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王东郭丽兰

[摘要]民主问题一直是马克思研究的一个重要视阈,它不仅是马克思探讨政治问题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其哲学思想得以表达的辐射点。以往学术界对马克思民主观的研究不够充分,没有将它放入马克思政治哲学研

究中应有的重要位置。事实上,马克思的民主思想贯穿于其一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生长点。马

克思的民主观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特质,对今天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关键词]马克思民主观发展轨迹

民主一直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而马克思的民主观在其整个政治哲学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这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真正源头,而其哲学思想的原点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但是西方一些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民主观却一直存在着怀疑。如波普尔在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6中认为,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都是民主的敌人,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他认为马克思的一切政治理论都是无能的理论,尤其是他的民主观,在波普尔看来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致命的错误。1同样,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在5通往奴役之路6中也提出,社会主义意味着奴役和独裁,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就会导致集权主义和纳粹主义,民主只是一种/控制0的梦幻。o按照哈耶克的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东欧等国正是因为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原罪0,才会导致集权和社会动荡,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

马克思本质上就是专制主义的吗?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究竟是民主主义的活东西,还是专制主义的死东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会导致集权和纳粹?这在国内外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波普尔、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者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剖析,但是对于马克思的民主政治理论,他们存在着深层的误解。与此同时,国内学界对马克思民主观的讨论大多是从意识形态的宏观层面来进行,对该问题的研究不够细致,没有深入马克思本人的著述,文本学和文献学的依据不够充分,同时对民主的考察未能在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前提中进行。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分析马克思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著述来挖掘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发展轨迹。通过考察马克思政治思想的轨迹,力图阐明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民主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的一生,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生长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理论特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既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表现其哲学思想的一个独特维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的民主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的来说,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马克思民主观的最初源头:启蒙主义、

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

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对其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理解马克思的民主思想,首先要追溯马克思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或者说寻找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最初源头、起点。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有四种原色,即启蒙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正是以自由主义

为核心的这四层原色推动了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哲学世界观走向形成、成熟。

马克思在他的故乡普鲁士莱茵省的特里尔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中学时代。莱茵省1794年至1815年在拿破仑的统治下,由于推行拿破仑法典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给它带来了经济上的蓬勃生机和政治上的自由气息。?之后的法国七月革命在莱茵地区又唤起了自由主义和对法国革命同情的波澜。特里尔城的自由主义启蒙精神尤为盛行,在这里有几个自由主义的学术团体并且还进行过各种自由主义活动,同时傅立叶主义和圣西门主义也在这里流行。这样一个充满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马克思思想健康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马克思的家庭中,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的是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亨利希#马克思有着极好的文化修养,具有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启蒙精神,他积极参加特里尔自由反对派的学术团体/文学俱乐部0的活动。这对青少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受到了父亲的直接影响。

马克思还从他的岳父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那里得到了不少教益。威斯特华伦喜欢进步的政治思想,并使马克思对圣西门的人格和著作产生了兴趣。马克思在威斯特华伦那里获得了父母所不能给他的精神食粮。马克思终生都对威斯特华伦怀着十分尊敬和感戴的心情,正是威斯特华伦使得马克思相信:/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一种真理。0?

马克思中学时代所就读的特里尔中学原本是一座基督教会学校,但是日益受到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的熏陶。当时的校长雨果#维登巴赫是一个康德哲学家,具有自由主义启蒙思想和激进的民主思想。他是马克思的历史老师,也是马克思一家的朋友,他还是马克思论文的评阅者,对马克思的论文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很显然,他对马克思的启蒙和教育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马克思生活、学习的环境,决定了他最初的思想发展方向,也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早年的政治态度,正是由于从童年起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马克思在他少年时期的一些习作中就充满了对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渴望。如在早期的论文5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6中,马克思在涉及自由选择和完美境界的职业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法德启蒙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的感情。正是追求民主、自由的核心理念,贯穿了马克思整个的人生和学术理想,引导他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迈进。

二、马克思早期的民主观:理论构建

在童年和少年生活、学习环境的熏陶下,马克思形成了以自由为核心的基本政治思想,这一点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中继续得到体现。

