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迁移行链接

行迁移行链接

行迁移行链接
行迁移行链接

关于Oracle数据库中行迁移/行链接的问题,在网上的这篇文章比较的好,对于深入理解行迁移/行链接以及如何消除行迁移/行链接带来的性能问题,我将它存放到我的BLOG,供自己认真学习。

一、行迁移/行链接的介绍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Oracle数据库性能较低的问题,当然,引起Oracle数据库性能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正确的设计和诊断来尽量的避免一些Oracle数据库性能不好,Row Migration (行迁移) & Row Chaining (行链接)就是其中我们可以尽量避免的引起Oracle数据库性能低下的潜在问题。通过合理的诊断行迁移/行链接,我们可以较大幅度上提高Oracle数据库的性能。

那究竟什么是行迁移/行链接呢,先让我们从Oracle的block开始谈起。

操作系统的最小读写操作单元是操作系统的block,所以当创建一个Oracle数据库的时候我们应该讲数据库的block size设置成为操作系统的block size的整数倍,Oracle block是Oracle数据库中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Oracle9i之前的Oracle数据库版本中Oracle block一旦在创建数据库的时候被设定后就没法再更改。为了在创建数据库之前确定一个合理的Oracle block 的大小,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数据库本身的大小以及并发事务的数量等。使用一个合适的Oracle block大小对于数据库的调优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Oracle block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数据块头、自由空间、实际数据三部份组成。

数据块头:主要包含有数据块地址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段的类型,以及表和包含有数据的实际行的地址。

自由空间:是指可以为以后的更新和插入操作分配的空间,大小由PCTFREE和PCTUSED两个参数影响。

实际数据:是指在行内存储的实际数据。

当创建或者更改任何表和索引的时候,Oracle在空间控制方面使用两个存储参数:

PCTFREE:为将来更新已经存在的数据预留空间的百分比。

PCTUSED:用于为插入一新行数据的最小空间的百分比。这个值决定了块的可用状态。可用的块时可以执行插入的块,不可用状态的块只能执行删除和修改,可用状态的块被放在freelist中。

当表中一行的数据不能在一个数据block中放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行链接,另外一种就是行迁移了。

行链接产生在第一次插入数据的时候如果一个block不能存放一行记录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Oracle将使用链接一个或者多个在这个段中保留的block存储这一行记录,行链接比较容易发生在比较大的行上,例如行上有LONG、LONG RAW、LOB等数据类型的字段,这种时候行链接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的。

当一行记录初始插入的时候事可以存储在一个block中的,由于更新操作导致行长增加了,而block的自由空间已经完全满了,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行迁移。在这种情况下,Oracle将会迁移整行数据到一个新的block中(假设一个block中可以存储下整行数据),Oracle会保留被迁移行的原始指针指向新的存放行数据的block,这就意味着被迁移行的ROW ID是不会改变的。

当发生了行迁移或者行链接,对这行数据操作的性能就会降低,因为

Oracle必须要扫描更多的block来获得这行的信息。

下面举例来具体说明行迁移/行链接的产生过程。

先创建一个pctfree为20和pctused为50的测试表:

create table test(

col1 char(20),

col2 number)

storage (

pctfree 20

pctused 50);

当插入一条记录的时候,Oracle会在free list中先去寻找一个自由的块,并且将数据插入到这个自由块中。而在free list中存在的自由的块是由pctfree值决定的。初始的空块都是在free list中的,直到块中的自由空间达到pctfree的值,此块就会从free list中移走,而当此块中的使用空间低于pctused的时候,此块又被重新放到free list中。

Oracle使用free list机制可以大大的提高性能,对于每次的插入操作,Oracle只需要查找free list就可以了,而不是去查找所有的block来寻找自由空间。

具体我们通过下面的一个试验来查看行链接和行迁移是如何产生并在数据文件中体现出来的。

先查看ALLAN这个表空间的数据文件号,为了便于测试,我只建立了一个数据文件。

SQL> select file_id from dba_data_files where tablespace_name='ALLAN';

FILE_ID

----------

23

创建一个测试表test:

SQL> create table test ( x int primary key, a char(2000), b char(2000), c char(2000), d char(2000), e char(2000) ) tablespace allan;

Table created.

因为我的数据库的db_block_size是8K,所以我创建的表有五个字段,每个占2000个字节,这样一行记录大约10K,就能超过一个block的大小了。

然后插入一行记录,只有一个字段的:

SQL> insert into test(x) values (1);

1 row creat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查找这行记录所在的block,并dump出来:

SQL> select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rowid) from test;

DBMS_ROWID.ROWID_BLOCK_NUMBER(ROWID)

------------------------------------

34

SQL> alter system dump datafile 23 block 34;

System altered.

在udump目录下查看trace文件的内容如下:

Start dump data blocks tsn: 34 file#: 23 minblk 34 maxblk 34

buffer tsn: 34 rdba: 0x05c00022 (23/34)

scn: 0x0000.013943f3 seq: 0x01 flg: 0x02 tail: 0x43f30601

frmt: 0x02 chkval: 0x0000 type: 0x06=trans data

Block header dump: 0x05c00022

Object id on Block? Y

seg/obj: 0x3ccd csc: 0x00.13943ef itc: 2 flg: O typ: 1 - DATA

fsl: 0 fnx: 0x0 ver: 0x01

Itl Xid Uba Flag Lck Scn/Fsc

0x01 0x000a.02e.00000ad7 0x00800036.03de.18 --U- 1 fsc 0x0000.013943f3

0x02 0x0000.000.00000000 0x00000000.0000.00 ---- 0 fsc 0x0000.00000000

data_block_dump,data header at 0xadb505c

===============

tsiz: 0x1fa0

hsiz: 0x14

pbl: 0x0adb505c

bdba: 0x05c00022

76543210

flag=--------

ntab=1

nrow=1

frre=-1

fsbo=0x14

fseo=0x1f9a

avsp=0x1f83

tosp=0x1f83

0xe:pti[0] nrow=1 offs=0

0x12:pri[0] offs=0x1f9a

block_row_dump:

tab 0, row 0, @0x1f9a

tl: 6 fb: --H-FL-- lb: 0x1 cc: 1

col 0: [ 2] c1 02

end_of_block_dump

End dump data blocks tsn: 34 file#: 23 minblk 34 maxblk 34

对其中的一些信息做一些解释:

Fb:H是指行记录的头,L是指行记录的最后一列,F是指行记录的第一列。

Cc:列的数量

Nrid:对于行链接或者行迁移来说的下一个row id的值

由上面的dump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表test是没有行链接或者行迁移的。

然后更新test表,并重新dump出来:

SQL> update test set a='test',b='test',c='test',d='test',e='test' where x=1;

1 row updat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此时应该有行迁移/行链接产生了。

SQL> alter system dump datafile 23 block 34;

System altered.

在udump目录下查看trace文件的内容如下:

Start dump data blocks tsn: 34 file#: 23 minblk 34 maxblk 34

buffer tsn: 34 rdba: 0x05c00022 (23/34)

scn: 0x0000.0139442b seq: 0x01 flg: 0x02 tail: 0x442b0601

frmt: 0x02 chkval: 0x0000 type: 0x06=trans data

Block header dump: 0x05c00022

Object id on Block? Y

seg/obj: 0x3ccd csc: 0x00.1394429 itc: 2 flg: - typ: 1 - DATA

fsl: 0 fnx: 0x0 ver: 0x01

Itl Xid Uba Flag Lck Scn/Fsc

0x01 0x000a.02e.00000ad7 0x00800036.03de.18 C--- 0 scn 0x0000.013943f3

0x02 0x0004.002.00000ae0 0x0080003b.0441.11 --U- 1 fsc 0x0000.0139442b

data_block_dump,data header at 0xadb505c

===============

tsiz: 0x1fa0

hsiz: 0x14

pbl: 0x0adb505c

bdba: 0x05c00022

76543210

flag=--------

ntab=1

nrow=1

frre=-1

fsbo=0x14

fseo=0x178a

avsp=0x177c

tosp=0x177c

0xe:pti[0] nrow=1 offs=0

0x12:pri[0] offs=0x178a

block_row_dump:

tab 0, row 0, @0x178a

tl: 2064 fb: --H-F--N lb: 0x2 cc: 3

nrid: 0x05c00023.0

col 0: [ 2] c1 02

col 1: [2000]

74 65 73 74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

col 2: [48]

74 65 73 74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end_of_block_dump

End dump data blocks tsn: 34 file#: 23 minblk 34 maxblk 34

我们不难看出,nrid出现了值,指向了下一个row id,证明刚刚的update操作使这行记录产生了行链接或者行迁移了。

二、行迁移/行链接的检测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行链接主要是由于数据库的db_block_size 不够大,对于一些大的字段没法在一个block中存储下,从而产生了行链接。对于行链接我们除了增大db_block_size之外没有别的任何办法去避免,但是因为数据库建立后db_block_size是不可改变的(在9i之前),对于Oracle9i的数据库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表空间指定不同的db_block_size,因此行链接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没有太多可以调整的地方。行迁移则主要是由于更新表的时候,由于表的pctfree参数设置太小,导致block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更新后的记录,从而产生了行迁移。对于行迁移来说就非常有调整的必要了,因为这个是可以调整和控制清除的。

