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占道停车项目

占道停车项目

占道停车项目
占道停车项目

2、项目的先进性、重要性、必要性

(1)是交通道路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临时车位目前仅有xx个,远远无法满足广大车主需求,因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导致杂、乱、脏成为机动车停车场的代名词。目前我县区的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管理状况也十分紊乱。为了加快形成停车场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调查的结果看,对路侧占道停车的管理迫在眉睫。

(2)是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需要。目前我县区内拥有上千部机动车辆,再加上近万部各类中小型车辆,年均以300辆增长,导致车位供不应求。“城区占道停车有偿服务公司”对进一步稳定城市发展,有效地规范我县城区街道的秩序,美化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具有突出意义。

(3)是提高社会整体服务质量的需要。项目建设由于在服务和管理方面起步早,起点高,服务态度好,无论在服务态度、还是管理等方面都登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提供24小时全天专人看管,服务质量,安全系数都可望得到大幅提高。(4)是增加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和提高县财政收入的需要。目前社会服务人数少,若该项目规模化发展,其经济效益将很可观。这对增加就业和增强城区发展后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项目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预期实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项目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是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其中交通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与严重。交通事业必然朝着ITS的方向发展,将掀起这一领域的一场智能化革命[11]。ITS有效集成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号传感技术、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集成技术,构建一种新的人、路、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联的方式,达到高性能、快速、低能耗、精确、安全的目标。有专家研究分析指出,ITS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每年将交通事故引起死亡人数降低 30%以上,并能使交通运行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 50%以上。

尽管道路停车收费质疑不断,但从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势头看来,有偿使用占道停车泊位势在必行,毕竟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究竟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有偿占道停车改善静态交通,以调控城市交通运行能力呢?

杨义平认为,要科学、健康地发展我国城市道路停车行业,搞好静态停车管理,有必要在智能交通的大系统中,致力于停车管理和运营的智能化、规范化、持续化,确保城市道路停车“有序、方便、安全、公平”。在道路停车管理上,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计算机、信息系统、依托现代网络宽带技术,建立对城市路边占道停车场及车辆的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严谨、高效、规范管理的系统平台,与城市监管平台及城市交通车辆管理部门监管信息对接,是实现城市管理与交通车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对此,王向峰也表示建立完善的智能停车系统平台是实现道路停车收费的必然发展趋势。他总结到,一个完善的智能道路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掌握停车系统,进行整体和区域停车诱导,引导车主停车,提高收费覆盖面,充分合理利用停车资源;

2、给管理部门提供了停车区域的车位占用率和周转率等大数据分析,给合理及时的调整费率结构提供依据;

3、稽查人员可以根据停车信息进行停车点稽查,让稽查工作有了充分直观的判断数据;

4、车辆停车信息电子化,使逃费和漏缴费的车辆有了信息统计根据,给追缴费提供依据;

5、电子计时计费,减少现金往来,保障资金安全。

基于以上的功能要求,未来道路停车收费未必只是一种模式的天下,可以多种模式并存或互补。简而言之,只要能真正规范停车秩序,切实改善市民停车环境及出行环境,同时满足政府管理部门和停车管理运营商合理规划、规范运营道路资源,并提高收费效率、降低逃费,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案与设备就不会被淘汰。杨义平说,“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是个大课题,任重而道远。再好的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能够促进城市规范停车,解决停车难、乱停放,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停车治安、停车纠纷等问题,保障城市市容管理和城市交通和谐、健康、有序运行,这样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2、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状况

1.3 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分析

“十二五”期间,将成为我国 ITS 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随着移动社会的到来,在建设智慧城市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一方面,通过不断推广交通智能化应用,让人们感受到 ITS 的便利,拉动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推动政府交通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综合市场化增值服务与公益服务两大方面,推进形成挖掘利用交通资源的良好机制。一定程度上,I TS 的发展和出现解决了我国在交通方面的一部分问题,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和实践在众多大型活动中和事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ITS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参与到重点领域有关标准的制定。建立一种应用、资本和技术三者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模式,营造ITS产业化的健康市场环境。吸引和支持优势企业进入ITS有关领域,开展项目建设、研发和运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 年ITS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报告分析:我国ITS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理念方面,ITS发展意识还有待提升,在客运货运服务和交通安全方面,需要深入关注民生需求。