(一)批判普鲁士政府的专制主义,寻求民主、自由

1841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沿着其早期启蒙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四层原色继续向前发展。从形式上看,博士论文中谈的主题是自然观,但是实质上思想的主旨还是指向了自由、民主。1842年5莱茵报6时期,围绕着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等问题,马克思对普鲁士政府的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批判,他指出,无论是言论或出版,都是人民自身精神的表现,言论和出版要表达的正是人民的自由和精神。紧接着在1843年的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6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观、自由观、理性观提出质疑,他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以及君主立宪制,第一次从正面论述了其民主思想。

(二)民主的本质和实现形式

什么是民主?民主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未来民主制的实质就是人民主权。民主的主体是人民本身,也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有着其自身的现实性、社会性、自由性。马克思提出:/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这里,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0?在未来的社会中,人民主权如何实现?马克思考察了人民民主实现的形式)))直接民主制,他指出:/黑格尔认

为民主要素只有作为形式上的要素才能纳入国家机体,因为国家机体无非是国家的形式主义而已。确切地说,民主要素应当成为在整个国家机体中创立自己的合乎理性的形式的现实要素。0?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之中,直接民主的形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普遍参与立法,二是扩大选举和被选举权。

(三)民主是解决国家、市民社会、个人三者分离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从理论上论证/真正民主制0,是想通过它实现真正的国家,即实现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自由,实现人的最高现实性。在人民中,在人民的自我意识中,揭示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的推动力。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特殊的真正统一。在民主制中实行普遍选举,通过普选能够使市民社会的成员上升为具有自己真正的普遍本质的存在。这就扬弃了与市民相分离的政治存在;同时也扬弃了与自己的政治存在相分离的单纯的市民存在。这样,二元分离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就得到了统一,同时人的市民存在和政治存在的二重性也得到了克服,异化得到消除。马克思认为,在彻底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作为历史性的范畴将不复存在,民主同样也就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失了。/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这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民主制中,政治国家作为政治国家,作为国家制度,已经不再被认为是一个整体了。0?

三、马克思中期的民主观:理论成熟

在早期的民主理论研究中,马克思对民主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进行了考察和理论概括。在中期,马克思继承了早期民主观的思想,而且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和具体的政治事件进行哲学分析,赋予了民主观更多的理论内涵,使民主理论趋于完善和系统化。

(一)考察民主的经济基础,分析民主与经济的关系

在5资本论6中,马克思深入民主背后的物质、经济因素来探讨政治问题。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从经济结构入手来论述其民主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民主的产生、发展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并为之服务。

首先,马克思提出,民主主体的发展有赖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能动的开发和培养民主主体的生产力,将对生产的协调和加速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正如马克思在5剩余价值理论6中所指出的:/人本身是它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0à提高物质生产力,加强民主主体的文化、道德、生理和心理素质,对整个社会的民主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其次,提到民主的实现形式之一)))选举时,马克思指出:/选举是一种政治形式,在最小的俄国公社和劳动组合中都有。选举的性质并不取决于这个名称,而是取决于经济基础,取决于选民间的经济联系。0á民主的实现形式有赖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因而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有机体结构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运行方式都应该包括在民主的考察框架之中。

最后,马克思考察了民主发展的过程,他提出,民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经济和社会有机体结构的基础之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经过了从对人的依赖关系到对物的依赖关系,最后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民主的发展也是从最初的城邦民主到资产阶级民主,再到社会主义民主。同时,社会主义民主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存在着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充分到充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过程。马克思对民主的考察不仅仅停留在历史、政治的层面上,而且深入到民主背后的经济因素,将对民主的认识提升到生产力的角度,民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

(二)对民主在具体政治运行中的分析

对于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民主应该如何运作,马克思丰富了早期民主观中关于人民民主的理念。通过考察1848)1852年路易#波拿巴的权力在法国的崛起这一具体的政治事件,继续考察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在1851年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6一文中,马克思剖析了波拿巴是如何取得政权和摧毁民主

