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玉米市场2014年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tigang)

中国玉米市场2014年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tigang)

中国玉米市场2014年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tigang)
中国玉米市场2014年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tigang)

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

报告单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BOABC)

报告人:马文峰

时间:2015-3-26

前言:玉米作为近年来国内增长最快粮食作物,2012年玉米产量超过水稻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粮食作物。不仅播种面积第一,产量也保持最大粮食作物地位。从玉米种植业来看,玉米价格和玉米产业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的农户土地经营收入,也会影响上游种子、农资经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会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从玉米的消费来看,玉米不仅是最重要饲料粮、部分居民口粮或者辅助食品,同时也是重要工业用粮、食品工业原粮、生物化工原料。因此,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产量最大的经济作物。玉米行情和玉米产业政策的变化不仅影响上游主体,同时影响下游的粮食贸易、饲料、畜牧和居民畜产品的消费,也会对下游众多规模庞大的生化企业、食品企业产生,甚至会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

从全球贸易来看,玉米全球重要贸易粮,国际贸易量仅次于小麦、超过大豆,为全球第二位贸易原粮,年度贸易量在1.2亿吨以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位的玉米生产国和第二位的玉米消费国,过去曾经是全球重要玉米出口国,2011年后成为全球重要的进口国,全球市场的准确把握对于贸易企业经营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玉米市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际贸易中国的大国效应影响明显,行业政策不仅影响国内市场,同时也对国际市场产生的明显的影响。

当前我国农业产发展状况和农业支持政策不适应当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玉米产业状况也出现相对较为困难的境地,企业如果能够有效把握未来玉米市场行情的走势,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带来明显帮助。中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基本面向全球市场,全面把握中国及全球的玉米市场发展动向,对企业全球竞争极为关键。

关注中国玉米市场行情发展,行业政策走势,是国内、国际市场的主体求得发展的关键。

《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的分析回顾及2015年展望》过去一年的市场和行业政策的进行全面的回顾,对影响市场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国家政策决策均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1 玉米行情分析与回顾 (6)

1.1 玉米行情回顾 (6)

1.1.1 国内玉米行情历史回顾 (6)

1.1.2 内外玉米年度价格比较与回顾 (8)

1.2 近期年玉米价格分析与回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近期的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专栏一、调查显示近年来玉米霉菌毒素污染不断加剧................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近期国际市场的价格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2014/15年度玉米价格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国玉米消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中国玉米2014年饲料消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中国工业饲料2014年产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饲料中玉米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动物性食品年度产量及饲料总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2014年度国内饲料总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玉米的工业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中国玉米口粮及其他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中国玉米的国内总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玉米的进出口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年末库存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库存构成来.....................................................................................错误!未定义书签。

3.2014/15年度供求平衡平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014/15年的玉米的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专栏二、关于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预测反思及相关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玉米收购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作物年度的消费情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014年玉米的种植收益及中美玉米种植收益的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2014年度玉米种植单位面积成本收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中美玉米生产优劣势的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全球玉米的生产与供求平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产业政策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玉米生产支持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玉米国际贸易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专栏三、关于农产品进口配额发放问题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宏观经济对玉米价格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国际宏观经济变化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宏观经济对玉米价格变动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与政策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专栏四:跨国企业撤离中国原因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报告简介: (9)

图表目录

图1 中国玉米年度价格,2000-2014年 (7)

图2 扣除货币价值因素的实际环比与同比年均值,2007-2014 (7)

图3 中美玉米年度价格对比,2007-2014 (8)

图4 中国及全球玉米实际年度价格变化对比 (9)

表1 全球及主要国家的玉米年度价格及年度变化,2011-2014 (9)

