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三章 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从事语言教学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一、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

(一)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定义:

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区分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这两种不同的学习。7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S.Krashen )进一步系统提出学习与习得的假说。

语言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进行掌握。(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语言习得: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儿童习得第一语言)

在使用学习与习得这两个术语时,一般用法是:

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获得)和上述狭义学习(学得)。

“学习”和“习得”是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在人们获得语言的过程中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如图所示:

二、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1)习得,特别是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生存和交际的需要)开始、与其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行的过程, 儿童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第一语言的,成人的习得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的自觉要求外,还加上教师的督促、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没有(学习外语)。

(3)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集中在语言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上(语言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掌握、语言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潜意识的;学习,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最高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4)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

(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除了有严重生理、心理缺陷者以外,儿童都能习得自己的母语,而且是自然、地道的语言,并同时能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相对来说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学习者可能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但不一定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至于能达到说母语者水平的则为数更少。

简言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则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二、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大体上有五个阶段。

1. 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

这是前语言阶段,即婴儿语音的听辨和发声的准备阶段。

婴儿出生后很快就有听觉反映,一两个月内就能辨别语音和一般声响的区别,能辨别出父母的声音。婴儿的发声过程从呱呱坠地时开始,几周后由啼哭阶段进入咕咕之声阶段,半岁后进入咿呀学语阶段。这时也能听懂大人的一些指令如“笑一笑”,“跟爸爸再见”等,与成人有了被动的语言交际。

2. 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

这是真正语言表达的开始,幼儿学习用单个词表达意思。

独词句所用的大量的是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还有一部分动词和修饰词。

3. 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

此时,儿童语言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称为轴心结构,即由轴心词和开放词组成,如:

“要奶”

“要糖”

“要娃娃”

“要妈妈”“要”是轴心词。

4. 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

电报句又叫实词句。在这一阶段儿童突破了双词句,出现了多词句。

但在这一阶段的多词句中只用实词没有虚词,如:

“妈妈鞋鞋”

“宝宝家家”好像电报句式。

这时已开始了由儿童的特殊语法向成人语法的转变。

5. 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儿童进入成人语法阶段,开始有了语法感,语法关系逐渐复杂,功能词开始出现。

到此阶段结束时,儿童第一语言口语的习得过程已完成。虽然儿童掌握的词汇还不多,但基本语法体系已掌握,能进行一般性的日常语言交际。儿童不但能表达眼前的事物,也能

谈过去、将来,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如讲故事),还能辨别错误的表达方式并加以纠正。

这五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个阶段也有长有短、因人而异,各阶段甚至可能有交叉。

五岁后,儿童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能力继续发展,迅速扩充词汇量,继续习得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特别是书面语的能力开始发展。儿童第一语言能力趋于成熟。

(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1. 刺激—反应论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这种行为跟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的。

婴儿来到世界时像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对语言没有任何先天的知识,完全由环境来塑造其行为。儿童学话就是对环境所给予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开始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如果模仿得比较接近,就从成人那儿得到奖励或赞许,这样他的反应就得到了强化。由于对这种不断接近的模仿的强化,儿童与成人的说话方式就越来越吻合,并逐步学

会越来越复杂的句子。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儿童一次次重复就形成了语言习惯。

对刺激—反应论的评价:

优点:

(1)“模仿”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事实,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方法。

(2)“强化”的作用的确存在,无论表扬还是纠正都会给学生以明确的反馈并加深印象。(3)要熟练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形成习惯。

不足:

(1)人们平时所听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新的,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学会每一句话。(2)刺激—反应论不能解释儿童语言行为中的创造性。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中经常出现一些规则化的现象。

(3)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话语进行强化,母亲不一定对孩子的每句话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表示。即使有表示,也常常是针对其内容而不是话语的形式、句子结构等。

