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胸痹

2胸痹

2胸痹
2胸痹

[教学要求]

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胸痹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预后转归及研究进展;熟悉胸痹的证候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胸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要点,各个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

教学内容胸痹的概述(包括概念、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

教学要点:掌握胸痹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分型论治。

[定义]

胸痹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心脉痹阻不畅为主要病机,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部沉闷、隐痛或胸前不适,重者疼痛剧烈、胸痛彻背。

[历史沿革]

胸痹之名,源于《灵枢·本脏篇》:“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但没作准确的定义和详细的论述。历代文献中尚有“厥心痛”,“胸痹心痛”,“心痛”,“真心痛”,“卒心痛”,“心痹”等病名。其证候与胸痹基本相同,现大多统一称为“胸痹”。

1.《黄帝内经》对本病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均有记载。[举例]

2.《金匮要略》发展了《内经》有关本病的理论,认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内盛,属本虚标实之证。提出宣痹化痰法治疗胸痹,创制“瓜蒌薤白剂”,临床行之有效,为广大医家所宗。[具体内容]

3.《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病因为风冷邪气犯心,病机为邪犯阳气,瘀血内生,同时对本病的病机转归进行了探讨。[举例]

4.宋代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多宗前人。[举例]

5.明清时期对本病认识进一步提高,创制了一些新的治法和方药,并突破了以往认为本病多为实痛和将心痛与胃脘痛混为一谈的不足,从而使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日趋完善,丰富和发展了胸痹的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举例]

6.解放以后,尤其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对胸痹研究日趋深入,首先统一了病名,广泛继承古代理论,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活血化瘀法、芳香温通法及益气活血法治疗胸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范围]

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两种常见类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临床表现与胸痹类似,为其主要范畴,另外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特点相符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①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由情志过激,饮食过饱,劳倦过度,气候异常而诱发,有时亦无明显诱因,常伴心悸、气短,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出。

② 胸痹之疼痛部位以膻中或左前胸部为主,常可窜及肩背、前臂,甚至左中指或小指,亦可窜及咽喉、胃脘部等。

③ 疼痛性质以发作性闷痛为主,亦可表现为胀痛、灼痛、绞痛、刺痛或隐痛,有时仅为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疼痛持续时间不等,多为数秒钟至数十分钟。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伴面色苍白、冷汗出,属胸痹重证,多称为“真心痛”。

④ 本病舌象脉象表现不一而足。其舌象常见有舌暗或暗红、淡暗、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苔白腻,白滑,亦常见黄腻,苔少花剥等;其脉象可呈现沉紧,沉细迟,弦,涩,结,代,滑,促等。

[病因病机]

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肾虚、肝郁、脾失健运等。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且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互相兼夹出现,而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血两亏、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且又可相互为病,兼杂出现,如常见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如气虚血瘀,阴虚痰热,阳虚痰饮等。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以正虚表现为主,其中以心气虚最为常见。兹就其具体病因病机归纳如下:

①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血行不畅,而发本病。故冬季寒冷时常为本病发病高峰。

②饮食不当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粘腻,或嗜酒成癖,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健,

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痰阻脉络,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而成胸痹。

③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心脉痹阻,发为本病。

④年迈体虚年过半百,肾气渐衰,或多育失精。失于调养,损伤肾气,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如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脉道失润;或素体虚弱,或久病致虚,正气不复,气血亏虚,心脉不充,心失濡养;凡此均可在本虚基础上导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而使胸阳失运,心脉痹阻,发生胸痹。以上病因病机可单一为病,亦可二者或三者并存,或交互为患。

[胸痹病因病机示意图]

胸痹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变生多种疾患。如瘀血闭阻心脉,心胸卒然剧痛,发为真心痛,为胸痹之重证。如心脉瘀阻,阳衰阴盛,阴阳离绝,可发为脱证;如心脾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可出现咳喘,肢肿等症;如心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可伴见心动悸,脉结代等症。[胸痹并发症示意图]

[诊断]

① 膻中或左前胸处突发憋闷疼痛,疼痛性质尚可有隐痛、胀痛、刺痛等。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可伴心悸、气短、乏力、喘息等症。

② 疼痛多为发作性,持续时间多为几秒至数十分钟。

③ 多发于中老年人,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而发病者。

④ 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应列为必备的检查,必要时可作心电图负荷试验,心功能测定。

