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胰腺癌课堂作业

胰腺癌课堂作业

胰腺癌课堂作业
胰腺癌课堂作业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试卷

课程名称:内科学

学科名称:外科学(普外)

姓名:戴发亮

学级:2014 级

专业类别:科学学位

学号:140340230572

日期:2015 年06月21号

胰腺癌

一、简述胰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答: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足一个多病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体内组织结构、代谢和基因表达异常的结果,其中基因表达异常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现将常见的病因介绍如下:

一)一般病因

1、吸烟习惯

吸烟是公认的胰腺癌最危险的发病因素之一,烟草中有30多种芳香胺类致癌物,尤其是亚硝胺类代谢物经胆汁分泌进入胆道,再反流至胰管,激发K-ras等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发胰腺癌。

2、饮食因素

大量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豆类植物、干果和纤维素等对胰腺起保护作用,脂肪类的消耗量与胰腺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调查发现:过量的脂肪(高胆固醇)的摄入者胰腺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而粗纤维饮食者危险度下降;酒和咖啡的大量饮用也可能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率。饮茶与胰腺癌之间呈负相关。

3、环境污染

胰腺癌发生率的增高可能与长期接触β—茶胺、联苯胺等化学药物有关。4、肥胖与生殖因素

部分研究资料表明:体重指数(hody mass index, BMI)增加与胰腺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孕妇的经产次数与胰腺癌风险之间呈负相关,但具体机制不详。

5、相关疾病

约8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都伴有糖尿病和葡萄糖耐受缺陷,但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病因还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仍然存在争议,有文献报道:有1年糖尿病病史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为无糖尿病病史者的2.1倍,长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频率增高。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为非胰腺炎者的26.3倍,但随着慢性胰腺炎时间的推移,胰腺癌的发生率逐渐下降,因此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慢性胰腺炎可能只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另外胆囊切除术后、胆石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等均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

素,但在病因学上尚未定论。

6、遗传因素

华盛顿大学进行的根据胰腺癌发病情况监测计算的原始数数据提示以下人群应该考虑作为监测对象:一级亲属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胰腺癌患者者;一级亲属中有1个胰腺癌患者,但其发病年龄在50岁以前:二级亲属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胰腺癌患者,其中1人50岁以前发病。

二)生物学病因

1.癌基因改变

与胰腺癌有关的癌基因有K -ras、c-myc、Her-2等,其中K-ras是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因。K-ras可在大肠癌、肺癌、胃癌、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细胞内和在胰腺炎、胰腺组织乳头样增生等非癌性病变中出现突变,但发生最高的为胰腺癌,80%~100% 的胰腺癌组织中可发生K-ras突变,特别是K-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而N-ras、H-ras及K-ras密码子13、16的突变较为少见,K-ras 突变是胰隙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但与胰腺癌的预后及肿瘤的易感性无关,目前多认为胰腺癌的发生是K- ras突变的基础上,抑癌基因P16及P53失活后共同引起。C-my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达50%以上,而正常胰腺组织中无表达,同样C-myc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且C-myc蛋白的过表达并不一定产生肿瘤,但C -myc扩增与突变的K-ras基因的共同作用可增加胰腺癌的恶性度。2.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P53、P16、dpc4 (Smad4)、dcc的丢失或功能缺失可促进肿瘤的发生。Pl6在80% - 95% 以上的胰腺癌中失活,是除K-ras以外最重要的基因。约50%的胰腺癌可见P53突变,而且P53的错义突变明显多于无意义突变和框移突变,突变的P53蛋白可结合野生型P53并抑制其抗肿瘤作用。约55%的胰腺癌患者中发现有dpc4的失活,约35%为纯合子失活,20%为基因内突变,dpc4基因的突变、失活。能是胰腺癌较晚期的遗传学改变,dcc基因在50%~ 80 % 的胰腺滴中表达减少或完全丢失,dcc蛋白在高分化癌中表达保留,但在未分化癌中表达减少或丢失,提示dcc基因表达减少或丢失可能在胰腺为分化癌中发挥作用。

目前公认:癌基因的突变、高表达,而抑癌基因丢失或失活,两者共同作用可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3、胰腺癌的生长因子及受体

在胰腺癌中异常表达的生长因子包括EGF家族、VEGF家族、PDGF家族、FCF家族等,这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的作用。

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过去比较重视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在癌的形成中的作用,近20年来,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证实人类癌肿是一种基因病,基因的改变足癌肿发生和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的发生是致癌因素引起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失控所致。