图5 中国玉米月度现货价格与实际的月度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表2 2014年下半年玉米霉菌毒素检测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 下半年玉米样品霉菌毒素污染阳性检出率,2012-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 国际玉米月度价格及实际的月度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图7 饲料工业协会统计重点企业的月度产量...........................................错误!未定义书签。图8 国内规模以上企业月度产量构成,2008,12-2014,12........................错误!未定义书签。图9 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分类别年度饲料产量,1998-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0 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分类别年度饲料产量,1998-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1 国内规模以上配合饲料企业月度产量及月度开率,2008,12-2014,12..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12 国内规模以上配合饲料企业年度产量及月度开率,1998-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3 小麦年度价格及小麦/玉米的年度价格比........................................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4 中国小麦/玉米价格比月度走势........................................................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5 规模以上企业的配合饲料产量及玉米的月度消费.........................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6 中国动物性食品年度产量及年度增长率,1997-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7 中国动物食品年度产量构成,1996-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8 中国肉禽蛋奶年度产量及年度产量增长率,1996-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9 中国动物食品年度构成变化对比,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0 中国水产年度捕捞量与养殖量及年度增长率,1996-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1 中国饲料年度总需求量.....................................................................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2 全社会及规模企业的玉米年度消费量.............................................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3 玉米淀粉年度产量及玉米消耗量.....................................................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4 酒精、白酒年度产量及玉米消耗量.................................................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5 国内玉米深加工年度消费量及年度消费的增长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6 国内食物、种子、损耗年度消费,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7 中国国内玉米年度总消费及年度增长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8 国内玉米年度分类消费及总消费,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9 中国玉米不同年度消费构成对比,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0 中国玉米的自然年的进出口,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 中国玉米分月度进出口对比,2009-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2 中国玉米月度消费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3 中国玉米月末库存与月度安全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4 中国玉米年度消费量、年末库存,2004-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5 中国玉米的月度库存构成,2009-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6 中国玉米的年度库存构成,2014.12...............................................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7 中国玉米年度面积和产量.................................................................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 中国玉米的分季节玉米生产,2007/08-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 中国玉米的分省的生产情况,2012/13-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38 作物年度国内玉米收购数量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9 中国猪粮比与生猪存栏月度走势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0 中国猪粮比与能繁母猪的存栏月度走势.........................................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1 家禽的养殖效益的月度走势.............................................................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2 中国玉米作物年度消费构成,1991/92 ~ 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3 中国玉米年末库存量及安全系数,1991/92 ~ 2014/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4 中国玉米作物年度安全系数与作物年度的价格走势,1999/00-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 中国玉米生产与供需平衡表2010/11-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5 中国农户玉米种植的成本构成,1985-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6 农户种植玉米的单位面积的成本与利润,1978-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7 中国农民玉米种植业收益?利润和投入,1990-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8 中国农户玉米种植主要物质投入总额,2007-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9 中国玉米生产主要农用物资消耗量,2000-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0 中美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比较,2002-2013..................................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1 中美玉米单位面积的成本,2002-2013.............................................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2 全球玉米的播种面积产量,2003/04-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表6 全球主要国家的玉米生产,2012-2014...............................................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3 全球玉米的作物年度的消费构成,2003/4-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4 全球玉米的作物年度产量、消费及期末库存,2003/04-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5 全球玉米的作物期末库存和安全系数,2003/04-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6 全球玉米的安全系数与作物年度的价格指数,2003/04-2014/15.....错误!未定义书签。表7 全球玉米的生产与供需平衡表, 2011/12-2015/16..............................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7 美元综合指数的年度均值及年度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8 美元综合指数及人民币对美汇率的年度均值.................................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9 美元综合指数及人民币对美汇率的月度均值.................................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0 中国玉米现货、CBO期货及美元综合指数倒数年度增长率走势.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1 中国玉米现货美元价格与美元指数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2 CBOT玉米期货年度价格与美元指数倒数年度值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玉米作为近年来国内增长最快粮食作物,2012年玉米产量超过水稻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粮食作物。不仅播种面积第一,产量也保持最大粮食作物地位。从玉米种植业来看,玉米价格和玉米产业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的农户土地经营收入,也会影响上游种子、农资经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会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从玉米的消费来看,玉米不仅是最重要饲料粮、部分居民口粮或者辅助食品,同时也是重要工业用粮、食品工业原粮、生物化工原料。因此,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产量最大的经济作物。玉米行情和玉米产业政策的变化不仅影响上游主体,同时影响下游的粮食贸易、饲料、畜牧和居民畜产品的消费,也会对下游众多规模庞大的生化企业、食品企业产生,甚至会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

从全球贸易来看,玉米全球重要贸易粮,国际贸易量仅次于小麦、超过大豆,为全球第二位贸易原粮,年度贸易量在1.2亿吨以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位的玉米生产国和第二位的玉米消费国,过去曾经是全球重要玉米出口国,2011年后成为全球重要的进口国,全球市场的准确把握对于贸易企业经营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玉米市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际贸易中国的大国效应影响明显,行业政策不仅影响国内市场,同时也对国际市场产生的明显的影响。

当前我国农业产发展状况和农业支持政策不适应当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玉米产业状况也出现相对较为困难的境地,企业如果能够有效把握未来玉米市场行情的走势,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带来明显帮助。中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基本面向全球市场,全面把握中国及全球的玉米市场发展动向,对企业全球竞争极为关键。

关注中国玉米市场行情发展,行业政策走势,是国内、国际市场的主体求得发展的关键。

1 玉米行情分析与回顾

1.1 玉米行情回顾

1.1.1 国内玉米行情历史回顾

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保持政策市态势,各月价格涨跌互现,总体再创冲击历史新高。2014年全年玉米均价为2447元/吨,同比上涨2.60%,涨幅低于全部谷物年度增幅3.72%的水平,涨幅略高于小麦价格上涨幅度,低于稻谷和大麦年度涨幅。国内玉米总体供应充裕和进口冲击对玉米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压制,但是市场垄断带来价格政策性上涨,从而导致年度价格持续。

