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实践

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实践

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实践
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实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张新者校长前郭县洪泉乡中心小学

一、何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描述未来小康社会时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等理念应运而生。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日常教学工作的学校建制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让中小学校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工作在这里的教师完成终身学习、专业发展成长的地方。换言之,中小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更是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地方。这样,教师在他工作的中小学校就具有了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是该校的教师,另一方面也是该校的学生,师生之间、教师同行之间互教互学,互为师长,这与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思想是统一的,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现实体现。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那就是中小学校不应仅仅关注就读于本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要关注工作在本校的每位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学生要同步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成为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本校教师在专业发展成长上不断取得进步,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不竭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任务之一,同时也是达成办学目标任务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中小学校就可以填补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研修学院在教师培养、培训时的某些空白和不足,代替教师进修学校完成某些鞭长莫及的工作。

三、如何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

(一)明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原则。

1.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针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缺什么补什么,哪不足发展哪,哪里有问题解决哪里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和调整。

2.教师的自我发展应与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紧密结合。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教

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教师的发展是为了办更好、更具特色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这一根本任务。

3.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共同发展。在职前学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教师的自学中,教师已经积累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已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当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重合统一或发生矛盾冲突时,都可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动力。所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应并重,同步进行,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检验认识不会深刻;只有实践经验没有理论指导就不会走得太远,所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应同时进行。

4.以校本研训为主与统一培训、个体自学相结合。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教研活动的开展,集体备课,校本培训,个体自我学习提高等多途径结合起来运用,共同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1.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现实中我们很容易重视学校硬件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更容易忽略教师个体的发展,特别是忽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而只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这是片面的,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只停留于业务能力的提高,而应该是教师的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业务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综合提升。

2.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计划。学校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让教师能看到目标;年青教师发展空间较大,就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对于发展空间较小的中老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只要他们能有一点点的向前发展的可能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3.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尽量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分配教师的工作,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尽量保证教师职前学历专业就是他所教学科,这样更利于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多元化,思想潮流极大解放,各种观点互相激荡,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一切以物质追求为目标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正在向多元方向发展。教师是平头百姓中的一员,绝非圣贤,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高于身边众人之上,普通人的烦恼忧愁同样会产生在我们教师的

身上。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让老师们在幸福中开心地工作,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来。

5.加强校本培训。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最好的办法是学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业务领导等每学期每人分别选择一个或几个专题,为全体老师做培训辅导。辅导前学校业务领导应该先讨论一下辅导内容,统一观点,做到理论、观点正确,有高度,可操作,有利于切实改进工作。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教育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做讲座。

6.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活动是课题研究的具体体现形式,把研究课题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的教研活动,把大科研化解为小问题来研究,通过备齐、做课、说课、评课、反思等多种教研活动,逐个问题加以解决,既灵活方便又具有实效性,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完成各自的专业发展。

7.老中青年教师结对互学。中老年教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但其思想保守,活力不够,缺乏挑战精神,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课堂;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但敢闯敢拼,富有朝气,易于理解和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生更喜欢青年教师的开朗和激情。老中青教师如果能互补不足,互相发扬优点,将会为教师队伍带来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应该引导新老教师、骨干教师互相学习长处,在互学中克服不足,达到新老教师同步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8.关注教师个体发展轨迹。学校要尽量帮助、推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不管他现在处于什么水平。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建立档案,用他们自己的成长足迹鼓励教师自己和同事,当他们回眸自己曲折的成长经历时,就会产生一种更大的向前发展的劲头与勇气,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让他们成长的最好动力。

(三)强化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措施。

1.明确职责。校长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长,校长的重视与支持将为此项工作的成功提供了行政保障。在学校里,校长首先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规划出蓝图,这样业务部门才会明确方向,各项工作才会有指向性。但所有工作不能校长一个人做,应在中层业务领导中选择业务骨干做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人,落实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

2.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所需要的经费。上层建筑要以物质为基础。学

校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预算出经费,用于为教师购书、外出培训学习、优秀教师奖励等方面的支出。

3.合理安排教师研修时间。安排好教研课、公开课、研讨课、校本培训、开展论坛、研讨等常规活动的时间,落实到周,定期开展,定期检查评估。计划出教师外出学习、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辅导的时间。

4.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相关的制度,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经常化,制度化。

5.及时总结反思,调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步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本就是一个由校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行动研究下的新课题,各校有各校的特点,各人有各人的优势,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总结与反思,为下步和下阶段的建设做好充分的规划,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内涵,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课题,需要我们基层学校管理者不断去实践和探索,丰富和发展,总结与创新,把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建设成为孩子健康快乐学习的校园,同时也是老师开心幸福成长的摇篮。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Standard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and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 schools DG/TJ08—12—2004 J10355—2004

