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存档)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存档)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存档)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存档)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

11 钢筋加工与安装

钢筋加工与安装的质量通病和防冶措施叙述于后。

11.1 原料材质

11.1.1 表面锈蚀

1.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2.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3.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使离地面200mm以上;库存期限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库的先使用。工地临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4.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采用手工(用钢丝刷刷或麻袋布擦)或机械方法,并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盘条细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如圆盘钢丝刷除锈机(在马达转动轴上安两个圆盘钢丝刷刷锈)。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因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处置。11.1.2 混料

1.现象

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清,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有技术证明与无技术证明的非同批原材料垛在一堆,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钢筋出厂未按规定轧制螺纹或涂色;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未随钢筋实物同时送交仓库。

3.预防措施

仓库应设专人验收入库钢筋;库内划分不同钢筋堆放区域,每堆钢筋应立标签或挂牌,表求其品种、等级、直径、技术证明编号及整批数量等;验收时要核对钢筋螺纹外形和涂色标志,如钢厂未按规定做,要对照技术证明单内容鉴定;钢筋直径不易分清的,要用卡尺检查。4.治理方法

发现混料情况后应立即检查并进行清理,重新分类堆放;如果翻工作量大,不易清理,应将该堆钢筋做出记号,以备发料时提醒注意;已发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即追查,并采取防止事帮的措施。

11.1.3 原料曲折

1.现象

钢筋在运至仓库时发现有严重曲折形状。

2.原因分析

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

3.预防措施

采用车架较长的运输车或用挂车接长运料;对于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架装卸车,避免用钢丝绳捆绑。

4.治理方法

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于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总细裂纹。局部矫正不查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对Ⅱ级和Ⅲ级钢筋的曲折后果应特别注意。

11.1.4 钢筋实际直径偏大

1.现象

根据进货单,钢筋直径为6mm,实测结果为6.3至6.5mm。

2.原因分析

利用旧轧辊轧制,按英制为1/4in直径。

3.预防措施

按6mm计,质量没有问题,为避免浪费,出厂时货单应按实际规格写。

4.治理方法

向发货单位确切了解钢筋的实际直径大小,按实际情况进行代换应用。

11.1.5 成型后弯曲处裂缝

1.现象

钢筋成型后弯曲处外侧产生横向裂缝。

2.原因分析

材料冷弯性能不良;在北方地区寒冷季节,成型场所温度过低。

3.预防措施

寒冷地区成型场所应采取保温或取暖措施,维持环境度达到0℃以上。

4.治理方法

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取样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检查裂缝是否由于原先已弯折或碰损而形成,如有这类痕迹,则属于局部外伤,可不心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检验。

11.1.6 截面扁圆

1.现象

钢筋外形不圆,略呈椭圆形。

2.原因分析

轧制缺陷。

3.预防措施

通过供应部门或直接提请钢厂注意,要求不再发出类似缺陷的钢筋。

4.治理方法

用卡尺抽测钢筋直径多点,并与技术标准对照,如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即可用于工程;如椭圆度较大,直径误差超过规定范围,通过计算确定钢筋截面积大小,对小于按原钢筋直径计算的截面面积,应予降级或按较小直径钢筋使用。对于螺纹钢筋,不易计算截面面积,应取样做拉伸试验,取试验总拉力按原钢筋应有的截面面积确定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1.1.7 试样强度不足

1.现象

在一套钢筋试样中,取一根试件作拉力试验,另一根试件作冷弯试验,其中拉力试验所得的强度指标(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钢筋出厂时检验疏忽,以致整批材质不合格,或材质不均匀。

3.预防措施

收到钢厂发来的钢筋原材料后,应首先仔细查看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发现可疑情况,如强度过高或波动较大等,应进行复查。

4.治理方法

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作第二次拉力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中任一指标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或作降级处理。

11.1.8 冷弯性能不良

1.现象

按规定作冷弯试验,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钢筋含碳量过高,或其它化学成分含量不合适,引起塑性性能偏低;钢筋轧制有缺陷,如表面有裂缝、结疤或折叠。

3.预防措施

通知钢筋生产厂引起注意。

4.治理方法

按11.1.7“试样强度不足”的处理方法再取样试验,确定冷弯性能的好坏。

11.1.9 热轧钢筋无标牌

1.现象

钢筋进库时无标牌,材质不明。

2.原因分析

管理不善,标牌散失或堆垛时混料,但钢厂仍发货;运输过程中标牌失落。

3.预防措施

通知发货单位加强其余批号钢筋的管理。

4.治理方法

每捆钢筋都需取样试验,以确定级别;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得用于重要承重结构作为受力主筋(不得已条件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研究降级或充当较细钢筋使用);不成捆或非成盘钢筋,如考虑逐根取样浪费太大,根据实际情况充当较细钢筋或降级使用(如螺纹钢筋按Ⅰ级钢筋使用)。

