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西方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同等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坚持了两点:(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非一般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总是与货币量的多少直接相关;(2)通货膨胀所表现出来的物价上涨是长期的和普遍的,而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扬。

对于通胀的定义还有很多,但都是大同小异。通胀的表现是物价在长期的普遍上涨,且通胀对于经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通货膨胀使个人和企业承受更高的实际税赋;通货膨胀降低储蓄的数量和效率;通货膨胀减少投资;通货膨胀严重损害供给;通货膨胀导致贸易逆差。我们要积极制止通胀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通胀的成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修正

一、文献综述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分类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实际货币需求,也即显示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低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当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是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二)通货膨胀程度的衡量指标

1.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基期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的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和劳务,也包括进出口商品,所以它能反应社会总物价水平的趋势,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它最适合衡量通货膨胀。但由于其统计上的难度,通常只

能一年公布一次,因此常被用于长期物价水平的衡量。

2.消费价格指数(CPI)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该指标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能够直观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可以逐月公布,可以较快地反映价格趋势。因此,许多国家直接把CPI的上涨幅度等同于通货膨胀率。

3.生产价格指数(PPI)

生产价格指数,在我国即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因此,该指数也常被用来测度通货膨胀。

基于CPI数据方便搜集和该数据本身所拥有的代表意义,本文选取CPI作为测度通货膨胀的指标。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我国当前的总需求增长较快,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作用最明显。我国固定资产膨胀主要又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过快,这就造成投资结构向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倾斜,造成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和交通运输极度紧张,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

2、经济增长(GDP)。经济的增长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了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也会相应的增加,所以会给通胀埋下一定的隐患。

3、货币发行量(M2)。为了拉动内需,国家有时会采取适度的货币扩张政策,货币超量供应会使市场购买力大增,此时,如果供应量不能满足增加的需求量,市场只有涨价,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4、外汇储备。外债负担过重、外贸逆差过大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5、上一期的零售物价指数。人们往往会根据上一期的物价指数来制定自己当期的消费计划,而且由于物价指数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它会对该期的通胀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模型的建立

通货膨胀程度模型的时间序列表(1992-2010)

年份RPI I(-1) GDP(-1) M(-1) F(-1) RPI(-1)

1992 112.81 4860.31 961.1 2299.961 27.081 110.72

1993 114.51 5301.82 1230.42 2676.941 69.861 112.81

1994 117.71 5957.41 1430.11 3193.571 89.012 114.52

1995 128.11 7206.73 1832.91 4442.881 82.21 117.72

1996 135.81 8989.12 2543.21 5198.91 26.441 128.11

1997 145.71 10201.41 3210.62 6720.91 20.721 135.81

1998 172.71 11954.52 3791.71 8330.91 29.232 145.72

1999 203.41 14922.31 4753.82 100099.61 33.721 172.72

2000 207.71 16917.81 4410.42 11949.62 55.52 203.41

2001 213.71 18598.41 4517.1 15293.42 110.931 207.721

2002 225.21 21662.51 5594.51 19349.92 217.122 213.71

2003 254.92 26651.92 8080.12 25402.22 194.433 225.22

2004 310.21 34560.52 13072.31 34879.81 211.992 254.91

2005 356.12 466703 17042.11 46923.51 516.21 310.22

2006 377.82 57494.92 20019.31 60750.51 735.972 356.11

2007 380.81 66850.51 22913.51 76094.92 1050.291 377.82

2008 370.93 73142.71 24941.11 90995.33 1398.91 380.81

2009 359.82 76967.22 28406.21 104498.51 1449.63 370.92

2010 354.41 80579.41 29854.71 119897.92 1546.752 359.81

(一)模型初步提出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货币发行量和外汇储备这四个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模型分析时均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

假设采用模型:Y=β

1+β

2

X

2

3

X

3

4

X

4

5

X

5

6

X

6

其中,Y表示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X

2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3

表示国名生产总

值GDP,X

4表示国内货币发行量M2,X

5

表示我国外汇储备,X

6

表示上一期物价指数,μ

表示随机扰动项。

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各个变量与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变动关系。