二、简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答: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胆管或胰管的梗阻情况、胰腺的破坏程度和转移情况,该病往往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即缺乏特异性症状,可诉上腹部不适、食欲降低、乏力等,待数月后病人已出现明显症状时,病程多已进入晚期。该病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恶化迅速,死亡率极高。一)症状:

1.腹痛

腹痛常为胰腺癌的首发症状,早期往往腹痛较轻或部位不清,不引起病人和医务人员重视,以后腹痛逐渐加重,而且腹痛部位相对固定。典型的胰腺癌腹痛特点:①位于中上腹深处,胰头癌略偏右,体尾部多偏左。②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或钻痛,可有阵发性绞痛,餐后加重,应用解痉药难以奏效,常需用麻醉药,长期应用可导致依赖性。③在夜间和病人仰卧、脊柱伸展时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④腹痛剧烈时,常伴有持续性腰背部放射痛。⑤以往一般认为胰头癌的典型症状为“无痛性黄疸”,实际上无论胰头癌还是胰体尾癌,发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往往为首发症状,约占90%,往往自认为胃痛或饮食后不适,可忍受,但反复发生,且持续时间长,按“胃痛”对症处理后,多数病人症状有所减轻,只有少数病人因症状未完全缓解而要求进一步检查才逐步明确诊断。⑥疼痛的原因多考虑胰腺癌瘤浸润、压迫腹膜后内脏神经所致。

2.体重减轻

90%左右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消瘦,部分患者可以以消瘦为首发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可不伴腹痛和黄疸。发病初期由于进展较慢,不足以引起重视,待进入疾病的进展阶段'病人明显消瘦.体重减轻迅速,体重一般可下降10~20kg,往往伴随其他症状和体征,晚期病例常呈恶病质状态其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肿瘤对机体的慢性消耗;消化液分泌排出障碍,导致消化不良、营养缺乏:疼痛所致病人不能正常休息或部分病人伴有高热症状增加身体的消耗;胰腺癌细胞及癌旁胰岛细胞分泌一些分子或多肽类物质干扰糖原的合成及储备,引起外周胰岛素抵抗,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明显消瘦;近年来研究显示,有些炎性细胞因子与胰腺癌的消瘦有一定的关系。

3.黄疸

是胰头癌的突出症状,病程中约90%出现黄疸,但以黄疸症状为其首发者不多。黄疸可与腹痛同时或在腹痛后不久发生。大多数的黄疸因胰头癌压迫或清润胆总管引起,少数有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后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黄疸的特征为肝外阻塞性黄疸,持续性进行性加深,伴皮肤瘙痒,尿色如茶,粪便呈陶土色。4.其他症状

胰腺癌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是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患者常有恶心、呕吐与腹胀。可有腹泻,脂肪泻多是晚期表现。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数患者有持续或间歇性低热。有精神抑郁、焦虑、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可能与腹痛、失眠有关。还可出现胰源性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加重。有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表现。

二)体征

早期胰腺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体征,典型胰腺癌可见消瘦、上腹部压痛、黄疸等体征,往往无特异性。表现为明确体征时常为进展期或晚期,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体征差异大,胰头癌以黄疸最多见,而胰体尾癌以腹部肿块最多见

1.胆囊肿大及Courvoisier征:近半数胰腺癌患者因梗阻塞黄疸,胆汁淤积,体检时可触及囊状、无压痛、表面光滑并可推动的胀大胆囊,临床上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伴有胆囊肿大,称为Courvoisier征,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体征,对胰头癌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2.肝、脾肿大:患者因胆汁淤积而有肝肿大、其质硬、表面光滑,但胰腺癌肝转移肝肿大者,其质硬、表面结节感,部分病人有压痛。胰腺癌肿压迫脾V,可导致血流阻塞或脾V血栓形成,可出现“左半门脉高压”表现,以胰体、尾癌较为多见,胰腺癌伴脾肿大者多属中晚期。

3.胰腺肿块:胰腺位于腹膜后,一般很难扪及。胰腺癌一旦可触及胰腺肿块,已多属晚期。胰体部横跨脊柱前方,位置较浅在,而胰头部和尾部则位置深在,故胰体癌可触及肿块率高于胰头、胰尾癌。胰腺肿瘤癌块多见于上腹部,具体位置多在剑突与脐点的正中偏左或偏右,边界不规则,表面结节感,质硬,多数较为固定,可有轻压痛,肿块可以是胰腺肿瘤本身,亦可为腹腔内转移淋巴结,但肠系膜或大网膜转移癌则有一定的活动度。如肿块压迫脾动脉或腹主动脉,在左上腹或脐周可听到血管杂音。胰体癌较易侵犯腹腔动脉,手术切除率低。

