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题习作课

主题习作课

主题习作课
主题习作课

主题习作课

(第8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人物特点,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典型材料表现人物品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2.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断,通过典型事例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个性鲜明,并能把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写作方法来体现人物品质。

难点:以后在写人的文章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方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个性鲜明。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准备:摘抄本单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方面的词语佳句。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作前指导——体验交流,打开思路

(一)回顾总结,掌握写法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以事写人的文章,还记得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吗?

指生回顾交流。

预设:

《永远的白衣战士》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饱含深情地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刻画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番茄太阳》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了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了我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明明的喜爱,感染力强。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生动描述了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

小结:以上四篇课文都是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品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去描述一下你身边的人。

(二)交流点拨,领悟写法

1. 写人离不开写事,事例好比文章骨架,能把人物的整体形象支撑起来。你想写哪些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说的时候要注意条理清晰,事例内容要说具体。

(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2. 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心目中最想写的人是谁,更重要的是从你们介绍的事情中,我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故事,在习作前你可能会搜集关于这个人的很多事例,但是我们要需要选择的是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典型事例,这样过才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3.要想让人物生动、形象、逼真,还得用上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比如《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大部分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母亲伟大无私的爱。再比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1)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的语言片段:

(2)点评:从这段描写中,这五名同学的性格和品格跃然纸上:最后的那个同学性格内向,品格不坏,但是胆小怕事,其他同学都是外向性格。其他四名同学性格相近,但是品格大不相同,最高尚的当属那位女同学,当仁不让,勇敢地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3)课件再出示描写人物的动作片段:

(4)点评:片段中,作者用“蹲”“顶”“跪”“倾”“盯”“绷”等动词,细致而逼真地刻画了运动员起跑前的预备动作。

4.拟定题目。在拟定题目时可以以人物的身份命题,如“我的老师”,可以按人物性格特点命题,如“淘气的弟弟”,也可以按人物品质特点命题,如“辛勤工作的清洁工”。

5.师小结:

在写人的文章中,要想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事例中,然后再加上具体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细节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动笔习作,大胆表达。

1.听了老师的讲述,大家是不是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写一写你身边的人,那就结合上面讨论出的方法,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物的片段,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可以是你的邻居,还可以是你的同学或其他人。注意用上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细节描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自己阅读习作片段,认真修改。注意错别字和不通顺语句的修改。

4.同桌互相修改。自己改满意了,把片段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四)师生评价,交流提高。

1.展示例文,学会修改。

(1)朗读片段。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片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地方

写得好,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读的同学对他写的片段做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师生共评。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片段的评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写人物文章的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再加上细节描写,对文章片段进行重点修改,注意中心要明确,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自主修改,完善习作片段。

教师小结:通过展示交流,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等写作方法来体现人物形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能按照从这堂课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去写关于人物特点的习作,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写得更加丰满、鲜明、独特,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五)作业

把你刚才描写的人物片段加上恰当的开头与结尾,写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六)板书设计

主题习作课

语言

动作

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品质

外貌

(台儿庄区邳庄镇旗杆小学梁龙刚)

(完整word版)高三励志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

高三励志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 甩掉思想包袱、勾绘美好蓝图 银占邦 【活动背景】 大多数同学步入高三都会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带来压力,产生焦虑情绪,不知如何消除焦虑,或者采取比较消极的逃避的方法。 【活动目的意义】 1)帮助高三的学生正确认识面临高考来自学校、家庭、个人的压力。 2)探讨有效释放压力的方法。 4)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健康的应试心态。激励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活动内容纲要】 一、课前玩一个小游戏(吹蜡烛),活跃课堂气氛(5分钟)。 二、问卷调查,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10分钟)。 三、分享高考减压、放松身心的方法(15分钟) 四、学生在树叶上写上十年后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同学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目的是用心理暗示法激励学生为梦想而奋斗(7分钟)。 【活动准备】 五根蜡烛,调查表,用吹塑纸做一棵希望树贴到墙上,每人用吹塑纸做一个树叶(颜色、种类不限),双面胶 【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分享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些辛酸和喜悦。我们先做一个吹蜡烛游戏,请同学们积极参加。 过渡,游戏结束了,大家的精神状态也轻松一点了。现在我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调查表附后) 三、班主任讲话,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调节情绪、积极面对人生。

