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3)022*******

收稿日期:2003202219;修回日期;2003203229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编号:19990433)资助.作者简介:黄志龙(19622),男,浙江诸暨人,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的运聚成藏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①李小弟.塔里木盆地油气系统与油气分布规律.“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内部报告,1998.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黄志龙,高 岗,刚文哲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0)

摘 要:对川西平落坝气田的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原生气藏是形成于生烃层系内的气藏和与烃源层系上部、下部相接触或接近的非生烃层系内的气藏。根据气藏与生烃层系的关系将次生气藏分为再分配型次生气藏、非再分配型次生气藏和混合型次生气藏。平落坝次生气藏的天然气重烃含量高、相对密度高,甲烷含量相对低,非烃气体很少。原生气藏和次气藏的异戊烷 正戊烷比值接近或比后者略高。次生气藏的异丁烷 正丁烷比值高于原生气藏。侏罗系次生气藏的碳同位素要比原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轻。原生气藏比次生气藏中含有更多的较重的残留烃。

关键词:原生气藏;次生气藏;天然气;比较;平落坝气田中图分类号:T E 12211+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发现在不具备生烃能力的杂色沉积地层及其附近虽然没有烃源岩,但却有油气藏的存在。这些油气藏的气并非原地生成、而是来源于下部生烃层系或直接来源于下伏遭受破坏的油气藏(即原有油气藏中的油气作为母源),这种油气藏称为“次生油气藏”。国外在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少,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烃源岩的二次生烃问题或是针对油气藏的油气在同一油气藏内部的重新调整问题等。国内有人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但研究不够系统①。四川盆地中生界是次生气藏分布较普遍的地区[1],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2~5]。本文利用天然气的组成、储集层热解、抽提物分析等资料对平落坝气田的香溪群原生气藏与侏罗系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次生气藏的形成条件。

1 次生气藏与原生气藏的内涵

人们通常把气藏的天然气通过运移重新分配形成的气藏和在非生烃层系中分布的气藏称为次生气藏,很显然,这两种气藏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二者天然气的来源、成藏过程、成藏条件也不相同。本文把原生气藏经断裂等作用破坏或由于温度升高原油裂

解、天然气再运移而形成的气藏称为再分配型次生气藏。把存在于大套非生烃沉积地层中、与下伏烃源层系相隔有一定距离、天然气来源于较远的下伏烃源层的气藏称为非再分配型次生气藏。把气既来源于烃源岩层、又来源于其它气藏的气藏称为混合型次生气藏。原生气藏是形成于生烃层系本身的气藏和与烃源层系上部和下部相接触或接近的非生烃层系中的气藏(图1)。当原生气藏遭破坏的程度不严重时,其还可残留一部分天然气,于是可出现残余型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共存的格局。如塔中4油气藏、轮南油田、大港油区的港东和港西油田、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风成城油田的气藏等皆属此类。若原生油气藏完全被破坏,则形成完全破坏型原生气藏,也可能形成次生气藏或未形成次生气藏。如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沥青脉、塔里木盆地广泛分布的志留系沥青砂、柴达木盆地的油砂山、贵州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古生代古油藏等即属这种情况。

故原生气藏分为未破坏型原生气藏和破坏型原生气藏,破坏型原生气藏又分为残留型原生气藏和完全破坏型原生气藏。从气源的角度看,再分配型次生气藏气的来源复杂。一方面次生气藏的气可来源

第14卷第2期

2003年4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 TU RAL GA S GEO SC IENCE

V o l .14N o.2A p r . 2003

图1 油气藏和气藏分类示意

于原生气藏或油气藏,另一方面也可来源于较高温度下油藏原油的裂解。按照这样的划分原则,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遂宁组和蓬莱镇组等地层中的天然气藏即为次生气藏。已经证实,其天然气来源于下伏的香溪群气源岩,而香溪群内部的气藏为原生气藏[5,6]。

2 平落坝气田气藏基本特征

平落坝构造为潜伏背斜,位于川西上三叠统生烃坳陷内(图2),其圈闭完整、幅度较大、裂缝发育。

图2 平落坝气田剖面

(据四川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平落坝构造地表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该系为干

旱气候条件下的红色陆相砂泥岩互层,与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侏罗系为灰绿色砂岩和紫红色泥岩互层,属于陆相杂色沉积。上三叠统主要为黑色、灰色泥页岩与砂岩互层,与侏罗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根据从下到上的沉积特征,上三叠统可为5段,包括香一段、香二段、香三段、香四段和香五段(香六段)。其中香一、香三段和香五段主要以黑色页岩为主,间夹细砂岩、岩屑砂岩,是研究区主要的气源岩层。香二、四段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中砂岩,局部夹黑色页岩、炭质条纹和团块,是上三叠统的主要储集层段。作为气田中、浅层主要储集层段的香二段、香四段和沙溪庙组砂岩发育。平落坝气田纵向上有3个气水

系统,即上部沙溪庙气水系统、中部香四气水系统和

下部香二气水系统。3个含水系统分别地对应于3个气藏,即香二气藏、香四气藏和沙溪庙气藏。香二气藏是受断层控制的背斜气藏。香四气藏明显受裂缝控制。沙溪庙气藏埋藏浅,是受构造—岩性共同控制的低丰度低产次生气藏。香二气藏气层属于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异常高压气藏。香四气藏压力系统与香二气藏不同,由于有香三段泥岩层相隔,属于两个不同的压力体系,也属于异常高压气藏。沙溪庙气层与香四段和香二段的气藏地层压力接近,也属于异常高压气藏。三个气藏之间均在垂向上有泥岩和致密砂岩隔挡,属于不同压力系统。

