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的要素:

(1)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2)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3)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4)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2、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1、界定: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2、特征:

(1)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3)政治思想不断变化。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线索:

(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

(2)价值判断或选择:回答“怎么样”。

(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关于“西方”: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演变: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

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五)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柏拉图

(1)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2)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青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诗歌、戏剧,研究多人思想。20岁时投师于苏格拉底,并深受苏格拉底影响,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外出游学。(3)柏拉图结束游历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

(4)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

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

(5)主要思想有:

①国家理念与城邦正义观: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社会分工理论: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城邦的正义:城邦的理念实现或体现了最高善,就是合乎正义的城邦。

理想的城邦:1、严格的社会分工2、男女平等3、“共妻共子”和“财产公有”

个人的正义: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性。这一理想国不仅是他研究和衡量现实政体的尺度,也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

②哲学家治国(贤人政治,贵族政体):由哲学家执掌政权(优秀的人治国),管理城邦。在统治者和护卫者等级内废除私有制。推行共产制

③重视教育治国,教育服务于城邦,重视哲学的教育。

④法律规范和法治原则处于次要位置,为政以德。

⑤政体论

a王政:由“哲学王”治国的“贤人政体”

b荣誉政体:“好胜”和“爱荣誉”

c寡头政体:以财产多寡决定人们政治权利多少与政治领导能力强弱。

d平民政体:制度特征是自由、宽容、平等。批评最为激烈。

e僭主政体:批评最为激烈

f晚年写《政治家篇》,政体思想趋于成熟。

按统治者人数把政体分为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

(6)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基本学理的形成。《理想国》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材料。

局限:政治上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理想国构想实质上是维护一种狭隘的奴隶主阶级的财产私有制。

“哲学王”实质是企图在希腊推行贵族政体,以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一、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427—437BC.)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申辩篇》、《会饮篇》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

二、正义论

(一)城邦的正义:一个“完善”的城邦必然是一个具有各种美德的城邦。这些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城邦的正义,就是组成城邦的三个等级(统治者、护国者和工农业生产者)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同时坚持以智慧为首。

(二)个人的正义: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心灵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智。在个人的灵魂中,同样也可以发现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个人灵魂中的正义是指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各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三、城邦论

(一)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二)理想的城邦:1、严格的社会分工2、男女平等3、“共妻共子”和“财产公有”

四、政体论

(一)王政:由“哲学王”治国的“贤人政体”(二)荣誉政体:“好胜”和“爱荣誉”(三)寡头政体:以财产多寡决定人们政治权利多少与政治领导能力强弱。(四)民主政体:制度特征是自由、宽容、平等。(五)僭主政体:最坏的政体

五、治国论

(一)治国根本在于培育人的美德。(二)只有掌握治国“上位知识”的哲学王才能治理好国家。(三)人治(德治)优于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千年之久。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二、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1、“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2、“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3、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城邦的目的是追求和实现个人和城邦生活的至善。

4、城邦的统治是轮流为政的统治。

三、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四、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这类立法,以仁心仁意为立论的出发点,似乎可以引人入胜。人们听到财产公有以后,深信人人都是各人的至亲好友,并为那无边的情谊而欢呼,大家听到现世种种罪恶,比如违反契约而行使欺诈和伪证的财物诉讼,以及谄媚富豪等都被指斥为导源于私产制度,更加感到高兴。实际上,所有这些罪恶都是导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即使实行公产制度也无法为之补救。”

五、政体理论

(一)政体的界定: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二)区分政体的标准:政府的目的、掌权者人数

(三)具体划分六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四)政体要素:立法机能(又称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司法)机能。

六、理想政体及其基本原则

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

基本原则为:财产应私有公用;公民轮番执政;实行法治;人口不宜太多,疆域必须适当。

七、法治思想

法治的内涵:1、已成立法律获得普遍服从;2、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是良法。

法治的优越性:1、法律由多数人制定,体现多数人智慧;2、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八、亚里士多德的贡献:1、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2、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

