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连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卤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大连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卤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大连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卤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大连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卤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大连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卤素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下列各变化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 L气体G(标准状况)时,消耗F ___________g。

【答案】Cl2 O2 2Na2O2 +2H2O= 4NaOH + O2 Cl2+2NaOH=NaCl+NaClO+H2O 15.6

【解析】

【分析】

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推测E为水,F为淡黄色粉末,推测为过氧化钠,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

在结合反应①②的情况,即可推断反应①为:Cl2+2NaOH=NaClO+NaCl+H2O,反应②为

2Na2O2+2H2O=4NaOH+O2↑,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Cl2、O2。

故答案为Cl2;O2;

(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 4NaOH + O2,

故答案为2Na2O2 +2H2O= 4NaOH + O2;

(3)A和B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在反应2Na2O2 +2H2O= 4NaOH + O2↑,每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L,消耗的

Na2O22mol.即156g。现在产生了2.24 L气体G(标准状况),则消耗Na2O2质量为15.6g,

故答案为15.6。

2.现有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来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

________;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________。(2)元素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大量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主要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T的同主族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Z的单质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其消毒原理__________。

【答案】12C 14C O3 NaCl 4Li+O2点燃

2Li2O或2H2+O2

点燃

2H2O 氯气溶于水生成次

氯酸:Cl2+H2O = HCl+HClO,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解析】

【分析】

由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T的质子数为11,则T为Na 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元素;Y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则Y为O元素;Z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Z为Cl 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分析知:T为Na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Cl元素;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12C,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14C;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O3;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NaCl;

(4)T为Na元素,与Na同主族短周期元素为Li或H,单质Li或H2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为4Li+O2点燃

2Li2O或2H2+O2

点燃

2H2O;

(5)Z为Cl元素,Cl2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是因为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Cl2+H2O=HCl+HClO,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3.现有X、Y、Z三种非金属元素,A、B、C三种金属元素,有: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产物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③2molX的单质可与1molY的单质化合生成2molX2Y,X2Y在常温下为液体;

④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⑤A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黑棕色固体,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棕黄色溶液;

⑥B与Z可形成化合物BZ3,向BZ3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⑦C的单质与Y的单质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Z__________,X2Y__________,M__________

(2)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A的单质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BZ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X的单质与Z的单质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则原混合气体中X的单质与Z的单质的体积关系可能为

__________(用相应化学式表示X、Z的单质)

【答案】HCl H2O Na2O2 HClO 2Fe+3Cl22FeCl3 Al3++4OH-=-2

AlO+2H2O

V(H2):V(Cl2)≤1:1

【解析】

【分析】

现有X、Y、Z三种非金属元素,A、B、C三种金属元素,有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产物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则XZ为HCl,得出X为H,Z为Cl;③2molX的单质可与1molY的单质化合生成

2molX2Y,X2Y在常温下为液体,则X2Y为H2O,Y为O;④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的溶液具有漂白性;⑤A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黑棕色固体,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棕黄色溶液,则为氯化铁溶液,即A为Fe;⑥B与Z可形成化合物BZ3,向BZ3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则B为Al;⑦C的单质与Y的单质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M,则M为过氧化钠,则C为Na。

【详解】

⑴根据分析得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Z为HCl,X2Y为H2O,M为Na2O2;故答案为:HCl;H2O;Na2O2。

⑵Z的单质溶于X2Y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起漂白作用;故答案为:HClO。

⑶A的单质与Z的单质反应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点燃

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

点燃

2FeCl3。

⑷氯化铝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Al3++4OH-= AlO2-+2H2O;故答案为:Al3++4OH-= AlO2-+2H2O。

⑸X 的单质与Z 的单质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充分反应生成HCl ,H 2 + Cl 2点燃2HCl ,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也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因此氯气过量或刚好生成HCl ,气体都能完全被吸收,故原混合气体中X 的单质与Z 的单质的体积关系可能为V(H 2):V(Cl 2) ≤ 1:1;故答案为:V(H 2):V(Cl 2) ≤ 1:1。

