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稻的施肥技术课件资料

水稻的施肥技术课件资料

水稻的施肥技术课件资料
水稻的施肥技术课件资料

水稻合理施肥有窍门

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上,由于对施用技术把握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其症状有的表现为僵苗滞长或者停止生长;有的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或稻瘟等病害。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

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水稻施肥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诸项因素来通盘考虑,灵活应用。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钾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千克,磷0.8-1.2千克,钾2.1-3.0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2:1:3。了解水稻的需肥特性后,就应分期进行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

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

二、巧施穗肥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并能防止贪青、倒伏。在技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色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收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 -4千克,并配施少量磷钾肥。

三、酌施粒肥

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比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千克。缺磷地区还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100克,兑水50千克。对于已发纹枯病、稻瘟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

四、如何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

水稻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水稻在移栽后对氮、磷、钾需求规律研制出来的一种中

浓度复合肥,最适作水稻移栽田基肥用。它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返青快”、“安全性好”等特点,使用后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使用方法:作水稻基肥,用量一般为25公斤/亩,不需再配施其他的化学肥料,施肥后马上可以插秧,不会烧苗。移栽后5-7天再施追肥,用水稻专用复合肥作基肥的移栽田,追肥里氮的有量不变(一般10-15公斤/亩),钾肥数量可以减少一半(籼杂5公斤/亩,粳杂2.5公斤/亩),磷肥可以省略不施。水稻专用复合肥还可以作水稻秧田基肥,秧田追肥及移栽田追肥,用量均为25公斤/亩。

五、谷子的施肥技术

谷子生育期短,一般90天左右,种植一般为麦收后贴茬直播,不施底肥。因此,追肥对谷子丰产丰收至关重要。追肥一般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每亩追施碳铵30~35公斤或尿素10~12公斤,第二次在旗叶出现后开花前追施,每亩追碳铵10~20公斤或尿素4~7公斤。

六、稻田施肥何时最佳

秧田施肥

基肥:

秋田起垄后,在畦面撒施经打碎、过筛的过磷酸钙每亩20-25千克,氯化钾每亩7-10千克。在有机肥少、土质较贫瘠的秧田、秧畦上增施5-7千克硫酸铵,然后将肥料施入泥中,播上稻种。

追肥:

水稻种子从播种到期苗,要追肥2-3次。第一次在秧田三叶期,亩施尿素2.5-3.5千克,或用其它氮肥5-7千克,加水200倍溶解后喷施。第二次在移栽前4-7天,施肥量与第一相同。这次施肥叫“起身肥”或“秧根肥”。

本田施肥

基肥:

在最后一次耙田前,先排去田水,早稻施绿肥亩1000-1500千克或猪粪800千克,另加施碳铵、尿素、氨水等,按标肥折亩施20-25千克,过磷酸钙亩施20-30千克,氯化钾亩施5-7千克,晚稻田用猪粪亩施500千克,氮、磷、钾化肥用量比早稻少1/4。然后,将各种化肥与腐熟有机肥混合,撒施于田面,随即翻犁、耖田,使肥料与土层充分混匀,整平即可播种。

穗肥:

一般幼穗可在早晚穗抽穗前25-30天追施,可增加穗粒数。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千克,均匀撒施于土表。水稻后期施化肥可采用根外喷洒方法,如用2%尿素溶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亩施150千克肥液,于下午将肥叶施于叶面即可。

七、妙施肥料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增产,科学施用肥料十分关键。提高水稻产量的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一)、施足有机肥:

有机肥主要用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土杂肥30-40担,或饼肥30-40公斤,还可于耕翻后上水前施用人畜粪肥40-50担。

(二)、控制氮素肥:

氮肥过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多、恋青、倒伏、病虫害加剧,而且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氮素肥料主要用作追肥,一般在水稻移栽后亩施尿素6-7公斤,第二次在插后13-15天结合耕田亩施尿素4-5公斤,以利发棵壮蘖。中期要注意控水控肥,只对生长较差的二、三类禾苗酌情补施一些平衡肥,后期看苗补追粒肥3-4公斤。

(三)、重视施用磷钾肥:

磷肥以基肥为宜,钾肥以追施较好。一般在有机肥充足的田块每亩施磷肥20公斤,作为蘖肥用的钾肥每亩可施氯化钾3.5-5公斤。水稻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促进灌浆结实。一般在抽穗扬花后期及灌浆期各喷施一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60公斤于傍晚喷施。

(四)、增施微肥:

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进后期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能加速花的发育,增加花粒数量,促进花粒萌发,有利于提高水稻成穗率;还能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据试验,在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比不施的每亩可增产40-50公斤,而每亩生产成本才增加2元钱左右。

水稻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一般以喷施两次较好。第一次在分蘖盛期,第二次在幼穗分化完成期。锌、锰、硼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0-125克,冲水浓度为:锌为千分之一;锰、硼各为万分之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喷施叶面。(LYJ)

八、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一)、总施肥量

在亩施用1000公斤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入纯养分为N 12—14公斤,P2O5 2--2.5公斤,K2O 10—12公斤。具体肥料用量等于上面提出的纯养分除以肥料外包装标明的养分含量。如磷肥外包装标明为P2O512%,则应施2/0.14公斤(即14.3公斤)磷肥。

