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信小程序开发入门与实践

微信小程序开发入门与实践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 137********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微信小程序开发入门与实践/雷磊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移动开发丛书)

ISBN 978-7-302-46801-1

Ⅰ.①微… Ⅱ.①雷… Ⅲ.①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程序设计 Ⅳ.①TN929.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52715号

责任编辑: 王金柱

封面设计: 王 翔

责任校对: 闫秀华

责任印制:

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2741472.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2741472.html,

地 址: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 100084

社 总 机: 010-********

邮 购: 010-********

投稿与读者服务: 010-********,c-service@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2741472.html,

质量反馈: 010-********,zhil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2741472.html,

印 装 者: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 190mm×260mm

印 张: 23

插 页: 2

字 数: 589千字

版 次: 2017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17年4月第1次印刷

印 数: 1~3500

定 价: 69.00元

产品编号:073496-01

本书主要围绕Orange Can项目展开一系列编码工作,用几近真实的项目介绍小程序的各个API、组件用法,并附带一些小程序开发的经验、技巧以及常见的误区说明。整个Orange Can项目分为三部分:文章阅读、电影资讯以及设置。文章阅读包括文章列表、文章详情以及评论,通过编写文章阅读功能的代码,读者将学会swiper组件的裁剪模式、image组件的裁剪模式、缓存的使用技巧、列表渲染、数据绑定、模板、音乐播放、录音、分享等知识。除此之外,读者将对小程序页面的生命周期有一个大致了解。学习完这部分内容,读者将可以轻松做出一个内容型小程序应用。电影资讯功能主要介绍如何调用服务器数据及template模板的使用技巧。设置页面功能包含大量功能示例,包括获取硬件设备信息、罗盘与重力感应的应用、扫描二维码、用户登录、用户信息校验、解析用户加密数据、获取用户openId、发送模板消息、微信支付等功能。

本书还提供部分服务器的PHP代码,主要供用户登录、校验、解析加密数据、模板消息、微信支付等功能调用。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实战,讲解通俗易懂。适合小程序开发人员、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使用。

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在内测的时候,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搜一下就能打开应用,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安装太多应用,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

有些人说:“轰轰烈烈的小程序其实也就真正火了一天。”2016年,小程序预热,张小龙第一次提前一年高调把小程序拿出来讲(当时还叫应用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年后,上线的当天刷爆朋友圈和微信群。一周以后,当初轰轰烈烈的小程序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轰动,很少见到讨论它的内容。上线才4天“罗辑思维”就宣布撤出,“今日头条”的小程序暂停了又恢复,剧情变化得太快,让人看不清小程序的前景,于是“小程序已死,张小龙或走下神坛”的论调随处可见。

但真的是这样的么?我认为还言之过早。第一批尝鲜小程序的开发者大多是互联网App的开发者,已经习惯了从平台获取流量的思路,在日活跃用户7亿的微信平台上推出新产品,大家都想占据先机

,获取用户和流量。然而小程序不提供入口,不提供推荐,分享也不能分享到朋友圈。这无疑让早期抱着“蹭”流量目的的小程序开发厂商大失所望。

小程序适合的是场景化、服务型的产品。张小龙在演讲中清楚地描述了他想象中小程序应用的典型场景:在汽车站购买车票的时候扫码购票,无须在售票窗口排队;等公交时扫码启动程序,查询一下一辆车到达的时间……

“摩拜”单车的小程序就是一个很好的基于场景化的应用。当你在马路上走累了看到一辆“摩拜”单车时,可直接通过微信的“扫一扫”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进入摩拜小程序页面,轻松解锁身边的“摩拜”单车开始使用,而不用从App Store里下载一个几十兆的App安装。

在我看来,小程序是张小龙对未来应用程序形态的希望。如今App实在是太多了,正如2009年iPhone广告语所说“there's an app for that”。2016年6月,iOS App已经超过200万个,几乎做到了“there is an app for just about anything”。作为一个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我的iPhone手机里安装的App超过了400多个,很多App需要通过搜索找到后启动,但是常用的不超过20个,每天都使用的不超过10个。很难想象5年后、10年后的应用程序还是这种形态,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它出现,解决我的需求之后它消失,大概就是张小龙所谓的“触手可及、用完即走”吧。

小程序不论后面的发展怎么样,都是微信团队对于未来应用形态的一种探索和尝试。难怪张小龙在小程序内测的时候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图,并配文说“程序猿的一小步,程序的一大步”。作为开发者,要时刻保持学习,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对变革的敏感,只有这样在未来才不会掉队。

雷磊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资深技术专家,学习能力极强,时刻对新技术保持敏感,特别善于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他的第一本书《微信小程序开发入门与实践》一定会给想要尝试小程序的你很多收获。更重要的是,本书渗透很多雷磊自己学习的“套路”,遇到一个问题,先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然后分析这个方案的优缺点,再找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重构”,渐进式地加入对知识的理解。学会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在自身技术成长的道路上必将终身受用!