(二)模型的拟合检验用Eviews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6/14 Time: 07:05

Sample: 1992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0.02240 8.338285 1.201974 0.2508

X2 2.86E-05 2.05E-05 1.396076 0.1861

X3 0.005752 0.001294 4.444084 0.0007

X4 8.25E-05 8.69E-05 0.949840 0.3595

X5 -0.111984 0.014623 -7.657957 0.0000

X6 0.930675 0.068588 13.56914 0.0000

R-squared 0.996214 Mean dependent var 239.0763

Adjusted R-squared 0.994757 S.D. dependent var 102.4683

S.E. of regression 7.419266 Akaike info criterion 7.098127

Sum squared resid 715.5917 Schwarz criterion 7.396371

Log likelihood -61.43220 Hannan-Quinn criter. 7.148601

F-statistic 684.0877 Durbin-Watson stat 1.95118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1、多重共线性检验

Y X2 X3 X4 X5 X6 Y 1.000000 0.501503 0.928975 0.781814 0.821325 0.984678

X2 0.501503 1.000000 0.406796 0.267488 0.294231 0.438117

X3 0.928975 0.406796 1.000000 0.860559 0.964269 0.960296

X4 0.781814 0.267488 0.860559 1.000000 0.841107 0.808138 X5 0.821325 0.294231 0.964269 0.841107 1.000000 0.893245 X6 0.984678 0.438117 0.960296 0.808138 0.893245 1.000000

(1)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具体来说,回归分析中,X

2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X

4

即货币发行量变量的参数t不显著,

应予以剔除。因此模型中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2)修正多重共线性

剔除X

2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X

4

即货币发行量后的模型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6/7/14 Time: 18:45

Sample(adjusted): 1992 200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

ent

Std.

Error

t-Statist

ic

Prob.

C 10.36786 8.380263 1.237176 0.2350

X3 0.006586 0.001196 5.506113 0.0001

X5 -0.11916

5

0.013823 -8.620650 0.0000

X6 0.924655 0.069337 13.33558 0.0000 R-squared 0.995487 Mean dependent

var

239.063

2 Adjusted

R-squared

0.994585 S.D. dependent

var

102.464

7 S.E. of

regression

7.5401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7.06302

8 Sum squared resid 852.8107 Schwarz 7.26185

criterion

8 Log likelihood

-63.09877

F-statistic

1102.99

7 Durbin-Watson stat

2.201355

Prob(F-statistic)

0.00000

回归方程为:Y=10.36786+0.006586 X 3+-0.119165 X 5+0.924655 X 6+u i (1.237176) (5.506113) (-8.620650) (13.33558) R 2=0.995487 Adjusted R-squared=0.994585 F=1102.997 2、相关性检验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 2=0.995487,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比较好。

3、显著性检验

(1)对于β3,t 统计量为5.506113。给定α=0.05,查t 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4=15下,得临界值t 0.025(15)=2.131。因为t>t 0.025(15),所以拒绝原假设H 0: β3=0,表明国民生产总值对商品零售物价有显著影响。

(2)对于β5,t 统计量为-8.620650。给定α=0.05,查t 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4=15下,得临界值-t 0.025(15)=-2.131。因为t<-t 0.025(15),所以拒绝原假设H 0: β5=0,表明外汇储备对商品零售物价有显著影响。

(3)对于β6,t 统计量为13.33558。给定α=0.05,查t 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4=15下,得临界值t 0.025(15)=2.131。因为t>t 0.025(15),所以拒绝原假设H 0: β6=0,表明上一期商品零售物价物价对下一期物价有显著影响。

(4)对于F=1102.997>F(3,15)=3.29(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4、异方差检验

利用ARCH 检验,得如下结果:

ARCH Test: F-statistic

1.200968 Probability

0.35118

7

Obs*R-squared

3.694600 Probability

0.29638

6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6/7/14 Time: 18:58 Sample(adjusted): 1994 2009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

ent

Std. Error

t-Statist ic

Prob.

