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力争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机会,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些口算题目。如:9+1+8

9+1+4 9+1+3 这些连加式题,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好算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快乐。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接着数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用“凑十法”算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样,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

的机会,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们敢于发表观点不一的看法。

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但有些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所以我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如:挑选两名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其中一名用“数”的方法,另一名学生用“凑十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算法进行评价,进而慢慢认识到“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以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同时,我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可能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也为后面学习加减法简便计算中“凑百”、“凑千”奠定基础。这样既呵护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计算方式的权利,又给学生提供了对各种方法做出比较、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学生更高智慧的生成。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的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一味的求快,直奔主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请孩子们看着图,先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这样就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计算过程的空间。觉得自己有时候,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全面,不够细,教学时免不了因为一开始的“粗枝大叶”而走回头路。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9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9加几》教学设计 与反思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 、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 )=109+1+2=?9+1+6=?9+1+4=?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青岛版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1、课前活动:拍拍手。复习 2、 3、 4、 5、 6、 7、 8、9等数的组成。 2、口算练习:10加几的加法。排火车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10+10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10 。都是10加几或者几加十; 师:对,10和一个个位数相加,得数都是十几;小朋友说对吗?10加几小朋友学的很好,完成的也很棒,今天老师接着带领大家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齐读一下课题,声音响亮,再读一遍。 师:咦,什么声音呀?(师示范让学生做整齐)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看,这是运动场上热闹的照片。(播放图片解说)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提问题。(5分钟) 师:这是一个班级运动会的报名情况。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信息呢?同桌两个相互指着说一说。找到信息的小朋友就以漂亮的坐姿来告诉老师好不好?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参加赛跑的有9人。跳绳的有6人。 师:除了赛跑和跳绳的小朋友,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啊?看看(师指大屏幕) 生:男生志愿者,女生志愿者。 师:对,专门为运动会服务的小朋友,就叫志愿者。小朋友赶紧数一数,有多少名男生志愿者,有多少名女生志愿者。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坐正,眼睛看老师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赛跑9人,跳绳6人,两部分合起来,你能提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人? 师:好,咱们连着信息和问题一起读一读。 师:现在咱们再来看这两条信息,男生志愿者9人,女生志愿者7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师:真聪明,你提出的问题非常的有研究价值。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圆片18个、旺仔饮料13瓶。 学具:每人准备小圆片18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伴随着雄壮的音乐,星星小学在开运动会,瞧,多么热闹!老师想去做拉拉队为他们加油,我们也为他们加油,好吗?(喊三声加油) 2、运动会上,拉拉队员们想得真周到,为运动员准备了一些旺仔饮料, 有一个小朋友问:有多少盒? 二、新课教学例1 1、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里有多少盒吗?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巡视,注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XX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旺仔饮料,(请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大家也学着他的方法数一数。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数的办法,接着数。也有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指名说说) (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很好,小朋友们真能干!) 2、摆一摆 A、课件,出示课题9加几

B、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板书:9+4,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用小圆片摆一摆。一位小朋友摆9个,表示盒子里的饮料,一位小朋友摆4个,表示盒子外面的饮料,刚才有小朋友用数的办法,老师觉得太麻烦了。请同桌小朋友动脑筋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几个圆片? C、3、说一说 小朋友摆的真好,现在我们学着刚才摆圆片的办法来移旺仔饮料,理解凑十法。(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3学会了移饮料,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移菠萝。鸡蛋图。 二收集数据,提出问题 (解决了饮料问题,老师这儿还要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帮我解决?)听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操场上有哪些运动队?(跑步,踢毽子,跳绳,跳远,)各有多少人?同桌合作记录收集信息,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贴图。

9加几公开课教案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姚关中心小学 谢晓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明明,

他听说你们口算速度特别快,让他见识一下好吗? 1.10加几的加法。 10+2 10+3 10+9 10+6 10+7 10+8 师:你是怎么算又快又准的? (10加几就是10几)找到它我们就能算的又快又准。 2.想要把9变成10谁是他的好朋友?为什么“1”是它朋友? 9+1=10 既然是1是它的好朋友看看下面的题谁算的巧: 9+1+2= 9+1+4= 9+1+5= 9+1+8= 9+9+1= 师:这些算式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啊? 像这样的题都是先算9+1=10,在算10加几等于10几,这样计算非常简单。 小结:看来,10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又准确。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收集信息。 2.下面我们就跟着明明到数学王国运动会场看一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运动场上多热闹,瞧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二)收集信息,回答问题。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师:巡视,然后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第一个题目一下就做出来了。那第二题应该等于多少呢?有的小朋友已经算出来了,但也有小朋友不会做。同学们,不会做没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来学习,你有没有信心学好呢? 生(声音洪亮齐答):有! 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次运动会有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各项目有多少人参加?(点名回答) 生:有两个项目:赛跑和投沙包,赛跑组有9名运动员,投沙包组有6名运动员。 小结:这次运动会有两个项目,赛跑和投沙包,赛跑组有9名运动员,投沙包组有6名运动员。 2.探究问题。 师:根据我们观察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两个运动项目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2:赛跑组比投沙包组多多少人?...

