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子:文化改变中国

陈子:文化改变中国

陈子:文化改变中国
陈子:文化改变中国

陈子:文化改变中国

母校90周年华诞献礼!

引:当代大儒熊十力对文化有句很精辟的概括:欲亡其民族,先亡其文化。同样,要改变一个民族先改变其文化……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质区别的因素是文化,而非人的外貌特征等;

文化决定了人,制度只是文化的表象——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决定一个国家制度的是文化;

在文化诸要素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价值观,即对于制度的价值观。在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中,对于权力、制度的价值观和取向占居着主导地位;

文化的健康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可以从文化的优与劣、健康与否中反映出来;同样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也可从文化的积极与非积极,健康与非健康中作出判定。所以说文化的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社会、企业、家庭,都是如此。文化的优劣,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优劣。

【关键词】文化改变中国

(正文)

第一部分:关于文化的定义

一、本文“文化”概念的定义(界定)

一提起文化,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人类在千百万年生产劳动、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积累传承下来的精神产品,如文字、诗歌、历史典籍等,抑或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实物形态文化,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对于文化的概念。本文所讨论、定义的“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或者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文化的概念,在内涵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本文所称谓的“文化”,它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是非实物形态的,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即时下被专家称

为“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对于企业来讲为“企业文化”;对于家庭来讲,为家庭文化;对于团体、政党来讲为团体、政党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讲,同样表现为特定阶段、形态的国家、民族文化。

第二、它是纯人类交流交往的产物,是特定团体、人群中为了统一思想,协调彼此之间的行动而产生的文化。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人没有文化,两个人才有文化。”一个人不需要协调统一行动,而两个人要统一行动、形成统一的意志,就需要协调、碰撞,需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思想认知——这就产生了“文化”。

本文关于“文化”的定义:特指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在其繁衍、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用于协调、统一人们的思想行为、维系民族的团结和认同、粘附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包括实物形态的文化传统)上的观念、价值观。这种文化是“看不见的”,但它又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

第三,如上所述,这种文化它是属于特定团体、人群如国家、社会乃至每个家庭、企业独有的文化,它不可复制,并深深地打上这个国家、社会、家庭、企业在发展、成长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思想文化、历史传统、价值取向、价值判断等烙印,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中,对于权力、制度的价值观和取向占居着主导地位。

第二部分:文化对于人、社会制度

一、文化对于人——人与人的根本区别

隶属于某个特定国家、社会或种族、族群的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区别,或简单地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质区别的因素是文化,而非人的体型、外貌特征或你掌握了多少技能、学习了多少知识。中国人之所以不是美国人,不在于他(她)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而在于他(她)身上流着的血,在于他(她)生于斯、长于斯,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属于这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价值传统。而这些文化价值传统已深深地融入了他(她)们的血液,仿佛是与生俱来,致死不改!——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中国有个成语叫“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就是缺少文化认同的典型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碰到这样一些老华侨,他们说他们不是外国人、是中国人,特别是小时候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才出国定居的华侨,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更加强烈;反而那些从小就在国外生活或直接在国外出生的华裔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这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相对淡薄,有些甚至已经“变种”,在意识观念里已经认为自己完完

全全不是一个中国人,以至于你与他们交往,你也不认为他是个中国人——虽然他们的皮肤还是黄皮肤,眼睛头发是黑的,但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已经完全不同。

二、文化对于制度——制度的优与劣、荣与衰

(一)决定一个国家优劣的在于制度:

今年是中国甲午海战战败120周年。甲午战败的耻辱,相信不少有志国人至今还会耿耿于怀!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何在?海军上将刘亚洲对甲午战争战败原因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从下面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二: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社会政治制度上的昏庸腐败,官员、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判断,必然落伍于时代!

至于1937年至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当时四千万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却敢于发动一场大规模、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不但企图吞并整个中国,还把战火烧至整个东南亚甚至美国这样一个强大国家,靠的是什么?看抗日影片我们经常听日本人在拿他们的制度说词(这一点下面还有详细论述)。

(二)决定一个国家制度的是文化:

人、国家、种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文化。文化决定了人,制度只是文化的表象——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制度由文化决定:

第一、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基本上是植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传统,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几千年来无论是世袭的皇位传承,还是农民起义打下的江山,到后来这些胜利者们,无一例外,他们建立起来的都是封建专制制度。如靠起义夺得政权的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等。更有说服力的是从一开始就打着代表社会下层、劳苦大众利益的农民起义领袖,从最早的陈胜、吴广再到近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洪秀全,他们的政治理想最终都一一表现了出来:都是想建立无异于前代的、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皇权至上的封建专制社会。