从较长的时间区间来看,2014年年度价格较2009年上涨47.98%,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2%;较2000年增长1.67倍,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3%。2014年涨幅为2000年以来上涨周期的最低涨幅。

从较长时间年度价格变化情况来看,2014年价格涨幅处于年度变化低谷阶段,2014-2015年玉米市场处于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可能区间,但是2104年玉米年度价格涨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同国内与国际宏观经济有密切关系。

图1 中国玉米年度价格,2000-2014年

单位:元/吨

-5001,0001,500

2,0002,5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单位:%-10

-5

5

10

15202530

数据来源:马文峰《中国粮食行业研究周度报告》

扣除货币价值变化因素,2007以来国内玉米年度价格实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2007-2014年平均涨幅为10.92%,实际涨幅明显;2009、2013和2014年为较低的实际涨幅水平,分别上涨1.41%、2.18%和4.88%。中国玉米实际价格持续上涨对支持国内玉米产量增长起到的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玉米实际价格持续增长主要受到劳动、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及农资成本持续上涨推动。2014年4.88%实际涨幅为相对较低实际涨幅水平;2014年度玉米实际上涨的,支持国内玉米生产,预计2015年玉米生产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月度实际环比年度均值的来看,也是持续上涨,实际环比趋势同实际的同比增长趋势一致。近年来国内非市场化的持续政策性上调最低收购价也是导致实际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粮食价格的持续刚性上涨导致我国经济总体刚性,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困境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注:地价、房价、油价和粮价的刚性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严重问题的经济问题,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迫切需要的改变的价格形成机制。)

图2 扣除货币价值因素的实际环比与同比年均值,

2007-2014

环比均值:%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07200820092010

2011201220132014同比均值:%02468101214161820环比

来源:BOABC 《中国粮食行业研究报告》

1.1.2 内外玉米年度价格比较与回顾

全球来看,2014年全球主要玉米生产与消费地区欧、美、日本、中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60美元/吨,较上年下降14.04%,连续两年出现明显下降,美国、法国、日本的降幅均在15%以上,分别下降19.88%、18.16%16.39%;中国玉米美元价格为398美元/吨,较上年上涨3.51%,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唯一价格上涨国家,中国世界玉米价格比为国际均价的1.53,价差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从较长时间的,中美玉米价格比较来看,2009年以来中国玉米美元价格出现刚性上涨,美国玉米形成一个完正的波动周期。中美玉米价格差在2011年持续上涨,2014年这一差距创下历史新高。

扣除货币因素全球玉米实际涨幅来看,2010-2014年实际价格3涨2跌,平均实际价格上涨7.89%,低于国内玉米实际价格涨幅水平。2010-2012年实际价格上涨对全球玉米产量增长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2013、2014年连续两年实际下降,降幅分别为9.05%和12.24%;连续两年实现价格下降对全球玉米生产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国由于腐败与体制问题所致高房价、高油价、高物流成本带来全社整体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同时非市场化粮食市场更是加剧的粮食价格上涨。中国粮食市场支持政策到了必须尽快改变的地步。

内外粮食价格走势来看,2015年的下半年如果不出现特定国际经济形势,可能出现国际玉米价格回升,如果国内继续坚持国家垄断局面,国内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

图3 中美玉米年度价格对比,2007-2014

单位:美元/吨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数据来源:马文峰《中国粮食行业研究周度报告》

图4 中国及全球玉米实际年度价格变化对比

单位:%

-15-10

-5

5

10

15

20

25

30

35

来源:BOABC 《中国粮食行业研究报告》

表1 全球及主要国家的玉米年度价格及年度变化,2011-2014 时间

项目 中国 美国 法国 日本 全球 2011

348 288 252 336 318 2012

381 296 297 339 339 2013

385 256 274 297 303 2014

年度价格 (美元/吨) 398 205 224 248 260 2011 1.00 1.21 1.38 1.04 1.09 2012

1.00 1.29 1.28 1.12 1.12 2013

1.00 1.50 1.41 1.30 1.27 2014

中国/世界价格比 1.00 1.94 1.78 1.61 1.53 2012

9.39 2.79 18.04 0.86 6.51 2013

1.02 (13.48) (7.93) (1

2.41) (10.63) 2014 年度涨幅 (%)

3.51 (19.88) (18.16) (16.39) (1

4.04) 数据来源:马文峰《中国粮食行业研究周度报告》

8 报告简介:

《中国粮食行业研究报告》为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的核心报告之一,公司创办时出版发行的第一份定期报告,也是中国大陆市场第一份定期详细跟踪研究中国各类粮食品种及全部粮食的供需状况的报告,报告同时高度关注产品市场价格、行业发展状况、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

