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痛论文

神经痛论文

神经痛论文
神经痛论文

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616-01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有害因素侵袭机体的一个信号。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个信号是通过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感受器和传导痛觉的周围神经元来进行传递的。这种痛觉的感受器和传入纤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髓鞘的细纤维,即a-?纤维,或ⅲ类纤维,其兴奋域较低,传导速度20~40米/秒,一类为无髓鞘纤维,即c纤维或ⅳ类纤维,其兴奋域高,传导速度慢,2米/秒以下。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和一些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其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及血管壁,其中枢端经后跟或颅神经根进入脊髓后角,或脑干的相应感觉核。现将常见的神经痛分述如下:

1 颅神经的神经痛

1.1 三叉神经痛: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多发生于成年或老年人,女性较男性较多,第一支(眼支)较少受累;第二支(上颌支)和第三支(下颌支)常受累,单侧多发,双侧极少、典型的临床表现:(1)急来急去的发作性剧痛。疼痛发作常突如其来如闪电,也可因说话、打哈欠、刷牙、漱口、洗脸、刮须、咀嚼、吞咽而诱发,其痛如刀割、针刺、烧灼或电击、患者表现痛苦不安,以手掩面或揉面,严重时可出现反射性面肌抽搐(痛性痉挛),持续时间短,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 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

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肋间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自1907年首先由Braun等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胸腹部手术及疼痛治疗[1]。剖胸手术后剧烈疼痛是阻碍呼吸功能恢复和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阿片类药物、持续硬膜外镇痛常导致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尿储留等并发症,并非理想的镇痛方法,而肋间神经阻滞因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较少的副作用,逐渐成为剖胸术后镇痛方法的首选[2]。本文将肋间神经阻滞从应用解剖、阻滞方法、临床应用、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1.应用解剖[3、4] 胸神经(thoracic nerve)的前支称肋间神经,与颈、腰、骶、尾的前支不同,不组成葱丛,故皮支比较明显。T1-2分布于上肢和上胸部,T3-6只分布于胸壁,T7-11分布于胸腹壁,T12神经前支走行于肋下称肋下神经。 肋间神经起自胸椎旁神经的前支,典型的肋间神经有四个重要分支,第一支为成对的灰白交通支,从前面穿过与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链相接。第二支为后皮支,支配椎旁区的皮肤和肌肉。第三支为外侧皮支,向前恰到腋中线,支配大部分胸腹部皮肤。第四支为前皮支,支配中线部位的胸腹部皮肤。有时,一些肋间神经的终末支会跨越中线,支配对侧的胸腹壁的感觉。肋下神经和L1的一些神经纤维共同构成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 上6对胸神经的前支(图1)[1]: 第1胸神经:有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并接受第2肋间神经的交通支。第1胸神经的前支在第2肋横突前韧带处分为大小两支。大支向外上加入臂丛,小支为第1肋间神经,穿行于肋间肌之间,并支配该肌,近胸骨时穿出至皮下,为胸前第1皮支,此支常无或细小。第1胸神经也常无外侧皮支。 第2-6肋间神经出椎间孔后,位于胸膜和肋间韧带之间,在胸骨旁穿出支配皮肤称前皮支。肋间神经肌支,走行于肋间肌发出小支支配肋间内外肌及腹横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行至肋骨角附近分出,与主干伴行,到达腋中线,向外穿过肋间外肌及前锯肌至皮下,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分布于胸外侧皮肤,还发出乳房外侧支至乳房,后支向后分布于肩胛骨下部的皮肤。前皮支分布于相应肋间隙前皮肤。在女性第2、3、4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至乳房,称乳房内侧支。第2肋间神经,发出外侧皮支,分为前、后两支后,前支细小或无,常与锁骨上神经相结合,后支粗大称肋间臂神经、或与臂内侧皮神经及第1、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相结合,至臂后内侧皮肤,甚或替代臂内侧皮神经。 当第1、2肋间神经均无前皮支时,锁骨下窝、胸上部、肩胛骨上缘、腋窝的皮肤由锁骨上神经(C3-4)支配,有时可至乳头以下。第1、2肋间神经解剖上特殊,在上述部位定位诊断和选择阻滞部位时,应灵活多变。 第7-12肋间神经在肋间行走与前6对相同,在腹部,斜向前下进入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再穿腹直肌鞘至皮下。 肋间神经与肋骨解剖关系:肋间神经可分为后部、中间部、前部三部分,后部为出椎间孔至肋角之间,此部由于肋沟消失,肋间神经和肋间血管位于肋间隙中间,肋间神经紧贴胸膜。中间部为肋角至肋骨骨部末端部分,上端肋角距后正中线约6cm,下端(第10肋角处)约10cm,第11、12肋,无肋角。此处肋间神经开始位于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此处肋沟最宽最深,神经与血管排列顺序为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神经。前部肋间神经走行各有差异,但一直沿肋骨下缘