第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

基于封建专制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只能是建立封建专制制度。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对于某一阶段的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这方面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是近代中国袁世凯的称帝。孙中山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1915年12月12日,在一群满清遗老大臣们的簇拥下袁世凯登基大总统宝座,1916年1月1日改号洪宪元年称帝。1916年3月23日,在国人一致声讨、蔡锷将军等多股讨袁势力的讨伐下,称帝只有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

袁世凯称帝、恢复帝制,一方面说明流毒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传统,阴魂不散,还远远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顽固地依附在国人的文化血脉里面。所以袁世凯这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北洋军阀领袖”,他一旦大权在握,他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讲,他的选择也必然是建立一个“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皇权至上的封建帝制社会。”退一步来讲,即使袁本人不想称帝,但袁周围的人?他手下的大臣?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流毒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封建专制制度、民权共和思想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扩散、逐步演化为一股新的社会潮流的历史背景下,袁世凯想称帝不是一点顾虑也没有。他担心这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会招来国人的唾骂和多方反对独裁势力的兵戎相见。正在袁踌躇不前、下不了决心的时候,据说他的大儿子袁克定“太子瘾”发作,要当太子;他手下的那帮大臣、遗老遗少们也想加官进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他大儿子、手下大臣们的簇拥下,袁本人想推辞也是推辞不了的,倒不如来个“恭敬不如从命”。“称帝”这出闹剧,最终在他的大儿子和手下大臣们的导演下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但另一方面,为什么袁只当了个“短命”的皇帝?说明时代已经不同了,今非昔比!1840年的鸦片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极大地震动了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封闭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积存的文化优越感几乎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代表封建专制制

度的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极大地动摇和摧毁了生活在这片古老、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东方文明的华夏子民对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的坚守和梦想!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及科学、民主、人权等各种思想、思潮的“趁虚而入”,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思考。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虽然辛亥革命是一次短命的革命,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权、共和思想,已经成为了驱除列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社会先进分子的思想主流,也成为当时中国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文化思想新潮流。袁世凯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称帝、恢复帝制,注定是短命的,只落得个千年骂名!

至于后来以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掀起的“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礼教的沉重打击,对国人民主、自由、人权思想的启发,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等功绩,自不待说。

可以这么说,近代中国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中国人关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主、共和思想在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进入一个军阀割据、国民党政权和抗日战争的动乱年代。在以后的政权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或者说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才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适合现阶段中国人的思想认知水平和价值认同?我们可以沿着这条思路去思考。但我们应该坚信这样一个观点:制度由文化决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

(三)文化的优劣,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优劣。

文化有优劣之分?

第一、一切兴衰——兴盛与腐败、衰落,都从文化开始。

假如我们把社会的一切组织——家庭、企业、政党、国家等等,都看成是一个特定的团体的话,特定组织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等等,首先从文化中表现出来:一切兴衰——兴盛与腐败、衰落,都从文化开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国家、社会之间的变换更迭中,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这种历史文化现象:如我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王朝的更迭,新王朝替代旧王朝的初期,新王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往往是一种较健康的、积极进取的、励精图治的文化。王朝中腐败、奢糜之风甚微,上至天子,下至七品仔麻官,个个都能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规

戒律这时候往往都能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天下大治”。然而,一到王朝的中后期,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番文化景象:纲常废弃、朝政腐败、官员无能、贪污盛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种种劣迹,种种败象,便从文化开始——首先从文化中反映出来。

中国社会的发展史是如此,而西方国家的朝代更迭也莫不如此。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历史学家有多种说法,有气候变化、土地荒芜,农业欠收之说;有蛮族入侵,分割、削弱帝国势力之说;还

有“铅”中毒至后裔智力不全之说……。这些我们都可归结为罗马帝国逐步走向衰亡的其中外因,但罗马帝国灭亡的必然是其内部因素造成的。我们可从下面的这一段文字中窥探出罗马帝国走向衰亡、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文化因素:“随着罗马共和国的瓦解,帝国的建立,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制转为专制。统治者掌握了一切,公民丧失了各项政治权利,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由此带来了政府的腐败及公民意识的淡化。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作为罗马公民而骄傲,为国家服务而自豪。因为那时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参与政治的机会,可以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能得到法律保护,能从国家获得各种利益。执政官、元老院及其它官吏也较为勤俭,腐败现象少。但从共和国后期(此时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开始,国家已完全成为君主及其官僚、军队的私有财产。绝对的权力使他们腐化堕落,肆意挥霍,想方设法搜刮人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沦为地主庄园的农奴,或干脆发动起义反抗暴政。因而,人民与统治者存在严重的对立,对国家的兴亡无动于衷……。试想,一个丧失民心、在政治、权力上逐步走向腐败的政府难道还能维持下去吗?即便没有‘蛮族’入侵等上述种种外因,帝国也将在腐败中走向灭亡。”所谓“树自朽而风必摧之”。