11.1.10 钢筋纵向裂缝

1.现象

螺纹钢筋沿“纵肋”发现纵向裂缝,或在“螺距”部分有断续的纵向裂缝。

2.原因分析

轧制钢筋工艺缺陷所致。

3.预防措施

剪取实物送钢筋生产厂,提醒今后生产时注意加强检查,不合格不得出厂。

4.治理方法

作为直筋(不加弯曲)用于不重要构件,并且仅允许裂缝位于受力较小处;如裂缝较长(不可能使裂缝位于受力较小处),该钢筋应报废。

11.2 钢筋加工

11.2.1 条料弯曲

1.现象

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2.原因分析

与11.1.3“原料曲折”类似措施,可减轻条料弯曲程度。

4.治理方法

直径为14mm和14mm以下的钢筋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粗钢筋用人工调直;可用手工成型钢筋的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板柱间,用平头横口板子将钢筋弯曲处板直,必要时用大锤配合打直;将钢筋进行冷拉以但直。

11.2.2 钢丝表面损伤

1.现象

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

2.原因分析

(1)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太小。

(2)调直模安装不合适。

3.预防措施

(1)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保证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

(2)根据调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钢筋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

4.治理方法

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力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机械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仅允许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量检验。

11.2.3 剪断尺寸不准

1.现象

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

2.原因分析

(1)定尺卡板活动;

(2)刀片间隙过大。

3.预防措施

(1)拧紧定尺卡板紧固螺栓;

(2)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mm为合适。

4.治理方法

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

11.2.4 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

1.现象

使用钢筋调直机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顶弯。

2.原因分析

弹簧预压力过大,钢筋顶不动定尺板。

3.预防措施

调整弹簧预压力,并事先试验合适。

4.治理方法

切下顶弯的钢筋,用手锤敲打平直手使用。

11.2.5 钢筋连切

1.现象

使用钢筋调直机切断钢筋,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连切

2.原因分析

弹簧预压力不足;传送压辊压力过大;料槽钢筋下落阻力过大。

3.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作相应调整,并事先试验合适。

4.治理方法

发现连切应立即断电,停止调直机工作,检查原因并及时解决。

11.2.6 箍筋不规方

1.现象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2.原因分析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3.预防措施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参见11.2.7“成型尺寸不准”部分内容);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4.治理方法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它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

11.2.7 成型尺寸不准

1.现象

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

2.原因分析

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3.预防措施。

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形状钢筋下料下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法: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

扳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可参考表11-1的数值。

扳距参考值表11-1

弯制角度 45° 90° 135° 180°

扳距 1.5~2d 2.5~3d 3~3.5d 3.5~4d

表11-1中的d为钢筋直径。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对于开头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进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板距等),以作为示范。

4.治理方法

当成型钢筋各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征分别处理。如其所处位置对结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应尽量用在工程上;如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有偏差或弯曲角度稍有不准,应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可用。但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的,或钢筋无法安装

的(如钢筋长度或高度超出模板尺寸),则必须返工;返工时如需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则仅限于Ⅰ级钢筋返工一次,并应在弯折处仔细检查表面状况(如是否变形过大或出现裂纹等)。

11.2.8 点焊网片扭曲

1.现象

钢筋点焊网片(特别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不平整或扭曲。

2.原因分析

(1)钢筋调直状况不良;

(2)点焊操作台台面或模架不平;

(3)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焊接参数操作(如电极压力、电流闭合时间各点不匀等);(4)网片搬运或堆放时扔摔。

3.预防措施

(1)预选检查钢筋平直状态,不直的用手锤矫直;

(2)随时注意操作台台面和模架是否有过大变形,不平的要及时修理;

(3)操作时尽量使电极压力、电流闭合时间等焊接参数一致;

(4)网片搬运堆放应轻抬轻放。

4.治理方法

观察网片是否平整,将有问题的放在平板上测量扭曲程度,轻微扭曲的用锤子局部敲打整平,较严重的用压杆矫平。但是必须注意防止焊点受力脱落。

11.2.9 成型钢筋变形

1.现象

钢筋成型时外形准确,但在堆放过程中发现扭曲、角度偏差。

2.原因分析

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压弯;搬运频繁。3.预防措施

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推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治理方法

将变形的钢筋抬在成型案上矫正;如变形过大,应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1.2.10 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

1.现象

取冷拉钢筋试件检验,所得伸长率指标小于技术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原因分析

钢筋原料材料含碳量过高,或表现在强度过高;控制冷拉率过大或控制应力过大。

3.预防措施

预先检验钢筋原材料材质,并根据材质具体情况,由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控制应力和冷拉率。