(二)、肥料的施用时期和数量

基肥:全部农家肥、全部磷肥、30%的氮肥、50%的钾肥作基肥。

分蘖肥:40%的氮肥、50%的钾肥作分蘖肥施用。

幼穗分化肥:20%的氮肥作幼穗分化肥用。

粒肥:10%的氮肥在齐穗期施用。

(三)、施肥方法

(1)基肥全层施,碳铵作基肥要结合耙田施下。

(2)追肥应保持有薄水层。

九、惊蛰:稻秧施肥最当紧

“惊蛰”一到,意味着气温继续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地下的昆虫等开始苏醒。这时的气候有两大特点,一是气温回升较快;二是渐有春雷萌动或春雷开始震响,所以叫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惊蛰节气,许多农事活动就要从此开始,而最重要的农事莫过于“下种育苗”了。惊蛰时节进入水稻育秧的季节,俗语说“秧好一半禾”,为了获得水稻高产,首先要培育出足够数量的壮苗,而秧田施肥又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水稻秧田施肥管理的目的是培育壮苗。水稻壮苗的基本特点是:秧苗健壮挺拔叶片挺,叶色鲜绿,基部呈“扁蒲”状,根系发达,白根多,带有分蘖。针对早、中稻的秧龄期较短,育秧期间气温低,土壤养分释放和肥料分解的速率都较慢的特点,施肥应该重视施用经过腐熟分解而又优质的农家肥,再适量施用化肥做秧田基肥。在化肥施用原则上,要控制氮肥。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秧田,应少施氮肥,适当提高磷肥和钾肥的用量,即采用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育秧,切不可用高氮复合肥育苗;重视施用磷肥(如亩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40千克)和钾肥(亩施氯化钾10千克);在高肥力土壤上秧田基肥可不施氮,在一般肥力土壤上少施氮肥,每亩控制在3千克左右。这样能够减少水稻秧田出现烂秧的可能,有利于培养壮秧。在土壤缺锌的秧田,每亩用1千克硫酸锌与有机肥混合做秧田的面肥。锌肥使用方法注意一定要施均匀。在秧田后期即拔秧前3-4天可酌情施用氮肥作起身肥,群众称之为“送嫁肥”。

晚稻秧田施肥由于气温和泥温都比较高,为了防止秧苗生长过旺,晚稻秧田更适宜用肥效和缓而持久的农家肥,同时磷肥施用量比早、中稻秧田稍少,每亩基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或钙镁磷肥25-30千克。钾肥对于晚稻育秧是非常重要的。施钾肥可以防止秧苗的胡麻叶斑、褐斑病等,每亩晚稻秧田以施氯化钾8-10千克做面肥为宜。氮肥施用更要注意,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利于控制秧苗生长。在移栽前4-5天,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或碳铵8-10千克,以保证移植后新根的良好发育和加速禾苗的返青。

杂交水稻秧田施肥量应较常规稻的秧田稍多一点,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和氮素分次施用,尤其是注意增施钾肥。因为钾对杂交水稻有良好的影响,以每亩施10-15千克氯化钾做面肥施用为宜。

十、水稻灾后土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针对近期出现连续降雨、高温等天气对早稻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今年以来肥料价格上涨,部分稻田施肥不足的不利因素,早稻后期应根据禾苗长势及时进行施肥管理。

一是稻田受水浸后

应及时清理水田沟渠,疏通排水。对稻叶粘有泥浆的水稻田,边排水边洗苗,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是适当追施肥料

一般在退水后3-5天适量施肥。亩施尿素2~2.5公斤,氯化钾2公斤,施肥前先排干田水使土壤水分至不饱和状态,施肥后缓慢灌水,以水带肥入土;或用0.5%~1%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肥喷施。三是如禾苗生长茂盛、长相浓绿的田块不应施肥,因禾苗吸肥过量,会造成组织松软,贪青,易感病虫,容易倒伏。应及时排水晒田。

十一、夏至:早稻要看苗追肥

6月21日是“夏至”节气。这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上空,正午太阳最高。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需肥均较多。这时节农田杂草生长也很快,它们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农谚说的好:“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表明此时要抓紧中耕锄草。同时,夏至也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期。

早稻正处于抽穗前后,稻田已经结束了晒田阶段,要求土壤水分湿润便于开花灌浆,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使土壤透气良好,保证根系活力,才能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夏至时节的施肥,在淮河以南正是早稻抽穗扬花时期,早稻的结实期从抽穗至成熟需要30~40天,完成开花授精和灌浆结实过程。这阶段的营养供应状况直接影响早稻的穗粒数和粒重,是最后决定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水稻的粒重由“谷粒大小”和“充实度”两部分构成,充实度决定于这期间灌浆物质的合成与运输状况,加强后期营养管理,是促进早稻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的关键时候。水稻的灌浆是光合产物由茎叶向籽粒的不断运输,在开花后的15~20天出现灌浆高峰;而在花后的25~45天,稻谷籽粒的干重就达到最大值,宣告成熟。

通常早稻品种的生育期特点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会出现部分时段的重叠,表现为穗的生长先于拔节,幼穗分化早,单纯营养生长期短,生殖生长期开始早且较长。传统的施肥模式以前促为主,只重视基蘖肥,事实上,后期稻株营养状况的重要,在于不出现早衰,保持个体健壮才为争取粒数和粒重提供可能和有利于高产。水稻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后期稻株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作用以上位展开叶的能力最强。抽穗后顶部第2~3叶片是以供应籽粒为主。这时施肥可使稻株上部功能叶维持较高的营养水平,确保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也促使迟开的弱势花得到充足营养,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此时追肥主要要考虑早稻对氮钾养分需求的特点。与晚稻相比,早稻所需的氮较少而需要的钾较多。所以,追肥要采用氮钾肥配合使用,后期补钾很重要。建议:早稻钾肥的分配比例以基肥和追肥各一半为佳;此次氮肥的分配比例酌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折合纯氮4公斤/亩以内。

总之,要注意看苗施肥。对于那些拔节期已出现了叶色褪绿的早稻田,后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提高结实率,促进粒大粒饱,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是追肥的时期、用量要恰当。如果过晚过多,会导致贪青晚熟或稻瘟病加重。

十二、水稻施锌技巧

水稻缺锌时,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发育迟缓,长势不旺,容易“坐蔸”。成熟期延迟,使产量大幅度下降。水稻施锌有多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1、大田底施:亩施1000克锌作基肥,能大大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单位产量8.8%。一般亩施1000-1500克,砂质土壤亩施1000-1200克,黏质土壤亩施800-1000克。基肥施1次锌,可使2-3茬作物不会缺锌。