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其实,有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有心理问题,那就是“圣人”和“傻子”。我们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傻子”,所以我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何况是我们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呢! 《正确对待外来压力,做好自我减压》 1 态度决定一切!心理的高度就是生活的高度,生活的高度就是人生的高度,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奋斗,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2.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进入状态。考试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意见、正确的就接受,反之就由它去。 3正确地对待家庭和社会等外来的压力。 《充满信心,优化情绪》 1.考试信心是建立在考试实力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复习,提高实力是强化信心的重要措施。 2.高考目标期待要适当。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力,实事求是地确定高考目标。 3. 不要攀比。盲目地与比自己实力强的学生攀比,会挫伤自己的信心。只要考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 4. 学会微笑。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把微笑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昂首挺胸走路,步伐坚强有力,以培养自己的信心。 6. 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释放心情,不要把苦恼憋在心里。 四、憧憬未来 学生在树叶上写上十年后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同学分享美丽的梦想。用心理激励法激励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并把自己的树叶贴到希望树上,时刻提醒自己。 五、班主任讲话,结束活动 .人生能有几回搏,青春易逝,年华易老,我们不能“白头方悔读书迟”,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分一秒的时间,让我们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换取明天的成功吧。 【活动反思】:课前游戏,问卷调查效果很好。如果时间足够,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得出正确对待压力、调节情绪的办法,效果会更好。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统一高原 旁白: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杀,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此时他年方13岁。 禄东赞:(慌张状)尊敬的赞普,大事不好啦! 松赞干布:(冷静)禄东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睿智的你如此惊慌失措? 禄东赞:先王诸臣和母后诸族已举兵公然叛乱割据一方,另外两个强大的部落羊同、苏毗也跟着起兵谋反了。 松赞干布:你无需惊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作祟而已。阴谋毒杀先王的佞臣贼子已经伏法。只需给我三年时间,本赞普定会指挥大师,平定叛乱。 旁白:三年后,松赞干布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叛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雄峙高原。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羊同、苏毗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唉!唉!唉!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你已统一高原,富有四海,又为何叹气呢? 松赞干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虽贵为高原共主,但我朝与东方的大唐相比又有所不及了。大唐人杰地灵,政治、经济、文化皆在我朝之上啊。我想向大唐求婚,如果事成,汉藏两族友好交往,则吐蕃受益匪浅。 禄东赞:这有何难,赞普只需派臣前往大唐长安城求婚。臣定会求得美丽的大唐公主嫁于赞普。 松赞干布:(高兴得站了起来,原地转了三圈)好,好,好,你即日出发,事成之后,我定有赏赐。 第二幕巧解难题娶文成 旁白: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未果。贞观14年,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来到长安求婚。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3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x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x篇 引导语: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整理的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欢迎各位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篇x(一)教学目标: x、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x、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x、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x、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x月xx日下午,山西平遥发生一起儿童集体溺水身亡事件,x名放学结伴回家的小孩,在河道边滑冰不慎落水溺亡。据了解,这六名落水儿童中,最大的年龄xx岁,最小的年仅x岁。当时,平遥县公安局xx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汾河一级支流惠济

河南政村段河道里掉入三名小孩。而经过紧急打捞后,共从冰层下打捞起x名溺水儿童,因溺水时间过长均抢救无效死亡。 x、讲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如:上学期张同福课间活动时摔伤胳膊。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x、明确中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x)、学生讨论。 (x)、集体归纳。 交通安全: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xx起,死亡xx人,受伤xx人,直接经济损失xx万。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道路上玩耍,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事先看清左右来往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乘坐校车时要遵守相关制度,安全文明乘车。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迅速拨打电话“xx”、“xx”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报告附近交警部门。 防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防火是学校安全的重要问题。x)禁止在校园、宿舍内吸烟、点蜡烛。x)禁止使用电器。x)定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 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主要耕作方式:集体劳作到个体耕作 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基本特点:铁力牛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封建土地私有制。(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金属冶炼:商周:精通铸造技艺趋于成熟——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纺织业:上古时期:发明防治技术,学会养蚕缫丝——西周:突飞猛进发展——汉代: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唐代:出现缂丝 工业——宋末元初:革新棉纺织技术——明初:棉布成为广大民 众主要衣料 制瓷业: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工艺成熟——唐:唐三彩,瓷器普遍,并成为生活用品——宋: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彩瓷生产时期——明清:瓷器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 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1)是农业的发展与补充.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3)多种经营方式并存.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周:职业商人,最早货币——西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隋唐:大运河开通,丝绸之路繁荣——宋元:出现纸币——明清 a.形成大商帮 b.白银广泛流通 c.农产品商业化趋势加强 d.工商业市镇兴 起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影响: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严重阻碍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海禁政策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发展缓慢原因:a.重农抑商政策b.海禁政策c.小农经济阻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背景 结构变动:自然经济解体。(表现: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b 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c 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d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工业兴起史实:(1970’s)原因: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洋务运动 的推动与促进c 外商企业的刺激(代表企业:上海发 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班会课教学设计

