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活与哲学归纳总结 (1)

生活与哲学归纳总结 (1)

生活与哲学归纳总结 (1)
生活与哲学归纳总结 (1)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哲学的基本基本知识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2.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

(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不是人人都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与具体科学: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对第一性的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2)对第二性的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可知论】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论】

7.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任一具体物质)(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也叫机械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为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2)客观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为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鬼道)

8.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10.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实践)和革命性(指导人类解放)的统一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

第二单元.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运动和物质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三.运动与静止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规律: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

(2)规律具有普遍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以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使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的意识指导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六.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3)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七.注意:规律面前不能加创造、改造、改变、消灭

第三单元.认识论(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一.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过程受规律制约)

(2)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

(3)社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源只有一个,途径可以有两个)

(3)实践是认识认识的动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是实践)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6)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发展

四.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是正确的

五.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六.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七.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四单元.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基本知识:

(1)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观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5)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8)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 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

(1)强调整体:

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c.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e.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强调部分:

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b.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C.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e.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三.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趋势)

(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状态)

(1)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5.发展的环节:辩证地否定

6.发展的动力:矛盾

四.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基本观点)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互相渗透、相互包含,在一个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3.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具有特殊性: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

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二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要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8.两点论和重点论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五.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

(1)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五单元.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相关知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例:随着社会变迁,词典收入了许多新词)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讲,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思想并未随之绝迹)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辩证否定观)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现人生的价值

6.价值观

(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遭到失败。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①根本途径:在劳动和贡献中创造价值

②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注意: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4)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已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析学的贫闲》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 、1 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同的世界成为可能。可见( )- A、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科学家只有学哲学.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4、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 ①哲学可以代替艺术②艺术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 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6、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的有( ) ①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就是方法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基本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 土等) 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对精神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图表

专题一哲学概论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与世界观:区别(含义、特点)、联系(研究对象相同、世界观是哲学形成的前提) 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与体现、互不脱离 区别: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与具体科学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哲基本观点 唯物基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 基本主义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 学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基本观点 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基本特征 (第一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辩证唯物认识论 构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 最新成果 中国化的重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改革、科技) 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三个代表”主题 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本质 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主题、是的集中体现

专题二唯物论(世界本质、什么存在) 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固有属性:运动 物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自然界的本质、人类社会本质都是物质的 质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运动中都遵循固有的规律规律 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本是人脑的机能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质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意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计划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四个特点) 识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意识的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正确意识会 (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有指导作用错误意识会 改造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高昂的精神 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萎靡的精神 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与意识 辨证关系意识有能动作用:两重性方法论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客观规律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主观能动性的 辨证关系 是什么是两个原理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方法论)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 做到把与结合起来,把同结合起来,反对、

生活与哲学基本学习知识结构图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 汤阴一中周艳梅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与生活①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一般知识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①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 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小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 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哲学的基本问 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 是什么: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为什么: 为什么是 基本问题 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 题的回答。 哲学的基本派别 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 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为什么是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 义的基 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 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 义的基 本形态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 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 一定借鉴意义。 哲学和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又对时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塑造功能 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产生 “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大发现”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成为可能,从哲学上论证自然界唯物辩证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马哲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 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条件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点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当代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正促使科学家们形成一种关于世界的机体论的辩证观点。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影响有( ) ①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③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④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①③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②观点错误;④说法错误。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使命来看,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使命。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①③均错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3.地震的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 答案 D 解析地震学是一种具体科学,哲学能为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未必都是正确的,B说法不准确;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地震科学只是具体科学的一种,A 说法错误;C项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透视热点之高考预测 2015年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第十五个世界哲学日致辞中指出,世界哲学日的核心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可以为造福人类、推动和平、解决复杂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历史学家亨利·布鲁克斯·亚当斯曾经笑谈:“哲学,就是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为此,教科文组织提出,哲学是实现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的力量。①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框架图(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复习神器,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A 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B: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五.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哲 学

选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明确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这说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追求生活的智慧 ③人人总结生活后都可成为哲学家 ④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哲学回归生活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C。生活世界是哲学一劳永逸的源泉,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也说明哲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回归生活,①④正确。②③观点明显错误,排除。 2.从古到今,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科学之科学④正确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②正确。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正确的学说”均错误,③④排除。 3.(2020·豫南九校联考)有位科学家说,人都要学点哲学。因为哲学是关于总体和根本的学问。有了哲学垫底,你才可能站到事物的顶端,领略宇宙人生的全景,明白事物的原委与限度,从而不被其所限所困,超然度外,真正解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人都要学点哲学的原因是( ) ①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②哲学是对人们具体生活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学说,研究的是事物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研究的是普遍性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错误;哲学并不一定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错误。 4.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坚定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解析:选D。“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属于世界观范畴,“采取了加强的措施”属于方法论范畴,所以材料中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项正确;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A认为世界观决定实践结果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5.(2020·河南大象联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说,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他的话告诉我们( ) ①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能为科研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说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会枯萎,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②不选;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③不选。 6.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下列内容不属于方法论的是( )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与生活①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一般知识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①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 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小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 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哲学的基本问 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 是什么: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为什么: 为什么是 基本问题 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 题的回答。 哲学的基本派别 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 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为什么是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 义的基 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①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的“原子”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 义的基 本形态 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 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 哲学和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又对时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塑造功能 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课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 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

2019年全国高考最新《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修订版)

( 。 2019 年最新全国高考《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完整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 课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 课);认识论(6 课);辩证法(7、8、9、10 课) 历史唯物主义:(11、12 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 课)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 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 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依据:①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 题。③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问 题的回答。 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意识)、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 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 面的观点看问题。 (3)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 者总是从属于前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2018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哲学的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哲学的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2.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A.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B.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都有正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1.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五.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 (2)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 六.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批判功能 ②塑造功能 ③激励功能 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七.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3)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八.哲学两大派别: 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绝对精神、理念、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1.产生:①阶级基础②自然科学前提③理论来源 九.马克思主义哲学: 2.基本特征(三个统一):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哲 学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框架图(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A 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B: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五.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哲 学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一课_美好生活的向导_)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教学重点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知识目标 1.识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3.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两名鞋商到一个地方去考察市场,结果发现那里的人都不穿鞋。鞋商甲认为,都不穿鞋,哪会有市场,另寻别处吧。而鞋商乙认为,没人穿鞋,正说明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我会立刻投资设厂,并广做宣传,让那里的人都穿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到,鞋商乙获得了成功。 问题探究: 这个故事蕴涵着什么哲理?(由于才开始接触哲学,还没涉及哲学原理,所以只要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即可。) 教师引导:这两名鞋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一个只看到了表面,而另一个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而且会发展地看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形成正确、灵活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学习哲学会掌握的道理。这也说明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就是我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