2、磷锌配施:磷锌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吸收能力,提高秧苗抗逆性,预防早稻田气温低等原因发生的僵苗现象。一般在水稻插后活蔸7-8天,亩施锌磷(1:10比例)混合肥18千克左右,能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米质。

3、苗床施锌:移栽前一天每平方米苗床喷施40克硫酸锌,兑成溶液后用大眼壶喷施,然后用清水洗苗。

4、蘸秧根肥:水稻秧苗移栽时,每亩大田用硫酸锌500克加10-20倍过筛有机肥,用水调成糊状,随蘸随插秧。

5、大田面肥:水稻整地移栽时,每亩撒施1000克硫酸锌于田间作面肥。

6、苗时追肥:每亩用1000-1200克锌肥,于水稻插秧缓苗后喷施。

7、叶面喷肥:每亩用0.2%-0.3%的硫酸锌溶液50-60千克叶面喷施2次,两次间隔4-6天。

十三、杂交晚稻高产施肥技巧

杂交晚稻具有穗大粒多和分蘖力强的优势,产量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依靠分蘖成穗取得高产,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因生产前期气温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肥料分解缓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影响穗粒发育,因此,要获得杂交晚稻高产,在施肥上应讲究技巧,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杂交晚稻的增产潜力。

增施钾肥

杂交晚稻增施钾肥能够增强根系的吸肥、吸水能力和分蘖节的分蘖能力,提高茎秆的抗倒、抗病能力,加速营养物质在稻株体内的转运与转化,使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据农技部门试验:杂交晚稻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若每亩施用硫酸铵35公斤,则需施用过磷酸钙22公斤,氯化钾22公斤,才能满足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

早施分蘖肥

早中耕早追肥,一般在插后5~7天即追肥,以促进早分蘖,这次追肥一般占施肥量的20%~25%。这次分蘖肥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基肥不足的多施,基肥充足的少施。抓住施后结合中耕耘田,做到泥肥融合,一般每亩施尿素7~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做分蘖肥。用碳铵做分蘖肥,要坚持傍晚用拌细土的方法追施,且田间灌3~5厘米水层,以防烧苗。隔7~10天后根据禾苗生长情况,对长势差的禾苗可补施一次肥料。杂交稻对水分比较敏感,返青后可适当搁田促根,以后浅水勤灌,

以水调肥,高温时可适当深水调温,促进分蘖多发争多穗。

看苗巧施穗肥

穗肥农民称为壮苞肥。水稻穗肥根据施用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对大田底肥不足、分蘖肥施得少、生长较差、苗数不足的杂交晚稻田,促花肥可在幼穗分化始期(即倒数第3片叶刚露尖时)施用,能促进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枝梗和颖花数。

施好破口肥

杂交晚稻的破口肥(又称粒肥)应于始穗期或齐穗期施用,主要是增加杂交晚稻的后期活力,防止早衰,增加粒重,在始穗期若出现叶色褪淡,每亩应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2公斤左右,或叶面喷施1%的尿素液与0.2%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每次相隔7~8天,喷肥液60公斤左右。杂交晚稻齐穗后叶色正常,应叶面喷施0.2%~0.25%的磷酸二氢钾液2~3次,可以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与转化,防止贪青晚熟。

水稻本田水分管理与施肥技术

水稻本田水分管理与施肥技术 一、水分管理:水稻本田灌水实行浅灌为主。插秧时以“花达水”为好,即80%的面积有1-2㎝的水层, 20%有漏泥的程度;返青时水层保持在2-3㎝,有利于生根、立苗;分蘖期水层应保持在3㎝左右为宜,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分蘖;拔节始期对于低洼冷凉地块应排水晒田7天左右,以促进根系发育,达到壮秆防病的目的;孕穗至成熟期应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灌水应浅灌,但7月中、下旬如果出现17度以下低温时,应深灌水20cm 以上,可减轻发生障碍性冷害。 二、施肥技术:水稻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低温冷凉地块增施锌肥;避免施大头肥;分期施用化肥、施补肥、追穗肥和粒肥,不提倡一次性施肥和施分蘖肥;在水稻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我区一般水稻品种公顷施有机肥10 -20立方米、纯氮量为130 -150公斤、纯磷70 -75公斤、纯钾75 -100公斤、硫酸锌25公斤,但是水稻吉粳88的品种要增加施肥量的20-30%。 底肥在耙地前全层施入,底肥要施纯氮的40%和纯钾的60% 以及全部有机肥、磷肥、锌肥。 由于分蘖初期分蘖慢、分蘖小,吸收养分少,底肥就可以满足生长需要。此外如果秧苗素质弱时,施分蘖肥多,秧苗生长过旺,延长营养生长,推迟出穗期。同时分蘖肥多则分蘖多,但如不施穗肥,无效蘖增加,出穗不齐、穗小。所以分蘖肥以少施或不施为原则,用补肥来调节。 在6月15-20日施入补肥,补肥施入纯氮的30%,此时正是水稻进入分蘖盛期,用肥量较大,追施补肥符合水稻分蘖和养分需求规律。 在7月10-15日追施穗肥,穗肥施入纯氮20% 和纯钾40%,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