石墨文档联合创始人 陈旭

2017年3月

这本书的编写历史很有意思。从2016年10月中旬开始构思本书的内容,到2017年3月定稿,历时5个月的时间。这中间小程序的大起大落颇值得我们认真回味一下。

2016年9月,小程序内测后迅速引爆了整个互联网圈,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程序,甚至还没有展现其全貌就已被捧上了天。App完了、微信要成操作系统、厉害了我的大Web前端,各种不着调儿的声音甚嚣尘上。不过,作为一个技术开发者,我深刻明白,没有完美的技术,更不会有突然就消亡的产品,小程序不会一统江湖,App也不会销声匿迹,小程序一定是以一种和App互补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至少短期之内一定是这样。

2016年9月到12月28日这段时间,所有人都看不透小程序,连入口、发现机制都不知道,如何能够精准地定位小程序?

直到2016年12月28日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终于用一连串“没有”告诉了所有媒体和开发者,你们都是错的。小程序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说它只是用完即走的服务,那它就一定是用完即走的服务,不会带有很强的媒体属性;我说没有应用市场,那官方就没有应用市场;我说扫一扫、搜一下就能打开小程序,那就没有第三种途径可以触及小程序。在当时,这些“没有”确实让很多开发者大吃一惊。

官方没有应用市场,只支持有限能力的搜索(目前,微信已开放了小程序的模糊搜索),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不能被关注,没有主动推送消息的能力,这是官方在2016年末时向开发者所描绘的小程序肖像。很多产品经理、创业者在看完微信公开课后,都默默地在想,那我要小程序干什么?

在2016年12月28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还公布了小程序正式开放上线的日期:2017年1月9日。10年前的1月9日,乔布斯公布了第一代iPhone,这个产品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10年后的1月9日,微信发布了小程序,这个产品能重新定义应用程序吗?

诸多限制并没有让开发者特别沮丧,无数创业者依然坚信小程序是一个巨大的红利,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2017年1月9日凌晨整点刚过,积压了一年多(早在2016年1月,张小龙就公布了微信应用号)热情的开发者迅速上线了自己的小程序,无数早已审核完毕的小程序如潮水般涌来。可创业者失望了,原来小程序并不如大家想得那般美好,信守承诺的微信不仅没有放开任何一个限制,反而屏蔽了长按二维码识别小程序的功能(目前已开放)。长按二维码是当时可以很方便地在线上推广小程序的途径,可这条路也被微信无情地斩断了。

顿时互联网圈子不淡定了,许多人在前两个月对小程序的看法还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但转眼间却发现小程序并不像想得那样美好。线上的推广渠道几乎没有、搜索必须输入完整的名字(目前已解除这个限制,支持模糊搜索)、不能和公众号同名、用户只能从历史中打开曾经使用过的小程序、不对个人开发者开放,这些都是小程序的真实“模样”。所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大抵就是这样的心情。很多创业者、开发者不再认可小程序的模式,整个互联网对于小程序的评价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弯。创业者认为小程序不利于推广,开发者认为这就是一个Web网页,并没有什么新意,很多普通用户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小程序这个东西。

完全摒弃线上入口,真的好吗?开放模糊搜索、允许公众号关联小程序,这明明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为何要如此固执。也许是微信已经习惯了低调与克制,只是这次的“克制”却显得如此的生硬。当然,也许微信有自己的考虑与布局,只是我们局外人不得而知。

2017年3月27日,画风突变,微信公布了小程序的若干新特性:对个人开发者开放注册;公众号自定义菜单与模板消息可以绑定小程序,用户点击后可直达小程序;移动App可分享小程序;不再需要扫描小程序特定的二维码,直接扫描商户原有普通二维码也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小程序开始尝试借助微信现有资源来推动小程序的发展。

很明显,小程序的入口逐渐丰富了起来。借助微信公众号那惊人的体量与访问量,被开发者一直诟病的没有传播途径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没有放开这些能力之前,我曾经一度认为小程序和微信并没有什么联系,它完全是一个游离于微信体系之外的产品,和微信的关联感太弱了。但这次新能力的放出,让我感觉到了小程序真的变成了微信“的”小程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