马克思学研究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的整个过程,而行政机构又是如何以市民社会和资产阶级代表为代价而聚积权力的,他认为这里的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寄生机体0。/这个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是在专制君主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生的,同时这个寄生机体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0?马克思提出,要消除这个社会的/寄生机体0,就必须实现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统一,而实现这个统一的途径就在于实行人民民主。马克思指出,普选制在法国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将普选权归还给人民,行政权和立法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马克思还特别关注政治运行中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发挥市民社会本身的控制力和监督作用,/如果不让市民社会和舆论界创立本身的、不依靠政府权力的机关,那么它一旦失掉分配阁员位置的权限,也就失掉任何实际影响了0 l v。同时马克思还清晰地洞察到,仅仅靠民主运行的具体形式的改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波拿巴政权的专制统治,需要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马克思认为这种力量来自于人民,即下层民众包括农民和工人阶级联合形成的革命。

(三)建构民主基础上的新型社会关系

民主、平等、自由的追求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自然逻辑,民主内在地要求自由、平等、正义。对于人类来说,这些都具有普遍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民主一直是作为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形式而存在的,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消亡而消亡。民主在阶级社会只不过是阶级的统治形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主和自由对于人民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已经不存在了。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将是其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0 l w

四、马克思晚期的民主观:理论完善

在马克思思想的晚期,其民主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时期。巴黎公社的胜利,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考古学的新成果,给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注入了极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它们不仅验证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正确性,而且给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试验场。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的前进中,马克思的民主观得到了升华。

(一)巴黎公社原则完善了马克思的民主思想

第一,马克思对民主的本质和主体进行了再考察,对民主主体进行了具体的界定。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之后,马克思在5法兰西内战6中对巴黎公社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实践上实现和完善了其民主思想。马克思具体论述了公社的民主本质以及公社实行的人民主权原则,他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0 l x这说明公社是人民的代表,是人民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民主形式。对于民主的主体,马克思明确指出是/人民0,而这里的人民也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民0被界定为包括工人、农民等在内的一切劳动群众。马克思赋予了/人民民主0广泛的主体外延,这与古希腊城邦民主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人民民主0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二,马克思对人民管理和直接民主的再思考,对民主运行方式进行了规定。既然公社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那么这种主体性是如何得以实现的。马克思在5法兰西内战6一文里丰富了早期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6中关于民主的运行方式)))直接民主的构想。在这里他提出了直接民主应该与人民代表制相结合的思想,而这种结合是通过巴黎公社的普选制来体现的。马克思认为,通过人民代表的民主形式,人民实现了对公社的管理。/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0/普遍选举权不是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当人民的假代表,而是为了服务于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0 l y人民代表制成为直接民主的实现形式,被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应该是人民的公仆,是可以随时罢免并受人民监督的。在这里,马克思并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1期

是如一些西方政治学家批评的那样,仅仅从理想中构筑简单民主的/海市蜃楼0,他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那就是直接民主的实现不能离开人民代表制这一载体。

第三,马克思强化了人民监督制的思想,对民主实现过程中的权力制衡进行了厘定。在民主政体中,如何反对滥用权力,实行权力制衡、权力制约,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指出必须强化人民的参与权与监督权,特别是强化人民监督权。在5法兰西内战6中,马克思提出的/巴黎公社原则0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监督制。他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所实行的普选制、监督制和随时罢免制,认为它们是为了保证/人民主权0原则的真正实现,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止集立法和行政大权于一身的公社委员变社会公仆为社会主人的革命措施。建立人民监督制新型民主的原则内在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公社的选举来说,一切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由人民罢免。二是就公社的行政成本来说,/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这一口号,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0。同时,公社一切公职人员的薪金都只能是大体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待遇。/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0 l z

(二)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对马克思民主观的新发展

早在1848年的5共产党宣言6中,马克思就提出,要实现全社会的民主,有一个中间环节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0 l{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第一步的民主,然后通过消灭阶级,一步一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的民主。时至1875年,马克思在5哥达纲领批判6中再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0 l|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对于波普尔的质疑,笔者认为他并没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民主问题。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实现民主,这正是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民主本质,同时通过无产阶级民主这种过渡形态,国家走向消亡,人类才能实现更高的自由。马克思指出:/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0 l}在消灭阶级的同时,无产阶级专政也会随之消失,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形态,才能实现全社会的、最高的民主理想。马克思正是从反对专制主义走向新型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全人类的自由。