3、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4、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2、亚里士多德

(1)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2)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求学时期:17岁时,亚里士多德进入了柏拉图学园学习,成为柏拉图学

园中最有才华和柏拉图最得意的门徒之一。学生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善于独

立思考,尊重老师却不盲从。在学园中,亚里士多德多有涉猎。

②游学经历:完成了一批政治学、伦理学著作,在希腊学术界有相当的声望。

公元前343年,应马其顿国王腓力的邀请担任太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这

样,亚里士多德为永垂史册的亚历山大大帝当了4年的家庭教师。

③创办学园: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马其顿王国回到了雅

典,创办了吕克昂学校。由于他常和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后人称亚里

士多德派为“逍遥派”。

①中庸之道:作为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危机的时代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己任。他的思想虽不乏深刻,但是极为稳健,容易被接受,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带来的可怕后果,他特别强调“中庸之道”。

(4)著作:代表作有《政治学》、《工具论》、《形而上学》、《雅典政制》等。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思想严谨,兼收并蓄。他涉猎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完成了大量的著作。其中,《政治学》无可争议的算是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主要思想有:政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国家起源于家庭;人是城邦的动物;政体分类理论;理想社会理论。

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亚里士多德最早试图对当时人们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知识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他认为政治学属于实践性学科的一种,政治学的目的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达到“善”,应包括伦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他采用经验的、历史的研究方法。

②国家的起源:国家起源于家庭。

③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城邦,个人不能离开城邦而存在。

④政体分类理论:划分不同政体,分析了不同政体的特点,而且试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赞成民主政体。

⑤理想社会的特征: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财产私有公用、实行法治、控制人口与加强教育。

3、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罗马思想家。

(1)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希腊政治思想与罗马政治思想实现的有机完美的融合。罗马政治家与罗马法学家实现了统一。

(2)主要著作:《论国家》(《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善与恶的定义》、《神性论》

(前三篇刚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相对应)

(3)主要思想:

A. 国家起源学说:他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同时他又认为,国家并不是随便的一群人用随便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随便的社会组合,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它来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

B. 对自然法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自然法就是植根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它永恒存在,普遍有效,它命令人们做正当的事,禁止人们做不正当的事,它是一种最高的理性。他认为有国家就必然有法律,世界上存在这两种法,一种是自然法,一种是由人们制定、颁布的成文法。而且,自然法是根本,它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正义的基准或尺度,是成文法的基础。他认为,自然法就是一种永恒的、客观的原则。有了它,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才有了衡量的标准。

C. 人的自然平等学说: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且每个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理性都是共同

的,理性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律性。而且正因为人类有共同的理性,所以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D.对共和制优点的论述:他认为,在共和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要依法行使权力,而且他的权力不能高于一切。在共和制下,“服从这应该有希望在未来当统治者;而统治者应该记住人们服从自己只是暂时的”。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生于罗马的一个骑士家庭。曾赴希腊求学,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派思想的影响颇深。公元前77年,回罗马担任律师。公元前63年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为元老院元老。公元前51年赴小亚细亚任奇里乞亚总督。他反对独裁,维护贵族共和制。在第二次“三头同盟”成立后,他被三头之一的M.安东尼的部下于公元前43年12月7日杀害。西塞罗一生著述甚丰,在政治方面主要有《论国家》(又译《共和国》、《国家论》)、《论法律》等。

二、主要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于人们的共同约定,是人民的事业。(二)自然法是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是成文法的根本,是正义的基准。(三)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四)主张和捍卫共和政体。