4.腹水:腹水一般只出现在胰腺癌晚期,多为癌腹膜浸润、播散所致,腹水性状多为浆液性或血性。

5.少数晚期胰腺癌患者可触及锁骨上、直肠前窝肿大淋巴结,临床上直肠指检往往可触及盆腔转移癌。部分病人还出现远处转移的相应的其他症状与体征。

三、简述胰腺癌的治疗原则

答:胰腺癌的治疗仍以争取手术根治为主。对不能手术者常作姑息性短路手术、化学疗法、放射治疗等。

1.外科治疗:应争取早期切除癌,但因早期诊断困难,一般手术切除率不高。国内报道手术根治率为21.2%-55.5%,且手术切除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亦较低。

2.内科治疗:晚期或手术前后病例均可进行化疗、放疗和各种对症支持治疗。①化疗常选用依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可选用依吉西他滨单药或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②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胰腺癌的放疗效果有所提高,常可是症状明显改善,存活期延长,可进行术中术后放疗,佐以化疗。术前放疗可使切除困

难的肿瘤局限化,提高胰腺癌的切除率;③对于有顽固性腹痛者可给予镇痛及麻醉药;④应用各种支持治疗法对晚期胰腺癌及术后患者均十分重要,可选用静脉营养和氨基酸液输注,改善营养状况;可给予胰酶制剂治疗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阻塞性黄疸时补充Vit K;治疗并发症糖尿病或精神症状等。

胰腺癌科普知识.doc

胰腺癌科普知识 当前人们谈“癌”色变,尤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胰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后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数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疾病,不要再恐惧胰腺癌,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重视它。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受侵犯的情况。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和上腹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表现,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新近出现上述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道等常见疾病外,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腺癌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与进食无关,其程度可能为饱胀不适、钝痛乃至难以忍受的剧痛,腰背部疼痛则通常预示着肿瘤较晚期和预后差。 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由于肿瘤与胆总管末端位置较近,容易压迫或侵犯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变深,大便则颜色变浅,晚期可呈现陶土色大便。尽管黄疸经常先于腹痛症状之前出现(即无痛性黄疸),但决非胰头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而是肿瘤已处于进展期的一个信号,有此症状的病人,仅50%左右有根治切除的机会。 胰腺癌的其它表现:少数病人可能摸到上腹部包块,一般为肿瘤晚期的表现,或者为胰头癌压迫胆管后胆汁瘀积造成的肿大胆囊或肝脏;另外,少数胰腺癌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新出现的糖尿病,或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即原本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需注意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还应指出的是,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这种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胰腺癌: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只能针对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健康素质。 胰腺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戒酒、戒烟,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即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等。 除了上述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即二级预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胰腺癌的发病特点, 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诱因上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突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时就医,并定期体检。 如何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诊断价值。血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与胰腺癌相关的主要有CEA、CA19-9和CA242,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且可作为普查手段,或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这些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虽然有一定的阳性率,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仅能供临床医生参考。

胰腺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588974.html,/ 胰腺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胰腺癌的治愈率是多少?胰腺癌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癌中之王”之称,大家都知道乔布斯的逝世就是由于胰腺癌造成的。由于胰腺过于复杂的位置,使手术没有良好的手术空间,胰腺癌早期治愈率比较高。胰腺癌的治愈率是多少? 胰腺癌在早期就会发生转移,癌细胞侵犯周围的血管,手术很难切除全部癌肿,手术创伤大,所以胰腺癌一点要早期治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然而胰腺癌无特异症状。首发症状极易和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首发症状就行手术切除者约占百分之五十,不幸的是首发症状往往被医生或病人忽视而延误诊断。 上腹痛或上腹饱胀不适是胰腺癌首发症状。然而患者常先去内科或其它科诊治。所以极大部分病人来外科就诊时,病情属中晚期。当胰腺癌浸润神经丛或有慢性胰腺炎、腹痛剧烈、日夜无休止时;当胰腺癌浸润或压迫胆总管出现黄疸,浸润十二指肠或胃、出现恶心、呕吐或呕血、黑粪时,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仅为百分之十五左右,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百分之十。所以近期召开的国际胰腺病学术大会提出要加强对早期胰腺的警惕和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对因腹痛、黄疸、上腹部下适、消化不适、消瘦、恶心、呕吐、腹泻或突发糖尿病等原因就诊的患者,应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并且对年龄大于四十岁,有上腹部非特异症状;有胰腺癌家族史;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慢性胰腺炎,尤其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患者要加强监测。 手术切除是目前条件下治疗胰腺癌的条件下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手段。B超和CT可以检查出小于二厘米的胰腺癌,内镜超声甚至可以探查出小于一厘米的微小胰癌。肿瘤小于二厘米的小胰癌手术切除率为百分之九十左右,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百分之八十。所以胰腺癌治疗贵在早期诊断和早期发现。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588974.html,/ztinfo/54556.html

