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马来亚①华人的国家认同(1511

近代马来亚①华人的国家认同(1511

近代马来亚①华人的国家认同(1511
近代马来亚①华人的国家认同(1511

近代马来亚①华人的国家认同(1511—1957)

王中妍

[摘 要]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华人已成为马来西亚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华人自16世纪初开始在马来亚地区定居,并逐渐形成华人社会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华人参与建设了马来西亚的国家发展过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近代华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政治上的认同对象,也因马来亚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大致经历了认同于祖籍国中国、认同对象复杂和认同于居留国马来亚,三个阶段。

[关键词]近代 华人华侨 马来亚 认同

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关于马来西亚,最早见于西汉班固的《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日,有都元国;”都元国,即今马来半岛东岸克拉(Kra)地峡一带。此后,中国的朝圣者、亲善访问团及旅客,经常访问马来亚,但都未曾在此地定居。在西马(马来半岛)地区,资料显示中国的商人及使节团在15世纪初访问了当时的马六甲王朝,但并无证据说明当时有华人在马六甲定居。直至16世纪,葡萄牙人统治马六甲期间,已有少量华人在那儿定居。[1]P121此后的近500年内,来马的华人数量不断增加,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有近520万人占马来亚人口总数的40%。

马来亚的近代历程始于1511年止于1957年,1511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占了马六甲,马来亚开始一步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1957年马来亚成为英联邦范围内的独立国家,西方的殖民统治从此结束。在这450多年内,马来亚华人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葡荷殖民统治时期和英国殖民统治前期(1511—1895)

侧重于认同中国

葡萄牙于1511—1641年占领马六甲长达130年,荷兰于1641—1795年占领马六甲达150年。有资料记载的华侨华人在马来亚定居始于葡萄牙统治时期,但是由于中国封建政府推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来马华人数量很少,且增加的速度非常缓慢。最初人数不详,1641年荷兰统治时期开始后只有300—400人,1750年达到一个高峰也只有2161人。

[1]P30-361786年英国在槟榔屿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至1896年马来联邦成立,这是英国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的前期。英国占领马来亚后,对马来半岛进行殖民开发,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此时马来亚本身人口稀少,为了满足其劳动力需求,英国殖民者开始大量引进外国劳工,特别是从1845年开始在中国实行苦力贸易,贩运大量“猪仔”至马来亚,充当苦力华工。这样,在19世纪里马来亚华人人口激增,从19世纪初的5000人增加到20世纪初的近54万人。[2]P72-73

这一时期的马来亚华人的政治倾向是偏重于祖籍国中国的,原因如下:

一、马来亚华人“落叶归根”的思想根深蒂固。早期去马来亚谋生的中国人,多数是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的贫苦人民。这些地区

“濒海多山、地狭人稠,耕地严重不足”,[3]P3广大农民生活困苦,才不畏风险,远走海外谋生。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华人移民马来亚主要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沿海地区的大批贫苦农民被贩卖到国外充当“猪仔”;另一种是内地民众因兵荒马乱或因受政治迫害等原因离乡背井,远走重洋谋求生计。可见早期华人都是因生活所迫而远离故土,又因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深固于脑,思乡情节很重。

因此他们在马来亚很自然的组成了自己的小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组织有葡荷统治时期的甲必丹、青云亭,这两个社会组织是当时华人社会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与清朝政府保持一定的联系。英国殖民统治前期由于华人数量的增多,华人社团也随之兴起,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马来亚私党会和三缘组织。马来亚私党会的政治意识“不是倾向西方的,他们与英国的合作除了现存的权利外,更想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有些首领,或多或少存有对中国的关心”。[4]P7“三缘”是指地缘、血缘和业缘。地缘组织是以中国国内原籍所在地的省、府、县乡或村为名称和单位的组织;血缘组织是以共同姓氏或同一宗族为基础的组织;业缘组织,是为方便联系同业间感情,联络劳资间的感情的组织。

二、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华侨华人的侨务政策,使得马来亚华人有归属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迫于国际国内形势开始重视侨务立法,与马来亚华人有关的是: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条约涉及内容较为全面,清政府试图加强对外商在华招工的管理,尽可能的保护华工的利益。尽管说“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甚至像那死刑的处分,对于一个软弱的政府来讲,确是太难以执行了。”[5]P177但是条约的签订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马来亚华人权益的作用。1876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这是清末领事制度的开端,目的是使马来亚华人免受凌辱,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权利和利益。此外,清政府还鼓励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兴办实业,清末制定的一系列侨务法律中规定:对沿海各省归国华侨给予保护,要求各级官吏应“加意护惜华商利益”;建立专门管理华侨华人回国投资的机构,“国家特设农工商部综理一切”;奖励回国投资作出贡献的华侨,规定“凡有能办农工商矿或独立经营或集合公司,确有成效者,即予从优奖励,”。[6]P55

