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讲义(十)

第二十八章国际环境法概述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知识,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国际环境法的定义、特点、渊源、体系、主体、客体以及历史发展等知识,重点掌握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和历史发展。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掌握,如:【02、10单选、简答】、【05、10多选】、【06、10简答】、【07、10单选】。

串讲内容: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一、国际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

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特点主要:

(一)它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它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三)它作为一个规范国际法主体的规则体系具有拘束力。

二、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关系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国际条约

环境条约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条约体系,包括全球性的多边条约、区域性的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全球性多边条约经常采用的“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的形式。

二、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由两个要素构成:

一是各国类似行为的重复(又称“客观要素”);

二是各国承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表示(又称“主观要素”或“法律确信”)。

三、一般法律原则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列明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四、辅助性渊源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第59条规定,法院之裁判对于当事国及本案外,无约束力。

其中,“公法家学说”主要指各国最权威的国际法学家的著作。

五、“软法”

“软法”通常是指法律效力不是十分确定的文件。

第三节国际环境法的主体和客体

一、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国家是最基本的主体。但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行为者在国际环境立法和执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国际环境法领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有三类:一是联合国系统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及其专门机构;

二是联合国系统以外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三是根据环境条约或其他条约建立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二、国际环境法的客体

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物和行为。其客体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要素

1、国家管辖内的环境与资源;

2、国家管辖以外的环境与资源。

(1)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分享的环境与资源;

(2)人类共有物;

(3)受特定国际条约规范的区域。

(二)国际环境法主体针对这些环境要素所从事的各种行为。

第四节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一、19世纪中叶到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

这一时期签订的条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界河、国际河流及其沿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水污染的防治;

2、野生物种的保护。

其中,在此期间出现了两个对国际环境法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仲裁案例:1893年“太平洋海豹仲裁案”,1938年和1941年“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二、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

1948年世界上第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宣告成立。

1954年签订了《国际防治海上油污公约》,成为这一领域最早的多边国际条约。

1959年签订了《南极条约》。

1963年签订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7年签订了《外空条约》。

三、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当时最大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以及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人类环境宣言》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软法”的范畴,但是由于它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信念,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德哥尔摩会议后制定的国际条约主要包括:

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79年《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

1980年《保护南极海洋海洋生物资源公约》。

1982年《海洋法公约》。

1985年《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

1989年《巴塞尔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公约》。

在此期间涉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案例:1974年的“渔业管辖权案”、1974年“核试验案”以及《关贸总协定》范围内的1982年“加拿大金枪鱼案”、1988年的“美国加工鲱鱼案”、1991年“墨西哥金枪鱼案”。

四、1992年里约会议及其发展

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起到了新的推动作用。

第二十九章国际环境法的原则与实施

考情分析: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环境法一般原则的内容及其在国际环境中的适用,了解国际环境法实施手段、方法和监督措施,理解国际环境损害的概念、赔偿及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掌握,如:【02、10单选】、【05、10简答】、【07、10单选、简答】。

串讲内容: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的一般原则

一、国际环境法的一般原则的概念

国际环境法的一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各领域、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法律原则。它们是重要的国际环境法的法律规范,其特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们是各国公认和普遍接受的法律原则;

第二,它们是适用于竞发的各个领域的一般法律原则。

第三,它们应该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础性法律原则,其他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应该建立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且不得违反这些原则。

二、国家主权与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1992年的《里约宣言》第2项原则指出:“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责任。”

三、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在国际环境法上,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为;

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参加和合作。

四、防止环境损害原则

《里约宣言》第14项原则明确要求:“各国应有效合作,阻碍或防止任何造成环境严重

退化或证实有害人类健康的活动和物质的迁移和转让到它国。”

五、谨慎原则

谨慎原则来自德国法,出现在国际条约之中是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

六、污染者负担原则

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共同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国都应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并防止对管辖以外的环境造成损害;

2、各国都应该广泛参与有关的国际合作;

3、各国都应该在环境方面相互合作和支持。

八、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代际公平

2、代内公平

3、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4、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应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一、国际环境法实施的手段与方法

(一)命令—控制措施

1、环境标准

2、环境影响评价

3、风险评估

4、许可证

5、限制或禁止性措施

6、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

(二)经济刺激措施

1、保险

2、弹性许可证和联合履约

3、标志

(三)综合污染防治措施

二、国际环境法实施的监督

(一)报告

(二)监督

(三)监控

第三节国际环境责任和争端的解决

一、国际环境损害的概念

国际环境损害应该指在国际环境领域,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有形的跨界损害,包括对别国领土、管辖或控制区域内的人、财产或环境的危害,还包括为遏制或减少此类活动的损害性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费用。