胰腺癌诊治指南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市肿瘤

胰腺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胰综合治疗组 1、诊断和诊断流程 病史和体格检查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史等。 对于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的10%)、不明原因上腹痛或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肠道常规检查正常、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者、突发无法解释的腹泻、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等表现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CA19-9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较高,CA242的特异性优于CA19-9。 必须检查项目:CEA、CA19-9、CA50、CA242。 特殊检查 B超是胰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对于B超发现有异常者或者显示不清者应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有无胰管和(或)胆管扩张、病灶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伴有肝转移。对于CT/MRI诊断不能明确的可考虑行ERCP。 病理学诊断 主要包括 (1)US、CT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 (2)EUS; (3)腹腔镜及术中活检; (4)胰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 (5)腹腔冲洗液及腹水。 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在放化疗前必须取得病理学诊断

诊断流程图 诊断流程图 上腹痛、黄疸、体重减轻 B超+CA19-9、CA242检测 CT/MRI 异常无异常 胰腺癌初步确立随访 穿刺/术中取组织 病理诊断成立病理诊断不成立 再次取病检随访 2、临床分期 采用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胰腺癌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最大径>2cm

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的探讨

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的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李军辉,沙焕臣,马清涌,王连才,郭坤,刘晗,黎韡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高血糖对胰腺癌组织内神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胰腺癌患者51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血糖升高组和正常血糖组,进行各项指标比较;并对手术切除组织标本进行神经相关指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表达差异。结果各项指标中,高血糖组更容易出现精神差(P0.05);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中,血糖得到控制的手术切除率和疼痛出现率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表现,两组亦有差异。结论明确有糖尿病史的胰腺癌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有利于提高根治性手术率,高血糖可使胰腺癌神经发生改变,可能参与了神经浸润的发生。 【关键词】胰腺癌;糖尿病;神经浸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nd pancreatic cancer and the role of hyperglycemia in the nerves distributed in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We made

