常”所涵盖的道理——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最真实的写照。

佛教教义当中的黄金准则之一——诸行无常,又作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略称无常印。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不能了知,反于无常中执常想,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意思是讲世界万物,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如《杂阿含经》云:“当观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在佛教看来,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论内部还是外部,不论宏观还是微观,不论近处还是远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无物不变、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对于企业来讲,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着,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小环境在变化、大环境也在变化。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数,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说“每天我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有战战兢兢地为生存和发展努力,不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 芄莈袂莂薆袁蒁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薈葿蒂莇肀节蒂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 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芁羆袅芀袀薂肆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肅蚇莀蚂肅羈蚈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 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芅薀膀膅蒆袈肃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 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蝿羁莅芈肇薁芅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 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蕿薅螅膇莂蒅肆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对现实的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传承中经过磨练、积淀,成为我们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类共性的永久价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命题、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宝库。儒家文化属人伦文化,它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节、耻等,蕴含量十分丰富。如果抽象出它们的一般意义,加以选择、加工、发挥,就能成为精华。如“仁”,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仁者爱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应该有道德自律意识;“杀身成仁”,彰显了坚守信念、不怕牺牲的决心。又如“忠”,抛开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体含义之外,可贵之处在于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会都应具有的美德,封建社会过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忽视父母对子女的“慈”;现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家体现的是过度的“慈”,很容易丢掉传统的“孝”,所以,当今更需要强调“孝”。此外,“义”即正直、正义,“礼”即礼貌、礼仪,“信”即诚信、信誉,“温”即和蔼、平易,“恭”即谦虚、敬人,“俭”即勤俭节约,“让”即宽容忍让,“廉”即清正廉洁,“节”即骨气、气节,“耻”即自尊自爱等,它们的一般意义都可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我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服务。 2.冲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儒家思想对鬼神问题持谨慎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无神论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时,引导人们注重“现世”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体现出对务实和理性精神的崇尚。虽然中国有土生的和外来的宗教流传,但都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热,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国从来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时教权比王权还要大。在中国正是由于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现在,全世界有60多亿人,信教的有48亿人,不信教的绝大多数在中国,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有很大关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解决现实问题倾向于依靠人间力量,形成了一种不轻易求神拜佛的习惯。在他们看来,与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明君能带来太平盛世;明君不多,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范,弥补君王过失,杀陈世美,救秦香莲;清官不多,就去信侠客,侠客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侠客就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老百姓实在没办法,才去求神拜佛,而且求的神,也多是希望能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神,这些神和人还有血缘关系,人们缺水了就信龙王爷,缺钱了就信财神爷等,信神是无可奈何,也是权且手段,达到虔诚、迷信程度的人是少数。 3.“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历来十分重视老百姓的作用,认为百姓是国家安宁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贵”就是作用重大,即“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之义。重视老百姓的作用,首先要重视老百姓的生计。所以,儒家思想历来强调君子要有“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情怀,把个人安身立命与百姓福祉联系起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要安民、养民、利民、惠民、富民,同时还要“教民”;要“解民于倒悬”,“厝天下于衽席之上”。为此,就要修身,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做事本领,目的是为了经世致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宫泽贤治童话中宗教思想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5538504.html, 宫泽贤治童话中宗教思想的体现 作者:李仪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3期 一、作家简介 宫泽贤治是日本近代诗人、儿童文学家,虽是富商之子,却不甘继承家业,自得丁务农的乐趣之中。宫泽贤治的一生对日莲宗都有极大的信仰。“初次接触日莲宗是18岁的1914年。父亲的教友高桥太郎赠送给他一本同年8月出版的岛地大等编的《汉和对照妙法莲华经》,宫泽贤治阅读后深受感动。”[1]宫泽贤治为了弘扬佛法,坚持素食生活,寒夜修行,传教务农,最终积劳成疾而死。毕生为自己的宗教信仰做出了贡献。 二、童话《夜鹰之星》中的宗教思想 1.《夜鹰之星是》中的生命思想 宫泽贤治的童话中的生命思想包含人与动物的实质是平等的观念。《夜鹰之星》中的夜鹰其实是人类的化身。宫泽贤治的童话与寓言是不同的,寓言中的动物是对人的比喻,是用动物来讽刺人而己;作者的童话中的动物与人对等,表现了以人为首的动物与自然生命的密切关系。夜鹰本是美丽的翠鸟和蜂鸟的兄长,却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鹰还很讨厌夜鹰,“一看到夜鹰的脸就会愤怒地耸起肩膀,一个劲地催促夜鹰快点改名。”[2] 宫泽贤治的生命思想中包含宇宙生死观。这种宇宙生死观是大乘佛教的宇宙观。这种观念崇尚生与死不过是佛的两种存在形式,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死不过只是佛主向众生展示人的真实,是为了更好地重生和涅粱。“夜鹰之星不停地燃烧着,一直燃烧着,一直……如今依旧燃烧着。”[2]夜鹰最终燃烧了自己,变成了一颗星星,这正是重生的体现,夜鹰并没有死,而是到了另外一个美好的天地之中。 2.《夜鹰之星》中的修罗思想 佛教中修罗的世界指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相互残杀的世界。修罗是六道中的一个世界。“在修罗的世界里,一种生物要想生存,就要注定背负捕食其他生物的宿命。”[3]修罗的世界中,生物为了满足其生理需求而对其他动植物进行捕食,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但是正是在这种伤害他人来满足自身欲求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罪恶感,进行自我反思。“啊,甲壳虫也好,飞蚁也好,每晚我都杀害那么多生命。……这居然这么痛苦,真痛苦啊,痛苦,我就此不吃虫子,饿死算了。不,在饿死之前,恐怕早就被鹰杀死了吧。不,在这之前我要飞到远方的那一边。”。[2]夜鹰深深感到了自己的痛苦,他想逃避,对自己的行径进行了极大的反省。 3.《夜鹰之星》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三江学院佛教文化选修期末论文 12011041063 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佛教文化的影响远远没有对我们祖辈的影响大了。相信大家的祖宅里基本上都供奉了观音的瓷像,要按时上香的,可见佛教文化早已渗透进了中国的每家每户,直到现在,就算是不信佛教的我们,考试之前还是会默念几句“菩萨保佑”之类的“咒语”,仿佛说了之后考过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由此看来,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个宗教产生的影响,而是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入了华夏文化,形成了带有中原特色的中式佛教文化,并渐渐与其他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 说起佛教,是由两汉时期传入中原,被当时的统治者大加赞赏,其缘由在于,佛教提出了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出只有多行善事,死后进入地府轮回可以有个好的转世,而行恶事之人会转世为畜甚至打入地狱受尽折磨不得翻身,这就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借口。在正统思想中,天子是上天指定的,若是推翻天子或违背天子的命令无异于逆天而行,绝对是天大的恶事,死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这样,信奉佛教的平民百姓们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安守本分,从不敢生出一丝造反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传入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也维护了中原的稳定,更大的意义在于佛教创造的信仰鼓励人们多行善事,心中有神佛的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凡是尚存一点畏惧之心的人都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不光是对推动历史进程有重大意义,佛教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信奉佛教,讲究不杀生于是吃斋念佛,不亚于现在正流行的健康素食主义,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中还有很多节日也与佛教有关,每当到了某个佛或者菩萨的圣诞日,也就是生日的时候,人们便成群结队前往庙里参拜。印象中每年观音菩萨圣诞日的时候便会有非常多的人去观音山拜菩萨,还有烧香礼敬的,似乎观音圣诞日一年还不止一次,上网查过才知道据说观音菩萨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说起观音菩萨,他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慈悲,其他三位菩萨分别是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原来观音菩萨是男子形象,但是在传入中原以后,人们便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想象为女子形象以加深他的亲切感和慈悲的印象,这便是佛教传入中原之后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了。 佛教传道的主要载体是佛经,而佛经内含哲理和禅意,由此也创造了很多的文化潮流和文学灵感。在唐宋,习禅乃是一种文人的时尚。禅的思想渗入到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与生活情趣中,由此也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饱含禅意,充满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也》一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运用了金粟如来,也就是过去佛的典故,信手拈来,可见对佛文化研究之深;王安石罢相后写下《读〈维摩经〉有感》:“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有看破红尘之意,也运用了维摩居士的典故,将其看作是自己的典范。中国文化的瑰宝《红楼梦》中也多次用富有禅意的话来预示结局,比较有名的是宝黛参禅——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东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此处将宝玉对黛玉的痴心一片,黛玉的多疑敏感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们一个去世一个出家的结局暗示了出来,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1、积极影响