C 225.7978 166.8735 1.353107 0.2010 RESID^2(-1) 0.465508 0.280685 1.658471 0.1231 RESID^2(-2)

-0.429112

0.288723 -1.486240 0.1630

RESID^2(-3) 0.225586 0.280335 0.804704 0.4366 R-squared

0.230912 Mean dependent var

301.984

2

Adjusted R-squared 0.038641 S.D. dependent var

474.067

1 S.E. of regression

464.817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3334

9 Sum squared resid 2592667. Schwarz

criterion

15.5266

3 Log likelihood

-118.6679

F-statistic

1.20096

8

Durbin-Watson stat 1.996776

Prob(F-statistic)

0.35118

7

由上表,Obs*R-squared=3.6946 ,给定α=0.95 自由度P=4,查表得临界值0.710721;给定α=0.05自由度P=3,查表得临界值9.48773;而0.710721<3.6946<9.48773,所以接受原假设,模型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5、序列相关检验

(1)DW=2.201355,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 表,n=19,k=3,得下限

临界值d

l =0.967,d

u

=1.685,而DW=2.201355> d

u

=1.685且DW<4- d

u

,根据判断区域知,这时

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性。

6、因果关系检验

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 6/7/14 Time: 19:14

Sample: 1992 2010

Lags: 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

ic Probabili

ty

X3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17 4.04514 0.17207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3 3.43648 0.12940

由该检验结果表明,在α=0.05的水平下,F(2,17)=3.24,而F

= 4.04514> F(2,19)= 3.24,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变量对商品零售物价有显著性影响;F

=3.43648< F(2,17)=3.24,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商品零售物价也会影响GDP。

三、总结分析

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变量与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水平的变动关系。结论是:现阶段,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国民生产总值GDP、外汇储备和上一期物价水平。期中,经济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小于上一期物价水平对下一期的影响。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多种经济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单单一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明显没有总体的高。

四、政策建议

1.政府转变角色,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抑制过热投资需求。造成当前投资过热的原因很多,但是重点在于,一是地方政府的错误的发展观观念,没有完全拜托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二是在于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国企的管理上,国有企业的预算使得国企在不必要或者不必需的情况进行投资建设,既浪费资源也危害市场的稳定。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树立集约的发展观。政府也应从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专门的“监督者”。

2.控制货币发行量,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仍略低于潜在增长率,为保持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仍需继续一段适度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旦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就要考虑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由宽松向稳健、中性的转变。虽然针对近一段时期的物价上涨和投资过热,央行已经数次调高准备金率,但是由于这一措施的滞后效应,效果并不能在短时期内显现。

3.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引导居民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事实上由于居民收入增加,需求扩大造成的物价水平上涨是与经济增长相吻合的,短时期的供求不平衡造成的物价上涨是可以被调整的,例如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免农业税之类的措施都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现象。