a ret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of 513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999 and March 200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uglycemia group and hyperglycaemia group, and various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m. Expressions of protein gene product 9.5 (PGP9.5) and myelin P0 protein (MPP) were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formalin fixed radical cured pancreatic cancer specimens from 81 pancreatic cancer cases and 10 normal pancreas tissue cases as controls. Results More cases had the symptom of weariness in hyperglycaemia group compared with euglycemia group (P0.05). The frequency of radical operation and pain was higher when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was controll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in the cases with the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P0.05). The frequency of strong PGP9.5 stain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yperglycaemia group than in euglycemia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whereas the expression of MPP was the opposi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ontrolling blood glucose within the normal level can help increase the rate of radical oper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cases with hyperglycaemia. Hyperglycemia can alter the nerve fibers in pancreatic cancer, which may effect the perineural infiltr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04T14:31:06.8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期作者:许传萌 [导读] 我们没有关于慢性胰腺炎病史的资料,糖尿病患者生存率较差还被认为也可能与诊断后期相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66001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相关性。方法:选择XXX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每周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收集并记录患者总生存时间、死亡日期及死亡原因,随访24个月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身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2天,对照组中为生存时间为139天,两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腺癌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较单纯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降低。 关键词:胰腺癌;2型糖尿病;生存时间;BMI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renal function i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All authors′name Authors Affiliat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an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dmitted from XXX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type 2 diabetes or not. The clinical data such as age,smoking status and body mass index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eekly outpatient and telephone follow-up were performed to collect and record the patients' total survival time,the date of death and the cause of death.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24 months after follow-up.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ge,smoking status,and mortality(P >0.05),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mass index(P<0.05).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 days,The survival time was 139 day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ancreatic cancer had lower total survival time compared with simple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Key words] Pancreatic cancer;Type 2 diabetes;Survival time;BMI 胰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且无特异性,其预后不良,治疗有效率较低,目前5年生存率仅为5%[1],目前世界范围内胰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据统计,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7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2,3]。因此,确定影响胰腺癌发生和进展的相关因素是极为最重要的。过去,糖尿病与胰腺癌患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很少,大多数是基于临床的研究,使用回顾性收集的数据发现2型糖尿病可能与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有关。但是不同回顾性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相互矛盾[4-7]。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是否会影响胰腺癌的生存,糖尿病与胰腺癌生存的关系应该在前瞻性研究中进行评估,本研究拟探究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及分组 选择XXX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1±10.2)岁;对照组为胰腺癌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7±9.3)岁;胰腺癌诊断依据外科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无病例标本者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及腹部B超、CT等影像学检测证实胰腺占位病变并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糖尿病诊断依据1999年WHO标准[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资料收集及随访 收集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临床资料,每周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收集并记录患者总生存时间、死亡日期及死亡原因,随访24个月后进行后续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率的比较样本量大于40时采用χ2检验,否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使用Kaplan-Meier方法生成生存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胰腺癌综合诊治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张太平,电子信箱:tpingzhang@yahoo.com 专题笔谈·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处理 胰腺癌综合诊治 韩显林,张太平,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癌;黄疸;胰腺炎 Keywords:pancreatic cancer;jaundice;pancreatitis 文章编号:1005-2194(2012)03-0175-03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志码: A 张太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兼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外 科手术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 普外科分会委员;担任10余种核心期 刊编委。对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和 急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有较深造诣,发表论文及综述130余篇。 1病历资料 患者女,66岁。主因“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皮肤发黄1个月余,大便颜色变白1周”入院,不伴腹痛、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瘦等。入院前查肝功示:总胆红素(TBIL)188.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42.1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516.7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07.8U/L,谷氨酰转移酶(GGT)644.0U/L,碱性磷酸酶(ALP)708.0U/L;血淀粉酶(AMY)121.0U/L,LIP 133.6U/L;尿BIL+++,UBG(-),BLD++,淀粉酶771.0U/L;红细胞沉降率(ESR)25.0mm/1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3mg/L,铁蛋白641.9μg/L;CA系列(-)。腹部彩超: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胆囊、胰管扩张,梗阻部位壶腹部,壶腹占位可能性大;CT示胰头占位病变。以“梗阻性黄疸、胰头占位性质待定”入院。查体示:皮肤明显黄染,双侧巩膜黄染;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入院时考虑梗阻性黄疸诊断明确,胰头占位性质不明,胰头癌可能性大,但患者肿瘤标志物无异常,同时多项炎性指标升高,血及尿中淀粉酶升高,不能除外慢性胰腺炎可能,此外,彩超提示壶腹癌可能。拟入院后进一步完善ERCP、PET-CT、超声内镜等检查,行减轻黄疸、保肝治疗,同时复查肿瘤相关指标、腹部彩超,争取明确诊断,检查结果见表1。 表1入院后主要检查汇总 入院后 时间 检查项目结果 第1天CA19-9正常 第3天ERCP造影见胰管下段显影,胰颈段及以上胰管未 显影,胆管选择插管困难,针形刀预切开乳 头约0.5cm,插管未成功。提示:胰管颈段 狭窄 第4天PTCD造影示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总管下端 未见显影,引流成功 第8天PET-CT胰头局部代谢轻度增高,性质待定,必要时 超声内镜穿刺活检 第12天超声内镜 (EUS) 胰腺头体尾肿大,胰管体尾部扩张,胰腺头 部回声减低、欠均匀,未见明显占位,胆管壁 增厚达3.4mm,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胰腺 头部超声引导下穿刺3次,病理回报:穿刺 涂片见增生的导管上皮,未见明确癌细胞 患者复查CA19-9正常,同时结合超声内镜及PET-CT表现考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能,遂查IgG4,结果正常(92mg/L)。至此,因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遂提请我院胰腺会诊中心行病例讨论。 2诊断与治疗 胰腺会诊中心讨论结果:患者胰头存在密度不均的占位,边界不清,但与胰腺癌一般表现不同,其他肿瘤证据不足;病史及影像不支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但不除外其他类型胰腺炎可能;患者胰管扩张,胰头有梗阻,需手术解除,可手术探查、术中穿 571 2012年3月第32卷第3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_百替生物