如何检测数据库中存在有了行迁移和行链接呢?我们可以利用Oracle 数据库自身提供的脚本utlchain.sql(在$ORACLE_HOME/rdbms/admin目录下)生成chained_rows表,然后利用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命令逐个分析表,将分析的结果存入chained_rows表中。从utlchain.sql脚本中我们看到chained_rows的建表脚本,对于分区表,cluster表都是适用的。然后可以使用拼凑语句的办法生成分析所需要的表的脚本,并执行脚本将具体的分析数据放入Chained_rows表中,例如下面是分析一个用户下所有表的脚本:

SPOOL list_migation_rows.sql

SET ECHO OFF

SET HEADING OFF

SELECT 'ANALYZE TABLE ' || table_name || '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FROM user_tables;

SPOOL OFF

然后查询chained_rows表,可以具体查看某张表上有多少的行链接和行迁移。

SELECT table_name,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GROUP BY table_name;

当然,也可以查询v$sysstat视图中的’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列得到当前的行链接和行迁移数量。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 '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

可以使用如下的脚本来直接查找存在有行链接和行迁移的表,自动完成所有的分析和统计。

accept owner prompt " Enter the schema name to check for Row Chaining (RETURN for All): "

prompt

prompt

accept table prompt " Enter the table name to check (RETURN for All tables owned by &owner): "

prompt

prompt

set head off serverout on term on feed off veri off echo off

!clear

prompt

declare

v_owner varchar2(30);

v_table varchar2(30);

v_chains number;

v_rows number;

v_count number := 0;

sql_stmt varchar2(100);

dynamicCursor INTEGER;

dummy INTEGER;

cursor chains is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ursor analyze is

select owner, table_name

from sys.dba_tables

where owner like upper('%&owner%')

and table_name like upper('%&table%')

order by table_name;

begin

dbms_output.enable(64000);

open analyze;

fetch analyze into v_owner, v_table;

while analyze%FOUND loop

dynamicCursor := dbms_sql.open_cursor;

sql_stmt := 'analyze table '||v_owner||'.'||v_tabl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dbms_sql.parse(dynamicCursor, sql_stmt, dbms_sql.native);

dummy := dbms_sql.execute(dynamicCursor);

dbms_sql.close_cursor(dynamicCursor);

open chains;

fetch chains into v_chains;

if (v_chains != 0) then

if (v_count = 0)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CHR(9)||CHR(9)||CHR(9)||'<<<<< Chained Rows Found >>>>>');

v_count := 1;

end if;

dynamicCursor := dbms_sql.open_cursor;

sql_stmt := 'Select count(*) v_rows'||' From '||v_owner||'.'||v_table;

dbms_sql.parse(dynamicCursor, sql_stmt, dbms_sql.native);

dbms_sql.DEFINE_COLUMN(dynamicCursor, 1, v_rows);

dummy := dbms_sql.execute(dynamicCursor);

dummy := dbms_sql.fetch_rows(dynamicCursor);

dbms_sql.COLUMN_VALUE(dynamicCursor, 1, v_rows);

dbms_sql.close_cursor(dynamicCursor);

dbms_output.put_line(v_owner||'.'||v_table);

dbms_output.put_line(CHR(9)||'---> Has '||v_chains||' Chained Rows and '||v_rows||' Num_Rows in it!');

dynamicCursor := dbms_sql.open_cursor;

sql_stmt := '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dbms_sql.parse(dynamicCursor, sql_stmt, dbms_sql.native);

dummy := dbms_sql.execute(dynamicCursor);

dbms_sql.close_cursor(dynamicCursor);

v_chains := 0;

end if;

close chains;

fetch analyze into v_owner, v_table;

end loop;

if (v_count = 0)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No Chained Rows found in the '||v_owner||' owned Tables!');

end if;

close analyze;

end;

/

set feed on head on

prompt

三、行迁移和行链接的清除

由于对于行链接来说只能增大db_block_size来清除,而

db_block_size在创建了数据库后又是不能改变了的,所以这里对行链接的清除不做过多的叙述了,主要是针对行迁移来谈谈在实际的生产系统中如何去清除。

对于行迁移的清除,一般来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控制住行迁移的增长,使其不在增多;第二步,清除掉以前存在的行迁移。

众所周知,行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表上的pctfree参数设置过小导致的,而要实现第一步控制住行迁移的增长,就必须设置好一个正确合适的pctfree参数,否则即使清除了当前的行迁移后马上又会产生很多新的行迁移。当然,这个参数也不是越大越好的,如果pctfree设置的过大,会导致数据块的利用率低,造成空间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设置一个合理的pctfree参数。如何去确定一个表上合理的pctfree参数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定量的的设定方法,就是利用公式来设定pctfree的大小。先使用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ESTIMATE STATISTICS命令来分析要修改pctfree的表,然后查看user_tables中的AVG_ROW_LEN列值,得到一个平均行长AVG_ROW_LEN1,然后大量的对表操作之后,再次使用上述命令分析表,得到第二个平均行长AVG_ROW_LEN2,然后运用公式100 * (AVG_ROW_LEN2-AVG_ROW_LEN1)/(AVG_ROW_LEN2-AVG_ROW_LEN1 + 原始的AVG_ROW_LEN)得出的结果就是定量计算出来的一个合适的pctfree的值。这种方法因为是定量计算出来的,可能不一定会很准确,而且因为要分析表,所以对于使用RBO执行计划的系统不是很适用。例如:avg_row_len_1 = 60,avg_row_len_2 = 70,则平均修改量为 10,PCTFREE 应调整为 100 * 10 /(10 + 60)= 16.7% 。

第二种是差分微调的方法,先查询到当前表的pctfree的值,然后监控和调整pctfree参数,每次增加一点pctfree的大小,每次增加的比例不要超过5个百分点,然后使用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命令分析每次所有的行迁移和行链接的增长情况,对于不同的表采取不同的增长比例,对于行迁移增长的比较快的表pctfree值就增加的多点,对于增长慢的表就增加的少点,直到表的行迁移基本保持不增长了为止。但是注意不要把pctfree调的过大,一般在40%以下就可以了,否则会造成空间的很大浪费和增加数据库访问的IO。

使用上述的方法控制住了当前表的行迁移的增长之后,就可以开始清除之前表上存在的行迁移了。是否清除掉行迁移,关系到系统的性能是否能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对于以前存在的行迁移是一定而且必须要清除掉的。清除掉已经存在的行迁移有很多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适用所有的情况,例如表中的记录数多少,表上的关联多少、表上行迁移的数量多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是成为制约你使用什么方法清除的条件,因此,根据表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清除行迁移。下面我将逐一介绍各种清除行迁移的方法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不同情况。

方法一:传统的清除行迁移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执行$ORACLE_HOME/rdbms/admin目录下的utlchain.sql脚本创建chained_rows表。

@$ORACLE_HOME/rdbms/admin/utlchain.sql

2.将存在有行迁移的表(用table_name代替)中的产生行迁移的行的rowid放入到chained_rows表中。

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3.将表中的行迁移的row id放入临时表中保存。

CREATE TABLE table_name_temp A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table_name');

4.删除原来表中存在的行迁移的记录行。

DELETE table_name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table_name');

5.从临时表中取出并重新插入那些被删除了的数据到原来的表中,并删除临时表。

INSERT INTO table_nam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_temp;

DROP TABLE table_name_temp;

对于这种传统的清除RM的方法,优点是执行起来过程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这种算法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表关联的情况,在大多数数据库中很多表都是和别的表之间有表关联的,有外键的限制,这样就造成在步骤3中根本无法delete掉存在有行迁移的记录行,所以这种方法能够适用的表的范围是有限的,只能适用于表上无任何外键关联的表。由于这种方法在插入和删除数据的时候都没有disable掉索引,这样导致主要消耗时间是在删除和插入时维持索引树的均衡上了,这个对于如果记录数不多的情况时间上还比较短,但是如果对于记录数很多的表这个所消耗的时间就不是能够接受的了。显然,这种方法在处理大数据量的表的时候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下是一个具体在生产数据库上清除行迁移的例子,在这之前已经调整过表的pctfree参数至一个合适的值了:

SQL>@$ORACLE_HOME/rdbms/admin/utlchain.sql

Table created.

SQL> ANALYZE TABLE CUSTOMER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TABLE_NAME COUNT(*)

------------------------------ ----------

CUSTOMER 21306

1 rows selected.

查看在CUSTOMER表上存在的限制:

SQL>select CONSTRAINT_NAME,CONSTRAINT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TABLE_NAME='CUSTOMER';

CONSTRAINT_NAME C TABLE_NAME

------------------------------ -

------------------------------

PK_CUSTOMER1 P CUSTOMER

SQL>select CONSTRAINT_NAME,CONSTRAINT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R_CONSTRAINT_NAME='PK_CUSTOMER1';

no rows selected

SQL> CREATE TABLE CUSTOMER_temp AS

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CUSTOMER');

Table created.

SQL>select count(*) from CUSTOMER;

COUNT(*)

----------

338299

SQL> DELETE CUSTOMER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CUSTOMER');

21306 rows deleted.

SQL> INSERT INTO CUSTOMER SELECT * FROM CUSTOMER_temp;

21306 rows created.

SQL> DROP TABLE CUSTOMER_temp;

Table dropp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SQL> select count(*) from CUSTOMER;

COUNT(*)

----------

338299

SQL> 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Table truncated.