4.现有单质A 、B 、C 及化合物D 、E 、F 、G 、H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是D 物质的水溶液与金属铝反应,金属铝被氧化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⑦中刚生成的白色沉淀颜色会迅速发生变化,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H ,请写出由白色沉淀变成H 的化学方程式:___;

(3)检验G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时,在G 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 (4)工业上将氯气通入D 溶液中制取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1mol 氯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___mol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___(填名称);

(5)将0.1molA 的碳酸盐溶液和0.15molE 溶液混合,有如下两种方式:

A .将含A 的碳酸盐溶液逐滴加入到E 溶液中;

B .将E 溶液逐滴加入到含A 的碳酸盐溶液中;

理论上产生气体比较多的是___(填序号),多___mol 。

【答案】2H O 22234Fe(OH)O 2H O 4Fe(OH)++= 33Fe 3SCN Fe(SCN)+-+=

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 1 次氯酸钠 A 0.025

【解析】

【分析】

金属A 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 为Na ,由反应Na +①水→气体C D +,故C 为2H 、D 为NaOH ,则E 为HCl ,HCl 溶于水形成盐酸。金属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 ,F 与氯气反应生成G ,而G 能与NaOH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 ,故B 为Fe 、F 为2FeCl 、H 为3Fe(OH),据此解答。

【详解】

()1反应③是NaOH 水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本质是Al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氢氧

化铝再与NaOH 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金属铝被2H O 氧化,故答案为:2H O ; ()2步骤⑦中刚生成的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颜色会迅速发生变化,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2234Fe(OH)O 2H O 4Fe(OH)++=,故答案为:22234Fe(OH)O 2H O 4Fe(OH)++=;

()3检验3FeCl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时,在3FeCl 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离子方程式为:33Fe 3SCN Fe(SCN)+-+=,故答案为:33Fe 3SCN Fe(SCN)+-+=; ()4工业上将氯气通入NaOH 溶液中制取消毒液NaCl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规律可知,氯气中的Cl 有一半化合价升高,一半化合价降低,即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各占一半,1mol 氯气发生反应转移1mol 电子,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答案为: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1;次氯酸钠;

()5A .将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发生反应:

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n ,生成2CO 为10.15mol 0.075mol 2

?

=; B .将盐酸逐滴加入到含碳酸钠溶液中,先发生反应:233Na CO HCl NaHCO NaCl +=+,剩余0.05molHCl 、生成30.1molNaHCO ,而后发生反应: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生成20.05molCO ;故理论上产生气体比较多的是A ,多产生2CO 为0.075mol 0.05mol 0.025mol -=。

故答案为:A ;0.025。

5.A 、B 和C 为常见气体,A 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 是黄绿色气体;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 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室制取C 时,常用________(填“向下”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B 与D 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 向下 2Fe+3Cl 2

2FeCl 3

【解析】

【分析】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 为H 2;

B 是黄绿色气体,则B 为Cl 2;

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C 为NH 3;

D 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则D 为Fe 。

【详解】

(1)A 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 2,故答案为H 2;

(2)C 为NH 3,NH 3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向下;

(3)B 为Cl 2,D 为Fe ,Fe 在Cl 2中燃烧生成FeCl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关键。

6.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1)A、B、C、D的分子式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 Cl2 CO2 HCl H2+ Cl22HCl Cl2+ H2O = HCl + HClO Cl2+ 2NaOH =NaCl + NaClO+ H2O 2Cl2+2 Ca(OH)2=CaCl2+ Ca(ClO)2+ 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所以A是氢气;B为黄绿色气体,则B是氯气;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则D是HCl;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则C是二氧化碳。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AgCl,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所以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是A:H2; B:Cl2;C:CO2; D:HCl;

(2)氢气与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是H2+ Cl22HCl;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 = HCl + HClO;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化学方程式是Cl2+