师:如何列式? 生:9+6 生:9-6 师:两个运动小组一共有多少运动员?(指几名学生列式) 生:9+6 生:6+9 师:如何计算9+6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想一想如何计算9+6?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生:一个一个数1、2、3、……12、13、14、15,一共有15人。 生:接着数:参加赛跑的有9人,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14、15,一共是15人。 生:凑十法:把参加投沙包的一人移到赛跑人数里凑成10人,10人再加上剩下的5人,一共是15人。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生:第三种,因为不用数,很方便。 师:对。这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一个一个数和接着数比较麻烦,9和6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9加几》教学设计1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很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96---98页 教材分析:9加几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是“两段式教学长程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即教学“结构”的阶段。“9加几”与后 面的8、7加几等,它们之间的知识点是相似的。抓住知识间的共 同点,有利于学生迁移。本课要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主 动学习提供时间的保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 在学习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9加几的结果大多没问题, 大部分能很快地说出准确的得数。但是问他们是怎么算的,他们却 不会说了;问他们怎么想的,有的小声说是数的,有的干脆说一看 就知道。看来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原来数的方法上学会用“凑十” 的方法表述计算的过程。学生由于思维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在表达 时语言不顺畅,有待于提升。所以初次接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思维上是一次挑战和提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9加几的口算。 2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 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是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 3 情感目标: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2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红星小学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 得先过三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教师课件出示相关习题,学生指名口答) 第一关:9+()=10 第二关:7能分成1和几?8能分成1和几?9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3能分成1和几? 第三关:口算 9+1+2= 9+1+3= 9+1+6= 2.师:同学们真棒!顺利闯过了三关,那我们赶快到运动场去看看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1)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2)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指名汇报)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同学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饮料图)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看: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生:还有13盒) (4)你是怎么想的?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生分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1,2,3,……,12,13,一共有13盒。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9,10,11,12,13,一共有13盒。 ③先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 (5)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强化“凑十法”。 (1)要算一共有多少盒?我们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9+4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9加几,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来摆一摆,学生操作,教师引导: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呢? (3)谁能结合老师的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师小结: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3.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从画面收集信息,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2)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6 (3)让学生讲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4)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2)谁还能提出其他用9加几计算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整理:踢毽的和赛跑

9加几教学设想

9加几教学设想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内容,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 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又能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呢? 运用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进行引导,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自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突出的地位。基于以上所述,我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放手让学生探索学习,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习数的分解和10加几的知识,为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作铺垫。 其次,仔细观察,积极探索。 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举例,学生模仿的消极被动状况。以学生集体的自主观察讨论为主旋律,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数学问题,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报告自己或小组研究的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数学交流。 大屏幕显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观察到运动场上有哪些比赛小组,他们各有几位运动员。小组讨论可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紧接着小组讨论,汇报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几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动画操作,启发学生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这样就抓住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点,在引导学生归结算理时,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和圆片,再填写思维图。然后学生小结算法,齐读算式,发现共同点,教学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再次,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用一个摘苹果游戏,调节学生注意方式,巩固9加几的知识,按规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观察得数特点,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最后,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观察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数鸡蛋、蛋糕是运用“凑十法”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用途。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揭示出9加几的算理,融入转化的学习方法,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布局合理美观。 总之,这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积极探索,学习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实行加法。今天有学 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习9加 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实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 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 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 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 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习: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 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 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 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 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 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 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 3、6、8

九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学前小朋友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小朋友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小朋友们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前小朋友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小朋友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小朋友们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自主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喜欢做运动(生:……) 生: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

吗?(喜欢) 师:你都喜欢什么运动?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也非常爱运动,看老师正组织他们报名参加运动会呢!仔细数一数,参加赛跑和投沙包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师:(指两条信息)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师:谁能再来读一读?6人。(师出示信息) 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师出示问题) 生1: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2: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二、加深认识,体会加法含义。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式?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9+6 生:6+9 生:因为要求9和6合起来是多少,所以用加法算。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 究。 师:老师让小朋友们先看9+6,9+6等于多少?知道的小朋友悄悄告诉我(师俯身倾听)好多同学都知道了,也有小朋友还在认真思考,这样吧,借 (小朋友们活动,师巡视,初步了解情况) (小朋友们小组活动、交流)

《9加几》教学设计介绍

《9加几》教学设计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 2、教材简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4、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4、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5、教具准备:磁扣、课件、苹果卡片 6、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

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9加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教学中,我首先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多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数苹果卡片,让学生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动、爱说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动手——解决问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观察探讨、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学习中去。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小熊,情景导入闯三关。 1.第一关:对口令。师:我们来开火车,好吗?组织教学(小火车,开起来,呜呜呜,谁来当火车头。) 复习3、6、7、8、9等数的组成。 2.第二关:10加几的加法。 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9加几》教案设计

《9 加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96 -98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口算。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 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 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 、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让 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 、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 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 加4 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 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 盒饮料,右边摆 4 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 4 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 1 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 4 盒饮料拿走 1 盒后还剩多少盒?10 盒与剩下的 3 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 等于多少? 4 、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 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 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 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9 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凑十法” (二)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课件、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10+2 4+10 5+10 10+7(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2.看谁算的