4. 稳定社会,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避免通货膨胀的基本要求,社会的动荡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预期均有影响,因此稳定的社会,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探讨.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探讨 国外对通货膨胀定标(IT)的理论研究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为第二阶段;从2l世纪初到目前止为第三阶段。本文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及我国目前对IT的理论研究情况等进行综述。一、第一阶段:IT理 论的初步形成在这一阶段,实行IT的国家有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等9个。由于在实践上IT 刚刚兴起,因此理论上对它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IT的理论包括基本的概念和技术都不成熟,甚至对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和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 targeting)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加区分。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和《政策目标协议(PTA)1990—03》无疑是IT最重要的文献,两者基本奠定了IT的总体结构框架。(1)《1989新西兰储 备银行法》第8—15条、49条、53条对中央银行目标、独立、责任、透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6—24条规定了新西兰储备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处置权限。该法成为其他国家在修订中央银行法时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主要文献。 (2)根据《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签订的关于货 币政策目标的合同也被称为政策目标协议(简称PTA)。1990年3月的PTA又简称PTA(1990-03)。PTA(1990一03)规定价格稳定的具体目标是到1992年底, 通货膨胀率达到0-2%。在货币政策的历史上,PTA(1990-03)是一个具有划时 代的协议,标志着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诞生。 2.由于IT在9个国家相继得以实施,因此理论界出现了介绍这些国家实施IT情况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反映在由Leiderman和Svensson(1995)编著的《通货膨胀目标》和 Haldane(1995)编著的《钉住通货膨胀》这两本书中。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1995年英格兰银行举办的有关IT理论研讨会的综述与总结。有关内容包括: IT的目标和信息以及IT的技术问题等。由于IT实施的时间不长,这一 阶段很少有学者对IT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Ammner和Freeman(1995)与Freeman和willis(1995)最先用VAR模型对IT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通货膨胀下降得比预计的要显著,表明IT是有效的,但IT的反通货膨胀成本比较模糊;IT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长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效应似乎并不长久。二、第二阶段:IT理论基本 定型在这一阶段,IT的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相继有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8个发展中国家宣布实行IT。实践大大推动了IT理论的进步。在这个阶段,IT理论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IT的定义。(1)框架性定义,也称 实践性定义:IT就是货币当局在公开宣布对一个数值化(点或区间)的通货膨胀率承诺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决策行为和公开解释,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责任性的透明度等方面内容,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 discretion)。”IT并不是像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 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Bernanke和Mishkin,1997)。(2)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 的统计分析报告.doc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报告 14经济统计1班 陈秋昱 陈翔强 毛翔宇 2016年4月13日

目录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3) 一、引言 (3)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3) 2.1变量的选择 (3) 2.2数据说明 (3) 三、模型建立 (4) 3.1模型数据 (4) 3.2相关分析 (6) 3.3模型建立 (7) 四、模型检验 (7) 五、个别数据的折线图分析 (9) 5.1从业人数与国家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于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3财政收入占GDP的时间变化 (10) 六、从模型中得到的结果 (10) 6.1财政收入对GDP的依存度 (10) 6.2财政收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依存度 (10) 6.3财政收入对实际利用外资的依存度 (11) 6.4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依存度 (11) 七、结论 (11)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影响一国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税收收入,三大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本文选取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9个指标,建立了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一、引言 财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能够调节资源配置。因此,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性基金收益等。同时,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还要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以财政收入为因变量,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9 个经济指标为自变量,利用R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何。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2.1变量的选择 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基本经济指标,许多文献资料中都把税收、GDP这两个指标列为影响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本文通过对较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企图在众多而复杂的指标当中寻找财政收入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 2.2数据说明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3、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全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3

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刘易斯所提出的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自90年代后期,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一直比较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加大是另一个严峻问题。目前全国迁移人口超过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加大。以上现象说明了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对人民福利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旨在研究一些对就业存在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测算这些因素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 (一)国内生产总值 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又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同充分就业同样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保证每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 增加财政支出即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政府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但是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我国从98年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请交电子版,发到我邮箱: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2007年以后的数据开始分析) 2011秋季班赵思怡 关于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认识一直是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调节利率真的能抑制通胀吗?自2010年以来,为应对通货膨胀,银行利息率也在不断上调,但我国的CPI还是在不断上涨,这是为什么? 相关概念 名义利率,又称货币利率,它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银行挂牌执行的存、贷款利率。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中,名义利率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法定存、贷款利率和符合规定的浮动利率。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

