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灾害评估

海洋灾害评估

海洋灾害评估
海洋灾害评估

海洋灾害评估

赤潮

第35 卷第10 期

2011 年10 月

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Vol.35,No.10

Oct.,2011

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江天久* ,李支薇,江涛,吴锋,佟蒙蒙

由于赤潮灾害损失评估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实物损失、人员伤亡、生态损失及各种经济影响因素等,特别是生态损失评估的困难较大,因此各国对赤潮灾害损失评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对赤潮灾害损失评估的分类及评估方法也有所不同。ANDERSON 等[17]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分为4 类: 公众健康经济损失、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娱乐和旅游业经济损失及监测和管理费用,根据不同赤潮类型的特点,统计渔业损失、伤亡人数、人均治疗费用、监测费用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加权等处理,对各项损失进行评估。JEROEN等[18]将赤潮总经济损失分为消耗性损失评估( use value) 和非消耗性损失评估( nonuse value) :消耗性

损失评估包括直接消耗性损失评估( direct use value) ,间接消耗性损失评估( indirect use value) 和选择消耗性损失评估( option use value) ;非消耗性损失评估包括遗产评估

( bequest value)和生存评估( existence value) 。在我国,张洪亮等[19]根据传灾介质的不同,将赤潮灾害损失分为直接损失、间接损失、资源恢复费用和生态损失等四部分。赵冬至等[8]将赤潮损失分为人口的经济损失、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渔业的经济损失和旅游业的经济损失四类,他们采用市场价格法、间接推算法、专家打分法等对我国赤潮灾害进行损失评估。陈舜等[10]针对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评估,将赤潮养殖业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恢复费用3 类。另外,赤潮灾害对也对海洋劳动者收入造成影响[20],同时还造成一定的直接非经济损失[21]。

[8]赵冬至,李亚楠.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技术研究[C]∥渤海赤潮灾害监测与评估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144 -150.

[10]陈舜,佟蒙蒙,江天久.赤潮灾害对水产养殖业损失的分级评估[J].水产学报,2009,33 ( 4 ) : 610 -616.

[17]ANDERSON D M,YOSHI K,ALAN W W.Estimated annual economic impacts from harmful algal blooms ( HABs ) in the United States [R].Technical Report,2000.

[18]JEROEN C J M,VAN DEN BERGH,PAULO A LD,et al.Exotic harmful algae in marine ecosystems:an integrated biological-economic-legal analysis of impacts and policies[J].Marine Policy,2002( 26) :59 -74.

[19]张洪亮,张爱君.赤潮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方法的研究[R].青岛: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00.

[20]赵领娣,李莉.海洋赤潮灾害对海洋劳动者收入范围的影响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 ( 1) :38 -41.

[21]任光超,杨德利.浙江海域赤潮灾害直接非经济损失的估算[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 : 113 -115.

风暴潮

第20 卷第5 期

2011 年10 月

自然灾害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0 No.5

Oct.2011

中国东部沿海省市风暴潮经济损失风险区划

赵领娣1,陈明华2

(

1.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市、自治区历年发生的风暴潮作为样本[5],对于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风险的衡量,主要是用风暴潮所造成的损失指标,具体包括,经济损失,养殖损失以及伤亡人数; 另外,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风险,考虑到不同地域因经济发展及人口因素,相同等级风暴潮灾害,在不同的地区损失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又选入了经济密度及人口密度两个指标,以此来反映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

风暴潮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仅凭一年的数据来评价某地区的灾害损失风险情况,因此,我们将各省市1989 -2008 年的风暴潮灾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加总处理①,这样既能够解决时间序列中风暴潮灾害不确定性发生的问题,也可以在平均水平上反映各地区灾害风险的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沿海各省市风暴潮灾害损失风险进行区划。选取的6 个指标分别是: X1,风暴潮发生次数; X2,伤亡人数; X3,直接经济损失( 单位,亿元) ; X4,养殖损失( 万亩) ; X5,人口密度( 人/km2 ) ; X6,经济密度( 亿元/104km2 ) [6]。

[5]中国历年海洋灾害公报. [EB/OL]. http: / /www.soa.gov.cn /hy jww /yyzh /A0267index 1.htm,2008 -11 -24.

[6]张海永.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江苏省13 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 007( 第2 期) : 52 -53.

灾情评估

第25卷第1期

2010年1月

地球科学进展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袁艺

从灾害评估的对象来看, 灾情评估包括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情况和社会经济影响等3大类1。直接经济损失包含2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灾害对各类承灾体的直接破坏, 主要表现为人员伤亡、农作物受损或绝收、建筑物损害或倒塌、基础设施受损或瘫痪, 以及对各类资源的破坏等。当这些破坏利用经济学方法货币化后可统一评估为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人们一般将因灾害直接导致的破坏和货币化的经济损失通称为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灾害的直接破坏而产生的间接的经济损失, 如停工停产带来的损失, 一般救灾投入也计入间接经济损失。社会经济影响主要是灾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如对社会结构重组、宏观经济发展、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评估。。对于单次灾害过程的灾情评估, 不同阶段的灾情评估内容侧重点也有较大差别, 灾前预评估重点是评估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受灾人口、伤亡情况和损失程度等; 灾中应急评估重点是掌握灾害的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情况等; 灾后综合评估一般以全面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为主, 对于较大规模的灾害,特别是重特大自然灾害, 也兼顾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经济影响。

围绕评估内容, 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情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人口的受灾和伤亡数量、受损农作物面积、受损建筑物个数和面积、受损机构个数、受损设施/设备数量、受损资源面积及其经济损失等[ 13] (表1)。

表1 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内容和关键评估指标

Table 1 The content and key indices of disaster direct economic loss assessment

序号分类关键指标

1 人员伤亡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受伤人口、转移安置人口

2 住房受损(农村居民住房、城镇居民住宅) 倒塌/受损房屋户数、间数、经济损失等

3 非住宅用房受损倒塌/受损建筑物面积、经济损失等

4 农业损失(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机械) 受灾面积、死亡牲畜/禽畜、经济损失等