从罗马帝国的衰亡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文化腐败先于政权腐败、国家灭亡而表现了出来。

第二、文化的优劣,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优劣。

“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但一切兴衰从文化开始,文化的优劣,也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优劣。上面的事例基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再看看近代中国的一些例子。日本一个弹丸小国、资源严重不足,“明治维新”后为什么能超越中国?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以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861年,日本人的“明

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时间上比中国还晚了几年,可日本人成功了,中国却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各种教科书都有回答,选择两段来分享一下: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后发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日本【明治维新】:由“萨长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权在戊辰战争中消灭了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还,结束了长达6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建立了日本近世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政治上,他们透过推行天皇亲政和推行议会政治(合议)的精神,力图建立仿效西方三权分立的新式政府,以求挤入西方列强之林;经济上则推动财政统一,稳定幕府后期严重负债的国家财政,并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社会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对外关系上,推动废除与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表面上看“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国只是做法上的不同,但根本的区别在于两国统治者对待西方文化思想、先进科技,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清廷的统治者曾经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还污蔑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其愚昧与无知的程度令人发指。到后来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只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模仿、学习西方技术的改良运动,形象地说即企图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学习、模仿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

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对于日本人来讲是另外一番景象:日本人感觉到自己的落后,不仅仅是封建幕府统治的黑暗和落后,也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落后,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教育、制度上的落后,所以日本人是以“洗心革面”的心态来学习、拥抱西方文化和文明。所以“明治维新”,日本不但破除了幕府的黑暗统治,还全面地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全社会和公民中大力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在政治上,他们透过推行天皇亲政和推行议会政治,力图建立仿效西方三权分立的新式政府,以求挤入西方列强之林。满清政府与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的区别,已从文化、观念和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判断上分出胜负。1898年企图通过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运动“胎死腹中”、腐败无能、黑暗残暴的满清政府对戊戌变法运动代表人物谭嗣同等六君子的杀害,更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文化上的腐败、守旧没落,安能有政治、制度上的进步和文明?更不要说国家的富强与强大。保守、僵化的封建制度与西方文明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中国——一个东方大国,所谓康熙、乾隆盛世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当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各国的总和,不用说当时的日本能与中国比肩。可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却成为“后来居上者”。日本人的强大,也让中国这个大而弱、大而散的封建专制国家吃尽了苦头!等到西方列强、日本人用“船坚炮利”轰开中国这个东方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时,封建统治者方“如梦初醒”!

纵观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几乎

是“不约而同”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共识(价值取向):学一学别人

的“奇技淫巧”可以,但不能丢了老祖宗的传统,封建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决不能动摇!因为封建文化的思想价值观一旦出现动摇,就会影响

到“顺民们”的思想、价值判断,“顺民们”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就会怀疑、影响到封建统治者“代表天意”的、神圣的统治地位,进而从思想、文化这个根本上动摇统治者们的统治根基。所以我们看到第一个建立大一统中国的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直至近代明、清封建统治者也“乐此不彼”,大兴“文字狱”,大肆迫害、屠杀知识分子!据史料记载,朱元璋这个小和尚由于其极度自卑的心理,对

于“僧”、“贼”、“光”、“秃”等挖苦他过去历史疮疤的字眼,变得相当敏感,因此明初的文字狱绝不比清王朝逊色。这场始于洪武十七年、终于洪武二十九年的长达13年的黑暗岁月,受害者不下数十万,明朝初期优秀的知识分子,因“文字狱”一案,几乎为之一空!

而清廷对知识分子、有新思想的人的迫害也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1898年清廷杀害戊戌变法六君子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证。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仅仅是这些东西,清廷已经看不惯,不能容忍。

中国人为什么缺少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中国人比别的民族愚钝吗?李约瑟难题为何出现在中国这个遥遥领先西方的“四大发明”的古老文明大国身上?