耳鼻喉试题

1. 鼻中隔易出血区主要原因是血管: A. 丰富 B. 太脆 C. 太粗 D. 弯曲 E. 易暴露 2. FESS中广泛采用的术式: A. Galdwell-Luc 术式 B. Kennedy 术式 C. Messerklinger 术式 D. UPPP 术式 E. Pearson 术式 3. 鼻窦是: A. 均开口于中鼻道 B. 在出生时均已发育 C. 没有不发育的鼻窦 D. 每对鼻窦大小一样 E. 以上都不对 4. 鼻丘位于: A. 上鼻甲前端 B. 中鼻甲前端 C. 下鼻甲前端 D. 中鼻道前端 E. 鼻中隔 5. 欲了解上颌窦粘膜纤毛功能状态,下列何种影像学检查法为佳: A. 平片 B. 造影 C. 断层片 D. 多轨道断层片 E. CT 6. 下列骨折哪个最容易引起脑脊液鼻漏: A. 额窦骨折 B. 上颌窦骨折 C. 筛窦骨折 D. 眶底爆折 E. 鼻骨骨折 7. 鼻疖切忌挤压是由于可以发生: A. 剧烈疼痛 B. 颈静脉栓塞 C. 海绵窦栓塞 D. 球后视神经炎 E. 急性鼻窦炎 8. 哪些症状不符合急性鼻炎: A. 发热头痛 B. 鼻塞及嗅觉障碍 C. 鼻腔内有黄绿色脓性痂皮 D. 流水样或粘性鼻涕 E. 鼻粘膜充血 9. 下鼻甲部分切除原则上不超过切除下鼻甲的: A. 1/2 B. 1/3 C. 1/4 D. 1/5 E. 1/6 10. 干酪性鼻窦炎首选治疗: A. 青霉素肌注 B. 上颌窦穿刺 C. 置换疗法 D. 手术治疗 E. 维生素口服 11. 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鼻粘膜中,发现较多的细胞是: A. 嗜酸性细胞 B. 肥大细胞 C.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D. 杯状细胞 E. 嗜中性细胞及巨噬细胞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导语:肋间神经痛又称为前胸壁综合征,是前胸部疼痛常见的原因,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往往会对患者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这种疼痛一般是经常 肋间神经痛又称为前胸壁综合征,是前胸部疼痛常见的原因,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往往会对患者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这种疼痛一般是经常性的,时有发作性加重,有些患者甚至在呼吸时都会加剧疼痛,咳嗽、喷嚏时疼痛更为严重。而且肋间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殊治疗,一般是通过止痛药或理疗的缓解,也可以通过食疗、针灸等方法治疗。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依靠各种激素类药物实现镇痛效果,但只能暂时性缓解疼痛症状,对于疾病治疗意义不大,更不可能对肋间神经痛实现根治。而且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会对人体产生诸多副作用,进一步影响机体免疫力,使疾病更加迁延难愈。 2、手术治疗:采取手术治疗是西医药物治疗无效的无奈之举,但肋间神经痛并非能够“一切了事”,手术切除一方面创伤大、风险高,对患者机体正气损伤极大;两一方面,手术后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各种肺炎、软组织坏死、脓肿等,更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患者自身痛苦。 3、外敷治疗:思华堂骨科的舒肋消肿膏选用一系列具有活血行气、通滞化瘀之功效中药成分,针对疾病病源之风寒湿邪、气血瘀滞,可达驱风除湿、调和气血之功效,外治之法直接敷贴,药性渗透作用强,从而快速治愈肋间神经痛顽疾。 4、饮食疗法:应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制品。如辣椒、香烟、烈酒、生食、冷荤及含大量动物脂肪的食品。宜多吃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甲鱼、乌龟、海龟、沙虫、青鱼、鲨鱼、水蛇、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3:42.2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作者:易明琪 [导读] 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76.67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 评分为2.71±0.87 分,对照组为4.37±1.54 分,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7±2.71 d,对照组为15.27±3.48 d,P<0.05。结论单纯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原发性;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mple neural endoscopic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application effect.