5 工业(含国防工业)损失受灾企业个数、附属设施个数等

6 服务业损失损毁数量、面积, 固定资产损失, 物资损失等

7 基础设施损失(交通设施(公路、水路、空运)、市政公用设施、水设施/设备损毁个数、长度、面积、经济损失, 固定资产利与电力设施、铁路设施、通信)损失

8 社会事业损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文化系统、科技系统、社会设施/设备损毁个数、长度、面积、经济损失, 固定资产

福利系统、环保系统、地震系统、计生系统、广播通讯设施、政权设损失, 受损机构个数

施、气象、体育、其他系统)

9 居民财产损失经济损失

10 土地资源损失面积、经济损失

11 自然保护区损失面积、经济损失

12 文化遗产损失受损单位/遗产/文物个数, 受损名城/镇/村个数, 经济损失等

13 矿山资源损失受损数量, 经济损失

14 其他损失——

围绕评估内容, 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情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人口的受灾和伤亡数量、受损农作物面积、受损建筑物个数和面积、受损机构个数、受损设施/设备数量、受损资源面积及其经济损失等[ 13]

对于间接损失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还没有成熟完善的定量评估指标及相应评估方法, 目前有关管理和研究机构重点在宏观方面开展灾后影响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灾害对GDP的

影响、主要经济生产部门的收入损失、灾后重建规模及时间、基础设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及时间等。

1CSA As ia. Currently available guide lin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post disaster damage assessment. APEC Work shop on damage assessment techniques, Tndonesia-Yohyakarta, August 03-06, 2009.

[ 13] Experts Group forW enchuan E arthquak e D isaster Contro l and relief of National D isaster Reduct ion Comm iss ion and the M in 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 R. China.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n Wenchuan Earthquake D isaster[M ] . B 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国家减灾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

3 灾情评估的主要方法

从评估的机理和数据的获取手段等方面出发,灾情评估方法包括: 1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 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 现场抽样调查统计方法; ?遥感图像或航片识别法; ?基层统计上报方法; ?经济学方法等6种主要方法。

3. 1 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探究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历史灾害资料建立

历史灾害矩阵, 进而对未来灾害造成的可能损失进行预评估。该方法在风暴潮、台风、洪涝、地震等灾害的灾前预评估和灾中快速评估中多有研究和应用。对于不同的灾害种类, 区别主要在于如何刻画不同类型灾害场强度, 确定承灾体的损失率。

对于洪涝灾害, 主要是研究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情况(范围、历时、水深)与不同资产洪灾损失率关系[ 14, 15] 。对于台风(热带气旋)灾害, 灾害场主要指风场和降雨洪涝强度场, 主要是研究最低气压值、最大瞬时风速、过程降水量与农作物、建筑物等承灾体损毁率之间的关系[ 16, 17 ] 。风暴潮是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引起的一种次生灾害, 其灾情评估主要是研究风暴潮强度(最大增水)、范围与灾情直接的关系[ 18]。

[ 14] Feng P ing, C u iGu angtao, Zhong Yun. On the evaluat ion and p red iction of urb an flood econom ic loss[ J]. Jou rnal of Hydrau lic Eng ineering, 2001, ( 8) : 64-68. [冯平, 崔广涛, 钟昀. 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 J] . 水利学报,

2001,( 8) : 64-68. ]

[ 15] L i J ingbao, Feng Falin, Chao L iy,i et a l. Analys is on the flood rate and flood d isas ter degree of the X iang, Z ,i Yuan, L i River Sys tem s inH unan Province[ J] . Journa l ofN atura lS cien ce ofHunanN orm al University, 2006, 29( 1 ): 95-99. [李景保, 冯发林, 巢礼义, 等. 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洪水等级与洪涝灾度[ J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6, 29 ( 1) : 95-99. ] [ 16] Fan Q,i L iang B iq.i Th e evalu at ion of d isas trous losses caused by trop ica l cyclones [ J] . Ac ta G eographica S in ica, 2000, 55 ( supp. ) : 52-56. [樊琦, 梁必骐. 热带气旋灾情的预测及评估[J] . 地理学报, 2000, 55(增刊) : 52-56. ]

[ 17] Fan Q ,i L iang B iq.i Th e fuzzy m ath em at ics evaluation of d isastrous econom ic losses cau sed by trop ical cyclon es [ J] . S cien tia M eteorologica S inica, 2000, 20 ( 3 ): 360-365. [樊琦, 梁必骐. 热带气旋灾害经济损失的模糊数学评测[ J ] . 气象科学,2000, 20( 3) : 360-365. ]

[ 18] Xu Q iw ang, T an Shudong. R esearch on the m ethod of evaluating the econom ic loss cau sed by storm, surge disaster [ J ] . M arin e Sc ience Bu lletin, 1998, 17( 1 ): 1-12. [ 徐启望, 谭树东. 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J] . 海洋通报, 1998, 17 ( 1 ): 1-12. ]

3. 2 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基于承灾体的易损性特征, 给出承灾体的易损性参数或曲线, 进而模拟某一致灾因子超越概率水平下或某一特定灾害场景下, 某一地区可能的受灾情况。与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类似, 核心是模拟不同类型灾害场强度下承灾体易损性特征; 不同在于,

该类方法是通过灾害形成的机理, 得出易损性参数或曲线, 历史资料主要作为其模型验证数据。

对于人员伤亡的评估, 研究建立人员伤亡与灾害强度之间的关系, 在洪水灾害中, 认为洪水的流速、水深以及受洪水威胁的程度是决定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22] ; 灾性能[ 24] 。建筑物破坏是洪涝、地震等突发性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承灾体破坏形式, 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在地震灾害中较为成熟, 根据震中、震级、震源深度、地震地质情况等用经验衰减关系,或直接采用强震仪的观测记录, 确定的地震烈度分区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是灾情评估的致灾因子条件, 承灾体的易损性主要是基于结构动力学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易损

性曲线来描述[ 25~ 27] 。

[ 21 ] Xu Guodong, FangW eihua, Sh i Peijun, et a l. Th e fast loss assessmen t of th eW enchuan earthquak e[ J] . Journal

of E arthquakeEng in 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8, 28 ( 6 ) : 84-89.[徐国栋, 方伟华, 史培军, 等. 汶川地震损失快

速评估[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28( 6 ): 84-89. ]

[ 22 ] Penning-Gow sell E, F loyd P, Ram sbottom D, e t a l. Estimating injury and loss of life in floods: A deterministic framework[ J] .Natural Hazard, 2005, 36: 43-64.