中世纪思想

三、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地位

中世纪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转变,是政治哲学思考或研究主题的转换。古典时代,政治思考的主题是国家(城邦)权力的起源、归属和如何使用的问题,其核心是权力的归属问题。因此古典时代的思想家一般都将对政体问题的研究置于突出地位。政治哲学的讨论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但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影响下,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重点转向政治权力的性质和范围问题,即国家权力属于什么样的权力,其权力界限在哪里?正是沿着中世纪开创的这个方向,出现了近代的人权与宪政思想,产生了一整套作为现代政治思想主流的自由主义理念。

四、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1.中世纪政治思想虽然有大量的创新,但政治学理论却处于不发达状态。

2.基督教神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和婢女。

3.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教权派与王权派的斗争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4.从政治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看,中世纪政治思想属于多元复合型政治思想。

宗教改革

评价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

(1)地理环境决定论

①看似道理,但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很难令人信服。

②孟德斯鸠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说法仍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安排的。孟德斯鸠力图从客观的物质自然条件中寻找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③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虽然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但由于它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它必然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就此而言,对孟德斯鸠的探索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2)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洛克分权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上的进一步总结。虽然鉴于当时法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孟德斯鸠的有些主张还比较温和、保守,例如关于贵族院的设立、国王的神圣不可侵犯等,但总的来说,他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特别是他的三权分立原则,事实上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理论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记》和《论法的精神》,其中《论法的精神》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二、法与法的精神

(一)法

1、法是“智能的存在物”所制定的,反映人类理性,协调各种关系的规范。

2、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

3、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二)法的精神

1、法是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及法的自身体系的关系的总和。

2、法的文化。

3、法赖以建立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根基。

4、法合理运作的外部环境。

(三)法的体系

1、法分为三类:自然法、人为法和神为法。

2、自然法优于神为法,人为法优于神为法,人为法应遵循自然法。

3、政治法与民法的区别:政治法是关于国家施政的法律,是使人类获得自由的法律,而民法是使人类获得财产的法律,涉及财产的事项,不应该依据政治法来裁决。

三、政体理论政体划分的标准是权力行使方式和掌权人数

政体分为三种

民主政体品德

共和政体贵族政体节制

政体君主政体荣誉

专制政体恐怖

1、政体受政体原则引导。

2、共和政体令人向往,但君主政体最可取。

3、以中间权力防止专制:贵族、教会和法院。

四、分权制衡理论

1、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制衡理论

2、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3、三种权力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立法机关分贵族院与平民院,受行政机关否决权制约,何时召集由行政机关决定;行政机关为执行机关,可以通过反对权参加立法,有权阻止立法机关的专断;司法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违宪监督权。

五、政治自由与宪政理论

1、反专制、保自由是内在线索;

2、自由是无价之宝,不能买卖;

3、人身自由是前提,言论自由是标志,财产自由是基础;

4、三权分立是政治自由的保障;

5、法律引导国家走向自由,宪法则提供制度保证。

六、地理环境决定论

卢梭的政治思想

卢梭(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一、平等理论

1、平等思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

2、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3、平等的辩证法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财富不平等、政治不平等、社会不平等

4、平等的三个层次:生而平等、财产占有尽可能平等、法律面前权利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1、“服从自己本人”;

2、社会契约论的两张面孔;

3、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

4、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

5、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

三、公意与人民主权学说

1、公意是卢梭国家学说的核心概念;

2、公意的困境;

3、人民是主权者: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

4、公民权利:主权的界限。

四、自由与民主理论

1、自由:政治权利的优先原则;

2、公意与人民主权为保障自由服务;

3、从政治民主到社会民主;

4、政府:必要的邪恶;

5、民主政府的理想。

4、评述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1)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国际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公意”是人民主权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卢梭民主思想体系的基石。

(2)卢梭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把公意或全体人民的意志当作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

①主权在民。卢梭不同意格劳修斯否定人民主权的观点,他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必须是自由人之间的自愿结合,以克服共同的困难。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论只能是“人民同自己订立契约”,由此结合而成的共同体是自由、平等的成员构成的,既然契约是在人民之间订立,且任何权力并没有交给第三者,所以由契约而形成的国家,国家的主权在民。