4.治理方法

伸长率指标小于技术标准的冷拉钢筋属于不合格品,只能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但是,冷拉钢筋作拉力试验应按规范规定,第一次结果中伸长率如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包括拉力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诸指标仍有一项不合格,才认为这批冷拉钢筋不合格。

11.2.11 冷拉钢筋强度不足

1.现象

取冷拉钢筋试件检验,所得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小于技术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原因分析

钢筋原材料抗拉强度不足,控制冷拉率过小或控制应力过小。

3.预防措施

预先检验钢筋原材料强度情况,由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控制应力和冷拉率。

4.治理方法

强度不足的冷拉钢筋属于不合格品,必须降级使用。不过,作拉力试验时,第一次结果如强度不足,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鉴定方法参见11.2.10“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部分内容。也可以调整控制冷拉率或控制应力值再次冷拉。

11.2.12 冷拉率波动大

1.现象

采有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同批钢筋的控制冷拉率差值大于1%以上。

2.原因分析

钢材材质不匀或原材料混炉批。

3.防治措施

(1)同炉批或相当于同炉批(即冷拉率差值不大)的钢筋,可按试验结果确定其冷拉率,一般取略高于统计平均值的数值作为实际施工的冷拉率。

(2)冷拉率波动大的钢筋,有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冷拉钢筋。

11.2.13 冷拔断丝

1.现象

拔制过程中钢丝断料。

2.原因分析

(1)钢筋每次拔制的压缩率过大;原材料含碳量过高(表现为强度过高或伸长率小,或屈服点不明显);

(2)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3)除锈剥皮不彻底,致使钢丝产生沟痕。

3.预防措施

(1)选择最佳压缩率,一般情况下可使后道钢丝直径等于0.85乘以前道钢丝直径,如原材料材质有变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压缩率;

(2)妥善保管原材料,防止Ⅰ级热轧圆盘条钢筋与其它钢号不明的钢筋混杂;

(3)如原材料存放时间过长,出现氧化铁锈皮,应通过除锈剥皮机加强处理。

4.治理方法

查清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整好设备,再继续拔制。

11.2.14 冷拔钢丝塑性差

1.现象

取冷拔钢丝试件检验,所得伸长率小于技术标准所要求的数值,或反复弯曲次数达不到规定值。

2.原因分析

总压缩率过大;原材料含碳量过高。

3.预防措施

(1)合理控制总压缩率,在一般情况下,直径5mm的钢丝由8mm盘条经数次反复冷拔而成,直径3和4mm的钢丝用6.5mm的盘条拔制;冷拔次数不宜过多(但也不宜过少,以防止断丝,应由试验选择);

(2)检验原材料性能,如强度远远超过Ⅰ级钢筋要求的下限(甚至达到Ⅱ级钢筋的规定值),则不用于拔制钢丝。

4.治理方法

塑性不良的钢丝只能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用作构件吊钩(塑性性能合格的钢丝有被用作小构件吊钩的)。

11.2.15 圆形螺旋筋直径不准

1.现象

圆形螺旋筋成型方法通常采用手摇卷筒盘缠来实现,成型后直径不符合要求。

2.原因分析

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考虑这两点因素。

3.预防措施

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当盘缠在卷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引起,拉开螺距后又会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由试验确定。

4.治理方法

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偏差值时,可用合适直径的卷筒再行盘缠,直至调整合适。

11.2.16 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

1.现象

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布置,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

2.原因分析

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根数往往只写总根数,在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

布置的情况。例如,原设计8根直径为2mm的Ⅱ级钢筋,根据强度计算用9根直径为18mm 的Ⅲ级钢筋代换,可是施工图上这8根钢筋是按每4根布置于两处的,改为9根后就无法均分了。

3.预防措施

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则应在材料表上将总根数改为分根数,然后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例如,8根钢筋分两处布布置,则将根数改写为“2×4”,并按4根进行代换作业。

4.治理方法

按新方案重新代换,或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计算,补充不足部分。例如,上例中可按一处用5根,别一处用4根再补充1根直径为12mm的Ⅲ级钢筋。

11.3 钢筋安装

11.3.1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1.现象

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板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

2.原因分析

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和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安装质量影响因素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3.预防措施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4.治理方法

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它部位变形或松扣。

11.3.2 绑扎网片斜扭

1.现象

绑好的钢筋网片在搬移、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扭曲。

2.原因分析

搬运过程中用力过猛,堆放地面不平;绑扣钢筋交点太少;绑一面顺扣时方向变换太少。3.预防措施

堆放地面要平整;搬运过程要轻抬轻放;增加绑扣的钢筋交点;一般情况下,靠外转两行钢筋交点都应绑扣,网片中间部分至少隔一交点绑一扣;一面顺扣要交错着变换方向绑;网片面积较大时可用细一些的钢筋作斜向拉结,绑扣和斜拉情况见图11-1。