[鉴别诊断]

胃痛古代文献中常把胃痛与心痛相混淆,且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故应注意鉴别。

胸痹与悬饮鉴别表

[

① 辨虚实

本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多,虚则多见心脾气虚、肺气虚、心血虚、心阳虚、脾肾阳虚、肝

肾阴虚;实可见气滞、血瘀、痰凝、寒盛、热结;急性期以实证为主,缓解期以虚证表现突出。

② 辨疼痛性质

闷痛:是胸痹的最常见表现,闷重而痛轻,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与情绪变化有关者,多属气滞;若胸闷天阴加重,身胖痰多,苔腻者,多为痰浊。

刺痛:胸中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青紫,脉涩,多属血瘀。血瘀证为胸痹最常见证型,多兼夹他证出现,故当结合具体病情,治疗有所侧重。

灼痛:多由火热之邪所致,宜分清虚实。若胸中灼痛,心烦躁扰,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多属实火;若胸中灼痛而闷,痰粘色黄,苔黄腻,脉滑数,多属痰火;若胸中灼痛不剧,伴五心烦热,眩晕,盗汗,舌红少津或少苔者,多属阴虚有火。

绞痛: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涩,为寒凝心脉所致;若见阳虚征象,畏寒踡卧,舌淡而胖者,多属阳虚内寒;若绞痛兼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冷汗如油,则为阳虚暴脱危重之象。

隐痛:多见于缓解期,胸中疼痛隐隐而作,劳后易发,气短神疲者,多属气虚;若见畏寒肢冷,属阳虚;若胸中隐痛而闷,亡血或经后而发,心悸少寐,舌淡者,多属心血亏虚;若胸中隐痛而烦,头晕耳鸣者,多属阴虚。

③ 辨病势轻重

心痛发作次数:发作频繁者重。

每次心痛发作持续时间:瞬间即逝者轻,疼痛持续时间长者重。疼痛部位固定与否,疼痛部位固定不移者,病情较重;疼痛部位窜走不定者,病情较轻。

缓解因素:休息或服药后即能缓解者轻,服药后难以缓解者重。

胸痹之轻重,还应结合全身状况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治疗原则]

针对本病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故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标实当泻,常用理气、活血、温通、化痰等法,尤重活血通络治法。由于本病多为虚实夹杂,在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常潜藏着本虚;在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可兼见邪实,故治疗上当予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不可猛攻、滥补,当以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

[分型论治]

① 心血瘀阻

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兼症:心悸不宁,眠差。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义及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均为活血化瘀之品;柴胡疏肝,

枳壳理气,一开一降,调理气机。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若胸痛甚者,可

酌加三七粉、降香、郁金、元胡以活血理气止痛。若心悸不宁重时,可酌加生龙骨、

生牡蛎、代赭石、灵磁石等镇心安神。若血瘀轻者,则可改用丹参饮为治。方中丹参

活血化瘀,能治血瘀作痛;檀香温中理气,兼治心腹诸痛;砂仁温胃畅中,能散胸中

郁闷,三药相伍配用,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② 痰浊壅塞

主症:胸闷如窒而痛。

兼症:肢重体胖,痰多脘闷,气短。

舌脉: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方义及加减:方中栝蒌开胸中痰结;半夏化痰降逆;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本方如再加入干姜、陈皮、枳壳、白蔻仁、苏梗等通阳理气化痰,则效果更佳。若症见心烦躁扰,夜寐不宁,胃脘痞闷,口臭,痰黄粘,苔黄腻,为痰热壅阻,可选用小陷胸汤或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

③ 阴寒凝滞

主症:胸痛彻背,背痛彻胸,感寒痛甚,往往遇寒而发,起病急骤。

兼症: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舌脉:舌苔白,脉沉细或紧。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

方义及加减:方中桂枝、附子、薤白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枳实化痰散结,泄

满降逆;檀香理气温中;丹参活血通络。若痰湿内盛,胸痛伴咳唾痰涎,可加生姜、陈皮、茯苓、杏仁以行气化痰。若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象沉紧,此为阴寒极盛,胸痹之重症,宜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以芳香温通而止疼痛。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附子、乌头以治心痛厥逆,赤石脂在此用以养心气,和苏合香丸同用以温开止痛,临床因附子与乌头同用者较少,故可去乌头加肉桂其效更佳,现在常用冠心苏合丸即从苏合香丸化裁而来。

