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尼采曾经说过:教育乃是对创造物的爱,是超出自爱的厚爱。

教学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且与德性习得紧密相连。因为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要考虑到这些知识对其所要成为的“人”的影响。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常常思考:通过一堂历史课,应该让学生得到些什么?除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外,是否应该考虑更加长远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这样的机会也来了。

一、审视课程改革解析教学价值

作为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这是教育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完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新颁布的《高中课标》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基本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实际。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①,也就是说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高中课标》清晰地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②。

在课程目标上,《高中课标》继承了2000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目标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的优点,对历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表述做了更全面更科学的叙述。它把“课程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更务实,适当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在课程内容上,《高中课标》提出要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样就密切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高中课标》指导下推出的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简明通史和章节体体例,改变了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学习内容,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选取这些领域发展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史实,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设计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文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选修模块。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是新的核心理念、新的课程目标、新的课程内容,学习模块从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现,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实现“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笔者认为,由于历史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性和帮助学生构建思想、完善人格的职责,这赋予历史教学应该体现以思想感悟为主体的教学“主题”的使命。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确立教学“主题”或教学“立意”对实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何谓教学“主题”呢?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主题”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正如写一篇文章必须要具备中心思想来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一样,一节课也需要中心思想,即教学“主题”,也可称为教学立意、主题立意。

教学“主题”是教师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思想灵魂”,是教师个人实现其教学价值的内核。它具有独特的个体性。合理的教学“主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思想内涵和增强历史教学育人功能。中学历史教学的学科特征和教学要求,都决定了构建以“主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特殊意义。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艺术化的实体,是不同对象围绕适当的话题进行思想交流而实现育人共进目标的过程化载体,是一个艺术化的思想运作系统。通过确立教学“主题”,教师根据“主题”重新规划教材结构,进行实效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教学逻辑严密而紧凑;学生依据“主题”实现思想交流,思考学习有了明确的突破方向和延伸空间。

如朱能老师《发现·传递——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百家争鸣》一课设计的教学“主题”是“面对多元价值,传递文化精神需要我们有度地对待经典”。简单一点说,就是“有度地认识经典思想”。围绕这个教学灵魂,朱老师选择了读(朗读诸子名言)、思(结合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个人的思考)、说(积极表达,与他人交流共享)三步走的教学方法,达到了师生双赢的效果。

二、审视课堂现状明确改进方向

构建以“主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但走进今天中学历史课堂,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有的历史课堂没有“主题”,仅仅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堆砌和解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则只知“书上是这么说的”,却不了解史实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不理解史实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内涵、人文背景,整堂课结构松散、思想没有深度。教师不能正确区分教学主题与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概念,认为只要讲清了重点,就能达成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价值。

有的历史课堂有“主题”,但主题定位不合理。或者过深,或者过浅。主题定位必须要符合学情,主题定位“过深”,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了学生思考空间;主题定位“过浅”,答案得来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学习没有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会被消磨殆尽。例如,《历史》必修Ⅲ专题七第二节《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如果将主题设计为“进与退: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选题虽好但超出了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有的历史课堂“主题”多重性,有几个教学重点就有几个主题。这样教学重点不但不突出,反而失去了重点。什么都是重点,结果都成了非重点。教师越是什么都想给学生,学生越是学不好,导致教学过程艰涩迟滞、效率低下。如《历史》必修Ⅰ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知识点多,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定为主题,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对学生学习也不利。

为什么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对“主题”概念不清;二是教师“主题”意识不够;三是教师“主题”定位策略失当。

据海宁一中老师对该校高中部全体172位教师调查所知,有98位教师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实践“主题下的课堂教学”,占全校教师的57%,他们共同的原因都是不知该如何确定教学主题,其中又有43.8% 的教师连“教学主题”、“主题立意”的名称都尚未听说过。③笔者对本校9位历史教师进行调查,有5位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过“主题教学”,占全体历史教师的55.6%。这说明历史教师的“主题意识”较其他学科强一些,但这个数字依然不容乐观,而且多数老师对“主题”定位是否合理性产生怀疑。这串数据充分印证了笔者的分析。

三、确立教学“立意”实践“主题”教学

教学“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严峻考验。教学“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一堂课的教学“主题”并不是唯一的,应当是有所选择的。教学“主题”的定位能够衡量教师构思教案思想的认识程度和合理化比例。那么该如何确定“主题”呢?