3 平落坝气田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的

烃类组成差异

平落坝次生气藏的天然气重烃含量高于原生气

藏(图3)、甲烷含量相对较低和相对密度则要高一些。若将重烃含量与相对密度综合考虑(不考虑气藏的差异),则相对密度与甲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重烃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与天然气组成中以烃类气体为主、非烃气体很少有关。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相比,异戊烷 正戊烷比值接近或略高,而次生气藏的异丁烷 正丁烷比值高于前者,但总体位于

图3 平落坝气田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

天然气组成关系

7

11N o .2 黄志龙等: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同一趋势范围内。

图4以剖面图的形式更清楚地显示了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的差异。上部的次生气藏与下部的原生气藏相比,甲烷含量较低,乙烷、丙烷和丁烷等重烃组分含量较高。由此表现出原生气藏相对密度也更大、临界温度更高。根据运移效应,同源天然气运移距离越长,轻组分应越多、重组分越少、相对密度也应越轻。上述参数的分布规律说明次生气藏气与原生气藏的气不是同一来源

图4 平落坝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烃类含量剖面图

天然气干燥系数的高低与气藏的埋深关系密切。香二段气藏比香四段天然气干燥系数高,香五段天然气干燥系数最低。各段的源岩的成熟度也相应降低。原生气藏天然气具有紧邻气源岩垂向运移、短距离侧向运移的特点。次生气藏天然气主要应来自香五段气源岩,但也不排除下部原生气藏因深断裂沟通了部分天然气向上运移进入次生气藏的可能性。因此,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与烃源岩的成熟度和运移作用等有关。这一结论与气源对比结果相吻合[4,5]。

4 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天然气

烃类碳同位素特征比较

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与其天然气气源、运移距离和运移方式均有很大关系。川西不同地区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天然气烃类碳同位素的分布不完全相似,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分布。平落坝气田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天然气不同碳数的烃类碳同位素分布的总体规律一致,即烃类碳同位素显示出好的正相关关系。侏罗系次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要比原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轻。次生气藏甲烷碳同位素主要分布于-34.0‰~-38.5‰,原生气藏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则主要分布于-32.4‰

~-34.5‰之间。次生气藏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主要在-23.49‰~-25.01‰之间,原生气藏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主要在-21.94‰~-24.08‰之间。次生气藏天然气丙烷碳同位素主要在-19.91‰~-21.73‰之间,原生气藏天然气丙烷碳同位素主要分布于-19.4‰~-22.75‰之间,差别不如甲烷和乙烷明显(表1,图5)。

表1 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天然气烃类碳同位素特征

原生气藏

次生气藏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13C 1-3214‰~-3415‰-3410‰~-3815‰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13C 2-21194‰~-24108‰-23149‰~-25101‰

天然气丙烷碳同位素,?13

C 3-1914‰~-22175‰-19191‰~-21173‰

图5 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天然气

碳同位素分布

上述不同地区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的差异与气源岩、天然气运移条件等因素有关。次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轻于原生气藏,是不同母源的不同贡献的结果。次生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香五段、香六段气源岩,原生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与气藏距离接近的香一段、香三段气源岩和储集层内部的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夹层[4~6]。香五段气源岩成熟度低、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轻,而下伏气源岩成熟度高、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重,因为源岩的母质类型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原生气藏基本未受到破坏、次生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上三叠统上部的香五段气源岩并通过断裂向浅层的侏罗系储集层运移成藏。这样形成的次生气藏是非再分配型次生气藏。

5 平落坝气田次生气藏和原生气藏储

集层热解特征比较

对采集到的储集层砂岩样品用油气显示评价仪

进行热解分析后得到了6个参数。其分别是:S 0表示热解到90℃时单位储层岩石的热解烃量(m g

g )、S 1表示90

~200℃时单位质量储层岩石的热解烃量(m g g )、S 21表示热解到200~350℃时单位储层岩石的热解烃量(m g g )、S 22表示热解到350~

8

11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 .14

400℃时单位储层岩石的热解烃量(m g g )、S 23表示

热解到450~600℃时单位储层岩石的热解烃量(m g g )、C 0表示在600℃检测的单位质量储集层岩石后残余油的碳含量(m g g )。不同储集层的原生与次生气藏的烃源岩层和初次运移距离等不同,上述参数的分布特征也有差异。

由图6可见,原生气藏的上述各参数的分布均高于次生气藏。这表明了原生气藏比次生气藏中含有更多较重的残留烃。这主要是因为原生气藏气为近源运移(

烃源岩生成的少量较重的液态烃可就近注入储集层,储集层本身内部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夹层生成的液态烃也容易进入储集层)和次生气藏

图6 储集层热解参数演化

气为长距离运移(一般距烃源岩有较长距离,液态烃在运移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异,重烃组分不断减少)的缘故。

6 结论

平落坝气田的上三叠统香溪群气藏和上覆侏罗系气藏分别属于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次生气藏的天然气重烃含量和相对密度高、甲烷含量相对低。二者的非烃气体均很少、异戊烷 正戊烷比值接近。次生气藏天然气的异丁烷 正丁烷比值高于原生气藏。次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比原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轻。原生气藏比次生气藏储集层中含有更多较重的残留烃。原生气藏与次生气藏的烃类组成差异主要与气源岩成熟度、天然气运移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绥祖,曾恕蓉.封存箱与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模式[J ].天然

气工业,1996,14(5):24228.

[2] 戴鸿鸣.川西北异常高压区须家河组砂岩孔隙演化特征[J ].天

然气工业,1992,12(1):16220.

[3] 关效如.四川盆地川西凹陷侏罗系天然气气源的追索[J ].石油

实验地质,1991,13(3):2382245.

[4] 何鲤.四川坳陷南段须家河组的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勘探目标

[J ].天然气工业,1992,12(2):13219.

[5] 李明诚.川西凹陷侏罗系致密红层天然气富集机制探讨[J ].天

然气工业,1992,12(3):7213.