[ 23 ] Bad al J, Vazquez-Prad aM, GonzalezA. P relim inary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casua lt ies and dam ages [ J ] . Na tural H azard, 2005, 34: 353-374.

[ 24 ] L iChun. E valuat ion of d isasterous loss for reg iona l flood andw aterlogging[ J ]. Journa l of Na tural D isasters, 2004, 13 ( 4 ) : 75-81. [李春. 区域性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 J] . 自然灾害学报,2004, 13 ( 4) : 75-81. ]

[ 25 ] Wang Yu e, L iu Jingbo. Com parative an alysis of estim at ionm ethods for earthquake losses to bu ild ings[ J] . Journa l of Na tural Disasters,2005, 14( 4 ): 121-126. [王悦, 刘晶波. 建筑物地震损失估计方法对比分析[ J]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 ( 4) : 121-126. ]

[ 26 ] Y in Zh iq ian, Zhao Zh,i Yang Shuw en. Relat ion betw een vu ln erability of bu ild ings and earthquake accelerat ion spectra ( 1 ) [ J] .Ea rthquake Eng in eering and E ng ineering Vibra tion, 2006, 23( 4) : 195-200. [尹之潜, 赵直, 杨淑文. 建筑

物易损性和地震损失与地震加速度谱值的关系(上) [ J] .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2006, 23 ( 4) : 195-200. ]

[ 27 ] Xu Guodong. Stud ies on Seism icR isk andM anm ad eG roundMotion[D] . B eijing: Bei jing Norm alUn iversity, 2009:

3-65. [徐国栋. 地震风险及地震动合成研究[D ]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09: 3-65. ]

3. 6 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方法主要用于各类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核算和间接经济损失估算中, 主要内容

包括人员伤亡的价值损失、固定(流动) 资产损失、停减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救灾投入等, 主要评估方法有成本核算法、影子价格法、边际成本法等。灾后评估中, 对于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是一个研究热点,主要以人力资源成本及其未来创造价值为基本原理对其进行货币化评估[ 44 ~ 46] 。在固定(流动)资产等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中, 房屋、基础设施、室内外固定资产等一般使用成本价值或修复价值对经济损失进行核算, 对于农作物等受灾体的损失核

算一般使用收益损失核算方法[ 47, 48] 。因灾造成的间接损失主要包括产业关联损失、停减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等, 救灾投入一般也计入间接损失, 停减产损失和产业关联损失都属于机会损失, 其损失大小与应急阶段和恢复阶段的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 48 ] , 可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和计量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估算[ 49] ; 生态环境、资源破坏损失的评估一般根据恢复费用和损失效益进行评估[ 46, 47] , 近年来也逐步引入影子价格法、边际成本等方法对资源破坏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 7] ; 再如Yasuh ide等[ 50 ] 深入研究了灾害损失与区域经济直接的关系, 尝试如何将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损失引入经济学模型, 并应用到灾害恢复重建问题的解决。

将经济学方法引入区域灾情评估中还不多见,主要是利用经济学方法对某阶段区域灾害的区域经济的总体影响进行评估。徐嵩龄[ 49] 从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 拓宽灾害经济损失的概念, 并提出了一种投入) 产出处理法, 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旱灾害为例, 计算了平均年度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总值以及生态破坏诱发灾害在这种损失中的份额。

[ 44 ] Yu Q ingdong. E valuating valu e loss of casualty caused by d isasters[J] . Journal of D isaster P rev en tion and M itiga tion E ng ineering,2004, 24( 2) : 214-218. [于庆东. 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 J]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4, 24 ( 2 ) : 214-218. ]

[ 45 ] Zhang L ,i Chen B ingxian, Sh iQ ifen. A ssessm en t on monetary loss of death from natural d isasters[ J] . Jou rnal of N atura lD isasters,1995, 4 ( 1) : 12-16. [张力, 陈丙咸, 施畦芬. 灾害中人员死亡的货币损失估算方法[ J].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4 ( 1 ) :12-16. ]

[ 46] FuX iang, JiChangm ing. S tudy on est im at ing index of f lood damage[J] . Advances inW ater S cience, 2000, 11( 4) :

432-435. [傅湘, 纪昌明. 洪灾损失评估指标的研究[ J] . 水科学进展,2000, 11( 4 ): 432-435. ]

[ 47 ] Zh ang Liang, Zh ang Y echeng. The research on m ethods of economic loss assessm ent for geo log ical hazard s [ J ] . Th e Ch ineseJou rnalH azard and C ontrol, 1999, 10( 2 ): 96-102. [张梁, 张业成.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研究[ J ]. 中国地

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9, 10 ( 2) : 96-102. ]

[ 48] WangH aiz,i H uang Yuxiang. A d iscu ssion on the bas ic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direct econom ic losses of seism ic d isaster[ J]. Journa l of N atura lDi sa ster, 1997, 6( 2) : 12-16. [王海滋,黄渝祥.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概念及分类[ J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6( 2 ): 12-16. ]