4.治理方法

将斜扭网片正直过来,并加强绑扎,紧回结扣,增加绑点或加斜拉筋。

11.3.3 平板保护层不准

1.现象

(1)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悬臂板的板面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

2.原因分析

(1)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

(2)当采用翻转模板生产平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浇筑阳台板、挑檐板等悬臂板时,虽然不用翻转法生产,也有这种情况),由于没有采取可靠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

3.预防措施

(1)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

(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或用钢筋承托钢筋网片(钢筋穿过侧模作为托件),再在翻转后(不是翻转模板则在浇捣后)抽除承托钢筋(图11-2)。

4.治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成型构件保护层不准,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对平板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

11.3.4 骨架吊装变形

1.现象

钢筋骨架用吊车吊装入模时发生扭曲、弯折、歪斜等变形。

2.原因分析

骨架本身刚度不够;起吊后悠荡或碰撞;骨架钢筋交点绑扎欠牢。

3.预防措施

起吊操作力求平稳;钢筋骨架起吊挂钩点要预先根据骨架外形确定好:刚度较差的骨架可绑木杆加固,或利用“扁担”起吊(即通过吊架或横杆起吊,使起吊力垂直作用于骨架);骨架各钢筋交点都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用电焊适当焊上几点。

4.治理方法

变形骨架应在模板内或附近修整平复,严重的应拆散、矫直后重新组装。

11.3.5 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1.现象

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2.原因分析

(1)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2)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它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

3.预防措施

(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

(2)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4.治理方法

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

11.3.6 框架梁插筋错位

1.现象

框架梁两端外伸插筋是准备与柱身侧向外伸插筋顶头焊接(一般采用坡口焊)的,由于梁插筋错位,与柱插筋对不上,无法进行焊接。

2.原因分析

插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碰撞,向上下或左右歪斜,偏离固定位置。3.预防措施

外伸插筋用箍筋套上,并利用端部模板进行固定。端部模板一般做成上下两片,在钢筋位置上各留卡口,卡口深度约等于外伸插筋半径,每根钢筋都由上下卡口卡住,再加以固定。此外,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如固定处松脱应及时校正。

4.治理方法

梁、柱插筋如不能对顶施加坡口焊,只好采取垫筋焊接联系,但这样做会使框架接点钢筋承受偏心力,对结构工作很不利。因此,处理方案必须通过设计部门核实同意。

11.3.7 同截面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

2.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

(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忽略了配置在构析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规定为: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4)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预防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如图11-3所示,同一组搭配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

(2)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如屋架下弦,拱拉杆等)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3)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含义。

(4)如分不清拉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

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或受压区理解不同(表现在取料时,某分号有多有少),则应讨论解决。

4.治理方法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太大,则可采用加焊帮条(个别情况下,经过研究,也可以采用绑扎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搭接。

11.3.8 露筋

1.现象

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

3.预防措施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图11-4),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4.治理方法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调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原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

11.3.9 箍筋代换后截面不足

1.现象

绑扎钢筋时检查被代换的箍筋(这里指梁的箍筋)根数,发现截面不足(根据箍筋直径和间距计算)。

2.原因分析

配料时对横向钢筋规格代换,通常是箍筋和弯起钢筋结合考虑,如果单位长度内的箍筋全截面面积比原设计小,说明配料人考虑了弯起钢筋的加大。有时由于疏忽,容易忘记按加大的弯起钢筋书写配料单,这样,在弯起钢筋不变的情况下,显得箍筋截面不足。

3.预防措施

配料时,作横向钢筋代换后立即书写箍筋和弯起钢筋的配料单,绑扎钢筋发现箍筋截面不足时,注意弯起钢筋是否加大。

4.治理方法

增加箍筋(如梁的钢筋骨架已绑好,则绑好的箍筋应松和,以便重新布置箍筋间距)。

11.3.10 柱子受力筋代换后截面不足

1.现象

绑扎柱子钢筋骨架时,发现受力面钢筋不足。

2.原因分析

对于偏心受压柱配筋,没有按受力面钢筋进行代换,而按全截面钢筋进行代换。

3.预防措施

要掌握柱子的受力特征,根据受力面的配筋情况进行钢筋换。

4.治理方法

如果受力筋代换后截面不足的差值很小,有可能满足构件使用要求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可不心作返工处理;但经过复核,因受力筋找换后截面不足将影响构件使用要求,则应更换受力筋的配置,以补足截面。

11.3.11 箍筋间距不一致

1.现象

按图纸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表现末一个间距与其它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原因分析