2NaOH=NaCl+NaClO+ H2O;

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 Ca(ClO)2+ 2H2O。

7.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1)若A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A和B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在生成物C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白色沉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A与CO高温下反应可得到金属单质,写出该金属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若实验室中利用固体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为

_______。

(3)若B是黄绿色有毒气体,上述关系经常用于实验室尾气处理,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满B的试管口,看到的现象为______。

【答案】Fe3O4+8H+=2Fe3++Fe2++4H2O4Fe(OH)2+O2+2H2O=4Fe(OH)3Fe +4H2O(g)=?

Fe3O4+4H2↑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Cl2+2OH-=Cl-+ClO-+H2O试纸变为蓝色

【解析】

【分析】

(1)常温下,E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E是水;若 A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A是Fe3O4;B 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B是盐酸或稀硫酸;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C 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C是氯化亚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高温条件下Fe3O4与CO反应可得到单质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

(2)若C 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则C是NH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根据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

(3)若 B 是黄绿色有毒气体,则B是氯气,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

【详解】

(1)常温下,E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E是水;若 A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A是Fe3O4;B 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B是盐酸或稀硫酸;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8H+=2Fe3++Fe2++4H2O。C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C是氯化亚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Fe3O4与 CO 高温下反应可得到单质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3Fe +4H2O(g)=? Fe3O4+4H2↑;(2)若C 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则C是NH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是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检验氨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3)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若用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满氯气的试管口,看到的现象为试纸变为蓝色。

8.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C 、G 、H 为中学常见的单质,其中G 固态时呈紫黑色,C 、H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体,实验室常用E 在B 的催化加热下制单质H 。

(1)写出B 物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D 溶液中通入C 后的溶液中,分离出G 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锰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6I -+ClO 3-+6H + = 3I 2+Cl -+3H 2O 萃取

【解析】

【分析】

G 为紫黑色固体单质,且是常见单质,则G 是碘单质;实验室常用E 在B 的催化加热下制单质H ,实验室需要催化剂制取的气体单质只有氧气,所以H 为O 2,常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所以B 为MnO 2,E 是KClO 3;浓A 溶液与B (二氧化锰)加热可以生成气体单质C ,则A 为HCl ,气体C 为Cl 2,氯气可以与D(含I -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且D 与HCl 、KClO 3反应生成碘单质,根据元素守恒可知F 为KCl 溶液,则D 为KI 溶液。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B 为二氧化锰,故答案为:二氧化锰;

(2)该反应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的反应,故答案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3)该反应为KI 在酸性环境中与KClO 3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的反应,故答案为:6I -+ClO 3-+6H + = 3I 2+Cl -+3H 2O ;

(4)通过萃取可将碘单质从溶液中分离,故答案为:萃取。

【点睛】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有: 1、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式为: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用催化剂MnO 2并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2KClO 32 MnO 2KCl+3O 2↑;

3、双氧水在催化剂MnO 2(或红砖粉末,土豆,水泥,铁锈等)中,生成O 2和H 2O ,化学

式为: 2H2O2

2

MnO

2H2O+O2↑;

9.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应①的方程式:4HCl(浓) + MnO2MnCl2 + Cl2↑ + 2H2O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6I-+ ClO3-+ 6H+= 3I2+Cl-+ 3H2O 2H2O22H2O + O2↑(也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D 溶液与Pb(NO3)2 反应生成沉淀为PbI2,PbI2?Pb2++ 2I- ,

Ksp= c(Pb2+)·c(I-)2= c(Pb(NO3)2 ) ÷2 ·(10-2÷2)2= 7.0×10-9,

所以c(Pb(NO3)2 ) = 5.6×10-4mol·L-1

【解析】

【分析】

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则可推断知E为氯酸钾,B为二氧化锰,H为氧气,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可推断G为碘单质,A的浓溶液与B加热生成C,可推得C物质为氯气,则A为盐酸,反应C和D溶液反应生成F溶液和G,则D为碘化钾,F为氯化钾,据此答题。