[ 49 ] Xu Song ling. Th e con cep t of econ om ic loss by d isasters and m easu ring the sector-related-type ind irect econom ic loss [ J ] .Jou rnal of N atura lDi sa sters, 1998, 7 ( 4) : 7-15. [徐嵩龄. 灾害经济损失概念及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计量[ J]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7 ( 4) : 7-15. ]

199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199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1994-11-26 一、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概况 (一)风暴潮灾害 (二)海浪灾害 (三)海冰灾害 (四)海岸侵蚀 (五)赤潮灾害 (六)溢油灾害 二、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特点 三、一九九五年中国海洋灾害预测 四、对策与建议 一、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概况 1994年是我国沿海风暴潮频发之年,先后发生11次风暴潮与近岸海浪相结合的灾害。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浙江省和福建省沿岸,其次是广东西部沿海,其中5次超过了当地警戒水位,1次还出现了6个测站破历史记录的高潮位。渤海的温带风暴潮过程接近常年。中国海及邻近洋区4米以上灾害性巨浪出现天数虽然比常年偏少,但由巨大海浪造成的灾害损失比常年重,恶性海难事故时有发生。 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渤、黄海的冰情较常年偏轻。我国沿海发现赤潮12起;溢油2起;海岸侵蚀仍较严重。 (一)风暴潮灾害 1.台风风暴潮灾害 本年度6月至10月我国沿海先后发生11次风暴潮过程,是1949年以来影响次数最多的—年。7月11日发生在福建省的风暴潮和8月21日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梅头镇的风暴潮造成的灾害比较严重。尤其后者造成浙江省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 (1)浙江省沿海发生特大风暴潮灾害

8月21日,正值农历七月十五日天文大潮期,大潮、巨浪、狂风并发,形成浙江省沿海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风暴潮灾害。特大海潮伴随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突袭温州一带沿海,给浙江沿海带来了惨重灾难。 据温州市调查,由于潮高浪大,冲毁海塘、海堤,海水倒灌,温州市区沿瓯江一带平地潮水深达 1.5至 2.5米;龙湾区的省扶贫开发区进水深达2至3米;温州机场候机厅潮水深达1.5米,因进水停航半月余;温州电厂机房进水停产。瑞安、永嘉、乐清县(市)的沿海一带进潮水深达 1.5至 3.0米。位于瓯江口的七都岛、江心屿、灵昆岛均被潮水淹没,岛上水深2至3米。海水淹没最严重的岸段是瑞安至乐清沿海一带,淹没范围一般为沿海1.0公里的地带,淹没范围最大的瑞安飞云江北岸进水达7.0公里。 温州市、台州地区共损坏海塘46l公里,其中温州326公里,台州135公里;温州市标准海塘全长122.6公里,全毁27.23公里,严重损坏23.71公里,一般损坏8.59公里;一般海塘全长334.98公里,全毁139公里,严重损坏70.49公里,一般损坏57.42公里。台州地区标准海塘74.47公里,全毁 3.3l公里, 严重损坏10.53公里,一般损坏25.65公里;一般海塘全长139.1公里,全毁13.5公里,严重毁坏11.01公里,一般损坏70.61公里。宁波和舟山的一些海塘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宁波总长62公里,舟山7.7公里。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有10个地(市)、48个市(县、区)、735个乡镇、14281个村庄、1150万人口遭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有189个城镇进水,有228万人被海潮、洪水围困;全省由于海塘决口潮水倒灌面积74.77万亩,冲毁淹没对虾塘7.1万亩,倒塌房屋10万余间,损坏86万余间;损坏海塘520.7公里,堤塘决口3421处,长243公里;损坏小型水库9座,小水电站10l座;损坏船只1757艘;停产企业66547家,公路中断298 条(次),供电中断828条(次);损坏输电线路468l公里,通讯线路2397公里;损失粮食8.7万吨,减产粮食67.4万吨;据统计,全省死亡1216人,直接经济损失124.4亿元。 (2)福建省沿海遭受六次风暴潮袭击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1.概况 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死亡(含失踪)161人(见表1)。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海浪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43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16亿元;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0.06亿元;海冰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未发生海啸灾害。 灾 种 发生次数 死亡(失踪) 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 失 (亿元) 风暴潮 (含近岸台风 浪) 30 18 87.15 海 浪 50 143 1.16 海 冰 1 无 - 赤 潮 82 无 0.06 海 啸 0 无 无 合 计 163 161 88.37 1和图2。 图1 1989~2007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亿元)

图2 1989~2007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 2.风暴潮灾害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3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其中7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广东省和海南省沿海(见表2)。 本年度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特点是:台风风暴潮过程多,灾害发生次数多,灾害造成的损失小。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见表2)。 表2 2007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