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0)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n = 30)accept simple neural endoscopic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prognosi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3.33%,76.67%,the control group(P < 0.05;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ain VAS score was 2.71± 0.87 points,4.37±1.54 points,the control group(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7.17± 2.71 d,15.27 ± 3.48 d,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the simple neural endoscopic vascular decompres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herapy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to improve the patients' pain degree,improve the effect of prognosis has a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trigeminal neuralgia.Primary;Nerve endoscopy;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触电样、刀割样、针刺样或闪电样的剧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法[1],其可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有限。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血管减压术逐步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对患者的康复可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和传统药物保守治疗进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31~58 岁,平均年龄42.85±4.82 岁,单纯性三叉神经痛22 例,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33~59 岁,平均年龄41.13±4.96 岁,单纯性三叉神经痛23 例,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脑部CT检查均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②观察患者均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且无手术禁忌症;③对照组患者对治疗药物无用药禁忌;④患者无其他基础性疾病、无严重肝肾疾病;⑤患者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可与医护人员自主交流;⑥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时给予临床干预和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即卡马西平,口服,首药剂量100 mg/次,bid,而后每日将剂量增加100 mg[2],直至疼痛控制或患者无法耐受为止,苯妥英钠,口服,0.1 ~0.2 g/次,bid或tid,每日最大给药剂量≤0.6 g,维生素B1、B6,口服,10 ~20 mg/次,tid,维生素B12,肌肉注射给药,100~200 μg/次,qd,山莨菪碱,口服,5 ~10 mg/次,tid,菸酰胺,口服,100 mg/次,tid,连续给药10 d。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即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患侧的肩部垫高,采用乙状窦后入路,于乳突后发迹做2.5 cm~3 cm直切口,骨窗范围控制在1.5 cm×1.5 cm,使患者乙状窦和横窦交界处暴露,将硬膜弧形剪开,铺薄层脑棉片将水平裂蛛网膜分离,使脑脊液释放,当患者脑压下降后,沿小脑的表面置入0°神经内镜[3],缓缓进入患者桥小脑角,将蛛网膜分离,进一步释放脑脊液,而后于面听神经上间隙将三叉神经周围的蛛网膜松解,自三叉神经上方和下方分别观察三叉神经出脑干部位和后根全程,确定责任血管后,将其锁定,将神经内镜的镜头保持在有利于手术操作的位置,将神经周围粘连的蛛网膜剪开,将责任血管游离,将Teflon棉片垫于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之间,确认无其他责任血管后,且无出血后,取出神经内镜,手术完毕。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身体指标恢复正常,可正常进行工作、生活;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疼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可进行生活、工作,存在轻微并发症;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疼痛仍然明显,甚者较治疗前加重。预后情况考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可视量表(VAS)进行评价,满分10 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VAS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