NCCN胰腺癌外科治疗指南解读 张太平,肖剑春,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北京10073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09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42470例,死亡病例数35240例,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5年生存率<5%[1]。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核心,也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目前胰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5%~25%。近年来大的医疗中心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已经<5%[2],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最新的NCCN指南,就其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加以讨论,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1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标准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胰腺癌发病隐蔽、进展快、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3]。因此术前评估肿瘤范围及可切除性极为重要,近来有meta分析指出多排螺旋三维重建CT预测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率在52%~96%,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为90%~100%,是评估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的最佳方法[4],除此之外超声内镜、PET、腹腔镜、腹腔镜超声等也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要方法。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中定义可切除性胰腺癌为:肿瘤无远处转移;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SMA)周围有清晰的脂肪层;且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清晰可见。将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分别定义为:1胰头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大于180度、侵犯腹腔干(任何度数)、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肿瘤侵犯围绕腹主动脉;2胰体癌:肿瘤有远处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或者侵犯腹主动脉;3胰尾癌:肿瘤有远处或者转移围绕SMA或腹腔干大于180度;4淋巴结状态:淋巴结转移范围超出手术所能切除范围。[5]国内在2007版胰腺癌诊治指南中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标准也有相应定义。[6]然而目前并无一致公认的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判断还受其它因素如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术者的经验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性等影响,尽管如此能否获得R0切除应是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重点。 2可能切除性胰腺癌 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胰腺癌之间存在“灰色地带”即可能切除性胰腺癌。[7]2009年胰腺癌NCCN 指南定义可能切除性胰腺癌为:严重的单侧或双侧的SMV/门静脉侵犯;肿瘤围绕SMA小于180度;肿瘤围绕或包裹肝动脉,但可以重建;SMV闭塞,但受累部分很短可以重建。[5]可能切除性胰腺癌成功进行R0切除风险较大,因此术前应先接受包括全身化疗和放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其可切除性,决定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M.D.Anderson癌症中心回顾分析了该中心1999年至2006年中160例诊断为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其中125例进行了新辅助治疗。经过可切除性再评估,66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其中62例患者获得了R0切除。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40月,非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13月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8]该中心还通过非随机Ⅱ期临床实验发现新辅助治疗增加了胰腺癌的R0切除率[9]。有meta分析(总结1966-2009年111项临床研究共4394例患者)显示经新辅助治疗大约1/3可能切除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和可切除患者无差异。[10]由此可见血管受累并非胰腺癌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临床中应重视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积极进行新辅助治疗以期获得R0切除。然而目前新辅助治疗的具体疗程和方案还并未统一[11-13]因此还期待更多临床研究。 3是否术前胆道引流 大约70%胰头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19],有研究认为黄疸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因此建议术前经皮穿刺或者内镜下进行胆道引流。[14-16]然而这一观点备受争论,有meta分析认为术前减黄反而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并且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17-18]但限于这些分析所基于的临床研究严谨性有待提高,所以结果的可信度受到置疑。近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篇多中心前瞻性随