[6] 郝石生,黄志龙,杨家琦,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HYD ROCARB ON CHARACTER IST I CS OF PR I M ARY AND SECONDARY GAS ACCU M ULAT I ON IN P ING L UOBA GAS F IELD IN W ESTERN SI CHUAN

HU AN G Zh i 2long ,GAO Gang ,GAN G W en 2zhe

(E ducation D ep art m ent K ey L aboratory of P etroleum A ccum ulation M echanise m ,P etroleum U niversity ,B eij ing 102200,China )

Abstract :B ased on the system divisi on of the p ri m ary and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the p ap er dep icts

the differen t characteristics betw een p ri m ary and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of P ingluoba gas field in w estern Sichuan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can be divided in to redistribu ted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 2ti on ,non 2redistribu ted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and m ixed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acco rding to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gas accum u lati on and generating rock .P ri m ary gas accum u lati on refers to these that lie above o r under the generating rock and con tact w ith o r are near to it ,o r ,lie in side the generating rock ,T he secondary gas in P ingluoba has h igh fixed hydrocarbon con ten t and relative den sity ,low m ethane con ten t and little non 2hydrocarbon gas .T he rati o of iso 2p en tane to no rm al 2p en tane of p ri m ary gas is si m i 2lar to o r a little h igher than that of secondary gas ,how ever ,the rati o of iso 2bu tane to no rm al 2bu tane of secondary gas is h igher than that of p ri m ary gas .In Ju rassic in the regi on ,the carbon 2iso top e is heavier in p ri m ary gas than in secondary gas ,at the sam e ti m e ,p ri m ary gas has m o re con ten t of heavy residual hy 2drocarbon .

Key words :P ri m ary gas accum u lati on ;Secondary gas accum u lati on ;N atu ral gas ;Com p arison ;P ingluoba gas field .

911N o .2 黄志龙等: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川西坳陷的构造特征

川西坳陷的构造特征 一、区域地质概况 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呈北东向展布,西以安县-都江堰断裂与龙门山冲断带为界,东以龙泉山-南江一线为界,南以峨眉-荥经断裂与川滇南北构造带为界,北至米仓山前缘,面积约4×104km2(图1)。晚三叠世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的主体拼合和龙门山的崛起,该区在前期被动陆缘的基础上演化进入前陆盆地展阶段,堆积了厚逾5km的陆相碎屑岩。 晚三叠世是川西坳陷形成的主要时期,经历了由海相、海陆过渡相至陆相环境的转变,总体表现为西深东浅的格局,坳陷中心(彭州- 都江堰-大邑一带) 上三叠统厚度超过3.5 km,向东渐薄。晚三叠世早期沉积(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具有淡化海湾的特点,含较重的碳酸盐岩成分,沉积物总体偏细。随着龙门山逆冲作用的增强和隆升幅度的加大,晚三叠世晚期(须家河组)逐步过渡为陆相环境;同受幕式冲断活动的影响,发育冲积环境粗碎屑岩与湖沼环境含煤细屑岩的互层组合,形成两个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沉积旋回:下部旋回(须二段和须三段) 与上部旋回(须四段与须五段) 。 图 1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简图

侏罗纪早中期,在北缘米仓山和大巴山构造带的影响下,四川盆地的沉积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坳陷中心由川西迁移至川中东部和川东北地区,总体表现为北东深、南西浅的格局。本区位于湖盆西缘,中下侏罗统总体上为一套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岩系,厚度一般1200 余米。侏罗纪晚期,川西坳陷北段莲花口组厚达千余米的砾岩发育表明龙门山北段发生了新的冲断活动,并在其前缘形成新的坳陷中心,使盆地格局再次发生转变, 呈现为北西深、南东浅。早白垩世基本继承了晚侏罗世的沉积格局,龙门山北段前缘仍有大量冲积扇砾岩发育,而其余广大地区则发育河流及河漫湖相沉积;川西坳陷北段继续保持坳陷中心的态势,同时中、南段冲断活动也逐渐变得强烈。中晚白垩世之交是川西坳陷乃至四川盆地自印支运动之后最重要的变革时期,盆地整体表现出萎缩态势,坳陷北段结束沉积并隆升遭受剥蚀;而坳陷南段在龙门山冲断活动的影响下,形成新的坳陷中心,呈现南西深、北东浅的格局,出现山前冲积扇砾岩和石膏、钙芒硝等干旱盐湖沉积并存的局面。始新世中晚期,受印亚大陆碰撞缝合的影响,川西地区整体抬升,从此结束大范围沉积历史,并在后期遭受改造。 二、川西坳陷的构造格局 由于川西坳陷的形成演化直接受控于龙门山冲断带的发展,因此二者在现今构造格局上显示出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由于其同时还受到北缘米仓山和南缘川滇构造带的影响,二者又不尽相同。川西坳陷现今主要展示出三个方向的构造,即北东向、近东西向(含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 及近南北向(含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 ,它们分别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米仓山东西向构造及川滇南北向构造对应。上述三组构造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构造运动中此强彼弱,相互叠加,形成川西坳陷现今构造格局。 2. 1 川西坳陷构造区划 川西坳陷乃至四川盆地的构造区划因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多种方案,常冠以“隆、坳、断、褶、陡、缓、高、低、平”等字样。本文采取的划分原则是综合考虑地表构造形迹和地腹构造展布(力源和构造叠加的表现) 、以主体构造为主(即定型时形成的构造) 、兼顾变形幅度,以构造变形特征来命名。