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软化后外贴、加压包扎,利用药物的温热和活血的

胸壁肌肉和肋间神经痛

胸壁肌肉和肋间神经痛 (一)肋间神经痛(intercostal neuralgia) A.临床特点:该病为临床常见疾患,多为继发性。如下疾病常可导致肋间神经痛: ★胸部疾患:各种因素导致的胸膜炎、肺癌侵犯胸膜、肋骨骨折或肿瘤、胸部手术后等; ★脊柱病变:脊柱结核、肿瘤、椎间盘突出侵犯或压迫神经所致; ★其他:带状疱疹、糖尿病、肾炎等。疼痛为刺痛或呈烧灼样,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并沿肋间神经走行放射,常伴有该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肌肉痉挛。 B.治疗: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行肋间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包括:肋缘下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胸膜腔阻滞。另可辅以口服镇痛药。 (二)软骨炎(costochondritis)(前胸壁综合征) A.疼痛特点:前胸壁单侧或双侧的持续性疼痛,通常在T↓(3、6、7)肋软骨处;咳嗽、深呼吸或触压时疼痛加重。 B.伴随症状和体征:肋软骨疼痛局部无肿胀;年轻人较老年人发病率为高;如发病部位在左面,则常会顾虑心脏疾病,故应注意鉴别。 C.治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肋间神经阻滞。 (三)Tietze综合征(Tietze syndrome) A.疼痛特点:在胸前第2或第3肋软骨连接处出现局限性、中度、钝性、持续性 疼痛;触压、咳嗽、胸部运动时,以及呼吸系统感染时症状加重。 B.伴随症状和体征:胸肋关节肋软骨肿胀、触压痛;该病常高发于50岁以后人群;放射学检查无阳性发现。 C.治疗:痛点阻滞;口服非甾体类药物。 (四)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 A.胸廓前部(胸大肌、胸小肌、斜角肌、胸骨肌及肋间肌): a.疼痛特点:通常导致胸前部疼痛,病变部位较深,疼痛呈持续性;活动时加重;胸骨肌和胸肌疼痛时可类似心绞痛症状。在肌肉激发点处局麻药注射后可使症状缓解。 b.伴随症状和体征:可有由于搬运重物导致的严重的拉伤;局部压痛,有激发点,身体活动不受影响。 c.治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理疗、痛点阻滞。

神经病学思考题

思考题: 1.颅神经及颅神经纤维的分类。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按照功能不同分为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感觉神经(Ⅰ,Ⅱ,Ⅷ)、混合神经(Ⅴ,Ⅶ,Ⅸ,Ⅹ)。有些脑神经(Ⅲ,Ⅶ,Ⅸ,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2.12对颅神经损伤症状有哪些? Ⅰ、嗅神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Ⅱ、视神经损害视力障碍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与胀感、视物模糊,继之症状加重,表现视力明显降低或丧失。视野缺损可分为两种:①双颞侧偏盲②同向偏盲。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外展神经: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头向健侧歪斜。完全性瘫痪多为周围性,而不完全性多为核性。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运动,伴有复视,下楼时复视明显,致使下楼动作十分困难。头呈特殊位,呈下颏向下头面向健侧的姿势。 3、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内斜视,不能外展,并有复视。 Ⅴ、三叉神经痛:特别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放射性疼痛,性质剧烈,呈针刺、刀割、烧灼、撕裂样,持续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停,每次疼痛情况相同。疼痛发作时伴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涎。偶有面部表情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称为“痛性抽搐”。起初每次疼痛发作时间较短,发作间隔时间较长,以后疼痛时间渐加长面间隔时间缩短,以致终日不止。 2、三叉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患者常述咬食无力,咀嚼困难,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的减弱与消失。 Ⅶ、面神经损害: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或表浅,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面颊部被牵向健侧,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2、面肌痉挛 Ⅷ、前庭蜗神经:蜗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和耳鸣,前庭神经损害: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 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损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咽反射消失。舌咽神经受刺激时,可出现舌咽神经痛。 Ⅺ副神经:一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患侧下垂并耸肩无力。双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患者头前屈无力,直立困难,多呈后仰位,仰卧时不能抬头 Ⅻ舌下神经:.单纯周围性舌下神经损伤单侧性舌下神经麻痹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侧舌肌萎缩;两侧舌下神经麻痹则舌肌完全瘫痪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并有言语吞咽困难 3.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及咽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是什么?临床意义? 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意义:该传到路径上的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光反射消失和瞳孔散大。调节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临床意义:调节反射缓慢见于艾迪瞳孔,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几乎消失,调节反射缓慢出现和缓慢消失。调节反射消失(1)伴随上眼睑下垂:可能存在动眼神经病变;(2)无下眼睑下垂:可见于应用散瞳药物后。角膜反射: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传出神经为面神经。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者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下颌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有三叉神经,且传出神经还有舌咽神经。。临床意义:下颌反射亢进说明支配舌咽神经的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多见于假性球麻痹。咽反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反射消失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害。 4.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出现哪些视野障碍?临床意义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视野缺损;癔症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正中病变,可出现双眼颞厕偏盲,如垂体瘤等压迫;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3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4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如基底节区脑血管病。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现象限盲,如视辐射颞叶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如颞叶后部肿瘤。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如顶叶肿瘤。5枕叶视中枢损害:枕叶视皮质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一侧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存在黄斑回避现象。 5.瞳孔的神经支配有哪些?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瞳孔的神经支配: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和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3外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可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角肿瘤、糖尿病等。 6.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核性感觉障碍及三叉神经完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 2.核性感觉障碍:(1)分离型感觉障碍A,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2)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A.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痛、温觉障碍。B.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出现痛、温觉障碍。。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时,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并可伴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3.三叉神经完全型损害