从中国与日本两场改革运动所遭遇的不同命运、出现的不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优劣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文化的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社会、企业、家庭,都是如此。

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可以从文化的优与劣、健康与否中反映出来;同样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也可从文化的积极与非积极,健康与非健康中作出判定。所以说文化的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社会、企业、家庭,都是如此。

历朝历代的王朝,在建立之初,文化都是较健康、积极向上的,表现出一种较健康的、积极进取的、励精图治的文化;而到后期,朝纲废弃、官员腐败、贪污盛行……这个时候国家社会却呈现出另一番文化景象。

对于文化的作用,有人这样形容,好的家庭必然有好的文化,同样,好的企业也必然具有优秀、卓越的文化。当然文化也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在一个企业、团体中,决定这个企业、团体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非积极的,是健康还是非健康的,主要看领导层的文化。领导在企业、团体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领导的主张,领导的思想、做派、价值观,领导所推崇的文化等等,在企业、团体中同样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企业、团体文化的优与劣、健康与非健康、积极与非积极。在一个家庭中,情况也大致如此。家庭成员中谁的社会地位高,对家庭经济贡献大,谁的言论、意见、价值观在家庭中就具有优势,谁的文化在家庭中就占主导地位。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是处于执政地位的执政党文化,其文化在整个社会的多元文化中,常常占居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一个企业要做到优秀,首先文化必须是健康的。没有健康的文化,何来优秀的企业?对国家来讲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还是抱着以往的旧眼光、旧观念,说人家西方国家腐朽、没落,当然也包括西方的文化。诚然在西方的多元文化中,存在着一些颓废、消极、没落的东西,但不能因此认为西方的主流文化全是这些东西。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反观我们半个世纪所走过的路程,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中国传统几千年封建思想传统所流传下来的官本位文化、人治文化、对领导人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只患不均不患贫的平均主义、枪打出头鸟、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等等,我们不能说这些东西很健康,这样的文化很健康。一个企业要兴旺发展,基业长青,文化的健康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家庭来讲,同样是如此。

关于文化的健康,可以比较一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文化,哪个军队的文化更加健康一些?红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调戏妇女欺压百姓;强调官兵一致、

平等;为了革命理想不怕流血牺牲,为信仰而打仗、斗争。而国民党军队刚好是另一个样。尽管红军生活生存、武器装备的条件比国民党军队差距较大,但有百姓的支持,照样可以打胜仗。对于文化健康的作用在此可见一斑。

第三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辨析

了解一个民族先要了解其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发展和变异。在对中国文化传统作思考和辨析之前,我们先看看发生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片断:

其一、甲午战争前,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间谍。有一个日本间谍来到中国南方一处游冶场所,倾听缓慢、悠长、哀伤的二胡演奏,良久,他说:“完了!这个大国完了!”日本间谍从音乐声中看到了晚清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其二、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2万余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大屠杀时,中国百姓几乎未有任何抵抗,绝大多数人神情麻木,如待宰羔羊。李鸿章幕僚罗丰禄描述:“倭人常谓中国人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实是现在景象。”福泽谕吉说:“支那人民怯懦卑屈实在是无有其类!”在当时的中国一共发生过两次刺杀日本高官的事件,一次是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一次是尹奉吉炸死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两个义士都是朝鲜流亡者。朝鲜人在中国土地上有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让日本人胆寒。我常常想,如果他们是中国人该多好。如果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条河的鱼全病了,那就是水的问题。

往事不堪回首!满清时期的国人、我们的先辈为什么是这种精神状态——半死不活,愚顽昏聩?“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日本人在侵华时也是开口闭口“支那猪”,为何?是什么造成的?别忘了盛唐李世民、李治对日本的一战,打掉了日本人一千多年觊觎我中原的妄想,就是从那时候起倭人开始了向中国学习。

辨析一:“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专制文化传统坚如磐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基因,即皇权至上的专制文化传统。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观念里面,建立一个“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皇权至上的专制社会制度”是不二选择,“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专制文化血脉,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只是到了汉代汉武帝统治时期,“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大一统、“三纲五常”等专制极权统治思想,在儒家的集大成者董仲舒的总结和鼓吹下,终于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封建统治思想和理论体系: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

儒家思想正好迎合了封建者的专制极权统治,两者“一拍即合”——大一统的制度需要大一统的统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子百家,各领风骚的思想、文化、学术繁荣的局面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社会的正统思想。

作为封建统治者统治社会的正统思想,可以说儒家学说伴随着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成为了奴役人民的思想枷锁和文化桎梏!很难想象在中国固有的这种“天人感应”、“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文化思想传统桎梏中,在儒家思想的愚弄、禁锢下,中国人能依靠自己的思想觉悟产生西方人的人权、民主自由思想——西方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对中国人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绵延2133年(自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为止)还“生生不息”;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没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以至于二百多年前英国使者来中国看到的景象不会重现:

——在满清王朝的极权统治下,百姓受尽愚弄和奴役,以至于他们甘受愚弄和奴隶。对于西方的什么现代科学、民主政治可谓是一窍不通,能果腹保命就是他们生存的最大愿望和意义。至于那些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社会之栋梁的政府官员们,除了贪腐,就是沉湎于古玩字画、吟诗附对、附庸风雅这些无用的东西。由于长期的愚民统治和控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他们对于世界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他们空洞的眼神中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对世事的茫然无知……。辨析二:“官本位”文化传统几千年阴魂不散

伴随着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官本位”的文化思想传统几千年阴魂不散!它已经深深地融化于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这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子民们代代相传,毫无疑问是这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

“官本位”文化,无疑一脉相承于“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专制文化传统,封建的文化思想传统不消除,“官本位”文化不可能消失。

辨析三:……

第三部分:改变中国的一百个文化理由

(这里的“一百”只是个泛数,没有特指。)

第一个文化理由:“官本位”文化。

在中国诸多文化观念、价值传统中,“官本位”文化占居着主导地位。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传统里面,“官为重,民为轻;官为本,民为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的祖先还把它捧为“圭臬”,当成是华夏民族感应天地之理之道、效法自然之大智慧杰作!

“官本位”文化不但与现代社会、世界发展的潮流格格不入,最要命的是,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的整个社会结构中,“官”——永远都是占居着思想道德文化、甚至是政治经济的高地,居高临下,常常被世俗社会打造成“真理的化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不太正常的现象:领导的话具有最大最高的权威。有人说中国人是个是非不分的民族。这句话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在“官本位”文化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必然形成对权威的崇拜,对权威的过分崇拜和迷信,必然影响到人的智力和理性的正常发挥(文革中这种现象达到了顶峰造极的地步)。其实,在中国人眼里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谁决定了他们生活,谁决定他们的生存。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当官者不但“无所不能”,还“无所不晓”(“官本位”文化有什么弊端,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争论)。

第二个文化理由:习古不化,言必“三圣五帝”。

中国是一个重人情、重传统、重旧俗的国家,还往往习古不化,言必“三圣五帝”。把古代圣人、帝王的言论捧为“圭臬”。言必“三圣五帝”的文化传统,使人们无论做什么、想什么,都要在古代圣人、帝王的言行那里找答案、找依据,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文化传统的另一个极端是,唯上唯书,不唯事实、不唯真理。这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独立思考。

第三个文化理由:……

“改变中国的一百个文化理由”由于篇幅等,本文只举例了两个,但也是两个具有主导意义的文化传统。

余下的,拟利用网络收集国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与“时代不合拍”、“流弊不浅”、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不利于解放民智、开发民智的……,最后整理成“改变中国的一百个文化理由”,与大家见面。

每个人都可从各自的角度、认知水平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改变的理由,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希望“文化改变中国”这篇大文章越写越好!

结束语

当代大儒熊十力对文化有句很精辟的概括:欲亡其民族,先亡其文化。同样,要改变一个民族先改变其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二次被外族吞并的历史,一次是宋朝,一次是明朝。但蒙古族、满族最终没能把汉族消灭掉,为什么?还有较近的一些典型例子,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想把西方的那一套思想文化价值观植入这些国家中,希望这些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国家建立起与美国那样的国家制度,秉承西方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传统,结果只能是引起这些国家的内乱和各派力量的纷争,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不改变其文化,想改变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他们的文化价值传统,结果是事与愿违。但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能依靠枪杆子和暴力——“毕其功于一役”。

(接上面的话题)中国人似乎天生就缺乏创新思维,中国人天生就愚钝、智力不健全?事实真的是这样吧?反驳这种言论的事例很多,就一个遥遥领先于西方人的“四大发明”就足够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有创造精神的民族,但为什么在近代以后中国却落后了?实实在在地落后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人民饱受欺凌就不多说了,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是什么使这个民族生民变得愚钝、缺乏创新思维?没能继续盛唐时独领世界风骚的辉煌?回到文化的话题,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文化桎梏,无疑是这个民族愚顽贫弱的“罪魁祸首”!万恶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万恶的是封建专制文化思想!回眸中华民族苦难、曲折的发展历史,可以这么说民智的解放、民智的开发,无疑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首要条件——改变这个民族得先从文化开始,也只有从文化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

作者:中山大学哲学系八0届陈子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阳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洛阳,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洛阳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郑州商城和洛阳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

