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上8形状改变了教案(表格式)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上8形状改变了教案(表格式)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上8形状改变了教案(表格式)
最新苏教版科学二上8形状改变了教案(表格式)

苏教版科学二上8形状改变了教案(表格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 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臵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 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臵,那你想 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 ?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DOC范文整理】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 学科科学册数一课型新授总第课时 课题入学教育备课时间8月31日 主备教师石初珍参与教师三年级全体科学教师 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 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教具学具调查表格 教法和 学法指导举例、讲授、交流、谈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一、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二、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确定新的6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三、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四、说说自己的愿望。 上课要求 )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对当天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对即将学习新内容进行预习。 安全教育 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 五、小结: 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

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表格式教案

教学内容第二课天气日历教材版本教科版教案属性共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 息。 教学准备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温度计每组一支科学 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时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复备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 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 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 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 的发现是什么? 三年级科学第1页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 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后记 三年级科学第2 页

课题了解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时 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复备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 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 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 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 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 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1、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2、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 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 不多的是壤土。 三年级科学第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营养表格式名师教案青岛版.docx

???????????????????????最新料推荐??????????????????? 我们的营养

课题 2 我们的营养主备人 课时2课型新授课使用人 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 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试验记录。 目标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难点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水果各种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 教具 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板书设2我们的营养 计一食物中有哪些营养二从食物包装上获取营养信息 教学过程:修改与补充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多名学 生说)对于你们喜欢吃的这些食物,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 题,总起来都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 书课题:我们的营养) 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 所需的营养素?(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 及时补充和纠正) 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 证一下) 二、计划与组织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 鸡蛋、肉等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 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交流) 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卡”上,看看在最短的时 间内,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

总课时:26 2015年 5 月28 日课题垃圾的处理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问题情境设计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研究垃圾填埋的方法 1、交流露天堆放垃圾的危害。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二、讨论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方法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2、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

总课时:27 2015年 6 月 1 日课题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问题情境设计 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一、导入 1、回答问题:目前垃圾处理都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利弊? 2、明确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学生交流、汇报: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 3、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 三、课堂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表格式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有各样的物体,物体具有一定特征,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预设: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 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2.应该怎样观察?回忆我们上学期学习的观察植物的方法。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学生回答(谜底:橡皮) 学生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等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学生描述 认真观察 回忆观察植物的方法,请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特征

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完整教案(表格式)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xx——20xx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总课时:26 20XX年5月 28 日课题垃圾的处理第 1 课时教学 1.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目标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教学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 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研究垃圾填埋的方法 1、交流露天堆放垃圾的 危害。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什么? (2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 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 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 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 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 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 些危害? 二、讨论减少垃圾填埋场 的方法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 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 境隔离起来。 2、分小组尝试设计,记 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 计,大家评价。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 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总课时:27 20XX 年 6 月 1 日课题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第 1 课时 教学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 利用的好习惯。 目标 教学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重点 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问题情境设计 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导入 1、回答问题:目前垃圾 处理都有哪些方式?各有什 么利弊? 2、明确解决垃圾问题要 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 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 利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学生交流、汇报:日 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 少的? 2、分组讨论:过度包装 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 环境吗? 3、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 的 三、课堂小结:如果我们 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 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 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 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 的诚意。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