SQL> ANALYZE TABLE CUSTOMER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以上整个清除两万多行的行迁移过程在三分钟左右,而且全部都在联机的状态下完成,基本上不会对业务有什么影响,唯一就是在要清除行迁移的表上不能有对外键的限制,否则就不能采用这个方法去清除了。

方法二:改进了的传统清除行迁移的方法

1.执行$ORACLE_HOME/rdbms/admin目录下的utlchain.sql脚本创建

chained_rows表。

2.禁用所有其它表上关联到此表上的所有限制。

3.将表中的行迁移的row id放入临时表中保存。

4.删除原来表中存在的行迁移的记录行。

5.从临时表中取出并重新插入那些被删除了的数据到原来的表中,并删除临时表。

6.启用所有其它表上关联到此表上的所有限制。

这种算法是对传统算法的一种改进,对于使用这种算法来清除行迁移,考虑到了表之间的关联,还可以灵活的利用的TOAD工具生成的表关联信息,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清除行迁移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后来需要重建索引,如果记录数很大,比如说上千万条以上的记录的表,就不是很合适了,因为这个重建索引的时间会很长,是线性时间复杂度的,而重建索引是会导致索引所在的表被锁定的,从而导致插入不了新的记录,重建索引的时间太长导致记录长时间插入不了是会严重影响应用的,甚至导致数据的丢失,因此这个是使用这个方法前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8i以上的版本可以使用online的方法来重建索引,这样不会导致锁表,但是会有额外更多的开销,时间会很长。再者,因为这种方法在插入记录和删除记录都是带着索引的,如果表上的行迁移比较多,这样耗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占用资源也会比较大,因此只适用于表上行迁移存在的比较少的表。总的来说,这种方法对于表记录太多或者是表上的行迁移太多的情况都不是很适用,比较适合表记录少和表上行迁移都不太多的情况。

以下是一个具体在生产数据库上清除行迁移的例子,在这之前已经调整过表的pctfree参数至一个合适的值了:

SQL>select index_name,index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TERMINAL';

INDEX_NAME INDEX_TYPE TABLE_NAME

-----------------------------------------------------------------

INDEX_TERMINAL_TERMINALCODE NORMAL TERMINAL

I_TERMINAL_ID_TYPE NORMAL TERMINAL

I_TERMINAL_OT_OID NORMAL TERMINAL

PK_TERMINAL_ID NORMAL TERMINAL

UI_TERMINAL_GOODIS_SSN NORMAL TERMINAL

SQL>select CONSTRAINT_NAME,CONSTRAINT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R_CONSTRAINT_NAME='PK_TERMINAL_ID';

CONSTRAINT_NAME C TABLE_NAME

------------------------------ - ------------------------------

SYS_C003200 R CONN

SQL>alter table CONN disable constraint SYS_C003200;

Table altered.

SQL>CREATE TABLE TERMINAL_temp AS

SELECT * FROM TERMINAL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TERMINAL');

Table created.

SQL>select count(*) from TERMINAL_temp;

COUNT(*)

----------

8302

SQL>DELETE TERMINAL

WHERE rowid IN

(SELECT head_rowid

FROM chained_rows

WHERE table_name = 'TERMINAL');

8302 rows deleted.

SQL>INSERT INTO TERMINAL SELECT * FROM TERMINAL_temp;

8302 rows created.

SQL>alter table CONN disable constraint SYS_C003200;

Table altered.

SQL>select count(*) from terminal;

COUNT(*)

----------

647799

SQL>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Table truncated.

SQL>ANALYZE TABLE TERMINAL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从上面过程中可以看出,对TERMINAL这张表的行迁移清除耗时总共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快的。从我在生产数据库中清除行迁移的经验来说,这种方法基本适用于大部分存在有行迁移的表。

方法三:使用TOAD工具清除行迁移的方法

1.备份要清除RM的表。

RENAME table_name TO table_name_temp;

2. Drop 所有其它表上关联到table_name的外键限制。

SELECT CONSTRAINT_NAME,CONSTRAINT_TYPE,TABLE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R_CONSTRAINT_NAME in (SELECT CONSTRAINT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TABLE_NAME='table_name' AND CONSTRAINT_TYPE=’P’);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CONSTRAINT XXXX;(XXXX为上述的查询结果)

3.重建1中被rename的表。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A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_temp WHERE 0 = 1;

4.重建表中原来的数据。

INSERT /*+ APPEND */ INTO table_nam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_temp;

5.删除在table_name_temp上的索引和关联其他表的外键。

6.在table_name上建立和原来一样的索引、主键和所有的外键限制。

7.重新编译相关的存储过程、函数和包。

8.删除表table_name_temp。

对于使用这种方法来清除行迁移,全部的代码都是可以由TOAD工具来生成的。由于此方法把表上的关联考虑进去了,也是一种比较的全面的考虑的一种清除方法,而且在清除过程中重建了表和索引,对于数据库的存储和性能上都有提高。因为这种方法一开始是rename表为临时表,然后重建一个新表出来的,因此需要两倍的表的空间,因此在操作之前一定要检查要清除的表所在的表空间的free空间是否足够;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在新表中重新插入原来的数据后需要重建索引和限制,因此在时间和磁盘的空间上都有比较大的开销,而且对于前台的应用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中断,当然,这个中断时间就主要是消耗在重建索引和重建限制上了,而时间的长短跟需要重建索引和限制的多少以及表的记录多少等等因素都有关系。使用这种方法对于7*24小时要求的系统上清除行迁移不是很合适,因为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系统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停机,如果系统的实时性比较高,这种方法就不是很适用了。

方法四:使用EXP/IMP工具清除行迁移的方法

1.使用EXP导出存在有行迁移的表。

2.然后TRUNCATE原来的表。

3. IMP开始导出的表。

4.重建表上所有的索引。(可选)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用重建索引,省去了这部分时间,但是完成之后索引的使用效率不会很高,最好是在以后逐步的在线重建索引,这样是可以不需要中断业务的。但是需要考虑的是IMP的时候会比较慢,而且会占用比较大的IO,应该选择在应用不是很繁忙的时候做这项工作,否则会对应用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这种方法还存在有一个比较大的弊端,就是在EXP表的时候要保证该表是没有数据的更新或者是只读状态的,不能对表有插入或者更新操作,否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SQL> select count(*) from test;

COUNT(*)

----------

169344

SQL> 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Table truncated.

SQL> analyze table test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3294

$ exp allan/allan file=test.dmp tables=test

Export: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on Sun Jun 6 13:50:08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Export done in ZHS16GBK character set and AL16UTF16 NCHAR character set

About to export specified tables via Conventional Path ...

. . exporting table TEST 169344 rows exported

Export terminated successfully without warnings.

$ sqlplus allan/allan

SQL*Plus: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on Sun Jun 6 13:50:43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SQL> truncate table test;

Table truncated.

SQL> exit

Disconnected from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 imp allan/allan file=test.dmp full=y ignore=y buffer=5000000

Import: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on Sun Jun 6 13:51:24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Export file created by EXPORT:V09.02.00 via conventional path

import done in ZHS16GBK character set and AL16UTF16 NCHAR character set

. importing ALLAN's objects into ALLAN

. . importing table "TEST" 169344 rows imported

Import terminated successfully without warnings.

$ sqlplus allan/allan

SQL*Plus: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on Sun Jun 6 13:52:53

2004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JServer Release 9.2.0.3.0 - Production

SQL> select count(*) from test;

COUNT(*)

----------

169344

SQL> select index_name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TEST';

INDEX_NAME

------------------------------

OBJ_INDEX

SQL> alter index OBJ_INDEX rebuild online;

Index altered.

SQL> 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Table truncated.

SQL> analyze table test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方法五:使用MOVE命令来清除行迁移的方法

1.查看要清除行迁移的表所在的表空间。

Select table_name,tablespace_name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table_name’;

2.查看要清除行迁移的表上的具体索引。

select index_name,table_name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 =‘table_name’;

3. Move要清除RM的表到指定的表空间中去。

alter table table_name move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4.重建表上的所有索引。

alter index index_name rebuild;

这种方法适用于8i及其以上的数据库版本,主要是利用数据库的一个MOVE命令来实现行迁移的清除的,MOVE命令的实质其实就是INSERT … SELECT 的一个过程,在MOVE表的过程中是需要两倍的原来的表大小的,因为中间过程是要保留原来的旧表的,新表创建完成后旧表就被删除并释放空间了。MOVE的时候要注意后面一定要加上表空间参数,所以必须要先知道表所在的表空间;因为MOVE表之后需要重建索引,所以之前要确定表上的所有的索引。

这种方法对于表记录数很大或者表上索引太多的情况不太适用,因为

本身的MOVE就会很慢,而且MOVE表的时候会要锁定表,时间长了会导致对表的其他操作出现问题,导致数据插入不了丢失数据;MOVE表后还要重建索引,索引太多了的话重建的时间也会太长;再者,这个方法也比较消耗资源,因此强烈建议在业务不繁忙的时候再执行。

以下是一个具体在生产数据库上清除行迁移的例子,在这之前已经调整过表的pctfree参数至一个合适的值了:

SQL>ANALYZE TABLE SERVIC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9145

SQL>select table_name,tablespace_name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SERVICE';

TABLE_NAME TABLESPACE_NAME

------------------------------ ------------------------------

SERVICE DATA

SQL>select index_name,table_name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SERVICE';

INDEX_NAME TABLE_NAME

------------------------------ ------------------------------

I_SERVICE_ACCOUNTNUM SERVICE

I_SERVICE_DATEACTIVATED SERVICE

I_SERVICE_SC_S SERVICE

I_SERVICE_SERVICECODE SERVICE

PK_SERVICE_SID SERVICE

SQL>select count(*) from SERVICE;

COUNT(*)

----------

518718

SQL>alter table SERVICE move tablespace DATA;

Table altered.