④ 心肾阴虚

主症:胸中隐隐灼痛且闷,时作时休。

兼症: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痠软,头晕耳鸣。

舌脉:舌质红,体瘦,或有瘀点、瘀斑,脉细弦或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加减。

方义及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滋阴益肾;淮山药、茯苓、甘草健脾以助

生化之源。若心阴亏虚而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者,可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

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麦冬可以重用。若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

热者,可酌加制首乌、女贞子、钩藤、生石决明、生牡蛎、鳖甲等滋阴潜阳。

⑤ 气阴两虚

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兼症: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

舌脉: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方义及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

麦冬、地黄、当归、白芍,滋养阴血;远志、五味子,养心安神。若胸闷痛,可加

丹参、三七、坤草、郁金等以活血通络。若心动悸,脉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

所致,可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⑥ 阳气虚衰

主症:胸闷气短,胸痛彻背,遇冷则心痛加剧。~~~~

兼症:心悸,汗出,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

舌脉:舌质淡白或紫黯,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方义及加减: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肉桂温肾壮阳;熟地、山萸肉、枸杞、杜

仲补肾益精。若见面唇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

~~~~~~~~~~~~~~

可重用红参(或别直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若阳损及阴,

阴阳两虚者,可再加麦冬、五味子以温阳滋阴并用;若肾阳虚衰、水气凌心,症见

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少,肢体浮肿者,可用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母草、泽兰以温阳活血利水。

以上各证型多兼夹出现,故辨证施治时须灵活应用,不可拘泥。

[转归预后]

胸痹属内科急症、重症,诊断及时,辨治准确,适当调养,一般可控制或缓解病情。胸痹之重症(真心病)预后不佳,现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正确治疗,亦可转危为安。

[预防与调摄]

重视精神调摄,避免情绪过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

注意寒温适宜,顺应自然变化。

饮食避免过食肥甘厚味,戒烟禁酒,保持大便通畅,食勿过饱。

适当体力活动。

[教学参考]

临床应用研究

1. 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是以活血行血、破瘀化瘀的中药组成的单方或复方,治疗以血瘀为主的胸痹心痛。上海市以丹参201注射液(丹参酮Ⅱ磺酸钠)治疗100例心绞痛,总有效率86%,心电图有效率54.7%。上海丹参舒心片协作组,治疗323例,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0.9%,237例心电图有效率为57.3%。西苑医院用川芎嗪静滴治疗心绞痛30例,总有效率9

2.5%。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上海协作组观察结果证实其对心绞痛疗效为82%~84%,对心电图疗效为48.6%~5

3.2%。北京地区用冠心Ⅱ号(川芎、丹参、红花、赤芍、降香)治疗100例心绞痛,有效80%,硝酸甘油停减率93%,心电图有效率45.5%。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用热证心痛气雾剂(丹皮、川芎等)治疗485例心绞痛,3分钟止痛5

4.02%,3~5分钟止痛有19.97%,心电图有效率36.5%,与美国硝酸甘油疗效相仿[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47]。

2. 芳香温通法本法是以芳香走窜、温经止痛药物组成的单方或复方,用于治疗寒凝心脉为主的胸痹心痛。在观察到苏合香丸对心绞痛有效的基础上,西苑医院将该方化裁研制成心痛丸、宽胸丸及气雾剂,前者5分钟缓解心绞痛59.7%,后者总有效50%~70%,气雾剂对心绞痛疗效与国产及美国产硝酸甘油无显著差别。上海化裁为冠心苏合丸,对心绞痛有效率为95%;后又制成麝香保心丸,对209例心绞痛3日疗法总有效率75.6%,心电图有效率36.4%。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用寒证心痛气雾剂治疗237例,3分钟内止痛50.55%,3~5分钟内止痛21.86%,心电图有效28.6%,与美国硝酸甘油相仿,其中以中、轻度疗效较好,重度较差,且对不稳定心绞痛及变异性心绞痛同样有效[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60]。

3. 理气解郁法本法是以疏肝理气、解郁止痛药物组成的单方或复方,治疗以气滞为主的胸痹心痛。长春中医学院用理气冠心片治疗本病60例,总有效率90%,心电图有效率41.9%。北京中医学院用柴胡疏肝散治疗35例,显效率为68.57%[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65]。

4. 益气养阴法本法是以健脾益气、生血养阴药物组成单方或复方,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为主的胸痹心痛。上海中医研究所用生脉散治疗本病50例,有效97.8%,心电图有效率60%。浙江中医学院用本方加黄芪治疗100例,有效率95%,心电图有效率39%。北京中医学院用气血注射液(人参、黄芪、当归)观察32例,总有效率90.63%。中国中医研究院用益气活血注射液Ⅰ号(丹参、赤芍、郁金)和Ⅱ号(党参、黄芪、黄精)观察34例,显效率70.6%,总有效率94.1%,心电图有效率28%。安徽中医学院用人参针治疗冠心病57例,结果表明人参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异常,改善心气虚症状及血液流变性,而对冠心病心阴虚证患者疗效较差,甚至加重心阴虚症状,表明人参治疗冠心病亦需辨证[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4):12]。

5. 其他治法有以祛痰开胸、健脾燥湿药物组成的化痰逐饮的单方或复方,如栝蒌注射液、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等,治疗以痰浊为主的胸痹心痛。亦有以温肾壮阳、滋肾补阴药物组成的补肾固本的单方或复方,如女贞注射液、桂附八味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以及各种补肾阳、滋肾阴复方,治疗以肾亏体虚为主的胸痹心痛,均可取得一定临床及心电图疗效[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70]。

方药实验研究

1. 一般药理特点近年来研究防治冠心病的方药达百余种,常用防治冠心病方药具有以下药理特点: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及心肌营养,对抗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