二、国际责任与国际环境损害

构成国际责任的要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该行为违背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如条约义务;

二是该行为可以归因于国家,即可视为“国家行为”,如政府、军队的行为。

三、国际环境损害的赔偿

(一)国际环境损害赔偿原则

1、过错原则

2、无过错原则

3、公平原则

(二)国际环境损的害赔偿

1、赔偿基金

2、限制赔偿额

四、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

(一)政治方法:谈判、协商、调查、斡旋、和解。

(二)法律方法:仲裁、司法解决。

第三十章环境与资源的国际法律保护

考情分析: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大气与外层空间、海洋环境、淡水资源、废弃物与有害物质和行为、生物多样性、两极地区与世界遗产等六个领域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律及其主要规定,重点掌握大气与外层空间、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多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考生

应注意掌握,如:【03、10多选】、【05、1单选】、【05、10多选】、【07、1单选】。

串讲内容:

第一节大气层和外层空间

一、越界大气污染

1、对国际环境法一般原则的确立和发展,特别是为跨界环境损害的原则和规则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待事件:

(1)1938-1941年的“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2)1973-1974年的“核实验案”

2、1972年的斯德尔摩会议给大气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首先在欧洲国家开始就跨界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磋商和研究,1979年缔结了欧洲国家间的《远程跨界污染公约》。

《远程跨界污染公约》的宗旨是: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并为此促进国际合作。

3.1984年,《远程跨界污染公约》的第一个议定书建立了一个协商机制-“欧洲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播的合作计划”。

二、臭氧层

1974年,(罗兰德和莫利纳)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氯氟烃类物质可能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论断。

1985年3月22日达成了《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附件一列明可能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五类自然和人类来源的化学物质是:碳物质、氮物质、氯物质、溴物质、氢物质。

2.《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要求缔约方尽一切可能在下列四个方面采取适当措施。

(1)在系统监测、研究和信息交流方面进行合作

(2)采取适当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并在控制、限制、减少和防止可能因臭氧层改变而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政策方面进行合作

(3)在法律、科学和技术的信息交流

(4)在制定有关实施公约的措施、程序和标准方面进行合作,同时还要加强同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1987年9月16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最终消除臭氧层耗损物的排放,保护臭氧层。

3.《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缔约方在下列六方面作出承诺

(1)采取措施减少臭氧层耗损物的生产和消费

(2)控制与非缔约方之间的臭氧层耗损物的贸易

(3)按计划定期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的审核

(4)向公约机构报告有关数据

(5)在研究、开发、公众意识和信息方面进行合作

(6)建立财政机制和提供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履约

三、全球气候变化

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FNCCC)草案达成。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宗旨有:

(1)将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不产生对气候系统危险干扰的水平上

(2)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到威胁

(3)使经济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缔约方分为

(1)第一类,即附件一缔约方,包括36个工业化国家、欧盟和12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2)第二类,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

(3)第三类,除第一、二类外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

3.《京都议定书》及主要内容(新增注意简答)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根据柏林受权,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京都议定书》的主要进展:附件A明确列出了温室气体名录、产生温室气体的能源部门和类别;附件B列出了承诺排放量限制或消减的39个工业化缔约方的名录。

(3)计算的基准年是1990年。列入公约附件一的缔约方承诺在2008-2012年按比例减少列入附件A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欧共体承诺减排8%,俄罗斯保护基准年水平,美国承诺减排7%(2001年2月布什以“义务不平等”为由拒绝承诺),

(4)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具体的减排义务,但原则上要在了达国的帮助下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5)《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适用于公约附件一和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之间,即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可以选择任何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作为合作伙伴,资助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进行减排,减排份额抵消公约附件一缔约方的减排份额。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前提条件是,应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4.(参考了解)《京都议定书》允许采取下列四种“协作”方式。

(1)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3)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4)“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参考了解)中国的应对措施,在2005年2月16日召开的“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高层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代表团团长刘江说,作为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7项积极的应对措施。第一,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第二,积极参加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第三,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如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优质能源,努力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支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第四,认真履行在公约下承担的具体义务。第五,开展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第六,开展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第七,为实施议定书做好准备。