川西林盘产业开发的分析

川西林盘产业开发的分析 作者:王林梅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 摘要:林盘是川西平原农村的重要组成,是川西特有风貌,蕴含着独特功能和价值。对其进行产业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手段。文章在成都市对林盘开发利用划分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林盘的功能和价值,对林盘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思路。 关键词:林盘产业林盘功能 一、林盘的功能及价值 “林盘”是川西农村居民的一种聚居方式,它通常是以姓氏(宗族)为聚居单位,呈一种分散的分布方式,形式上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林盘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属于复合性农村居住风貌,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它既是农民家庭生活空间,又是农副产业生产经营园地,还是邻里社会和乡风文明传承的载体以及生态保育和环境净化的单元,同时具有深厚的生态价值、居住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成都市林盘保护开发对林盘类型的划分 成都市在对林盘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提出林盘的五种保护开发类型——农耕型、农家旅游型、特殊产业型、生态型和新型聚居点林盘。 农耕型林盘。分为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生产型,以农业生产为主,林盘植被及房屋应与广阔的农田协调,保护传统川西民居型建筑,充分体现植被的生机盎然,使其成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可供人们从事农业观光和考察。 农家旅游型林盘。多位于城市近郊区,依托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环境和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旅店和农家乐餐饮服务,既要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又要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品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林盘的保护性建设应满足乡村旅店和农家旅游的需要。 特殊产业型林盘。主要利用和发展已有的传统特殊产业,重点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水果、庭院经济、家畜养殖等特殊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分为经济林果型和家畜养殖型。 新型聚居点林盘。其特点是距离农村新型社区和城镇都比较远,居住对象主要是土地整治、土草房改造和距离新型社区较远的集中安置户,这类林盘依托原有林盘,按规划新建设而成,应吸取传统林盘的经验,注重环境景观形态的培育,既要满足现代人们居住的功能要求,也可兼顾有利于从事乡村旅游业得开发。

首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

首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公众组)First Solicita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s Featured Towns (Communities) and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est Sichuan Linpan Rural Residence Complexes (Public Group) 应征意向表(自然人) 注:联合设计团队所有自然人成员需分别填写此表。

First Solicita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s Featured Towns (Communities) and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est Sichuan Linpan Rural Residence Complexes (Public Group) Application Intention Form (Natural Persons)

首届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公众组) 应征意向表(法人、社会团体) 注:联合设计团队所有法人成员需分别填写此表。

First Solicita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ropos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s Featured Towns (Communities) and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est Sichuan Linpan Rural Residence Complexes (Public Group) Application Intention Form (Legal Entities and Social Groups)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产富集因素

第28卷 第4期 O I L &G AS GE OLOGY 2007年8月  收稿日期:2007-06-19 第一作者简介:吴永平(1979—),男,博士研究生,油气田开发 文章编号:0253-9985(2007)04-0473-06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产富集因素 吴永平1 ,王允诚 1,2 (1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通过对靖边气田古地貌单元、构造特征及泥岩压实特征对天然气富集的单一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这3种单一因素对天然气的富集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本区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并划分有利区,还需展开多因素的组合分析。以岩溶古地貌和现今构造作为主导因素,将组合关系分为以下4类:1)高点组合类型;2)台缘斜坡区、构造鼻隆与古构造不同部位组合类型;3)台缘斜坡区、构造鼻翼与古构造不同部位组合类型;4)洼地、构造鼻凹与古构造不同部位组合类型。其中,以高点组合类型为最优。根据控制和影响天然气富集的各种因素,结合已有高产井地质反映特征,提出靖边气田天然气富集所必须具备的5个条件,揭示其高产富集的规律性。关键词:地貌单元;构造特征;泥岩压实;富集规律;靖边气田中图分类号:TE112.3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i n fluenc i n g na tura l ga s enr i ch m en t i n J i n gb i a n ga s f i eld,O rdos ba si n W u Yongp ing 1 ,W ang Yuncheng 2 (11College of Energy Resources,Chengd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 ichuan 610059; 21S tate Key L ab of O 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Chengd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 ichuan 610059) Abstract:Single contr ol fact or analyses of the palaeogeo mor phol ogy unit,structural feature,and mudst one co mpac 2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J ingbian gas field show that these three fact ors individually have s o me i m pacts upon the gas enrich ment in the field .Ho wever,a co mp 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gas enrich ment pattern and rec 2ogniti on of p r os pect need further analyses of the combinati on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 ors .Taking the karst paleogeo 2mor phol ogy and the p resent structures as the p redom inant contr ol fact ors,four types of combinati ons are recog 2nized:1)structural high combinati ons;2)combinati ons of p latf or m edge sl ope and structural nose up lift with differ 2ent parts of palaeostructure;3)co mbinati ons of p latf or m edge sl ope and structural nose flank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palaeostructure;and 4)combinati ons of l o wland and structural nose holl ow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palaeo 2structure .Among the four ty pes,the first one is considered t o be the most favorable .By integrating vari ous fact ors that contr ol or affect the natural gas enrich ment with ge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 r oductivity wells,five nec 2essary conditi ons f or gas accu mulati on in J ingbian oilfield are p r oposed t o reveal the pattern of gas enrich ment .Key words:geomor phic unit;structural feature;mudst one co mpacti on;gas enrich ment;J ingbian gas field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开发的靖边气田属低孔、低渗、低丰度碳酸盐岩风化壳气藏,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开发难度较大[1~6] 。靖边气田 开发大致经历了开发综合评价(1993—1996年)、

