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

从古至今,“心系百姓”都是对一个为政者的最高评价。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代代心怀黎民百姓的政治家被人们永远铭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的公仆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个人得失为轻。心怀雪域的孔繁森,情系草原的牛玉儒……这些好干部不但怀揣着“为民请命”的传统政治理想,更亲身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这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以“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计利当计天下利,面对诸多挑战,政府以一场强有力的自我革命,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简政放权,体现了政府严格自我约束、保障人民权益的决心。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过去的繁琐的行政审批、各类证明文件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一次一次的审批、材料提交,让企业经营者疲于奔命;各类奇葩证明刷新人们的认知,令老百姓寸步难行。最为可怕的是,办事群众面临的复杂程序并不都是于法有据,如果行政权力超越了法律的界限,给群众凭空设置障碍,那么“以民为本”将无从谈起。因此,简政放权改革以明确政府权力边界为抓手,取消一切不合法的行政审批项目,明确了“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原则。同时,通过下放权力、公开权力清单等方式,使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浙江省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解决了群众以往办事难的顽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可见,简政放权改革不但有利于政府建设,而且顺民意、得民心。

放管结合,展示了政府提升管理能力、维护人民利益的担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但是一些政府单位依然固守计划经济时代的旧思维,忽视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总想用“看得见的手”代替“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干扰。同时,“任性”的监管模式还催生了灰色利益链条,给权力带来了寻租的空间。但是,政府也不能任由市场自由发展,当“甩手掌柜”,否则将导致市场走向混乱,民生失去保障。因此,政府以“放管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创新性监管方式,既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又起到了市场监管作用,使群众的生产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优化服务,彰显了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的信念。我们的政府从成立的那天

起,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使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推进优化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大力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发展“互联网+政务”等新技术,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的社会服务推动了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为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以来,政府服务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这充分说明了改革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人民、增进人民福祉。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应牢记使命,发扬公仆精神,更加深入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创造更多改革红利让人民共享。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涵养良性社会氛围

积极健康、乐观豁达、奋斗进取的良好心态,能够为个人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心理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消极悲观、扭曲变态、颓废阴暗的不良心态,不仅影响个人生活和前途,也会影响社会健康发展。当前,社会问题、群体矛盾、恶性事件的不时发生都向我们透露出社会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我们把脉社会心态的基本走向,构建社会心态的优化渠道,是维护和保证社会健康良性运行的重要命题。

利益分配上让利于民,打破影响良好心态的资源屏障。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力日益增强。让全体国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化改革,凝聚人心,赢得民心的当务之急。优化分配体制,完善税收机制,遏制贫富差距过大的不良状态。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保证农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有劳动能力的人劳有所得,不仅有利于调整利益分配,也是使人获得尊重,体现价值的必经之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

政治制度上取信于民,拆除影响良好心态的体制藩篱。保证国人共享改革成果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驾护航。改革各级政府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新分配代表比例,使基层民众、弱势群体、农民群体发出声音。真正落实人民参政议政的途径与渠道,在法律修订、政策出台、选举任命等事关人民重大利益的关键问题上,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通过听证、公示、列席等具体举措,取信于民。切实惩治腐败,使那些以权谋私、丧失党性、坑害百姓的不良官员受到应有的惩处。

工作实践中服务于民,消弭影响良好心态的沟通障碍。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通过管理创新还人民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现代国家制度完全不同于封建王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代国家,人民是纳税人,各级政府、各级官员都是人民聘用服务者,建立服务型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服务于民是一切政府赢得民心的必然选择。因此,应在工作实践中服务于民,理解民众疾苦,体察百姓需要,回应公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人民政府服务为民的具体举措。

社会心态是改革发展的“风向标”,是政府工作的“试金石”,关注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满足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提升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既是政府分内之事,又关系到社会良性运行。心态的培育亟待高度重视,但也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紧要的是,应把社会环境营造好,并附之以科学导引,使健康的社会心态在我们的社会中生长并形成气候。

