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观“诸法无我”

观“诸法无我”

达照法师~~观“诸法无我”

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物质、感受、思想、行为、认识,我们发现五蕴皆空,诸法无我。身体是无常的,我们作不了主;思想也是无常的,我们也作不了主;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学习来的、不是原创的,我们一点都作不了主。既然什么都无常,都做不了主,那么大家看看,自己的身心还有什么是能够做得了主的?这中间有没有属于我的东西?这点很关键!佛法跟世间法不共的地方就在这里。生灭的这一切,都是缘起的幻相,它变化无常,不能做一个真正永恒的主人。那么我们原来以为自己可以作主的,这种可以作主的感觉到底在哪里?我们把身体、想法、身外之物当下放下,再看看想作主的那个“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能够在这里看清楚,就会明白,佛法所要指导我们的这个地方,才是快乐的根源。

想要离苦得乐,要先找到痛苦有哪些。“无常”、“苦空”,是所有痛苦的内容。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痛苦的,要么是物质上的缺乏,要么是精神上的打击。所谓精神上的打击,就是思想上接受不了;如果接受得了,那一点痛苦都没有。如果一个人跑过来骂你一句,你要是觉得“我没招你惹你,你凭什么骂我?”你就生气难受了;但你要是仔细一看,原来他是一个疯子!你就能接受了,不跟他计较了,也就没有痛苦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世态炎凉,各种各样的人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事情复杂纷呈,我们要有智慧去观察对方的因缘果报。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情?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为什么会因为他的行为感受到痛苦?特别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为什么我看不惯对方?这中间的缘起,我们细细地分清楚了。其实这背后根本就没有一个受苦的人,即使有受苦,感觉苦受的那个尺寸标准,也是后天学习来的。

如果一个人跟着黑社会混了几十年,或者偷鸡摸狗,或者拿刀去砍人,或者有事情来了打抱不平,他都认为理所当然,因为他没有善恶的观念。但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师父,师父给他讲述了很多的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就知道悔改了,发现这样做不行,确实伤害很多人。他对自己之前的行为非常地憎恶,也讨厌黑社会的那些恶势力;原先他在里面时不知道,现在出来了,他知道了。

这就像我们原先自己在黑暗当中,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一旦到了光明当中,就看到自己全是毛病。有些人在寺院里接触了出家人或居士以后,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一开始信佛,觉得佛教徒都非常好的,都很慈悲、很善良、很包容,简直是佛菩萨、神仙;但随着我接

触得越来越多,发现这个团体比我原来生活圈里面的那些人还要糟糕、还要差劲、还要自私。是不是这样?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

昨天也有个人跟我这样讲,我就对他说:“所有的错都是人的错,都是“我执”惹的祸。你所接触到的这个团体,本身也是人组合起来的,每个成员都是正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而不是已经成佛了的人。他们本身有很多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才来学佛,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

从我出家二十多年的经历来看,最优秀的人就在佛门里面,佛门里最差的人也不会比社会上最差的人更差。我没有发现哪个佛门里面有杀人放火的流氓地痞,还真没有。很多人一想起佛门,就把它当净土,拿菩萨那么高的标准来衡量佛门弟子,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当然都是凡夫,都是有烦恼的人。

所以世间的这些标准、这些快乐和痛苦,确实都由不得我们作主。我们认识到了以后,内心是否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这是我们学佛很关键的一点。如果我们愿意承认身体是无常的,我们作不了主,内心也是无常的,我们也作不了主,就会了解到,它们只是一个缘起,缘起的背后是业力在推动。

业力的根源,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三业中,起心动念就是业风,心动起来的这个风,动得越多,它就形成一个习惯,感召了我们的行为。比如说,如果我们每天都想拜佛,想着想着,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不得不拜,这个业风把我们吹去拜佛了。如果我们每天心里想着要去吃什么东西,今天想吃麦当劳,明天想吃披萨,有一天抓住机会就会去吃了。如果每天都在想“这个人我喜欢,这个人我喜欢”,那有一天就会觉得被他给捆住了;实际上也不是被他捆住了,是自己的业风把你们吹到一起,粘到一起了。如果换一种风来吹,每天想“阿弥陀佛”,想着想着,这样的业风就把你吹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