巧(课件出示)9+2+1= 5+3+7=8+4+2= 6+5+4=3+2+8= 5+6+5=7+1+3= 1+8+9=(1)学生口算抢答。(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九加几 教学设计

九加几 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 、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 )=10 9+1+2=? 9+1+6=? 9+1+4=? 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两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的教学设计 雁门口镇小林小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教学准备: 学具:每组学生小木棒13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 第二关:填空 9+ ( ) =10 9+1+1=() 第三关:计算 10+1= ( ) 10+3= ( ) 10+7=() 10+4= ( ) 10+5=( ) 10+8=(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1、出示88页主题图运动会真是热闹极了!请同学们仔细观9 口答

察,看看图中他们都在干什么?数一数每项活动各有多少人?(同桌互说)你喜欢哪项活动2、大家想一想运动员们辛苦吗? 那我们给他们送点牛奶吧?大家仔细看看一共有多少盒没有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你能列个算式来解决吗? (二)解决方法1、摆小木棒同桌合作,一人摆9根木棒,另外一个人摆4根,你能不能算出9加4是多少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汇报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①一个一个依次的数; ②接着往下数; ③从左边的9根木棒拿出6根放在右边, 右边就有了10根,左边还 剩下3根,一共就是13根。 ④从右边的4根木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10根,右边还剩下3根,一共就是13根。 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 你们真聪明!在这些方法 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有谁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优化算法 这几种方法都很好,数数法(点数法)是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看③ ④两种摆法都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13根木棒,但是哪一种方法更 好?好在哪里? 先从木棒少的一边分出一根和另外9根凑成10根,还剩几根,一共 就是十几根,这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计算起来也简便。 3、归纳算法特点①脱离学具,抽象算式我们可以把刚才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想:9加1凑成10,4可以分成1和3,10加3等于13. 3 10

完整word版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 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 来计算9 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 ,正确计算9 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 加几转化成10 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小棒、游戏用品。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 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赵老师想带一(2)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 2、5、6、9 等数的组成。 2、10 加几的加法。 (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评析:本环节是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 习数的分解和10 加几的知识,为9 加几转化为10 加几作铺垫。】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的一角,你看到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 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 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 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 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 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 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 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 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结语: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 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 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 10盒再来 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十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 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展示凑十过程思维图:)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 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板书9+6凑十过程思维图: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 9+3凑十过程思维图: (1) 1至13依次数。 (2) 从9数到13。 (3) 9和4合起来是 13。 先捡1盒放进箱子里,再算“ 10+ 3= 13” (4)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 看, 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 15 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10 10 9 + 3 = 12

《9加几》教案

9加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情境图。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它是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下面几节课的进位加法和下册学习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用进位加的加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学生根据主题图(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饮料,一个小朋友提出“一共有多少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动手操作,会用“凑十法”等多种方法计算9加4,体会算法多样化。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能正确计算9加几。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转化思想。 (四)学习重点 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 (五)学习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9加几》名师课件、《9加几》课时作业,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任务1】

(1)计算下面各题。10+2=(),10+6=(),10+9=()。 (2)说一说,这些算是有什么共同特点? 【任务2】 预习教材第89页,思考下面的填空。 观察两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1)寻找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师: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牛奶。(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思考1:关于牛奶,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箱子里有9盒牛奶,箱面有4盒牛奶,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思考2: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1、2、3……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接着数。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的凑十法。 师: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 师:第3方法叫“凑十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

《9加几》教学设计【公开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tongshengxiaoxue wupp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进行口算。 2、在交流“9加几”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初步优化,体验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3、创设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4、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2、难点:理解“凑十法”。 3、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磁铁 三、学情分析 9加几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20以内其他进位加法的计算中去,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节课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爱说、爱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同时,由于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需要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凑10法”有多次认识的机会。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运动会吗?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运动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你们看,操场上正举行着激烈又紧张的运动会。请你们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比赛项目有:跳绳、跳远、跑步、踢毽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的比赛有:跳绳、跳远、跑步,还有踢毽子,可热闹了!学校为我们的运动员准备了一些饮料呢!我们走近一点看一看(拉近“数饮料图”)。 2、体验算法多样化 师:你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谈谈你的想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有多少盒饮料的?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直接数:1,2,3,…,12,13,一共13盒。 ·接着数:9,10,11,12,13,一共有13盒。 ·凑十法:(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并板书) 3、进行算法的初步优化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 师:数数的方法以前已经学会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4、探究“凑10法” 出示“饮料图” 师:求现在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出算式?(9+4=) 师:(指着图片说)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要把9先凑10。怎么凑10?(动态演示:从箱子外面拿一盒) 师:9+1=10的“1”从哪里来?(外面4盒中的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几?10再加3等于__? (先用课件动态演示一遍凑10的运算思路,再在黑板上演练一遍计算过程)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这个运算的过程说一说(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 全班说一说。 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参加踢毽子比赛的同学有几人?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有几人?(9,3)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出算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