[佛教,与,中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一)文的题材 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的华美壮丽,写成这部怀旧的书。文笔清隽秀丽,到处流露着叹惋的情思,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优美作品。下面举《景明寺》一则为例。 ①《洛阳伽蓝记》原序。 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山悬堂光观盛(原有脱误),一千余间。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闻激电,旁属奔星”,是也。妆饰华丽,侔于永宁。金盘宝铎,焕烂霞表。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蘩藻,或青凫白雁,沈浮于绿水。硉磑舂簸,皆用水功,伽蓝之妙,最为称首。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旙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① ①周祖谟校释本卷三。 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零篇文章,历代的典籍里随处可见。 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举几篇为例。 1.谢安《与支遁书》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2.白居易《游大林寺序》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

从,《子不语》论佛教思想

课程序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论文题目:从《子不语》文本浅析袁枚的佛教思想 班级:汉语言文学112班 学号: 11016218 姓名:吴维维

从《子不语》文本浅析袁枚的佛教思想 摘要:《子不语》又名《新奇谐》,为清代袁枚所作,与同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并称为清代三大志怪小说。《子不语》一书所记载的多为清康雍乾时期的怪事,其名来源于《论语·述而》中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书中记述的,正是不为道学家所认同的狐、道、鬼、怪之流和奇谈怪论。虽然作者称其为“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思”,然而,我们还是能从中探得其在中间包含了一些佛教思想。本文即从佛教最基本的几条来论证。 关键词:子不语;佛教;生死;命运 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居“乾隆三大家”之首,在诗、文、小说等方面都有建树。《子不语》是袁枚历三四十年陆续写成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共34卷,所记之事大都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之“怪、力、乱、神”。宋朝苏轼在其《答张文潜书》中谈到,文与作家的关系当“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我们可以这么说,作家在文学创作所贯彻的思想也必隐射了其自身的思想。当然,《子不语》也在其中暗暗隐了袁枚的思想,本文即从《子不语》看袁枚在此中体现的佛教思想。 虽然很多学者都认为袁枚该文实属“游戏谰言”,并无佛教思想。然而,通读《子不语》,还是可从其中窥见一二,而近代学者王梦楼也曾评价袁枚“君不好佛,而所言往往有佛意”。 作为最早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当然也在各个方面有其独特的见地。而最有体现性的就是其生死观和命运观,该文就从此两点来分析袁枚的《子不语》中蕴含的佛教思想。 一、生死有命论 作为人生最大的事情,自古以来, 生死问题就一直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 也是很多思想家力图在超越的层面上要予以解决的问题。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 借哈姆雷特之口苦苦追求生与死的问题。德国现代生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