草莓施肥技术

草莓施肥技术与专用肥料配方 一、草莓的需肥特点 草莓以土壤中的氮、磷、钾需要量较多。草莓根系较浅,吸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含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带来不良影响。草莓生长初期吸肥量很少,自开花以后吸肥量逐渐增多,随着果实不断采摘,吸肥量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对钾和氮的吸收量最多。定植后吸收钾量最多,其次是氮、钙、磷。镁、硼。加和氮的吸收随着生育期的生长进展而逐渐增加,当采摘开始时,养分需要量急剧增加,磷和镁呈直线缓慢吸收。缺磷时草莓枯叶较多,新生叶形成慢,产量低,糖分含量少。 据报道,每生产1000千克草莓需要吸收氮(N)6~10千克、磷(P2O5)2.5~4千克、钾(K2O)9~13千克,其吸收比例约1:0.34~0.4:1.34~1.38. 草莓对氯非常敏感,施含氯肥料会影响草莓品质,应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 二、草莓无公害施肥技术 草莓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露地一年一栽的草莓施肥方式分为育苗肥、定植前基肥、定植后追肥。 1.育苗肥 草莓育苗多采用匍匐茎繁殖方法。繁殖地块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8000千克和专用肥50~80千克或饼肥50~80千克、尿

素5千克、过磷酸钙80~100千克及适量的钙镁磷肥。 2.定植前基肥 草莓生长期较长,应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8000千克或腐热发酵鸡粪2000~3000千克,饼肥50~80千克和专用肥50~60千克,施肥均匀,翻耕20~30厘米,使土肥充分混匀,准备定植。 3.定植后追肥 (1)露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定植后10天左右),每亩施专用肥15~25千克或尿素10~13千克、45%的氮、磷、钾复混肥20千克,施肥结合浇水,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为壮苗,为花芽分化打下基础。花芽分化后再追施一次,施肥量与前次相同。土壤封冻前结合浇水施专用肥15~20千克。早春萌芽前结合浇水每亩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尿素15~25千克,以促进根系发育。开花前结合浇水每亩施专用肥20~30千克或尿素、硫酸钾各13~15千克,以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 (2)保护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和花芽分化后追肥,施肥与露地栽培追肥相同。扣棚前每亩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氮、磷、钾含量45%(16-9-20)的复混肥20千克,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开花前每亩追施专用肥15~20千克或尿素和硫酸钾各10千克、腐熟的人类粪尿200~300千克加尿素和硫酸钾各5~6千克,以促进开花坐果和果树发育。在幼果膨大时,可追施专用肥10千克或尿素和硫酸钾各4~8千克,以后随果实膨大,采收时都应分别追肥。在草莓整个生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要怎样施肥_水稻的施肥技术 1、加强水分管理:受淹稻田浮泥得到沉实的基础上,间歇灌溉 新鲜水,既保持土壤通气,又满足稻苗用水需要,促使上部节位产 生更多的新根。若遇到高温烈日天气时,要适当保留水层。 2、清洗叶面:对受淹叶片粘有较多污泥的水稻,要用清水冲喷 叶片,以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3、看苗补肥:水淹后稻田养分流失较多,且根系生长受到影响,稻苗较弱小,要及时补肥。施肥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稻苗受害轻 的田块,施肥量可少一些,稻苗损伤重、还没有够苗和生势弱的稻田,要适当多施,但必须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肥料种类以速效性的高氮复合肥较好。 4、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具有吸收快的特点,结合喷药进行根外 喷施,可选用高效硝铵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喷施浓度为0.3-0.5%,连喷2-3次。 二、一般稻田 1、排水露晒田:对够苗的田块要立即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 蘖的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群体质量,优化群体结构,增加群体 通透性。 2、增施钾肥:适当增施钾肥,不仅可增强水稻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有机物向籽粒运输,提高粒重和结实率;而且能使茎叶生长健壮,减少病菌的入侵。 3、药剂防治:防治白叶枯病可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液600-800倍液;防治纹枯病可用20%井冈 霉素水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00- 2000倍液;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或40%稻瘟灵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一、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 二、施肥技术 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通用型复合肥(15-15-15)30~40公斤,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 合理追肥: ①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一般亩施高氮复合肥5~10公斤。 ②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能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③补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高氮复合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可不追施粒肥。 水稻在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元素。一旦缺素,便影响其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缺素后,其症状首先从叶

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草莓种植规范 一、田地选择与整理 1、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2、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二、定植技术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1、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2、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三、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植株恢复生长后,要及时浅中耕,并去除枯、死、病残叶,对以后出生的茎,原则上全部去除,从定植缓苗后到覆盖前,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1-2次。 2、适时施肥: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3、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4、采收期管理: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 ⑴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⑵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⑶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⑷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四、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⑴营造良好的园地环境。种植前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增施有机肥,采用日光高温进行土壤消毒。草莓定植后保持田间和田头地角清洁,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整理植株老病残叶、病果,及时疏花疏果以及清除侧芽,发现病株及时带土挖除,并集中进行销毁处理。 ⑵合理轮作,减少草莓连作病虫害发生。 2、化学防治 ⑴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国内各地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3成,重则5成以上,果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以浆果成熟期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开始发现不明显的褐色湿润斑点,在潮湿的条件下,长出一层灰色的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常环绕叶柄、果柄,使感染部分萎焉、干枯、果实上初期病斑呈深褐色油渍小斑点,以后急剧扩大到整个果实,使之软化并行在表面上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不久菌丝顶端长出灰色粉状一分生孢子。未熟果发病后果实常干僵变为干腐,花受害变为黄褐色。浆果成果期是病害高发期,高温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后促成病害的流行。防治方法: A、早春及时清除枯老残叶,减少越冬病原菌。 B、蕾期前用可杀得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C、果实膨大期可在果下垫少量秸杆,降低浆果表面湿度,已感病浆果应单独收集带出田外深埋。

草莓水溶肥施肥关键技术

草莓水溶肥施肥关键技术 水溶性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不但配方多样,施用方法也非常灵活。水溶性肥料可以土壤浇灌,让植物根部全面接触到肥料;可以叶面喷施,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内部,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也可以滴灌和无土栽培,节约灌溉水并提高劳动效率。水溶肥的优点: 其一,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效率高,并可以减少施肥总量,发挥肥水协同效应,使肥和水的利用效率都明显提高。其二,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水溶肥的缺点: 其一,水溶肥料价格普遍较高,不利于普及。其二,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保存。用肥量要严格控制,如果单次使用稍多,就会造成肥料流失,既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还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施用要合理 少量多次施用这是水溶性肥料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少量多次施用是水溶性肥料利用率高的最重要原因。注意养分平衡水溶性肥料通常浇施、淋施或通过灌溉设备施用。特别是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根系生长量大且密集,对土壤的养分供应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