1、教学“主题”确立要体现新课标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④,是当代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在贯彻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凸显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站在新课程理念的高度,遵循《高中课标》(浙江省体现为《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趋势。

教学“主题”的确定必须基于课程标准,而不能超越甚至是脱离课程标准。例如必修Ⅲ专题七第二节《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课,《高中课标》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分别是:【课标内容】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指导意见】

的“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

应达到的要求,属于历

史会考范围;“发展要

求”是有志于向人文社会

学科方向发展学生应达到

的要求,属于历史高考范

围。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时,只要根据“基本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如果将教学“主题”设计为“了解

科学与宗教的分歧及其斗争”“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感悟完美精神世界的必需要素”等则与《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将教学“主题”确定为“感受科学精神”、“理解个人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真理的追寻”、“让伟人的科学探索精神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等等应当都是不错的选题。

2、教学“主题”确立要依托教材内容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得不受制于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地位虽然已经明显下降,但毕竟是学生手中的主要学材,

也是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得不受制于这一现实。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主题”的设计不但要有意义,而且要有一定包容度,即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所教学的内容。教师可

以从历史教材入手,理解整合历史教材内容,挖掘史料内容的思想性,提炼与教学材料相匹配的教学“主题”。

《历史》必修Ⅰ专题三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以从“五四运动”讲到“开国大典”,包括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教学容量上看,本节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30年的的历史,包含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等;从课时上看,这一课的内容过去要用二十个课时左右才能完成,新课程则安排在一课(2课时)内,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如何将一节课的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实现整合,体现一个中心“主题”?

先把本节内容作一下分析:本课虽然内容繁多,但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的革命努力,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断的进行革命探索,不断的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做出政策的调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整个历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征程与基本脉络,从而很自然的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据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可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历史》必修Ⅲ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属于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顺乎世界之潮流”,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近代思想解放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同时从近代民族独立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在新文化运动中,民族生存与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被完全割裂和对立。新文化运动健将们相信,民族要生存就要摒弃此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后人看来不合常规,但放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中就可以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主张,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面对不同的文明碰撞而对西方民主文明和东方传统文明作出的选择”

3、教学“主题”确立要符合学科特点

学科性质决定教学模式,如教学方法、手段、思维方式、语言方式、课堂结构、技能训练、考查方式等等。研究吃透学科性质,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对学科性质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各个方面,直接关联教学立意。

历史教学既是中学基础教育课程,也是具备历史学科特色和特殊思想功能的社会人文学科。因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题”的定位,要在遵循中学课程教学普遍规律的同时,也要符合历史教学的原则。

历史学科的特色,即任何史论的产生都要基于史料佐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所以,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绝不是教师想当然的看法或对史实随意性判断,而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根据相关的史料整理分析而来。我们相信,只有建立在充分史料论证基础上的历史课堂教学“主题”才具备可探究价值。当然,不仅“主题”提炼过程需要遵循严密的逻辑性,而且主题的呈现要体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治史原则。

历史学科教学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以古鉴今,即通过历史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推动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确定历史教学“主题”时要兼顾历史性和现实性,既要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原则,也要体现史观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让历史和现实通过教学“主题”联系起来。

例如,《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介绍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七十年代外交的突破到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可以深化对现实的思考。有教师就以“新中国的外交”为历史材料,以当代中国政府的外交以现实材料,进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外交策略性主题教学。

有教师针对现实社会对“战争、和平、发展”问题认识的偏颇,以战争史为材料依托,进行“铸剑为犁,还要铸造和平之剑”的社会发展观主题教学。还有教师对“五四运动”作了“五四精神——社会责任感意识”主题定位,顺利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结。

4、教学“主题”确立要符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主题”的确定必须基于学生,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决定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主题”,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不了解学生,就是不了解问题所在,也就是不懂得教育。学生的需求,是形成教学“主题”的主导因素。

教学主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三个要求:

其一,教学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实现学生在教学“主题”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向学生认知的转化;

其二,教学“主题”能激活学生兴趣,能激发学生探索主题思想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第三,教学“主题”必须具有内涵,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并不是早已知晓或一看便知的,具有一定的课堂探讨价值,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具备可探究的空间;

第四,教学“主题”现实性,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不但要考虑当下的,还要考虑是学生所关心、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精神健全会产生影响的。

《历史》必修Ⅲ专题八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共四目,其中第一目“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与第二目“行行色色的当代美术”属于课外阅读内容,介绍了这一时期文学和美术两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第三目“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和第四目“年轻的艺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分别介绍同时期的音乐和影视。

