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点解决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点解决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点解决好几个关键性问题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宁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进行深入的思考,“如何应对新疆稳定、发展的新形势,保持新疆的长治久安”是我们迫切需要理清思路、科学决策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提出:“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中央决定今年适当时候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就支持新疆加快发展、促进新疆长治久安作出重大部署。为召开好这次会议,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64个部门、500多名干部,由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带队,分三批深入新疆的乡村农户、城镇社区、边防哨所、学校企业、机关团体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连队,紧紧围绕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意,深化中央各有关部委对新疆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事关新疆发展和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认识、提出政策建议;近期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对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作出了含金量更高的具体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巨大重视和关怀,充分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新疆各族人民备受鼓舞,深深感到维护新疆发展稳定大局的责任重大,我们在新疆工作的各行各业领导、干部、职工和群众,更要加倍努力工作,为迎接新疆新一轮大发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做好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这里笔者就新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作些探讨。

从新疆的特殊性来讲,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使新疆工业化进程滞后于全国,但同时又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因此,新疆的工业化与内地省区工业化相比,我们的特殊性在于,我们在工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时期,就赶上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所以我们的工业化从初级阶段开始,就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国家东部优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部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实施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内地及沿海省区经过多年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环境代价和沉痛教训,以及近几年又进行新型工业化改造又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中央“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及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全国各省市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进行的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内地省区当时搞工业化的背景是不同的,在这些新的背景和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观念上、理论上、政策上、人才上和科学技术上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所以我们有条件能够利用当今发达省区已有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我们的工业,有条件学习和借鉴内地及发达省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和对口援疆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使新疆能够有条件较快地跨越传统工业化的阶段而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发挥出具有后发优势和后来居上的潜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在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必须构筑低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工业内生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不是应急之举。从实质上说,这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自觉适应与运用,这也是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教训中得出的认识。从现在的认识来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不仅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吸取教训,转变观念,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在循环、低碳与绿色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一种模式,是对应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而言的。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指生产方式是以“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为主要特征,这种生产方式依靠的是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进行的,因此,这种生产模式在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自然资源,污染着生态环境,我们已有了这方面很多的教训;而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是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主要特征,所以低碳、循环经济模式遵循的是生态经济学规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地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所以低碳、循环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口资源矛盾也十分尖锐。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使新疆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随着中央的“新疆工作座谈会”

的召开、对口援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新疆将进入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是需要我们的决策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审时度势,应当尽可能避免继续那种“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线性生产方式。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尽早建成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石油天然气工业、重化工工业、绿色食品工业、轻工纺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五大基地。并要使新疆成为全国知名的石油化工基地、煤化工基地、盐化工基地、复合肥基地、有色加工基地、煤变油基地、西电东送基地,并使新疆成为全国在重、化工方面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之一。所有这些重大的战略决策都是令人振奋的,也是符合新疆实际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所选择的这些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大多是属于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产业。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这些产业的同时全力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用低碳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指导我们各种工业基地的建设,要使我们的各类工业基地逐步转变为绿色的基地,使新疆的工业化真正建立在科学发展的高起点上,以此从根本上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避免以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在新疆的重演,才能保证新疆的优势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并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优势。

(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用低碳、循环经济提升新疆的主导产业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核心问题是工业化,而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模式选择,直接关系到新疆能否与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及最终能否形成比周边国家明显的发展优势。在发达地区和周边国家仍然保持发展的情况下,新疆要与发达地区缩小差距,比周

边国家具有优势,不但要以快于发达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增长速度提高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具有增长潜力的用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的可循环、可持续的低碳产业体系,由此提升新疆工业产业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新疆的工业化只是简单地复制发达地区旧的产业结构,从发达地区迁入技术过时或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新疆就会永远处于技术、产业落后的境地,很难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很难形成可持续的比周边国家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转变,走出新疆仅做全国产业调整的接替区、能源接续区的那种产业梯度推进、技术梯度转移的发展思路的误区,走出低碳和循环经济是发达地区的事,新疆离低碳、循环经济还远、不现实的误区。否则,新疆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更加困难。所以,新疆工业化模式与主导产业的模式的选择,应该具有后来居上的特征,这个后来居上,就是充分利用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率先大胆引进国内外成功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少走弯路,多取捷径,促使我们的主导产业体系直接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并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使“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所有这一切,首先需要决策者的观念要转变,应当把低碳、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在新疆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中。(二)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在循环、低碳与绿色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及对口援疆省市在体制机制、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在引进和建设项目中配套低