②主权不可转让,不能分割。主权既然代表公意,原则上就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从而也是不可分割的。

③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公意是通过法律来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主权为民。

④政府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政府、行政长官只是执行者,他们的权力来自主权者——人民的委托。每个公民应该都有机会担任行政长官。

⑤主权不能代表。推崇直接民主制。

(3)卢梭的政治思想反映了18世纪中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法国广大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要求。他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成为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他个人则不仅被尊为这场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而且被这场大革命中的激进派尊为革命的导师。(4)人民主权学说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是他激进民主主义主张的集中体现,是卢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贡献,是十八世界启蒙运动思想宝库中的最精华部分。卢梭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封建专制的叛逆精神,探究封建社会的各种不平等现象的起源,提倡民主,否定君权神授,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人民主权学说奠定了卢梭作为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倡导者和引路人的历史地位。

人权宣言

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

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

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4、政治上分立与自治;

5、缺乏封建传统;

6、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

二、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

1、18世纪初,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是主要矛盾;

2、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

3、独立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1787年,根据“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建立联邦政府;

5、保守派与激进派就土地所有、政府形式展开论争;

6、民主党与联邦党分庭抗礼。

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1、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

2、两大主题: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

3、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追求幸福;

4、政治目标: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

潘恩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潘恩(1737-1809),独立战争的启蒙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贫穷工匠家庭,积极投身美国革命,参加《人权宣言》起草,被雅各宾派投入监狱,重返美国后受联邦党人攻击,主要著作有:《常识》、《人权论》、《林中居民的信札》。

1、潘恩的人权理论评述

(1)潘恩首先指出人是天生平等的这一主张。承袭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人人具有平等、自由等自然权利的思想。但是,潘恩的思想没有停留在此,而是较欧洲启蒙思想家向前推了一步,作了自然权利与社会权利(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之分,提出借助于公民权利可以实现自然权利方面的平等。

(2)天赋人权是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

(3)公民权利不能侵犯天赋权利。

2、潘恩是如何看待政府的

(1)对政府与社会作了区分

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

(2)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他主张建立最小的政府。潘恩是一位坚定地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反对一切形式压迫的革命者。

二、美国独立思想

1、美国脱离英国的必要性,是核心思想;

2、区别社会与国家;

3、国家是一种“必要的邪恶”;

4、批判英国的君主制度;

5、坚决主张美国脱离英国;

6、人民革命是铲除封建君主专制的唯一方法。

三、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

(一)政府分为三类:1、僧侣控制的政府→基于迷信;2、征服者的政府→基于权力;3、理性的政府→基于社会共同利益与权利。

(二)理性的政府是受宪法控制的政府

1、宪法先于政府存在;

2、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3、宪法是人民的、而不是政府的决议;

4、宪法是政府建立的原则。

(三)理性的政府是共和制的政府

1、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共和制政府的宗旨;

2、共和制有三个原则:公利、公正和代议;

3、代议制是共和政府最自然、最好的组织形式;

4、选举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实行普选制。

四、人权理论

1、反对柏克的主张;

2、基于人的天赋权利,人民有革命权;

3、天赋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基础;

4、公民权利是天赋权利的一部分;

5、人同时拥有天赋权利和公民权利。

杰弗逊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杰斐逊(1743-1826),出生于种植园主家庭,26岁当选弗吉尼亚议员,受托起草《独立宣言》;1779年当选弗州州长,驻法公使,国务卿,民主派代表人物,1801至1809年间担任总统。主要著作有《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

二、自然权利理论

1、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

2、财产权不属于自然权利;

3、政府基于被统治者同意取得正当权力;

4、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权利;

5、人民拥有革命权;

6、政府应注重宪法、法律和制度的改革以应对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而不是靠镇压。