胰腺癌与糖尿病及肥胖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_英明

胰腺癌与糖尿病及肥胖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英 明,金政锡,谭景波,胡朝晖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糖尿病及肥胖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2011年间收治的201例胰腺癌和同期非消化系统、非肿瘤及非激素代谢异常类的200例病例资料,将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非胰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合并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方面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合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O R=3.121);两组肥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 R=2.079)。结论:糖尿病和肥胖与胰腺癌之间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胰腺癌;糖尿病;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5.9;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2)03-0075-01 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尚无早期发现方法,胰腺癌临床上一旦发现多为浸润进展期癌,而且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 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而胰腺癌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探索胰腺癌发病危险因素有利于疾病正确的防治。本实验拟通过观察胰腺癌与糖尿病及肥胖的流行病学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糖尿病和肥胖很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从而加强对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01~2011—12我院收治胰腺癌患者201例(病例组),男142例,女59例,男女比例2.4:1;平均年龄61.7岁。对照组200例,为与病例组同期且性别、年龄(±5岁)相匹配 的非肿瘤、非消化系统及非激素代谢异常类疾病患者,病种包括腹股沟疝、颈椎病、阑尾炎、静脉曲张、外伤性骨折等,其中男140例,女60例;平均年龄62岁(95%C I:51-73)。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具可比性。  1.2 病例组诊断标准 胰腺癌经病理学证实(102例)或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和腹部影像学(B超、CT)及随访确诊(99例)。 1.3 糖尿病诊断标准 依据2011年最新美国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①H bA1c ≥6.5%。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 m a g luco se,F PG)≥7.0mm o l/L(126m g/dL)。空腹指至少8h无热量摄入。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ra l g l uco se to lerance test,OG T T)2h 血糖≥11.1mm o l/L(200m g/dL)。④患者表现为高血糖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 o l/L(200m g/ dL)。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4条均为“或”的关系,只需要满足1条即可诊断。 1.4 肥胖诊断标准 国内肥胖工作组推荐肥胖诊断标准[2]:24kg/m2≤B M I <28kg/m2为超重,BM I≥28kg/m2为肥胖。B M I为体重质量指数,本文数据根据患者入院记录所得。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SP SS13.0软件包,计算各组糖尿病肥胖比例及比值比(O R),并进行卡方检验,以α=0.05作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基本情况 病例组糖尿病患者58例,发病率28.9%(58/201);对照组糖尿病患者23例,发病率11.5%(23/2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2=18.734,P<0.01),O R=3.121,95%C I (1.836,5.307)。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较 组别n合并糖尿病例数糖尿病率(%)i2值P 病例组2015828.918.734<0.01对照组2002311.52.2 两组患者肥胖检出率比较 病例组肥胖者58例,占病例组14.4%(29/201);对照组肥胖者15例,占对照组7.5%(15/200),两组肥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2=4.925,P<0.05),O R=2.079,95%C I (1.078,4.01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肥胖状况比较 组别n肥胖例数肥胖率(%)i2值P 病例组2012914.44.925<0.05对照组200157.5 3 讨论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约3/4患者已属中晚期,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如能明确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并在相应的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早期发现肿瘤,可有效的预防疾病。众多研究均证实,糖尿病是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匡天涛[3]等对胰腺癌与糖尿病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密切。一份回顾性分析资料也表明[4],糖尿病是胰腺癌独立的危险因素。L ee[5]等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能够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而使用二甲双胍能有效减低这一风险。国外的研究也表明[6],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胰腺癌组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28.9%,远远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是否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7],本组病例中,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 R=3.121),支持糖尿病是胰腺癌危险因素的观点。但由于本组10年糖尿病病例数较少,该结论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表2可知,肥胖者胰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O R=2.079)。 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和肥胖很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老年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吕楠,张宏艳,刘端棋.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 临床,2007,34(23):1368-1372 [2]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 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匡天涛,靳大勇,楼文晖,等.胰腺癌与糖尿病关系的临床流行病 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2-14 [4]戴翻.赵红川(审校).糖尿病、周围神经浸润和胰腺癌患者手术 切除后整体生存率的关系[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5):376 [5]L ee,M S,CC H s u,M LW ah l qvist,et al.T ype2diabetes i n creases and m etfor m i n redu ces total,col o rectal,li ver and pancreatic can cer inci den ces i n T ai w anese:a rep resen tative popu lation pros pecti ve co- h ort study of800,000i nd i v i duals[J].B M C C an cer,2011,11:20 [6]L i pw or t h L,A Zu cchetto,C Bosetti,et al.D i abetes m ellitus and other m ed i cal cond iti ons and pancreatic can cer:a cas e-con tro l study[J].D iabetesM etab Res Rev,2011,27(3):255-261 [7]F W a,G S and H EA.D i abetes m ellitus and p ancreatic cancer i n a popu l ati on-b ased case-con trol study in th e S an F ran-ci sco[J]. B ay A rea C aliforn i a,2006,(15):1458-1463 (收稿日期:2012-02-18) 作者简介:英明(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金政锡(195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 a il:jzx415@gm a il.co m。 · 75· H E ILON G JI A N G M ED IC I N E A N D PHA R M A CY Jun.2012,V o l.35N o.3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 年xx 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 示,XX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 位。xx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xxxx男 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XX (XX、XX)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 位。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得 到xx,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 (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 ,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 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 )糖类抗原CA19-9 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①血清CA19-9 > 37 U/ml 作为阳性指标,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8.2%和82.8%9。 ②约10%胰腺癌病人呈Lewis 抗原阴性,CA 1 9-9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如CA125和/或癌胚抗原(CEA等协助诊断。 ③发现CA19-9 升高者,排除胆道梗阻或胆系感染等因素后则高度怀疑胰腺癌。 (2)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得到普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