碳、循环技术,真正使对新疆的援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建立在高起点上,这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做好规划,配套招商,要建立生态工业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让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产业体系和企业产品结构循环起来,使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化、生态化。应根据新疆各类工业基地和园区的建设及大企业大集团下游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定向有目标的循环链企业的招商,对资源的利用“吃干榨净”,以此提高企业技术、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优惠政策,真正使新疆在推进工业化及各种工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的进程中,贯穿科学的发展观,使新疆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高起点实现工业化,走出一条真正有新疆特色的、高起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必须加大向西开放力度,带动地区工业的转换升级

新疆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区,32个边境县市(含兵团58个农牧团场),29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17个国家一类口岸。边境地域面积64.73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40%,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28%。经过西部大开发10年的发展,贸易伙伴增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口岸交叉,沿边、腹地口岸互补,航空、陆地口岸并举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这种格局使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为新疆加大向西开放力度提供便利条件,成为国家向西出口的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得新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只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的力度,积极组织区内、国内和太平洋地区的各类货源,新疆就可以发挥中亚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新疆的地缘优势、友好的人文环境,都为新疆加大向西开放、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树立大市场、大开放的观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在坚持目前以“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引进来,走出去”为主的模式下,应加大新疆出口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到附加值高的产成品加工的转变,改变新疆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也为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新疆沿边沿桥开放的地缘、口岸和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主动吸引和承接以产业链方式转移沿海内地企业集聚新疆,真正把新疆建成沿海内地省区开拓中亚、南亚、中东、东欧和俄罗斯市场的前沿阵地和国家高技术轻工产品向西推进的中转集散地和出口加工地。要树立融合发展的观念,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打破自我封闭、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拆除各种分割市场的藩篱,使地方、兵团、中央在疆单位,各援疆省市援疆项目及各地各部门、社会方方面面在融合中形成发展优势。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工业产品出口档次

第一、以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整产品品种,档次,开发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产品;第二、必须从高起点入手,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必要的预测分析,开发出一批高科技产品,以此来占领未来市场;第三、要联合一切能为地区经济开发、开放作出有益贡献的地区和人,做到“门户开放,互通有无”共同建设好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经营外贸出口加工工业等基地;第四、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基础上,组建国内外工业企业集团,参与跨国公司,使我国边疆地区的工业企业能够分享集团内的科技、信誉、信息、市场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这既可克服边疆地区产品品种少,质

量不高,市场信息不灵,技术进步不快等等影响商品竞争的因素,又可以促进新疆地区的企业扩大生产、方便流通,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第五、继续扩大转口贸易。新疆地区,虽然区内市场有限、容量小,但国内、国际市场大,变化快。因此,要紧紧盯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继续扩大转口贸易,这是许多地区经济起飞所证明了的成功之路;第六、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防止低劣商品进出,确保我国商品信誉,不断地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二)联合“走西口”,建设出口加工工业基地,使乌昌逐步成为中亚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新疆是我国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中东和欧洲的西大门,要把利用周边国家的优势资源,作为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中亚、南亚、西亚的资源常丰富,尤其是中亚的石油、天然气及多种矿产资源和水等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在这方面,新疆要登高望远,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进行战略思维和运作,为我国现代化建服务。要正确分析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资源互补性,把利用好周边资源纳入新疆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加大同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着力点放在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上,进行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的合作,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公司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和承包工程,联合开发当地的森林、油气、矿产和农业资源,带动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务出口,努力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要引领沿海内地企业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市场,实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对接,带动新疆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又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具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经济优势。要充分发挥乌昌

经济一体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如果国家从政策、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强力的投入,逐步把乌鲁木齐市建成工业、商贸、交通、通讯、金融、旅游等业发达的、影响中亚地区经济的国际性大城市,这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腾飞和我国的和平、繁荣、崛起,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

三、必须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为新疆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一)正确认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提升工业化的动力;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同时带动工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已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推进“两化”融合,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在全区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与全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接轨。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两化”融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走新疆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业化放在信息化背景下加以考察,避免简单地走发达地区靠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的传统工业化路子,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和服务业。(二)信息化对新疆跨越式发展具在特殊重要性

新疆地域辽阔,各绿洲空间分布分散,远离祖国内地,公路、铁

路、航空距离长、成本高。但信息网络技术克服了时空方面的差距,为新疆零距离连接区内外、国内外成为可能,使新疆与世界同步融入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因此信息网络技术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如果信息网络技术产业发展较慢,就会严重影响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启动期,新疆曾取得先行发展,如新疆是在全国最先实行公务员参加计算机应用考试的省区,但近几年,新疆在全国信息化水平测评中排位发生了后移,在最近公布的各地区信息化总指数,新疆已连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由18位下滑至24位。2008年新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14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0亿元,仅占当年全区GDP的0.023%,是全国同期5%的平均水平千分之四;新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总计不到500项,约占全国的千分之一,说明新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严重于滞后于全国,这更加强了新疆对信息科技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急迫性;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为新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创造能够应对任何危机的信息化支撑环境。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项行动”,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新疆企业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加强社会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社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企业职工学习生产技术、为企业有效链接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条件;三是要搞好政府信息化服务建设,要推进政务信息化,大力推行网上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以便使政府服务能够更快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四是要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应急系统建设。新疆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