音乐和影视对于90后学生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储备。设计教学“主题”时要考虑主题的时代性、现实性、价值型。可以把教学主题确立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各民族不断融合交流的结果”。也有教师围绕“文学艺术是爱的表达方式”将音乐、影视和人间真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做到有感而发,引起共鸣和认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的教学“主题”定位,对于一节历史课而言,决定了教学目标设置的方向性、教学程序设计的主次性、教学材料选择的取舍性、教学功效评估的侧重性。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即教学“主题”就是搭建一座鹊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孕育出灵魂新生的圣果;就是寻求一个亮点,照耀着能力训练的轨迹与精神涵育的境界。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讲述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 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 年至1905 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 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 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 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 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让学生思考:这说 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 年初,黄兴、宋教仁 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 元培任会长.1906 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 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 多人集会,决定成 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 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 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发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分析和认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儒学兴起,发展,“坑儒”,独尊的经历。 1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把“道”当作万事万物的本体,它是超时空的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是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对立双方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紊乱,礼乐崩坏,他消极悲观,提出了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 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内容非常宽泛。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多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 结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复习技巧:历史学习技巧 不少人都认为历史这东东就是死记硬背,可是这死记硬背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其实这背书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背好历史”呢?我觉得应该有知识框架的头脑观念。这一点相信在校的老师们都会讲到的,当时感觉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考试就考“血与肉”的内容。对“骨头”并没有什么考的。可出了高中校门,进入高校学习,你会发现真的很重要。我与一些学 __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尽如人意,只能模糊的记忆住人物、地点。时间也是记得零零碎碎。这样学习历史,不能把历史学活。只能对历史产生很大恐惧与排斥心理。 这个知识框架,就是辅导书上常有那些条条框框,很多人对这并不太重视,可是这就是记忆的窍门,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做题目累了或者看累了以后,可以把这拿出来翻翻看看,也可以回忆、自己动手做做这些条条框框,并且不断的提问自己,诸如两次鸭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列强行使路线、签订哪些卖国条约、具体内容等等。等你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相信你自己会突然发现变得好强,而且是一下子能说出一大串,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点带动了许多,而能做这点的话,相信历史中最让人头疼的时间年代关也会很快的通过的。这一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果能把这关过了,相信会在今后文科学习中,可以说是

所向无敌的。你会发现自己看书的时候,那些知识不是独立的,仿佛成了一张网。自己只是在编网,或者说填空而已。年代会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座标。指导你如何放东东。个人认为学文科基础就是文学与历史了,一个注重幻想、一个注重现实。学好这两门,其他文科就会很轻松的。当然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了。也有不少人提出记年代用什么巧记的方法,诸如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9年,可以理解成商鞅在变法前喝了三壶酒,金的灭亡是公元1234年,可以理解成1234金灭亡??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偶尔一用,但不能作为记年代的最好办法,必须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因为年代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都能编成顺口溜,不可能都能联想一些事物来吧。如果为了一个年代,而生搬硬套许多口诀出来,那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记不得在哪看到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万精油,到哪都能到一点。”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学历史,不能只局限与历史课,历史书上。其实很多地方都能学到的。比如语文课上的人物,地理课上的地图、思想政治课、英语阅读理解,都能有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只要大家用心去记,用心留意,相信会给你的知识框架带来许多许多。你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学会许多别人也看到,却没有掌握的知识。这也许就是武侠片中常说的“悟”字吧。说了这些,只不过是方法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相信大家能做到这点,高考能考115分以上吧,我就是这么做,就做到了。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 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论高中历史专题复习策略

论高中历史专题复习策略 专题复习在高三学年历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又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又为第三轮综合训练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当前,在专题复习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比较多,如流于重复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只就知识讲知识而不与考纲、考题挂钩,不能构建起适应高考需要的知识体系或框架。专题复习如何适应高考的需要,借此本人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系统科学中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学习的最佳策略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即首先要认识整体,然后探究部分,最后才能深入地认识整体。专题教学应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特点,首先应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这样,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木,而是一片森林;学