报告详细跟踪、分析中国国内及各省(市)小麦、玉米、水稻、大麦、大豆、薯类等粮食品种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对主要地区的粮食及制品的价格进行持续跟踪,通过粮食产量、消费结构、价格的跟踪全面分析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变化,预测中国的粮食

的生产与供求平衡。

在跟踪和研究国内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过程,对全球主要粮食品种及全球主要地区的生产、消费和价格进行监测和预测。通过国内国外粮食的供求、价格等因素的监测和跟踪全面把握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便利企业粮食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对市场的全面的把握,以便赢得市场先机,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占得先机,取得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在对粮食市场的全面研究和跟踪的基础上,报告也对农粮食品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也预测,把该产业国民经济的各部门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确保企业集团的战略方向合理性,实现企业集团的持续不断的成长,推动企业迅速成为中国及世界经济的中重要成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粮食、棉花、石油、金属及矿石等大宗商品具有明显的金融产品的属性,价格的变化趋势还受到全球宏观经济显著影响,报告不仅关注粮食产业和粮食市场,同时也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在报告的得到体现,便利报告使用者的对市场和产业的环境进项全面的把握。

报告全按照周度向客户提供,每期报告包括短信息、热点分析、天气农情、粮食收购与交易、(货币、粮食和运输)的价格行情。热点分析的研究内容以月度为周期顺次研究粮食的1)国内生产、全球生产消费价格预测;2)国内主要品种的加工消费和供求平衡年度价格预测;3)国内全部粮食的消费、主要加工品的消费和供求平衡情况价格走势的预测;4)种植、加工、流通部门的产业的运行情况。

本报告不仅为行业大型企业及集团企业和跨国集团提供市场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国内外知名媒体提供新闻报道的方向指导,更重要的成为中央及地方的农业、粮食、食品行业的主管部门政策决策提参考依据,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理事会及世界银行的粮食行业的重要数据来源。

战略支持单位:农业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中国海关、国家统计局本报告的重要数据的来源。同时报告也会及时返还相关单位,作为中央决策的参考信息源。

战略合作媒体:国内媒体新华通讯社、经济参考报、国际金融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央视经济频道、商务部新农村商报、北京商报、南方周末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将该报告作为为长期的重要国内农业食品行业报道重要信息来源。同时,报告也是国际媒体路透社、彭博社、道琼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经济、食品产业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

战略合作工商机构:国内企业不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粮、中储粮、中纺油脂、重庆粮食集团、吉林粮食集团、联想集团、方正集团为报告的长期战略合作;而且有民营企业集团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和正邦集团、雏鹰食品、双汇集团等饲料农牧企业集团,粮食企业有:明穗粮油集团、福建建发集团、福加德集团、五得利面粉集团、山东发达集团、山东鲁王面粉集团、河南莲花面粉、河南大程食品、安徽皖王面粉、开封天丰集团、江南面粉为报告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金融机构中,招商银行、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同创伟业、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期期货、鲁证期货等等机构也是公司的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

国际机构方面:

新中国数学60年

新中国数学的六十年 一、60年来中国数学的发展史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 《数学学报》(1954年)第三卷第一期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建国后的数学研究取现代数学开始于清末民初的留学活动。较早出国学习数学的有:190得长足进步。 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 《数学通报》(1954年) 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辑,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

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 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 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 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 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 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 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 二、60年来,数学家们的发现与发明 (1)华罗庚(1910~1985)--数论与函数论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 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 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 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 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 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 (2)陈景润(1933—1996)--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一、概述 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 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35%。其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20%。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玉米期货的主要内容 2 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

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二、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 1、经济方面的因素 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 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全球及中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 2、政策面的因素 在经济的基础上,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监管层会出台利空政策,抑制上涨,进入下跌周期;下跌幅度过大时,又会出台利好政策,出现反弹行情。中国能够影响到玉米期货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可包括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政策、食品政策等。 从2008年以来,中国玉米连结出现丰收年;前期国内玉米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玉米产区农民出现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国家为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多次推出玉米收储计划。因此在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开始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目前市场政策面主要关注国家的抛储计划,尤其是抛储价格。国家的抛储政策可以引发玉米期价大幅波动。显然,中国政府大量玉米库存量的处置政策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玉米以政策为导向的将主导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3、供求关系因素

