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事业二部

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审核:

批准:

2011年7月15日

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及时、有效、科学地处理各种环境污染事故,避免或尽量减少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及造成经济损失,编制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1.3 事故分级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对人员、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发生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事故分为重大污染事故和一般污染事故。

1.3.1重大污染事故: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重大污染事故:

a.污染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中毒三人以上;

b.污染事故造成受害方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

c.污染事故的消险减灾直接费用达到5万元以上;

d.污染事故造成处理设施3天以上不正常运转,或连续5天超标排放。

1.3.2一般污染事故:

虽未达到上述条件,但造成处理设施1~3天不能正常运行,或连续超标排放1~5天,列为一般污染事故。

1.4事故处置原则

意外事故发生时,抢险、救援的第一要务是尽快救助受伤、中毒和被控人员,其次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于尽可能小的范围,妥善处置,以避免或减轻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围农田的影响,最后是保全财产,减少经济损失。

1.5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事业二部。

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1 组织体系

2.2 领导机构

公司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2.2.1职责:

a.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b.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c.事故发生后,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d.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发生及发展势态,必要时向有

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e.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2.2.2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王加平

副总指挥:陈金龙、卞祥、顾国良。

2.2.3现场指挥部设在安环部。

2.3综合协调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综合协调部门为安环部,其职责是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组织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指导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2.4应急救援保障

由安环部、办公室、技术部、生产部、仓库、质管部等组成。

2.4.1通信保障

公司电话报警系统:报警55591、对讲机1#频道、短号62222

上级部门联系电话:港区:0515-********

2.4.2装备保障

厂区都设有消火栓、输水带,同时还备有沙箱、灭火器具、防毒面具、防化服、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救援物资和器材。

2.4.3队伍保障

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均负有应急救援的责任,在事故中分别担负各类救援处置任务。

2.4.4技术保障

技术部在事故中向指挥部说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注意事项及泄漏后的处置方法和要求,为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提供技术保障。

2.5应急救援组

2.5.1职责:企业各职能部门均负有应急救援责任,分别担负各类应急救援任务。2.5.2组成及分工

2.5.2.1抢险队:由生产部、技术部、生产车间、维修车间人员组成,负责人是生产部部长,担负抢险、抢修和控制污染扩散任务。

2.5.2.2消防队:由生产车间及相关车间人员组成,负责人是生产部值班部长,担负扑灭初期火灾,防止火灾蔓延任务。

2.5.2.3 警戒治安队:由综合科人员组成,负责人是综合科长,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警戒、指导疏散任务。

2.5.2.4 通讯联络组:由办公室成员组成,负责人是办公室主任,担负各队之间和对外联络任务。

2.5.2.5物资供应组:由供销部、仓库成员组成,负责人为仓库主任,担负抢险救援使用工具等物资的供应等任务。

2.5.2.6后勤组:由伙食团职工组成,负责人是食堂管理员,担负伤员、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须品、应急生活安排等任务。

2.5.2.7医疗救护队:由医务室人员、司机组成,负责人是医务室负责人,担负受伤、

中毒人员的就地抢救及转院治疗工作。

3 预防措施

3.1对员工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

3.2公司实施EHS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避免泄漏事故发生。

3.3液体材料储罐周围设置围堰,便于回收和处置,防止泄露时向四周蔓延;消防废水并入雨水收集管道系统,经雨水收集池转入工业废水一并处理,合格后排放;雨水由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收集,前15分钟并入工业废水,15分钟后直接排放。

3.4车间配备合格的生产设备和监视仪表,杜绝超温、超压运行,减少由设备事故导致的物料泄漏事故。

3.5在生产、使用和储存甲、乙类化学品的场所配备防爆电器和灯具,避免由燃爆事故导致物料泄漏事故。

3.6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都有严格的控制指标,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及常规化学分析仪器和熟练的检测人员,保证生产过程得到严格的监控,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3.7我公司生产中产生的废水都统一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各工序的指标都能严格控制。分析室认真检测,保证提供真实、准确的化验数据,从而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对于处理后的外排水更要做到准确无误,必要时要随时检测,发现超标能及时向安环部报告。

3.8采购部对原料的运输严格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预防发生污染事故。

3.9生产部要掌握所有原料的性质,对原料贮存、周转、使用过程及废旧、周转包装物处理要严格管理,避免发生污染事故。

4 应急响应

4.1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4.1.1生产车间现场操作人员发现物料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并报告当班车间主任。泄漏量大而不能遏制时应立即报告生产部长和值班副总经理。

4.1.2生产部长、值班副总经理接报后应立即组织操作工穿戴好防护用品赶赴现场检查泄漏部位,关闭、堵塞泄漏点,并组织对泄漏现场的应急处理。如经过简单处理不能终止泄漏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时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尽力控制泄漏范围。

4.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

4.1.4指挥部启动本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相关专业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必要时应局部或全部仃车,并划定警戒区,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准备消防器材和其它救援工具。警戒区由安全保卫组负责警戒,警戒人员要戴明显的警戒标志。