三、葡荷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未对华人给予重视。葡荷殖民统治时期,殖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在马来亚建立一个贸易基地,掠夺马来半岛的丰富原料,因此他们对于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华人的关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由于华人数量的激增,当局着手进行对马来亚华人的管理,从1808年起就在槟榔屿废除甲必丹制度。并且利用一些华人秘密会党的首领对华人进行监督、控制,灌输殖民思想;拉拢一些华人富商,以扩大英国在华人社会中的影响,从而达到间接统治华人的目的。1877年,英国殖民政府在新加坡成立首个专门负责管理华人的机构--华民护卫司,开始了对马来亚华人的直接的、全面的统治。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来马华人大多是被外商贩运而来的“猪仔”,对英国殖民者本来就非常痛恨,受到大英帝国思想影响的毕竟在少数。况且此时英国人的最主要任务是对马来亚进行殖民掠夺,华人社会虽有一些社会团体组织有反英倾向,但并未形成威胁,因此殖民者没有在华人身上投放太多精力,多数华人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改变。

葡荷统治时期的马来亚华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 ”(音bā)社会,这是由定居于马来亚的移民与马来妇女通婚,孕育了第二代华人子弟,并形成了一个“ 

 ”社会。这个社会已与中国没有什么联系,生活习惯也已“本土化”,但还保存一些中国的旧传统。

二、英国殖民统治中期(1896--1941)

认同对象复杂

从1896年马来联邦成立到1941年日本占领马来亚,这一时期是英国殖民统治在马来亚达到鼎盛的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马华工人数激增,1911年有90万人,占当时马来亚总人口的40%。20世纪20、30年代,由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英国殖民政府颁布《限制移民法令》(Immigration Restriction Ordinance),限制男性中国人入境,但并不限制中国女性和儿童入境。

英国殖民统治中期马来亚华人的认同对象有些复杂,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马来亚土生华人增多。我们上面提到20世纪20、30年代后,来马华人妇女的数量相对增加了,这就导致侨生华人(我们称之为马来亚侨生)数量剧增,到了20世纪40年代,侨生华人占华人总人口的60%。他们在居留国土生土长,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通晓马来语、英语、华语三种语言,因此交往的人群就包括英国殖民者、马来人、华人。他们中的有些人拥有一定的资本和经济基础,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加之天然的语言优势得到殖民当局的任用,甚至有些人“以英籍自居,表示效忠大英帝国”。“由于他们在马来亚已有稳定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因而更多地关心马来亚的社会经济状况,考虑问题也往往从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居留地角度出发,对中国的认识、感情则日益淡薄”。[7]P10-11这批侨生华人的政治认同对象有些复杂,有一部分认同于中国,一部分认同于马来亚,还有一部分是认同于殖民国英国的,但还是在少数。

二、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华人政党的兴起。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批华侨巨商,像新加坡的陈嘉庚。北洋政府认识到“侨民实力雄厚”,“乃我振兴实业的一支重要力量”,[6]P57并在晚清侨务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对开展侨务工作有利的法律法规。孙中山执政时期,由于孙本人的华侨出身,更加了解海外华侨的实情,明白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孙中山时期的中国政府制定了周全的保护侨益的法律,鼓励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因此,当祖国发生危机需要资助时,海外华人积极捐款捐物。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14日,东南亚华侨就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接着,马来亚12个区的华侨共同成立了“华侨筹赈会”。[8]P29根据1940年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国民参政会报告:1939年军费为18亿元,同年华侨汇回祖国之款达11亿元,占军费的一大半。

[9]P37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06年在新加坡设立分会,这是马来亚华人的第一个政党,得到了华人的积极支持。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参加同盟会的人占当时15岁以上华人人口的4.4%—5.9%。

[2]P106此后,中国国民党新加坡支部于1912年12月18日成立,1928年南洋共产党在新加坡成立,1930年重新成立马来亚共产党,党员绝大多数是华人。这些华人政党在马来亚向华人传播中国政治思想,进行反英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英国殖民当局越来越重视华人在马来亚社会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英国殖民政府还是以1877年设立的华民护卫司对华人实行直接统治。随着华人人口的剧增,特别是华人政党的崛起,使得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加强对华人的管理。英殖民当局对华人有产者子弟实行英语教育,灌输殖民思想,培养他们为政府机构和商业部门的职员。随着华

人政党在马来亚活动的增多,英殖民政府感觉到了华人政党对其殖民统治的威胁,因此采取严厉的取缔措施,中国国民党和马来亚共产党的主要领袖都被驱逐出境或禁锢起来。1934年,英殖民当局有成立了马来亚华民政务司署,它的司长直接向总督和马来亚最高专员个人负责,职权比以前大为加强。侨生本身的特点,加之英殖民政府的殖民教育与笼络,使他们的政治认同倾向于英国。

三、日本占领时期与英国统治后期(1942--1957)

趋向于认同马来亚

1942年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马来亚英军总司令珀西瓦尔(Percival)向日军投降,从此日军开始了在马来亚的全面统治,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这是马来亚的沦陷期。抗战刚刚胜利英国就于1945年9月组织了马来亚英国军政府,直至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获得独立,这是英国在马来亚殖民统治的后期。这一时期的马来亚华人政治认同对象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