【详解】

(1)反应①为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 + MnO2MnCl2 + Cl2↑ + 2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4HCl(浓) + MnO2MnCl2 + Cl2↑ + 2H2O ;

(2)反应②为氯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I-+ ClO3-+ 6H+= 3I2+Cl-+ 3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6I-+ ClO3-+ 6H+= 3I2+Cl-+ 3H2O;

(3)实验室可以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H2O22H2O + O2↑;

(4)D溶液与Pb(NO3)2 反应生成沉淀为PbI2,PbI2?Pb2+ + 2I-,

Ksp= c(Pb2+)·c(I-)2 = c(Pb(NO3)2 ) ÷2 ·(10-2÷2)2= 7.0×10-9,

所以c(Pb(NO3)2 ) = 5.6×10-4 mol·L-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5.6×10-4 mol·L-1。

CO-、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别其中所含离子,现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2

3

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

CO- K+ Cl-取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Na+和2

3

再加入足量稀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存在Cl-,若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不存在Cl-

【解析】

【分析】

CO-能和盐酸反应生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是紫色;2

3

成气体。检验Cl-的试剂是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详解】

(1)根据焰色反应显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无紫色,说明含有Na+、无K+;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存在CO32-,但不能确定是否有Cl-;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和CO32-,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的是Cl-。

(2)要检验是否存在Cl-选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所进行的操作和判断的依据为:取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存在Cl-,若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不存在Cl-。

11.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2。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为注明)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A.具有丁达尔现象

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纯化

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

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Fe3O4 FeCl2 3Fe+4H2O Fe3O4+4H2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AlO2-+CO2+H2O=Al(OH)3↓+HCO3- AD

【解析】

【分析】

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A为

H2O,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则B为Fe3O4,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丁为Al,D为Al2 O3 ,E为NaAlO2 ,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为HCl,结合转化关系可知,甲为Fe,乙为H2,F为FeCl2 ,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则H为Fe(OH)2 ,I为F(OH)3 ,G为FeCl3 。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B、F分别是Fe3O4;FeCl2;

(2)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3)H为Fe(OH)2,I为F(OH)3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4)E是偏铝酸钠,足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H2O=Al(OH)3↓+HCO3-;

(5)将G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是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其分散质直径在1-100nm 之间,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能和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现象,选项AD 正确。

12.物质A ~K 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D 、E 为气体单质,A 、H 为常见金属。试回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是________, I 是______。

(2)写出“C→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J→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溶液I 中滴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 FeCl 2 ()3+

3243Al 3NH H O=Al OH 3NH ?↓+++ ()33Fe 3OH =Fe OH ↓+-+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解析】

【分析】

黄绿色气体E 为Cl 2,红褐色沉淀K 为Fe(OH)3,金属H 与溶液B 反应得到I ,I 能被氯气氧化得到J ,J 与氢氧化钠反应得Fe(OH)3,可推知H 为Fe 、B 为盐酸、I 为FeCl 2,J 为FeCl 3,故B 为HCl 、气体单质D 为H 2,金属A 与盐酸反应得到C 为盐,能与氨气反应得到白色沉淀F ,且白色沉淀F 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G ,可推知A 为Al 、C 为AlCl 3、F 为Al(OH)3、G 为NaAlO 2,据此解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D 为H 2,I 为FeCl 2,

故答案为:H 2;FeCl 2;

(2)C 为AlCl 3,其与NH 3·

H 2O 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3243Al 3NH H O=Al OH 3NH ?↓+++;

故答案为:()3+

3243Al 3NH H O=Al OH 3NH ?↓+++; (3)J 为FeCl 3,其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3Fe 3OH =Fe OH ↓+-+,

故答案为:()33Fe 3OH =Fe OH ↓+-

+; (4)I 为FeCl 2,其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氧化而生成氢氧化铁,其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3.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足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让溶液复原的方法为_____ ,若M溶液为0.5 L,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共生成气体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则E溶液的俗称是