玉米期货基本面市场分析

玉米基本面市场分析 一.玉米基本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1.分布范围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2. 玉米生育期及环境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在大田中有50%的出苗,幼苗高2 厘米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该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该期又可划分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2~3厘米的茎节的时期。大喇叭口期是棒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新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尚未展开的叶片间可以摸得到富有弹性的小穗的时期。 花粒期:是指从抽穗到结实的时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建成的阶段。包括了抽雄期、散粉期和结实。 3. 主要用途 ①.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 ②.饲料用途。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矗。 ③.工业加工用途。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4. 玉米的品种分类 ①.按子拉形态与结构分类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食味品 质优良,产量较低。、 (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我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内容摘要: 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全球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处较高水平;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2015 年,再工业化有望推动美国经济继续扩张,结构调整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发达国家高负债及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移也将对世界经济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预计2015 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 年,但仍属缓慢复苏,IMF 预计增速将在3.8%左右。 一、2014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 2014 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又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经济一改前两年经济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但发达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美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进一步放缓。美国经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受严寒天气影响,一季度GDP 下降2.1%。但受商业投资和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影响,二季度GDP 增长4.6%,创2013 年三季度以来最快的扩张速度,三季度GDP 增速也达

到3.5%。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是美国复苏的重要原因,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能源自给等计划,再工业化步伐虽然缓慢但已初现端倪。事实上,从2010 年1 月份开始,美国工业就恢复增长,截至2014 年9 月,已实现持续57 个月同比增长,且从2013 年8 月份开始持续一年超过危机前水平(图1)。显然,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季度为零增长,三季度略有改善,但也只有0.2%。经济停滞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和出口不旺,这些因素在短期难以改观,因此未来增长前景并不乐观。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动机,德国经济出现低迷现象,一季度GDP 环比增长为0.7%,但二季度环比收缩0.2%,为2012 年以来首次环比下滑,三季度增长0.1%,勉强避免了衰退。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一、二季度GDP 环比均为停滞,三季度增长0.3%,略好于预期。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一季度GDP 下滑0.1%后,二季度又下跌0.2%,三季度下跌0.1%,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标志着意大利进入了2008 年经济危机后第3 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9%、3.2%和3%。 日本经济走势同美国恰恰相反,一季度GDP 增长1.5%,折合成年率增长6%;二季度GDP 环比萎缩1.8%,折合成年率为萎缩7.1%,创2009 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三季度继续下滑1.6%。内需变化是是日本经济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4 月1 日消费税上调前,消费的大幅增长带动经济强劲反弹,一季度国内消费环比增长2%,二季度则大幅下滑5.1%。在内需疲弱和外需不景气的双重作用下,工业生产和投资随之

玉米生产及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玉米生产及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玉米播种及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因此播种、生长及收获状况对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影响显著,对xx市玉米产销真实情况的了解掌握是我们分析市场行情的重要依据,而进行实地调研是我们了解玉米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xxxx 年x月x 日至x日,组织人员深入到xx市农业局、统计局、粮食局、工厂企业、粮食收购点及农户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从整体调研情况来看,今年xx市秋粮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增加,玉米品质较好,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市场活跃,局部地区价格小幅上涨。 一、xxxx年xx市玉米总体播种生产情况 1.播种面积增加,总产稳步提高 今年xx市玉米播种面积xx万亩,是玉米生产历史上播种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正茬xx万亩,复播xx万亩。比上年xx万亩,增加xx万亩。预计总产量xx万吨,比上年xx 万吨,增加xx万吨,增产x%。 2.开展重点工程,落实惠农政策 在玉米生产上,xx市认真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在xx县xx乡、xx镇两个乡镇落实了2个部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总面积x万亩。全市共建x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

示范片,认真落实组织领导、技术指导、管理措施和优惠政策等,切实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粮食直补政策力度的加大和粮补政策的深入落实,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农业部门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促进了粮食作物的单产提高,从而促使全市秋粮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增强。同时,玉米等粮食价格一路攀升,种植效益逐年提高,也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玉米等秋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3.气候条件有利,玉米品质良好 总体上说,今年的气候对xx市秋季玉米生产来说是有利的。尽管x月份春播期间,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xx mm ,比上年同期减xx mm ,降水严重不足,但因气温整体偏低,旱情没有扩大;而x月份一场低温冻害给部分春播出苗作物形成冻害;x月份直到x日才有一场有效降雨,干旱对夏播进度和春播出苗作物有一定影响;入夏以后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涝风雹灾害,对局部地区的秋作物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从秋粮玉米整个生长过程看,这些影响无关大局。进入x月份以后,全市降雨量明显增多,十分有利于玉米中后期生长。据气象资料,x月份至x 月7日,全市平均降雨量达xx mm ,同比增xx mm ,而且降雨日数明显多于去年,7月份降雨日达xx天,8月份降雨日达x天,雨量非常丰沛,促进了玉米的生长。从各县调查情况看,今年的玉米长势明显