四、外层空间

外层空间法是建筑在所有国家对外空享有平等的受益权和开采与使用的自由权这些原则之上的。

1.《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OST)又名《外空条约》,全称为《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原则的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大通过,1967年1月27日开放供签署,1967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

了解《外空条约》的下列十个原则有助于掌握《外空条约》的宗旨和主要内容。(结合教材P487-488理解)

2.《外空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号称“外层空间宪章”,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下列十项基本原则。

(1)共同利益的原则: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而无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的程度如何;

(2)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自由进入天体的一切区域;

(3)不得据为己有原则: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使用、占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4)限制军事化原则:不在绕地球轨道及天体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5)援救航天员的原则:在航天员发生意外事故、遇险或紧急降落时,应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援助,并将他们迅速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国;

(6)国家责任原则:各国应对其航天活动承担国际责任,不管这种活动是由政府部门还是由非政府部门进行的;

(7)对空间物体的管辖权和控制权原则:射入外空的空间物体登记国对其在外空的物体仍保持管辖权和控制权;

(8)外空物体登记原则:凡进行航天活动的国家同意在最大可能和实际可行的范围内将活动的状况、地点及结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9)保护空间环境原则:航天活动应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防止地外物质的引入使地球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

(10)国际合作原则:各国从事外空活动应进行合作互助。

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各国在外层空间进行活动时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必须不对外空或天体造成污染,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因外空事件而对地球的环境造成的负面的变化。

公约第9条要求当事国在进行可能产生损害的活动之前与相关国家进行磋商。但其他

被磋商的国家并不享有任何否决权。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磋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或外层空间,而仅仅是为了保护当事国在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方面的利益。

3.外空环境的主要问题:

(1)外空轨道上的空间物体碎片

(2)人类的活动对其他天体的环境损害

(3)人类外空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的损害

外空环境的损害赔偿国际法依据:《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简称《外空责任公约》)

第二节海洋环境

一、海洋环境保护概述

第一个旨在防治海洋污染的国际条约是1954年签订的《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简称《油污公约》)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环境保护条约体系基本建成的标志。

二、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组织

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是1948年3月6日在日内瓦成立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二个国际组织是1972年12月15日成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三、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环境法律及主要规定

1.被称为海洋法典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环境保护规则和制度的基础。

2.海洋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条约有:

(1)防止船舶污染的《73/78船污公约》

(2)防止海洋倾废的《伦敦倾废公约》及其议定书

(3)防止陆源污染的法律文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活动影响的全球行动计划》

(4)油污事故干预及应急条约:《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干预公海非油类污物质污染议定书》和《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5)有关损害责任和赔偿的条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关于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海上运输危险和有毒物质损害责任及赔偿的国际公约》(6)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条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亚洲-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

第三节淡水资源

一、淡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法体制及其发展的特点

1、早期规则主要是有关船舶在跨界河流航行的规则

2、关于对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则多见于针对具体江河湖泊的双边或区域性条约当中

3、相关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大多数是分散和零散的

二、淡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环境法律及其主要规定

1、最早最经常被引用的淡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文件是1966年《国际河流利用规则》(简称《赫尔辛基规则》),第一次全面对当时已有的相关国际法规则作了编纂,同时对国际河流的利用提出了指导性原则。

2、目前淡水资源领域最重要的多边条约是《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

国际水道是指两国或多国共同享有的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资源。

广义说包括整个水道、流域及相连水道(现代双边和多边条约的趋向)。狭义说只包括构成或穿越边境的那部分水道(传统的国际水道保护条约)。其特征是形成或跨越的涉及国家的边境,或者是流经不同的国家。国际水道的环境保护主要是通过双边或区域性条约来进行的,使用国际水道不得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第四节废弃物与有毒物有害物质和行为

一、废弃物的国际法律管制

最重要的废弃物的国际法律管制公约是1989年《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

1.《巴塞尔公约》的宗旨

力图使危险废弃物的产生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使其越境转移减少到最小程度,确保对它们实施环境无害化管理和处置。

2.目前的国际法律规范对有害废物交易作出了(ABC)三种重要的并具有深远意义的限制。

(1)各国在决定是否单独或其他国家一起禁止进口有害废物方面享有主权权利。

(2)只有在出口国没有能力或设备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进行处理时,或出口的目的是为了再循环使用时,才允许有害废物在《巴塞尔公约》成员国之间或在非洲国家之内越境转移。