SQL>alter index I_SERVICE_ACCOUNTNUM rebuild;

Index altered.

SQL>alter index I_SERVICE_DATEACTIVATED rebuild;

Index altered.

SQL>alter index I_SERVICE_SC_S rebuild;

Index altered.

SQL>alter index I_SERVICE_SERVICECODE rebuild;

Index altered.

SQL>alter index PK_SERVICE_SID rebuild;

Index altered.

SQL>truncate table chained_rows;

Table truncated.

SQL>ANALYZE TABLE SERVICE LIST CHAINED ROWS INTO chained_rows;

Table analyzed.

SQL>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利用MOVE命令来清除行迁移,执行的命令都相对比较的简单,上面的例子中清除表SERVCIE中的行迁移的时间大概在五分钟左右,其中move命令执行的时间为不到两分钟,也就是锁表的时间大概是不到两分钟,对于大多数的应用来说一般问题都是不大的,放在系统闲的时候执行基本上不会对应用产生什么太多的影响。

方法六:对于一些行迁移数量巨大而且表记录数巨大的表的行迁移的清除方法

1.使用TOAD工具或者别的方法获取存在有大量行迁移并且表记录很大的表的重建表的SQL,然后保存为脚本。

2.使用RENAME命令将原始表重命名为一个备份表,然后删除别的表对原始表上的限制、以及原始表上的外键和索引。

3.利用1中生成的脚本重建原始表,以及表上的限制,外键,索引等对象。

4.然后按表模式导出2中备份的表,然后导入到另外的一个临时中转的数据库库中,因为表的名字已经改变,所以导入后需要RENAME表为原来的名字,然后重新导出,最后再导入到原来的数据库中。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针对一些数据量比较大,并且表上的行迁移也比较多的表的行迁移清除。对于这些大表的行迁移的清除,正常来说都需要停应用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够清除掉,让人感觉比较的头疼,对于7*24小时的应用来说,down机的时间越长损失则越大,当然是要尽量的减短down机的时间。但是因为表本身比较大,不管怎样做什么操作都是会比较耗费时间和资源的,但是如果应用在某段时间内主要是以插入数据为主,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都很少的,因此可以考虑可以采用这么一种方法:先重命名表,然后重新建立一个和原来一样的表,用来保证之后的应用的数据是可以正常插入的,从而使应用不用停很久,因为重建一个没有任何数据的表结构的过程是很短暂的,大概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而重建好表了后就能保证应用能够正常的写入数据,从而使应用几乎不用停顿,然后把开始重命名的原始表按表模式导出,因为表的名字已经被改变,因此需要一个临时库来导入这些数据,然后重命名回原来的名字,然后按原来的表名导出后再重新导入原始数据库,这样操作起来虽然会比较麻烦,但是却是一种很有效很实际的方法,速度也很快,导出后导入,因为本身表结构已经建立好了,不需要其他任何的多的操作,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方法所需要的down机时间是最短的。

SQL>ALTER TABLE USER.PAY RENAME TO PAY_X ;

然后导出PAY_X表;

$ exp USER/USER file=PAY_X.dmp tables=PAY_X

SQL>ALTER TABLE USER.BATCHPAYMENTDETAIL DROP CONSTRAINT FK_BATCHPAYMENTDETAIL_OPAYID ;

SQL>ALTER TABLE USER.DEPOSITCLASSIFY DROP CONSTRAINT FK_DEPOSITCLASSIFY2 ;

SQL>ALTER TABLE USER.DEPOSITCREDITLOG DROP CONSTRAINT FK_DEPOSITCREDITLOG2 ;

SQL>ALTER TABLE USER.DEPOSIT DROP CONSTRAINT SYS_C003423 ;

SQL>ALTER TABLE USER.PAY_X DROP CONSTRAINT SYS_C003549 ;

SQL>DROP INDEX USER.I_PAY_STAFFID ;

SQL>CREATE TABLE USER.PAY

(

PAYID NUMBER(9),

ACCOUNTNUM NUMBER(9),

TOTAL NUMBER(12,2),

PREVPAY NUMBER(12,2),

PAY NUMBER(12,2),

STAFFID NUMBER(9),

PROCESSDATE DATE,

PAYNO CHAR(12),

TYPE CHAR(2) DEFAULT '0',

PAYMENTMETHOD CHAR(1) DEFAULT '0',

PAYMENTMETHODID VARCHAR2(20),

BANKACCOUNT VARCHAR2(32),

PAYMENTID NUMBER(9),

STATUS CHAR(1) DEFAULT '0',

MEMO VARCHAR2(255),

SERVICEID NUMBER(9),

CURRENTDEPOSITID NUMBER(9),

SHOULDPROCESSDATE DATE DEFAULT sysdate,

ORIGINALEXPIREDATE DATE,

ORIGINALCANCELDATE DATE,

EXPIREDATE DATE,

CANCELDATE DATE,

DEPOSITTYPE CHAR(1)

)

TABLESPACE USER

PCTUSED 95

PCTFREE 5

INITRANS 1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7312K

NEXT 80K

MINEXTENTS 1

MAXEXTENTS 2147483645

PCTINCREASE 0

FREELISTS 1

FREELIST GROUPS 1

BUFFER_POOL DEFAULT

)

NOLOGGING

NOCACHE

NOPARALLEL;

SQL>CREATE INDEX USER.I_PAY_STAFFID ON USER.PAY

(STAFFID)

NOLOGGING

TABLESPACE USER

PCTFREE 5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1936K

NEXT 80K

MINEXTENTS 1

MAXEXTENTS 2147483645

PCTINCREASE 0

FREELISTS 1

FREELIST GROUPS 1

BUFFER_POOL DEFAULT

)

NOPARALLEL;

SQL>CREATE UNIQUE INDEX USER.PK_PAY_ID ON USER.PAY (PAYID)

NOLOGGING

TABLESPACE USER

PCTFREE 5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1120K

NEXT 80K

MINEXTENTS 1

MAXEXTENTS 2147483645

PCTINCREASE 0

FREELISTS 1

FREELIST GROUPS 1

BUFFER_POOL DEFAULT

)

NOPARALLEL;

SQL>ALTER TABLE USER.PAY ADD (

FOREIGN KEY (STAFFID)

REFERENCES USER.STAFF (STAFFID));

SQL>ALTER TABLE USER.DEPOSITCLASSIFY ADD

CONSTRAINT FK_DEPOSITCLASSIFY2

FOREIGN KEY (PAYID)

REFERENCES USER.PAY (PAYID) ;

SQL>ALTER TABLE USER.DEPOSITCREDITLOG ADD

CONSTRAINT FK_DEPOSITCREDITLOG2

FOREIGN KEY (PAYID)

REFERENCES USER.PAY (PAYID) ;

SQL>ALTER FUNCTION "USER"."GENERATEPAYNO" COMPILE ;

SQL>ALTER PROCEDURE "USER"."ENGENDERPRVPAY" COMPILE ;

SQL>ALTER PROCEDURE "USER"."ISAP_ENGENDERPRVPAY" COMPILE ;

SQL>ALTER PROCEDURE "USER"."SPADDCREDITDEPOSIT" COMPILE ;

SQL>ALTER PROCEDURE "USER"."SPADDDEPOSITWITHOUTCARD" COMPILE ;

SQL>ALTER PROCEDURE "USER"."SPADJUSTLWDEPOSIT" COMPILE ;

……

然后将导出的表PAY_X的dmp文件导入一个临时的数据库中,然后在临时数据库中将其表名重新命名为PAY,再按表模式将其导出。

imp USER/USER file= PAY_x.dmp tables=PAY ignore=y

SQL>rename PAY_X to PAY;

$ exp USER/USER file=PAY.dmp tables=PAY

最后将这个dmp文件导入正式的生产数据库中即可。

以上的过程在重建好PAY表后整个应用就恢复正常了,而重命名表后重建表的时间是非常之短的,我测试的时间大概是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做完了,新数据就可以插入表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将旧的数据导入数据库,这个工作的时间要求上就没有那么高了,因为应用已经正常了,一般来说利用晚上业务不忙的时候都可以把一张表的数据导入完成的。

以上的六种清除行迁移的方法各有各自的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利用以上的几种清除行迁移的方法基本上就能完全清除掉系统中的存在的行迁移了,当然,具体的生产环境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系统,系统中不同特点的表采用不同的清除方法,尽量的减少停数据库的时间,以保证应用的不间断稳定运行。