靖边气田开发层系井网适应性评价

油气开采化 工 设 计 通 讯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63· 第44卷第11期 2018年11月 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曹建.试验井口在线投球打压装置的研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09).[2] 贾丽.气体钻井井口抽吸装置的抽吸计算模型[J].西部探矿工程,2017,(10). 一般井距愈小,井网愈密,开发效果愈好,最终采收率愈高。若井网太密,钻井过多,势必会使经济效益变差,甚至出现负经济效益[1]。因此在确定井网密度时,不仅要考虑国家对石油与天然的需求,还应根据不同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各阶段生产特征,从现有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合理、科学、经济地部署井网,因而井网密度的经济极限计算必不可少[2]。1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与井距 1.1 井网密度与井距计算 本次采用“加三分差法”计算合理实用井网密度S r ,即在经济最优井网密度的基础上,加三分之一经济最优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差值。 S r =S b +(S m -S b )/3 (1)式中: S m 为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公顷/井;S b 为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公顷/井; 经上述计算得知,油价为40美元/桶时,各层系经济最优、经济极限及合理实用井网密度分别为12.2~21.9well/km 2、35.6~92.2well/km 2、20~45.3well/km 2,对应的经济最优、经济极限井距分别为213.8~286.9m 、104.1~167.6m ,合理实用井距为148.5~223.8m 。 如前所述层系有效厚度下限与井距关系可知,油价2 119元/t (40美元/桶)情况下,当井距大于150m 时,层系有效厚度下限急剧变小;而井距小于130m 时,层系有效厚度下限迅速增大。因此,在考虑最大限度提高砂体井控程度与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构造主体部位的合理井距确定为150m 左右。 1.2 实际井网密度与井距 开发方案实施阶段采用350m 井距,正方形井网开发,1999—2003年调整方案实施阶段,进一步调整为150~220m 井距,不规则井网布井,近几年根据气田复杂断块气藏的地质特点,以断块或区块为单元,不断进行局部井网调整与完善。目前气田各开发层系实际井网密度与井距均略大于层系合理 实用值,说明各层系都不可能整体加密,仅有零星加密的余地。进入高含水期,由于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水淹问题日趋严重,若考虑曾经高含水生产的井和注水井,层系实际井网密度基本已低于合理实用井网密度,层系整体加密的潜力已经很小。2 井网控制程度 研究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且断块面积小,呈北东-南西向或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通过近几年井网的不断调整,气田已由开发方案阶段的350m 井距,正方形井网,进一步调整为目前的150~220m 井距,不规则井网布井,现行井距和井排方向与断层、断块构造形态基本匹配。 砂体分布较分散,平面纵向上连续性差,规模偏小,开发难度较大。目前钻遇砂体中含油气面积大于0.03km 2的砂体共595个,占砂体总数的25.55%,储量比例为72.84%,现行井距和不规则井网布井方式与砂体延展方向、长度、宽度较匹配,注采连通率较高。 含油气面积小于0.03km 2砂体共计1 734个,储量占总储量的27.16%,目前150~220m 井距下很难进行有效注水开发;单井钻遇的砂体占砂体总数的38.04%,储量占总储量的8.59%,平面上不连续,纵向上不规则重叠,动用难度大。 从油气层分布特点来看,平面上连续性较差,延伸方向基本为北西向,且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边部少,储量丰度低,储量分布不均。目前油气层系生产井主要集中分布在构造主体较高-高部位,通过不断以断块为单元进行局部加密调整,井网控制程度逐步提高。3 结语 总的来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各开发层系整体加密的潜力已经很小,目前150~220m 井距,不规则井网布井能较好地适应气田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1] 马雯迪.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层系优化组合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22):115-117.[2] 张武,丁晓军,张勤学,等.花土沟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地质建模[J].青海石油,2009,27(2):6-12. 摘 要:科学合理的井网密度应该既能达到储量损失小,最终采收率高,采油气速度较高和开发效果较好,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靖边气田开发层系井网适应性,研究表明,合理井距确定为150m 左右,目前井网控制程度较高,加密潜力较低。 关键词:井网调整;开发层系;油气井产能;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490(2018)11–0063–01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of Well Network in Jingbian Gas Field Development Layer Shi Pei-ming ,Liu Lei ,Dang Xiao-jun Abstract :Scienti ?c and reasonable well network density should not only achieve small reserves loss ,high ?nal recovery rate ,high oil recovery speed and better development effect ,but also achieve better economic bene ?ts.The adapt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layer of Jingbian gas ?eld is analyz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asonable well spacing is about 150m ,and the well network control degree is high and the potential of encryption is low. Key words :well network adjustment ;layer series of development ;oil and gas well productivity ;economic performance 靖边气田开发层系井网适应性评价 史配铭,刘?磊,党小军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收稿日期:2018–07–12作者简介: 史配铭(1984—),男,甘肃景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 油气田钻井工作。