降低心肌耗氧量,虽不能扩冠,但能减慢心率,如人参、党参及其他补肾养心药物具有这类②

作用。

既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又能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如葛根、参三七、羊红、盐肤木、四季青等药具有这类作用。

改善血液流变性,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等作用,如川芎、赤芍、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④

类中草药。治疗冠心病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三类。一类为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参三七、菊花、毛冬青、红花等,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一类为香豆精类化合物,如

羊红、茵陈等,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镇静等作用。一类为挥发油成分,如麝香、细辛等,具有速效止痛、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实用中医内科学1985;344]。

2. 方药的实验研究

对心脏的直接作用:热证心痛气雾剂、丹参、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冠心Ⅱ号、①

川芎、赤芍、红花、当归、三七、山楂、桑寄生、淫羊藿、补骨脂、枳实、木香、栝蒌、菖蒲、茵陈、黄芪、黄精等能增加狗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

血缺氧有保护作用。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宽胸气雾剂能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能力。安徽中医学院用人参针观察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血流量[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7):427]。

对心脏的间接保护作用:改善血小板功能:冠心Ⅱ号、毛冬青、红花、川芎、丹参、三棱、②

血竭、鸡血藤、三七、郁金、莪术、气血注射液、麝香、菖蒲、吴茱萸、肉桂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中冠心Ⅱ号、丹参、川芎、当归及毛冬青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川芎嗪能抑TXB2的生成,赤芍、红花、毛冬青能对抗TXB2的作用。改善血变性:冠心Ⅱ号、丹参、赤芍、川芎、红花、气血注射液、麝香能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电泳,改善血液流动性消除其瘀滞。溶解血栓作用:冠心Ⅱ号、川芎、益母草均能显著增加红血栓的溶解率,减弱白血栓的增长趋势,当归有抗体外血栓形成作用,麝香、牛黄有尿激酶样作用,蟾酥有抗凝血酶样作用,故可对抗血栓的形成[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56]。

对心脏的其他作用:川芎、赤芍、丹参、红花、生脉散、益气活血注射液、人参、麦冬等能③

增加心脏的耐缺氧能力。心宝、乌头、附子、蟾酥、人参、黄芪、生脉散、五味子、气血注射液等能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尤其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此外,许多治疗冠心病的方药有一定纠正心律紊乱、改善微循环、降低或调整血压等多种作用[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1991:63]。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痹证4 张某,男,42岁 就诊时间:2009年9月12日8时30分 主诉:腰痛间作7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由于职业关系,长期久坐久立,于2002年搬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症状可减轻,患者未予重视。此后患者腰痛 反复发作,曾于他院查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具体不详),经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 2009年7月21日患者不慎扭伤腰部,致腰痛加重、活动受限,伴左下肢放射痛,以臀部及小腿外侧为主,久坐久立后疼痛明显。遂于当 时就诊于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医院,查腰椎CT示:腰4/5椎后纵韧带钙化,腰5/骶1椎间盘突出,左侧隐窝狭窄。行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于今日来我科就诊。症见:神清,精神可,腰 部酸痛,左下肢放射痛,以臀部及小腿外侧为主,久坐久立后疼痛明显,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2007年胃镜检查发现浅表性胃炎。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中毒、输血史、外伤、手术史。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查:腰曲直,活动受限,腰4/5棘间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右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4字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2009年8月13日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医院查腰椎CT示:腰4/5椎后纵韧带钙化,腰5/骶1椎间盘突出,左侧隐窝狭窄。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肾虚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优势病种-胸痹

泰安市中医医院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在收集与胸痛相关的病史后,还应了解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稳定性心绞痛体检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尚能发现其他相关情况,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可发现高血压、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黄色瘤等危险因素,颈动脉杂音或周围血管病变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体检尚需注意肥胖(体重指数及腰围),以助了解有无代谢综合征。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的历史起源和沿革发展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