(三)人类学新成果对马克思民主观的丰富

在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中,有一组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通常我们称为/人类学笔记0。在这组笔记中,马克思在对摩尔根5古代社会6一书的摘要里,对民主形式进行了再次探讨。马克思考察了史前社会的民主问题,认为史前社会在本质上是体现着民主的原则和精神。他详细分析了氏族和民主的关系,认为氏族和民主是紧密相连的,氏族在本质上是民主的。马克思还论述了氏族社会的普选制度、氏族社会权力制衡的机制等问题。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原生形态0的民主受到了挑战;通过对史前社会民主的考察,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在人类民主发展史中得到了丰富。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民主正是原始民主的回归。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单纯追求财富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这(即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0 l~正是经历了原始民主,到近代阶级社会的民主形式,再通过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过渡,才最后实现了全人类的自由。这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民主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0和/复归0。

通过对马克思早、中、晚期文本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关于民主的论述是

马克思学研究马克思民主观的发展轨迹

非常丰富的,民主的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有着连续性。从早期对专制主义的批判来考察民主的基本概念,到中期通过5资本论6来分析民主背后深层的经济根源,再到晚期巴黎公社的具体实践给民主带来的生命力和活力。这些表明,马克思虽然没有用专著的形式系统地表达民主,但是在马克思的文本群中的确存在着关于民主的思想体系。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他都强调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国家、未来社会的重要性,这些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当前政治哲学的研究中,强调马克思的民主观,恢复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正统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首先,由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以波普尔、哈耶克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而造成人们对马克思民主观、政治哲学乃至对社会主义的未来都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也导致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误解。事实上,在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的国家学说中,民主是贯穿始终的理论研究重点,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我们认为,波普尔、哈耶克等学者对于马克思的批评不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实际情况,他们对马克思民主观及其他政治哲学思想的看法存在着偏颇之处。苏东剧变是其在政治体制上高度集权和僵化模式的产物,是其没有正确处理国家、市民社会、个人三者关系的后果。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是不能归咎于马克思的民主政治理论的,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民主观。

其次,马克思的民主观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有着重要意义。民主作为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政治哲学的生长点。在政治哲学中,国家、民主、平等、自由这些概念都是息息相关的,因而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国家、自由等问题都离不开对民主观的考察。

最后,马克思的民主观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进行了近30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之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却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国家观、民主观为指导,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我们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健全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马克思的民主观对于探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政治文明具有重大启迪意义。比如,马克思关于党的领导、人民监督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努力搞好基层民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注释:

1[英]波普尔: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6,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o[英]哈耶克:5通往奴役之路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2页。

?黄楠森等编: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6第1卷,北京出版

社1996年版第89页。

?马克思:5博士论文6,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2版第3卷第39)40、

144、41。

à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版第26卷第?册第300

页。

á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3卷第289页。

? l v l w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1卷第675、624、

294页。

l x l y l z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3卷第58)59、

55、57、55、58页。

l{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1卷第293页。

l|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3卷第314页。

l}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2版第1卷第294页。

l~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版第45卷第398页。

(作者: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丽兰,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周凡)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1期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 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为科学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 基础及其发展动力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急剧变革的社会 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认识到社 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相对的和有 条件的。这为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答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基础。 2.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暴露。 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近代无产阶级。 4.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思想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主观条件: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理解)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大致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事物 的本源归结于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它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将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事物的本源归结于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的特点。 ②旧唯物主义没有坚持“全面,发展,矛盾”的方法看问题,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 法看问题。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矛 盾”的方法看问题。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能源学院 10021051100200518 陈哲豪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 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钟卫华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定义述评 1. 领袖人物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一定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加以界定的,突出了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但是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也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同时会被人误解为只要是马克思的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会把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形成的成熟的、不成熟的观点都当作真理性的东西。斯大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这个定义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但同样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这门完整科 学的研究对象,只强调了自然和人类社会,而把思维领域排除在外。可见,列宁 和斯大林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的。 2. 国内学者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和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 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定义是简洁的一个定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