(4)单靠刺激—反应,即使能学到一些语言的外部形式,也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

2. 先天论(内在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认为语言不像行为主义者所说的是“习惯的总和”,而是由抽象规则构成的复杂的体系。人们习得语言也绝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而是要把这些复杂的规则“内化”,达到自动运用的程度,成为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人们的言语行为充满了创造性,需要运用头脑里有限的语言规则系统,来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LAD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普遍语法”。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它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或某种语言的语法,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的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婴儿大脑中“最初语言状态”就是语言的普遍原则和未定的参数值。儿童通过连续的、不断积累地给未定参数赋值的过程,逐渐形成儿童对母语的规则系统的认识,

也发展了他的语言能力。

对先天论的评价:

优点:

(1)特别强调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习得的能力。把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看成是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过程。儿童习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而是该语言的规则体系。能解释:为什么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4-5年内获得母语口语的表达、理解能力;多数儿童能听懂他们自己还不能表达的语言结构,理解能力大于表达能力;儿童能说出他们从未听过的句子,造出意义上的全新的句子;儿童常出现语言规则过度概括。

(2)环境只起到提供具体语言材料、触发语言习得机制工作的作用。

不足:

(1)LAD只是一种假说。

(2)LAD不会是普遍语法,儿童一生下来就懂得基本语法关系不可信。

(3)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能力没有直接联系,不正确。

(4)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

3.认知论

认知论的理论基础是发生认识论。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认知论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观点是:

(1)儿童头脑中没有神秘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不存在普遍语法,但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

(2)认知机制和认识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

(3)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衡,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儿童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基础上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认知论的评价:

优点:

(1)强调语言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映。

(2)不同意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不同意语言习得机制的说法,认为只有一种先天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更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3)认知论可以解释很多语言习得现象,如儿童一开始使用的词汇都是周围的人和事,由近及远;不同语言的儿童在24个月以前习得的大都是名词,说明儿童首先对事物形成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才能习得动词。

不足:

(1)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因此语言习得中的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2)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不全面。

(3)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4.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韩礼德。

主要观点:

(1)从语言交际功能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

(2)在成人的语言体系中,语言结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表达意思的主要手段之一。(3)儿童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表达意思,如何用语言做事、进行交际,因此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和语用体系。

(4)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应看做是逐步探索并掌握用语言来表示功能的各种方式的过程。儿童语言体系首先是有意义体系,语言是由意义体系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借助成人的语言去表达,由简单到复杂,在交际中儿童语言体系逐渐向成人语言体系接近直到吻合。

对语言功能论的评价:

优点:

(1)功能论触及到语言的核心—语言的交际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说明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2)语言功能理论影响到功能法教学流派的形成。

不足:

着重阐述儿童对语言意义和功能的掌握,而对语言结构的发展论述不多。

综合各家观点,结论如下:

(1)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先天语言习得能力和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既需要语言规则的内化,又需要通过模仿、操练养成语言习惯。

(2)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相适应的。

(3)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既包括语言结构,特别是语法体系的习得,也包括语言功能以及与语言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习得,这几方面是同步进行的。

(4)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实现的。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理论:对比分析假说

认知理论: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

社会文化理论:文化适应假说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对比分析假说

由拉多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

主要观点:

(1)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的结果。

一旦习惯形成,当学习者处于某一语言情境时就会自动地做出反应。

(2)第二语言习得时,存在第一语言习惯的迁移问题。

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

这种影响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也叫“干扰”。

(3)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相似的语言成分容易学,即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不同的成分则难学,即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

(4)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第一语言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对“对比分析假说”的评价:

(1)该假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解释完全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听说法、视听法等重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特别是句型替换操练的理论基础,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只强调学习者通过刺激反应被动地养成一定的语言习惯,否认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是行为主义理论的根本缺陷。它不能全面解释第一语言的习得,也同样不能完全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

2.中介语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类似的概念还有:科德的“个人特异方言”、“学习者的语言”、奈姆瑟“近似系统”

中介语(过渡语、语际语):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既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系统,可以把它看做是某一阶段的“切片”;也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到靠近目的语的语言发展轨迹,可以把它看做是各阶段相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中介语的特点:

(1)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用作交际工具。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虽然不同的学习者其中介语的发展有很大差异,但总体看来,同一发展阶段中的中介语又有其内部一致性。

(3)塞林克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渡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

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中存在一定的偏误,但中介语并非都是错误的,它有正确的部分,而且正确的部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

(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中介语不是直线式地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地发展。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这是因为第一语言的影响太大;某些偏误并不影响交际。第二语言学习者完全达到目的语母语者的语言水平很难。

对“中介语假说”的评价:

(1)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做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做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看做是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2)由于中介语假说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很多观点也未得到验证。

对中介语的起点是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的说法,就有不同的观点。

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

(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这就是说,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安排、接受所教的语言知识,而是跟儿童习得母语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顺序。

(2)这一顺序并非完全按照语言形式的难易,有迹象显示它与课堂上所教的语法规则的顺序并不一样。可见第二语言习得也有一个自身的进展轨迹,是按其内在大纲所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3)内在大纲实际上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控制教学过程,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的内化过程。当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的习得规律、即内在大纲不一致时,就会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

对“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的评价:

优点:

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的假说,是对普遍语法理论和语言习得机制的支持,对中介语发展过程的研究也有一定影响。

不足:

(1)对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假说至今未获得足够的实验的支持。(2)在尚未涉及语法结构体系的情况下,仅凭几项语素习得的顺序难以说明这就是该语言习得顺序或内在大纲。

(3)这类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上,不包括像汉语这样的非形态语言,因此缺乏普遍意义。

4.输入假说

70年代末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

1985年出版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对第二语言习得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主要观点:

(1)习得与学习假说

克拉申认为成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

一种是习得,即潜意识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这是儿童自然获得第一语言的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这是明确的、正规的、从语言学方面理解并掌握语言,一般在语言课堂上进行学习。

(2)自然顺序假说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

(3)监控假说:

人的头脑中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一是潜意识的系统,一是有意识的系统。

有意识的系统在言语行为中只有一项功能,即只能作为一个监督者、一个编辑,起监控的作用,对输出的言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

这种监控可能在说话前,也可能在说话同时甚至是说话之后进行校正。

(4)输入假说:

①人类获得语言的惟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输入的信息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上。

②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

③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过早地“说”是有害的。

(5)情感过滤假说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接触目的语的机会,这都是输入。

输入的语言信息有时并没有被吸收,因为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精神身体状况欠佳等。

总之,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决定于:

①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

②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

5. 普遍语法假说:

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习得机制仍起作用。

但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所得答案是不同的。

大家普遍认为在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再是先天的语言功能体系起作用。而是大脑中的推理思维功能体系在起作用,是一种像学习数学、物理那样的有意识的学习。

6. 文化适应假说

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成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因素。

四、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

(一)相同点:

1.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大脑、语言器官。

客观条件:语言环境

2.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儿童:为了生存、认识周围世界、进行交际活动

成人:为了从听说读写方面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3.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4.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二)不同点:

1.习得的动力不同。

儿童:本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有各种目的,习得动机受其意志支配,不稳定,缺乏天然动力。

2.习得的环境和方式不同。

儿童:天然的语言环境,根据交际需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中吸取它能吸收的语言材料,“沉浸法”。每天至少10个小时以上接受语言的输入,五年共18000小时。

成人:在非目的语环境中,从最基本的发音、词汇、语法开始,每周最多20学时的学习时间,五年4000小时。

3.习得过程不同。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与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进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就是建立概念、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时,往往不是让实际事物与第二语言直接联系,而是中间要经过第一语言的思维。所以有迁移的影响。

4. 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文化。

成人: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如果没有专门安排,不一定能同时习得目的语的文化,其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也会产生影响。

5.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儿童:大脑尚未侧化,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短时记忆力强,学习更灵活,敢于表现自己。

成人:过了语言学习关键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我保护意识。模仿力、记忆力下降。有理解、分析能力、学习经验。

五、思考练习题:

01.什么是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两者有何不同?