浅析长庆气田地面集输工艺

浅析长庆气田地面集输工艺 发表时间:2018-11-12T16:32:00.0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刘利娜1 段明霞1 郑刚2 林晓斌2 周维锁2 [导读] 苏里格气田等,实现了油田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为此,文章就三大气田的地面集输工艺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长庆气田发展。 刘利娜1 段明霞1 郑刚2 林晓斌2 周维锁2 1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西安 710200;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榆林 719000摘要:为了满足天然气调峰、事故应急和战略储备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庆气区建设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地下储气库,包括靖边气田陕45井区、榆林气田南区、苏里格气田等,实现了油田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为此,文章就三大气田的地面集输工艺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长庆气田发展。 关键词:长庆气田;地面集输工艺;靖边高压地面集输工艺;榆林高压地面集输工艺;苏里格低压地面集输工艺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最早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目前正在使用中的地下储气库数量较少。针对这个问题,2010年1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了总工作气量为244×108m3的储气库建设目标,并在长庆气区靖边气田陕45井区和榆林气田南区等地下储气库开展初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地下储气库建设发展,文章就长庆气区榆林南区、靖边高压地面集输工艺和苏里格低压地面集输工艺问题进行探究。 一、苏里格低压地面集输工艺 在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下,天然气开发利用面临空前的压力。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世界级大气田——苏里格气田。苏里格气田是当前我国陆上存储量规模最大的气田,但是从发现实际情况来看,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远远没有达到一般气田经济开发的标准,结合其特点,苏里格气田被人们称作低渗低压,低产气田。气田由多个单砂体横向复合叠加形成,总体属于致密岩性气藏,单砂体面积渐小,气田储藏层连通性较差。在地面工程领域,低压低产七天能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是相关人员工作的难点。苏里格低压地面集输工艺技术探索历程如下: (一)采用常规地面流程模式进行先导试验采用常规地面流程模式进行先导试验风险小、工艺成熟,但是不适合应用在苏里格气田。苏里格气田在2002年采用常规地面流程模式,借鉴了气质组分类似的榆林气田开发经验,采用了高压多井集气、节流制冷、低温脱水脱油、分散处理的地面集输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单井压力下降较快,无法满足制冷和对外输送压力的需要。 (二)地面集输工艺低成本开发优化地面集输低成本开发主要是指优化工艺方案,简化工艺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地面集输工艺低成本开发优化需要从各个地面集输流程的各个节点进行。首先,对2002年采用的常规地面流程模式各个投资比例进行细化分析,根据分析发现采气管道注醇管道的投资比例达到了总体投资的50%以上,为此可以通过简化井口到集气站的工艺流程来降低成本费用。其次,针对苏里格气田四低的地质特点提出二级布站的气田集输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采气管线的长度、减少了集气站的建设数量,是油田气体集输发展的简化方向。再次,针对单井敷设注醇管道投资高的问题,取消注醇系统,采用井口加热、降压等中低温输送方式。最后,对天然气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以低成本开发和节能减排发展为需要打造12口加密井,对原有的集气站进行改造,使得最终建设的增压机组能够满足低压生产需要。 二、榆林南区地下储气库建设地面工艺 (一)总体描述 在经过多方专家思考商定,榆林南区地下储气库建设工艺如图一所示。 图一:榆林南区地下储气库建设工艺(二)注气增压工艺 在对井口增压风扇增压机中增加,两段增压等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发现分散增压工艺所应用的高压管线数量较少,只有运行风险低,投资少的特点。在具体建设中注气压缩机应用往返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相比,这种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较大,流量范围变化大,适应性和运行调配性符合注气压缩机的操作条件。 (三)采出气净化工艺 榆林气田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低,在具体使用中仅能应用脱油脱水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具体是将天然气冷凝到水烃露点下的某一温度,之后得到一部分凝析水和含有烃类的液烃,在这样的温度下降天然气和气体分离。和集中净化工艺相比,分散净化工艺能够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风险。采出气净化工艺如图三所示。在采气后期,地层压力不足以满足节流制冷要求时,采用丙烷制冷,集注站外输天然气气质满足国家商品气的要求。

川西林盘的生存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川西林盘的生存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姜涛,苏雪杨,陈其兵,吕兵洋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成都平原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了川西林盘这一独特的乡村聚落景观形态,是西蜀人民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适应性的智慧结晶。作为地方乡土聚落景观,川西林盘真实反映了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关系,具有园林美学、景观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价值。从川西林盘的景观形态、环境生态和社会文化等入手,分析其蕴藏的深厚人文内涵和生存智慧。该研究有利于理解、保护和传承成都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域文化,并对城乡融合的现代田园城市设计、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当代川西民居建设等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川西林盘;成都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生存智慧 Living Wisdom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of Linpan at Western Sichuan Plain JIANG Tao,Su Xue-yang,Chen Qi-bing,Lv Bing-ya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1100, China) Abstract:The special nature and humanity environment of Chengdu plain gave birth to uniqu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Linpan at western sichuan.This kind of landscape is a bank of wisdom about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land-use pattern.As regional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Linpan at western sichuan is a real reflection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people.It owns much value in landscape aesthetics,landscape ecology and social culture.The paper explored th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living wisdom of Linpan in landscape patterns,environmental ecology and social culture.The research may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the local culture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consideration in modern garden city desig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new rural communities planning and new western sichuan resident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Linpan at western sichuan;Chengdu plain;rural settlement;landscape;living wisdom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乡村聚落营造经验,创造了多样性的承载特定地域农耕文化的乡村景观。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形态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独特的生产生活模式和历史文化传统正慢慢消失。作为川西地区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川西林盘以其“随田散居”的形态和具有的景观、生态、文化等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川西林盘随着川西农村人地关系的调整又面临着大量消亡的现实。因此,深入探究川西林盘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生存智慧对于维护川西林盘的生态和文化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川西林盘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模式奠定基础。 1川西林盘的内涵与现状问题 1.1内涵 川西林盘是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基础,以田园、林院、宅院为构成要素,结合川西农业生产方式与家庭体系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川西的文化特征和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川西乡村单元生活空间,这些林盘景观单元与场镇、城市、中心城市有层次、有规律地镶嵌在川西平

川西林盘

简介 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这种历史形成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符合行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在成都平原通常被大家称为“川西林盘”。 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成型于漫长的移民时期,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它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尤以川西扇形冲积平原的林盘为典型。成都地处古蜀文化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都周边广大的农村区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乡村院落,这些院落空间以建筑实体形式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最终构成了以林、水、宅、田为主要要素的川西林盘,从而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 川西林盘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其生活形态和建筑形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烙印于川西民风民俗之中。它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这一生产生活模式历时悠久,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需要相互协调,并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 川西林盘的生态学价值 1.城市森林的外延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这己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城市森林建设也形成了以花草林木构筑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特征。林盘聚落虽然地处乡村地区,但随着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它所具有的森林资源也必然成为构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袤的乡村农田肌理作为本底,林盘结构可视为现代大都市范围内众多斑块状的绿岛,作为人、植物、动物和谐共生的载体。在发挥其绿岛效应的同时,配合建设城市森林所提倡的城区绿岛、城边绿带等要求,为最终形成城郊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2.生物多样性 川西林盘因其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景观层次。林盘中包含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复合体维持着群落和物种形成的稳定性。林盘结构所具有的林、田的生产格局和林、院的居住模式很类似森林与草地和灌木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这一线性区域的生理机制等同于