(3)《巴塞尔公约》和《非洲公约》都写明该种交易的进行必须要有过境国和进口国的

事先知情的许可。

3.《巴塞尔公约》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及特色。

(1)公约要求出口国必须得到废物过境国事先的、知情的和书面的许可之后,才可以出口废物。这是《巴塞尔公约》所建立的有危险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2)关于事先知情许可原则的强制执行,公约规定了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出口国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接受退回的非法出口的有害废物,或当进口国有过错时,要求进口国承担安全处理危险废物的义务;二是要求成员国把非法运输危险废物作为刑事犯罪来加以惩罚。(3)公约要求对越境废物的移动采取符合环境保护的合理方法进行管理。该责任适用于出口国、过境国、进口国,甚至也包括与公约成员国进行危险废物交易的非公约成员国。

第一个全球性的关于废物造成环境损害与赔偿责任的国际公约是:《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问题的议定书》

注:《巴塞尔公约》缔约方经过十年磋商,于1999年12月10日签订了《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问题的议定书》。

4.废弃物的主要处置方法有:

(1)向海洋、河流、湖泊、空气排放:1972年的《伦敦倾废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焚烧

(3)土地填埋

二、有毒有害物质和行为的国际法律管制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导致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此而签订的两个国际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下及早通报公约》和《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

第五节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全球物种保护的框架性公约,是对全球所有的生物的保护。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学上是一个最全面的概念,它包括了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特种、生态多样性。

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开发和利用

三、特定物种的国际保护

应理解掌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既非针对特定的物种,也非

针对任何物种的栖息地进行保护,而是控制或防止濒危物种或由其所制成的产品的国际商业贸易,从而间接地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该公约是通过对这些物种及其制成品的进出口的控制措施来达到目的的。

2.《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对不同种类的野生动植物,根据其濒监灭绝的程度,采取了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分类进行控制,公约在三个附录里将相关动植物分为三类:

(1)附录一的动植物属于受到灭绝种威胁的物种:虎、豹、鲸和鹦鹉。

(2)附录二的动植物属于如果不限制贸易就面临灭绝种威胁的物种:鹦鹉和兰花。(3)附录二的动植物属于已经列入缔约方国家保护名录的物种:加拿大海象和澳大利亚的考拉熊。

1979年《养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目的是养护迁徙动物的栖息地以及对迁徙过程中的动物进行保护。

四、生境的保护

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A或AB或ABC)

A. 湿地

B.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涞、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地槽式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C. 湿地对调节水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的栖息地功能有重要意义

1971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简称《拉姆萨公约》),该公约是第一个希望全球都能参加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国际公约。

第六节两极地区与世界遗产(阅读理解)

一、南极保护的国际法律体制

了解《南极条约》

二、北极保护的国际法律体制

了解《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了解《渥太华宣言》

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法律体制

了解《保护在武装冲突情况下文化财产的公约》

了解《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口、出口和转移文化财产所有权的公约》

了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了解《保护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公约》

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计算机基础自考知识点总结

基础知识 1946.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弹道计算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第一代(电子馆、电子射线管、机器语言、军事研究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磁芯、高级语言、数据处理) ●第三代(中小规模、半导体、操作系统、广泛应用) ●第四代(大规模、更高的半导体、应用软件、更广泛) 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系统、过程控制、人工智能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冯.诺伊曼思想:计算机由上面五大部件组成、二进制、程序存储 指令的执行过程: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形成新的指令地址 RAM随机存取器,断电后内容丢失;ROM:只读存取器,断电内容不丢失 总线:一组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根据总线上传送的信息不同,一般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总线标准: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ESA扩展的工业标准体系结构PCI 外围元件互联 软件:计算机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技术文档资料。 系统软件: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并为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一类软件。 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编码: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和一定的组合原则来区别和表示信息。 采用二进制编码的原因:物理上容易实现、可靠性强、运算规则简单、易于实现逻辑运算和判断 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除R取余法,倒排 二(八、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求和;二、八、十、十六进制=(B 、O 、D 、H)计算机的数据单位:位、字节、字(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65 ;a 97; 0:48 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机内码(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 处理速度:cache(高速缓存)-内存-外存 BIOS:PC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内容被集成在主板的一块特殊芯片中,该芯片被称为BIOS芯片。串口:串行接口COM接口;并口:并行接口LPT接口; 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可以树状连接127个外部设备,规范USB1.1(传输速率可达12Mbps)