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40例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40例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方法对40例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除心绞痛难忍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以外,仅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40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患者心电图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总有效率为80.7%,伴随症状总有效率为90.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3%。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疗效确切。 【Abstract】Objective Buyang Huanwu Dection Treating Chest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gntion Trested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ECG indexes.Methods 40 cases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Chest addition to angina pectoris in patients with unbearable than when sublingual Suxiaojiuxin Pill, only taking Buyanghuanwu Decoction, 40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and ECG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mprove the situ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40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ECG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ain symptom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7%,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4% the symptoms, ECG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3%.Conclusion Treating BYHWD Qi and Blood Chest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Angina Pectors;Chest Pain;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gntion;Buyang Huanwu Dection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冠状动脉壁损伤,脂质沉着,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综合征。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尤以50岁以上者居多,故也有老年病之谓,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治疗及时得当,可获较长时间稳定,如反复发作,则病情较为顽固。若失治或调理失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心胸卒然大痛,甚则可“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笔者近一年多来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4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2009年8月7日~2010年l0月1日收集的门诊病例。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气虚血瘀型胸痹。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5~75岁,平均56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年6个月,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修订稿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痹证11 李某,女 45岁 就诊时间:2009-11-09 主诉:四肢关节酸痛2月余,游走不定,膝关节、腕关节屈伸不利; 伴眩晕神疲,胸闷心悸,小溲短赤,舌淡胖边有少许齿横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痹证(风寒湿邪,侵袭经络) 治则:疏风祛寒,健脾祛湿,通络止痛。 处方:(1)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肝俞 (2)犊鼻足三里阴陵泉中渚合谷侠溪太溪太冲 操作:补虚泻实,提插捻转手法,加TDP照射局部;每次选择2组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1次/天,每日一组,12次为1个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诉症状基本好转,但仍有腕关节屈伸欠佳。 按: 痹之名,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篇,痹指闭阻不通的一种病理现象。外邪侵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痛、麻木、着重、及曲伸不利等症状,名痹症。 本症的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偏胜者为行痹。 本例患者,外感风寒湿三气之邪,内因水亏木旺,肝风燥动,内外之风相兼,故四肢关节游走作痛,发为行痹之症,心悸胸闷者,痹邪有入心之势。故泻百会、风池、肝俞以祛风潜阳;泻合谷、太冲开四关以镇摄燥动之风阳;补太溪、肾俞滋肾水以涵肝木;泻神门、郄门、内关以疏内邪心君之邪,而宁心

胸痹病症的分析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痛。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JC/痛胃脘痛》明确指出心痛、胸痛、胃脘痛之别,对胸痹心痛的诊断是一大突破,在诸痛门中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 清代陈念祖《时方歌括》用丹参饮活血行气治疗心腹诸痛。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治胸痹心痛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胸痹心痛病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重症即真心痛相当于西医学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西医学其他疾病表现为膻中及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症时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I.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2.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涩,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飞素问·举痛论》:“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

胸 痹