_______。

(3)若A是CO2气体,将一定量的A通入B溶液,得到溶液W,再向溶液W中滴入盐酸,相关量如图所示,则溶液W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化肥。A和B反应可生成气体E,E与D相遇产生白烟,工业上可利用E与D的反应检查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漏,是因为E与D可发生反应: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2Cl-+2H2O2OH-+H2↑+Cl2↑通入HCl 13 水玻璃 Na2CO3,0.005mol NaHCO3,0.005mol 3Cl2+8NH3===N2+6NH4Cl

【解析】

【分析】

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C为H2,D为Cl2;其生成的产物为HCl,F为HCl;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产生H2、Cl2,则M为NaCl,B为NaOH。

【详解】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足量)时,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溶液中出来的为氢气和氯气,则溶液还原

时,应加入HCl恢复;两极共生成气体1.12 L,则生成n(H2)=n(Cl2)=

1.12

222.4

=0.025mol,则

溶液中产生0.05mol的OH-,c(OH-)=0.05mol?

0.5L

=0.1mol/L,则c(H+)=10-13 mol/L,pH=13;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A为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生成硅酸钠,其溶液俗称水玻璃;

(3)若A是CO2气体,根据图像可知,开始时未产生气体,且生成气体消耗盐酸与未生成气

体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2:1,则溶液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液,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Na 2CO 3,0.005mol ;NaHCO 3,0.005mol ;

(4)若A 是一种化肥,E 与HCl 相遇产生白烟,则E 为氨气,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固体,方程式为3Cl 2+8NH 3===N 2+6NH 4Cl 。

14.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

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 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白色胶状沉淀。

A ①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水中加入X 物质,X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A ②与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

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周期,同时A 在X 中燃烧,生成3(AX 和5AX )白色烟雾,常温常压下

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①若A 为该元素的白色固体单质,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分子式为4A ,则1molA 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_________A N ,B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X ②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 为淡黄色固体,B 、C 的水溶液均为碱性,A 溶于水后可与X 反应生成C ,常温下,X 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A ①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

B 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ⅢA 族 抑制 ()3223Al 3AlO 6H O 4Al OH +-

++===↓ 6

22Cl H O H Cl HClO +-+=++ 离子键、共价键

()()()()()

233c H c HCO c OH c CO c Na +---+<<<< 【解析】

【分析】

A 、

B 、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 含有铝离子,B 为氢氧化铝,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

①A 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 ;加入X 为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程度;

②A 与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 ,是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2)①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 -结构,同时A 在X 中燃烧,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磷,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依据磷单质分子式为P4分析共价键数,三氯化磷是共价化合物,写出电子式;

②X 与水反应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电解质;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 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 产生,则A 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x 为二氧化碳;

①A 为氢氧化钠使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据此分析化学键类型;

②C 为NaHCO 3,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

【详解】

()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 含有铝离子,B 为氢氧化铝,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

A ①、

B 、

C 中含有的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为Al ,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 族,向水中加入X 氢氧化钠是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抑制;

A ②的水溶液含有铝离子,C 水溶液含有偏铝酸根,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223Al 3AlO 6H O 4Al(OH)+-++=;

()2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 -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白磷,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

A ①是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1molA 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6N A ;

B 为三氯化磷,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三氯化磷B 的电子式为;

X ②为2Cl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Cl H O H Cl HClO +-+=++;

()3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 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 产生,则A 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x 为二氧化碳;

A ①为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为共价键,属于A 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C ②为3NaHCO ,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23

3c CO c H c OH c HCO c Na -+--+

<<<<。 【点睛】

解无机推断题常见思维方法:①正向思维: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依题目

的意思,按一定的层次结构逐步推理,从而得出结论;②逆向推理:以最终产物(或题中某一明显特征)为起点,层层逆推,以求得结论;③猜想论证:先根据题意凭直觉猜想初步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代入到题中去验证,若与题中所给条件、题意吻合,即为答案;④综合分析:根据题设条件、过程产物、最终产物的特征、反应规律、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得出结论。