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与启示

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与启示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主席站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夏朝到清朝,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今天,我们迎来了建国六十周年的欢庆的日子!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这更是一个让我们回首历史、展望未来的日子! 中国是有一个凝聚力的国家,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尤其是2008年汶川的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震动他们的,不只是地震,更多的是对中国伟大的凝聚力的敬仰与尊重,在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大批志愿者和国家领导人奔赴现场,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龙”,各界人士的捐款达到百万元,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的故事与人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强大的,中国是坚不可摧的!正因为这种凝聚力,六十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刘长春一人参加奥运会,到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到今天,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从不敢有上天的想法,到“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神舟七号的太空漫步;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这一切都在说明,中国正在逐渐走向强大,中国将成为最强大、最坚不可摧的国家! 60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纠正错误,郑重地总结教训,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60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新中国60年风雨兼程所铸就的辉煌,不仅反映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成就”,更体现为凝聚着亿万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精神结晶”——我们用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它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强国富民的现代化梦想,演化为现实的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让一个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古老国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是新中国60年最伟大的成就。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以一个时段的失误,去否定60年的发展,或渲染探索中的错误,无疑是割裂历史、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没有看到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主流。这样的观点,既无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把握已经过去的60年,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也无益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机遇中凝聚共识,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既看到成就的辉煌,也看到探索的艰辛,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一、概述 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 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35%。其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20%。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2、玉米期货的主要内容 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二、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 1、经济方面的因素 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 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全球及中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 2、政策面的因素 在经济的基础上,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监管层会出台利空政策,抑制上涨,进入下跌周期;下跌幅度过大时,又会出台利好政策,出现反弹行情。中国能够影响到玉米期货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可包括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政策、食品政策等。 从2008年以来,中国玉米连结出现丰收年;前期国内玉米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玉米产区农民出现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国家为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多次推出玉米收储计划。因此在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开始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目前市场政策面主要关注国家的抛储计划,尤其是抛储价格。国家的抛储政策可以引发玉米期价大幅波动。显然,中国政府大量玉米库存量的处置政策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玉米以政策为导向的将主导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3、供求关系因素 需求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也是期货基本面的重要因素。需求增加,市场的购买力增强,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引起产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市场的购买力下降,会引起反向的下跌。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与展望(2016-2020)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近40年来,世界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不断上升,目前总产量在8亿吨以上,播种面积超过22.5亿亩,单产达到347公斤/亩。美国和中国为主要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的60%。随着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玉米的需求快速增加。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有份额均在5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5年,玉米总产量从988亿公斤增加到2245.8亿公斤,净增1257.8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从3.2亿亩增加到5.7亿亩;单产从308公斤/亩提高到393公斤/亩,提高了28%。这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亿公斤,其中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0%。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对玉米的总需求为2.5亿吨,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0%,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玉米种子产业 在当今化肥和农药的供应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品种的遗传改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以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和农大108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新品种,

促进了玉米单交种的5次更新换代,为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品种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突破正是得益于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1玉米育种现状及问题 1.1.1玉米育种现状 1.1.1.1育种投入加大 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种子生产是高度本土化的产业,严格受制于地域、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且周期较长,需要较多的投入。种子从投资研发开始、到培育出产品,然后生产、推广、营销及售后服务,最终获得利润,至少要经过10年左右的漫长周期。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约为2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研发总投入的2%左右。先锋公司将研发领域的投入作为企业的核心优势,每年投入销售额8-12%的资金用于玉米育种研发,经费达2亿多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先锋公司终于培育出先玉335系列玉米杂交种,获得了农民的认同。

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一.产品简介 (一)定义 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二)产品特性 早熟禾本科(Poaceae)玉秫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雌雄同体,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二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所以玉米的列数一般为偶数列。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后顶不凹陷。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类型: 1.硬粒型:也称燧石型。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2.马齿形:又叫马牙型。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3.半马齿型:也叫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4.粉质型:又名软质型。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5.甜质型:亦称甜玉米。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用,中国种植还不多。 6.甜粉型: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中国很少栽培。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8.爆裂型: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国有零星栽培。 9.有稃型: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二.玉米生产地区分布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班级:31332 学号:3133208 姓名:123 关键词:短期调控宏观政策稳增长

内容提要: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加大,是结构性、周期性和机制性三重因素叠加形成的,从短期调控政策来看,既与前期政策力度不够有关,也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应难以发挥作用有关。以及对2015年经济形势的展望。 2015中国经济形势运行分析 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加大,是结构性、周期性和机制性三重因素叠加形成的,从短期调控政策来看,既与前期政策力度不够有关,也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应难以发挥作用有关。 1、短期需求减弱与中期结构调整叠加 从短期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外部需求明显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速,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等因素,使得我国经济延续了减速下行态势。从中期因素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