胸痹 一、概述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病因病机 (一)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气,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二)饮食失节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如痰浊留恋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 (三)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 (四)劳倦内伤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濡养心脉,拘急而痛。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胸痹。 (五)年迈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正气自半,精血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发为胸痹;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又可进一步耗伤肾阴;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 综上所述,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 ?病位及涉及脏腑: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气虚、阳虚、气阴两虚; 标实: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 ?病势:轻重缓急、病机转化 三、诊断 (一)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及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二)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三)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四、鉴别诊断 (一)与悬饮相鉴别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二)与胃脘痛相鉴别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这是以其部位相近而言。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三)与真心痛相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证见心痛剧烈,唇紫、手足青至节,

中国和韩国针灸简史对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和韩国针灸简史对照 作者:李炯镇, 赵建国, LI Jiong-zhen, ZHAO Jian-guo 作者单位:李炯镇,LI Jiong-zhen(天津中医药大学), 赵建国,ZHAO Jian-guo(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刊名: 天津中医药 英文刊名: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0,27(5) 参考文献(5条) 1.郭世余中国针灸史 1989 2.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 2003 3.韩国医学史 1990 4.外针灸学 1993 5.医药历史 1992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梁凤霞《针灸逢源》中针灸学说特点探析[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 2.竹剑平.江凌圳浙江针灸发展史特色考略[会议论文]-2003 3.张仁针灸医学的困惑、挑战与对策[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2002,21(5) 4.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于泽.伍耀衡.齐玉焕天麻钩藤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2008,25(6) 5.费宇彤.FEI Yu-tong定性研究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2) 6.徐立.王卫谈腧穴定位法的分类[期刊论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 7.叶青合.朱江伟.吴家祥.朱伟南.YE Qing-he.ZHU Jiang-wei.WU Jia-xiang.ZHU Wei-nan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 8.章曦浅谈《针灸甲乙经》的学术价值[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 9.刘蓉.唐方浅谈西医院校留学生针灸教学体会[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1226410.html,/Periodical_tjzy201005035.aspx

中医针灸的发展之道

中医针灸的发展之道 发表时间:2014-04-28T11:44:51.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作者:王利军[导读] 中医针灸是炎黄子孙从发展到昌盛的健康根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技术 王利军(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医院 453000) 【摘要】针灸要发展,要科学化,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针灸疗法有其自身规律。在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灸应坚持形神统一,守气守神,调气为主的核心精神,现代化的新针灸是传统针灸的有益补充,针灸在发展中不应丧失其优点及文化特性。我国针灸医学存在问题表现为:其现代化进程有偏离中医理论指导的倾向;其国际化进程缺乏立法保障;针灸科治疗病种逐年减少、专业机构萎缩、低廉治疗收费和针刺与艾灸相互脱节使学科发展缓慢;针灸医师收入低下使大量人才外流;国际针灸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科学性。 【关键词】针灸发展中国特色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51-01 中医针灸是炎黄子孙从发展到昌盛的健康根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技术,它涵盖了中医原理与西医手术的诊治法则,有着中医质变的特点,不同于西医量变数据的典型区别,同时也是绿色疗法的代表。因其疗效好、无副作用、适应症广泛,才流传应用至今。几千年来,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医针灸源于新石器时期,经过历代的总结、整理才有了今天这样一套完整的医疗方式。它的玄奥在于,它是建立在中国人文化境界中,主要表现为对经络穴位与内脏表里关系的认识。穴位、经络是针灸区别于其它医疗方式的特殊之处,并且中医最基础的四诊八纲,经脉气血等一系列基础理论在针灸方面发挥的尤为广泛,结合针灸十二经辩证的特色,把人整体宏观地分析,诊断祛疾于针下,以至使针灸常久不衰。中医针灸是几千年中国的文化瑰宝,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中医针灸医生在扞卫着我们的传统医学,但是,总觉得他在发展与消极中彷徨,不见起色。我个人认为应以以下几点来发展中国针灸事业。 一、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接受针灸 针灸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通络止痛、增强免疫力及调节人体平衡三点。