15.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Cu2+、Ba2+、C1-、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现分别取3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实验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存在K+?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Mg2+、Cu2+、Ba2+ SO42-、CO32- NH4++OH-=NH3↑+H2O 是

【解析】

【分析】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Cu2+,Ba2+、Mg2+和SO42-、CO32-不能同时存在,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存在Cl-、SO42-、CO3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说明一定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含Mg2+;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彻底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SO4、BaCO3,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CO32-,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含Ba2+,K+、是否存在依据离子物质的量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计算进行判断。

【详解】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Cu2+,Ba2+、Mg2+和SO42-、CO32-

不能同时存在,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存在Cl-、SO42-、CO3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说明一定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一定不含Mg2+;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彻底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SO4、BaCO3,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CO32-,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含Ba2+,K+、是否存在依据离子物质的量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计算进行判断;

(1)上述分析可知,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Ba2+;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SO42-、CO32-;

(3)实验b发生反应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NH4++OH-=NH3↑+H2O;

(4)题干信息可知,NH4+物质的量 0.05mol,SO42-物质的量为0.01mol,CO32-物质的量为0.02mol,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假设溶液中一定含有K+,溶液中电荷守恒

c(K+)+c(NH4+)=2c(SO42-)+2c((CO32-),c(K+)=0.2mol/L,溶液中可能存在Cl-,所以

c(K+)≥0.2mol/L,即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

【点睛】

破解离子推断题的几种原则:①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O42-、Cr2O72-);②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③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④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中化学卤素

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 氧化性:F?> Cl?> Br?> I?> At?,但还原性相反。 氟 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 氯 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有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HCl与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盐酸,次氯酸氧化性很强,可用于漂白。氯的水溶液称为氯水,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成HCl与氧气。液态氯气称为液氯。HCl是一种强酸。氯有多种可变化合价。氯气对肺部有强烈刺激。氯可与大多数元素反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最高金属氯化物 溴 液溴,在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体,可溶于水,100克水能溶解约3克溴。挥发性极强,有毒,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粘膜等。水溶液称为溴水。溴单质需要加水封存,防止蒸气逸出危害人体。有氧化性,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常温下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

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页 1 第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

高考化学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下列各变化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 L气体G(标准状况)时,消耗F ___________g。 【答案】Cl2 O2 2Na2O2 +2H2O= 4NaOH + O2 Cl2+2NaOH=NaCl+NaClO+H2O 15.6 【解析】 【分析】 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推测E为水,F为淡黄色粉末,推测为过氧化钠,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 在结合反应①②的情况,即可推断反应①为:Cl2+2NaOH=NaClO+NaCl+H2O,反应②为 2Na2O2+2H2O=4NaOH+O2↑,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 O2。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Cl2、O2。 故答案为Cl2;O2; (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 4NaOH + O2, 故答案为2Na2O2 +2H2O= 4NaOH + O2; (3)A和B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在反应2Na2O2 +2H2O= 4NaOH + O2↑,每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L,消耗的 Na2O22mol.即156g。现在产生了2.24 L气体G(标准状况),则消耗Na2O2质量为15.6g, 故答案为15.6。 2.下列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丙为黄绿色的单质气体,乙、丁是常见无色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C常温下为一种液体,B、D分别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体,G为淡黄色固体,J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I为红褐色固体,F为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评价选择题专项测试及解析