02.谈谈儿童第一语言习的过程。

03.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优点和不足有哪些?

04.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有哪些?请阐述。

05.试比较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09对外汉语张雅楠0917438035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到的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谈谈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一: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异同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我们通常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但无论怎样学,都需要首先听到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所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学习上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除此之外,习得一种言语现象,不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需要经历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组合的结果,在语法习得上都有一定的顺序。 当然,第二语言的学习和第一语言的学习也有着截然的不同点。比如,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等等。 关键词二:语言迁移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观点是:对A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的学习;它的基本关注点是:B的学习快慢和好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A的影响。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学习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关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Lado的理论研究是与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教材的编写相联系的。 “语言迁移”在我的外语学习的初始就有所体现。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曾为培养我的英语兴趣为我报过幼儿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当时刚刚六七岁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的英文单词的含义,只是通过自己对已经掌握的汉语,比如:当老师拿起一只苹果的时候,我认识它叫做苹果,而这时老师教我说:apple,我便知道:苹果=apple······这是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然而,母语对于外语学习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负迁移。例如,在我们的汉语中,形容男性是用“他”而形容女性使用“她”,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在读音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英语中,同样的含义,初学者却常常会在“he”和“she”之间混淆。“负迁移”实质上就是干扰。行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 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第二语言 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 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 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待定的参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ellis全文翻译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Rod Ellis 全书汉语翻译 引言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我们尽可能的描述理论,而不是提出理论,所以,本书不会有意识地凸显任何一种二语习得的方法或理论作为已经被认可的看法。其实,现在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因为二语习得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描述和解说隔裂开来,所以,对于我所选择描述的理论解释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我自己的观点倾向。 这本书写给两类读者,一类是二语习得课程的初学者,他们想整体了解二语研究的现状。二是想明白学习者怎么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师。 因为是二语习得的初级教程,第一章列出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观点。接下来的几章各自阐述一方面的理论观点,然后第10章汇总所有理论以对二语习得的不同理论进行全面研究。每章后面提供可进一步阅读的参考建议,这可以指引学生进入二语研究快速发展的前沿领域。 但是,应该想到许多读者是第二语言或外语老师,所以本书也应该让他们对课内和课外的二语习得是怎么发生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按传统,是教师决定课堂上学生学习什么和按什么顺序学习。例如,语言教科书就把既定的内容顺序强加给学生学习,这些课本设想书中设计的语言特征出现的顺序和学生能够接受并习得的顺序相同。同样,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会这样做,他们认为精选学习内容和把教学内容排序将有利于教学。但是除非我们确定教师教学计划和学生的习得顺序相符,不然我们不能确定教学内容可以直接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师不仅决定教学的内容和结构,他们也决定第二语言怎么教,他们决定教学法,他们决定是否操练,操练多少,是否纠错和什么时间纠错以及纠到什么程度,教师们根据他们所选择的教学法来处理语言学习过程。但是,又一次,我们不能确保教师选择的教学法规则和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进程是相符的,例如,教师可能决定关注语法的正确性,而学习者可能只关注自己的意思是否被理解,不在乎语法是否正确,教师可能关注操练灌输一个一个语言点,而学生却可能整体上把握语言问题,逐渐的掌握在某一相同的时间处理各种语言点的能力,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可能不是教师的教学法所设想的。为了发现学习者是怎么使用他已经掌握的语言数据,我们需要考虑学习者使用的策略,这样我们就可以试着解释学习者为什么用那种方法学习。 所有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学习理论,这些理论按照有关语言学习者学习时使用一系列方法原则起作用。但是,这些理论可能不是很明确,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于语言学生的观点会有所变化并且只包含他的行为中,例如,他可能开始决定给初学者学习现在时,这样做,他可能有意识的判定;在初级阶段,语法应该比诸如发现词汇等其他语言方面的知识先学,因为他认为这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顺序,甚至他可能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调查就这样认为。先学现代时的决定还暗含很多东西,一个是学生应该先学习动词而不是名词或其他语言组成部分,另一个是学生在众多的动词时态中需要先学习现代时,教师可能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这些暗含的内容,他可能只是凭他永远也弄不清的直觉。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学习理论,只不过这些学习理论常常是一系列隐含的信念。 本书通过考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积极产出语言的过程来帮助教师建立明确的语言学习理论。这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即教师建立了明确的语言学习理论之后会做得更好。