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第十节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多有前驱症状,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2.局部有感觉过敏和神经痛、烧灼感。 3.部位多呈单侧非对称性沿一定皮肤神经分布。 4.病程2~4周。 (二)体征 1. 多在侧胸壁,一个或几个邻近的肋间神经分布区出现皮疹.潮红.丘疹,水疱,内容透明澄清,类似珍珠,患部炎症明显有红晕。 2. 新旧疱疹成群分布排列呈带状,数天后水疱松弛,内容物混浊化脓或水疱破裂,露出糜烂底面,,最后干燥结痂,一般不留瘢痕。 3.不典型皮疹有:仅出现丘疹不发生水疱即吸收者称不全性带状疱疹;疱疹大如豌豆至樱桃者称大泡性带状疱疹;内容呈血性称出血性带状疱疹;中心坏死结黑色痂皮称坏疽性带状疱疹;病势进行,皮疹遍延全身者称泛发性带 状疱疹。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病毒分离可呈阳性。

【诊断要点】 1.根据前驱全身症状,患者皮肤过敏伴神经痛。 2.皮疹呈单侧性发疹,沿神经分布,多数水疱簇集成群,排列成带状而可诊断。 3.病程急,很少复发。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严重病例应休息,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注意局部卫生,防止水疱破裂和继发感染。对继发感染者宜抗炎处理。 2. 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干扰剂药物如干扰素。 3. 口服维生素B1或肌注维生素B12%。 4. 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者。 5. 物理治疗、针灸、经皮电刺激疗法对缓解疼痛有效。 6. 早期并用神经阻滞治疗可达到: (1)镇痛效果。 (2)促进治愈。 (3)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阻滞治疗可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椎旁注药和交感神经阻滞。 7. 口服镇痛药可选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外用止痛药物可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辣椒素。

肋间神经痛鉴别诊断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根或几根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胸痛原因之一。 按发病原因临床上通常将肋间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肋间神经痛两种。因感染性或中毒性原因而致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者则属少见。其中的大多数人是因邻近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胸神经的刺激、压迫所致,如: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因此,出现以根性肋间神经痛为主的病理形态。肋间神经痛一般根据症状即可诊断,普通X线平片只对鉴别诊断有用。而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有必要进行胸透、胸椎X线摄片、腰穿等。另外,需作B超、心电图检查以排除肝胆、心血管、肺脏疾病。 临床表现: 1、疼痛表现为发作性的沿某一肋间神经走向的刺痛或灼痛,咳嗽、喷嚏、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以单侧单支为最多。 2、疼痛范围局限于病变肋间神经分布区,多见于一侧5~9肋间。患部呈弧型剧痛,并有固定痛点,呈阵发性加剧。 3、沿着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及其相当皮肤部位有压痛点,特别是在其外侧皮神经的起点处。最恒常的压痛点在脊椎旁、腋线及胸骨旁。 4、X线检查及其他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5、经B超、心电图及X线摄片检查排除肝胆、心血管、肺脏疾病及外伤病史 肋间神经痛鉴别诊断2--胸肌内筋膜炎 文章来源:神经疼治疗网2008-9-18 14:58:30 胸肌内筋膜炎也可继发肋间神经痛,胸肌内筋膜炎的表现有: ⒈胸弥漫性疼痛,多以前为主,疼痛较剧烈者,可影响运动及睡眠。 ⒉点状压痛及皮下结节,患者多能用指明确指出其痛点;压之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沿该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末稍传导,反射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有时可在痛点处触及结节样硬块。 ⒊颈椎及双上肢活动受牵感。由于肌筋膜炎使深部肌肉的舒缩活动受限制,当颈椎及双上肢活动时,患者有受牵拉之僵硬感或使疼痛加剧。 一治疗原发病胸肌内筋膜炎为主.