临床应用更为广范,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经研究证实,有3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其中有100多种疾病针灸的治疗效果突出,如皮肤病和妇科病等。针灸疗法发展应用到今天,已延伸变化出许多新疗法,如耳针疗法、头针疗法、水针疗法、电针疗法、光针疗法等等。实践证明,每个疗法各有特色。如耳针更适用于减肥、戒烟、戒酒、戒毒,头针疗法适用于运动感觉障碍类疾病等。现在有许人对中医针灸的认识并不全面,至于灸法,更是少人问津,其实他们的疗效很广泛,尤其对慢性疲劳、功能低下等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提倡个体开展针灸讲学班,放开针灸专科医院建院条件,开展针灸师在全国的义诊宣传,降低针灸文凭界线的录用。把中医针灸当作一项新生事物来宣传,力争在中国二十一新世纪现代人脑中留下针灸的影子,而不仅仅是渊源几千年的模式去学。让更多的现代人重新了解针灸、热爱针灸而努力。因此,针灸常务理事会在这方面的重担可能会更大。 二、针对疑难疾病,通过科研探索,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仅希望针灸可以治疗诸多的慢性病与常见病,而且越来越希望可以通过针灸来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疾病,这无疑是向中医针灸发起挑战。为此,如何提高中医针灸的临床水平,是今后针灸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医针灸治疗中,疗效是针灸的生命。为了使得中医针灸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医学界的科学认证,有必要从根本上加强针灸疗法的研究,同时,借助现代医学、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在临床上,需要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各种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可比性,从而优选出最佳的一种疗法,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 三、培养针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社会上针灸从业人员不少,有些人根本没有行医资格,操作不规范,安全隐患多,从某种程度上败坏了针灸声誉,使部分病员对针灸疗效产生怀疑。因此,作为一个针灸医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首先是医生,然后才是针灸医生。针灸医生作为一个医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能够懂得和使用各科知识,从多种手段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针灸“单打一”,如:在治疗中风偏瘫过程中,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和掌握康复运动训练的要领,对针灸技术要精益求精,因人而异,辨穴、选穴、手法等都要过的硬。手法上强调“气至病所”要有独到之处才能留得住,治得好病人,绝对不能一扎了事,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为针灸学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发展 为了确保中医针灸有足够的发展条件与空间,我们应加强针灸的学科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针灸学科建设的专项投入,通过对人才培养、研究经费与基地等给予大力支持;学术界应倡导针刺和艾灸并用和电针与传统针刺手法相结合;推行一次性针灸针在临床的使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这项有利于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举措进行积极的宏观调控,制定强制性推行使用一次性针灸针的法规,消除患者在治疗中的疑虑。针灸理论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其深刻内涵难为常人所理解。我们发展针灸,要在基于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发展其长处,不要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丧失其文化特点。我们的针灸医生一定不能得过且过,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培养自己全科医生的同时,要有优秀的人品,高尚的人格,要学会心理治疗,全身心地去溶入社区,溶入社会。 总之,中医针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具有独特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正视针灸学科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针灸疗法的优势,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究和发展针灸学,同时,在针灸人才素质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在针灸医疗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努力使针灸在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均能向科学化、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中医针灸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共同为针灸的发展,为人类健康而努力。

胸痹之名称

胸痹: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将饮邪痹阻胸中作为胸痹的主要病机。 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或劳倦伤脾,生化无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久病不愈,房劳伤肾,进而损及心之阴阳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寒凝心脉型胸痹。证见心痛如绞、遇冷则疼痛加重,甚则伴有手足不温,冷汗出,心悸气短,心痛彻背,苔白脉紧,治宜通阳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 ②痰浊闭阻型胸痹。证见心痛胸闷,咳痰粘稠,纳少倦怠,苔白腻脉滑,治宜理气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味。 ③瘀血痹阻型胸痹。证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④心气不足型胸痹。证见心痛伴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舌淡脉细缓,治宜养心益气通脉,方用保元汤加味。 ⑤心阴不足型胸痹。证见心痛,头晕,心烦失眠,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心,方用天王补心丹。 ⑥心阳亏虚型胸痹。证见心痛心悸,遇冷病甚,神疲气短,四肢不温,舌淡胖,脉沉迟,治宜补气温阳,方用人参汤加味。胸痹如持续发作,疼痛剧烈,也可变生厥证、脱证等危重证候。 症状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分别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以胸痛为主症的疾病相类似,下列药粥具有宽胸、理气、止痛、化痰等功效。治疗胸痛效果较好。 治疗 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粳米100克。薤白同粳米煮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桂心粥:桂心1~2克,茯苓10克,粳米50~100克。用粳米煮粥,桂心、茯苓加水煎汁,取汁入粥中同煮,沸后即可。 芥菜粥:芥菜头4个,粳米50~100克。洗净芥菜头切成片,与粳米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熟后食用。 山楂荷叶粥:山楂15克,荷叶12克,糯米100克。糯米加水煮粥,同时放入切碎的山楂、荷叶,以文火煮烂后,温服。 加味桃仁粥:桃仁20克,生地黄30克,桂心3~5克,生姜1块,粳米100克,白酒适量。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粳米研细待用。用适量白酒将生地黄、生姜和桃仁绞取汁液。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放入桃仁、生地黄、生姜汁,粥熟调入桂心末,搅匀,空腹服食。 心血瘀阻证