杂的,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一旦信息网络出问题或运行不正常,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也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因此,对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的管控需要更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新疆在这方面应当有所突破。

四、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中心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围发展,带动周围地区,形成中心城市经济圈,是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树立现代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谋大思路,动大手笔,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要按照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和做法,加强区域经济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和融合发展,集聚优势资源,构建以乌昌经济区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圈,使之成为辐射功能最为强大的区域经济中心,带动北疆地区乃至全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拿出特殊政策,首先大力促进米东新区建设发展,工业园区和城市发展互为依托,城中有园,园中有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全区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园区建设作出示范。全疆各地的中等城市,都是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要从实际出发,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相适应,加快发展,尽快上层次、上水平,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强化城市功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小城镇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聚集,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非农化进程。要正确处理城市用地问题,鼓励利用非耕地建设新城区,田中有城、城中有田。特色

是城市的灵魂。要基于不同的产业、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塑造集现代气息、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看,新疆城镇化进程仍然较慢,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城镇体系的客观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受绿洲经济特点的影响,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城镇综合管理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中小城镇分布分散、规模过小,经济联系弱,城镇密集地区各类城镇功能定位不清晰,区域性中心城市数量不足,实力不强,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仍未摆脱短缺困境。设施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过低,不能适应城市对外开放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工业化是根本、是动力,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出现,又与工业化相互促进。要结合新疆的特点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一)保护绿洲生态环境,以河流流域的治理、开发,促进沿河流域地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水是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扩大的命脉。因此,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规划,都必须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规划相协调,并作为其出发点和最重要的依据。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加大河流流域的治理、开发,保证上、中、下游合理用水和生态用水。

(二)运用点轴开发和优势区位理论,加快铁路、公路干线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新疆是一个内陆省区,既没有沿海的港口城市,又没有沿大江大河的内河港口城市。全区的主要城市大都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分布。因此,新疆的工业和城市布局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只能运用点、轴开发和优势区位理论进行聚集。所谓点轴开发,就是以沿线现有的主要工业基地和城市为基点,并通过这些工业基地和城市的点线辐射、扩散,进而发展为点轴相连的工业片、城市带。所以这里提出的点、轴开发,就是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枝杈的工业生产点和城市(镇)布局体系。

(三)加强沿边县市的发展,促进沿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新疆是我国边境线最长、边境县市最多的省区,目前新疆有33个边境县市(含兵团58个农牧团场)。随着双边经济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强,一些口岸和沿边城镇,将会逐步的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这些沿边县市应抓住发展机遇,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依托援疆省市的支持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根据各自的特点大力发展边境口岸经济,发展一些各具特色的出口加工工业、进出口贷物集散地,逐步形成新疆进出口边境口岸经济产业带。

(四)采取适度集中原则,加快农牧团场的工业建设和城镇建设

随着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团场对工、矿及农、牧、林、渔产品的深度加工及其系列开发,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农牧团场的加工工业中心,有可能出现一些新兴工业生产聚

集点和中小城市(镇)。这些城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为周围团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一种积极的催化作用。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轻纺食品工业生产团场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的小城市(镇)。

五、必须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几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加快新疆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特别是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援疆力度和在近期中央要召开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将会对新疆有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新疆应抓住机遇,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格局,全力抓好关系新疆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以骨干项目建设为重点,实现投资增长的新突破。在水利建设方面,重中之重依然是加快两条国际河流的开发建设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要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基础,以资源路、旅游路、口岸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以现代物流、优质公共客运为方向,面向国际的运输网络,着力打造对亚欧的国际战略通道、对内地省区的东西通道和对区内的南北疆通道,不断加快新疆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步伐;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要提升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指导和统筹作用。以增强工业园区功能和辐射力为目标,加大园区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加强园区的延伸和扩展工作,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和投资强度。完善区域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网

络等公用设施以及连接中心城市、口岸、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集散运输通道。把"九通一平"建设与加强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快工业污水、工业固废集中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服务水平;在招商引资方面,要着眼“十二五"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和重点,超前谋划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带动力强的重大工程和工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扎扎实实地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坚持用市场和开放的办法,拿出一些新的举措,激活民间投资,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企业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能改造,特别要加快一些大企业、大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路通、水通、电通和通讯、供热、服务设施到位,增强发展后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创造一个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六、必须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新疆产业结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就新疆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看,要正确处理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必须是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带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深入研究加快新疆各地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积极