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

例如图11-6左图是图纸要求的箍筋间距,右图示绑扎钢筋骨架时从左向右划线,最末一个间距只有50mm;钢筋材料表中写明箍筋数为30个,而实际上却需31个。

3.预防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例如,对图11-6的钢筋骨架,如预先计算,则箍筋实际划线间距应为[6000-2×(25+50)]÷(30-1)=202mm。有时,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点向两端划线。例如,对图11-6的梁,如果不经预计算,而从梁的中心点向两端划线,则如图11-7分布,两头箍筋间距为225mm,固然超过标准允许误差,但是,如果梁长为5980mm,则两头间距是215mm,也就可以了。4.治理方法

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

11.3.12 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1.现象

在钢筋骨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2.原因分析

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3.预防措施

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图11-8),搬运时轻抬轻放。

4.治理方法

将松脱的接头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1~2点。

11.3.13 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

1.现象

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图11-9a)。

2.原因分析

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所致。

3.预防措施

安装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按图11-9(b)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

4.治理方法

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11.3.14 梁箍被压弯

1.现象

梁钢筋骨架绑成后,未经搬运,箍筋即被骨架本身重量压弯。

2.原因分析

梁的高度较大,但图纸上未设纵向构造钢筋或拉筋。

3.预防措施

当梁高超过70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联系。拉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每隔3~5个箍筋放置一个拉筋,见图11-10。拉筋一端弯成半圆钩,另一端做成略小于直角的直钩。绑扎时先把半圆弯钩挂上,再将另一端直钩勾住扎牢。

4.治理方法

将箍筋压弯的钢筋骨架临时支上,补充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11.3.15 肋筋楼盖空筋困难

1.现象

如图11-11所示,由于施工条件限制,在1号、2号和3号钢筋绑完后,穿进4号筋比较困难。

2.原因分析

事先没有考虑施工条件,忽略了钢筋安装顺序。

3.预防措施

先将4号钢筋放进1号和2号弯起部分的下面,再取3号钢筋与1号、2号钢筋绑扎,然后绑4号钢筋。

4.治理方法

适当解松3号钢筋的一些绑扣,使1号、2号钢筋脱离3号钢筋,再穿4号钢筋。

11.3.16 弯起钢筋方向错误

1.现象

在悬臂梁中(如阳台挑梁),弯起钢筋的弯起方向板反(见图11-12,a为图纸要求,b为方向错误,虽然沿全长是等截面梁,但由于上、下面的预埋件配置不同,所以不能两面互换使用);在悬伸梁中,弯起钢筋上部平直部分两端长度是不一样的,本应按图11-13(a)放,却放成(b)图所示。

2.原因分析

钢筋骨架入模疏忽;没有对安装人员进行认真交底,造成操作错误。

3.预防措施

对这类容易引起错误的情况,应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骨架上挂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

4.治理方法

这类错误有时发现不了,造成隐患;也可能在安装下一个钢筋骨架时发现错误,但已浇筑混凝土的构件必须逐根凿开检查,通过结构受力条件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

11.3.17 双层网片移位

1.现象

配有双层网片的平板,一般常见上部网片向构件中部移位(向下沉落),但只有构件被碰损露筋时才能发现。

2.原因分析

网片固定方法不当;振捣碰撞。

3.预防措施

利用一些套箍或钢筋制成支架,将上、下网片绑在一起,成为整体;如仅考虑上部网片位置准确,可参见11.3.3“平板保护层不准”的内容。

当发现双层网片移位情况时,构件已经制成,故应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

11.3.18 钢筋遗漏

1.现象

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

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当,没有事先熟悉图纸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

3.预防措施

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图纸,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氙扎安装顺序和步骤;整个钢筋骨架绑完后,应清理现场,检查有没有某号钢筋遗留。

4.治理方法

漏掉钢筋要全部补上。骨架构造简单者,将遗漏钢筋放进骨架,即可继续绑扎;复杂者要拆除骨架部分钢筋才能补上。对于已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物或构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则要通过结构性能分析来确定处理方案。

11.3.19 绑扎节点松扣

1.现象

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节点松扣;或浇筑混凝土时绑扣松脱。

2.原因分析

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

3.预防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5mm 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也可利用废钢丝绳烧软后破开钢丝充当绑线。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4.治理方法

将节点松扣处重新绑牢。

11.3.20 柱钢筋弯钩方向不对

1.现象

柱钢筋骨架绑成后,安装时发现弯钩超出模板范围。

2.原因分析

绑扎疏忽,将弯钩方向朝外。

3.预防措施

绑扎时使柱的纵向钢筋弯钩朝向柱心。

4.治理方法

将弯钩方向不对的钢筋拆掉,调准方向再绑。切忌不拆掉钢筋而硬将其拧转(因为这样做,不但会拧松绑扣,还可能导致整个骨架变形)。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2) (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4)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6) (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7) (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8) (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9) (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0) (八)、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1) (九)、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十)、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3) (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4)