养分,沙性土壤更是如此,对养分的合理比例和浓度有更高要求。如果肥料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产生缺素症。安全施用生产中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用少量肥做试验,发现对叶片有伤害时降低浓度应用。一些大的种植户则可购买手持电导率仪来监测肥料浓度,特别对水源盐分浓度高的地区更加适用。 稀释倍数计算 水溶肥料分粉剂和液体两种,无论哪种在使用前都需要加适量的清水来稀释肥液浓度,不要用一些脏水或者有大量漂浮物和杂质的水,因为如果采用滴灌和喷施很容易堵塞滴头和喷头,从而影响作业效率。最好是自来水能快速促进肥料溶解。如规格为5公斤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背后说明稀释倍数为600倍,即为(5×2)斤x600倍=6000斤,即兑水量为6000斤,加水后搅拌均匀即可。 细节靠掌握 如随水冲施,建议先用少量水稀释水溶肥,再将稀释后的溶液随水冲施。如果直接随水冲施会影响效果。滴灌,是高效利用水溶肥的一大亮点,滴灌不仅极大节省了水资源,同时肥料利用率达90%以上,而且还节省人工成本。叶面喷施,叶面追肥对于大肥不是太合适,不过如果作物确实需要部分大量元素可以喷施,这跟尿素叶面喷施有很多相似之处。施肥时间施肥应选在早上十点钟之前,下午四点钟以后,避免在阳光强射下施肥,最好避免雨天施肥,尤其是叶面肥,不要在雨天施,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水稻施肥方案

水稻施肥技术综述 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2008年的早稻就要插秧了,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合理施肥、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 一、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 1.施肥量。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丰产田(每667平方米一季水稻产量近500千克)的较佳施氮量为每公顷180千克纯氮,磷钾量可以通过氮磷钾比例计算。 2.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10千克撒可富10~6~24的复合肥或类似复合肥。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国外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V”字型施肥法。该施肥法由日本学者根据水稻追施氮肥时期与成熟粒百分率和产量的关系而提出。认为水稻应在抽穗前45天以后和抽穗前21天前一次大量施用氮肥。前、中、后期的施肥比例为 4∶0∶6。“V”字型施肥法可促进分蘖以保证穗数和保持后期叶片功能,利于灌浆结实,是经济、高产、早熟的施肥途径。但其后期施肥偏多,在我国有些地方对水稻的高产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水稻生长中、后期高温多雨,施肥偏多易导致徒长倒伏,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等。 2.深层施肥法。以施肥总量的1/3作为全层肥施入土壤,余下2/3肥量在抽穗前35天以球肥深施入全层土壤10~12厘米深。以成穗率85%~95%,结实率85%以上作为目标。如果成穗率低于80%,则基肥过多;结实率低于80%,则追肥过多,此时应调整基肥、追肥数量。 3.片仓施肥法。此法认为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才是增产的途径。因此,在抽穗前40天,少施氮,增施钾,施氮占总量20%。抽穗前氮总量的50%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抽穗前30天,施促花肥,第二次在抽穗前10~15天施保花肥。余下的30%在抽穗后施,以孕穗期的叶色为标准,自抽穗至收获前10天叶色褪绿,每隔1周施1次,每次施10千克/公顷纯氮,至少3次。 4.桥川潮施肥法。该法大量减少基肥氮肥量,以追施肥为重点。要点:基肥氮素减半或基肥无氮素,在最高分蘖期追施大量氮肥(稻栽后40天最安全),在幼穗分化形成期,将花肥与粒肥合并1次施用。 5.侧深施肥法。水稻插秧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此法促进早期生育,最适宜寒地水稻栽培。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重要的是促进前期营养生长,确保充足的茎数,用侧深施肥法可以解决低温、地凉、冷水灌溉、早期栽培:稻草还田造成的初期生育营养不足问题,是常规施肥方法难以做到的。北方水稻种植区宜采取此法。 三、国内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该

草莓施肥方案

草莓施肥(方案) 一、草莓对土肥的需求:草莓属于浅根系作物,吸肥能力强,需肥 量大。生长初期需肥量较小,开花后需肥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果实采摘后,需要迅速补充。草莓施肥原则:重施基肥;适当追肥;叶面补肥。 二、基肥(方案一):以亩产4000 公斤草莓为例(高产地块用肥量 相应增加):移栽前10~15 天亩施土杂肥腐熟厩肥等有机肥4000 公斤(切记:必须腐熟)另外每亩施钾湖3号微生物菌肥肥200 公斤+钾湖2号17-17-17水溶肥40公斤(8袋)。三、基肥(方案二):不施土杂肥、厩肥等有机肥的地块:每亩施钾 湖3号微生物菌肥肥400公斤+钾湖2号17-17-17水溶肥40公斤(8袋)。 四、追肥:第一次:10 月中旬(顶花序现蕾后),每亩施黄骠马生 根剂10公斤+钾湖2号16-8-30水溶肥10公斤; 五、第二次:11 月中旬(顶花序顶果达拇指大时),每亩施黄骠马生 根剂10公斤+施钾湖2号16-8-30水溶肥10公斤; 六、第三次:12 月上旬~12 月中旬(顶果开始采收时),每亩钾湖 1号1桶+钾湖2号16-8-30水溶肥10公斤; 七、第四次:12 月底~1 月上旬(顶果采收盛期),每亩钾湖1号1 桶+钾湖2号16-8-30水溶肥10公斤; 八、以后追肥参照第四次追肥用法及用量酌情进行。