二、民主自治思想

(一)代议制与人民自治

1、反对联邦党人对君主制的迷恋和大国不宜民主制的主张;

2、坚持卢梭的民主原则,吸收洛克的代议制思想,倡导代议制民主共和国;

3、主张扩大民主参与,限制总统权力;

4、人民自治是代议制的基础和保护;

5、人民自治以个人自治为前提。

(二)保障人民自治的原则

1、限制中央政府的行政和司法权力

2、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层层分权制度

3、人民参政原则:普选权是人民参政的基本前提;人民监督是人民参政的重要手段;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保护少数人权利;防止财产权侵犯人民权利。

独立宣言

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思想?

黑格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贵族、人民成为现代君主立宪制自身的三个要素,因而普遍意志便在这种君主立宪制国家得到实现。

黑格尔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王权,强调作为机体的国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强调王权的地位和作用,王权代表整体的统一,行政权就是执行和实施国王的决定,贯彻和维护现行法律等,否定了立法权是确立国家制度的最高权力。

吸收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中的一些内容,使其为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支持,折射了他那个时代的德国现实,反映出他实现国家统一的真实愿望。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和国家思想的述评?

市民社会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一切人都追求着各自的利益和目的矛盾的解决需要国家。市民社会包含三个环节:“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市民社会只是伦理精神发展的中介,国家才是其发展的最高阶段。批判主张国家产生于契约的理论是混同了社会和国家,把“国家政权力量”视为构成一个国家的本质的东西,把国家看作是精神、理性的东西,是伦理精神的体现,是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目的的独立力量,国家的本质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国家的目的在于普遍的利益本身,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自由只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国家和社会的限制是实现自由的意识和意志的手段,这种限制表现为法律和道德。

黑格尔所阐述的自由和法律关系的观点,反映出他对自由的哲学意义的思考,对公民自由的

政治意义的理解,对自由与法制关系的深刻认识。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

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分类:默认栏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1.教材 (5)利维坦——《圣经》中所描述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在西方政治术语中通常用来指称权力不受限制的国家或者政府。 (6)社会契约——人们为了脱离自然状态以让渡个人权利、建立公共权威而换取社会和平与个人安全的协议。 2.《政治学核心概念》 (1) 主权,在最简单的意义上指的是绝对与不受限制的权利原则。但是在使用时通常要对法定主权和政治主权进行区分。法定主权指无上的法律权威,即由法律规定的要求顺从不容置疑的权利。政治主权指的是不受限制的政治权力,即掌控服从的能力,这是通过对强制性力量的垄断来确保的。 (2)合法性,一般表示正当性。它赋予命令以权威或约束力的特性,从而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在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中的用法也并不一致。政治哲学家一般将合法性视为道德或理性原则,以及政府可以要求公民服从的根据。因此,对合法性的宣称要比公民服从的事实更为重要。政治科学家则通常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合法性,将其当成是依从某个统治系统的意愿,而不管该系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正如韦伯所言,这种视野下的合法性,表示的是对合法性的一种信仰,即对“实施统治的权利”的信仰。 (3)经验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即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此一切假说和理论都应接受观察和实验过程的检验。 (4)理性主义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世界有一种理性结构,而这种结构又能被人类的理性与批判性探索所揭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理性主义坚信知识来源于理性而非经验,并因而与经验主义形成了对照。但是,作为一种普遍原则,理性主义着重强调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及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