CCTV健康之路文字稿-远离疼痛困扰

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本期内容往期内容有问有答 远离疼痛困扰(2002年6月21日) 李少岩:副主任医师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左图) 严相默:教授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右图)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疼痛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疼痛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反应? 李少岩:简单地说疼痛是人体受伤后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心理上的体验。从医学角度上说,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性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射,来看一张图:红色的部分表示大脑,蓝色表示脊髓,红色的线代表疼痛的传入途径,绿线代表大脑收到信号以后的传

输途径,比如人体如果由于外伤、肿瘤、或其它炎症引起了疼痛性疾病,痛觉信号沿红线向上传,首先传到脊髓,再由脊髓传到大脑,到达大脑以后人体才会感到疼痛,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情绪和心血管方面的反应,同时大脑综合信号后产生一个传出途径,沿着绿线传向脊髓,从脊髓到达疼痛的部位,引起局部的血管收缩、肌肉痉挛,这样就会加重疼痛部位的缺血和缺氧,缺血与缺氧又会造成疼痛物质的产生,从疼痛学上说这叫恶性循环。 严相默:人有了疼痛以后,不仅是单纯的疼痛而且会产生很多情绪上的变化、血压升高、恐惧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种疼痛的状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人体的器官代谢功能都可能发生异常,这种代谢功能的异常还会引起顽固性的疼痛,顽固性疼痛有时远远超过了原发疾病的损害,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的疼痛专科就诊。 主持人:疼痛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李少岩: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吃镇痛药、理疗等,可以针对一些轻度或中度的疼痛进行治疗,疼痛科目前可以诊治一百三十几种疼痛性疾病,其中有一些经过治疗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好转,我们称之为顽固性疼痛。比如三叉神经痛,它被人们称之为疼痛之王,是发生在患者面部的一种非常顽固和剧烈的疼痛,运用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必须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治疗。 主持人:可以运用吗啡、杜冷丁等药物进行治疗吗? 严相默:杜冷丁或吗啡都属于麻醉性镇痛药,长期服用容易上瘾,上瘾以后很难摆脱对药物的依赖。目前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最新方法就是神经阻滞疗法,用药物阻断神经的传导,从而解除疼痛。如图,假设患者的疼痛部位是小腿,那么就选择比疼痛部位高的位置如脊髓下进行穿刺、注射药物,药物就能够阻断疼痛的传导。 主持人:阻断运用的药物是什么? 李少岩:这种药物很多,常用的是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不仅能阻断痛觉的传导,还可以引起病变部位的生理改变,比如可以直接扩张病原部的血管,增加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水肿等,通过多次注射可以使病变部位得到好转,所以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除了这些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运用一些神经毁损药物,它的适应症通常是一些顽固性的神经疼痛和一些局限性的癌症疼痛,通过破坏疼痛的传导神经,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为了不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功能,必须是破坏感觉神经而不是运动神经,而且破坏的神经一般3-6个月以后可以再生。 主持人:这种手术在神经的部位进行阻断,有风险吗? 李少岩:只要是正确掌握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正确操作,一般来说风险性是比较小的。应该到正规医院的疼痛专科进行治疗。 主持人:什么样的疼痛是属于顽固性的? 严相默:有三大类:1、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2、麻痹和痉挛。3、功能性疾病。急慢性疼痛最常见的是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麻痹和痉挛最常见的是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综合症有突发性耳聋、泌尿性综合症等。这些都是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 主持人: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是暂时性的还是彻底根治,疗效究竟如何? 严相默:神经阻滞疗法是通过神经阻断的方法反复进行,从而完全阻断恶性循环,达到

胁痛肋间神经痛验方秘方

胁痛肋间神经痛验方秘 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胁痛(肋间神经痛)验方秘方 [通治方] 陈士铎: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治法必须解其怒气,要在平肝,方用遣怒丹。 60克柴胡3克 3克末3克广木香末3克白9克桃仁10粒生地9克 0.9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二 [辨证方] 1、寒证 :粳米汤,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附子1枚(炮) 粳米各9克甘草3克 3枚 上5味,以水16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卷上 2、热证 梁子材:左金汤,治肝火胁痛。 (净) 各4.5克 2.4克吴茱萸(泡)1.2克 水煎服。