川西林盘文化典范――余花龙门子

实施川西林盘群保护与改造创建西蜀林盘文化典范扎实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余花龙门子林盘文化打造简介桤泉镇作为成都市的一个远郊乡镇,依托安仁古镇的打造,在错位中寻求竞争优势。我们确立了以都市现代农业为本底、推进三次产业互动、推进“四大功能区”(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殖功能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功能区、以“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理念的观光农业休闲渡假功能区、场镇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在构建新型城乡聚居形态方面,一方面我们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推进土地综合整理,新建一批;另一方面,我们立足安仁---桤泉丰厚的林盘文化资源着力实施林盘保护与改造,提升一批。余化龙门子林盘位于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11组,与大邑安仁刘氏庄园毗邻,地处桤木河畔,风景宜人,环境优美。现有住41户,人口130人。余花龙门子初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36年),先祖余腾海为清朝武举,系元世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裔,截止已在桤泉繁衍三十余代。 在依托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我们立足三千产业、桤木河滨江河堤打造和农博康道建设,本着以余花龙门子西蜀林盘农耕文化传承与宏扬为核心、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居模样、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产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生活方式、还原西蜀林盘原来的民俗文化,坚持共建共享,尊重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之话语权的理念,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打造旅游小村,实现文态、业态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打造公馆门前的“大田园”为目标,对余花龙门子进行了保护性改造。 在改造中,我们坚持“历史的是最珍贵的,最土的就是最洋的”、坚持“民俗本土化、取材本土化、依靠本地群众”、对余花龙门子内的民居风貌进行了修复、对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对文化氛围进行了恢复。 通过保护性改造,现在余化龙门子改造工作完成后,余花龙门子青春焕发,林盘内阡陌纵横、炊烟袅袅、沟渠相连、雨污分流、曲径通幽,一个西蜀林盘文化典范展现在世人面前。