“桃芝”(Toraji)、“帕布”(Pabuk)、“圣帕”(Sepat)、“韦帕”(Vipa)、

“范斯高(Francisco)”、“利奇马”(Lekima)、“罗莎”(Krosa)等7次台风风暴潮过程给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沿海造成较重损失。 ●“桃芝”风暴潮 热带风暴“桃芝”(0703)于7月5日16时50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兴镇一带沿海登陆。受“桃芝”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59亿元。 沿海最大增水发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验潮站,为91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人口10.98万,堤防损毁5.72公里,船只损毁16艘,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0.55亿元。北海市损坏海堤12处3.20公里、损坏小艇10艘,沉没4艘。钦州市损坏海堤28处0.60公里、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公顷,产品数量7 吨。防城港市损坏海堤12处1.80公里,缺口2处0.12公里、倒塌房屋20间,损坏船只2艘。 海南省受灾人口0.24万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04亿元。 图3 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渔港码头受损船只和堤岸 ●“帕布”风暴潮 强热带风暴“帕布”(0707)于8月10日16时前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沿海地区登陆后,又折向偏西方向移动,并于18时30分在广东省中山市沿海地区再次登陆。受“帕布”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2.98亿元。 广东省受灾人口112.17万人,4人死亡,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4.59千公顷,潮水淹没农田40.58公顷,堤防损坏31处,堤防决口0.90公里。 ●“圣帕”风暴潮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叶志勇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风险的概念模型指出,风险由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威胁源、威胁行为、脆弱性、资产和影响。风险的评估模型要求,首先评估构成风险的五个方面,即威胁源的动机、威胁行为的能力、脆弱性的被利用性、资产的价值和影响的程度,然后综合这五方面的评估结果,最后得出风险的级别。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事件、风险评估、威胁、脆弱性、资产、信息、信息系统。 一个机构要利用其拥有的资产来完成其使命。因此,资产的安全是关系到该机构能否完成其使命的大事。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第一战略资源,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资产包括信息自身和信息系统。本文提到的资产可以泛指各种形态的资产,但主要针对信息资产及其相关资产。 资产与风险是天生的一对矛盾,资产价值越高,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风险管理就是要缓解这一对矛盾,将风险降低的可接受的程度,达到保护资产的目的,最终保障机构能够顺利完成其使命。风险管理包括三个过程:风险评估、风险减缓和评价与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本文对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一、风险的概念模型 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是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未发生的状态。与之相对应,安全事件(以下简称事件)是一种显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已发生的状态。风险是事件产生的前提,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由风险演变而来的。图1给出了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图1 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风险的构成包括五个方面: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表述为:风险的一个或多个起源,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侵害一个或多个受体,造成不良后果。它们各自的内涵解释如下: ? 风险的起源是威胁的发起方,叫做威胁源。 ? 风险的方式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采取的手段,叫做威胁行为。 ? 风险的途径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利用的薄弱环节,叫做脆弱性或漏洞。 ? 风险的受体是威胁的承受方,即资产。 ? 风险的后果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叫做影响。 图2描绘了风险的概念模型,可表述为:威胁源利用脆弱性,对资产实施威胁行为,造成影响。其中的虚线表示威胁行为和影响是潜在的,虽处于未发生状态,但具有发生的可能性。 潜在 (未发生状态) 显在 (已发生状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许肖梅,海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栾维新.中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4]李杰,别义勋,张智善,海洋开发技术——人类生存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郑贵斌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l.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金庆焕,海底矿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美]D.G.格罗夫斯,L.M亨特.海洋世界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8]王颖.中国海洋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10]冯士笮、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唐逸民.海洋学(第二版)[Ml.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2]范时清.海洋地质科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13]侍茂荣、高郭平、鲍献文.海洋调查方法[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1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5]樊栓狮.天煞气水合物储存与运输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6]槠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刘昭蜀,赵焕庭,范时清,等.南海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孙湘平,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19]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Floating Offshore Installa-tion at a Fixed Location[M]. London,1999. [20]杨殿荣.海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1]宁津生,陈军,晁定波.数字地球与测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吕炳全,孙志国,海洋环境与地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4]杨树锋.地球科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5]赵其庚.海洋环流及海气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6]严恺,海港工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7]邓舜扬,海洋防污与防腐蚀[M].扎京:海洋出版社,1987. [28]C E.贾斯克,等.海洋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疲劳[M].吴荫顺、杨德钧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29]夏兰廷,黄桂桥,张三平,等.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0]A.W.皮博迪,R.L.比安切蒂.管线腐蚀控制(原著第二版)[M].吴建华、许立坤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1]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中国近海的海洋化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32]胡中为,萧耐园.天文学教程(上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3]松岛岩,低合金耐蚀钢——开发、发展及研究[M].靳裕康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4]徐启阳,杨坤涛,王新兵,等,蓝绿激光雷达海洋探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5]N.G.杰尔洛夫.海洋光学[M].赵俊生、吴曙初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6]藤野正隆,多部田茂,北浑大辅,曾非.超大型浮体海洋物理瑕境飞影警;明寸梭封[J].日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 核心环节。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涉及四个基本的概念,即信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本节重点为厘清基本概念,并介绍相关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操作。 I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概念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是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分析受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履约趋势、偿债能力、信用状况、可信程度并进行公正审查和评估的活动。 信用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在收集企业历史样本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与各种数学建模方法构建统计模型与数学模型,从而对信用主体的信用风险大小进行量化测度。 I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一)信用分析瘼型概述 — 在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信用分析模型可以分为两类,预测性模型和管理性模型。预测性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前景,衡量客户破产的可能性;管理性模型不具有预测性,它偏重于均衡地揭示和理解客户信息,从而衡量客户实力。 计分模型 Altman的Z计分模型是建立在单变量度量指标的比率水平和绝对水平基础上的多变量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在评级的对象濒临破产时,Z 计分模型就会呈现出这些企业与基础良好企业的不同财务比率和财务趋势。 2.巴萨利模型

巴萨利模型(Bathory模型)是以其发明者Alexander Bathory的名字命名的客户资信分析模型。此模型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其主要的比率为税前利润/营运资本、股东权益/流动负债、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营运资本/总资产。 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均属于预测性模型。 3.营运资产分析模型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同巴萨利模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其所需要的资料可以从一般的财务报表中直接取得。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的分析过程分为两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营运资产(working worth);第二阶段是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从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而资本结构比率越低越好。 《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是管理性模型,与预测性模型不同,它着重于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比率的分析。由于净资产值中包含留存收益,因而营运资产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业绩。 □第三章企业征信业务 又因为该模型不需要精确的业绩资料,可以有效地适用于调整后的账目。通过营运资产和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确定了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对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考察,可以确定适当的信用限额。 4.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采用特征分析技术对客户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特征,把它们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① 1.预测性风险模型构建——Z计分模型