第二语言学习知识习得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2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3 中介语研究 §4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5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6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8 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9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10 多元发展模式 §11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母语VS目的语 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一般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指其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指他的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VS第二语言 一语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二语指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一语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二语的概念只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习得acquisition VS学习learning (1)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 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 learning,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formal learning,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2)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 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subconscious learning。学习指有意识的conscious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 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且互相独立的类型,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操练可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VS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1)从习得方式看: 以交际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自然的二语习得;通过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2)从习得环境看: 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二语习得是自然的二语习得;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二语习得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 语言能力VS语言表达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概上课讲义

一、名词解释 1、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里语法,这种语法是一种“隐形的”而不是一种“显性的”语言知识。 2、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3、前系统偏误:学习者还没有意识到目的语的特点的规则时发生的偏误,是凌乱无序的,学习者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特定的规则形式。 4、系统偏误:学习者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往往是错误的,而且也不能纠正错的规则。 5、后系统偏误:学习者了解正确的规则,但在运用时出现了偏误。 6、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僵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回退”现象。 7、习得的知识:指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自然的交际,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学习者接触的是“可理解输入”。 8、学习的知识:指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语言的形式特征上,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规则的知识。 9、沉默期:主要指习得者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小时,长达几个月。在此期间,幼儿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和整理。经过这段沉默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 10、社会距离:指学习者与目的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 11、“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三种。 12、“同化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3、“适应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4、“文化休克”:学习者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精神紊乱、压抑、恐惧等。 15、“刺激贫乏论”:语言输入是贫乏的,学习者不可能通过外在的语言输入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 18、歧义容忍度:学习者对具有歧义性、陌生性、异质性的学习材料或对象所持有的态度。 19、场依存型:倾向于以整体方式看待事物;受环境和他人影响较大,易接受暗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喜欢集体学习,需要得到及时反馈,情绪波动较大; 20、场独立型:倾向以分析方式看待事物;很少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喜欢发现式学习;固执,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21、移情:移情就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移情首先是一个理解的心理过程,消除隔阂,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他人的精力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以达到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22、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能有所了解或有特殊兴趣,希望与之交往或亲近,或期望参与、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23、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实惠或其他好处。(如通过一次考试、获得奖学金、胜任一份工作、提职晋升、出国、在学业上进一步深造等。) 二、填空选择 1、来华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成为汉语习得研究的第一个研究领域。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 、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教什么(教学内 容— 语言学) 如何学(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心理学) 怎么教(教学理论 和方法— 教育学)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复习纲要附参考答案

《第二语习得理论》复习纲要 第一章引言 1、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0 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研究结论也是对某个群体而言。但作为二语教学的老师,他更加关注一个个的个体,他关心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很好的掌握第二语言。这种情况下,二语习得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很可能对进行教学的老师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因此,二语习得研究者有必要加强对个体的研究,而不是局限于群体。 2、你认为什么是学外语的最好方式?9 第二章人 1、什么是一语习得的行为主义模型?提出者是?16-17 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天生论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语言习得的机制,小孩出生后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都能利用这个语言习得机制学会所在环境的语言。这种观点与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所以有较强的解释力。 2、什么是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18-19 3、什么是一语习得的社会互动模型,提出者是?20-21 4、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型?如何评价?24-25 5、什么是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另一个是social distance,在文化适应模式节)26 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是与social distance相关的一个概念。Social distance通常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别,而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则指学习者部因素的差别(比如对讲所学语言的人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社会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态度等)。Acton研究了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态度介于两种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学生,学习成绩最理想。 6、文化适应分哪几个阶段?29-30 7、什么是言语适应模型?是谁提出来的?30-31 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的态度影响学习过程,言语适应模型认为人们之间的交谈包含三个不同的过程,即交谈双方保持他们各自的说话方式,让各自的说话方式与对方显得越发不