第十章_热力学定律 知识点全面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知识网络: 一、 功、热与内能 ●绝热过程: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传热的热力学过程称为绝热过程。 ●内能:内能是物体或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内部一切微观粒子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和,用字母U 表示。 ●热传递: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这个过程称之为热传递。 ●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热、热辐射。 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述: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作的功的和。表达式u W Q ?=+ 第二定律的表述:一种表述: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另一种表述:(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将其全部用来转化成功,而不引起其他的影响。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思路与步骤: 一、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者是哪个热力学系统。 二、别列出物体或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外界对物体或系统。 三、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时,要依照符号法则代入数据,对结果的正负也同样依照规则来解释其意义。 四、几种特殊情况: 若过程是绝热的,即Q=0,则:W=ΔU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 ,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若过程的始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

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热力学第一定律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间的定量关系,此定律是标量式,应用时热量的单位应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的焦耳。 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①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自发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自发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自发地传给低温物体的方向性,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或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提供能量等的帮助。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必须通过第三者的帮助,这里的帮助是指提供能量等,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③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如物体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等。 ④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③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加的。 ①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正如温度反映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一样。 ②系统越混乱,无序程度越大,就称这个系统的熵越大。系统自发变化时,总是向着无序程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至少无序程度不会减少,也就是说,系统自发变化时,总是由热力学概率小的状态向热力学概率大的状态进行。从熵的意义上说,系统自发变化时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不会使熵减少。 ③任何宏观物质系统都有一定量的熵,熵也可以在系统的变化过程中产生或传递。 ④一切自然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中,总熵必定不会减少。 ●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四、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永远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运动的物质基础,它与材料、信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化石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叫做化石能源。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生物体内的太阳能,储存形式是生物分子的化学能。 ●风能:为了增加风力发电的功率,通常把很多风车建在一起,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

(大数据)北邮大数据技术课程重点总结

(大数据)北邮大数据技术课程重点总结

5.数据化与数字化的区别 数据化:将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 数字化:将模拟数据转换成使用0、1表示的二进制码的过程 6.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机制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这种机制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推荐机制)——基于模型的推荐(SVM、聚类、潜在语义分析、贝叶斯网络、线性回归、逻辑回归) 余弦距离(又称余弦相似度):表示是否有相同的倾向 欧几里得距离(又称欧几里得相似度):表示绝对的距离 这种推荐方法的优缺点: 它不需要对物品或者用户进行严格的建模,而且不要求物品的描述是机器可理解的;推荐是开放的,可以共用他人的经验,很好的支持用户发现潜在的兴趣偏好。 数据稀疏性问题,大量的用户只是评价了一小部分的项目,而大多数的项目是没有进行评分;冷启动问题,新物品和新用户依赖于用户历史偏好数据的多少和准确性,一些特殊品味的用户不能给予很好的推荐。 7.机器学习:构建复杂系统的可能方法/途径 机器学习使用场景的核心三要素:存在潜在模式、不容易列出规则并编程实现、有历史的数据 8.机器学习的基础算法之PLA算法和Pocket算法(贪心PLA) 感知器——线性二维分类器,都属于二分类算法 二者的区别:迭代过程有所不同,结束条件有所不同; 证明了线性可分的情况下是PLA和Pocket可以收敛。 9.机器为什么能学习 学习过程被分解为两个问题: 能否确保Eout(g)与Ein(g)足够相似? 能否使Ein(g)足够小? 规模较大的N,有限的dVC,较低的Ein条件下,学习是可能的。 切入点:利用具体特征的,基于有监督方式的,批量学习的分析,进行二分类预测。 10.VC维: 11.噪声的种类: 12.误差函数(损失函数) 13.给出数据计算误差 14.线性回归算法: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典型公式 线性回归的误差函数:使得各点到目标线/平面的平均距离最小! 15.线性回归重点算法部分:

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宪法

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宪法规定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 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为严格。 4、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答:(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权大没有法大)(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 答:(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作的事;(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6、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它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这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 答:(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2)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3)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任何团体和组织都必须模范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7、青少年应怎样增强宪法观念? 答:(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3)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依法治国 8、依法治国的含义及要求。 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9、依法治国的意义 答:(1)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4)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自考公务员制度考核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制度 加油!必过!\(^o^)/ 第一章 1.我国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的含义 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政府机关、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制度: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2.英国政府官员制度:“恩赐官职制”转为“政党分肥制”。 3.1870年6月,英国产生公务员制度。(最早) 4.1993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公务员法》。 5.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原干部人事制度的继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3)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是原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核心。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由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国家机关职能的本质决定。 5)坚持中国特色的分类制度 推行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的模式。 6.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原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 1)实行分类管理体制 分类管理成为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 2)实行激励竞争机制 3)实行新陈代谢机制 4)实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 5)实行法制化管理体制 第二章 7.公务员法中的权利主要是与公务员身份而非公民身份相联系的权利。 8.我国公务员义务:

1)忠于宪法的义务 2)依法履职的义务:(不是直接来源于《宪法》规定) a)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 b)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为民服务的义务 4)忠于国家的义务 5)服从命令的义务: a)“忠于职守”和“服从命令”两项基本要求,是科层制组织固有本性的表现, 是宪法规定“实行工作责任制”的具体要求。 b)上级的命令应当具有合法性:权限、内容、程序合法。 c)法律没有为法官和检察官设定服从命令的义务。 6)保守秘密的义务: a)与公务员保守秘密的义务和公民享有知情权之间的矛盾 b)公务员保守秘密和依法作证两个义务之间的矛盾 7)保持操行的义务 “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知廉耻,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挥霍公款,不得对民众无礼,不得参与或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8)公正清廉的义务: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其他法定的义务 9.规定公务员权利的原则: 1)保护原则 2)民主原则 3)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有些权利是不可放弃的,如依法执行公务与接受培训等。 10.我国公务员权利: 1)身份保障权: 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的权利。 2)获得报酬权: 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 11.对于聘任制公务员而言,公务员可以寻求审判机关的司法保护,但对于其他公务员而 言,只能寻求行政救济。 12.关于集体性的辞职行为,属于禁止行为之列。 13.公务员义务的结构要素:非自主性、规范性、强制性 14.公务员权利的结构要素:自主性、规范性、保障性 第三章 15.公务员职务级别的含义: 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职务把人和事结合在一起,把职权与职责相结合起来。 级别:是反应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1) 【概念归纳】 一、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二、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G物-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总-G桶。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推论: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2)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3)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 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4)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5)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6)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四、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大数据库面试基础知识总结材料

1. 数据抽象:物理抽象、概念抽象、视图级抽象,模式、模式、外模式 提示: (1). 概念模式:(面向单个用户的) 是数据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 (2). 外模式:(面向全局的) 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它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3). 模式:(面向存储的) 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它定义所有的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对应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在数据库中提供两级映像功能,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没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括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模式,所以模式/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 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数据控制(Data Control) 数据定义:Cre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Craete/Drop Index等 数据操纵:Select ,insert,update,delete, 数据控制:grant,revoke 3. SQL常用命令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NUMBER PRIMARY KEY, NAME V ARCHAR2(50) NOT NULL);//建表 CREATE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建视图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Name(col_name);//建索引 INSERT INTO table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 INSERT INTO Viewname {column1,column2,…} values(exp1,exp2,…);//插入视图实际影响表 UPDA TE tablename SET name=’zang 3’ condition;//更新数据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删除 GRANT (Select,delete,…) ON (对象) TO USER_NAME [WITH GRANT OPTION];//授权 REVOKE (权限表) ON(对象) FROM USER_NAME [WITH REVOKE OPTION] //撤权 列出工作人员及其领导的名字: Selec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2842528.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2842528.html, FROM EMPLOYEE E S WHERE E.SUPERName=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2842528.html, 4. 视图 提示: 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

宪法知识点整理(1-6单元)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与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两种意义上定义 形式意义上,专指以宪法名称命名的规范性文件,与内容无关。 实质意义上是从内容上来界定的。 (1)分成固有意义上的指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或者是根本法,任何涉及国家统治权力的基础和构造的法我们都可以看作固有意义上的宪法。 (2)立宪意义上的专指通过限制专断权力,以广泛保障基本人权的国家基本法。 两个要点:产生的时间是近代意义上的;把个人看作是最重要的,国家必须为个人而存在,保护个人应有的尊严和自由。 二、宪法姓公还是姓私-宪法的属性 五种标准: 按规范性质 按照权力关系 按照利益性质 按照主体 按照法律关系:就是按照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来划分公法。处理公权力之间的关系或者公权力与私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就是公法。调整私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就是私法。 宪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主要是国家公权力和个人私权利之间的关系,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宪法还处理国家权力内部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国家公共权力。 所以依据法律关系来看,宪法是公法。 三、宪法是母法——宪法的地位 宪法地位的三特点: 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3、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的效力。 (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2)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四、宪法究竟是什么——宪法的本质 1、宪法是赋予国家存在以基础的基本法。 2、宪法是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基础法。 3、宪法既是一种授权规范,也是一种限权规范的统一体。 五、宪法的特征 宪法除了具有普通法律的规范性、普适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之外,宪法还有着与普通法律不同的特征。 1.宪法是授权性的 宪法首先是一部保障权利的法,这是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最大的区别。 普通法律的特点是其义务性。 宪法就是为了防止法律对公民自由的过分控制, 宪法就是控制法律的法律。