班会课教学设计 题目珍爱生活,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走进经典,理解“感恩” 1、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感恩的心》,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感恩”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2、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 主持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感恩的优良传统。“恩”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的惠赐之恩、父母的抚养之恩、祖国的哺育之恩、社会的关怀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等。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与感恩有关的古诗文。 (学生发言,主持人明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衔环结草,以德报恩。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二、真情领悟,分享感恩: 1、讲故事: 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母亲。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在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主持人:大家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书,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几则小故事,看看动物怎样感恩,朋友之间怎样感恩,萍水相逢的人如何感恩。 ①羔羊跪乳: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 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②乌鸦反哺的故事: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③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④手术费=一杯牛奶: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

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 班会课则是要求班主任以一节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到一个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品格。 班会课上要充分体现班主任是主持、主讲、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者,班主任要加强学习,研究班情,直面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困惑,走近学生,抓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是思而不解的问题,如网瘾、学习缺乏动力、心理障碍等,导以方法,晓以道理,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触动、有感悟、有进步,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一、班会课的性质 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班会课的组织都要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制约与影响着班会课的全过程,决定着班会课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与确定。 2、具有确定的组织者。班主任是班会课的第一组织者,而学生的参与度则是评判班会课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3、具有明确的主体。学生是班会课的参与者,更是班会课组织实施的主体。 4、具有严格的组织过程。班会课像其他学科课程一样有比较固定的课程时间,班会课的组织是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方

面。 三、如何开好主题班会课 班会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作为班级日常事务处理的班会课(家常课),以及有着明确主题、经过班主任精心设计与组织的班会课,即主题班会课。好的班会课具备三个条件或标准,即好的主题,好的设计,好的效果,具体包括内容、形式、效果三个方面,其中“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主题为教育目的服务。” 一节好的班会课,是将“活动”、“体验”、“领悟”、“引导”作为其核心要素。以创设情境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一)主题:要小、要贴近学生生活 设计“治病型”主题 因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班集体形成发展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抓住班集体中产生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可能会侵蚀班集体健康的偶发事件,以此为契机,召开相应内容的主题班会课,这样会对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治治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毛病,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如《我爱学习了》、《做勤俭节约的小模范》、《一朵小红花引起的思考》、《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等等。一位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毕业前夕,发现学生们虽忙于毕业复习,但思想比较复杂,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对未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在的历史课程教学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要求将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教学活动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很多,编演历史剧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什么事历史课本剧呢?就是把历史课本中一些故事情节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作用。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活化历史课堂,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能够设计编纂成历史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和团队精神,从而真正体现历史新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 正确运用“历史课本剧”教学手段,能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穿越时空,把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们生动的表演再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学生鲜活的语言也增强了课本剧的情趣,在笑声中理解了知识。同时根据同学们演员的表演,搜集有效信息。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充分理解人物。演的过程是学生体会、再现历史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感触历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环境下更能触发学生的无意识,产生直觉思维。布鲁纳教育理论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表演中学生不光是历史情境的感受者,也是创造者。被动与主动相交融,体现出积极的一面。历史课本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然,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学们根据改编的课本剧,来充当里面的角色,并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这个角色活生生的表演出来,从而充分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时代特征。 (二)能寓教于乐,起事半功倍之效。以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学生看一遍课文,了解一下内容,老师提几个问题,学生答答题,或者老师满堂灌,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很肤浅。而采用“课本剧”这一教学手段,学生就不再感到内容单一,而是觉得妙趣横生,每每总是记忆犹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历史课本剧的表演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它把历史作为师生共同认识、解剖的对象,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表演情境下群体角色的设置,来共同体味历史,思索历史。学生的学习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从而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历史课本剧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也积极参与,课本剧源于课本,经过学生的补充、加工,由学生自编自演,生动形象,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更重要的是编写历史课本剧、扮演历史人物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印象,从而获得一定的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而整个编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得到一举多的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课本剧”从改编、排练到演出,实际就是一次艺术实践。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为了把课本剧演好,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大量的史料,研究各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习惯,编写台词等。教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与点拨。经过积累、体会、揣摩,这无形之中就使他们获得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此外,他们感到,以前是看别人表演,而今也要成为一名演员上台表演,所以各个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排练当中。在排练过程中,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要说上、做上几遍,甚至几十遍,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看似容易的事情却非易事,从而也培养了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走向成功》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适用于小学四—六年级) 【活动背景】 21世纪的成功将属于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合作是小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娇生惯养,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唯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表现得独来独往,碰到问题,不肯主动与别人合作,也不会与人合作。当代青少年担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推进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历程,当代青少年必须更懂得团结合作。因此,重视“团队精神”的激励与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合作,知道合作的要素有哪些,从而懂得合作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学会如何通过合作取得成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担当,学会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的心理品质与为人品格。 【活动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让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活动准备】课件、奖品、游戏用品、测试表、音乐等。 【活动方式】游戏式、体验式、讨论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合作” (故事:天堂与地狱) 1.教师讲述故事:天堂与地狱 2.学生畅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3.师小结: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努力是不行的,只有大家互相合作,才能走向成功,揭题。板书卡纸剪贴的心形“合作”及大门形“成功”。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游戏激趣,感知“合作” (游戏:折筷子) 1.做游戏。 2.提问:为什么1根,2根的时候那么容易就折断了,而一把就折不断了呢? 3.师小结:如果我们把这一根筷子看作一个人,把一捆筷子看作好几个人或我们全班同学,你们会想到哪句话?(人多力量大)(设计意图:愉快的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作”,体会“人多力量大”的含义。) 三、提出质疑,探究“合作” (视频故事:三个和尚) 1.观看视频故事《三个和尚》。 2.质疑:和尚一个一个地增加了,怎么反倒没水喝了呢?不是说集体的力量大吗,为什么这个集体的力量不如一个人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看来,在“集体的力量大”这句话前面,还得加上一个条件,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团结一心,这样集体的力量才会大。 5.看故事结局,启发深思。学生将关键词写在脚印形的彩色卡纸上贴在黑板上(如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分工合作、智慧创新等) 6.教师小结:在集体中,不仅需要大家团结一心,还需要学会分工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的集体才是有力量的集体。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层层深入,对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释疑,从而使学生对“合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检查自我,理解“合作” (小测试:你学会了合作吗?) 先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什么?”问题引入小测试环节,课件出示心里测试表,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测试表进行自我测试。接着进行测试反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足,成为善于合作的人。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为下一环节的成功合作做好铺垫。)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