第二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

第二语言习得的五个阶 段 第5 期饶跃进: 近年来我国学生观研究的述评?43? 反思的力度.要深入教学实践当中,掌握新型学生观的实施状况,影响因素和遇到的困难,进而研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达成更加规范的学生观. 参考文献: [1]张洪彬.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D]. 长春:东jE 师范大学,2002. 『2]孙艳.新中国三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目的及学生观 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5,(8). [3]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观的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 报(基础教育版),2003,(3). [4]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5](法)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 周南照,陈树清等译.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 『6]李政涛.在表演和观看中生成的生命——表演视角下的学 生观[J].教育科学,2004,(2). [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4. [9](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一一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0]阎亚军,王月芬.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5,(61. 责任编校: 祝子萍第二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汪珍珠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62)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比较公认的一种理论就是.从对一种语言的一无所知到像母语一样的精通程度,往往要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默/接受或产出前阶段(TheSilent/Keceptive orPreproductionStage) 此阶段可以持续1O 小时到6 个月.学生有500个"接受" 单词,即能理解但不能自如使用的单词,并且他们能明白通过解释达到可理解程度的新单词.在这个阶段,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句子.但可以做出一些反应,比如通过用手指某一个具体的物体,图片或者人物:做出比如站立,关门等动作;点头或摇头:甚至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问题. 在此阶段,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说话,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技巧:使用辅助的视像材料,使用手式或身体语言,放慢语速,强调重点单词,并将重点单词写在黑板上,鼓励齐声朗读.TPR 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这一阶段的学生. 第二阶段,早期产出阶段rrheEarIvProductionStage) 此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再持续6 个月的时间.学生有将近1000 个能理解并能使用的单词.学生能说两到三个单词的短语.并能通过回答"是"或"不是","或者"以及"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来展现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猜字谜,进行角色游戏,使用图表等概念性视像材料,鼓励两人或三人同时阅读,提供句子的前半段.让学生完成后半段等等. 第三阶段,语言出现阶段(TheSpeechEmergenceStage) 此阶段要再持续一年,学生已经拥有大约3000 的词汇量,可以使用短语和简单的句子,也能说较长的句子,但往往会出现语法错误,甚至阻碍交流的顺畅进行.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短剧的表演;在课堂活动中运用音乐,电视和广播等辅助手段,还可以观看电影片段, 让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

第二讲++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讲:语言习得理论 一、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1、第一语言习得: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2、第二语言学习: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3、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 (1)共同点: 1)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3)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4)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5)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6)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7)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不同点: 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掌握. 1)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2)学习的起点不同。 3)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4)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二、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反应论(斯金纳)

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乔姆斯基) LAD假说: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三、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一)语言对比分析 1、定义: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代表人物:美国拉多 3、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 4、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提纲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提纲 第一章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概念P 1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了解两种环境:课堂环境、自然环境P2 第二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以汉语为例,如果一个人是在课堂上学习,他的环境就是“课堂环境”,也称“正式环境”;如果他不参加正式的课堂学习,而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学习汉语,他的环境就是“自然环境”。 3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怎么理解“外”字P8 对外汉语教学时对非母语者进行的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 “外”不是指国籍,而是语言 4(名词解释)什么是母语者?什么是非母语者?P13 把某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的是“母语者”,把这一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来使用的人是“非母语者” 5理解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解直接消极证据、间接消极证据?儿童习得母语的特点P33. 消极证据:a直接消极证据:从他人纠错中获得的信息 b间接消极证据:某一语言当中从来不出现某种形式 积极证据:从环境中听到的话语 儿童习得母语的特点:条件不利、结果完美、速度惊人、潜能相同、过程相同 6 为什么儿童运用到积极证据?P36 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在外界刺激的激发下实现原有生物潜能的过程。儿童所需的,仅仅是能够听到这种语言而已。儿童在习得语言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积极证据上。 7 年龄和关键期,哪个最先提出来?列尼博格提出的语言习得关键期P49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儿童开始说话是生理成熟的结果 ?大脑的发育 ?(2岁——60%,6岁——90%,13岁——100%) ?大脑功能“侧化” ?左半球偏于智力、逻辑、分析能力。 ?右半球偏于感情、社会需要、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事情。 ?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子的发育,逐 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2-13岁这段时期,列尼博格称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8 很好地理解“终极状态”和“年龄效应”的概念P54 ?终极状态:目的语学习达到的最高水平 ?年龄效应:年龄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里的年龄指的是到达年龄,也称“习得年龄” 既学习者到达目的语国家或社区时的年龄。