自考本科《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 1.浮力的定义、方向;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浮力产生的原因; 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实验、公式、适用范围;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 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 体所受的浮力F浮=G物-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计算出物 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总-G桶。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 画出物 体受力 情况 比较受力情况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F支 ____G 比较密 度或体积ρ物______ρ液ρ物______ρ液 ρ物______ρ液 V排______V物 ρ物______ρ 液 V排______V物 ρ物______ρ液 V排______V物 比较状态受____力作用,处于动态 可以停留在 液体的 _________ 处 “_____ ”过程的 最终状态 “_____” 过程的最终 状态 受_____力作用,处于______状态

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总结 与典型例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一、数据的代表 1、算术平均数: 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公式:n x x x n +???++21 使用:当所给数据1x ,2x ,…,n x 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相同时,一般使 用该公式计算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若n 个数1x ,2x ,…,n x 的权分别是1w ,2w ,…,n w ,则 n n n w w w w x w x w x +???+++???++212211,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使用:当所给数据1x ,2x ,…,n x 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权)不同时, 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平均数. 权的意义:权就是权重即数据的重要程度. 常见的权:1)数值、2)百分数、3)比值、4)频数等。 3、组中值:(课本P128)

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 4、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意义:在一组互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和大于它们的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5、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特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用途: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6、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 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但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计算简单,它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当数据中某些数据重复出现时,人们往往关心众数,但当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意义. ※典型例题: 考向1:算数平均数 1、数据-1,0,1,2,3的平均数是(C) A.-1 B.0 C.1 D.5

自考互联网及其应用笔记知识点打印版

精心整理第一章: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以TCP/IP进行数据通信,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是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之上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是一组可共享的资源集。它包括基于TCP/IP协议的网间网;使用和开发这些网络的用户群;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的资源集。狭义的互联网是所有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TCP/IP 协议的分组可通过路由选择实现相互传输,它也可称为IPInternet。广义的互联网是 指IP互联网加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站的网络,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等应用层网关的网络、各种存储转发的网络以及采用非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 2、互联网起源于ARPA网。NSFnet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1969年到1983年是互联网的形成阶段,主要用作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1983年到1994年是互联网的实用阶段。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的万维网,使互联网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互联网最初的宗旨是用来支持教育和科研活动。 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主要网络接入商:CHINANET CSTNET CERNET 3、互联网:是指互相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的集合。通常包括互连和互联两层次。互连是物理的,由硬件实现。互联是逻辑的,由软件实现。在网络结构的最低层,信息交换体现为直接相连的两台机器之间的比特流传输。信息交换在网络的低层由硬件实现,而到了高层则由软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是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的、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 合。(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 精心整理

计算机网络:凡是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 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2012.10.41) 4、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常见的网络硬件有:计算机、网络接口 卡、集中器、结点机、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以及传输介质等。 网络中的计算机主要分为两类 ①客户机:具有访问网络功能的普通计算机,它们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也称工作 站。 ②服务器:具有较强的计算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高档计算机,它们面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并负责对网络资源的管理。 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软环境。通常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 5、网络体系结构?: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 在网络分层结构中?:每一层在逻辑上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都有具体的功能?;层 与层之间的功能有明显的界限;相邻层之间有接口标准,借口定义了底层向高层提供的操作服务?;计算机间的通信是建立在同层次之间的基础上?。 分层体系结构的特点孑①层间的独立性孑②适用的灵活性③结构上的可分割性?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促进标准化?。 6、互联网采用分组交换和包交换技术作为通信方式。 7、总线结构?优点:信道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缺点:同一时刻只 能有两个网络节点在相互通信,网络延伸距离有限,网络容纳节点数有限?。环型结构?优点:一次通信信息在网中传输的最大传输延迟是固定的;每个网上结点只与其他两