网络链接中侵权行为的界定及法律适用

网络链接,也称超链接、超文本链接( Hypertext links),是指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又称超文本制作语言,是指在图形和以文字为基础的文件中埋置导引信息的文件格式,通过资源定位符(URL)所远程服务器或服务器上文档的位置)编辑包含标记指令的文本文件,在两个不同的文档或同一文档的不同部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访问者可以通过一个网站访问不同网站的文件或通过一个特定的栏目访问同一站点 上的其他栏目。 根据不同的标准,链接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与侵权司法认定有关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链接表现及技术层次不同,可分为普通链接和深层链接。 2.以设链者设置链接的具体方式为标准,可将链接方式划分为自动链接和手动链接两类。 3.根据设链者是否与被链接者达成链接协议为标准,分为协议链接和非协议链接。 4.根据在正常方式浏览的情况下能否看到连接,分正常链和埋置链。 下面来看看网络链接中的侵权行为及其认定。 由于设链行为的复杂性,虽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链接侵权的认定确定了基本原则,但对于司法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网络链接问题,仍应当视设链者设链的具体情况,进行 法理分析,方能作出判断。

1.认定网络链接侵权应该遵循的规则 (1)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2)坚持利益平衡理论。 (3)遵循网络发展的特殊规律。 2.网络链接具体侵权行为的认定 (1)普通链接的侵权认定 在具有普通链接页面,浏览者只需点击那些带下划线的蓝色字符(即链接标志),浏览器就能显现出被链接的文件,此时,浏览者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其所处的网站及文件的来源。 (2)深层链接的侵权认定 深层链接的技术,如前所述,是指网络用户点击链接字符(链接标志)或相关文件后,直接跳至另一网站的网页或文件上,而不是跳至另一网站的首页上,使得网络用户误以为自己还是停留在原先浏览的网站上,误以为自己所看到的网页还是属于原先浏览网站的一部分。对于深层链接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目前我国法律尚无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已经发生的大量深层链接侵权纠纷案件中,还是可以根据侵权原理,依照权利义务相致原则,根据链接行为人的链接方式、主观过错、链接目的、因果关系等分析侵权与否,但是由于深层链接的侵权行为更隐蔽,引发的法律问题有时不光是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有时还会涉及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浅谈视频搜索网站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规制

浅谈视频搜索网站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规 制 随着我国网络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搜索类视频网站盗链侵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搜索类视频网站服务器上存储的不是具体影视作品,而是类似于种子的资源,即网络链接,对以网络深度链接方式进行的盗版侵权行为能否进行刑法评价、如何评价是一个刑法难题。 一、对视频网站深度链接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深度链接是设链网站对第三方网站中存储文件的直接链接,用户点击之后, 即可以在不脱离设链网站的情况下,在线打开第三方网站的视频文件,观看其影视作品。 (一)视频网站深度链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如果从技术及运作模式上分析,目前我国的视频网站深度链接侵权主要有如下两种模式: 一是直接侵权模式,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他人视频网站的保护措施,直接盗播他人的视频作品。如快播公司和百度公司均推出自己的影音播放器,这些播放器破解各正版视频网站的技术保护措施,通过搜索爬虫非法抓取他人视频信息,直接盗播他人网站内容。如已被判刑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和星际s电影负责人张某,为提高点击率以赢得更多广告费收入,分别使用百度影音客户端和快播公司QVOD播放软件抓取他人享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视作品600余部进行盗播。 二是以技术支持方式与众多小型盗版网站联合侵权模式,即通过技

术、流量、广告联盟分成以及推广费用支持,大型搜索类视频网站与上千家小型盗版网站结成利益联盟,形成一个庞大的盗版视频产业链。 (二)用刑法从根本上遏制侵权行为 由于搜索引擎身份以及网站服务器并未储存侵权作品而只提供链接资源等行为特点,每遇侵权诉讼以及版权主管机关的立案调查,搜索类盗链视频网站均借口避风港原则来规避责任。 虽然在2012年以后的几乎所有行政处罚及法律诉讼中,法院及主管行政机关均以红旗原则认定被诉视频网站深度链接行为构成侵权,但对其侵权行为的性质多界定为民事侵权,侵权行为的后果也多是民事赔偿与行政处罚。按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49条的规定,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时,对侵权行为的法定最高赔偿额为人民币50万元。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统计,该院判决的网络视频侵权案件平均赔偿额为人民币3万元;2013年11月,优酷土豆诉百度视频侵权案,原告方索赔人民币1.2亿元,法院判决赔偿49万元。虽然索赔数额与实际判决赔偿数额相差悬殊,但这已接近法院所能判处的法定赔偿的上限。 二、视频网站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定性 我国《刑法》第21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因此,如果视频网站的盗链侵权行为属于复制发行行为,对这种行为就应该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

多点了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被转走一万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 多点了一下短信链接银行卡被转走一万八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03期 “某某,看你干的好事,已经上网了!”后面附着一个链接。收到这样的短信,您是看还是不看呢?宋先生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点击后银行卡上的钱被转走18000元,而宋先生却全然不知,直到宋先生去银行取钱,才发现银行卡内的钱不在了。这些钱是如何不翼而飞的呢?2月9日,湖北省恩施市公安局红庙派出所披露了案件细节。 1月19日下午,恩施市公安局红庙派出所接到市民宋先生报警,称自己的银行卡内的18000元人民币不翼而飞。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组织专班展开调查。调查中,民警得知宋先生在当日10时许收到一条短信:“宋某某,看你干的好事,已经上网了!”后面附着一个链接,宋先生怀疑,自己就是在点击链接后,18000元人民币才不翼而飞的。宋先生很疑惑:“我从未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钱是怎么被转走的呢?” 得到宋先生提供的信息后,民警到银行调取宋先生银行卡的流水明细,明细显示,宋先生的钱是分6次被转出去的,而这6笔钱都通过某购物平台、快捷支付平台等,最后转到了北京某网络销售公司的账户上。 就在民警加紧侦查时,1月19日下午,宋先生接到北京一网络销售公司打来的电话,询 问宋先生买的货物是否确定退货,某银行卡账号是否为宋先生所有,是否将退款打到该账号上。宋先生再次疑惑了:“我没有这样的银行账号,也没买东西,退款是怎么回事啊?” 红庙派出所教导员黄玉震道出了侦查后得知的缘由。 原来,宋先生收到的短信链接为一个木马病毒,点击该链接后,木马病毒会复制手机里所有的信息,包括机主的身份、银行账号等。骗子在获取这些信息后,会利用获得的信息建立一个账号,并将账号绑定受害人的银行账号,然后在网上购物。购得物品后,又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卖家退货,并要求卖家将退款打到骗子指定的银行账号上。就这样,骗子轻松将受害人钱财转到自己账上。 现在银行卡大多会跟手机绑定在一起,银行卡每消费一次手机都会有短信提示,为什么宋先生没收到短信提示呢?黄玉震说,骗子在复制手机信息后,也会利用技术手段一并屏蔽手机信息,点击链接后,受害人在最近几天时间里都可能无法接收和发送信息。 黄玉震说,宋先生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商家,坚持与宋先生本人联系后才打款。如果遇到怕麻烦或不负责任的卖家,也许就将钱直接打到骗子指定的账号了。

有效撷取链接点 文化传承更芬芳——统编版小古文“1+x”教学例谈

有效撷取链接点文化传承更芬芳——统编版小古文“1+x”教 学例谈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统编教材文言文的编排 给师生的古文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教者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撷取链接点,把 课内外小古文巧妙有机整合,能帮助学生增加古文积累,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 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古文优秀人物民族精神语言运用传承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 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 不可替代的优势。”肩负这一使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目和元素。除却古诗、神话等体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明珠的小古文以更 多的数量走进了各个年级的语文教材,填补了之前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的 空缺。儿童阅读着这些文言经典,受到文言的濡染,产生民族的自豪,传承民族 的文化。 一、从人物出发,品特点,走近古代先贤 统编教材中好几篇小古文是赞扬人物智慧的,如《司马光》中司马光机智果敢;《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聪颖智慧;《杨氏之子》中杨氏子善思善辩……这些美好的形象都浓缩在凝练含蓄的文字中。学生学完课文后,对文中的人物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补充链接同一人物的其他故事或者同 类型的其他人物的故事,学生饶有兴趣地在诵读中走近古人,感受他们思想的光 辉和人格魅力。 【片段一】认识相同人物的不同面 《王戎识李》教学片段 师:其实在《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关于王戎的故事。在《雅量》篇中就有 这样一个,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短文,多读几遍,再根据注释说说故事大意,并 想想这里的王戎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一虎囚于笼中,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师:谁来说说故事的大意。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老虎被关在笼子里,大家都去围观。七岁的王戎也 去了,老虎爬在栏杆上吼叫,声音震耳欲聋,围观者没有不惊慌逃躲,摔倒伏地,只有王戎站在那里平静不动,脸上毫无惧色。 师:你们认为这里的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大胆、冷静、勇敢。 师:世说新语评价王戎有气度雅量、胆识过人,记录王戎的故事还有《王戎 死孝》《阮籍笑王戎》《俭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读一读,你一定会对王 戎有全面的了解。 【片段二】认识不同人物的相似面 《杨氏之子》教学片段 师:像杨氏之子甚聪慧的孩子在《世说新语》里不止一个,有一个故事《咏雪》,讲的是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的故事,想听吗?