城镇化建设的“有”与“无”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迅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我国一二线大型城市的城市建筑建设中,我国更是速度惊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有利于市民的高效便捷生活,也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生活必需建筑,如为避免堵车出现的高架桥、为方便通行而出现的地铁、捷运等等。但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除千城一面外,城市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少也成为近几年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城市建设既要有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离不开公共空间。

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并非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在城市建设中,要想打造理想的大城市,让民众不仅留下来且拥有幸福感,势必要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良好的公共空间相结合。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城市的功能本就在于集合民众,自古以来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便既有在乡村悠然自得的人群也有在城市中以其他职业为生的民众,我国因为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必然也拥有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而在一个城市中,无论是北京这样的政治城市还是上海这样的金融城市,之所以成为超级城市,都是因为其拥有最好的资源和最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因为有地铁,所以人们的出行才更加高速便捷,正是由于有了先进的管廊设施,所以人们避免城市内涝,才能实现城市水系的蓄积雨洪等等功能。因此,只有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城市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其也就是公共空间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总是兴起“逃离北上广”,或我们会看到有新闻称一些白领甚至CEO返璞归真回到乡村开始过原生态的生活,除却城市节奏快压力大,且空气质量欠佳的原因之外,也与当前我国大多城市缺乏有效的公共空间

有关。现在的小区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因而房屋密度非常之高,小区的健身设施、文娱设施或无或成了摆设,使得居民在获取便利的生活和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之外总会觉得失落和无所适从。因而,当前的城市建设已经不能像传统当中那样仅仅在意楼的高度、密度以及高架桥的数量,更应该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保证城市在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同时拥有合理的公共空间供市民使用。

城镇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无论是北上广还是西安、武汉等二线城市都已实现了初步城镇化的目标,想要在这一基础上实现更深入的发展,实现像曼哈顿或伦敦那样的超级城市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并重,既要用最先进的技术经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现在出现的立体停车场、环形高架桥及愈发发达的公共交通便是其重要体现,但除此之外也不应忽略公共空间的建设,城市要想长久的吸引民众且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公共空间的建设时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应当将民众的健身、对于绿化、文化设施等方面的诉求考虑当中,实现城市的生态复合系统,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目标,最终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且能长远留住人才。

造文化景观聚文化之力

古语有言:“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当此治世,修文是当务之急。自古以来,文化不仅是景,更是力,比如秦以法家文化之力一统六国、汉以老庄文化之力达文景之治、以儒家文化达汉朝盛世,这些都让文化在历史激荡中存续力量。但是,文化发展非并一直强力,也有焚书坑儒、崖山之役、文字狱以及文化大革命这些使得文化无力之举。因此,在多元化思潮的当下,激活文化力、再造文化美景迫在眉睫。

以文化造就文明景观。

某知名学者说过:“以文明带动文明”,因文明的核心在于文化,换言之,文化才是文明的拉动力。众所周知,文化是接续历史文脉的传家宝、是保存文明记忆的留声机、是丰富精神世界的万花筒。环顾当下,中西文化交流较多、文化服务提升较多、群众文化活动较多,这些都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初步成效。当前,不少地区在文化发展之路中,开辟了别样的风景,比如上海徐汇兴文风、促民风、导社风;又如太行小镇抓特色、出特点、有特长;再如河南兰考重服务、搞实务、优政务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在文化建设之中的忙碌身影。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文化受侵略较重、文化偏管理较重、艺术偏低俗较重。长此以往,历史文脉会断层、文明记忆会留白、精神世界会空虚。诚然,文化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务之急,必须强化文化建设,才能让让文化永远成为亮丽的风景。

以文化积蓄内在动力。

从古史而言,文化之力始终存在,比如玄奘西游,这是释家文化的魅力;又如鉴真东渡,这是文化输出的动力;就近代来说,学子留学这是对西方文化的向往、学成归来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责任.......这无一不是出于文化之力。具体而言,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亲和力都是文化的重要能力。

从当下来看,诗词大会蕴含着文化的感染力、朗读者潜藏着文化的自净力、国学班散发的文化的经济力,希望这些节目能够继续传递文化之力。就身边人而言,不禁唏嘘,文化确实给了一些寒门子弟跳出农门的向上机会、文化着实让一些精英人士寻得利他为善的向下情怀,与此同时,文化让一些迷途知返的人找到价值所在、文化也让一些消极悲观的人找到未来希望。简言之,文化有力,应该聚力,适时发力。