(5)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它指出任何一项行动、政策或制度 的“正确性”都能够以其增进幸福的趋势来确定。这一观点基于这样的假定,即个人是由自身利益驱使的,这些利益可以定义为追求快乐或幸福的欲望和避免痛苦或不幸的愿望。因此,个人总是通过计算每项可能的行动方案所产生的快乐和痛苦的数量来选择能保证最大快乐与最小痛苦的行为路线。 (6)宪政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的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7)民主从字面上看就是由人民来统治,林肯在盖茨堡演讲中极力赞美他所称之“由人民构成、由人民通知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的优点。这一表述凸显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征的重要性。第一,对“人民”的强调意味着政治平等,即对政治权力和影响的平等分配。第二,政 府“由”着人民强调了大众参与的重要性。第三,政府“为”着人民突出了民主意味着按公共利益实施的统治理由。 (8)个人主义是一种认为个人的重要性高于任何社会群体和集体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作为描述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它认为个人是任何政治理论或社会解释的核心——任何关于社会的论断都应该以组成社会的个人为依据。作为规范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道德个人主义,它意味着,个人的权利、需要或利益应放在优先地位;社会应该按照个人受益的目的来建设。 (9)正义是主张从道义合理地分配奖励与处罚的观念。简而言之,正义就是给予他或她“应得”的东西,这又常常被视为他或她的“正当报酬”。 (10)同意的意思就是表示赞同或作出应予。同意,作为一项政治原则一般与权威相联系,是人民答应接受统治并因而服从政治义务的一种方式。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1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 姓名: 学号: 学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蓟县分校

总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和趋势 2、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3、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希望神学产生的标志是1964年莫尔特曼发表。 5、女权主义神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70年代中期传入。 6、自19世纪中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一些民族主义者堕落成侵略的、扩张的主义。 7、在行为主义革命高潮时期,伊斯顿就倡导过的必要性。 他撰写的论文主旨是反对以专业化为名的过细学科划分,强调各分支学科之间的整体合作与统一。 8、在西蒙看来,政治科学界的行为主义革命并非推崇人的理性,而是性为。 9、战后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民主化、以及科学组织的创立,也为这门学科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10、981年,伊斯顿发表了论文介绍了国家概念重心向美国社会科学界渗透的情况。这是了解“国家回归派”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11、政治文化是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重要。 12、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它开始向文化、艺术、建筑、哲学、社会学、文化理论蔓延。 13、政治社会学是运用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 14、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标志是1959年9月在斯特雷萨召开的第四节社会学世界大会上建立的政治社会学委员会。 15、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当代政治学中主要表现为。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2、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

西方政治思想史小抄

名词解释: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出生于雅典的一名门望族,师从苏格拉底。公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米学园,一生著述颇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理想国》。 《理想国》:作者柏拉图,书中阐述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它以理念论为基础,认为城邦的理念就是合乎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哲学家执政,实现贤人政治。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32年)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着,后来创立吕克昂学园,在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治》。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该书有意识地将城邦作为研究的对象,系统的讨论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还对各种类型的城邦体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著作甚多,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各个方面。其代表做是《君主论》。 《君主论》:是马对佛罗伦萨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改革”,对历史和现实中各国统治者的政治经验,以及他本人多年从政阅历的理论总结。在书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总结国家强弱、权力得失的原因。在西方他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的问题,将法律、军队、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待定了基础。 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著有《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政府论》:洛克的精心之作,是他对多年的政治经验的理性思考和总结。书中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发扬了西方近代自由与宪政的传统,它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孟德斯鸠:法国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学术巨作《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的学术著作,书中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奠定了孟德斯鸠在近代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影响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其政治思想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书中用公意这个学理概念和其他启蒙学者的理性论划开界限,全面阐述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政府、法律理论,表明他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成型。 托克维尔:法国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世家,深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影响,其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上卷的《绪论》部分阐述了全书的基本思想,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柏克:英国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都伯林的一个律师家庭,代表作有《关于目前不满情绪的根源》、《法国革命论》等。 保守主义; 简答题: 什么是贤人政治?柏拉图在为其理想国家寻找理想政治模式的时候,首先考察了四种不完善的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这四种政体均不合柏拉图之意,都构不成理想政体。他认为,理想国中应实行的政体形式是“贤人政治”,也就是哲学王的知识统治。在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的理想王国中,哲学王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权威的结合体,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因为只有他才拥有以永恒不变的概念为对象的真正知识,只有他才能够正确地区别开实在、本质和现象,过一种清醒的生活。 在柏拉图的这种贤人政体中,权力与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至高无上的哲学王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分类:默认栏目 纵览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可分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 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