XXXXXXX土建工程 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量大面广,危害较大,消除和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验收规范》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及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总结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解决质量通病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中。工序验收按班组自检、班组负责人(观察、翻样)复检、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检程序。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同时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验收,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核定。 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综合分析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较适宜。 2、通过图纸会审,方案优化,消除由设计欠周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则通过改进设计来治理。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改进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措施方案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2013年7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7月16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道路工程设计起点K0+020,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设计终点K3+200,位于锦江桥附近。道路全长3200米,红线宽度40米,道路两侧各有一定宽度的规划绿地,道路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道路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 道路沿线共有六处交叉口(含起点与迎宾大道南延线线交叉口),第一处交叉口为起点处天保大道与迎宾大道平交口,天保大道顺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第二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三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元华路底层道路平交;第四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五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赛事中心连接线平交;第六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站华路平交。与元华路相交路口,元华路40米红线范围由元华路实施,元华路红线范围外由本道路实施;与站华路相交路口已由站华路实施。其余路口由本道路设施。 本项目位于双流县华阳区,处于天府新区的核心地带,作为与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同期开工的天府新区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以在区域交通中起到连通“三纵”的作用,同时可带动周边区域地块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本道路规划红线宽

40米,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宽,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宽。横断面布置要素及尺寸如下: 其中车行道路面具体划分为: 32米=0.25米路缘带+4.5米非机动车道+(3.75+3.75+3.5)米机动车道+0.5米中央双黄线+(3.5+3.75+3.75)米机动车道+4.5米非机动车道+0.25米路缘带。 车道横坡度为1.5%向外侧,人行道横坡度为2%向内侧,均采用单折线型式;人行道路缘石外露高度22cm。 路面设计标高线为道路中线。 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计算行车速度:60km/h;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原材料 1、表面锈蚀 (1)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2)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3)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4)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2、混料 (1)现象 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3)治理方法 发现混料情况后,应立即检查并进行清理,重新分类堆放,如果翻垛工作量大,不易清理,应将该钢筋做出记号,以备民料时提配注意,已民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刻追查,并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 3、原料弯曲 (1)现象 钢筋在运至现场发现有严重曲折形状。 (2)原因分析 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 (3)预防措施 采用专车拉运,对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车卸车。 (4)治理方法 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部细裂纹,局部矫正不直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 4、成型后弯曲裂缝 (1)现象 钢筋成型后弯曲处外侧产生横向裂缝。 (2)防治方法 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检查裂缝是否由于厚先已弯折或碰损而形成,如有这类痕迹,则属于局部外伤,可不必对原材料进行性能复检。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法

精心整理塔里木大学24#25#学生公寓楼项目 质 量 通 病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2) 编制目标及原则 (3) 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4) 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2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7 8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1、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

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外墙面渗水;外门窗周围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厨房间渗漏;管道接口渗漏;地面、楼地面、墙面裂缝;下水道堵塞等。 2、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 (2 (3 (4 3、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天明(项目经理) 副组长:杨凯(项目副经理)、李华强(项目技术员) 成员:张军(质检员)、各栋号施工员、劳务班组负责人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935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Comm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e.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2、钢筋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

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b.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c.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d.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 e.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f.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工程名称:华铭商城二期 施工单位:栖霞市恒祥建筑安装工程 建设单位:栖霞市华铭房地产开发 监理单位:居安工程项目管理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四)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五)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六)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七)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八)水暖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九)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十)避雷工程质量通病的质量措施 (十一)室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四、施工管理措施 (一)质量管理措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地基与基础、砌体、混凝土结构、屋面、楼地面、装饰装修、给排水与采暖、电气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框架结构住宅楼,地上六层,建筑檐高21.36m,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砌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屋面为平瓦屋面,外墙为水泥砂浆压光,外刷乳胶漆。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 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洁净过筛。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按规定进行检测。 2 各种砌块使用前应做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3 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必须大于28天,上墙含水率为5%~8%。 4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留有一定的空隙(240mm墙为126mm,120mm墙为234mm),斜砌砖砌筑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待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锤补砌挤紧,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演示教学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 防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四、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1条料弯曲 1.现象 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2.原因分析 每批条料或多或少几乎都有“慢弯”。 3.预防措施 减轻条料弯曲程度。 4.治理方法 直径为14mm和14mm以下的钢筋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粗钢筋用人工调直:可用手工成型钢筋的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板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钢筋弯曲处扳直,必要时用大锤配合打直;将钢筋进行冷位以伸直。 1.2钢丝表面损伤 1.现象 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 2.原因分析 (1)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太小。 (2)调直模安装不合适。 3.预防措施