文化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要让文化是成为更好的风景、更强的力量,需要扎扎实实、稳步推进,更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此,才能让我国从文化大国走入文化强国,让文化发展呈现出“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全新气象。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夯实国家安全基石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完全的发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然而,现如今我国的网络却并不安全,令国人忧心忡忡:有些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网页无法显示,无法为民众提供有效信息;有些网站,遭到不法分子的恶意篡改,形成钓鱼网站,提供诈骗链接,侵吞百姓资产;有些企业信息遭遇大规模泄露,很多民众的身份证、银行卡、个人邮箱等资料完全曝光,成为一些人的“摇钱树”……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事关民众自身,更事关国家安全,必须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思想转变,为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凝心聚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曾经是一句调侃之语,但是用在网络安全建设上却恰到好处。很多网络安全事件真正得以发生,最重要的一道关卡,就在思想。山西地区关于“地震”的网络谣言,如若百姓能够提升警惕心理,提高思想警觉,何以会让数百万的群众上当受骗,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声名远扬的谷歌信息泄露案,如若民众能够加强防范意识,设置高级别的密码,何以让500万的信息数据泄露无疑?这些案件,或许极端或许偶然,但是巧合之下共同指向一个不争的事实:切实加强普通民众的思想建设,尤其是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才能最终为网络安全筑牢堤坝。

技术升级,为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驾护航。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危机的爆发也惹得人心惶惶,技术的转型升级,无疑是一柄锋利的宝剑。以12306车票网站为例,这种网络购票模式的出台,曾让成千上万人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黄牛刷票事件也红着眼睛定点

定时刷票的人头疼不已。为更好地遏制“黄牛”抢票,12306火车票预订网站更新了验证码输入,用户无论是登录账户还是提交车票订单,都要玩一把“连连看”似的找图“小游戏”。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背后,是技术的升级与加码,也起到了有效拦截黄牛囤票倒票的作用。技术,能够打开网络世界的门,更能上好网络世界安全的锁。

齐抓共管,为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添砖加瓦。近年来,一些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搅得人心惶惶。为何本该安全的网络世界,让不法分子频频得逞?一方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个人信息买卖屡禁不绝的背后,是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很多人为了获得巨额利润,钻了监管的空子;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关于网络世界的监管,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存在监管盲区,手段和方式不够多元、惩处力度不够强硬,也给了可趁之机。唯有全社会齐抓共管,从完善监管制度入手,从提高违法成本出发,方能还网络安全天朗气清。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是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洪流。网络安全,看似无形、无状,但却意义非凡。之于普通百姓,是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伞;之于小微企业,是正常运转的安全锁;之于整个社会,是和谐发展的金钟罩。唯有切实以思想为先导、以技术为抓手、全社会众志成城齐抓共管,最终方能为网络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牢固的堤坝。

刚柔并济助推社会治理

城管执法从备受诟病的“暴力执法”到备受称赞“柔性引导”;路边小摊从过去的占道扰民到现今的成为城市一景;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社会治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不仅仅是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创造了美好的城市风景,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政府管理思维的进步,体现了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在严格执法和合理引导中取得了平衡。所以,社会治理需要智慧,需要创新,需要有刚性的保障,也需要有柔性的支撑。

社会治理需以刚性制人。我国法制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提出要“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当社会国家失去了法律的支撑,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的状态。同样,社会治理也需要有坚强的法制支持作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治理成果。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中国式过马路”、“广场舞扰民”等现象,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执法权,没有刚性的执法支持,仅靠劝导,效果甚微。而反观有些地区对于污染环境的“小广告”的治理就采取了严管重罚的态度,效果显著。所以,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刚性保障。

社会治理需以柔性化人。古有“以柔克刚”这一说法,说明“柔”并不是弱而无用,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柔”之优势,那么可能会起到比刚性手段更有用的效果。社会治理亦是如此,