西方政治思想史

1、苏格拉底的主要政治思想 从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下列政治思想: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5、城邦应注重教育。 2、柏拉图的“哲学家治国思想”以及对“第二等好的理想国”设计。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设计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次优国家方案)应具备的条件是: 其一,承认民主原则,采用混合政体。 其二,实行公民、工匠、商人、奴隶的社会分工。 其三,城邦的适当规模为5040个公民组成,超出者进行海外殖民。 其四,国家机构由37人作为领导者,360人组成议会,另设将军、祭祀、法官等,所有公职人员任职不得超过20年,不满50岁不得被任命,超过70岁必须离职。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进行“法律的统治”。 3、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以及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1、开创政治学研究之先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所研究的国家的目的、起源,政体的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理想城邦的构建,以及公民教育等思想,都对近现代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重经验、重归纳的研究方法,使政治思想的研究摆脱了神的束缚,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 3、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的胚芽、对民主法治等政治价值所作的理论阐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斯多葛学派主要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1、提出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2、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影响:1、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2、斯多葛学派关于人的平等思想与人的自由思想一起,构成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 5、波利比阿的主要政治思想。 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混合政体理论。虽然罗马的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与近代西方的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波利比阿经

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要点(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和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形成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发展阶段。为便于识记,具体需要掌握的知识线索整理如下。 1.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罗马法学 3.中世纪时期: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奥古斯丁、阿奎那、反教权思想 4.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布丹、宗教改革思想 5.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格劳修斯、斯宾诺莎 6.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独立运动(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 7.19世纪时期:德国(康德、洪堡、黑格尔)、法国(孔斯坦、孔德、托克维尔)、英国(伯克、边沁与密尔) 8.19世纪末以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女权主义、绿色运动等思潮的形成或发展 9.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略) 重点章节:1古希腊时期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重点问题:1政体学说2人性与国家观3自然法与权利观4契约论与政府观5民主与法治 应当积累的知识面:1时代背景及相应的政治思想特点2思想家国籍、生平3思想家的历史地位或曰影响 古希腊时期 基本概况: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政治思想就是在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社会中萌发的。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与义务的政治体系。城邦最显著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是一种小规模的政治实体,内部一般分为奴隶、无公民身份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三个身份集团,而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只有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古希腊当时存在数百城邦,城邦政治是极为多元的。此时的政治思想具有下列特征,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主义和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3以城邦政治为研究主题和范围,即关注城邦的起源、目的、性质、职能、管理等4公民的视角。政治思想最初的萌芽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经历了早期立法家、自然哲学家的阐释,到智者时期后开始正式形成和发展。 修昔底德: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深入剖析了希波战争,把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了历史研究之中,强调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实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坚持理智的和批判的态度,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开创了“范例历史学”,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研究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智者: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但他们是一批在希腊思想界开风气的人物,是第一批关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代表人物如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智者实现了从现象和问题的客观的神的综合到主观的人的综合的转变,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开始用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后来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已经萌发出了自然法思想和平等观念。 苏格拉底:苏氏是与智者同时代的人物,对哲学研究的兴趣转向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柏拉图有直接影响。1苏氏是西方科学理性主义的开创者,他主张研究事物的本性,探索普遍定义,在对道德和政治问题的讨论中他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2伦理政治观,苏氏认为道德是城邦制度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因而统治者不能仅仅关注公民私欲的满足,而是应当把改造公民的灵魂当作首要任务,使人们有知识、有教养,过理性的生活。苏氏认为,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善都表现为和谐有序,这是要经过知识训练才能实现的,因而治国就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政治家应当是有知识的人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 柏拉图: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整体主义价值观和乌托邦传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1理念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柏氏认为,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变动不居,而理念则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现象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和虚幻反应。真正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只能被高超智慧掌握。 2正义国家。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在柏氏看来,国家的理念就是合乎正义或曰体现至高善的国家,即理想国。理想国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整体主义精神贯穿其中,要求个人完全融入社会整体;一方面正义集中体现于社会分工,柏氏认为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也就国家的基础,即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和生活需要的多面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就需要每个人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相互提供服务。柏氏依据人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形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把人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生产者,分别对应人灵魂中所包含的理性、激情、欲望。他认为只要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分工互助,理性统帅激情并控制欲望,国家就能实现正义。另外,他还提出了所谓的“四主德”,即智慧(哲学家)、勇敢(军人)、节制、正义。 3哲学王。哲学家治国是柏氏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富有特色。他把哲学家置于社会等级结构的顶端,垄断全部权力,他的改造现实国家