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陕西西安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范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洛阳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洛阳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洛阳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和提高品位,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条件,为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力和整合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意义形象特色 【正文】:在不断加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定位逐渐由经济功能型转变成现代宜居型,城市品位、城市风格、城市质量业已成为都市发展繁荣的新战略基点,这显现了城市文化建设蕴含的深层次价值。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存在的内在支柱和外显标志。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强盛。因此,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含的基因资源,全力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体系,发挥城市文化功能,就成为时下打造精品都市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什么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而产生的,是一种比村落文化更为高级的文化形态。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就城市的发展史而言,“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的记录:从最初的挡风蔽雨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构筑物到今天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建筑群;从安全防御考虑的“城”到“匠人营国,旁三门,方九里”的气魄直至今天绵延几十甚至上千公里的城市群,无一不是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他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组织架构。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成为主要因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实力。 二、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中西婚俗文化的差异 刘

中西方婚俗差异的比较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rriage Custom 摘要:婚姻是各民族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婚礼是在公开场合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婚姻关系公开确定下来的一种仪式。通过对中西方婚姻婚俗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研究中西方婚俗的差异,还可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和开阔视野的目的。本文试着从中西方筹备婚礼,婚礼仪式,婚宴,婚服等几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婚俗进行简单的比较,研究,不尽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研究其某些共有特征。 关键词:婚俗marriage custom 婚俗习惯the manner of marriage custom 筹备婚礼prepare the wedding 婚礼仪式ceremony of wedding 婚宴礼服formal dress of wedding feasts 文化差异culture differences 引言 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人们的世界观及各种传统皆有很大的差异,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本文就中西方婚俗的差异做简单浅显的介绍。婚俗是一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指向标,它显示了民族群体的价值观、宗教观、爱情观、婚姻观,审美、民族心理等等,通过一个民族的婚俗,可以窥见该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由于文化的不同,各个国家的婚俗也各不相同,由此反映出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中国婚俗有着许多的仪式。最早记载婚礼习俗的《仪礼》云:“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西方国家主要有4个程序,即建议,改姓,选期和举行婚礼。由于宗教、文化根源、婚姻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西方婚俗的不同。在中国婚俗中,媒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婚姻当事人的青年男女却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而且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平等现象也屡有出现。在西方,是牧师在婚姻中起作用,并且青年男女有合法的权力去选择自己的夫婿或妻子。当然中西方的婚俗也存在相同的地方。有关文化差异研究的学术论文成果也颇丰。如,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中国校外教育研究理论》2008期)、毕伟《浅析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 正文 一、婚俗习惯 (1)中国传统的婚俗习惯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 一、萌芽时期 1、先夏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处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开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而后来的夏朝,还在这里发生了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 2、夏 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数十位学者历时30余年合作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夏王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16年,史称老丘。这期间,夏朝

统治范围大规模扩大,向东达东海之滨,东南则达江淮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较快发展,是夏朝由稳定发展到兴盛繁荣的重要阶段。 3、魏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公元前361年,雄心勃勃的魏惠王力图称霸中原,于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并称新都为大梁。迁都后的第二年,魏惠王下令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最早连接黄、淮的运河叫“鸿沟”。鸿沟旧道从黄河的汊道(今河南荥阳县北)引水南下,经过今天郑州的中牟县注入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已干涸),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之后南下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两路汇入淮河。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储水池,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一道鸿沟连通黄、淮,大梁坐享通衢之利,亦借此成水陆的大都会。《史记》记载:“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当时大梁城有居民50万人左右,约占当时魏国总人口的25%。大梁有城门12座,著名的有城东北的夷门和城西韵高门。城内冶铁、纺织等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城区面积较今开封市旧城区面积还大。而且在以后的1100余年间,开封的城市规模始终未能赶上大梁

(完整版)概述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1.概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答:思想文化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包含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等思想文化方面,它们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A:先秦儒学:先秦儒学是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2)先秦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也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3)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4)儒家思想中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汉代经学:(1)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 (2)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五经》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3)汉代的儒学本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再加上自然灾害,汉代“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传,最终导致王莽的以新代汉。 C 、魏晋玄学:(1)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2)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3)核心思想:贵无论、本静末动、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以性统情以及名教本于自然等思想。 D、隋唐佛学:(1)佛教的思辫力胜于中国固有传统的道德说教,其幽远的议论成了思想界的权威,其人生多苦的厌世观和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深人人心。 (2)唐中叶后,统治者对佛教势力进行了几次打击,此后天台宗、华严宗等渐归沉寂,而密宗的加持祈祷之类迷信的方面也在流行一时之后遭到冷落。相反,倒是禅宗因与老庄思想的融合,赢得知识阶层的普遍认同。 E、宋明理学:(1)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2)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2.试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的礼仪规范。 答:A:衣:(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 (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中国婚俗文化 (2)