(1)在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应使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2)根据调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钢筋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 4.治理方法 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则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仅允许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 量检验。 1.3箍筋不方正 1.现象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联角线长度不相等。 2.原因分析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 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3.预防措施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4.治理方法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直开后再弯曲。 1.4成型尺寸不准 1.现象 已成型的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 2.原因分析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77642.pdf

目录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五、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7、施工手册 1.8、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庐江中心城46#楼项目,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文明中路西侧 庐江县人民医院北侧。 建设单位:庐江县云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祥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大汉建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勘探单位:安徽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为庐江县庐江中心城46#楼项目工程,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值为11.5m、室内外高差为0.30m,主要使用功能为商业。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面积为77263.34㎡,其中地上62464.18㎡、地下14799.16㎡、建筑基底面积7045㎡;建筑层数为地上2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99.9m。耐火等级为Ⅰ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Ⅰ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室防水 等级为Ⅰ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1、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 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 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 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 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说明了工程质量之重要性,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以及难以彻底根治性,被业内称之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长期困扰着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已引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次质检站开展此项工作,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树立公司信誉,根据本公司内部多年对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出如下防治措施: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模困难。 ?防治措施: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 梁模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墙柱模板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 斜撑要牢固。 ?在浇筑楼层砼前,沿四周及筒体内侧@0.5~1M设置预埋锁筋,距砼水平面约10-20㎝,用于加固侧模,防止砼在楼层水平施工缝处

错台。 ?3)在浇完砼之前,将柱底、墙底模板与砼基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密实,在浇完砼之前先铺一层水泥砂浆50~100㎜,便于接浆。 ?4)侧模拆除时间不能太早,派专人先用小锤敲击柱身或墙身,一旦有空鼓声,表示砼面与模板已脱离,方可拆模。 4、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 ?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木方规格务必一致,60×90,间距≤150㎜,搁栅面要平整;支顶 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框架柱、剪力墙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Ф12的钢筋头或Ф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墙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在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墙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300的箍筋或水平筋2~3道,确保节点处柱、墙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管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墙的钢筋,绑扎箍筋,即安全,又能保证竖向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有效措施.doc

精品文档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家转发并收藏吧!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 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 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 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 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料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 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 2 根长约 500mm、 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 每60t 为一验收批,不足 60t 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 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 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 6 个试件。其中 3 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 根长约 350mm。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最完整)

恩施州怡嘉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编制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A栋) 恩施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B栋) 恩施州宏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C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D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E栋) 编制组人员:

审核单位: 编制日期: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目录 一、施工概况··2 1.1.工程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2 1.2.工程概况及说明··2 二、质量通病防治保证管理体系·3 三、编制依据··4 四、防质量通病实施目标·5 五、工程质量通病各项防治措施方案·5 (一)外墙渗漏防治措施··5 (二)变形缝渗漏防治措施··13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开裂控制与防治措施··16 (四)墙体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26 (五)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32 (六)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7 (七)室内标高与几何尺寸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方案··41 (八)屋面渗漏防治措施··43 (九)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50 六、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54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恩施州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 建设单位:恩施州蓝盾城市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恩施州同欣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天衡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恩施州天工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 恩施州天工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参建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A栋) 恩施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B栋) 恩施州宏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C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D栋) 恩施州兴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E栋) 1.2.工程概况及说明 恩施怡嘉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工程位于恩施市学院二巷,地势平坦。整个小区包括有5幢建筑物,拟建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161.70㎡,其中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200.00㎡,总建筑面积约为59100.00㎡,地下面积约3500㎡。

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砌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砖在砌筑前必须提前浇水湿润(除冬季施工有规定外),确保在砌筑时含水率达到10~15%。 二、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砂。 三、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接筋敷设符合要求。 四、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 五、填充墙应分二次砌筑(即在1.4m处、1.4m以上分二次砌筑,应留置不少于5~7天的间歇期)。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8cm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若采取梳砖补砌时,对双侧竖缝应用1:3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填塞、补砌宜在结构验收后进行。 六、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七、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20d。 八、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九、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十、在顶层墙体窗台标高处加设混凝土现浇带、埋设通长拉结筋。 十一、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20mm*20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取出木条浇水湿润,干燥后再用1:3膨胀水泥砂浆嵌实。十二、当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过梁应与梁整浇。 十三、上料口、过人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十四、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

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管道埋设完毕后,回填应采用适当材料,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金属网。 十五、配电箱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打凿。消防箱、配电箱、开关箱等背面的抹灰层应采用防止开裂的措施。 十六、冬季施工的外墙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且宜将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应有相应保温措施。 2、拌合砂浆应采用两步投料法,水温不得超过80o C(一般40 o C 为宜),砂浆出罐温度不得超过40 o C,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o C。 3、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筑时不准随意往砂浆内加热水,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应积存,以免冻结降低砌体强度。 4、砖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砖不能使用;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 5、砌筑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用砖块可少量浇水湿润,浇水不宜过多,且随浇随用,砖表面不得有游离水。在气温低于、等于0 o C 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砌筑时应注意砌体