社会治理只有体现法内柔情,方能春风化雨。就比如成都桂溪街道在化解居民矛盾,进行纠纷调解时就是运用柔性模式化解纠纷,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矛盾,更提升了政府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比如在面对街头艺术工作者的问题时,多地探索有效举措,为街头艺术工作者提供专门表演区域等,为街头艺术的发展留足了空间。由此可见,柔是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支持。

社会治理需刚柔并济以服人。刚,高效有力,但过刚过硬则显得社会治理缺乏人性化的关怀;柔,温柔亲和,但柔弱无力则使得社会治理无法落到实处。只有当两者充分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到底如何做好刚与柔的平衡则要充分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如若是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等行为,则一定要用硬性手段予以严惩;而如若是面对如民众生存生活的现实需求等,则可适当运用法内柔情。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当前中央的重要要求及目标,只有构建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对此,我们更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分规划,九分落实,将社会治理落到实处,合理运用刚性手段与柔性方法,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文明记忆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中华民族璨烂的传统文化星空璀璨、博大精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观当下,年轻一代对京剧、国画、书法、皮影戏、剪纸等民族文化瑰宝知之甚少,却对欧美大片、日本动漫、韩剧等外来文化趋之若鹜,加之历史虚无主义、金钱至上、娱乐至死、崇洋媚外之风越刮越猛,动摇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所以,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延续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

学会分辨是开启传承传统文化之门的密钥。近些年来,国学热逐渐兴起,很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去传统的国学馆,让孩子穿汉服、学古代礼仪,这说明我们社会上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了。但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抱一个什么态度呢,是否只要是传统文化都要接收和学习呢?我认为要辩证的来看待,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也要有一个辩证的看法,既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一概否定。我们要先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传统文化中倡导大家遵守“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部分,我们要拿来为我所用,积极提倡;对于程朱理学中“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我们则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摒弃。

加强教育是照亮传承传统文化之路的明灯。人才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来说亦是如此。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许多传统的手艺都面临着“断代”的危

险:文化类尤其是考古、历史、中文等相关专业学习人员稀少,人才资源不足,传统文化行业从业人员寥寥无几,流失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技艺容易被市场淘汰,但更重要的是许多传统文化不被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将面临湮灭的境地。因此我们应广开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并且在学校里加开传统文化课,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从而让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进而加入到传承的行列。

开拓创新是滋润传承传统文化之田的甘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清明的祭祀扫墓是一种传统仪式,现在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网络祭祀,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能对先人遥寄一份哀思,还有利于环境保护;端午的吃粽子、赛龙舟是一种传统习俗,利用手机游戏的方式重新感知,在键盘之间粽叶飘香、擂鼓阵阵;新春佳节“爆竹声中岁岁除”是一句经典写照,电子礼炮的出现,既能够呈现节日祥和之气象,又能对生态环境以礼相待……创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焕发勃勃生机。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是集东方智慧之大成,在世界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只关注外来文化,而忽略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应当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文明的记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坚定信仰获取奋斗力量

威廉·詹姆斯曾说:“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没有它,便意味着崩溃。”小巴特勒也说:“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没有信仰却将一事无成。”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离不开心中的信仰和信念,当前很多共产党人认为信仰只停留在烽烟四起、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而如今在生活稳定得和平年代,信仰并不十分重要。其实不然,处在改革攻坚期的我们,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更应在心中牢牢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来获取奋斗的力量。

坚定信仰能够净化我们的精神。刘云山曾强调:不少党员干部出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理想信念的考试不合格。这说明,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尤为紧要,坚定理想信念的任务一刻也不能放松。理想信念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牢靠的信念,心中拥有对党的信仰能够对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起到净化作用,才能在思想上不动摇,践行党的方针和理念。

坚定信仰能够引领前行的方向。只有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才能真正“坐直”“走正”。共产党员沈浩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再苦再累也值得,带领当地村民走向致富道路,而某些高级别领导干部难挡财富诱惑受贿被组织调查。同样为共产党员,但其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表明只有心中树立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不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影响,才能走上正