最新小学优秀班会课设计

拒绝冷漠,让责任伴我们成长 设计:方丹琳 [主题确定] 当今社会,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人变得自私、冷漠,似乎别人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中的一份子所应承担的责任。上面材料中路人的冷漠,实际上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责任分散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以“责任”为主题的队会课,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唤醒他们对责任的认识,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责任。 2.让学生倾诉负责任之“苦”,从材料中深刻体会到不负责任之“恶”,再享受到负责任之“甜”,通过这样的循环体验,培养学生乐于负责的宝贵品质。[活动准备] 1.课前完成“一日护蛋”的体验活动。 2.制作“拒绝冷漠,让责任伴我们成长”主题班队会报头课件。 3.搜集和“责任”有关的名言、故事。 4.排练情境剧“一个打碎玻璃的男孩”。 [活动过程] 一.单刀直入: 1.今天,我们上一节班队活动课,主题就是——拒绝冷漠,让责任伴我们成长。 2.你认为,什么是责任呢? 二.深刻体验: 1.吐“苦水”:古人都说负责任是件苦差事,那我们就来吐吐“苦水”吧。 2.食“恶果”:负责任,让你苦,让你累,让你烦,好吧,那我们就轻松轻 松一点,懒一点,少负点责任,甚至不负责任。可是,不负责任行吗?我搜集了两个真实的事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材料一:2010年12月15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老人肖雨生在小区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了呼吸。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1.熟悉教材创作课本剧 创作历史课本剧是基于教材资料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对历史教材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通过熟知著名历史人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后收集资料,分析编写出满意的历史课本剧,在创作课本剧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历史知识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历史知识。 2.辅助教学 历史教学当中还存在大量易于混淆的内容,例如著名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在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活动时,可将容易混乱的历史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概括历史情节,使学生可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经过,便于加深记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3.有助于学生相互协作 学生共同创作历史课本剧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和呈现,在此期间学生一起学习、进步,参与讨论发表自我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经过不断的改动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学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二、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创作历史课本剧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方案,让学生自行收集与教材资料相关的史料。教材是展开历史课本剧的前提,也是课本剧的重要指导内容,完整全面的历史课本剧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得以丰富。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收集到历史资料,同时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找到历史资料后,结合教材资料开始着手编写剧本,剧本的内容要与教材内容相切合,理顺剧本整体架构、故事发展走向,编写的剧本当中要包含开头、经过、高潮、结尾这几个重要部分,整个剧本内容应有冲突性、矛盾性,以便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编写历史课本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故事要与历史相符合,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创作课本剧。 2.历史课本剧的排练与预演