(完整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4) 五、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7、施工手册 1.8、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1、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外墙面渗水;外门窗周围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厨房间渗漏;管道接口渗漏;地面、顶棚空鼓;楼地面、墙面裂缝;下水道堵塞等。 3.2、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3.3、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唐新(项目经理) 副组长:黄礼辉(项目副经理)、张曼维(项目技术总工) 成员:王双(质检员)、各栋号施工员、劳务班组负责人 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4.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4.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4.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4.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4.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4.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4.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e.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2、钢筋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b.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c.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d.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 e.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f.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②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的防裂是本工程的关键,为保证地下室不裂,除在浇捣工艺上按前面所述施工方法进行,重点加强对砼的养护,具体为: a.底板施工完7天内专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上部施工暂停,7天扣进行淋水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 b.外墙在未拆模之前,在模板外侧淋水,保证模板内侧的水分不过早蒸发,拆模后挂麻袋养护14天。 ③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浇筑时应认真振捣、严防漏振。 b.施工缝处夹有木屑、水泥浆块等杂物应消除干净。 c.模板安装完后应测量板面标高,并做板厚的控制点。 d.为防楼板裂缝,主体结构工程应备有足够模板供周转使用。 e.预埋塑料管如有两根塑料管重叠处应适当加筋,以防因塑料管与砼握裹力差而产生板裂缝。 f.悬挑构件砼应在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拆模。 g.负筋采用马凳进行架设,砼浇筑时,派专人护筋,避免负筋踩坏而降低作用。 h.严格控制砼的质量和振捣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i.砼楼板采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4、砖砌体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砖的规格尺寸差;砂浆强度不稳定;干砖上墙、砂浆不饱满;预埋件拉结筋漏放或少放;砖拱砌筑不规矩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精品文档 GDAQ2110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金鼎中心区消防站工程 总承包单位: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1 三、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 4 1、模板工程-------------------------------------------------------------------------- 4 2、钢筋工程-------------------------------------------------------------------------- 7 3、混凝土工程------------------------------------------------------------------------ 9 4、砌筑工程------------------------------------------------------------------------- 16 5、防水工程------------------------------------------------------------------------- 17 6、楼板裂缝------------------------------------------------------------------------- 18 7、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 19 8、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 20 9、门窗渗漏------------------------------------------------------------------------- 20 10、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 21 11、屋面有排气要求的隔热层不按规定留排水、排气孔,使顶棚出现渗水等现象 ----------------------------------------------------------------------------- 22 12、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22 13、尺寸偏差 ----------------------------------------------------------------------- 22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SZLB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报审表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编号:ZH-SZLB2-001致北京希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项目部: 现报上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方案 ( 措施 ) ,请予审查。 附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监理项目部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 专业监理工程师: 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建设管理单位审批意见: 建设管理单位(章) 项目经理: _______ 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 ____ 注本表一式 ____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各____份,施工项目部存____份。

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重庆海装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施工项目部 年月日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土建部分 (一)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2. 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 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 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 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 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 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3. 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 0.3m 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4. 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四、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1条料弯曲 1.现象 沿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 2.原因分析 每批条料或多或少几乎都有“慢弯”。 3.预防措施 减轻条料弯曲程度。 4.治理方法 直径为14mm和14mm以下的钢筋用钢筋调直机调直;粗钢筋用人工调直:可用手工成型钢筋的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板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钢筋弯曲处扳直,必要时用大 锤配合打直;将钢筋进行冷位以伸直。 1.2钢丝表面损伤 1.现象 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 2.原因分析 (1)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太小。 (2)调直模安装不合适。 3.预防措施 (1)在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应使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 (2)根据调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钢筋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 4.治理方法 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则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仅允许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量检验。 1.3箍筋不方正 1.现象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联角线长度不相等。 2.原因分析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 逐根对齐。 3.预防措施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4.治理方法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直开后再弯曲。 1.4成型尺寸不准 1.现象 已成型的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 2.原因分析 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 证措施。 3.预防措施 加强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事先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法: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向角底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现两边分画。 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要进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过程、扳距取值等)以作为示范。 4.治理方法 当所成型钢筋某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的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和构造特征分别处理。如果存在超偏差部分对结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应尽量用在工程上;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或钢筋无法安装的,则必须返工;返工时如需重新将弯折处直开,仅限于Ⅰ级钢筋返工一次, 并应在弯折处仔细检查表面状况。 1.5已成型好扔钢筋变形 1.现象 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2.原因分析 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 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3.预防措施 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 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治理方法 将变形的钢筋抬放成型案上矫正;如变形过大,应检查弯折处是否有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 具体情况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