海洋知识竞赛选择题

1.530世界首次超级油轮溢油事件在哪一年发生?(A) A.1967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 2.530世界首次超级油轮溢油事件是哪个国家的?(B) A中国 B.美国C法国D伊拉克 3.全球有多少岛屿?(A) A 5万个以上 B.6万个以上C.7万个以上D.8万个以上 4.世界上最大群岛在哪里?(C) A.东太平洋海域 B.大西洋海域C西太平洋海域D北冰洋海域 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哪个?(C)A 托克劳群岛 B 太平洋群岛C马来群岛

6.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哪里?(B)A 东太平洋海域B南太平洋C大西洋海域D西太平洋海域 7.有“半岛的大陆”之称的洲是哪个洲?(A) A欧洲B 南美洲C北美洲D大洋洲 8.世界上哪个海最古老?(D)A 南海B北海C东海D地中海 9.世界最长的海峡是哪个海峡?(B) A 马六甲海峡B莫桑比克海峡 C 台湾海峡D德雷克海峡 10.头戴两项“世界之最”桂冠的海峡是指哪个海峡?(A) A德雷克海峡B马六甲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D 台湾海峡

11.被称作“东方十字路口”的海峡是哪个海峡?(B) A德雷克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D 台湾海峡 12.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是哪个海峡?(A)英吉利海峡 B B 马六甲海峡 C 莫桑比克海峡D台湾海峡 13.世界上超差最大的海湾是哪个海湾?(B)A阿拉伯湾B北美洲的芬迪湾C 孟加拉湾D 墨西哥湾14.有“石油湖”之称的海湾是指哪个海湾?(D)A墨西哥湾B孟加拉湾C北美洲的芬迪湾D阿拉伯湾15.海域使用金的最低征收标准是多

少?(A) A每年每亩不得低于100元B每年每亩不得低于200元C每年每亩不得低于300元D每年每亩不得低于400元 16.我国一类、二类海洋倾倒区的组织选划主体是谁?(C)A国家海洋教育局B国家海洋研究局C国家海洋局 17.溢油事故按其溢油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大型溢油事故的溢油量标准是多少?(D)A 大于1000吨B大于10吨C大于1吨D 大于100吨 18.我国《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从何时开始施行?(C) A2003年3月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研究

建筑火灾的货币等价数学模型评估方法初探 方甫兵1 白羽 1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建筑火灾评估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其数学模型,然后对其评估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和建筑火灾的货币等价数学模型,并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火灾评估;货币等价;数学模型 0:引言 火灾风险评估是建筑物性能化放防火设计的依据,是消防设施和消防力量分布,城市规划的根据,也是科学消防决策的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内火灾风险评估始于八十年代,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其核心是评估的数学模型,国内外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不一,在半定量评估方法中,其评估数学模型也五花八门。应用半定量评估的建筑火灾评估时,能不能用一种普遍通用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建立统一的评估数学模型?本文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试图用等价货币的思想,建立相应的评估数学模型,试图形成统一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 1:建筑火灾常用评估方法 根据火灾发生的场合不同,火灾主要分为建筑火灾、森林草原火灾、化工煤矿火灾和交通工具火灾等类型。建筑火灾有自己的特点:建筑是人类居住、人口较高度密的场所,也是人类财富聚集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的大中城市和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是人、财、物的高密区。建筑火灾发生往往会引起人口伤亡和财物损失严重。建筑由于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火灾评估的方法很多,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 1.1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相应建立的火灾评估有:监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1】,商贸市场火灾风险评估【2】 宾馆火灾风险评估【3】等。 1.2根据建筑所处位置不同的区域火灾评估有: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4】,开封市火灾危 险性进行分析【5】等。 2:建筑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的主要数学模型 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将对象的危险状况表示为某种形式的风度值,从而区分出火灾的危险程度。近几年来,随着小样本火灾事件统计方法和统计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评估方法。 2.1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一种有效多目标的分析方法,把决策规划过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用一种统一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应用AHP 主要有这样的三个步骤:首先,按照因素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根据专家打分给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处理确定权中系数,形成评估数学模型——模糊矩阵,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检验一致性,直到满意结果;最后根据评估标准和模糊计算,给出评估结果。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检验一致性非常困难,一致性标准﹤0.1缺少科学依据;(2)考虑因素繁多,权中系数较难确定等。 2.2Gustav 法【6】 火灾危险性包括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及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常把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用GR 表示,火灾对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和财产损坏用IR 表示,二个方面的危险度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危险度。 2.2.1Gustav 法建筑物的风险评估数学模型 火灾危险度GR 的数学模型: i i ()B L W R M Q C Q GR ?+?= ? (1)

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2007-01-26 2006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有效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6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编制了《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现予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 2007年1月北京 目录 ·1. 概况 ·2.风暴潮灾害 ·3.海浪灾害 ·4. 海冰灾害 ·5. 赤潮灾害 ·6. 海啸灾害 1.概况 2006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有效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6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编制了《200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现予以发布。 1. 概况

2006年为我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共发生17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45亿元,死亡(含失踪)492人(见表1)。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台风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17.11亿元,死亡(含失踪)327人,为2006年的主要海洋灾害;海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34亿元,死亡(含失踪)165人;海啸事件未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表1 2006年主要灾害性海洋过程损失统计 自1989年以来,历年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统计见图1和图2。

图1 1989~2006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

图2 1989~2006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 2.风暴潮灾害 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9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其中4次造成灾害。本年度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特点是:发生时间早(5月),灾害时间集中(7、8月),受灾地段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广东省沿海,灾害损失严重(见表2)。 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9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1次造成灾害。 表2 2006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

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1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和评价等级 ⑴建立原则 参考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5M”模型和“SHELL”模型。由于影响危化行业安全风险的因素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集,且诸多指标之间各有隶属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系统。因此,一般称评价指标为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安全风险评价的关键性一环。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目标性原则;②适当性原则;③可操作性原则;④独立性原则。由此辨识出危化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要素,并分析、确定其相互隶属关系,从而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以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为例,如下图所示。