化解前期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 2、宏观政策协调性不足加剧经济下行趋势 从财政政策来看,去年底以来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保持了就业稳定,促进了服务业发展。但是,财政支出政策总体上偏紧,2014下半年财政支出仅增长2.5%,较上半年大幅放缓了13.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财政支出下跌1.4%。2014年实际财政赤字率仅为1.8%,低于2.1%的预算目标。虽然今年初财政支出较去年四季度明显加快,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长7.8%,但增幅同比放缓4.8个百分点,国家预算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1%,同比放缓7.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减缓通过乘数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由于财政支出传导到经济增长一般需要一个季 度左右的时间,去年四季度的财政支出紧缩对当前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从货币政策来看,2014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此后又推出了中期借贷便利和短期借贷便利,共计8000亿元规模,再加上提供给国家开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一、2010 年度市场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2010 年1 月-4 月初期。在这期间,玉米价格延续了上一年度的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南方饲料企业在东北地区采购玉米的补贴到4 月底结束。因此在4 月份之前,饲料企业在市场大量采购,主要目的就是赚取国家补贴。而另一方面,年后东北天气状况导致运输不畅,使玉米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高位。 第二阶段:2010 年4 月至2010 年8 月。这一阶段是新年度东北玉米的播种期及生长期,同时也是全年最为重要的时期。上一年度正是因为在玉米生长期间出现严重干旱导致减量减少,从而价格大幅上涨。此后国家出台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手段来对玉米市场进行调控,在增加临储拍卖、取消出口退税的多种调控政策下,玉米价格有所回落。 第三阶段:2010 年9 月至2010 年年底。市场最关心的玉米产量有了定论,从各机构的数据来看,本年度玉米丰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临储玉米拍卖已成为供应市场的最主要粮源,各个企业为了抢占粮源,争相抬高竞拍价格。国家为了抑制这种情绪,对企业竞拍资格严格控制。十一长假后在USDA 报告的刺激下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特别是奥巴马在通过减税计划后,加上国外对阿根廷天气的担忧使得玉米价格再创高。 二、国内玉米供求形势 首先,我们从2010年国内玉米的产量形势来分析。2009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影响,造成了减产2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当年的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但是由于玉米的品质较低和容重很差,实际的产量应该达不到1.6亿吨,2010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天气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影响外,其他地区玉米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龙江增产较大,大约增产1500万吨~2000万吨。而华北地区及黄淮地区种植面积与2009年

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最新消息:11月中国制造业扩张继续放缓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出现了3月份以来的最慢扩张速度。与此同时,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正式PMI 指数也出现了6个月内的最低读数。 中国官方PMI指数从10月份的50.8跌至11月份的50.3,这是3月份以来的最低读数。高于50的读数表示相关产业处于扩张之中。 该读数略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不过总体上并不令人吃惊。上个月当中国央行(PBoC)出人意料地采取降息措施时,部分分析师就曾表示,此举可能是一种预防性措施,新出来的经济数据很可能较为疲弱。如今,事实正如他们的预期。 而汇丰银行(HSBC)则表示,上个月该行自己发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显示出了制造业停止扩张的现象,从而确认了此前已发布的“预览版”估值。 汇丰发布的正式PMI指数从10月份的50.4降至11月份的50.0,这是6个月内的最低读数。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较低读数,是因为产量因素出现了下跌——尽管前瞻性新订单因素连续第6个月上升。 汇丰的报告表示:“总的新业务在以温和的幅度增长,这与10月份没什么不同。然而,11月的数据显示外国需求继续疲软,新增出口业务的扩张幅度是6月份以来最低的。”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汇丰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失去增长势头,预计中国政府会采取措施对抗经济放缓。

“国内需求增长太慢,而新增出口订单的增幅又放缓至5个月内的低点……我们依然预计会推出进一步货币和财政宽松举措,以抵消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分析:如何选择中国经济的未来? 1992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以雄文预测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在纷争数千年之后,最终将统一于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这一论断在随后的二十年被证明自大且滑稽。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五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最近十五年的快速崛起,让人们对什么是制度优势有了新的认识。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更是以一己之力,用激进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加剧自己的结构性问题为代价,为避免全球经济在下行通道加速沉坠做出巨大贡献。毫不夸张,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有鉴于此,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称,重新思考构成西方文明的四大基石——民主自由、市场竞争、法治、和公民社会,他甚至认为制度的衰退导致了西方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家政治的保守固化…… 中国是未来的答案吗?在提出这一命题的同时,人们开始争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拐点是否就要到来。中国政府也对中国经济做出了“新常态”的表述,用于定义“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在延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生活中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包括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在发酵,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政府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一) 中国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市场稳中走高,主要原因是北粮南运导致东北玉米货源减少;小麦价格高开高走,替代现象减少;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推动运费上涨;中国CPi的不断攀升,支撑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坚挺。随着农户手中存粮不断下降,养殖业不断恢复,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一、2008年第二季度玉米行情总体回顾 1、整体价格行情震荡走高 2008年第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一改第一季度整体趋弱的走势,价格稳步走高。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玉米价格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并且第二季度基本都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2008年波动明显比前两年频繁。 4月初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7月8日比4月初现货平均价格 1691 1705 1756 1772 1779 +% 玉米价格指数 +% 第一阶段(4月1日至4月22日):价格稳中趋弱。进入4月份,玉米市场进入播种前期,农民为春耕备耕,农民出售收购的部分余粮以便购买农资,此时的玉米价格出现下