北邮_大数据技术课程重点总结

大数据技术 1.什么是数据挖掘,什么是机器学习: 什么是机器学习 关注的问题:计算机程序如何随着经验积累自动提高性能; 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通过输入和输出,来训练一个模型。 2.大数据分析系统层次结构:应用层、算法层、系统软件层、基础设施层 3.传统的机器学习流程 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再到推理-》预测或者识别。 手工地选取特征是一件非常费力、启发式(需要专业知识)的方法,如果数据被很好的表达成了特征,通常线性模型就能达到满意的精度。 4.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思想方法 4.1三个思维上的转变 关注全集(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面临大规模数据时,依赖于采样分析;统计学习的目的——用尽可能少的数据来证实尽可能重大的发现;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这样的捷径,而是采用大部分或全体数据。 关注概率(不是精确性而是概率):大数据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有效 关注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相关关系的核心是量化两个数据值之间的数理关系,关联物是预测的关键。 4.2数据创新的思维方式 可量化是数据的核心特征(将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信息数据化);挖掘数据潜在的价值是数据创新的核心;三类最有价值的信息:位置信息、信令信息以及网管和日志。 数据混搭为创造新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数据坟墓:提供数据服务,其他人都比我聪明! 数据废气:是用户在线交互的副产品,包括了浏览的页面,停留了多久,鼠标光标停留的位置、输入的信息。 4.3大数据分析的要素 大数据“价值链”构成:数据、技术与需求(思维);数据的价值在于正确的解读。

司考宪法重点知识点

宪法记忆重点 全国人大会议的临时召集:由1、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2、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全国人大的预备会议: 召集人和主持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每一届的第一次预备会议由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 会议目的:1、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长;2、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它事项的决定。 全国人大会议:召集人――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人――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时间――本届选举完成后的 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人员: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院院长、最高检检察长 经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的人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其它组成人员(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经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行政区域的建制和区域化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由全国人大批准,区域划分由国务院批准;2、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 3、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 宪法的修改:由1、全国人大常委会;2、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它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和法律案由常委会以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紧急状态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消、合并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doc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 (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3)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4)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3)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4)软硬件结构(硬件:机器的实体部分;软件结构:计算机的灵魂和思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章浮力

第十章浮力 知识网络构建 ()F G F m g F gV F G F F F F F G gV F G ρρ????????????====-??=-??==??=?浮浮浮排排液排 浮浮向上向下 浮排液排 浮排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压力差 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原理内容公式:;;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压力差法: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F G F G F G F G ρρρρρρρρ????? ???? ?? ?? ?? ?? ???? ????????????? ????>>???==???? <??????????????? ???? ?? ?? ?? ???? 浮液物浮液物 浮液物浮液物上浮:悬浮:浮沉条件下沉:漂浮:空心原理:轮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浮沉原理改变自身重力原理:潜水艇改变自身体积原理:鱼的上浮与下沉应用轮船的排水量密度计的原理及用途???????????????? 序号 考点 考频 1 浮力产生的原因 ★★ 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 3 阿基米德原理 ★★★ 4 物体的浮沉条件 ★★★ 5 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 知能解读:浮力的概念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同是竖直向上的。如图中的3F 所示。

知能解读:(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而产生的。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而上、下两表面处在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下表面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产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即F F F =-浮向上向下。 例如:浸在水中的蜡块,受到的浮力就是水对一蜡块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轮船船底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产生了浮力;埋在水底的桥墩由于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故不受浮力。 知能解读:(三)阿基米德原理 1.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 m g gV ρ===浮排排排液排 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取9.8 N/kg 。 3.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 (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2)G 排是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 G =浮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V 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 V =排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 V <排物。 (4)由F G gV ρ==浮排液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改为ρ气。 知能解读:(四)实心物体的浮沉条件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知识 一、云计算是什么? 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通俗的理解是,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 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 二、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对这些硬件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不同的资源池。如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计算机资源池、数据资源池和软件资源池,对这些资源实现自动管理,部署不同的服务供用户应用,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成所需要的应用,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三、云计算的特点 1、支持异构基础资源 云计算可以构建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之上,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硬件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类设备,即: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软件基础资源,则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 2、支持资源动态扩展 支持资源动态伸缩,实现基础资源的网络冗余,意味着添加、删除、修改云计算环境的任一资源节点,或者任一资源节点异常宕机,都不会导致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的中断,也不会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这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