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A 危害因素A 1 被动措施A 2 主动措施A 3 安全管理A 4 事故处理能力A 5 物质危险性A 11 物质数量A 12 生产过程A 13 存放方式A 14 厂房层数A 15 使用年限A 16 耐火等级A 21 防火间距A 22 安全疏散A 23 防爆设计A 24 自动报警及安全联动控制系统A 31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A 32 室内安全防护系统A 33 其他安全措施A 34 安全责任制A 41 应急预案A 42 安全培训A 43 安全检查A 44 安全措施维护A 45 安全通道A 51 安全人员战斗力A 52 图4.1 厂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⑶建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 经过研究和分析,并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给出如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如表4-1和表4-2所示。 各指标的定性评价 好 较好 中等 较差 差 各指标的对应等级 E 1 E 2 E 3 E 4 E 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系统安全分区间 [4.5,5] [3.5,4.5] (2.5,3.5) (1.5,2.5) [1,1.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设最低层评价指标C i 的得分为P Ci ,其累积权重为W Ci ,则系统安全分S.V.为: ∑=?=1 ..i C C i i W P V S (4-1) 4.2.2利用AHP 确定指标权重 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不同因素两两比较的方法,即表3-1的1~9标度法,构造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然后,求解出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累积权重。对判断矩阵的计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62000栋,其中超高层建筑高达1500余栋[1]。与此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火灾规模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中国消防年鉴》[2]统计,2002~2006年7年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054起,而2007~2009年仅3年全国就发生了2040起,增长了3.5倍。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人群高度密集、财产高度集中,其火灾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社区火灾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占相当比例[3],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现有的火灾隐患状况、分析评价其风险,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其风险综述 2.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国内外的一些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4-12]得出,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易形成烟囱效应,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导致数个楼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其火灾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危害严重 2)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空间和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4)消防灭火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 2.2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15]及我国的数起重特大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面临的火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可靠性不够。此外,防火分区内部的房屋或功能区域大量使用可燃或易燃的装修材料、家具组件及电器,以及存放大量可燃物品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潜在的火灾隐患。 3.2.1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 1)外墙保温材料及系统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不足 2)幕墙系统的防火设计存在缺陷 3)广告装饰牌的设置缺乏必要的防火规定 4)阳台雨棚的防火要求不明确 3.2.2火灾从内部突破防火分区 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是建筑火灾水平、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中发现,建筑往往存在防火分区开口处的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安装使用不正确问题和建筑中各种竖向管井和孔洞未按规范要求严格封堵或者封堵不合理的问题。 3.2.3疏散通道被燃烧烟气封锁 尽管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疏散楼梯、避难层(间)和防火门(窗)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从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发生的一系列恶性火灾事故来看,我国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避难层(间)的安全性和防火门(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所用的防火门不能保持关闭状态;防火门不具备防烟功能。 3.2.4灭火救援能力无法达到相应的高度

几种信息安全评估模型知识讲解

1基于安全相似域的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从评估实体安全属性的相似性出发,提出安全相似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 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分为评估操作模型和风险分析模型。评估操作模型着重为评估过程建立模型,以指导评估的操作规程,安全评估机构通常都有自己的操作模型以增强评估的可实施性和一致性。风险分析模型可概括为两大类:面向入侵的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 面向入侵的风险分析模型受技术和规模方面的影响较大,不易规范,但操作性强。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规范性强,有利于持续评估的执行,但文档管理工作较多,不便于中小企业的执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主机安全特征的相似性及网络主体安全的相关性视角出发,提出基于安全相似域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security-similar-domain based riskevaluation model)。该模型将粗粒度与细粒度评估相结合,既注重宏观上的把握,又不失对网络实体安全状况的个别考察,有助于安全管理员发现保护的重点,提高安全保护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SSD-REM模型 SSD-REM模型将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考虑到影响系统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较全面地考察了系统的安全。 定义1评估对象。从风险评估的视角出发, 评估对象是信息系统中信息载体的集合。根据抽象层次的不同,评估对象可分为评估实体、安全相似域和评估网络。 定义2独立风险值。独立风险值是在不考虑评估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S。 定义3综合风险值。综合风险值是在考虑同其发生关联的对象对其安全影响的情况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I。 独立域风险是在不考虑各评估实体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相似域的风险。独立网络风险是在不考虑外界威胁及各相似域之间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的网络风险 评估实体是评估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通常立的主机、服务器等。我们以下面的向量来描述{ID,Ai,RS,RI,P,μ} 式中ID是评估实体标识;Ai为安全相似识;RS为该实体的独立风险值;RI为该实体合风险值;P为该实体的信息保护等级,即信产的重要性度量;属性μ为该实体对其所属的域的隶属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2010-03-05 2009年,沿海各级政府进一步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有效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9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编制了《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现予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 2010年1月北京 目录 ·一、概况 ·二、风暴潮灾害 ·三、海浪灾害 ·四、海冰灾害 ·五、海啸灾害 ·六、赤潮灾害 ·七、浒苔灾害 ·八、海岸侵蚀 ·九、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 ·十、咸潮入侵 一、概况 2009年我国累计发生132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其中33次造成灾害,各类海洋灾害(含海冰、浒苔等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23亿元,死亡(含失踪)95人。 与1989年以来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09年的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低于多年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也少于多年平均数(见图1)。

图1 1989~2009 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09年灾情最严重的省份为广东省,直接经济损失40.01亿元,死亡(含失踪)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为浙江省和福建省,均超过10亿元。 2009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灾害损失见表1。 表1 2009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海洋灾害损失统计