Chinese Marriage Customs 中国婚俗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曾经出现很多不同的婚俗。在现代的中国.许多传统婚礼的习俗已经不再盛行了。不过近几年传统婚礼习俗在中国很多地方再次兴起,并且越来越吸引人们的视线。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various marriage customs in the vast land.In modem China,various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s and ceremonies were out of date. However,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attractive. Wedding ceremon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life matter both home and abroad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Three Letters and Six Etiquettes”we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riage customs in ancient times. Three Letters include a Betrothal Letter,a Gift Letter and a Wedding Letter.The Betrothal Letter is the formal document of the engagement,a must for marriage when the bridegroom presents the betrothal gifts(engagement).The Gift Letter is delivered to the bride's family and is a document necessary before the wedding,in which will be enclosed lists of the types and quantifies of gifts for the wedding. The Wedding Letter refers to the document, which will be prepared and presented to the bride's family on the day of the wedding,to confirm and commemorate the formal acceptance of the bride into the bridegroom’s family. The Six Etiquettes are namely: Proposing( A matchmaker discusses marriage with the potential bridegroom and bride), Birthday matching( the matchmaker will ask for the girl's birthday and birth—hour record to assure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otential bride and bridegroom),presenting betrothal gifts (Once birthdays match,the bridegroom's family will then arrange the matchmaker to present the betrothal letter,to the bride's family),the defining of an auspicious wedding day(the groom's family delivers appointment letter bride's side family) presenting wedding gifts(after the betrothal letter an betrothal gifts are accepted,the bridegroom's family will later formally send wedding gifts to the bride's family enclosing the Gift Letter),picking a wedding date(an astrologist or astrology book will be consulted to select an auspicious date to hold the wedding ceremony),and the wedding ceremony (The bridegroom departures with a troop of escorts and musicians to escort the bride). The modern wedding ceremony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activities which are held on the wedding day,but in ancient times “Three Letters and Six Etiquettes” included the marriage etiquette wit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f matchmaking, engagement and the wedding ceremony.If the men and women did not follow the process,the marriage was then not acknowledged.In of these activities,wedding ceremony is the most over elaborate. It refers to the activity in which the bridegroom departures and escorts the bride to the bridegroom's home,the wedding ceremony begins. The historical books record the earliest traditional Chinese wedding ceremony:On the early morning of the wedding day,the bride puts on the new outfit in a pair of red shoes after a bath in grapefruit water,waiting for a lucky woman to comb her hair.The bride will put on Feng Guan(phoenix coronet) in red silk bridal veil and listen to a married woman who tells her how to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