--《不知医必要》卷二 3、虚证 陈土铎:人有贪色房劳,又兼恼怒,因而风府胀闷,两胁作痛,人以为色欲损肾,怒气伤肝,理当兼治,而不知兼治之中,尤当治肾也,方用填精益血汤。 熟地30克 15克白芍15克 9克柴胡3克丹皮6克 9克茯苓6克 9克白术9克 水煎服。1剂而肝气平,2剂而胁痛止,连服10剂痊愈。 --《辨证奇闻》卷二 4、实证 :金铃泻肝汤,治胁下掀疼,莫不随手奏效。 川楝子(捣)15克生明乳香12克生明12克 9克 9克甘草3克 --《衷中参西》上册 张仲景: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柴胡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洗) 4枚(炙) 12克大枣4枚 15克 上8味,以水22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3服。 --《金匮要略》卷上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

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

名中医治肋间神经痛(胁痛)六个秘方

名中医治肋间神经痛(胁痛)六个秘方 治肋间神经痛(胁痛)秘方(6首) 36.1乙癸同源饮 【来源】周兰若,《浙江中医杂志》(6)1964年 【组成】北沙参(米炒)、生地、生鳖甲、制首乌各12克,麦冬、枸杞子、金铃子、生 白芍各9克,酒炒当归6克,牡蛎24克,藏红花1.5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肾养肝,活血软坚消肿。 【方解】本方系根据内经“乙癸同源”之理,参合前贤学说,采用魏玉璜一贯煎,并叶 天士治肝郁之法,结合临证实践经验,从育肾水以涵肝木,消肝肿入手制订而成。方用北 沙参、生地、麦冬、枸杞子滋肾阴;首乌、白芍、当归养肝血;生鳖甲、牡蛎软坚潜阳; 金铃子理肝气;配合红花、当归活血化瘀。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滋肾养血、活血化瘀、软 坚消肿之功。 【主治】右胁肿痛,证见胁脘瞀闷、噫嗳矢气、右胁痞硬有形,遇劳即疼,或按之压

痛、纳少、神疲、溲时清时混、便时鞕时溏,脉弦细或濡细,舌苔薄腻,或质红而苔白糙。 【加减】阴虚及阳,证见畏冷、早泄、阳痿者,加鹿角霜、巴戟肉、锁阳等;腰膂酸 楚、俯仰不利者,加续断、杜仲、狗脊、龟板、菟丝子等;若肝病传脾、脾虚失运,证见 纳少、脘闷者,去首乌,加白术、茯苓、神曲,砂仁、蔻仁、陈皮、川朴、合欢皮等;若 胁脘掣痛、大便时溏者,去首乌、麦冬,加乌梅、姜汁炒川连、党参、白术等;倘肝阴久 虚、五志之火偏旺、君火妄动,证见心悸、不寐者,加枣仁、远志、丹参、防己、五味子 等;如有夜热、盗汗、脉弦数者,加阿胶,银柴胡、橹豆衣等;如兼挟外感,证见发热、 头胀、头痛、脉数者,加荆芥穗、菊花、金银花、银柴胡、黄芩、青蒿梗、连翘等;如湿 阻气滞,证见身热、溲赤、口苦腻,脉濡或细数者,去麦冬、首乌,加茵陈、滑石、黑山 栀、龙胆草、黄芩、泽泻、赤苓、清宁丸等;胸痹窒闷者,加栝蒌皮、杏仁、薤白头等。 其余随证加减药物,不再一一举列,可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较好。