本年度我国海洋灾害损失主要由风暴潮(含近岸浪)造成,其中0908“莫拉克”台风风暴潮(含近岸浪)导致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沿海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2.65亿元,死亡(含失踪)7人;0915“巨爵”台风风暴潮(含近岸浪)导致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沿海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4.04亿元,死亡(含失踪)19人。 2009年各类海洋灾害损失见表2。 二、风暴潮灾害 (一)总体灾情 2009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32次,其中台风风暴潮[1]10次,5次造成灾害;温带风暴潮[2]22次,3次造成灾害。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84.97亿元,死亡(含失踪)57人。 2009年风暴潮灾害的特点:一是温带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为2005年以来最多;二是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地点集中,广东省全年共遭受8次台风风暴潮袭击,其中3次造成灾害。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风暴潮(含近岸浪)灾害损失见表3。

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审计预估要素确定(底稿) 第315号国际审计准则(IsA315)要求从六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内部控制 ISA315将被审计单位的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与其他五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列,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解过于粗略,实务中难以实篇。我国学者汪国平认为:重大错报风险应从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微观因素三方面分解,微观因素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内部控制制度、战略规划、财务状况六个因素,这样的划分,较为全面概括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审计:审计风险--------> 道德风险*1+固有风险*β(式1)-------> 重大*1+非重大*α(式2) 1.道德风险(不可控制风险) 包括: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管理层或股东有损害企业利益的等等行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值只有0和1,和重大事项风险相同,但重大风险的风险值可以通过展开后续审计减少可以控制的风险,降低后的重大风险事项和非重大风险事项的综合值才是应该被财务报表使用者参考的数据。 2.固有风险(可控制风险) 包括:固有风险=重大错报风险*1+非重大错报风险*α 3.重大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包括:与管理层沟通的有效性 客户持续经营能力,是否能保证持续经营 客户主体赔偿能力,是否能维持合理的资产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合理,股东是否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4.非重大风险=(外部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内部风险)*α 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宏观市场风险=①预测市场需求变化→预期销售收入增加率/减少率*+②整个行业的风险特点→同类比上市公司市场利润最高与最低的差值* 企业内部风险=③客户企业生产能力即供给状况→客户企业吸取资本的能力→当年实收资本/平均总资产*+④客户持续经营能力→营运能力综合指标+偿债能力综合指标*+⑤诉讼风险 1.1道德风险 包括: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管理层或股东有损害企业利益的等等行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1.2固有风险=外部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内部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宏观市场风险=①预测市场需求变化→预期销售收入增加率/减少率*+②整个行业的风险特点→同类比上市公司市场利润最高与最低的差值*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 第一节概述 一、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一)目的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查找、分析和预测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源,以及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火灾风险等级; (2)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提出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对策与措施,为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和消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消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各项火灾风险。 (二)内容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内容,根据分析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建筑功能来看,包括人员疏散安全的评估、建筑结构安全的评估、消防灭火救援力量的评估等;从空间范围来看,包括建筑局部区域的评估、建筑周边环境的评估和整个建筑的评估;从时间角度来看,包括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估、建筑使用前的验收评估以及建筑使用现状的评估。但是,从评估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范围的确定; (2)相关信息的采集; (3)评估方法的选择; (4)火灾风险的计算; (5)安全措施和建议; (6)评估报告的编制。 二、评估的流程 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的不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流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通常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一)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建筑防火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 (1)建筑概况:包括建筑位置、功能布局、可燃物性质与分布、人员特点与分布、运营管理流程等。 (2)周围环境情况:包括建筑周边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水源的位置、灭火救援的进攻路线、与邻近建筑物的间距以及室外疏散场地的设置等。 (3)消防设计图纸资料:与建筑消防安全相关的总平面图、消防各项专业设计图纸与消防设计说明等。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nd BP Network JIAO AIHONG Department of Fire Commanding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 Lang 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15890077.html, YUAN LIZHE No.3 Department Nanjing Artillery Academy Lang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15890077.html, Abstract—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fire, a comprehensi ve evaluati on model wi th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 (AGA-BP) is established in the arti cle.In former process of the hybri d algori thm,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 thm i s appli ed to adjust wei ghts and thresholds of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and train the BP neural network for locati ng the global opti mum, and the error back propagat i on algor i thm i s used to search i n ne ghborhoods of the approx mate opt mal solut on n the later process. The program wri tten i n VB6.0 i s used to learn some samples of c i ty f i re r i sk accord i ng to the AGA-BP algorithm and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precision of AGA-BP algorithm is more correctly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training speed and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former i s s i gn i f i cantly i mproved because of the combi nati on of AGA and BP algori thm. It i s helpful to realize automated evaluation for city fire risk. Keywords-fire risk assessment;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I NTRODUCTI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is give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 on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ccidents and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ity facilities and the resistance ability of fire in the city,which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y history fire data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avy danger source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work is still very weak. Some foreign scholars are mainly concerationed on how to assess the city fire risk and reduce city fire losses and giving some assessment methods. It is helpful to plan city fire force and give a fire safety grade to the district by the fire risk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home researchers is mostly focused on giving a synthetic evaluation conslusion for a certain producing enterprise or a particular building, while for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hole city is at a early stage pres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high buildings in big cities,and the spatial morphology is changing, and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wealth concentrated increasingly, oil, gas, electricity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are widespread used in our living life, so the structure of city is complex, and the number of city fire hazards is growing.Th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in common use is including safety check list method, accident type and analysis method,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accident tree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are short of further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factors of fire, because the city security against fire as a whole, density of population, quantity of electricity and other factors are fireare interrelated,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hecks each other. So, we need to notice tha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dynamic and nonlinear. If we us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and expert system to simulate the judgement reasoning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ity fire risk evaluation proces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subjectiveness of experts can be avoided because of its good evaluation mode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latform. II.E RROR B ACK PROPAGATION AL GORITHM Figure 1three-layer BP network structure . The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is shown in Fig.1. Error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lgorithms,which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ttern recognition, fault diagnosis and automatic controls[1]. The BP algorithm trains a given feed-forward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for a given set of input patterns with known samples. When each entry of the sample set is presented to the network, the network examines its output response to the sample input pattern. The output response is then compared to the known and desired output and the error value is calculated. Based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Contro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