ITS 的发展密切相关于国家的产业结构、国内经济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通过我国交通部门的进行的一些实地调研,总结出我国ITS产业具有以下特色:

(1)ITS 的大规模应用,将带动一批与其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与研发,生成一个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

(2)在开发和建设ITS的过程中,涉及到各个与交通和信息产业有关的分支产业,因此该产业具有非常高的关联度;

(3)我国每年不断加大对基础交通设施投入,几十亿的资金将用于建设智能化系统,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4)目前发展ITS产业已经形成市场竞争的焦点和热点;

(5)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用高新技术来转变传统交通运输产业、用科技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而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是撬动交通领域信息化中重要支点。

ITS 的应用将推动一批与其配套的电子、软件、信息等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产业之一[27]。美国行业内部认为智能交通产业的年产值将达六千亿美元,这一数目为美国过去发展ITS三十年总投资的十倍。在1997年,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7%,总额 2,746 亿元。交通运输业(包括汽车、船舶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与运输直接相关的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展望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和正在高速的城镇化,中国的ITS市场的容量十分可观。

在智慧产业在我国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ITS领域也正在高速发展,我国ITS协会理事长估计,到2015年,中国ITS产业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各类地方级别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并公布,在国家层面,也有望制订颁布相关宏观规划。从ITS行业在市场、资源、技术都得到发展的情况来看,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智慧城市和地方政府(如长春、浙江)对ITS的支持政策正

在规划或具体实施。但这之中隐藏着问题,各城市自顾自的建设容易导致重复建设,不利于形成更完整产业链。而全国性的ITS规划有望改变避免不利局面,全国性的ITS规划有望制定出台,构建全国整体网络,建立全国性的产业结构链,通过完善的系统架构来促进ITS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资本层面上,资本早已进入ITS产业。启明信息、荣之联、万达信息等上市公司进入ITS领域。这些公司业绩和财报表明智能交通板块体现了强劲的发展姿势,加上智能交通产业在市场、资金、技术等多重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值得期待。

1.2.1

国外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研究试验大规模的ITS技术。WSN 将成为新交通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12,它可提高目前道路使用率15%到30%。除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13],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家也加大对ITS的全面研究和开发力度。例如:

韩国制定了系统的ITS框架蓝图和各阶段的发展规划;新加坡的城市道路电子动态收费系统等,中东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应用了ITS的研究计划;在我国香港,城市道路电子动态收费成功运行多年。

(1)美国ITS发展状况

在美国,ITS产品比较先进,且应用率已达 80%以上[14]。根据美国国内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特点,已建成道路公交信息系统,车队组织管理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和交通需求处理系统四大系统及技术规范标准。美国ITS37%应用在自动收费,20%用于定位及卫星导航,车辆及道路管理占 42%,而有一半多用于车辆安全保障方面。

美国比较先进的高速公路ITS,其特点是跨路网、跨区域、跨部门的共同管理。像美国东部,I‐95号州际高速公路结成了 I‐95通道联盟[15],目标是安全无缝衔接区域内的多模式间交通网络,用一种更环保的方式支撑经济增长。三个实现策略(信息共享、信息管理、跨辖区跨模式部署管理)体现了以后高速交通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对于跨部门的协同管理,通过联合共享运用相互的资源,休斯顿Tran Star[16](哈里斯郡应急管理部门与四个主要交通管理部门创建的一个合作项目)和其兄弟部门提供高效的交通监测和应急管理服务,以使交通安全及机动性能最优。其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功能、紧急事件应急管理功能、事故处理功能和旅行者统计信息管理等功能。

(2)日本ITS发展状况

日本ITS规划体系包括:交通安全辅助系统、导航系统、道路交通管理最优化系统、车辆行驶运营管理系统、车辆支援系统和行人诱导系统。ITS 在日本的的应用主要在公共交通、交通资讯、管理商用车辆、自动化收费以及紧急车辆特殊管

理等方面。日本国土交通运输省国土技术政策综合研究所建设了一个称作 ITS Platform 的ITS公用平台来推动Smartway 系统的发展。利用一个通用无线通信设备,这个智能通信平台可提供各种服务。日本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 UTMS’21(Universa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17]以实现“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交通社会”为目标。它有11个不同作用的子系统,利用先进集成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在原有的交通控制系统的模型上发展而来,全方位的管理检测交通流。其通信系统采用红外线信号标杆实现控制中枢与交通工具之间交互式通信。UTMS’21管理中心精确地将交通流信息和交通需求传给交通工具来避免交通阻塞,使系统更加高效先进。相对原来的交通控制系统,其复杂程度与智能化在世界领域中位于前列。