第二语言教学

第四章语言教学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和学习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当然也直接关系到他的交际效果。而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对一个人其他努力地形成好热发展,对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事业成就,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而诸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不但对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而且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交际效果必然会对相关的社会群体产生影响。我们把这种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叫做社会效应。 语言教学是指语言课程的教学。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汉语难学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拿学习非亲属语言跟学习亲属语言比较 第二种误解是汉字和汉语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发展语言教学和教育,对提高国民的语言素养,促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以创造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区别: 1、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语言教学从根本伤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内容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内容是语言理论知识和语言研究方法等语言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知识、语用知识、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能力 3、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原则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必须在综合考虑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 汉语教学的不同的地方 1、教学的重点不同 2、教学的内容编排顺序不同 3、处理她说和读写的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不一定相同 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即由第二语言教学本体以及与本体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一种统一体的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1、教学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 2、理论基础包括本体理论和基础理论本体理论即教育理论包括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也包括教学路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理论说明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 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对比分析的基本内容 1.对比分析假设的理论阐释包括三个方面,即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分析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 2.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把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其分布,连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 2)当学习者的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负迁移,也就是母语干扰,学起来比较困难。母

第二语言习得概念

思考题: 1、什么是母语、目的语? “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2、如何区分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区分,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3、区分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习得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区分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习得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于: 在两种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学习者在学什么、怎么学这两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别 语言习得环境对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第四节SLA研究的基本问题 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究竟获得了什么? 2.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习得第二语言的? 3.第二语言语言习得有哪些个体差异? 4.语言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何影响? 一、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时获得了什么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之初常常说出一些不合目的语规则的句子。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学习者生成的语言进行研究来发现个中原因。 一、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时获得了什么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上。 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学习者语言获得结果的研究。 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 相关研究包括: 早期的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 中介语假设以及关于中介语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等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获得第二语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试图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做出解释。 这涉及到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获得第二语言的 Ellis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做出解释: 一是外部因素; 二是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环境 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社会环境和语言输入环境。 语言习得的“社会环境”包括第二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即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社会环境自然发生的(natural setting)还是在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的(educational setting)。 外部因素-语言输入环境 “语言输入环境”主要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方式,即学习者语言输入是通过交互方式获得的还是非交互方式获得的。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foreigner talk”和“teacher talk”的研究,以及“可理解输入”的研究等。 外部因素-语言输入环境 “Foreigner talk”是指母语者与外国人谈话所使用的话语。 当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谈话时,常常对正常的话语进行某些调整,以便学习者理解。这种话语有时甚至不合语法。 例: 母语者:你-是-哪-国-人? 非母语者:我-哪国? 母语者:对,你-哪个-国家的? 非母语者:国家?噢,美国。 teacher talk的定义 “teacher talk”指的是第二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 师:请大家打开书。 生:开书? 师:对。书book,打开open. 生:噢。打开书?