2004上海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Standard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and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 schools DG/TJ08—12—2004 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04年8月1日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沪建建[2004]289号 关于批准《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编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12-2004,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二〇〇四年五月十日

前言 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03年以沪建建[2003]87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会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而成。 上海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DBJ08-12-90)(以下简称《90标准》)自1990年颁发以来已13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已不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2002年4月,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以建标[2002]102号文联合颁发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并于2002年7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标准的修编,主要参照《国标》的内容,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整。关于用地指标,则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00年第40号公告颁布的《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分别对学校的建筑用地、体育用地和绿化用地进行了测算和调整。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学校建设规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4用地面积指标;5建筑面积指标;6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各单位在使用本标准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告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地址:上海市愚园路460号;邮编:200041),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参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6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

野三关民族中心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 为了使我校新上岗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较好地掌握学科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熟练教学技能,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根据我校实际,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学校致力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系列平台,确保我校青年教师实现“入门→成熟→成名”教育人生,同时形成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长远机制。 二、成长途径。 本学期新考编8名年轻教师定为本阶段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对象,根据每位教师个人特长和学校工作需要,确定一门学科为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本次计划暂定为三年,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以下条件: 1.为青年教师聘请同学科指导老师,结成对子,对青年教师在教材解读、教案设计、课堂实施、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指导。 2.优先组织本计划内的青年教师参加观摩学习活动,优先安排外出培训学习。 3.搭台子,镇级、县级等赛课评优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计划内的青年教师参赛,在大赛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 4.吸纳接受计划内的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各学科的课题组,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集体研究学习的平台。 5.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 三、基本要求。 1.备课:平时要有详细的手写备课。每课都要有教学后记。每月独立设计一份教学详案,交指导老师审阅后交教科室存档。 2.听课:每位青年教师每两周至少听指导教师(其他教师也可、学校统一组织的教研活动听课除外)一节课,将听课记录单上交教科室。 3.上课:每学期至少上两次研究课,请指导老师及同年级组的老师听课指点。 4.随笔:勤于笔耕,每学期写一份教学随笔、案例或反思,并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不得抄袭、转载) 5.论文:每期写一篇教学论文,力争每学年度有教学论文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论文比赛中获奖。 6.课题研究:积极参加本学科的课题研究,按照课题管理的相关要求在行动中研究、思考、发现、提升。 7.每次外出培训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体会并模仿所听课向教研组成员上公开课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报告

走创新发展道路做专业成长教师

冯卯镇欧峪学校 2010---2011 学年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学校、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现状分析 我校现共有教师14人。职称结构:小学高级教师3 人,小学一级教师11人;学历结构:本科学历3 人,专科学历10人,中师学历1人;学科人员:语文6 人,数学人5,英语1人、综合科2 人。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虽然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语、数、英学科

各有1-2 个专业水平比较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 三、分层发展目标 1、总目标:积极推进优秀教师群体建设,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乐于奉献、不断追求、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以本方案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的专业成长氛围,打造“冯卯镇欧峪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师德建设讨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能力不强的中青年教师,促其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好经验,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的教师。 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通过校本研训使其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促其成长为山亭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第三层次目标:山亭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2 、具体目标:每个教师要通过学习、进修、参加师德建设讨论、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 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实施策略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0—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3.有转化、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4.通过学习本门课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三、内容标准: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和建设思考

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与建设思考 近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在创建与深化“亮丽教育”特色的过程中,着重建设“亮丽人生”特色课程。笔者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亮丽教育”文化内涵,对“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做出定位与路径思考。 一、特色课程定位:鲜明个性、综合价值、普及实施 1. 特色?n程的选定体现鲜明个性 特色课程首要特征是“特”,相对于地方课程和本校其他课程而言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体现了本校鲜明的个性,在教育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品质。学校可以开设的课程众多,选择什么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而定。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是在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的“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亮丽人生”为课程主线,以校本课程和亮丽教育活动为载体,提炼、整合、优化原有的几种校本课程和系列教育活动,建设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主导性课程,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学习