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了的历史科学知识体系。 二、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材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或几册书中,像一盘散沙,学生复习往往不得要领。专题复习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运用归类法,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历史内容予以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联系、条块分明、专一集中、全面系统的专题知识网络。 三、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专题教学不同于单元教学,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切忌平均用力,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历年高考试题的走向,确定每个专题的讲解重点,进行突出重点的教学。在专题复习中,有不少教师特别重视“量”,生怕说漏了什么,于是大容量、高强度、疲劳战;而对讲解“质”的研究重视不够,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该多讲,哪些该少讲,心中无数。重量轻质、舍本逐末,往往事倍而功半。一般来讲,课本叙述用于衔接的文字,课本的小字,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战争发生经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1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王秀英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我通过学习《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历史课程研修标准》,高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在于: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从而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搞好历史课改与教学需要抓住和理解的关键问题,也是广大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认识中摆脱迷惘、走出困惑的指路明灯。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人们的操作有可能是充满个性、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但只要是符合我们培养人的根本目的,其行为就应该肯定,否则,就应当反思与改进。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 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 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 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 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 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 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 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指正和批评!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

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浅析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西、葡两国又在萨拉哥萨签订新

方案-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的应用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的应用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的 分析 历史复习课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良好地掌握高中历史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历史复习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将历史课程划分为一个个的主题,针对不同的主题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复习,将历史知识形成网状结构,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归类复习历史知识。 一、高中历史复习采用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 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件和大事,也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秀 ,每个年代都有很多重大的事件发生,这些重大的事情中有一些具有紧密的 ,有一些则毫无联系。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历史跨度非常大,有很多繁琐的历史知识,并且这些知识点非常分散。在高中历史的复习课中,由于学生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复习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如果按照传统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复习,会增加学生的复习压力,并且很多知识点不容易记住,甚至会混淆记忆。而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不按照书本上的顺序,根据历史知识的类型和性质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复习,围绕主线上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针对主要内容中涉及到的不同细节进行拓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1]。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 1.确定主题 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确定复习课的核心议题,对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設计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助力和平台。因此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的主题,只有确立了明确的教学主题,才能根据主题内容设置有效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主题进行设计,营造环环相扣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确定主题时,应该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深度研究,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确定合适的主题[2]。 例如,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时,主要是讲解西方人文精神在近代的发展,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历史知识的内容专业性非常强,启蒙运动和宋明 属于 学的知识和 的知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 知识,非常抽象,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学习和复习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复习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在这部门的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确定“从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的主题进行复习,就可以将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内在联系反映出来,同时还能够反映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记忆。 2.将繁琐的知识系统化 高中历史知识非常繁琐和分散,记忆起来具有一定困难,而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将繁琐的知识形成系统 ,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行系统地记忆,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梳理成一个个主题,围绕着这一个主题进行知识的复习,对于每一个章节的知识都可以在最后归纳出一个系统的结构,让学生可以以这个系统的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学习,以下就是的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高一新教材人民版《历史》第一册) 一,课前知识认知 1、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设置这一专题让学生的近现代人类类社会生活历史研究的趋势。尤其,近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传统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冲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的表现。 (2)此专题内容是经济成长历程模块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首先,通过本节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 其次,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根本目的和根本体现都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习本课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观点,培养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判断。 再者,此专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平和的心态实施为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学情调查 (1)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2)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学习方式设计 加大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辅助以模仿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等方式。

二,课堂系统 1、导入: 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教室。(同学们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在笑什么? 生:老师的服饰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 师:那么,你们看看哪样是“土”的,哪样是“洋”的?怎么搭配才合适呢? 生:(七嘴八舌)瓜皮帽+长跑马褂+老板鞋;西式礼帽+西装+衬衫+领带+皮鞋等等 师:同学们,你知道除了服饰之外,社会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向西方的学习和变化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吗?让我们来学学历史课本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吧,它会给你答案的。 2、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划分的5个小组吗?现在,我们5个小组展开竞赛,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总结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记得“不动笔墨不读书”呀!开始! 生:紧张的阅读课文,对比课本图片,在草稿上列出变化 “竞尚洋装”:长跑马褂——西装革履,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结辫陋习——断发——染彩发 缠足——放足——高跟鞋 “异味争尝”:中餐——西餐、“一品香”、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洋房和里弄:四合院——里弄住宅、花园洋房 读报刊和看电影:《申报》、《点石斋画报》、阅报会; 电影《定军山》、《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阮玲玉礼仪的革新:纲常礼教、跪拜、作揖、包办婚姻、厚葬风气——鞠躬、握手、自由结婚、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 (说明:这些是课本表面知识,主要是归纳和比较能力,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由程度较低的同学完成即可。教师在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图片、影视材料的直观教学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