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明确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保证产业结构转换的合理有序,保证绿洲生态和绿洲经济的良性循环、并向高一级层次发展。

(一)确保绿洲农业的基础地位,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保证

走节水型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是维护绿洲生态、保证绿洲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要建立良好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合理的利用新疆丰富的土地、草场和光热资源,保护好荒漠植被,防止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通过加强流域规划,采取水库、渠系防渗,减少渗漏和蒸发损失,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新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积极筹集资金投入,逐步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及其加工工业,使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以满足西部大开发中不断增长的食品轻工等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新疆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原料基地。

(二)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带动作用

从新疆当前的实际看,棉花(棉纺)、煤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化工产业,这是新疆一定时期勿庸置疑的的主导产业,因为它发挥了新疆地上和地下资源的优势,有利于资金积累,有利于扩大就业,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延伸其产业链,开发出具有名、优、特的高质量的新产品,提升新疆主导产业的产品档次,才能使新疆主导产业在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发挥

重要作用,也才能够使新疆的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三)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调整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稀有金属矿产,为发展生物产业和新型材料产业提供了资源保证。只要在技术引进上选择一个较高的起点,对象最好是成长期或成熟期的技术,引进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消化吸收,形成生产能力,并抓紧改进创新,这样就可以带动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适时地选择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产业,进行重点开发,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同时,对新疆已有一定基础的机械电子工业也不能忽视。因为机械电子工业是各产业的核心和装备部门,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它不仅具有利润高、附加价值大、符合产业优化的优势,而且可以推进其它产业的技术水平,带动其它产业的换代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加大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是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一要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续建项目建设力度,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另一方面做好重点大型骨干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按期开工。二要抓好技术改造升级工作。继续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围绕产业调整,针对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组织项目和安排资金,尽早建成发挥效益。三要瞄准技术、资金和人才集聚的地区和企业,大力开展项目推介,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的软硬条件,在产业政策、贴息、融资、用地、电力、运输等方面优化投资环境,最大限度

地争取战略投资者的资金投向重点项目建设。四要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新疆工业结构调整、支撑“十二五”期间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好项目储备。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快建立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积极争取实施国家重大节能示范项目和重大节能产业化示范工程,鼓励支持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水平,提升传统产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结合新疆的实际开展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吸收、应用和推广,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创建一批示范企业。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断提高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增强新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提升工业化整体水平提供条件

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前者是指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产业。它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等。只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了,才能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根据有关方面测算,服务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二产就可下降一个百分点,能耗就可下降一个百分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新型工业化。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商贸、物流、信息等面向生产的

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的同时,还要注重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业领域;新疆农村服务业基础还很薄弱,因此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探索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业投入机制,真正形成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互相促进。

(五)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新疆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008年在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占8.1%,重工业占91.9%;大中型企业占86.5%,中小企业仅占13.5%;国有控股企业占85.9%,非国有控股仅占14.1%。明显表现出新疆工业经济的“奇轻、奇重、奇大、奇公”的“瘸腿经济结构”。因此,加快推进新疆中小企业、轻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和维护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疆工业的“瘸腿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分析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加快中小企业集中区建设,在财政、税务、工商、金融等方面制定更加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创新利用各类民间资本方式,拓宽利用各类民间资本的领域,及时发布自治区各产业领域投资方向、产业政策、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状况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和创业者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认识,透明、务实、

高效的政府和服务环境,是吸引投资者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转变观念,视纳税人是“衣食父母”是“上帝”,从人的思想观念转变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变管理型、审批型机关为服务型机关,把应该服务的事服务好,不该管的事坚决放开。要提高工作效率,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权力,简化一切可以简化的手续,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收费,凡是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都要全力实施,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完善服务体系;要强化司法机关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意识,切实解决好司法公正和司法保障问题,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政策环境方面,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部门擅长于“关卡压”,习惯于“亮红灯”,习惯于说“不”。人家是着眼发展,特事特办,只要没说“不”的就“开绿灯",允许大胆试、大胆闯。这方面,我们一定要认真反思。中央11号文件、32号文件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我们许多特殊政策,包括土地使用、资源开发、民营经济准入政策等等,特别是中央即将召开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将出台含金量更高的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支持政策,这些在宏观层面上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认真领会政策精神,根据新疆的特殊性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和细则。我们的政策环境只有比内地省区更加优惠灵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件和运距方面的先天不足,才能有吸引力。全区各级、各方面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这个大局,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在新疆大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