课后作业---选择题专项微测二 微测5化学实验评价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乙装置:可用来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丙装置:可用来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丁装置:可用来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SO3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c后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装置a只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C.实验室制取SO2或O2可使用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D.V2O5是催化剂并且也会参与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HI溶液加入Fe(NO3)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混合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 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B取少量Mg(OH)2悬浊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浓CH3COONH4溶液Mg(OH)2溶解CH3COONH4溶液 呈酸性 C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 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 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 含有不饱和烃 D将海带剪碎,灼烧成灰,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硫酸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I2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 体,红色变浅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 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 -2 C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 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氯气 D 向10mL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 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 sp[Cu(OH)2]<K sp[Mg(OH)2]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 升)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①②③均为有单质参与的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参与反应,B溶液遇KSCN显血红色,且②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上述C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Fe3+=3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SiCl4①③ 2C+SiO2Si+2CO↑ 【解析】 【分析】 (1)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则A应为Fe,B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②为Fe与氯化铁的反应;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参与反应,且②为化合反应,则该非金属气体为Cl2,B为氯化铁,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由分析知C为氯化亚铁,检验Fe2+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其中②为Si和Cl2化合生成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③。 2.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如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___,D是________,G是________,H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CO2 CaCl2 HClO O2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①⑤ 【解析】 【分析】 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则A是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G在光照下反应,应为HClO,生成的气体H为O2,则F为HCl,B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产生E,E与HCl反应产生B与C反应产生G为HClO,所以C应为 Ca(ClO)2,D为CaCl2,无色气体B应为CO2,沉淀E为CaCO3,以上推断符合题目转化关系,结合物质的性质和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详解】 根据上述推断可知A是Cl2,B是CO2,C是Ca(ClO)2,D是CaCl2,E是CaCO3,F是HCl(盐酸),G是HClO,H是O2。 (1)由以上分析可知B是CO2,D为CaCl2,G为HClO,H为O2; (2)反应①为Cl2和石灰乳Ca(OH)2的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由于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所以漂白粉在空气中可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 (3)A为Cl2,Cl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反应①⑤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③④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⑤。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铁及其化合物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铁及其化合物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 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物质X是某新型净水剂的中间体,它可以看成由AlCl3(在180℃升华)和一种盐A按物质的量之比1:2组成。在密闭容器中加热X使之完全分解,发生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时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高温下,若在密闭容器中长时间煅烧X,产物中还有另外一种气体,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 【答案】AlCl3·2FeSO4 Al3++2H++6OH-=AlO2-+4H2O 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解析】 【分析】 固体氧化物B溶于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混合液变血红色,说明B中含有Fe3+,则B为Fe2O3,C为FeCl3溶液,无色D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则D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A中含有Fe、S、O元素,A加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则盐A为 FeSO4,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3.2g 160g/mol =0.02mol,生成二氧化硫为 0.448L 22.4L/mol =0.02mol, 由Fe、S原子为1:1可知生成SO3为0.02mol,4.27g混合晶体E为AlCl3和SO3,AlCl3的物 质的量为4.27g-0.02mol80g/mol 133.5g/mol =0.02mol,X的组成为AlCl3?2FeSO4,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X的化学式为AlCl?2FeSO4;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则硫酸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相等,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H++6OH-=AlO2-+4H2O; (3)若在高温下长时间煅烧X,生成的三氧化硫再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另一种气体分子式是O2,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本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2.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D、E有如下转化(已知A、B、C、D、E均含有同一元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

卤族元素的代表:氯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alogen 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氧化性:F?> Cl?> Br?> I?> At?,但还原性相反。 氟 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 氯 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有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HCl与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盐酸,次氯酸氧化性很强,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元素周期律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元素周期律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高温下,正硅酸锂(Li 4SiO 4)能与CO 2发生反应,对控制CO 2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核外电子占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轨道;Li 、C 、Si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 (2)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锂强,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说明理由_____。 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Li 4SiO 4与CO 2发生如下反应: Li 4SiO 4(s)+CO 2(g)Li 2SiO 3(s)+Li 2CO 3(s)。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反应20min ,测得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8.8g ,则0~20min 内CO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4)在T 1、T 2温度下,恒容容器中c(CO 2)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若T 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 2)为amol· L -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通入一定量的CO 2,重新达到平衡时c(CO 2)为bmol· L -1。试比较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5 SiO 2 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 21c CO 0.005mol·L -1·min -1 放热 a=b ,通入一定量的CO 2,平衡会正向进行,但由于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c CO 不变,故达到新平衡时c (CO 2)不变,即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硅是14号元素,基态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2,其核外电子共占有5种能量不同的轨道;Li 、C 、Si 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Li 2O 、CO 2、SiO 2,Li 2O 是离子晶体、CO 2是分子晶体、SiO 2是原子晶体,故答案为:5;SiO 2; (2) 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锂强,从原子结构解释: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故答案为: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攻关选择题专练(四)(解析版)