确的道路,为国家和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力量。

坚定信仰能够获取奋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尚未结束”。随着“四个全面”布局的不断践行和深化,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升,为此一部分的党员在心里上出现了放松和懈怠的情况,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成果来之不易,不能“吃老本”和“歇歇脚”,在这改革的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共产党员更要在心中树立伟大的信仰和理想,不断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信仰中获得前行和奋斗的力量,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实现梦想。

信仰就像晨星,可能我们不能触摸到它,但它就如海上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因此,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必须要在心目中树立和坚定自身的信仰,才能确保自身精神、方向的正确,从中获取奋斗前行的力量,早日实现复兴的中国梦想。

好政策满足民意愿滋养公民德性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好政策的重要标准。政策引领发展,政策关乎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出台科学合理、惠及民生的好政策,群众才会交口称赞。一个好政策,不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德性的滋养。

“好政策”符合人民意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群众公认的“好政策”,往往能够“恰逢其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往往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好政策”既是送给群众温暖、福祉的“阳光”,又是涵养公民良好品性和素养的“土壤”。“好政策”不仅仅满足人民意愿,而且深刻影响党风、民风、世风,影响公民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滋养公民的理性、德性。

“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理性”是一种冷静理智思考分析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审慎地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态度。“理性”意味着不完全受感性欲望的支配,不意气用事,不冲动盲从,不狭隘任性,不走极端;“理性”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崇尚“理性”是秉持科学精神的表现。公民理性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只有大多数公民具有了普遍的理性,大家才能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矛盾,整个社会才能建立良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保持稳定和谐的状态。

“好政策”滋养公民德性。“德性”是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也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条件和标志。政策是精神文明的旗帜和风向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对公民的品德修养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好政策”能把坏人变好。“坏政策”能把好人变坏。“好政策”能激发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邪恶贪婪的部分。如一些领域“实名制”政策的推行,使人们习惯于对自

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培养了人们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

对于我国特殊国情而言,“好政策”意义重大。某些关键领域的“好政策”已成为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牵引机”、“助推器”和“加速器”。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比较稳固,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政策调整的余地和空间更大,也较为灵活,因此发挥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涵养公民的理性和德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政策”对公民的理性、德性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作用。

打响扶贫攻坚战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

2020年是我党历史进程中重要且关键的一年,这即将标志着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定“战绩”。但有的地方为完成任务却搞假扶贫,不把贫困户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依据,而是靠一支笔编造脱贫数据,“假脱贫”、“伪脱贫”现象层出不穷,这样“脱贫”欺完全是花架子,结果不能如群众所愿,也不能如党中央所愿。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决胜脱贫攻坚提出新的要求,即: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既指明脱贫的成效要真,也指明脱贫不能自说自唱自编自演,更不能用虚假信息来脱贫。因此,我们要在未来的几年里,做好扶贫工作,实现国民富强、安居乐业。

打好扶贫攻坚战,在于抓得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现如今存在广撒网,没对象这样的一个常见问题,不仅使得扶贫工作没有到位,还浪费了大量的扶贫资源。因此,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坚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切实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明确扶贫责任机制,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位、考核紧随;持续用好“五个一批”工程,加快建立反映客观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

打好扶贫攻坚战,在于要实干。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践踏实地的干劲。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党和人民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党组织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把脱贫攻坚实绩与用人机制完美融合,将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煞”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

动实现脱贫致富。

打好扶贫攻坚战,在于要抓实。扶贫工作的事迹收效如何,要看真正的百姓反馈,正所谓,政策好不好,要看百姓是哭还是笑。因此,在脱贫工作中的方法、措施要切合实际,不能想当然凭空捏造,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不可一成不变的去“复制、粘贴”,站在脱贫战线上的干部,要做到讲真话、察真情、报真数,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脱贫的成绩与同步小康要求对一对,与群众谈一谈,不能自说自唱自编自演,不仅要与群众算好账,还要群众认账,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实现真脱贫。

脱贫是我党历史以来的工作重点,更是我党对于人民幸福的强大愿景。我们的脱贫成效不能用弄虚作假,而是要用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全社会的认可度来检验,只要我们真抓实干,敢想敢做,切实做到真脱贫,脱真贫,才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老百姓百年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