4.1.5指挥部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救援决定,从抢险队和消防队中确定实施救援的具体人员,并指挥各救援专业组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1.6重大污染事故,企业难以有效控制时,应及时向县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

4.1.7抢险队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对事故现场的电器、设备、管道进行断电、分离、切割等,以配合消防队实施救援、消防。

4.1.8泄漏、火灾现场所产生的泄漏液体材料、粉末、清洗水、消防废水等应全部通过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或采用其它方法收集并入工业废水,如有向公司外蔓延的可能时应构筑临时围堰阻挡。

4.2应急救援的实施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域及实施救援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4.2.1进入事故区实施救援、抢险要听从指挥部的指挥,时刻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4.2.2进入事故区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同时应明确一位负责人,指挥、协调在事故区的救援行动。

4.2.3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前必须清楚了解事故区域的地形、设备、建筑分布;有无燃烧及爆炸的危险;毒物的种类及大致浓度。

4.2.4救援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配备好各种防护器材。事故区若有有毒、有害物料要穿防化服,戴防毒面具或自给式正压呼吸器。所有救援器材要具备防爆功能。4.2.5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查明泄漏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扩大,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4.2.6应急救援任务包括组织人员疏散、救助受伤、中毒人员;扑灭火灾;紧急停车、停电;切断危险化学品泄漏来源,以及为防止进一步扩散对有毒、有害物料实施监测、收集、隔离、转移;事故现场的处置以及及时上报指挥部等工作。

4.3 应急终止

事故状态得到控制后,指挥部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安环部、生产部会同车间作认真细致的检查,确认事故隐患已消除,现场有毒、可燃性气体含量已达标,污染已经得到控制时,由指挥部下令解除警戒,指令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4.4危险化学品运输途中发生泄漏时,押运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司并向泄漏事故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请求援助,同时要采取措施,尽可能控制污染扩散。

5 应急处置措施

我公司的主要危险化学品有:各类酸、碱、氰化钠、二硫化碳、各类溶剂。

5.1氰化钠大量泄漏的处置

5.1.1氰化钠泄漏的处置原则:迅速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至少应该戴防毒面具,戴橡胶手套,穿防化服,不得直接接触泄漏物。

固态物料泄漏时用塑料布,帆布等覆盖,以减少粉尘飞扬,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液态物料泄漏时要构筑围堤收容,用防爆泵或其它方法收集、转移至容器内,回收使用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1.2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和后勤物资保障组配合,根据人员中毒情况给予如下急救:

a.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衣服应单独存放;

b.眼睛接触: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反复冲洗5~10分钟后,滴可的松眼药水;

c.吸入: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予吸氧,并及时

送往医院;

d.食入:迅速使用亚硝酸异戊酯急救。

5.1.3其它高毒性物料泄漏的应急处理参照本条执行。

a. 5.2

5.2酸大量泄漏的处置

5.2.1酸泄漏的处置原则: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头处,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橡胶手套、防化服和耐酸鞋等;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采用沙土围堰等方法控制流淌范围,防止进入下水道;量多时进行收集、转移处理,无法收集、转移时用液碱或石灰中和、或用大量清水稀释后收集入废水池。

5.2.2中和、稀释硫酸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可能造成爆沸。抢险人员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含酸气体或液滴飞溅。万一飞溅到身体,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5.2.3车间内要注意对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必要时组织周围职工向逆风方向疏散。

5.2.4救护人员要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吸入酸雾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体时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棉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冲洗,必要时立即送往医院。

5.3液氨大量泄漏的处置

5.3.1液氨泄漏的处置原则: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雾状水(或稀盐酸溶液)中和、稀释;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内吸收;喷水冷却储存容器。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5.3.2当操作工发现液氨泄漏且有刺激性恶臭气味,应立即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检查,确认是钢瓶还是阀门泄漏。如果是阀门泄漏,尽可能关闭阀门;如果是钢瓶泄漏,将泄漏钢瓶移出车间,做隔离处理,并向车间领导及生产部汇报。

5.3.3安全、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查明氨气浓度及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毒气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对泄漏源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监测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告扩散区域内的职工向逆风向撤离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扩大。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电话或书面形式向环保部门报告。

5.4溶剂,例如:甲苯大量泄漏的处置

5.4.1甲苯泄漏的处置原则: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及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穿防化服;大量泄漏时利用沙土构筑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他材料吸收,然后使用防爆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排入废水系统。

5.4.2救护人员应根据中毒人员的症状给予急救:

a.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b.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者就医;

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输氧;

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5 当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企业难以有效控制时,指挥部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情况、现场人员情况、设备和建筑物情况以及企业周围社区的人员和财产受影响情况等。

5.6应急监测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如果有废液体原料或反应物进入废水贮池,检验室应对废水池和处理设施中的污染物增加检测频次,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6 宣传、培训与演习

安环部每年组织公司职工进行事故救援常识教育,使全体职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抢险救援、自救、逃生的能力。

定期组织事故救援演练,提高指挥水平和整体救援能力。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不足、缺陷必须及时组织整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