哪一种业风力量强,它就往哪里倒,很自然、很公平;业风是最公平的。大家可以竖起一张纸,左边一个电风扇,右边一个电风扇,把纸放在中间,哪一边的风力强,纸就往另一边倒,一定是这样。行为的习惯、有相的世界,都是业风感召来的,没有一个我们能作得了主的东西。

如果我们想作主,也只能在相对的业风的世界里面,作自己的业的主。这样,我们就必须要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行为就是业,包括身口意这三业。真正修行的人,是在自己的身体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上修,尤其以思想为重。

思想的业都是有为造作的业。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想拜佛,想诵经,只要一想就是妄想,一想就有动,有动态就是有为、有造作

。有为、有造作的业,都是无常的业。我们今天做了好事,发了好心,得到了好的结果;好的结果感受完了,这个业就过去了,福报享完了就没有了,必须要再造新的福报的业。

那么,这些善恶之业是从哪个地方彰显出来的呢?我们的起心动念是从哪个地方生起来的呢?我们平常感觉到“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自己那个“想干什么”的背后,就是一种“自我”的习惯性思维?痛苦是习惯性的,快乐也是习惯性的,真正业的根源就是那个习惯性的自我感觉。而解脱道的佛法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和精神的世界背后都是“无我”的,起心动念的背后没有一个“自我”;我们要让这种自我的感觉消失。

不过平常的人即使没有想法,停在那里了,也还会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个“我”。无记的时候也是这样,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傻乎乎的,这时候,背后还感觉到一个“我”。修禅定,即使修到无想定,泯灭了一切想法,都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存在。无想定是四禅境界,境界也很高,但是属于外道定。为什么属于外道?因为他那时候还感觉到是自我。所以我们在这个背后,一定要更进一步地去确认。“诸行无常”我们已经看清楚了,看清楚无常的背后,就得出一个定解,就是“诸法无我”。

我们可以先解悟,就是先理解,学会承认“无我”,承担无我的境界,哪怕是以妄想去承担自己的无我。比如说,大家可以观想一下:身体不是我的,它自有业在那里推动;思想也不是我的,也是业在那里推动;我感受的快乐和痛苦,正常与不正常,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我,都不是我。然后,你坐在那里可以感受“无我”的感觉,这叫观察“诸行无常”,体会“诸法无我”。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模拟想象,创造一个“无我”的模型,把自己的思维习惯按照“无我”的模型塑造起来。当我们能够把这个模型塑造起来,也会活得很开心——我们当下去感受“无我”的时候,就觉得很轻松,哪怕打妄想也不管了,因为妄想也不是我们的,它自有业在那里推动。

事实上,当参禅的人能看到一念不生之前,他在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观住自己的心没有动摇,而这时候妄想来了,不用担心。因为它有业因、业缘、业果——既然会打这个妄想,自己的内心过去一定有这个妄想的因,它现在只是由因产生了果而已。所以当他坐在那里用功,用功久了以后,内心中有多少的习气毛病一样一样都看到了:贪心生起来了,他看见原来自己内心深处还有贪欲的种子;嗔恨心生起来,自己还有嗔恨心的种子;稀里糊涂地做错

事情了,说错话了,内心还有愚痴的种子。他就在定当中,在这个明明白白的地方一点点地看清楚这些念头。不需要对它进行改造,顺其自然,都是过去的业因产生了这个业果。但是如果一旦加深了它的印象,习气就会更重了。

比如说,我们的贪心生起来了:这个东西很好吃,我想吃。最初只是生起一个想吃的念头,然后沿着这个念头走下去。好吃,怎么办呢?“我得采取办法获得它。”我们就开始采取行动,要把它拿过来吃。吃的时候还感觉很开心、很好吃,好了,接着就发现:这个东西真的很好吃!这个概念又一次埋藏在心中。下一次一听说这个好吃的东西,口水就会流出来;因为心中那个种子的力量得到了培养,更加强大了。但是请放心,它自是有这样的因,才产生这样的果;如果今天不给它提供这样的因、这样的缘,它不会产生这个果。

再比如说,有个人骂你,如果是平常,你可能要生气的;这时候你一观“无我”,就不生气了。你发现,只是他骂你的那个业出来了,你跟他有缘,他才骂到你,而你不理他,这个业自动就消失了;他改变不了你的状态,你已经不再随业流转。但如果他骂,你也骂,以牙还牙,那就继续编织将来敌对的业因业缘。

我们平常的人被自己的妄想杂念干扰,随外界的六尘境界转得实在是太厉害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