跌,购销市场也略显平淡。4月22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680元/吨,较3月底下跌%,较年初下跌%。第二阶段(4月22日至今):价格稳步上扬。进入5月份,“北粮南运”工作陆续进行,大量的粮源南下,导致东北主产区货源减少,价格也随之上涨,虽然在6月份新季小麦上市,对玉米市场产生了短暂的冲击,但由于后期小麦开秤价格的高开高走,比价效应渐渐减弱,随着燃油价格的上调以及柴油供应告急,运输的上涨推动玉米价格稳步上扬。截止到7月8日,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779元/吨,比4月初上涨%,比4月22日上涨%。 2、各地玉米价格走势对比各地玉米市场价格对比表(单位:元/吨) 东北主产区及南北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微幅上涨; 二、二季度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1、08/09年度玉米供需情况。 1、全球玉米供需状况—产不足需,供需缺口再次扩大单美国农业部供需月报6月预估值受洪灾影响,美国农业部将玉米产量下调至77,256万吨,但消费量依旧呈现增长势头,产需缺口再次扩大,期末库存降至近几年低点,全球玉米供应趋紧,长期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中国60周年成就演讲稿

新中国60周年成就演讲稿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五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

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学习生活已经开始,实验中学又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迎接澳门,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闪光的足迹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201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 ——201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进入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向经济新常态转变的过渡期,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过程还没有完成,周期性产能过剩尚需要时间消化,调整失衡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来看,经济增速放缓甚至持续下滑的态势不会改变。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趋稳 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收缩成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根本原因。近期内,尽管基建投资尚有一定扩张空间,但增速高峰已过,对投资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将变小,再加上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速继续回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将下降。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仍将在稳定经济增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优化投资结构,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不会波动过大。 从出口来看,考虑到刺激出口的政策效应减弱,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速再次放缓、不同国家的增长动能分化,以及美、日、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都在努力调整进出口格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增速很难持续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基

本维持在5%~10%,净出口对GDP同比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将大大减弱。 从消费来看,房地产销售回落以及对公消费、汽车、住房等传统消费的边际消费需求出现阶段性下降,成为压缩相关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养老、医疗、信息等居民新兴消费领域支出不断扩大,成为稳定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目前下行因素的作用力更大些,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平稳下滑的态势不会改变,预计2015年将降至10%左右,对GDP增长的拉动与贡献率相对上升。 CPI温和上涨、PPI跌幅收窄 尽管收入增长放缓、投资消费需求不足、供给能力阶段性过剩等抑制物价上行的因素仍会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货币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结构性、季节性、中长期成本上涨等物价上行因素的作用逐步显现,预计2014年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3%~2.4%,2015年CPI涨幅会略大于2014年,温和通胀的态势不会改变。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期增速预期回调、产能过剩消化尚需时日,尤其是橡胶、黑色金属、农资、建材、煤炭、化工等多数生产资料仍处于去库存的过程中,预计2015年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回落的幅度将进一步收窄。 此外,201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全面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市场多数指标的下行态势明显。尽管目前部分城市放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自从1776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投身于经济增长理论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后经济史上发生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处于低迷时期,但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问世使它又焕发出了青春。从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昭示着经济增长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过程。1978-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39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占世界1.8%,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增长了226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排名第二,占世界比重也达到了1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把当时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的观点和信念记录下来,归纳为10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并称之为“华盛顿共识”。其中在这些政策中,要促使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快速的增长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即产权私有化、自由化与稳定化。然而根据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些经济事实特征,在中国法治、产权保护等很不健全,也没有好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环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法律规章都存在歧视私营企业的情况,直到2004年,中国才修改了宪法,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了宪法,在契约的执行效率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编制的经商环境宽松度指标,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创新、人均资源和金融体系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根据这些经济现实,如果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观点,中国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创造“增长的奇迹”的。因而这个“增长悖论”似乎挑战了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因为产权清晰、法治完善下的契约执行和政府效率等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目前学术界从许多角度加以解释。如沈坤荣从激励导向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于中国的制度激励。2何小钢、张宁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认为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3刘凯豪等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认为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 1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1页。 2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0页。 3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 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世界经济》2015年第一期,25页。 4刘凯豪等,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经济科学》2014年第二期,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