    选择题专练(四)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中:Si是亲氧元素,在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A错。B中:在发动机内,高温下空气中的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合物,不是汽油中含有氮元素,B错。C中:明矾不能杀菌消毒,C错。D:用惰性电极作辅助阳极,铁闸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被保护,成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D正确。选D。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室温下,下列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NH4Cl、NH4Fe(SO4)2的两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含有的NH4+离子数目均小于0.1N A,且n(NH4+):NH4Fe(SO4)2>NH4Cl B.向1L 0.1 mol/L NH4Fe(SO4)2的加入足量Cu粉,转移电子数目0.2N A C.0.1 mol/L NH4Cl溶液中一定存在如下关系:c(NH4+)+c(NH3·H2O)=0.1mol/L D.加水稀释后,两溶液中c(OH-)均减小 【答案】C 【解析】等体积并不一定是指1L,,所以不能说NH4+的数目小于0.1N A,A错。B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由此可知:0.1molFe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0.1mol,B正确。C:.0.1 mol/L NH4Cl溶液的物料守恒为c(NH4+)+c(NH3·H2O)=0.1mol/L,C正确。NH4Cl、NH4Fe(SO4)2溶液呈酸性,加水稀释,c(H+)减小,故c(OH-)增大,D错。选C。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异戊烷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B.油脂属于酯类,有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被氧化生成CH3COOH D.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铁粉,振荡,导出的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答案】A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华法林(Warfarin)又名杀鼠灵,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E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含有-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甲苯酯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3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及产物的性质,可确定A为,在光照条件下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催化氧化生成D(),D 与CH3COCH3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和水。 【详解】 (1)A为,名称为甲苯,E为,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答案为:甲苯;酯基; (2)由以上分析知,B 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3)C()催化氧化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 (4)⑤为与(CH 3CO)2O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和CH 3COOH ,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⑧为与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a .能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含有-CHO 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它们为苯环上有-OH(酚)、-CH 2CHO 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3种,苯环上有-OH(酚)、-CHO 、-CH 3三个取代基的异构体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13;。 【点睛】 F 的13种同分异构体,含有3个取代基的异构体为,,(其中,-CH 3位于序号所在的位置),(共3种)。 2.乙醛是制备乙酸、乙酸衍生物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乙醛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_____。 (2)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后,迅速伸入乙醇中,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反复上述多次操作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______生成。 (3)写出检验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上述反应显示乙醛具有______性。 (4)已知甲酸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若某甲酸溶液中可能混有乙醛,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是否含有乙醛并写出简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有机化学中将紧邻官能团的第一个碳原子成为α—C ,α—C 上的H 就称为α—H ,醛的α—H 较活泼,可以和另一个醛的羰基进行加成,生成羟基醛,如: 设计一条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正丁醇CH 3CH 2CH 2CH 2OH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反应试剂反应条件??????→ B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doc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 每一轮的复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一)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二)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三) 稀硫酸 稀硫酸为高中阶段常见的强酸之一,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除去稀硫酸所具备的酸的通性之外,还具备以下特性: 首先,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沸点高),这一物理性质常被用来在实验室中制取诸如氯化氢、硝酸等物质。 其次,吸水性。浓硫酸中的硫酸分子有着强烈的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