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有些教学法,如“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就是建立在某一学习理论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的基础上的。有些教学法是以某一学习理论和某一语言理 论作依据而创立起来的(如听说法)。对语言学习理论的掌握,能帮助我们了解 已创立起来的教学方法,也能促使我们以这些学习理论为依据去进行英语教学法 的研究。 外语学习理论是探讨外语学习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研究,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认知主义的习得理论、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学说等属于这类研究。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华生(J.B.Watson)是它早期的代表人物。 华生研究动物和人的心理。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刺激 和反应。心理学只关心外部刺激怎样决定某种反应。在华生看来,动物和人的一 切复杂行为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由学习而获得的。 他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公式 刺激——反应(S-R, Stimulus-Response)。 结构主义大师布洛姆菲尔德(L.Bloomfield)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模式作为其理论依据。 Jack让Jill摘苹果说明S-R语言行为模式 Jill’s hunger (S) “I’m hungry” (r) Jack’s hearing (s) Jack’s action (R) 布洛姆菲尔德重视作为声音r….s言语行为的研究, 他认为r…s是物理的 声波,从而得出语言教学过程的理论,即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 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 斯金纳(B.F.Skinner)继承和发展了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认为人们的 言语、言语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而产生的。这里讲的“某种刺激”可能是言语的刺激,也可能是外部的刺激或是内部的刺激。一个人在口渴时会讲 出“I would like a glass of water.”。 斯金纳认为,人的言语行为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而获得。在某一语言环境中, 别人的声音、手势、表情和动作等都可以成为强化的手段。由于言语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孩子们就能逐渐地养成语言习惯,学会使用与其语言社区相适应的语言 形式。如果没有强化,语言习惯就不能形成,语言是不能学习到的。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组成人类社会生活;人还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语言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如果我们探讨外语学习心理的主要目的是教好一门语言,是帮助学习者学会用这门外语进行交际,那么,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语言。 Brown,H列出语言的八个特点,它们是: 1.语言是系统,可能是一个生成系统。 2.语言是一种任意的符号。 3.这些符号是声音符号,但也可能是视觉符号。 4.符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 5.语言用于交际。 6.语言在言语社团或言语文化中发生作用。 7.语言实质上为人类所有,虽有可能不限于人类。 8.所有的人以大致相同的方式习得语言。语言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 的特征。”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然而,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兴趣和开展研究的历史却要早得多。50年代初,Weinreich就在它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干扰”。这种干扰可以发生在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面上。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发表了具有很大影响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Lado的著作是对Weinreich理论的补充。Lado的结论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差别最大的地方。因此,外语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两种语言的差别上。”② 60年代在语言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发生了一场大争论,这场争论被不少人称为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由Bloomfield提出的结构主义和由Skinner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提出的极端的行为主义理论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都受到了Chomsky的猛烈攻击。 ①Brown,R.1973.Afirst langusge:The Early Stages.Harmondsworth: PenguinBooks.Page89. ②Lado,R.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iehigan:University of Miehigan. Page 53.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五讲: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时间:18世纪末 代表人物:[德]奥伦多夫 理论基础: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的各种官能可分别加以训练例如:记忆、思考、概括……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心理活动主要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如:记单词依靠和母语的联系。 一、语法翻译法 主要特点: A.以语法为纲,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 B.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为主。 C.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D.教授所谓的“规范”语言,重视使用所谓经典的“名着”、“原着”。 一、语法翻译法 成就: A.强调母语教学的理论。 B.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语法知识扎实。 C.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比较高。 D.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不高,该教学法使用方便。 一、语法翻译法 缺点: 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B.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C.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奥难懂。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针对“语法——翻译法”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又称“自然法”,主张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第二语言教学过程。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立兹。 时间:19世纪后半叶西欧 代表人物: [德]贝立兹 [法]古安 [英]帕莫·艾盖尔特 理论基础: 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与客体的直接连接。 特点: A.在语言和外界事物或经验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 C.句本位,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D.以模仿为主。 E.用归纳法教授语法规则先操练,后归纳。 优点: A.打破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新路子。 B.利用直观手段(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D.不使用学生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 缺点: A.把幼儿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混为一谈。 B.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忽视其积极意义,有时反而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