九、叶面喷肥:可用钾湖一号200倍液+钾湖2号600倍液混合喷 雾。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溶液、0.1%~0.3% 的硼酸、0.03%的硫酸锰、0.01%的钼酸铵、多元微肥等有机营养液。以现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最需要。喷布时间以下午4~5时为宜。 十、注意事项:草莓对氯(CL)较敏感,应慎用含氯复混肥、不要 施用氯化钾。 以色列钾湖技术部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硅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微肥、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施肥量依据国家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依据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 1.存在问题 长江中下游一季地区中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普遍过量,前期施用过多;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 2.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3.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粳稻氮肥(N)用量14~16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10~14公斤/亩;磷肥

(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4.5~6公斤/亩。缺锌土壤施用硫酸锌1公斤/亩;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2)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 当减少。 一.技术要点 1、秧田施肥 无论在水育或旱育秧条件下,提倡氮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水育秧时要求基肥于耕前或耕后上水耙地前施用,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减少损失。在旱育秧时,提倡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铵为氮源,如果用尿素为氮源,要于播种前3—4天施入土层。秧田氮肥用量以7—10kg/667m2较为适宜。 2 、本田基肥 要求在灌水前一次深翻或旋耕入土,然后上水整平栽秧,这样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延长肥效期。 3 、本田追肥 要求在田面水自然落干或人为放干的条件下,先施肥,然后上水,使灌溉水在下渗过程中将氮素带入土层中(以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1背景意义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效益的迅速提高,沿海地区发展日益扩大,但均以露地栽培为主,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株左右,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二是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目前草莓主要以大棚土壤栽培为主,近几年草莓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栽培效益较高,草莓专业合作社日益增加,草莓栽培精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虽然多为低毒农药,由于种植户栽培技术参差不齐,用量较难掌握,市民对草莓的安全较为担心。采用立体基质栽培,可以使田园更加整洁干净,便于管理,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立体草莓栽培技术集成 采用三层梯形架式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蜜蜂辅助授粉技术,栽培较为成功,关键技术如下: 2.1 草莓品种 作为目前浙江的主栽品种“红颊”,品种品质好,建议选用此品种。 2.2 定植管理 2.2.1定植前基质处理 设施草莓重茬障碍严重,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重茬危害的原因主要是土壤中草莓病原菌的积累,由此导致一些基质传染病害发生。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根治,成为毁灭性病害。无土栽培采用的基质可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

水稻覆盖栽培应注意的几点:水稻覆盖栽培是指水稻移栽在有地膜覆盖或者用秸秆覆盖的湿润稻田上的一种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在采用秸秆覆盖栽培时,首先是将田面及四周进行适当清理,疏理好排灌系统,选阴雨天或睛天的下午直接在稻板田面以33至40厘米间距开3至4厘米深的浅沟,在沟内栽植旱育秧苗。栽植时可先撬窝后再将秧苗栽植于窝内,以少量泥土固苗,也可用小铲刀等工具边撬窝边栽植。栽植窝距为20至25厘米,每亩栽1.2万窝,每窝栽2粒谷苗。栽后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可灌跑马水。用秸秆、麦糠、油菜壳等均匀覆盖水稻行间。 在用地膜覆盖栽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耕细整稻田。先施足底肥,再用微耕机耕作二至三次,达到土块细碎、田面平整。 二是要及时开厢覆盖地膜栽稻。整地后,按2米(6尺)开沟作厢,厢面1.67米(5尺),厢沟0.33米(1尺),并趁土壤湿润及时覆盖地膜打孔栽旱育秧苗。每厢面栽6行,窝距(退窝)4—5寸。田边留1.5—2米不栽秧,并在厢面行间栽一定数量的预备秧苗。 三是栽秧后要将地膜四周盖严压实,并用泥封好开孔口,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四是遇降雨或有水源时及时做好田边田脚,关浅水追肥促分蘖。如果降雨来得迟,则可结合施清水粪加尿素施用攻蘖肥。 五是关水后应揭去地膜,以利于水、气交换,提高地温,促进分蘖。 六是除草,要采取化学除草技术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办法。 如何培育适龄抗旱壮秧:有道是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培育适龄抗旱壮秧,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环节: 1)选好适宜品种。优良品种是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栽培技术相适应的品种。而不单是看穗子大不大,品质好不好。在抗旱育秧情况下,低海拔地区首先要考虑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扬花,要尽量避开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中低山地区要考虑避开秋季低温阴雨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即在迟播情况下要选生育期偏短的品种。其次是抗干旱、抗低温能力较强。第三是在灾害天气情况下,病虫害较重,要选抗病性较好并进行过种子处理的品种。在伏旱威胁大的区域和田块,因缺水推迟播种期的地方,切忌布局生育期在160天以上的品种。 2)坚持适时早播。适期早播可有效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长有效积温,提高光合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早熟,有效地减轻水稻生长后期的高温伏旱或秋风的影响,为提高水稻单产奠定基础。由于现有推广品种多数是大穗型、生育期普遍较长,为避过全年最大的灾害--伏旱的影响,通常要求在7月15日前抽穗扬花,所以要求适时早播。 在干旱缺水情况下如何育足水稻秧苗? 一年之季在于春。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育秧在全年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今年这种特殊条件下,育足苗子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育足水稻秧苗,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好育秧方式,其次才是抓好育秧技术措施的落实。在确定育秧方式时,有三条途径可选择参考:一是在局部可以取到水的地方,推广旱地育秧;二是在无水可取的地方,应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开展异地育商品秧;三是农民通过亲朋好友等方式,异地联系育客秧。在常年干旱、育秧困难的地方,也要抓住春播时机和土壤墒情,育好备灾的玉米苗,特别是