一、沦陷时期与本地人同仇敌忾,萌生“本地意识”。日本占领马来亚后实行严酷的殖民掠夺政策,对有抗日嫌疑华人实行“名曰大检阅,实则大屠杀”,[10]P38的惨无人道的行径。据1947年战犯审判所提出的证据来看,新加坡大约有5000或5000多华人被处死。

[11]P97日军为切断华人抗日的经济基础,向华人收缴5000万元“奉纳金”,使得华人一贫如洗。由于华人受日军的压迫最深,反日抗战情绪也就最高涨,1942年2月在马共的领导下成立了华人为主体的马来亚民族抗日军,他们在纲领中宣称“驱除‘日本法西斯’离开马来亚,并建立一共和国”。[11]P100在反抗日军的军事统治期间,马来亚华人认识到自己与马来亚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必须与本地马来亚人团结起来反抗日军的侵略,马来亚华人的“本地意识”萌生。

二、马来亚独立过程中马来人与华人团结一致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正当马来亚人民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时,英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但是二战后,英国的实力已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对殖民地的统治有些力不从心。1946年英国政府以白皮书的形式在马来西亚公布了“马来亚联邦”计划,殖民政策发生重大转折,开始推行所谓的“非殖民化”统治。英国政府宣称要使马来亚成为“自治”的联合邦,其实质还是想使马来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虽然日本占领时期推行的“亲马恶华”的政策,导致马来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马华之间的民族矛盾一度激化。但是在与英国殖民政府斗争的过程中,马来人意识到,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才能获得民族独立。1946年5月,马来民族主义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简称“巫统”)成立,为争取马来亚的民族独立进行不懈的斗争。

1949年2月17日华人集团的核心马华公会在吉隆坡成立,它的会员“有许多人以马来亚为永久家乡”。这个华人政党的宗旨是:“培植和保障马来亚华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福利,促进各民族的亲善”。[4]P40标志着华人政党的政治中心转向马来亚。1952年2月,马华公会与马来亚巫统达成协议,在竞选中联手合作,结果大获成功。在马来人与非马来人的不懈努力下,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于英联邦内独立。

三、二战后中国政府侨务政策的一些失误,将华人推向马来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推行的一些极左运动,像1950年开始的土改运动就出现了偏差,很多华侨华人的成分被定为地主、富农,华侨家属受到迫害,马来亚华人的感情大受打击。二战后,中国政府“为了国外华侨的长远利益,便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有利于处理我国和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12]P29主动放弃双重国籍原

则。1955年,中国政府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了关于解决双重国籍的条约,华人国籍归属有了法律依据,建国初,中国侨务立法在总体上是鼓励华侨华人加入当地国籍。

二战后英殖民政府对华人继续推行移民限制法令,1952年实施新移民法,只许可居住在马来亚的侨民家属入境。“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华人几乎不再移入,今天,80%以上的马来西亚华人都是当地出生的华裔。”[13]P45这些侨生,与中国的联系已经很少,而且大部分都取得了马来亚公民资格,关心的是马来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对祖籍国已经十分陌生。马来亚华人已从“二战以前以‘落叶归根’为自己人生指向的华侨,向以‘叶落生根’为人生指向的华人或华族”转化,[14]P60政治认同对象自然也从祖籍国中国转向居留国马来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近代马来亚华人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勤劳的华人移居马来亚后,为繁荣当地经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当地各族人民同甘共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些华人定居于此,不少人还和其他民族通婚,血缘关系使得马来亚华人与马来亚的联系更加牢固,也使得华人越来越被“本土化”。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华人在马来亚现代化建设中更是与马来亚其他民族一起不遗余力地发挥了他们的力量。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又使得马来亚华人对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对华人的关系,吸引华人回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本文所提到的马来亚(Malaya)是一个政治概念,地理上马来亚是马来西亚(Malaysia)西部土地即马来半岛的旧称。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沙捞湾、沙巴、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在此之前,这一地区统称为马来亚,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故本文所涉及到的华人为马来亚华人并包括新加坡华人。

[1]Victor.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M].Kuad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2]韩方明.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彭家礼.英属马来亚的开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谢诗坚.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M].友达企业有限公司,1984

[5]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6]毛起雄 林晓东.中国侨务法律法规概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7]罗汝材.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诸因素初探[J].南洋问题研究,1989,(02).

[8]聂皖辉.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侨胞[J].党史纵横,2005,(08).

[9]乔方.华侨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J].侨园,1995,(05).

[10]钱文宝,林伍光.马来西亚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陈晓律.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中的民主与权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2]彭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人民日报,1980年9月14日第1版.转引自赵海立.政治认同解构: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04).

[13]李一平.试论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关系[J].世界历史,2003,(05).

[14]俞云平等.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初探[J].南洋问题研究,2006,(03).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