精髓,但不够完整。 吴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一门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具有最高视野的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就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其中包括着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定义有其合理性,但同样会让人 发生误解,很多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特定历史条件的消失和环境的变化,对今天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适用提出了质疑,甚至以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 段若非也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并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状况,并且这个使用了“特别是、更特别是”的递进副词,这就“把关于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看成不 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更特别’的内容;即使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 律理论,也被看成不是马克思主义‘更特别’的内容。” 程恩富则认为,经过数十年国内外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探讨和争论, 可以给出马克思主义四层面的新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 系(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从价值观念层面界定)。”除此之外,还有梅荣政、赵家祥、梁树发、郭大俊、桑志达等学者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5年09月18日18:08卢婷婷点击:[30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编码:S0305202 学分:2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建屯(副教授)、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克思主义:由马恩两位天才的科学巨匠兼伟大的革命导师创立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产生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成果,是科学革命化,摆脱了一切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体系,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诞生:(1)产生历史条件:时代产物—自由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机器工业取代手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三大工人运动)(2)思想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1)唯物主义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唯物史观发展历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基本观点A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基本观点,b阐述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揭示社会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E 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及其矛盾运动。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历史之迷”的神秘面纱,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2)剩余价值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发展历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劳动价值观。剩余学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手稿’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剩余价值学说,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转变。1867《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内容》首先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和实质,1特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实质: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作用,再次,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必亡的命运。科学的剩余价值伦理的创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研究中划时代的功绩之一,剩余价值理论与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二列宁和列宁主义1列宁主义:1870-1924是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小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发展A唯物主义发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物质下了科学定义。B阐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C辩证法方面:总结例如辩证法的十大要素,揭示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认识论方面:强调了认识的客观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E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发展马义关于阶段阶级斗争理论及国家学说。(2)列宁对马政治经济学的发展:A创立关于帝国主义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是帝国主义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及革命的前夜。B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高度概括了苏维埃俄国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的实际经验,奠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例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还有一系列政策的制度。 3列宁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一国或几个国家胜利的理论。 (2)无产阶级革命的策勒:(俄国十月革命) (3)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4)关于民族殖民地的理论:一切被压迫的民族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斗争。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包含着令人折服的深刻哲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地用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容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丰富思想。其提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等辩证唯物论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等内容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它是重要的方法论,是对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是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的结构功能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作为科学理论,其提出反映了认识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其提出和贯彻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用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还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因此,既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