胸痹 真心痛

第二节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栝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论述更多,治疗方法也十分丰富。如《圣济总录·胸痹门》有“胸痹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脊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的症状记载。《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在“治卒心痛诸方”、“治久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等篇中,收集治疗本病的方剂甚丰,观其制方,芳香、温通、辛散之品,每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品相互为用,标本兼顾,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 迨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机微义·心痛》对心痛与胃脘痛进行了明确的鉴别。后世医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等,至今沿用不衰,为治疗胸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其他如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本病证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在本病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因实致虚,亦有因虚致实者。 一、病因 1.寒邪内侵 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气,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医学正传·胃脘痛》:“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诚如《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类证治裁·胸痹》也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2.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如痰浊留恋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证。 3.情志失节 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

(推荐)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痛引左肩或左臂内侧。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 1.以心前区疼痛、憋闷、短气为主症。表现为胸骨后发作性疼痛,常为隐痛、刺痛、绞痛、疼痛可放射于左肩背、左臂内侧、颈、咽喉等部位。时作时止,反复发作,疼痛一般持续数十秒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多伴有心悸怔仲、短气乏力、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自汗等。临床以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痰浊的病机为多,可见相应的舌象、脉象。 2.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劳累过度、七情过激,气候变化,狂饮暴食等而诱发。部分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鉴别要点 (1)胃脘痛:胃脘痛的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多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胸痹心痛之不典型者亦表现为胃脘部疼痛,但多伴有心悸怔仲、短气乏力等症状,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 (2)真心痛:胸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休息或服药后不可缓解,常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欲绝或结代等的一种危重证候。胸痹心痛之胸痛,疼痛较轻,持续时间短暂,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 (3)悬饮:其多表现为胸胁攻撑胀痛,持续不解,且疼痛随呼吸、咳唾、体位变化而加重,常伴有咯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胸痹心痛之胸痛,疼痛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暂,疼痛可放射于左肩背、左臂内侧、颈、咽喉等部位,常因劳累过度、七情过激,气候变化,狂饮暴食等而诱发。部分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 辨证论治 本虚宜补,针对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之证而分别给予益气、温阳、滋阴、补血治疗,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之证而分别给予理气、活血、温通、化痰治疗。 实证 (1)痰阻心脉——饮食不节,多食肥甘,或忧思伤脾,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痹阻胸阳。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瓜蒌12g法半夏10g薤白12g石菖蒲12g枳实12g桂枝10g陈皮12g 干姜10g 细辛3g。(2)气滞心胸——情志抑郁,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心脉痹阻。 治法:疏肝理气,调畅心脉。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 枳壳10g 香附10g 川芎10g 郁金10g 延胡索10g 炙甘草3g (3)心血瘀阻——血瘀内停,心脉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 当归12g,生地黄12 g,赤芍12g,川芎12g,牛膝12g,桃仁12g,红花12g,柴胡6g,枳壳6g,甘草3g,桔梗3g 蒲黄(包煎)10g 五灵脂(包煎)12g (4)寒凝心脉——寒邪内侵,胸阳不振,心脉不畅

倪海厦针灸篇演讲稿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此外,校对过程增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 各位同学!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呢?我们叫JIU,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