的主角,努力实现最亮丽的自己,为少年儿童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基。这是学校在探索“亮丽教育”的过程中,因本校特定需要和特有条件而提出的课程建设思考。与本校其他课程相比,“亮丽人生”课程的建设是直接对应实现“培养健康、多彩、创新的亮丽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彰显“亮丽教育”思想的,它的实施将是(也必须要)代表着西丽小学课程开发的最高水平。 2. 特色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综合性 特色课程既然是学校的主导性课程,其核心价值取向十分重要,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二是要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是充分体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亮丽人生”特色课程建设,以国家层面的“办出各自的特色”“教育人如何做人,帮助人健康成长,培养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帮助社会走向完善”等教育方针为最高指导思想,植根于“亮丽教育”文化,以“亮丽人生从这起步”办学理念为课程内核,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系列校本课程的优化组合为载体,以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基础,更突显课程的结构化、内容的个性化和核心价值的综合性,直接支撑着西丽小学“亮丽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 3. 特色课程的实施必须全校普及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 试行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 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墙壁采

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八、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餐饮具自行清洗消毒的学校食堂,设置餐饮具清洗消毒专用水池,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餐饮具保洁设施,要有明显标识,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九、粗加工区至少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2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洗菜池不能混用,要有明显的使用标识标明其用途。烹饪区应配备有通风、排烟装置。 十、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备餐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十一、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分开设置。食品库房内食品应分类分区的标识清楚、离地离墙存放。

教师专业培训成长方案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依据全县关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特制定新裕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赐禄

组员:全体教师 五、具体发展要求 (一)30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胜任型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上岗未满三年青年教师,必须拜师。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2节汇报课,并学会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积极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 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三年内至少申报课题一个,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一学期至少二次大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 (二)40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0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研、比、评”活动,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学、研、比、评”即“学课标、研课堂、比教学、评优秀” 学课标:学习各科课程标准修订稿,关注修订前后的异同,体会新理念带来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为课堂教学研究作理论支撑。 研课堂;跟踪课堂,深入研究,着眼有效,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比教学:全员参与,逐级比拼,展示“研课堂”成果。 评优秀:进行“研课堂”教学案例(论文)评优和命题大赛评优,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活动从20xx年xx月开始实施,20xx年7月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xx中旬) xx月中旬,县教育局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工作部署。乡 镇教育党总支和各中小学两级抓好活动的学习、宣传及方案制定工作。 (二)活动实施阶段(20xx年xx月下旬一20xx年6月) 1、学课标(20xx年xx月下旬至10月) 以校为单位学习,以片区为单位辅导,组织所有在岗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修订稿),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主要变化、教学要求以及实现路径,切实提升新课标的执行力。 (1)各中小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按学科属性建立新课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本校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协调与实施。 (2)各学习小组认真收集新课标学习材料,定期组织本组教师开展学习、研究。

对建设特色学校的思考

对建设特色学校的思考 城口县厚坪乡中心小学:胡朝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那么对于我们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如何把学校办成具有特色的农村小学,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校长是核心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国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行政专家曾毅夫在其《小学行政》一书中说:“校长是一校的领袖,负有行政的完全责任。……校长人选得当,做事负责,指导得宜,学校便有生气,便有进步。校长如果不能胜任,校内工作松懈,学校必日呈腐败,直接误人子弟,间接社会国家均蒙其祸。”所以一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发展。 1、校长首先要思考好自己学校到底要办成一个具有怎样特色的学校,学校的远景规划、近期发展状况等。有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让学校的工作有奋斗的目标,工作有具体的思路,才能让广大的教职工看到希望。而不是天天围着文件转,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等。 2、校长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学校是做人的工作,那么我们就要遵循人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一个学校的校长必须要熟知教育发展的规律,熟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熟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这样才能根据这些科学合理的制定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规划,才不至于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违背国家的政策法规。也不至于提出的目标过大,过空。这样才能是自己的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健康的向前发展。 3、校长要具备较高的各种能力。在特色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那么在面临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时,就需要我们校长的正确决策和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在特色学校发展过程中,作为校长,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遇有重大决策还要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分析、讨论,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还要会有干部,要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要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作用。群策群力,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在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领导班子是关键 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一个高素质的学校领导集体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特色发展水平,它会形成高强度的集体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支配控制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工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 1、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通过学校领导集体的领导行为,可以为学校的特色发展集思广益,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无形的集体智慧、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学校建设规划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三章学校网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五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附加说明 附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城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对校园、校舍条件与环境的需要,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合理确定并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不断提高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包括建制镇)新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 第四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学校的规划设计要便于分期实施。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设备。 第五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学校建设规模与校舍用房的组成 第六条学校建设规模 一、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批准的学校规模、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确定。 二、学校规模和班额人数 1、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30班,每45人。 2、九年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阶段每班45人、中学阶段每班50人。 3、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每班50人。