(3)欧洲ITS发展状况

欧洲在ITS应用的Telematic项目,计划建立定制的交通数据无线通信网铺设在整个欧洲,建立商业车辆管理系统(ACVO),车辆管理系统(AVCS),自动收费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ATIS)等。欧洲ITS协会目标建设车、路、其它全面协同系统,使人获取使用移动信息的技术更加便捷。

以柏林为例[18],柏林交通控制中心为将柏林私人和公共交通、商业运输等交通要素高效集成至一个系统,利用摄像机、线圈、浮动车等技术建立了全方位检测系统,覆盖车辆、道路等多种交通资源。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19]可以将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整合到一次出行路径中,同时也可集成道路施工及交通事故的信息,成为德国第一个能够提供多种模式动态规划路径服务的系统。随着移动设备和定位系统的逐渐普及,精度提高,车辆导航系统或移动设备可以直接下载相关信息。利用基础交通设施采集到的交通信息,该中心可以进行预测短期、中期、长期的交通流,利用一个仿真软件能够预测1 5~30分钟内的交通状况,并可5~15分钟为周期对交通流状态预测结果进行更新。该中心由 MONET/VISUM‐online 模块、中心网络信息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等组成,可以预测交通状态,获取交通信息,交通活动,施工事件等消息,还可以预测环境状况。

3、相关行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化进程早,人均汽车保有量远远高于我国,较早面对停车难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停车难问题研究较早,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停车法律体系以及完善的停车管理系统,特别是停车产业化改革方面的教训与经验,值得我们吸取与借鉴。我国一些城市如香港的停车产业化与国外接近,而北京、福州等城市在推进停车产业化方面也做了许多有创见性的工作,为我国停车产业化的发展做了贡献,因此一并分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在停车产业化方面的发展经验,并且将先进的停车理论、方法应用到实际建设中去,结合我国国情及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有利于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实

现推进停车产业化进程。这对提高停车设施建设的决策科学化,提高投资的效益,改善交通环境,适应未来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具有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

3.2.1 美国

美国被称为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是通过自由竞争方式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这个阶段政府对汽车工业及停车企业没任何管制的,由其自由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变得普及,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出现了停车难问题,停车难问题让政府感到压力,对停车位的看法与观念也随之改变。

20 世纪在50年代以前,

美国主要推崇停车场地无偿使用的观念,这个阶段停车泊位没有限制,人们自由停车,没有收费的困扰,政府主要通过转移路上停车场和交通附属设施来减少CBD地区的交通拥挤,无偿使用的观念使得小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加剧了人们小汽车的依赖程度;50-70年代,停车难与行车难问题变得愈加突出,美国此时主要实行停车泊位下限控制,停车设施出现不足,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政府对停车场地位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采取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这时推行有偿停车,实行“利益稞税制度”,即经营或拥有停车场的企业要承担部分停车场建设资金,并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新的停车场建设,增加停车场数量。在此背景下,主要是通过供给满足需求,即大力提倡兴建停车场,有建筑物就有停车场,车位几乎和汽车一样多,停车场数量多、规模大,已形成了一大产业,停车场的数量的增加满足了当时的停车需求,暂时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70年代以后,美国汽车数量猛增,停车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交通堵塞,停车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前期停车场数量的增多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但也引起很多负面影响。由于停车场数量增多,加剧了对人们对小汽车使用的依赖,引起了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发现增加停车场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必须要对停车场进行良好的规划与管理。此时政府开始注重停车控制管理系统的评估和收费系统的改进,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方案,减少小汽车的出行率;9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为了缓解交通拥挤,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又提出控制CBD 地区的停车场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停车换乘公交的出行量,尽量减少小汽车的出行率,使交通需求管理(TMD)成为发展的理念和主流。可见美国的停车产业化也历经了从自由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美国停车产业化的经验总结是:从全面满足需求转向交通需求管理的过程。

3.2.2 欧洲

欧洲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主要对停车的供给、价格和管理进行控制,通过促

进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加强停车需求管理,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停车政策。其经典经验如下:

①鼓励居民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路上停车空间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和停车的压力。比如德国的汉堡市通过建设高速铁路等换乘方式,开设郊外停车场,使交通量分流,缓解市区停车紧张局面。

②采用先进的停车信息技术引导出行者停车需求。先进的停车诱导系统不但方便了停车者,提高了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同时避免了因寻找停车位而引起的无效交通等问题。

③实施路内停车管制。比如英国在城市中心区域控制路内停车,设置特别停车区域,并收取高额的停车费用,既缓解了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问题,又有可观的收入。

④对城市中心区停车严格限制。德国许多城市限制汽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城市中心区,设立了行人区域,只允许行人入内等措施。严格控制市中心的停车泊位数量,停车场一般设置在在中心区边缘,通过这样的措施有利城市中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3.2.3 日本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的二十六分之一,国土资源特别紧缺,道路资源也极其有限,却拥有 7800万辆汽车,人均汽车保有量远高于我国。但是日本的停车场数量多、规模大,已形成了一大产业,日本停车产业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借鉴日本发展停车产业化的经验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日本的停车产业化的经验主要有建设发达、法规完善、民营资本为主和执法严格。日本停车场的建设非常发达,允许和鼓励家庭式私家停车场建设,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的车位可以自用,也可以出租给需要的人,以增加收入。同时日本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停车场的建设,使得公共停车场资金来源多元化,对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日本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如采取长期低息贷款方式鼓励私人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对公共停车场实行无息贷款和补贴,在资金和税收上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日本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酒店、体育馆等都建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日本政府对营业性停车场减免税,并要求银行对建立停车场的单位给予利息优惠。当地上土地资源逐渐紧缺时,又鼓励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并在有关税率方面给予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民间资本的投入,民间资本的加入大大减少了政府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日本是较早通过完善停车场相关法规来管理停车的国家,日本政府仅涉及停车方面的法律就有五六部之多,从立法方面保障地区停车的健康有序发展。日本1957年出台的《停车场法》是日本指导停车场建设与经营的基本大法,在该法规中提出大城市的中心区要规划停车场;支持鼓励路外停车场的建设,吸引民间投资兴建路外停车场,使得日本城市路外的停车场随处可见;1960年日本又颁布了《道路交通法》。1962 年日本颁布了《车库法》,日本是惟一执行《车库法》的国家。该法规规定:在车辆登记时,必须出具拥有固定车位的证明,并由警察署实地调查确认后,方可登记发放牌照,否则交管部门将拒绝给新车上牌照。自备车位只能是单位或住宅 500 米之内,而且只能是路边车位。这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道路交通功能,缓解了“停车难”现象。这种“购车自备车位”思想的深入人心,并明确了违反规定的惩罚办法,为日后汽车大量增长时期的规范化停车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颁布的停车法规比较全面、细致,为日本的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日本提高停车收费来减少交通量的同时,运用新的停车技术充分利用停车场空间,大大缓解了交通拥挤,立体车库随处可见,日本被称为立体停车的王国。

3.2.4 新加坡

新加坡的停车产业化经验主要是通过全面控制交通和兴建独具特色的MSCP停车库。新加坡政府提出尽量不在城市中心区域修建更多的停车场,限制私人汽车数量的增长。同时实行电子收费系统 ERP,ERP是一个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在拥挤繁忙路段进行自动收费的系统,简单地说是城市“拥堵费”的一种收取形式。这种系统对非拥挤道路不进行收费,在早高峰和晚高峰区间进入CBD的车辆,均要缴纳一定的停车费用。通过ERP系统直接减少了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流,控制了交通高峰期间控制中心区的车辆数量,并避免小汽车长时间占用车位,以调控和管理车流量。法律明文规定,新建大楼或旧楼改造没有停车场不予批准。新加坡的商场、酒店、办公楼等大型建筑,必须要建有相应的停车场,如果没有按照法律

规定配套建设相应的停车设施,则要补交很重的建设差额费罚金,从根本上保障了停车产业化的发展。

新加坡通过兴建智能化多层停车楼缓解当地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停车楼选址主要在远离城中心的“边缘”地带,空间综合利用率高,并且有效地解决乱停乱放造成的交通混乱。停车楼管理系统能够读取各个停车位上的汽车车牌号码,输入车牌号码,电脑便会立刻显示出汽车停放的具体位置,比较便利。从新加坡采取措施来看,为国内一些城市提供了有意义的价值模式。