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糖类抗原CA19-9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① 血清CA19-9 > 37 U/ml作为阳性指标,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8.2%和82.8%9。 ② 约10%胰腺癌病人呈Lewis抗原阴性,CA19-9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如CA125和/或癌胚抗原(CEA)等协助诊断。 ③ 发现CA19-9升高者,排除胆道梗阻或胆系感染等因素后则高度怀疑胰腺癌。 (2)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 ① 老年、低体重指数、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新发糖尿病者,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② 既往长期罹患糖尿病,短期出现血糖波动且难以控制者,亦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③ 前瞻性研究显示空腹血糖每升高0.56 mmol/L,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14%。 (3)其它诸多生物靶标如外周血内microRNA、ctDNA、外泌体内Glypican-1等也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尚待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证实。 1.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技术诊断胰腺癌的基本原则为:①完整(显示整个胰腺);②精细(层厚1~3 mm 的薄层扫描) ;③动态(动态增强、定期随访) ;④立体(多轴面重建,全面了解毗邻关系)。(1)增强三维动态CT薄层扫描是目前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手段,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并依此判断肿瘤与血管(必要时采用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指导术前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最新知识点)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 ...感谢聆听...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 ry Team,MDT)得到普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 (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

el,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糖类抗原CA19-9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表达谱的相关分析_孙丽岩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表达谱的相关分析 孙丽岩,李珺,王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北京100037) 摘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中分别下载2型糖尿病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对照,以及胰腺癌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对照。使用R语言中的Limma方法筛选差异基因;用在线服务器DAVID富集通路;将最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筛选出上调基因416个,下调基因348个(P均<0.05);胰腺癌筛选出上调基因778个,下调基因129个(P均<0.05)。2型糖尿病上调的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通路与胰腺癌上调的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通路相同的有3条,分别为癌症通路、轴突导向通路和小细胞肺癌通路,共有一个基因ENTREZ_GENE_ID:3845。在轴突导向通路中,共有Nras(ENTREZ_GENE_ID:4893)和Kras(ENTREZ_GENE_ID:3845)基因。下调的基因所富集到的通路相同的有ECM-受体相互作用和局部粘连。 结论在生物学角度上证明了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胰腺癌。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腺肿瘤;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谱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4.09.016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14)09-0042-03 糖尿病与癌症都是目前全球性的高发疾病,都有急剧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癌症的概率高于正常人[1 4]。统计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比例高于正常健康人。但目前对胰腺癌与糖尿病的因果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议。为探讨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下载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对照的基因表达谱数据(http:// www.ncbi.nlm.nih.gov/geo/query/acc.cgi?acc= GSE13760)[5],以及胰腺癌患者及其对照的基因表达谱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geo/query/acc.cgi?acc=GSE16515)[6]。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对照者11例,平台为affymatrix的HG-U133A_2。胰腺癌患者10例,对照者10例,平台为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133Plus2.0。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使用R语言affy包对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标准化,用Limma包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与其对照之间的差异基因,以及胰腺癌与其对照之间的差异基因。将差异基因提交到DAVID数据库(david.abcc.ncifcrf.gov/home.jsp)分析全基因及代谢途径(KEGG)通路。KEGG数据库中包含代谢网络、细胞过程及人类疾病等通路信息。DAVID数据库提供了很多注释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将一个基因列表富集到特定的通路中。将2型糖尿病及其对照的差异基因提交到DAVID在线网站上,分析这些基因会在哪些KEGG通路上富集。随后,我们将胰腺癌及其对照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同样分析。得到这些通路后,对二者的KEGG通路进行比较。1.2.2统计学方法采用R语言统计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2型糖尿病的基因表达谱分析采用R统计学语言,通过Limma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共筛选出416个上调基因,348个下调基因(P均<0.05)。其中,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到15条通路上(见表1),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到10条通路上(见表2)。 2.2胰腺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Limma分析,我们共筛选出778个上调基因,129个下调基因(P均<0.05)。其中,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到20条通路上(见表3),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到15条通路上(见表4)。 2.3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通路之间的比较从表1、3中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上调的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通路与胰腺癌上调的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通路相同的有3条,分别为癌症通路、轴突导向通路和小细胞肺癌通路。其中2型糖尿病在癌症通路中共有18个基因,而胰腺癌在该通路中共有37个基因。 24 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9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