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的下降速度。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以P1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为去年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P1 - P0)/P0。 在这还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回报的真实利率。简单的说,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水平。 由此从以上对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和含义,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 但流行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加息是一种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的措施。例如,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材料(影响因素分析汇总)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地形地势(海拔? 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③ 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 大陆性?);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 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 活动中心);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 阻隔?);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 向岸风?);④洋流。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 等);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②洋流; 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②洋流; ③结冰、融冰;④河流径流的注入;⑤与外界 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②气象条件(风向);③天文条件(日、月、 地位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②径流: 营养物质多少;③纬度:温带水域;④洋流: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②强烈上升气流;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②地表状况 (震中距大小);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 育?);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②社 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 技、农业机械。 16.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②市 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③交 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高三地理复习材料第 2 页共 13 页】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2008年回落0 9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下,我们实现了“保八”的目标,我们需要对过去进行分析,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此我写下了GDP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GDP的影响,希望在将来对GDP的增长有启示作用。 二、理论的分析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和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而消费则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10%,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50%,消费占GDP的比重则长期低于40%。 本文用支出法来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影响。 三、模型设定与检验 一、数据及处理 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出如下数据,Y表示GDP(亿元),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2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价格定基指数(1978年=100)。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1)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 篇一:通货膨胀典型案例(1859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货币供给和物价突然稳定下来。正如财政引起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一样,财政改革也结束了超速通货膨胀。在1923年底,政府雇员的人数裁减了1/3,而且,赔款支付暂时中止并最终减少了。 同时,新的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取代了旧的中央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政府要求德意志银行不要通过发行货币为其筹资。根据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论分析,随着持有货币成本的下降,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德国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然后,随着通货膨胀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又增加。但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并不是即刻的。也许实际货币余额对持有货币成本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使德国人民相信通货膨胀已真正结束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比实际通货膨胀下降得要慢一点。 1923年,德国马克的价值接连暴跌,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1923年年初,马克币值一度达到2。38美元,但是同年夏季,一个美国人能以7美元兑换到40亿马克。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支付,到了傍晚,一只面包的价格等于早上一幢房屋的价值。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2007年9月11日报道,摩根大通将对中国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上调至4.1%,原先的预测为3.8%,将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数字上调至3.5%,原先为3.3%。而此前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2006年同期上升6.5%,为1996年1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通用货币表现的一切货币收支,自然而然地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独立计量它的影响,就会使计算出来各种经济指标的数值,不能真实反映各个投资方案可能取得的真实的投资效益,并可能由此而引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只有在剔除了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对投资方案的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企业投资方案。 所谓企业投资,广义的认为以今后收回更多现金为目的的目前发生的支出。可以是购置生产设备、新建工厂和生产线、改造设备以及购买政府公债、企业股票、债券、金融债券等投资行为。企业投资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需要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来分为: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或者独立性投资、互不相容投资、先决投资和重置投资。 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评价各种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一般应使用不同的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反映投资方案的内涵。在企业投资决策的分析评价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确定投资方案的各项指标,以供决策参考。本文的目的就是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来分析通货膨胀对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的关系以及对企业最终投资决策的影响。 通常企业投资决策一般所涉及到的年限都较长,所以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越大,因而正确地独立计量通货膨胀这一因素的影响,是客观评价投资方案的一个必要条件。 1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示出各自的影响,其中货币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增值,一般用利率(贴现率)按复利形式进行计量;通货膨胀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贬值,一般用物价指数的增长百分比来计量。设用物价指数增长百分比来表现通货膨胀率(以f表示),假设物价指数每年增长10%,则五年内物价水平变动及其相应的币值变动如表1所示。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把一组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的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 因素分析法的最大功用,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和联系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得出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其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研究课题大为简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2应用编辑 是通过分析期货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商品供求状况及影响其供求的众多因素对现货市场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必然会对期货价格重要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商品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可以帮助期货交易者预测和把握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趋势。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设某一分析指标M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M1=A1 * B1 * C1 基期(计划)指标 M0=A0 * B0 * 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指标对指标R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 (1)