3.2.5 香港

香港也是土地资源少,可谓是“寸土寸金”,车多人多路面较窄,但汽车保有量与北京大体相当,香港重视静态交通管理,对停车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得公共交通系统保持交通顺畅。香港主要是设立停车立法,并通过停车设施方面达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以及通过咪表管理并采取系统的停车收费政策,对香港的停车产业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香港涉及道路交通的法律条文繁多,通过严格的法律与经济杠杆,香港的汽车交通体系调整得井然有序。《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里面对大厦配套建设的停车位数量有明确规定。另外香港政府通常每3年进行停车位配建标准的修订,停车场的建设均以此为标准,给合理规划提供了依据,避免了建设及使用上的浪费。

其次香港在城市繁华地带停车设施的供应并不充分,主要为了保持低水平的停车设施供需平衡,通过中心区停车位数量的限制控制汽车出行率,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拥挤,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

然后香港的咪表管理也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设立了遍布全港的咪表车位,以提相对较短时间的停车。政府为了调控停车数量和避免长时间占有车位,对咪表的使用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和规定,既控制停车收费又限制停车时间。停车费用以15 分钟为单位计算。不同颜色的咪表限时不同,黄色咪表时限为为半小时,咖啡色为一小时,蓝色最长时限两小时,超时续费只能超一次付一次的钱,如果超时不续费,警察或交通督导员每隔一段时间来给车主开一张罚单,每张定额罚款

320港元。很多人既怕麻烦又嫌罚单贵,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车位给办事的人,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在香港“养车难”抑制好多人的购车冲动。香港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汽车激增带来的交通拥堵、停车难题,大幅增加首次登记税及每年牌照费。再加上高额的停车费之外,香港还是世界上汽油价格最高的地区,昂贵的成本费用令

好多人望而却步。

香港除设立法、咪表管理来解决停车难问题,还通过发展高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方便大家出行,减少汽车的使用量。建筑配套规划建设停车位、管理提高咪表停车位周转率是增加供给的话,发展公共交通则是减少停车位需求。

3.2.6 北京

北京市的停车问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北京市政府针对停车难问题也在积极寻求各种方法来解决,从转变观念、健全法规、合理规划、加快建设、科学管理等多方面改革推进停车产业化的发展,和国外比较起来,可能还不到位,但相对我国停车产业化现状来说,应该是比较先进的做法。

首先政府立法,实施“停车泊位证明”措施。北京市政府已充分认识推动城市停车产业化是解决停车问题的根本,1997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办法》,实施机动车停车泊位证明措施,保证停车泊位实现“

一车一位”,树立了“购车有位,有偿使用车位”的观念[1]。但由于后续政策、配套法律不健全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这个停车泊位证明制度目前后置办理的状态。《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提出强化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办法的实施为停车产业化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该办法还提出专用停车场在满足自己单位、自己居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向社会开放,错开停车时间,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政府带头开放机关大院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其次,加大对停车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和调整收费政策,控制交通拥挤。2006 年5月18日起禁止便道停车,包括长安街、平安大街等在内的北京市78条大街便道,陆续安装上禁停桩,如有违反,则要重罚。此举最终目的是通过还道于民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北京调整了收费政策。由于停车费用过低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针对这种情况,2011 年4月1日北京非居住区停车费全面调整。收费高低分区域、计时单位有变化、非调整区收费不变。

最后颁布有关政策条例提高住宅配建指标。比如《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规定:居住区公建配套项目中必须安排汽车库(场),北京提出老旧小区改造要规划配套相应的停车场,提高停车设施供应水平。除了停车设施立法、建设、管理外,北京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计划2015年发展19条地铁线,通过公共交通换乘方式缓解交通压力[1]。

3.2.7 福州

福州市人民政府在支持停车产业化方面作了很多努力,政府鼓励投资多元化,为了大力吸纳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颁布了相关的优惠政策。2003年针对公共停车场用地、建审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优惠政策。诸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由政府组织公开挂牌出让,市土地发展中心负责拆迁交地,建审手续可以代办,这样为投资者节省了时间,市政道路接至该地块红线等。同时为了加快停车产业化的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进行投资(政府指定的以计时收费方式对外经营、公共停车泊位在80个以上的停车),福州针对停车场的位置不同进行等级划分,划分为三个等级,对每车泊位分别给予9000元、6500 元不等的奖励。