4、完全中学: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 5、高级中学: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 第七条校舍用房的组成 一、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二、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完成小学: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2、九年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3、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4、完全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5、高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其辅助用房;合班教室、图书馆、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三、办公用房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及广播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等管理用房。 四、生活服务用房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应根据办学的实际需要设置教工单身宿舍、教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教工与学生厕所等用房;可设置学生宿舍、锅炉房、浴房、自行车库等用房。 五、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民族学校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增设本条未列出的其他用房。 第三章学校网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第八条学校网点布局 一、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应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新建住宅区内,要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及实际人口出生率,建设规模适宜的中小学校。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应符合下列原则:1、学生能就近走读入学;2、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3、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最新教师培训方案

勤丰中学教师培训方案(讨论稿)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的实施焦点将聚焦在实施的主体——教师身上,因此,教师专业化素质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变革教学方式,改善心智模式,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岗位培训和岗上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立足岗位,在教学行动研究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专家,成为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突破的研究者,努力实现“研为学用,研学并重”的目标,逐步推动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因此,通过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三者有机结合,以教学为中心,研究为主线,对话为形式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浓烈学校学术氛围,从而有效构建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校本培训体制,更加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推进器。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教师实际,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狠抓教学内部管理、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致力课改实验的研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合专业水平,形成“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推动学校校本培训特色。 二、学校发展目标 结合我校教师发展实际,逐步探索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探索制定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式。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目标和理念的培训,逐步树立建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和评价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能够承担执行、管理、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借鉴先进学校培训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培训成果,建立一个动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中小学建设标准.doc

一、总则 为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本市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标准》规定的各项建设标准是本市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 《标准》有关场所建设及配置设施、设备的具体要求,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级管理的原则。本《标准》将标准化学校分为一、二、三级,即市级标准化学校标准(简称一级,下同)、县级标准化学校(简称二级,下同)和乡镇级标准化学校(简称三级,下同);全市各普通中小学校对照《标准》和《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督导评估方案》,在符合相应标准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并逐步升级达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牵头组织《标准》的实施,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一级标准化学校的认定,各区、县(市)政府根据《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计划,各区、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二级、三级标准化学校的认定;各级政府对升级达标的学校应给予奖励。 二、学校选址、规模、规划与设计标准 (一)学校选址 1、学校选址应当符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且适应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设置并调整学校布点,

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市区内历史形成的不合理布局,可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结合,进行调整。 2、新建学校应首先注重安全因素。选址不应设在近污染源处、山丘滑坡段、悬崖旁、泥石流地区及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高压线缆、易燃易爆设施、市政管线和市政道路等不应穿过校园。 3、学校的选址应当避开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站及公安看守所等场所。 (二)学校规模 1、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一所学校的规模(班数规模、学生人数规模、用地及建设规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凡符合本《标准》规定规模的学校为“适宜规模学校”,新建或改建学校应以适宜规模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2、依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本市学校原则上小学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初中、高中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学校的适宜规模如下: (三)校园规划与设计

精选-中学教师个人发展培训计划

中学教师个人发展培训计划 【篇一】 一、工作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县进修校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全面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进步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步爱岗敬业精神;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3.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及理论学习,进步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5.深进贯彻落实县进修校师培工作精神,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着眼实际,注重培训的针对性。 1.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德窗口形象。学校将坚持以学校博客、校讯通、教育简讯、《汶川教育》为媒介与视点,继续挖掘和培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进与典型,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和“师德演讲”、“我的教育故事征集”、“师德征文评选”、“教育故事选编”等活动,推进新型

师生关系的建立,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快我校师德窗口形象建设。 2.特色建设,引领教师专业知识自主提升。以“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为源头,通过校园图书馆、教育博客等信息平台,继续深进开展师生经典诵读工程,以此促进教师走向书香型、知识型、聪明型的专业发展之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开启教育的聪明,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进步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将有目标的培养和发展学科骨干教师。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支教帮扶,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借助资中学校支教帮扶上风,组织帮扶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举行“教学送培下乡活动”、“高效课堂活动研讨”、“名师教育思想交流”等,在名师专家的引领下开辟专业发展之路,并有计划的选拔优秀青年教师3——5名与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结对帮扶,以点带面,辐射引领。 4.加速信息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操纵能力培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培训”等全员培训活动,不断进步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丰富形式,搞活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1.立足校本,面向全员。构建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通过教务处、教研组、课题组等校本性研训组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传帮带”培训活动,以“教育理论学习”、“课例研讨”、“案例诊断”、“教学沙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拓宽不同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大庆路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山可以不靠山,但人一定要靠人。能聚人者以一当十,善管人者以一当百。团队的志向是共同的事业。只要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心一意为 所在的团队而努力,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建华 副组长:许国堂 办公室:周海燕 三、组织形式 1、由校长室直接管理,教科室分管。 2、学校内:由学校牵头,在学校范围内,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长由集体推荐、个人自荐,成员自行组合,每组3-5人,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全面开展,每位教师可参加1-2组,采取多种形式,“师带徒”“青蓝”工程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职责任务 1、学校职责任务 (1)负责学校共同体的组建,建立共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负责共同体的管理:组织小组研制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和学年目标,根据本学科特 点组织并督促各共同体按照计划要求开展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3)组织对校共同体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一次。 2、教师共同体职责 (1)制定、交流自我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措施, (2)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上市、区级公开课,所有成员要执教1节校级公开课,承办1 次业务讲座。 (3)每学期至少发表2篇主流期刊文章,在三大杯论文竞赛中获奖不少于3 篇。 (4)共同体至少有一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 (5)成员之间开展五个一活动:“同研一个课题、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写教学反思、同建教育博客”等共同研讨活动。 五、评价考核 每学期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考核,设优秀团队奖、达标奖,并在教师专业评比上优先考虑。 2015 年9月7日 分组: 语文3组:任慧芳;周海燕;李惠。 数学2组:李玲;缪书园。 英语组:张凤 品德组:马莉 综合实践组,周海燕 科学组:王生军 艺体组:许国堂 综合组:王建华