网络超链接侵权问题及其技术方面解决对策(一)

网络超链接侵权问题及其技术方面解决对策(一) 摘要:网络链接作为网络的核心技术,它使人们可以迅速链接到自己想要查看的内容,但与网络链接行为有关的侵权纠纷逐渐增多,本文分析了链接到他人网站、网页,下载或转载网络原创作品等行为是否侵权,以及网站所有者在技术方面采用的防止第三方链接的解决对策。关键词:超级链接;侵权问题;解决对策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使之突破了传统的信息存储、传播和获取方式,尤其是数字化信息使信息的传播、复制和扩散变得异常便利。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也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与网络链接行为有关的侵权纠纷逐渐增多,链接到他人网站、网页,下载或转载网络原创作品等行为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超链接及其方式 网络超链接是建立在超文本技术基础上的,在网络页面上实现内容相关的文本或图形之间的联系,用户只要用鼠标点击这些文本、图形或主题就可以得到它们所链接的内容、网页网站。网络超链接可以分为3种,即页内链、系统内链和系统之间的链。页内链,用于把一个文件的各个部分链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在文件的各部分之间进行跳转;系统内链,用于把同一个服务器上的不同文件链接起来;系统之间的链,用于把不同服务器上的文件链接起来的。引起侵权纠纷的往往是系统之间链,因为它主要是属于不同主体服务器之间的链接。 网络超链接中的系统之间的链,按其打开方式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 (1)链出。这是一种正常链接,或者说是一种表面连接。它使得用户能够感觉到链的存在,也能够看到这种链所导引的文件的转换,用户用鼠标点选某一符号或文章之某一部分后,则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网站首页,因此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链接不会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2)加框。这种链接方式是深度连结,从技术上说就是在多帧的一帧中打开被链接的内容,而其他帧仍然是设链者自己的页面内容。这样使得用户虽然打开了被链网站的内容,但地址栏中仍显示设链者的网址。这样就会跳过被链接网站的首页,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会认为经由这种链接所得到的资料是来自于设定链接的人提供的。 (3)埋置链。也叫做隐性链接,网站所有者将其它网站之内容直接纳入自己的网页中,通常方式在该页面上看不到链接的存在,从而与网站所有者网页上其他内容融为一体。因此,用户会认为他所看到的资料是由他现在所处的网站的所有者提供。 (4)纵深链。这种方式,网站所有者将自己的网页做成一个框架,将别人网页变成自己网页框架内的一个窗口。从而直接略过被链网站的主页而将用户导引到该网站的某个分页的链接。 二、网络链接行为侵权与不侵权之争议 网站上的著作只要具备原创性就应受到法律之保护,然而网络上的超级链接是否构成侵权,向来有一些争议。 持网络链接行为不构成侵权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首先,从实际效果上分析,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其本意是向公众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访问,链接只是向用户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的访问网页的连接方式。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被链网站而言,同样也希望更多的人访问其所属的网页,否则其网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链接只是增加了访问该网页的途径,链接所起的作用只是引导用户去看,并自己决定是否复制,因为在设链者的网站上没有形成复制件,所以设链者也就没有侵犯被链接网站的必行权。其次,从技术上来分析,链接并非是对原有网页进行了复制,在链接服务器上只有一行行包含链接对象的的指令组成的文档,用户的浏览器通过读取这些指令找到被链接对象。用户浏览的信息并不经过链接者网页所在的服务器而直接传达到用户终端,链接只是提供了一条通向被链网页的通道,因此,可以说这些链接地址仅仅是一个地址,类似于街道地址,它们存在于公有领域,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不应受著作权保护。 持网络链接行为构成侵权这一观点的人从这几个方面来认定侵权,首先,从链接行为上,设

注塑机连接线连接点

注塑机连接线连接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海天 C1=关模 C3=开模 B7=关模完+24V B21=安全门+24V B23=循环启动 38A/38B=开模完全力发 146=取出机关模控制 143=顶针退 142=复动开始 141=顶针进 243=安全门 242=关模完 240=开模完 台意德 X00=安全门 X03=锁模完 X23=机械手合模X24=机械手顶针 Y40=关模 Y46=开模 Y54=开模完 海太 X000=安全门 X003=锁模完 X403=机械手连锁 X404=机械手顶针 Y030=关模 Y036=开模 Y434=开模完 伊之密 X1-01=安全门+24V X1-13=机械手连锁 X1-14=机械手顶针 X1-15=机械手取出完成 X3-03=锁模 X3-09=开模 X4-24=锁模终止+24V X4-25=开模终止+24V X4-26=全自动 日本住友

A12/B12=关模 A13/B13=开模 A14/B14=顶针 A15/B15=循环启动A1/B1=闭模完 A3/B3=全自动 A4/B4=开模完 A5/B5=安全门 日本川口 63=顶针 65=循环启动 206=开模 214=关模 258=安全门 297=闭模完 298=全自动 299=开模完 1=0V 3=24V 富强鑫双色机40A/40B=开模完35A/35B=安全门34A/34B=关模完X09=关模X20=开模 X27=机械手使用X46/47循环启动日本东洋 0/15=开模完 3/18=安全门 4/19=关模完 4/14=关模 6/16=开模 8/18=循环启动TMC 301=允许合模302=允许顶进303=允许顶退306=机械手不使用351=安全门 352=全自动 353=合模完 196=开模完 101=安全门 156=合模阀 159=开模阀 176=顶进阀

行迁移和行链接

行迁移和行链接 定义: 行迁移:因为update、将行变长、原来的块已经放不下了、行被挪进新块、 行链接:行一开始就太大、比如你插入了1w个字节的行、必须要分两个块存放、 由此、行变长的时间先后可作为判断依据 产生场景: 行迁移 Oracle会将整行的数据迁移到一个新的数据块上,而将该行原先的空间只放一个指针,指向该行的新的位置,并且该行原先空间的剩余空间不再被数据库使用,这些剩余的空间我们将其称之为空洞,这就是产生表碎片的主要原因,表碎片基本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降到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注意,即使发生了行迁移,发生了行迁移的行的rowid 还是不会变化,这也是行迁移会引起数据库I/O性能降低的原因。 行链接 oracle会使用与该块链接的一块或多块数据块来容纳该行的数据。行连接经常在插入比较大的行时才会发生,如包含long, long row, lob 等类型的数据。在这些情况下行链接是不可避免的。

影响DB performance的表现形式 读一行要读两个块,也就是要两次逻辑读 insert or update的性能比较差 利用索引查询已链接或迁移的行的select语句的性能比较差,因为他们需要额外的I/O 如何才能检测到行迁移与行链接 [sql] view plaincopy 1.SQL> conn / as sysdba 2.Connected. 3. 4.SQL> @?/rdbms/admin/utlchain.sql 5. 6.Table created. 7. 8.SQL> analyze table hr.DEPARTMENTS LIST CHAINED ROWS; 9. 10.Table analyzed. 11. 12.SQL> select * from chained_rows; 13. 14.no rows selected 另外,如何获知行迁移(行链接)严重的表呢? DBA_TABLES视图的CHAINED_CNT列,该列有该表的链接行计数。 尽管行迁移与行链接是两个不同的事情,但是在oracle内部,它们被当作一回事。所以当你检测行迁移与行链接时,你应该仔细的分析当前你正在处理的是行迁移还是行链接。

光伏电站并网点、接入点、公共连接点的区别

光伏电站并网点、接入点、公共连接点的区别 【大比特导读】并网点,对于有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为分布式电源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为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汇总点。如图所示A1 、B1 点分别为分布式电源A 、B 的并网点。C1点为常规电源C的并网点。 光伏电站的并网点、接入点、公共连接点的区别 下图中,A1、A2、B1、B2、C1、C2、D分别属于下列哪一项? 1)接入点, 2)并网点, 3)公共连接点 亲爱的朋友,作为光伏电站资深人士的您,可不要说答错了哦! 正确答案是这样的:

下面是国家电网公司专业的解释,温习一下吧! 并网点,对于有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为分布式电源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为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汇总点。如图所示A1 、B1 点分别为分布式电源 A 、B 的并网点。C1点为常规电源C 的并网点。 接入点,是指电源接人电网的连接处,该电网既可能是公共电网,也可能是用户电网。 如图所示, A2 、B2点分别为分布式电源A 、B 的接人点C2为常规电源C 的接人点。 3. 公共连接点,是指用户系统(发电或用电)接人公用电网的连接处。如图所示, C2 、D点均为公共连接点, A2 、82点不是公共连接点。 4. 接人系统工程,如图所示, A1-A2 、B1-B2和C1-C2输变电工程以及相应电网改造工程分别为分布式电源 A 、B和常规电源C接人系统工程其中A1-A2 、B1-B2输变电工程由用户投资。C1-C2输变电工程由电网企业投资。 5. 专线接人,是指分布式电源接人点处设置分布式电源专用的开关设备(间隔) ,如分布式电源直接接人变电站、开闭站、配电室母线,或环网柜等方式。 6. T接,是指分布式电源接人点处未设置专用的开关设备(间隔) ,如分布式电源直接接人架空或电缆线路方式。

xx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阅读链接行走四方》教学设计冀教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地方、认识、健康、基础、吸引、激发、鼓励、帮助、用心 《行走四方》 阅读链接行走四方 教学目标: 1、在前面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打开一扇向外面看的视窗,一触动学生去亲历自然的恩赐,去感受生活的魅力,去随着文字心驰神往那陌生的地方。 2、通过阅读,积累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心灵萌动起来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潜质,对未来产生影响。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美丽景色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浏览了许多优美的风景名胜,谁来说说,你对哪一课的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学生交流) 2、引出本次话题,行走四方,祖国处处景色美。 二、阅读链接第一板块: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风景。 1、自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 3、谈谈读后的想法。 4、启发谈话:天涯海角仅仅是自然美景中的一个小小的镜头,仅仅是生活中的一次短暂的停留,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景色非常优美,值得欣赏? 5、交流课前搜集的景观资料。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本地的外省的,外国的,都可以交流) 6、谈想法,收获。帮助学生认识到:美不只在天边,在远方,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美,要学会留心观察,时刻记录,用心体会。 三、阅读链接第二板块:行者心语。 1、默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边听边感受,想象画面。 3、展示图片或资料,阅读文字,体会二者的相互补充。 4、启发谈话:前人的行踪、前人的体会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走进美景的门,无数人就是因为一篇美文而走进大自然,被大自然吸引。你读过这些著作吗? 5、交流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美的享受,向同学们推荐好书等。 6、启发:在你的眼里一定也有一幅幅美丽画卷,你能通过你的笔传达给更多的人吗?鼓励学生勇敢地描写自己的游记,并装订起来,写自己的书。 四、布置课下作业: 搜集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办一起行走四方手抄报。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连接节点原理和方法