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

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09-07-08T09:46:09.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张丽娜 (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24 [导读]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性濒死样撕裂样的面部疼痛【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性濒死样撕裂样的面部疼痛,突发、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几乎总是在一侧,其通常由触摸受累区、冷风、吃饭、刷牙,有时甚至谈话可引发。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以中老年者多见,女性高于男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近年认为邻近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性变等,而引起发作性剧烈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为颅底肿瘤、炎症、血管病变及脱髓鞘等病变直接刺激三叉神经所致。 1 临床资料 收集三叉神经痛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35-76岁,70%以上为40岁以上,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发作每天可有一次或多次。疼痛从口角附近放射到同侧面部、耳、眼和头部。无预兆,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轻触即可诱发,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诊断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阵发性烧灼、闪电样剧痛,常影响上颌支以及下颌支,上颌支最常受累,下颌支次之,但在三叉神经眼支发作者罕见。三叉神经痛以一阵阵地发作,持续数天或数周,可以在发作期间有持续的灼样或疼痛的背景。无症状的期间可以数月或数年。因面部动作或触及面部而诱发疼痛;在洗脸、刷牙、进食、讲话等时激发面部触发点,上下唇、鼻翼、硬腭等处为敏感区,亦称“扳机点”,可引起疼痛。本病原因不明。患者可没有神经病学体征或提示任何相关器质性损害的其他特征,根据疼痛的部位、疼痛的发作性、无痛的缓解期和诱发疼痛的因素以及无三叉神经等器质性病变的体征,诊断上通常并无困难。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数病人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也有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可缓解数月或数年,但很少有自愈。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发作为阵发性,如同时伴有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无力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或疼痛呈持续性,应考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2.2 鉴别诊断需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病、牙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等疾病鉴别。三叉神经痛需与头面部疼痛如牙痛、鼻窦炎引起的疼痛鉴别;三叉神经痛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特点与特发性相似,继发性三又神经痛常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病变区域内有感觉减退,并且迟早有其他脑神经功能障碍等出现。舌咽神经痛,疼痛性质相似,位于扁桃体、咽及舌后部,咽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触发点,用4%可仁因、1%地卡因等喷涂,如能止痛可确诊。蝶腭神经痛较少见,疼痛呈剧烈烧灼样、刀割样或钻样,位于鼻根后方、颧部、上颌、上腭及牙龈部,常累及同侧眼眶,疼痛向额、颞、枕和耳部等处放散,可伴病侧鼻粘膜充血、鼻塞、流泪。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无扳机点。蝶腭神经节封闭有效。非典型性面痛,疼痛在头面和颈部,持续时间较长。 3 治疗 三叉神经痛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无效或失效时考虑其他疗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 3.1药物治疗 一般止痛剂对轻症有效,严重者常首选卡马西平,开始可给100mg,2/d,口服,如果对副作用能耐受,则随后可很快地加到600 mg,3/d,以控制疼痛。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服药时应注意副作用如眩晕、走路不稳、皮疹、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肝功能损害等。苯妥英100mg口服,每日3次,必要时可逐渐增加,但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日。主要副作用有牙龈肿胀、皮疹、共济失调及肝功损害等。氯硝西泮(氯硝安定)1mg,口服,每日2~3次,可逐渐增加至4~8mg/日,注意副作用,停药后副作用消失。大剂量维生素B12,每次1 000~3 000μg,肌内注射,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1疗程;部分患者可缓解,或首剂1 000μg,第二次2 000μg,第3次3 000μg并维持至产生明显疗效。无副作用,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及复视等。其它药物如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等。 3.2封闭疗法 适于服药无效者,在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注药阻断传导,用无水酒精、甘油封闭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无水酒精注射疗效较短,甘油注射疗效较长,甘油是高粘度神经化学破坏剂,注射后逐渐破坏感觉神经细胞,数小时至数日方能止痛。副作用为注射区感觉缺失。对年老体弱无手术条件者适用。 3.3射频治疗 适宜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在X线监视或CT导向下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5℃,维持1分钟,选择性破坏半月竹后尤髓鞘痛温觉传导Aδ和C细纤维,保留有髓鞘触觉传导Aα,β纤维,疗效达90%以上。射频治疗是三叉神经痛经药物、封闭等治疗效果不佳后的较好方法,射频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极为明显,主要由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热凝加温时剧烈疼痛等刺激引起反身性作用等因素有关,治疗中要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酌用镇静剂,预后服用心痛定等降压药。 4 讨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多为中老年,无明显病改变,三叉神经痛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抗癫痫药,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但在撤药时则应每1周或2周缓慢地进行,使停药时不是落在本病的自发缓解期。用药时应注意止痛药物的副作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小有效剂量。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即可获得良好效果,但病情较重或出现并发症或需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预后良好,教育病人劳逸适度、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紧张,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参考文献 [1] 邝贺龄,胡昌津.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蒋雨平.临床神经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