3.2.8

经验借鉴

纵观发达国家机动化早、中期停车政策的发展历程,大多数国家都是出现停车难问题后,都是大力建设发展停车场的数量进而转移到到停车需求管理,进行科学管理使得停车产业化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规划、建设、管理实践当中,各国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停车产业化是一个社会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教育,国民素质,科技水平,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差距,发展停车产业化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特色发展停车产业化,它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国外发达国家在停车产业化方面先进经验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停车法律完善、技术先进、公私联合、目标明确等。从各国停车问题的解决来看,停车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需要全社会民众的共同重视和努力,观念上从普通百姓到政府都要参与进来,把停车产业化作为共同事业来发展,不仅仅是职能部门或专家学者应付停车问题的某个环节的而采取临时性措施或政策,要实行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一体化,实现供给的专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随着汽车数量激增,停车难问题加剧,人们发现汽车在城市中行驶和停放时所占用的空间过大,面对这个问题,发展国家有了良好的经验与发展方向,那就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通过减少小汽车出行缓解停车难问题。国外停车产业化的停车法规和适当的财政措施是我国政府在停车产业化尤其需要学习借鉴的。

1.停车制度法规

在国外一些国家,都有专门的综合政府部门来负责停车产业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宏观上对停车产业进行协调和管理,从制度上规范了停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设立政府综合部门宏观协调城市停车场的规

划建设,针对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提出指导情意见,从整体上把握大局,从根本上治理停车难问题。尽管中国一些大城市都出台了有关停车方面的法规,如成都出台了《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北京出台了《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只对机动车停车场整治起到一定作用,却没有真正解决成都停车难问题,出现地方法规难以根治停车难的现象。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都《停车场法》为主,配以《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标准》、《停车管理条例》、《停车处罚条例》、《交通督察条例》等,停车法律完备,给予民众在停车方面及停车产业化上有效的保障。在违章停车方面,多数国家也采制定了违章处罚条例,对乱停车进行了严厉了处罚。

2.财政措施

停车场投入资金多,建设费用高,如果再引进一些高科技停车管理系统(自动识别装置系统、电子停放系统、自动收费管理系统、停车电子管理显示系统等),所需成本更高,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回收期长,仅仅靠政府财政无力承担,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一个停车场从建设到投入使用过程中所需主要费用包括:①购地费用;②停车场建设费用;③停车场管理人力费用;④停车场设备维修和养护费用。从长远来看,尽管停车投入大,但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对投资者来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从其它国家停车产业化来看,民间资本在停车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民间资本,如在征地费用上,银行贷款上,国家税收上都给予优惠,提高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政府通过相关措施可以采取诸如政府投入、路边停车收费、银行贷款、民间资本等多种手段扩大资金来源。

5、市场需求情况

1、组织管理方式

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将由深圳万泊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的研发、建议、实施、资金运作、生产、经营、管理、及资产负债等均由深圳万泊科技有限公司独自承担。

深圳万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自公司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专注成就产品、服务成就未来”为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完善、专业的一站式服务。立足过硬的技术实力,谋求行业的创新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引领广大用户打造全新的物联网智能停车场时代。

公司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目前拥有软硬件研发人员30人,拥有嵌入式系统、

工业控制、自动识别、软件开发等相关技术的核心研发能力。能为客户提供系统、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在智能停车场行业异军突起,拥有多项自主产品及系统实施经验,用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最好的品质取信于用户。

本公司已经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经理由xxx兼任,负责项目开发阶段的全部工作,下设材料、工艺、驱动小组。具体开发体系结构大致如下:

在项目开发完成进入产业化阶段时,项目将移交给公司正常的生产部门。我公司已经承接完成多种车位引导系统项目,有丰富的运作经验,有能力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过程。

目前公司的组织架构为:

2、技术实施步骤

深圳万泊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与管理模式,技术研发工作根据公司的发展策略和规划以及市场的需求而立项开展。

本项目研究工作实行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由xxx兼任,项目经理下达《技术开发任务书》项目小组,启动研发工作,任务书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及人员、时间要求等;各项目小组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相应的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实施项目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