2010.09 /29 (包括抗震规范)的要求,甚至比现浇结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结构体系。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来看,可采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中承重构件可以全部为预制构件或者预制与现浇构件相结合。其中,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以分为全预制剪力墙结构、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和适当降低结构性能要求的多层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为预制装配式大板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及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梁、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承重构件之间的节点、拼缝连接均按照等同现浇结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该结构体系具有和现浇结构等同的性能,结构的适用高度、抗震等级与设计方法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可以结合预制外挂墙板应用,实现主要结构接近100%的预制化率,尽量减少现场的湿作业。 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主要指内墙现浇、外墙预制的结构,该结构目前在北京万科的工程中已经示范应用。由于内墙现浇,结构性能和现浇结构类似,适用高度较大、适用性好;采用预制外墙可以与保温、饰面、防水、门窗、阳台等一体化预制,充分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该体系的适用高度可参照现行现浇结构的有关标准并适当降低,是目前阶段较为实用的一种结构体系。 全预制剪力墙结构指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拼装装配。预制墙体之间的拼缝基本等同于现浇结构或者略低于现浇结构,需要通过设计计算满足拼缝的承载力、变形要求,并在整体结构分析中考虑拼缝的影响。该结构体系的预制化率高,但拼缝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完全等同于现浇剪力墙结构,目前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还不充分,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工作。 以上两种结构体系中,可以采用整块预制墙板,也可以采用预制叠合墙板;在抗震设防地区应优先采用预制叠合板。 参照日本和我国上世纪的经验,结合我国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可发展一种新型的多层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即预制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该结构体系主要用于6层以下的建筑,预制墙板之间的拼缝构造可不按照等同现浇要求,只连接部分钢筋,施工简单,速度快,适用于各地区大量的多层住宅建设。当然,这种结构体系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和完善。2.2结构布置要求 与现浇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布置宜更加规则、均匀,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平面长宽比不宜过大,局部突出或凹入部分的尺度也不宜过大。结构竖向布置宜规 则、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竖向突变,承重构件宜上下对齐,结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结构相关预制构件(柱、梁、墙、板)的划分,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能组装成形式多样的结构系列原则。 3、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研究 3.1关键技术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指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梁采用叠合梁、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体系。该 结构也可与现浇剪力墙或者核心筒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体系中,梁、柱宜采用简单的“一”字型预制构件,便于生产、运输及安装,梁、柱预制构件在节点区拼接成等同于现浇的整体。 该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行链接与行迁移

行链接(Row chaining) 与行迁移(Row Migration) 当一行的数据过长而不能插入一个单个数据块中时,可能发生两种事情:行链接(row chaining)或行迁移(row migration)。 行链接 当第一次插入行时,由于行太长而不能容纳在一个数据块中时,就会发生行链接。在这种情况下,oracle会使用与该块链接的一块或多块数据块来容纳该行的数据。行连接经常在插入比较大的行时才会发生,如包含long, long row, lob等类型的数据。在这些情况下行链接是不可避免的。 行迁移 当修改不是行链接的行时,当修改后的行长度大于修改前的行长度,并且该数据块中的空闲空间已经比较小而不能完全容纳该行的数据时,就会发生行迁移。在这种情况下,Oracle 会将整行的数据迁移到一个新的数据块上,而将该行原先的空间只放一个指针,指向该行的新的位置,并且该行原先空间的剩余空间不再被数据库使用,这些剩余的空间我们将其称之为空洞,这就是产生表碎片的主要原因,表碎片基本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降到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注意,即使发生了行迁移,发生了行迁移的行的rowid还是不会变化,这也是行迁移会引起数据库I/O性能降低的原因。其实行迁移是行链接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它的起因与行为跟行链接有很大不同,所以一般把它从行链接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处理。 行链接和行迁移引起数据库性能下降的原因: 引起性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引起多余的I/O造成的。当通过索引访问已有行迁移现象的行时,数据库必须扫描一个以上的数据块才能检索到改行的数据。这主要有一下两种表现形式: 1) 导致row migration 或row chaining INSERT 或UPDATE语句的性能比较差,因为它们需要执行额外的处理 2) 利用索引查询已经链接或迁移的行的select语句性能比较差,因为它们要执行额外的I/O 如何才能检测到行迁移与行链接: 在表中被迁移或被链接的行可以通过带list chained rows选项的analyze语句识别出来。这个命令收集每个被迁移或链接的行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放到指定的输出表中。为了创建这个输出表,运行脚本UTLCHAIN.SQL。 SQL> ANALYZE TABLE scott.emp LIST CHAINED ROWS; SQL> SELECT * FROM chained_rows;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检查v$sysstat视图中的'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来检查被迁移或被链接的行。 SQL>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 '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 NAME VALUE ---------------------------------------------------------------- --------- table fetch continued row 308

注塑机连接线连接点

X3-03=锁模 X3-09=开模海天X4-24=锁模终止+24V X4-25=开模终止+24V C1=关模X4-26=全自动 日本住友 C3=开模A12/B12=关模 +24V B7=关模完A13/B13=开模 A14/B14=顶针 +24V B21=安全门A15/B15=循环启动 A1/B1=闭模完循环启动B23=A3/B3=全自动 A4/B4=开模完开模完38A/38B=A5/B5=安全门 日本川口全力发63=顶针 146=取出机关模控制顶针退143=65=循环启动 142=复动开始 141=顶针进206=开模 243=安全门 242=关模完214=关模 240=开模完台意德258=安全门 X00=安全门297=闭模完 X03=锁模完 X23=机械手合模298=全自动机械手顶针X24= Y40=关模299=开模完 Y46=开模开模完Y54=1=0V 海太3=24V X000=安全门 X003=锁模完富强鑫双色机 X403=机械手连锁 X404=机械手顶针40A/40B=开模完 Y030=关模35A/35B=安全门 Y036=开模 34A/34B=关模完开模完Y434=X09=关模 X20=开模伊之密X27=机械手使用 +24V X1-01=安全门X46/47循环启动 X1-13=机械手连锁日本东洋 X1-14=机械手顶针机械手取出完成X1-15= 0/15=开模完013/013A=顶退 032=允许机械手动作+0V 3/18=安全门104=4/19=关模完安全门 129=关模允许关模动作+24V 4/14= 开模6/16=申达循环启动8/18=B06=关模终TMC B11=安全门 B22=循环启动301=允许合模 C1=关模允许顶进302= C3=开模允许顶退303=23A/23B=开模完306=机械手不使用 351=安全门日钢全自动352=15/16=353=合模完安全门 09/10=开模完196=开模完 05/06=闭模完安全门101=17/18=合模阀156=开模

刘京诉搜狐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案

刘京诉搜狐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案 2000年10月,翻译作家刘某在上网访问搜狐公司的搜狐网站时,返现通过点击该网站“文学”栏目下的“小说”,即进入搜索引擎页面。根据页面提示顺序点击“外国小说”、“经典作品”、“堂吉诃德”后,可在页面上看到翻译的作品《堂吉诃德》,而此前对于其译作的网上刊载并不知情。于是,刘某申请对以上上网的操作过程、路径和终端监视器上显示的页面内容进行公证,后据此于10月24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搜狐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1月6日,被告向北京市公正处申请按照原告上网的过程、进行公证。搜狐公司辩解道: 1、翻译作家刘某的作品不是其搜狐网站上载,亦不是在搜狐网站的页面上,而是通过搜狐网站的搜索引擎进入他人的网页后才看到该作品; 2、直接访问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 网站,即可以看见载有刘某翻译作品的网页; 3、由于搜狐网站与上述三个网站有连接关系,所以通过搜狐网站访问这三个网站载有刘某作品的网页。三个网站未经刘某同意擅自上载其译作的行为与搜狐无关。 11月23日,法院开庭审理时,刘某当庭明确要求搜狐网站断开与上载其翻译作品的网站的链接。搜狐网站以法律未规定链接是侵权为由拒绝。制止30日,搜狐网站才断开链接。 问题: 一、三个网站上刊载刘某译作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二、搜狐网站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解析: 三个网站刊载的刘某翻译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 这三个网站作为经营者,直接提供信息服务,扮演者与出版社类似的角色,具有类似于出版者的法律地位,故可以比照出版者使用严格责任。这三个网络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时,该信息是存储在其网站的服务器上,该网站经营者未经著作权人刘某的允许,擅自通过网络传播刘某作品侵犯了刘某的著作权(主要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构成侵权,因此刘某有权要求这三个网站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搜狐网站在收到刘某断开链接的要求后,仍不及时断开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拥有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专有权。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作品的,均构成侵权。在链接过程中,不论网站经营者是自己直接提供信息服务,还是提供链接服务,帮助上网者通过链接获取作品信息,都能使作品的传播得以实现。如果链接便利了侵权作品的传播,也会因此而构成侵权。由于两类信息服务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侵权归责原则也就有所差异。 网站经营者通过链接服务向上网者提供信息时,该信息并非存储于其网站所