草莓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

草莓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 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一)qdli5 .花芽分化与发育所谓花芽分化,就是草莓生长至秋季,在低温、短日照影响下,草莓新茎顶部的生长点,由分化叶芽向分化花芽的转变。花芽分化开始以后,至形成完整饱满的花芽之前,还要经过不同阶段的发育时期,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要求条件正好相反,诱导花芽分化需低温、短日照,而花芽分化后的发育则需高温、长日照。二、栽培形式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草莓的形式,基本有两种,即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草莓种植的环境控制秘笈止水拥云草莓种植的环境控制秘笈草莓对温度的要求。草莓植株地上部分生长适温为15 —25 度,其光合作用适温为20—25 度,10 度以下生长不良,30 度以上光合作用和生长均受抑制。草莓种植的温度管理。生命1 号抗逆王,可促进草莓合成叶绿素,提高植株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草莓从秋季定植到采收结束,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强度由小到大,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是在开花结果末期,此时植株吸收大量养分,为匍匐茎和子苗的发育奠定了基础。草莓栽培技术(第四、五章)富硒帮富硒食... 草莓栽培技术(第四、五章)草莓栽培技术(第四、五章)二、大棚草莓玉米间套种技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草莓大棚的夏季利用及玉米秸秆还田问题,走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大棚草莓、玉米间套技术进行了2 年的试验,总结出大棚草莓?春超甜玉米?夏黑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年667m2 效益达2万元,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①大棚草莓提前培育

无毒苗,8 月20??25 日定植到大棚中,11 月中下旬草莓开始上市,翌年4 月下旬采收结束。 [草莓]栽培技术(第二章)富硒帮富硒食...[草莓]栽培技术(第二章)[草莓]栽培技术(第二章)第二章:草莓高效栽培一、 草莓丰产栽培技术。移栽完毕后两行草莓苗中间排放滴灌管。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移栽草莓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轻者缺苗5%--10% ,重者缺苗20% 以上,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高产栽培技术,使草莓的上市时间提前到12 月中旬,且生产出的草莓品质佳,平均单果重达30 克左右,平均亩产量1800 公斤,极大地提高了草莓的种植效益。 [转载]盆栽草莓栽培技术TTKL58 盆栽草莓栽培技术图解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浇水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草莓弄湿,因为一旦草莓被水溅湿后,容易腐烂。当草莓结果的时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离开,所以在花盆中种植草莓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草莓又叫红莓、杨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合理施肥有窍门 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上,由于对施用技术把握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其症状有的表现为僵苗滞长或者停止生长;有的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或稻瘟等病害。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 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水稻施肥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诸项因素来通盘考虑,灵活应用。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钾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千克,磷0.8-1.2千克,钾2.1-3.0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2:1:3。了解水稻的需肥特性后,就应分期进行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 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 二、巧施穗肥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并能防止贪青、倒伏。在技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色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收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 -4千克,并配施少量磷钾肥。 三、酌施粒肥 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比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千克。缺磷地区还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100克,兑水50千克。对于已发纹枯病、稻瘟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 四、如何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 水稻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水稻在移栽后对氮、磷、钾需求规律研制出来的一种中

《草莓》ppt课件(16页)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

葱茏 璀璨 槲树 盎然 硕大 韶华 禀赋 荒诞 馨香 沁人心脾 惴惴不安 Cōng lóng Cuǐ càn hú àng shuò sháo bǐng fù dàn xīn qìn pí zhuì

作家档案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 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

文题解读 文题中的“草莓”有两层含义:一、实指大自然中的草莓;二、虚指青春,暗指流年似水,青春易逝。以“草莓”为题,既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又反映出文章的思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一部分(1—3):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 1、夏意正浓的秋景和欢快的心情。(天气、树、天空、农村) 2、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回想六月。(过渡) 3、秋的气息,另一番滋味 第1至3段的作用:①表现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②从行文思路看,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二部分(4—6):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4、5由季节更替联想出生命的演变。(这两段分别与第1、3 段相照应) 6、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珍惜时光。

分析课文1-3段: 1、第一段描写了九月农村怎样的景物?反映出 来的人的心境是如何的? 借助于天气的暖和、树木的碧绿、天空的湛蓝,突出景色的“夏意正浓”,人置身于这样的景色,心境是“欢快”的。 2、第三段中,作者笔下的景物又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更多的是强调暖和的天气不是一种常态,树木的碧绿不久就会枯黄,天空的蔚蓝也将成为灰色,借此突出“秋的气息”。

盆栽草莓栽培技术图解

盆栽草莓栽培技术图解

盆栽草莓栽培技术图解 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如果要种在地里,注意尽量避免与土豆,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因为草莓容易感染上土豆,茄科的一种病菌。 选用优良品种-休眠期短,大果型,高产耐储藏,果实风味好的品种。如红颜、章姬、凤冠等。施足底肥,腐熟鸡粪等有机肥为主,补点钙、钾肥。 上盆具体步骤: 一般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在阴天或下午四五点钟以后进行定植,以避免阳光曝晒。 step1: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的花盆(25cm以上为好,可以1-2颗一盆)。按下图方法装园土、有机肥。

step2: 上盆时选择根系良好的健壮苗,剪去受损伤的根,保留6-10CM左右根系,然后将老残叶及匍匐茎去掉 step3: 将秧苗根颈部与地面平齐,“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压实土壤,(栽植深度是秧苗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过浅,都会造成秧苗死 亡或生长不良)