对特色学校建设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对特色学校建设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作者:东山县实验小学陈聪艺发表时间:2012-2-25 7:09:10来源:东山县教育网访问次数: 3430 2011年3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先后参观考察了重庆市江北区培新小学和鲤鱼池小学。 一、对两所特色学校的认识 培新小学是一所拥有800多名学生的学校,他们的国学教育起步于2005年,至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 进入重庆市江北区培新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校园文化,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在操场上我们聆听了张培琼校长的介绍,参观了校园环境、国学馆、教师办公室、教室,观看了学生早操、体育大课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却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收获。培新小学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课程建设、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经典颂读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目标,开展了国学启蒙教育。她们在七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培新模式——1、2、3、4、5、6工作策略”,即:树立一大理念、贯彻二大原则、定位三大功能、依照四大指南、关注五大层面、坚持六大结合。她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起来。首先是精选教学内容,主要以中国文化经典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主,并辅之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语文课程中推荐的的优秀古诗、经典神话、寓言故事等,整理编辑为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其次保证了学习时间,每天20分钟的国学诵读、每周一节40分钟的国学课、家庭亲子颂

读10分钟雷打不动,这是国学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二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起来。学校集中构思,整体打造,各教室、办公室从命名到布置都含有传统文化;每个楼道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每一间教室的布置都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每一面围墙布置着经典文化中颂扬传统美德故事的宣传画和教师书法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学生校服篆字中国印设计、祥云图案突出了民族文化元素;校标、校旗也是设计成篆刻图样。上课铃声、体育大课间也不放过国学,在音乐之中边诵读着《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名著边锻炼着身体,着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布置成古色古香的国学馆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乐园。她们提出的“泡菜坛”理论让所有进入校园的人们浸润滋养在传统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中。三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的教学链接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将经典颂读的教育资源充实到品德与社会学科之中。四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读经典与用经典结合起来,利用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活动,经常开展国学吟诵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写“善行日记”,开辟“善心墙”,推行鞠躬礼,让学生在颂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美德,在弘扬中传承传统文化,将国学教育渗入学生日常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德行。培新小学把传统经典请进课堂,把经典颂读请进学校,她们又一个理论——“喝牛奶”理论在学生中发生作用,孩子们读经典,就像喝牛奶一样,一滴一滴地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营养,日积月累地浸润孩子的一生,使学生们从人生的起步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经典为友,与圣人同行。 在国学馆,我们还阅览了她们多年来在经典教育活动总结出较为完整的文书材料:国学教育两套校本教材(其中一套江北区编写)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国学启蒙教育手册》里明确了教学宗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评价方案等;《经典诵读等级证书》里分为十二个等级考评;还有教师教案、教学手记、亲子教育心得体会等等。 随后,我们一行又来到鲤鱼池小学,阎副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根据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鲤鱼池小学的特色校建设的基本情况。学校1991年建校,坐落在江北区繁华地带,现有1800多位学生,35个班级,正因为学校处于重点小学的包围中,危机感让她们认真考虑学校必须走特色建设才有发展。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们确立了以“扬艺术特长,求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书画教育为切入点,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为手段,全面实施素质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适合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要求,合理确定校舍建设标准,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项目设计审查和工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及以下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第四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在抗御重大意外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疏散场所。 第五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应严格执行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一节建设规模 第七条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 第八条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 二、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 第九条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 一、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 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1、1-2、1-3的规定。 表1-1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