建立超级链接知识点

建立超级链接 理解非线性结构的含义和特点; 了解网页中几种常用链接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在网页中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能够有效建立网页中的各种超级链接。 一、网站的组织结构 超文本非线性结构 二、关于超级链接 1、网页中常见的几种链接点:文字、图片(整个图片、一张图片的某个区域……) 2、链接点的选取原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网页整体协调…… 3、链接点的设置技巧:文字标题、典型的小图标、图片导航…… 三、建立超级链接 网页内的链接锚点(书签) 网页之间的链接选择要链接的文件 网站之间的链接http://网址 建立E-mail链接mailto:邮箱地址 【知识拓展】 文件路径 (1)绝对路径:完整地描述文件位置的方式。如:http://172.16.2.7/main.asp (2)相对路径:由当前所在位置所引起的路径关系,网站内部链接使用。如:logo.jpg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例如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news/index.htm 作品欣赏 遨游内蒙古 岱刻情未了

聚焦手机 墨风-Chinese Ink Style 牵手日志 西北地区 中华傲三峡 中国旅游 实践探究---下载素材,尝试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 要求: 1、打开1.htm,建立相应的页内链接 2、打开lx1.htm,建立超级链接 网页文件的链接(1.htm) 校园网地址:http://172.16.2.7 邮箱地址:tedayz@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 巩固练习---下载素材,熟悉在网页中超级链接的方法 要求:打开lx2.htm,建立超级链接 创作资源链接到zy.htm 外部链接地址提示:微软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144828.html, 实践应用---下载素材,尝试建立相应的超级链接 要求:下载实践应用任务素材,完成以下操作。 打开lx3.htm,建立地图中对应四个直辖市的相应链接北京---bj.htm 上海---sh.htm 天津---tj.htm 重庆---cq.htm 完成任务后,在电子学习档案袋中发表文章 主题:建立超级链接 分类:我的资料 附件:上传htm文件

visio2003添加连接点方法如下

添加连接点方法如下: (假设绘图页上已有一个来自绘图工具的矩形) (工具栏)连接线工具->(向下箭头)连接点工具->(移动鼠标指针,有个X号)置于矩形上->(按住CTRL)按下鼠标左键->(添加连接点成功) 添加连接点 如果要向其粘附连接线或形状的形状在需要连接点的位置没有连接点,可轻松地添加一个连接点。 1.如果连接点不可见,请在“视图”菜单上,单击“连接点”。 2.选择该形状。 如果未先选择形状,则无法向它添加连接点。如果该形状的周围有一个绿色的虚线框,则表示已将其选中。 3.单击“连接点”工具。 如果看不到“连接点”工具,请单击“连接线”工具旁边的下箭头,然后单击“连接点”工具。 4.按Ctrl 并单击要添加连接点的位置。 5.如果您需要向外连接点或向内和向外连接点,请右键单击该连接点并单击 “向内”、“向外”或“向内和向外”。 6. ?多数情况下,需要向内连接点。向内连接点“吸引”连接线上的端点以及二维(2-D) 形状上的向外连接点与向内和向外连接点。 ?如果要将一个二维形状粘附到另一个形状,则需要向外连接点。向外连接点被“吸引到”向内连接点。 ?如果要将某个形状粘附到其他形状而又不知如何粘附,则需要向内和向外连接点。 7.单击“指针”工具可返回普通编辑状态。 在连接点旁添加文本 遗憾的是,您不能直接向连接点添加文本。但是,您可以在形状旁添加文本,然后将该文本移动到连接点旁。 1.选择该形状。 2.开始键入。键入的文本显示在形状中。 3.单击“文本块”工具。

如果看不到“文本块”工具,请单击“文本”工具旁边的下箭头,然后单击 “文本块”工具。 4.拖动文本。 如果该形状具有控制手柄,则可以拖动它来快速移动形状文本。 移动连接点 如果对连接点的位置不满意,可以移动它。 1.选择该形状。 如果未先选择形状,则无法移动连接点。如果该形状的周围有一个绿色的虚线框,则表示已将其选中。 2.单击“连接点”工具。 如果看不到“连接点”工具,请单击“连接线”工具旁边的下箭头,然后单击“连接点”工具。 3.拖动要移动的连接点。 如果看不到任何连接点,请在“视图”菜单上,单击“连接点”。 4.单击“指针”工具可返回普通编辑状态。 如果将连接点准确移动到所需位置时遇到困难,请尝试其他对齐设置: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对齐和粘附”,然后在“常规”选项卡上的“对齐”下,选择所需选项。 删除或隐藏连接点 有时连接点会碍事。出现这种情况时您有两种选择:删除连接点或隐藏连接点。 删除连接点 1.选择该形状。 如果未先选择形状,则无法删除连接点。如果该形状的周围有一个绿色的虚线框,则表示已将其选中。 2.单击“连接点”工具。 如果看不到“连接点”工具,请单击“连接线”工具旁边的下箭头,然后单击“连接点”工具。

TOX点连接

----TOX点连接 1、概述:现代钣金工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对钣金结构中板件连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点焊,铆接作为工业界常用的不可拆卸式金属板件点连接方法,均存在着经济及技术上的不足和使用上的局限性。为适应当前制造工业快速高效、复合柔性的市场要求,TOX板件冲压连接技术(TOX点连接),成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在国际汽车制造和家电制造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TOX点连接原理: TOX板件冲压连接技术(TOX点连接)又称无铆钉铆接,是在TOX 气液增力缸式冲压连接设备上,采用TOX专用连接模具对被连接板件进行冷挤压,通过板件自身材料的塑性变形,形成TOX连接圆点而实现。TOX连接模具及连接点的形成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 图2

3、TOX点连接与传统连接方式对比: 4、TOX点连接设计要求:

点连接直径(mm)345681012凸模侧板厚S1可达 凹模侧板厚S2可达 组合板厚S1+S2 最小边距45667810至弯边最小距离55667810相邻两点最小间距12121212141620 5、TOX点连接应用范围: 板件材料相同或不同的可延伸的金属材料。 板件厚度最小单板厚度:;最大组合板厚:钢板8mm,铜板、铝板11mm。 板件表面1、无镀层;2、单、双面镀层;3、覆塑件薄膜;4、有油或干燥表面。 板件层数1、2-3;2、中间夹层:纺织物、塑料、薄膜、线密封、绝缘材料。 6、效率与成本分析: (1)、效率分析: 项目作业速率辅助动作产品合格率图示 TOX点连接 每秒动作一 次,可实现自 动化作业 工装定位 100%合格,可自动检 测

html超级链接标记A的TARGET属性详解

超级链接标记A的TARGET属性详解. 超级链接<a>标记代表一个链接点,是英文anchor(锚点)的简写。它的作用是把当前位置的文本或图片连接到其他的页面、文本或图像,这已是众所周知了,但关于它的语法结构可能有点鲜为人知,而要用活它则必须了解其语法结构。<a>标记的基本语法结构是: <a class=type id=value href=reference name=value rel=same|next|parent|previous rev=value target=window style=value title=title onclick=function onmouseout=function onMouseOver=function>连接</a> 从标记的语法结构可以看出,在设定一个超级链接时有很多参数可供选择,以实现不同的链接效果,这有点出乎意料吧?! TARGET详解: 1._blank <a href="example.html" target="_blank">example</a> 浏览器会另开一个新窗口显示example.html文档 2._parent <a href="example.html" target="_parent">example</a> 指向父frameset文档 3._self <a href="example.html" target="_self">example</a> 把文档调入当前页框 4._top <a href="example.html" target="_top">example</a> 去掉所有页框并用document.html取代frameset文档 小技巧1:使别人的页框不能引用你的网页在文件头加:<base target="_top"> 小技巧2:在当前页打开连接或做刷新,提交到当前页在文件头加:<base target="_self"> 其中class和id选项:用于设定链接点所属的类型和分配的ID号,通常不加以设定。最常用的两个参数是href和name。其中href是hypertext reference的缩略词,用于设定链接地址。链接地址必须为url地址,如果没有给出具体路径,则默认路径和当前页的路径相同。链接到的文件也分为几种情况:如果为HTML文件,则在当前浏览器中直接打开;如果为可执行文件(.exe文件),则直接执行或下载,我们提供下载的文件就是用它的这种特性做的;如果为文本文件如word格式的文件,则在浏览器中打开此文件,并可以进行编辑加工。 rel:表示设定链接的关系:rel=same表示待链接的文件与此文件相同,rel=next表示待链接的文件为下一页,rel=parent表示本文件为待链接文件的父文件,rel=previous则表示待链接的文件为上一页。 rev:则用于设定反向链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