step4: 栽完后立即浇透水,放遮阴处缓苗5-6天。定植后,如遇晴天烈日,最好用苇帘或带叶树枝进行遮阳。 step5: 成活后,及时松土,有两片新的展开叶时,追肥。氮磷钾兼顾(也可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3-4次,以提高座果率,改善果实品质。)除施肥后浇透水外,平时也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有时可能会发现植株有黄叶子,但是不要担心,只要摘除就可以了。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黄叶子,直到来年春季有新叶子长出后,再摘除死掉的黄叶子,并注意浇水,除草,和灭虫。在早春至采果期,应加强植株管理,摘除老叶、病叶、去除匍匐茎,摘除花序上后期的花,这样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草莓的三年周期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二代苗)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三代苗)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所以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可以获得最大的产量。当草莓生长良好时,它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当小植株长到3-4片叶子时,可以把它剪下,种在另外的花盆中,注意浇水。最好不要让第一年生的新植株结草莓,仅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所以当发现一年新的草莓开花后,要把花摘掉。同时不要忘记在植株上挂上小牌子,写上新柱的种植日期,以免日后忘记。摘除新植株上其他多余的藤蔓。如果草莓是种在院子地里的,还要注意除草。浇水的时注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1背景意义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效益的迅速提高,沿海地区发展日益扩大,但均以露地栽培为主,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株左右,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二是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目前草莓主要以大棚土壤栽培为主,近几年草莓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栽培效益较高,草莓专业合作社日益增加,草莓栽培精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虽然多为低毒农药,由于种植户栽培技术参差不齐,用量较难掌握,市民对草莓的安全较为担心。采用立体基质栽培,可以使田园更加整洁干净,便于管理,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立体草莓栽培技术集成 采用三层梯形架式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蜜蜂辅助授粉技术,栽培较为成功,关键技术如下: 2.1 草莓品种 作为目前浙江的主栽品种“红颊”,品种品质好,建议选用此品种。 2.2 定植管理 2.2.1定植前基质处理 设施草莓重茬障碍严重,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引起重茬危害的原因主要是土壤中草莓病原菌的积累,由此导致一些基质传染病害发

草莓的田间管理技术

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花呈聚伞花序,果实呈聚合果,我国各地广为栽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解下草莓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1、生长温度 草莓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草莓不能再太热的天气中生活同时也不能再太冷的天气中生存,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需要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将草莓生长的而温度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度左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通过大棚种植的方式来给草莓保温,使温度尽可能的保持平衡,这样草莓才能持续的生长。 2、水分管理 草莓喜欢较为凉爽湿润的环境,它特别的能受到干旱,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一般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是每隔三到五天就需要进行一次浇水,不然没有足够的水分让它生长,草莓开花结果的时候所需的水分更多,如果水分条件不满足,可能会导致落花落果,还有可能使正在生长的草莓变形,口味变差。 3、栽种密度 草莓是在地上不停的繁衍生长的,所以要给到它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空间不够那么会严重减少产量,一般较为科学的种植密度是三十到四十厘米,虽然一开始空隙会有点大,但等过一段时间经过细心的照料之后,它会爬行生长而布满整块草莓地,这样慢慢的也会出现很多新的草莓植株,如果密度太密,你也可以等到春季将多余的草莓植株

进行移栽。 4、施肥处理 说到施肥肯定的先说一说基肥,打好基肥是草莓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第一步,一般基肥我们都会使用草木灰或者是枯草肥甚至是家畜的粪便这都是很好的基肥,其次草莓的后期追肥和草莓的结果和采收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草莓的一次追肥是在定植后的五到十天左右,二次施肥是草莓第一批开花结果的时候,每次采摘之后要进行追肥,一般普遍使用氮肥、钾肥和硼肥。 5、中耕除草 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每年大概需要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因为草莓会长出新的根系形成新的植株,为了是植株生长的更旺盛,所以我们一般要将草莓新长出的根系进行培土使它深入的扎根。 除草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不要将草莓根部动摇,这样不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还会降低产量,甚至更严重的导致植株死亡,所以除草的时候我们一般是轻轻的把田间的杂草拔掉。 6、病虫防治 草莓的病虫害常出现在秋季的九月份左右,主要的病虫害有黄叶病、蚜虫、灰霉病、红蜘蛛等等。一般的防治方法是通过药剂喷施来进行防治,(关于药剂使用可去当地进行咨询)在草莓采摘期间不能喷洒任何药剂,影响草莓质量。 草莓需肥量大不大?草莓连续开花结果,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 摘要根据水稻的需肥特性,从施肥原则、施肥量和施肥期的确定、施肥方法等方面阐明水稻的施肥技术,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需肥特性;施肥技术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因此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肥料的施用为农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期不易掌握,不仅造成作物产量不高,生产成本加大,还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给水稻生产、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为此,必须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土壤的供特性以及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1 水稻的需肥特性 氮、磷、钾是水稻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又常常不足的3种营养元素。生产500 kg 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纯氮7.50~9.55 kg、五氧化二磷 4.05~5.10 kg、氧化钾9.15~19.10 kg,三者的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各生育期内的养分含量,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发展,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氮、磷、钾含有率渐趋减少。但对不同营养元素、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水稻类型,变化情况并不完全一样。水稻秧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0.50%、0.26%、0.40%;水稻分蘖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23.16%、10.58%、16.95%;水稻拔节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51.40%、58.03%、59.74%;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31%、19.66%、16.92%;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63%、11.47%、5.99%。 2 施肥技术 2.1 合理施肥原则 水稻合理施肥原则:施足基肥,控制氮肥,重视施用磷钾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1]。一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而且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平衡有重要意义。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可以培肥土壤,供应多种元素,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同时,还能提供具有生长素和激素性质的化合物。有机肥料养分释放缓慢,而化肥是速效,两者配合使用可使养分的供应过程较为平稳。二是氮磷肥或氮钾肥配合使用。单施氮肥易导致贪青、倒伏、发生稻瘟病、空秕率高、千粒重低而影响产量。必须使施肥配比合理才能高产。依据试验,产量8 t/hm2的地块,耙地前施有机肥(优质农家肥)15 t/hm2,均匀施入土中,水耙地时施二铵100~150 kg/hm2、尿素20~30 kg/hm2、钾肥50~70 kg/hm2,反复耙耢以后在抽穗前12 d,追施穗肥尿素90 kg/hm2。因此,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2.2 施肥量的确定 一般根据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来确定水稻的施肥量。在有机肥施用上,一般早稻施商品有机肥900~1 200 kg/hm2或厩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