崇州市道明镇川西林盘人居环境的治理与发展探究

2019年第12期现代园艺 在当今人类社会城镇化、工业化、信息产业化的进程中,川西林盘聚落产生了极大的演变,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使得传统型农业用地开始逐渐消失,川西林盘的整体形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林盘聚落是中国乡村环境的结实根基,是构成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播介质[1]。因此,提高川西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实现川西林盘聚落各个部分的统筹发展,构建新林盘聚落体系是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基本概念的论述 川西林盘:据研究表明,清道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中云:“四川地区楚民最多,村市数量不多,所以每一家都可傍林盘一座,并且它们之间的相隔距离较短。[2]”林盘一词正式提出。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经过成年累月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农村人居聚落的环境形态,它包含了周边的树木、河流及耕地等自然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基础,重点探讨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是把人类聚居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便于整体性地了解人类聚居演变的客观规律,更有利于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3]。” 2崇州市竹艺村人居环境现状 2.1区位分析 道明镇位于崇州市的西北部,处于无根山丘陵区与坝区交接地带,距离崇州市火车站约12km,道明镇全镇面积36.1km2,总人口已突破2万人次。 2.2竹艺村林盘民居建筑状况 道明镇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位置、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差异,其造型与建筑质量差距较大,普遍为普通的农户住宅,除了少量富豪居住的大型宅院。从原材料的使用上,石、砖结构取代了原来使用的木结构。从平面组合形式上,道明镇主要分为一字型、曲尺型、三合院及四合院的基本布局[4]。并且大部分的建筑为平房比较低矮平展,墙面过于简洁化,立面景观效果差,造型不够生动有趣,整体质量不高。 2.3川西林盘民居的环境状况 “林盘性”缺失严重,大多数聚居因修建时间短,土地面积紧张等因素,导致住居与林木未能相互交融,形成良好的绿化景观。林盘的主要特色是宅院和周围的景观相结合,绿化植栽面积大。而植物是林盘生态环境的基础,竹林又是道明镇的标志性植物,慈竹和毛竹是当地的重要生活材料。但由于经济的逐步增长以及快速城镇化的推进,林盘聚落住宅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不断更新,导致竹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道明镇的道路宽度狭窄,交通通行条件差,去城镇中心需要驾驶摩托车,汽车普及率低,打车不方便。 3崇州市道明镇现存问题 3.1总量快速萎缩,生活方式被破坏 在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每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呈现递增趋势,工业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导致中心城市及城市边缘,城郊结合区域的林盘聚落消失殆尽。部分林盘聚落变成“空心林盘”,部分老化的房屋得不到修缮,并伴随着林盘住户老龄化,房屋的空间服务功能满足不了现代的生活方式。 3.2林盘的保护意识淡薄,缺少系统性的保护政策 四川省政府从2009年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以来,为全面加快新农村聚落建设进程,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5]。但大部分颁布的政策都是地方政府推进农村新型社区而提出的技术指导,未站在林盘保护的角度系统地引导林盘的保护和发展。 3.3林盘聚落演变机制不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道明镇的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大田经济和庭院经济两大部分。大田经济就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而庭院经济则是栽种蔬菜、瓜果、树木等。道明镇还有一个最具特色的产业收入就是竹编业,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放有编织好的各种篮、筐、盆、扇等物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此外,这里的农副产业也是十分发达,对当地的商品贸易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4村民综合素质较低,文化精神生活缺失 长期存在于2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二元经济结构无法向现代多元经济结构进行转变,导致投入于道明镇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匮乏,道明镇的图书阅览室因财务呈现赤字状态而无法修建。以前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场所也寥寥无几,农民的精神需求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 崇州市道明镇川西林盘人居环境的治理与发展探究 王珏王一惟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崇州市道明镇林盘因传统生活方式遭受破坏,交通路线规划杂乱无序,道路狭窄拥挤,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绿化和景观生态环境较差。此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对于崇州市竹艺村林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推进川西林盘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川西林盘;聚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 作者简介:王珏(1995-),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研究。 通信作者:文志远,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绿化 168 --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川西林盘再生探究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川西林盘再生探究 发表时间:2016-06-13T11:03:55.4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作者:郭艳荣1 张俊伟2 [导读] 林盘作为川西特有的生活形态与和环境特征,是植根于生活深层结构的居住文化和川西坝子农耕文化的体现,具备很强的现代乡村旅游的特质。 郭艳荣1 张俊伟2 (1.云南广厦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675000)(2.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近年,国家鼓励返乡创业、建设美丽新村,在倡导生态经济、自然主导的乡村旅游背景下,川西林盘的环境特质和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为其再生带来机遇。该文充分挖掘川西林盘的环境特质,分析适合其发展的乡村旅游产品,为保护林盘的空间特色和林盘的再生提出了主要的原则。 【关键词】乡村旅游;林盘;再生 川西平原在都江堰岷江之水的浇灌下,形成以农耕为主的乡村院落,院落一两户到数十户不等,分散点缀于川西平原,院落周围河流、池塘、溪流纵横,林地、农田环绕,居民就近耕作,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一般的画面。林盘作为川西特有的生活形态与和环境特征,是植根于生活深层结构的居住文化和川西坝子农耕文化的体现,具备很强的现代乡村旅游的特质。 1.川西林盘发展面临的现状与背景城镇化导致的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川西林盘空心化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的工作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从建设新农村到建设美丽新村,国家一系列举措为建设美好乡村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成都平原乡村旅游热潮高涨,返乡创业、建设美丽新村,开始为川西林盘注入新的活力。 2.乡村旅游背景下林盘的特质分析乡村旅游是基于乡村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生产方式以其资源而形成的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类型。能为游客提供旅游的同时增加乡村居民的就业和创收。川西林盘特有的环境特色和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为其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1林盘的外部环境构成 川西林盘的外部环境层次主要是田、林、宅,其间有河流、溪流、池塘等或环绕,或穿过,或点缀。 田是农耕居民主要的生存资源,根据气候的特点种植主要为水稻、小麦和油菜等,农田满足居民的就近耕作,便于开展农业生产。农田根据作物的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如春天是黄色的油菜花,夏天是绿油的麦浪和玉米,秋天是金色的稻谷。外部农田和纵横的溪流、池塘等结合在一起成为乡村特有的风景,其间休闲、野营、农作物耕作、采摘、钓鱼等,乐在其中。 林是围绕在建筑周围的林地,以竹为主要植物,其间有果树、菜地以及一些高大的乔木。林成为分割田园与宅院的天然屏障,夏天纳凉,冬天挡风,同时也是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之一。林在高度上相比农田的作物高出许多,高大的乔木和茂密的竹林将一个个宅院包围、区隔,自然的界定出林盘的空间范围,层次分明,并创造出宜居的小气候,同时所种植的果树和蔬菜等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原料与农副产品。林子外围通常有道路、溪流水池环绕,又有若干小路穿过外层林地以连通林盘内外,林地空间通透,充满隐逸之趣,其间小憩、阅读、品茗、游乐均为上佳。 宅是居民栖息的场所,主要为川西民居的形式。院落掩映于林木之中,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联系,一两户或三五成群或数十户聚居一起,成线状、半围合或围合的空间布局。林盘民居大量就地取材,以河渠中的卵石河沙砌筑基础和围墙,以木材搭筑建筑骨架,以田土筑墙或抹面,以土烧结小青瓦屋面等,使建筑与林盘环境的具有相协调的属性。民居为坡屋顶,相对林地院落的尺度较小,远远望去能很好地掩映于竹、树木之中。院内种植花草果木,设瓜果藤架,将低矮的院墙隐没其中,使得院落内外融为一体。身处院落之中可以感受自然的变化,体会清风雨露、鸟语花香之美景。林盘良好的隐逸性和生态环境的宜人性,能提供宁静、安详的养心环境。 2.2林盘的内部环境构成 小尺度空间氛围和与自然共融的空间特性是川西林盘内部空间的主要特点。农耕文化带来的随田散居突出了林盘较小空间尺度,布局的灵活性和空间可识别性。 林盘入口是联系外围农田和林盘中心宅院的外界通道。入口多位于沿林盘边界的路上,形式多样,如简单的柴门、跨过溪流的小桥、竹林形成拱门、高大的乔木等均可形成林盘的入口。入口空间是居民乐意停留的空间,简单的石凳或台阶便能促进居民茶前饭后短暂的交流和小憩。 林盘的小径是林盘的脉络,成为宅院、林地中的菜园、溪流、竹林、禽舍等林盘内部各个地方的联系纽带,随意分布在各个空间之中。林中小径多为泥路,掩映于林盘,漫步小径之中,体会自然的光影,宁静悠长。 院坝是林盘内开敞的半私密空间,是居民进行生产、生活、交往、休憩的场所,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精华所在。主要通过建筑和围墙或篱笆围合而成,将宅院与外界分割。院坝内开凿水井,种植蔬菜瓜果,铺晒农作物,圈养鸡鸭等家禽,举办红白喜事,小孩追逐打闹等等,俨然一幅和谐自然的世外桃源景象。 宽大的檐廊是川西民居连接院坝和室内空间,作为居民主要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川西平原日照少,多雨潮湿,林盘民居建筑开窗少而小,半室外檐廊非常适合日常多种功能的活动。川西林盘建筑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与自然亲近而又能庇护,极具休闲特点的空间环境。 3.川西林盘的乡村旅游产品分析 川西林盘外部农田、林地和宅院及水系的空间层次创造出了特有的环境特征,内部环境空间丰富,极具休闲、度假特色的价值,加之林盘位于成都平原的区位优势,具有短途旅游,亲近自然,度假休闲,农业体验等旅游项目条件。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利用现有居住建筑进行改造和自然的农耕环境向旅游人群提供休闲娱乐、家庭服务、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同时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村庄空心化问题,达到城乡环境共融。结合川西林盘的特质,其旅游的产品主要为乡村休闲、乡村农业观光、乡村传统手工艺体验、农耕生活方式体验、绿色饮食、特色采摘、传统特色民居游览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