主题班会课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活动设计

主题班会课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 园活动设计 主题班会课“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活动设计 教育目标: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为创建先进班级打下基础。同时,增强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的意识,使大家具有“今天我以四中为荣,明天四中以我为荣”观念,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时 间:高一期中考试之后,第二堂班会课。 地 点:高一班教室 教育过程: 开场:播放歌曲《和谐中国》 老师: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和谐中国》因它成为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除

此之外这首《和谐中国》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谁知道胡主席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是如何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的? 学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看来还真难不倒大家,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中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 师:大家说得太对了!其实,我们班自开学以来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你对“和谐”有什么定义? 学生:和谐就是彼此友好的生活;和谐就是平等、和平;和谐就是幸福。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音乐令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那么创建和谐的班级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业成绩;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健康成长。 师:那么,我们创建的班级应该有哪些特征呢? 生: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睦相处、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师:说的太好了!在我看来,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在我们这片青春乐土,和谐的班级就是由一群和谐的大人、可爱的少年组成的。63个朝气蓬勃的少年、76位可敬的家长、11个默契的老师、150个和谐的人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班团干部的和谐。 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和谐。提问:老师如何处理与学生

历史小话剧剧本:西安事变

编剧:X班x同学 人物:旁白、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侍卫 道具:椅子、桌子、书、侍卫的枪、作战地图 镜头一,地点,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在张的办公室,1936年12月11日。 旁白: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去攻打红军。12月4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队到陕北前线“剿共”。张、杨连续几天力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都遭到蒋的严厉训斥。 张学良:虎城兄,今天你到老蒋那里去了,老蒋怎么说啊? 杨虎城:唉,还不是老样子,他说,要让他联合共产党抗日,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他说我们不要上了共产党的当。连你都劝不了老蒋,我去也是白去啊。看来老蒋的心真是铁做的。 张学良:虎城兄,你我都是中国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寇占领我东北已经五年了,我哪天不是盼望着打回东北老家啊。可是如今老蒋却硬是要我们在这里打共产党,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啊,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12月9日那天西安的学生游行要去向老蒋情愿,宁愿被打死也要前进。唉,幸亏当时我们东北军和你西北军都没有开枪,否则真是民族的罪人啊。我们身为军人,还不如这些学生勇敢,真是羞愧啊。真是对不起东北的三千万父老兄弟。明天我最后一次去劝老蒋联共抗日。如果老蒋再次拒绝,那我们只好“兵谏”了。 杨虎城:好吧,如果真的到了行动的时候,我们西北军密切配合东北军,两军共同行动,活捉老蒋,逼他抗日。 镜头二:(旁白:第二天张学良来到蒋住所华清池,蒋正在阅读文件) 侍卫:委员长,张学良将军求见。 蒋:让他进来。(侍下)张:委员长,你好! 蒋:好呀,我正要找你!张:委员长,我还是来请求抗日的。 蒋:看,你又来了!

张:你看看,日本占领华北后,现在又企图灭亡华北,如再妥协,不加以制止和反击,整个中国将轮于敌手,到是我们就成为千古罪人了。 蒋:没那么严重。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剿共”。 张:共产党一再表示愿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而且也拥护你为最高领袖,到时你不但是最高领袖,还将成为全民族的伟大英雄。 蒋:汉卿,你还年轻,你这是受了共产党的欺骗! 张:委员长,内战无论谁赢,都会使中国力量削弱,日本坐收渔人之利呀! 蒋:好啦,不要再讲啦!我决心已下,不会动摇。 张:委员长,我个人和东北军始终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过去,无论风风雨雨,我们都支持你,甚至代你受过。九一八的不抵抗政策,完全是由你决定的,而我却遭到全国人民的攻击和唾骂。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完全是为了维护你的威信,以利于今后领导全民族的抗战。今天我们的态度依然如故。(声泪俱下) 蒋:(一拍桌子)张学良,我告诉你,即使你用手枪把我打死,我“剿共”的政策也不会改变! 张:(悲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我走了! 蒋:(恼怒):太不像话拉,教训起我来了! 旁白:张学良最后一次劝蒋联共抗日的努力失败了。当天晚上,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 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准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合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水平,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水平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动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设计思路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水平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合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准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准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水平,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水平。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水平,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水平;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持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实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使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合生存环境的水平,为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持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