最新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选取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个因素,即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建立线性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它们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这个服购买;模型;经济一、引言: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在经济学中,常用GDP来做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此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影响GDP的因素很多。消费水平的提高能够通过乘数效应,提高极大地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可以认为是固定的,因此,消费水平在某一时期是由收入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因此,本文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时,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对GDP的实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和政府购买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GDP总量也迅速得到增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经济贸易方面不断对外开放,同时,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状态呈效好的趋势。对外贸易的适度增长和政府购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对外贸易的增长,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的收入,从而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198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的关系,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检验。 二、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创建一个时间范围为1985-2007年的表格,然后创建四个序列对象,分别命名为GDP(国内生产总值)、x1(外商直接投资)、x2(净出口)、x3(政府支出)。如下图所示: 表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外商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情况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净出口(亿美元)政府支出(亿元 ) 1985 9016 19.56 -11.4 2004.25 1986 10275.2 22.44 -19 2232.1 1987 12058.6 23.14 -149 2458.3 1988 15042.8 31.94 23.1 2658.36 1989 16992.3 33.93 53.2 2879 1990 18667.8 34.87 87.4 3083.59 1991 21781.5 43.66 81.2 3386.62

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 1979-1980年 6% 二 1982-1986年 8.8% 三 1986-1990年 18.5% 四 1992-1994年 21.7% 无 2006-2008年 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10580.8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1582.1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875.5亿元,仅为再贷款的8.3%。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臵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通货膨胀的影响

文献原文: Effects of Inflation This chapter concentrates upon understanding and calculating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in time value of money computations. Inflation is a reality that we deal with nearly everyday in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The annual inflation rate is closely watched and historically analyzed by government units, businesses, and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An engineering economy study can have different outcomes in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inflation is a serious concern compared to one in which it is of minor considera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lst century, inflation has not been a major concern in the U.S. or mos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But the inflation rate is sensitive to real, as well as perceived, factors of the economy. Factors such as the cost of energy, interest rates,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skilled people, scarcity of materials, political stability,and other, less tangible factors hav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mpacts on the inflation rate.In some industries, it is vital that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be integrated into 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basic techniques to do so are covered here. LEARNING OBJECTIVES T his chapter will help you : 1.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flation makes between money now and money in the future. 2.Calculate present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3.Determin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calculate a future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4. Calculate an annual amount in future dollars that is equivalent to a specified present or future sum. purpose:Consider inflation in an engineering economy analysis. impact of inflation PW with inflation FW with inflation AW with inflation

地区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期末作业

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经贸学院孟毅201201370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意义与原因 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认为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类似,在核算方法也存在相似之处。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有3中。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各部分项目的加总即构成了GDP总量。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也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加总核算。 然而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项目众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预测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极为重要。 这就是选题的意义和原因。 (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选择 被解释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 这里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分地区货物出口额、分地区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分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下面分别阐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过程与方向: 1.货物出口额 我国是贸易大国,货物出口会对地区经济有着促进作用。 2.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 大学城的建立会带来土地补偿效应、乘数效应和消费效应。同时大学生可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就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提高。故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提升作用。 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也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投资和收入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所以方向是正向的。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 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14903788.html,/tjsj/ndsj/。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不含港澳台)2009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面板数据如附件所示。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散点图 1. RGDP与deposit

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1979-1980年6% 二1982-1986年% 三1986-1990年% 四1992-1994年% 无2006-2008年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亿元,仅为再贷款的%。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置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分析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办法

钱为什么不值钱了 —分析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办法近年总是能听到的一句话,尤其是我们的长辈去商场回来之后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钱啊越来越不值钱了!”钱,反而不值钱?貌似有矛盾在里面支撑,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这种现象就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简单的讲,通货膨胀就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应特别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另外,通货膨胀也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那么钱为什么就变得不值钱了呢?经济学家解释为: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称为通货紧缩。再通俗一点就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多余其真正需要的。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一)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一) 1.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 2.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 隔?) 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 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虽,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④洋流 4. 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7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7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 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虽收支)—纬度 ②洋流③陆地气候 10. 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虽、蒸发虽(河川径流虽大小)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 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 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 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②强烈上升气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 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 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机械 16. 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交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17. 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原料,动力(燃料)②土地、水源 ③劳动力④市场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基础、技术⑦政府政策 18. 新义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 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