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沪教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沪教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沪教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沪教版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寿光市台头三中郑惠民

复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质和应用。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或判断化学式。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学习(或练习)重点、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质和应用。

2、易出错,值得注意的知识点、问题。

二、考基要点与往年中考试题(使学生把握本部分的考点,熟悉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M+3O2=====2CO2+3H2O

则该化合物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化学式为C2H5OH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中考试题]下图形象地表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3

B、3/1/2

C、4/1/2

D、3/1/3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考试题]将25gA、5gB、10gC三种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10gA、21gC,还有一种新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B、C、D分别表示化学式,则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考点三]用托盘天平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试题]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考点四]质量守恒定律在综合题中的应用

[中考试题]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36%,使10g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Fe2O3完全反应后再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气体全部吸收生成了多少克白色沉?同学之间讨

论、交流。

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的思维方法。

点燃

三、解题启示

四、基础闯关与能力提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基础闯关(基本分一定要拿全)

1、在2A+B==2C+D 反应中,5gA 和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 ,则生成D 的质量为(

) A

、4g B 、3g C

、5g D 、6g

2

、(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2) 红磷在耐高温的容器中燃烧,能正确表示固体物质总质量的是( )

A B C D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4A+3B 2=2X 的反应中,X 化学式是( ) A 、A 4B 3 B 、AB 2 C 、A 2B 3 D 、AB

潜能挑战(高分要全力争取)

1、已知反应3A+2B=2C+D ,A 、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 共140g ,则消耗B 的质量为( )

A 、60 g

B 、80 g

C 、90 g

D 、120 g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a+2b)

B、a/2(a+b)

C、a/b

D、a/2b

3、将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1)这三次试验哪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第一次为什么生成10g氧化镁而不是16g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

(3)第三次为什么生成20g氧化镁而不是28g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

4、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氢氧化钾固体经过分析知道,其中含水7.62%,碳酸钾2.38%,氢氧化钾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到16.679g10%的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多少固体?

五、错题整理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练习的本意不仅在于对知识的复习巩固,还包含着有深化和提高的目的。因此,解题时不能只满足于解出来,还要重视解出来后的“善后处理”,做完习题后都要做些回顾:

1、题目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

2、命题的用意何在?

3、解题中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规律性东西?

4、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自己所用的是不是最佳方法?有无创新之处?

5、在解答过程中,自己的思路是否简捷?并与老师讲课时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相比较,从老师那里学习思考问题的“点金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