兰州大学 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 >>是马克思在 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发生了异化, 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 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 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 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观点凝练 ⒈发展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 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原理内容: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 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 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积极的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⒋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文学延伸 1.成语故事 (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蕴含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蕴含哲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蕴含哲理: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种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教育后代耍更长的时间,百年以上才能培育出一、两代优秀的人才。这里其实我们要重视教育,及早抓教育,要有量变的准备,才有质变的结果。(4)田忌赛马;朝三暮四 蕴含哲理:量变引起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 具体分析“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的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以二胜一负取得了胜利。 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2.哲思故事 (1)楚人过河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否则必定会碰钉子。 (2)“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以前 理性理想主义1835-1836 理性现实主义1837-1842 感性现实主义1843-1844 实践唯物主义1845以后 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1837-1843年 事件: 1835-1836波恩大学 1836-1841柏林大学 1841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 1842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4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年10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年6月至10月,克罗茨纳赫笔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笔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论文章 1843年10月,去巴黎 著作: 《中学作文》1835 《给父亲的信》1837 《博士论文》1838-1841 《为〈莱茵报〉写的文章》184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 为《博士论文》所做的笔记: “有一条心理规律是这样的:一旦理论理性在自身内达到自由,就转变成实践能量,并任意从冥国的阴影里显现出来,面对世界的外部现实……但是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正是这种批判以其本质衡量个别的事物,以思想衡量特殊的现实。但是哲学的这种直接实现,在其最内在的本质中是充满矛盾的,而且正是其本质显现于现象中并在现象中留下印迹。”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基本批判是,正如在宗教中人创造了创造者上帝而人又依赖于他一样,黑格尔从国家观念出发,并让所有其他东西——家庭和各种社会群体——依赖于这种观念。马克思说:“思想被彻底主观化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它们的内在虚构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下下是积极的形式;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可是由于思想被主观化了,所以现实的主体——市民社会、家庭等等——就变成思想的非现实客观环节,指的是别的东西。”① 马克思手稿的其余部分讨论黑格尔的三个特定问题:民主、官僚政治和选举权。 在对民主的评论中,马克思所概述的观点,是人道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社会的基本因素;是自由主义的,因为人被看作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因为人被说成是一种公共的存在;最后,马克思通过预言国家的灭亡而超越了共和主义。马克思说:“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作为国家制度特殊形式的社会化的人;……最近,法国人以这样的方式构想了这一点:政治国家消失于真正的民主制。只有这样的政治国家,即作为制度的政治国家,不再适用于整体时,那么这一点才是真的。”② 黑格尔宣布,官僚政治拥有国家和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调解功能。然而,马克思认为,官僚政治促进政治分裂(对于它自身的存在来说,这是基本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了社会:“国家的目的变成了行政办事机构的目的,反过来也一样。官僚政治是无人能逃脱的圈子。它的等级制是信息的等级制。上级认为下级洞察了详细情况,而下级认为上级洞察了普遍的东西,他们就这样互相欺骗。”③黑格尔过于重视进入官僚政治的竞争本质,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在真正的国家中,问题不在于每个市民是否有可能献身于作为特殊等级的普遍等级,而在于这一等级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普遍的等级,即成为一切市民的地位。”④在手稿的结尾处,马克思解释了他是如何思考关于克服社会分裂的问题的,答案在普遍选择权里可以发现:“这里并不涉及:市民社会应该通过议员行使立法权,还是全体人员都应该单个地行使立法权。这里涉及的倒是: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即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在法国或在英国,这都是围绕着政治改革进行的争论焦点。”⑤马克思继续用他复杂的语言,描述普遍选举权如何通过将人作为公共存在的社会本质带回到社会,来造成市民社会的改革。人的社会本质被窃取,而转交给制度领域,从而对人的真正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在不受限制的选举中(选举和被选举),市民社会才第一次真正上升到自身的抽象,上升到政治存在,作为自己真正普遍的和基本的存在。但是,这种抽象之完成同时也就是抽象之扬弃。市民社会使自己的政治存在成为现实的存在,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也就使自己的市民存在成为非根本的存在,从而与自己的政治存在相对立。随着一方的分离,另一方,即它的对立面也就垮台了。在抽象的政治国家中,选举改革就是市民社会的瓦解。”⑥ 第二章1843-1844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1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96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内容极为丰富和深刻的严整思想体系。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学科学说的是两位德国年青的思想家与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当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一个整体,以此作为开篇说起。 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中,以他们的惊人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为创建一门崭新的社会历史科学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研究既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又分析概括了社会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创造,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众多学科领域实现了空前的革命变革,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两个伟大发现上: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改变上千年来用唯心主义解释历史的传统,第一次把历史的变迁和说明置于社会物质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历史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二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天然合理”的神话,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科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了科学的论证。正是这样两个伟大的发现,破天荒地开辟了正确解释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科学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批判了唯心史观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不断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伟大理论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问世。《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原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显著特征。 在科学道路上永不停留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以此为核心,向着历史的深处和科学的广阔领域开拓。为了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的来龙去脉,为了探索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不仅探索了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情景,揭示了它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而且探索了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社会形态,直至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用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1)时代背景(2)思想背景 (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 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1)基本内容: 1.论述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 2.把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同 青年黑格尔派一样) 3.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4.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 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 2)哲学史意义: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哲学有重大差别,而且也开始越过青年黑格尔派。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 回答:黑格尔把国家看作自在自为的现实的理念,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在国家之前只是现象和经验关系,本质的关系则是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 问题5: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 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的基本倾向仍然属于辩证唯心主义,但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急剧转向主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分歧。这突出地表现在:恩格斯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

姓名: 学号: 班级:思政2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书报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一个和马克思主义接触很多的专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所以在一学期的学习里我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和发展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丰富的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其次,我了解到了马克思的思想是有过许多次思想转变的,他的思想转变历程是:(1)1835—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1843—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了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经历了这几次思想的转变马克思思想基本形成了。 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实在是有太多需要知识我们去学习,所以在这学期短暂的学习中我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全部东西,我就不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了。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中国化的部分,有很多体会与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说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很好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 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 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在《资本 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 式”。4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发展的条件。”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 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 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 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①马克思强调,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 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 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⑤为此,马 克思主张通过阶级的解放、社会的解放,最终达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 面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一927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把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 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 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人 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论述了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社会发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