西方政治思想脉络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内容概述: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了解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

1.柏拉图:古代希腊城邦的政治学家,理念论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乌托邦主义传统。哲学家执政是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念”和“现象” (一)古希腊哲学的代表 (二)洞穴理论 (三)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 (四)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 (五)《理想国》中国家理念 ●合乎正义 ●整体主义传统 ●严格社会等级分工 ●哲学王治国 2.《理想国》:作者柏拉图,阐述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1)政治学中理想国家和现实国家对立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3)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4)论述等级划分的合理性 (5)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亚里士多德:(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 (二)创立政治学 (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 (四)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 (五)著有《政治学》和《雅典体制》《伦理学》; 首次形成了自觉的学科分类意识,并对人类知识进行系统分类; 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研究领域; 政治学的对象是城邦,伦理学在广义上是其一部分。 (六)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4.(一)两大政治命题 1、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才得以实现,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也是人的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人类天生是合群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有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社,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善在家庭和村社阶段,人还不是真正完善的人,只有在城邦里人的本性才得以体现,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个人价值依赖于城邦,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5.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一、温和的整体主义二、有限的私有制三、肯定中产阶级的作用四、推行奴隶制五、主张中庸的民主选举六、倡导法治优先性 6.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理性和科学传统的先驱 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 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

西方政治思想史1

填空和选择 1、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 2、柏拉图:三部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3、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西塞罗生活在共和国末期,坚决捍卫共和传统,是共和国的殉道者。理论上总结什么是共和国国家。 4、尼古拉一世(p98):最早提出教权至上,引用教士们伪造的《伪伊西多尔教令集》为教皇权利辩护,代表作《君士坦丁赠礼》 5、格里高利七世(99):教权与王权斗争中最有名的人,提出“日月论”。 6、卜尼法斯八世(100):(1294-1303)提出“双剑论” 7、但丁:意大利人,是13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1))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2)意大利康帕内拉《太阳城》(1613年) (3)德国安德利亚《基督城》(1619) 9、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P150--153 (1)、浩特曼 (2)、莫耐 (3)、鲍埃西 10、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 11、约翰·洛克: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是西方最早对天赋人权学说进行系统证的思想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的思想家。其政治著作有《政府论》。国家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12、卢梭(1712-1778年,即18世纪)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代表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共意志思想 13、汉密尔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见过初期的政治思想家、活动家,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政治著作:《联邦党人文集》,是解释美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经典文献。 14、洪堡:是18世纪德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外交家。代表作:《论国家的作用》是洪堡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 15、黑格尔: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法哲学原理》 16、孔德,是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17、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 18、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代表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19、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普遍进化论是综合社会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同等自由法是斯宾塞确立的道德学第一原理,也是第一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是资本家对封建特权的否定。 20、来库古被认为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 (了解)来库古改革的内容:立法活动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借助于德尔斐神殿的神意,颁布了“瑞特拉”,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在斯巴达内部创建了“平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