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青岛)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 吴衡伦忠胜 刊载于2010年8期<经济师> 摘要 城市建设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推动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以青岛为例,通过研究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形成的紧密关系,避免特色地域文化的流失,重新认识地域文化的变迁,探索“都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Abstract:Area where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urban construction to pro mote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led urban development. Qingdao, for example, by studying the form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avoid the loss of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the idea of regional culture change, and explore "urban culture" and new development.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域文化都市文化文化变迁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Regional Culture,Urban Culture,Cultural Change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概念也是一个时空性概念,受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特别是历史发展等特定的条件影响,形成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常以地域文化来概括。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海陆兼顾,山川独秀,内卫京畿,外入海洋,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色,传统和习惯上称之为齐鲁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中,它又有所变化,“凸显海洋文化、融合周边文化、兼容日韩文化、趋同世界文化,这是山东半岛地域文化传承的基本趋向。海洋战略将成为山东半岛发展的主要战略”[1] 。讲到海洋战略或是海洋文化,青岛是首选的城市。不仅是山东半岛的龙头,更是我国北方迈向海洋的前湾港,研究青岛的城市发展和地域文化变迁意义十分重大。但仅从传统的历史角度或单纯的区域发展角度,都是片面的;只有进行多层面的研究,才能更好得为发展服务。 1.0历史传承下的地域文化 环境造就人,自然造就文化。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解析青岛和青岛的地域文化,这是研究的出发点。早期的青岛由小渔村发展而来,大麦岛、汇(前)泉村等处曾是渔民出海捕鱼活动的汇集地点。这种朴实的“渔耕”文化,虽然在现代的城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关键词:城址变迁兴衰变迁功能变迁自然条件漕运盐法军事文化 摘要:扬州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数次被毁城,又数度重新兴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其城市变迁的过程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且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原因会各有侧重。本文分别从城市规模、城市兴衰、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变迁原因各有侧重地来反映扬州城市变迁的原因。 一.城市规模的变迁 (一)城址的变迁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左传》前486年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吴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建立了最古老的扬州城——邗城。 吴王夫差胜越后,一心要北上伐齐,为解决进军路线问题,决定从邗地开凿邗沟,利用相隔于江、淮间的天然水道和湖泊人工开凿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建筑邗城主要用于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用来屯兵储粮。 2400多年前,江淮一带为长江的泛滥平原,地势低湿,只有蜀冈一带平坦宽广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军事防守。从周围环境看,南有长江天险,东有小茅山,西有观音山,用于屯兵储粮十分安全。另外,蜀冈周围河湖密布,既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又便于航运,邗沟的开凿使军事补给品往来江淮的运输更加便利。 这些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得扬州古城一直建在蜀冈之上一千多年,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废弃。 江岸南移,运河兴起 隋时,江岸已经移到扬子津以南,蜀冈下形成大面积平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蜀冈下平原也开始形成街巷,炀帝在扬子津筑有临江宫。但当时江都城的主要部分仍在蜀冈之上,不过其时已经开始向蜀冈下平原扩展,为唐代后扬州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唐代,扬州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随着城市的繁荣,及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发展迅速,其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此时长江北岸不断南移,唐中叶以后,由于瓜州的并岸,长江岸线一下向南推移了二十多里,人们纷纷向蜀冈下的大面积平原移居,这里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形成了唐时扬州的上、下两重城——罗城和子城。子城仍蜀冈上旧城基础上修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婚俗的文化蕴含到社会意义

婚俗的文化蕴含到社会意义 ---读鲍宗豪的《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和婚姻意识.婚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中国的婚俗因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呈现出更多的斑驳陆离、异彩纷呈,也就越发地值得我们去了解、去研究。鲍宗豪的《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是有关中国婚俗文化的第一本专著,他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婚俗,把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婚俗生物学和婚俗文化两方面展开论述。包括男女的性角色意识,人类对婚姻的需要,婚姻与经济行为、婚姻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婚俗中的择偶艺术、嫁娶艺术,婚俗的宗教、社会心理等,又结合中国实际揭示了中国婚俗的变革,并对中国社会未来的爱情和婚姻做出预测,让人么清晰透彻地了解中国婚俗。 在鲍宗豪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婚俗与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主要体现在:一,中国婚俗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婚姻涉及到男女两性的结合的道德方面,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孟子主张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观念不仅是男女交往的道德准则,更渗透于男女的行为中,从而导致保守、落后的婚姻观念。中国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媒人撮合、寡妇再婚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中庸处世之道。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处女嗜好。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不是处女能否保持童贞,重于她们的生命。女孩子从小在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训就是,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贞操,否则就是可耻的。而婚姻的缔结就给女人的贞洁一个光荣的归宿。可以说,对婚俗的尊重和践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二,中国的婚俗承载着中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点,我们从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婚俗中就可看出。像我们所了解的抢婚、表亲婚、转房婚、入赘婚、服役婚、童养婚、指腹婚、共妻婚、试验婚、典妻婚、阿注婚、冥婚等婚姻形式,都完整地保存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这些婚姻形式,我们可领略到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从而让我们更尊重这些文化,也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和少数民资传统文化的传承。再则,鲍宗豪在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婚俗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中国传统方式的包办婚和与其对立的自主选择婚中。这两种婚姻现象的冲突是诱发艺术灵感的闪光点,是诗人、作家歌颂自由恋爱和鞭笞包办婚姻的素材。美好的爱情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从男女的择偶标准到相互表白示爱都被拿到艺术作品中当作题材,《诗经》中的《关雎》,还有《绝代佳人》、《凤求凰》、《孔雀东南飞》、《秋江记》、《梁祝姻缘》、《风流千古》、《西厢记》、《红楼梦》等戏剧、小说都淋漓尽致的描写了爱情的酸甜苦辣。 值得注意的是,从鲍宗豪所讨论的婚俗具有的文化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可窥见到婚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而它的社会意义更多地体现在经过婚俗而形成的婚姻中。 其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俗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婚俗中的精华部分被保留,而那些封建的、尤其是对女人来说不公平对待的部分渐渐被排斥掉。这不仅是现代人们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尊重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的体现,同时也认可了女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