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理

药理

药理
药理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

机制、临床应用或称适应证等

3.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

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

4.药物作用:(药物效应)(药理效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

5.根据用药目的分为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6.根据作用部位分为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7.根据作用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

8.选择性与二重性量效关系P7 P9

9.最大有效量:(极量)指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的剂量(用药时一般不得超过极量)

10.强度:指药物作用强弱的程度

11.效能: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

12.半数有效量/半数中毒剂量/半数致死量:ED50/TD50/LD50即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或引

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中毒/死亡)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3.评价一个药物是否安全的标准包括:治疗指数TI(TI=LD50/ED50或TI=TD50/ED50)LD50

ED50 TD50和安全指数SI(SI=LD1/ED99)安全范围(ED95~LD5)

14.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这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

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通常不可避免,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故副作用是可以随着治疗目的而改变

15.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16.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中的特殊蛋白质能与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或药

物等配体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产生生理或药理效应

17.受体与药物结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亲和力与内在活性P15

18.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19.内在活性:(效应力)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

20.激动药:(兴奋药)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这些药物与受体结

合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21.拮抗药:(阻滞/断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2.拮抗药按作用性质分为竞争性拮抗药与非竞争性拮抗药

23.受体脱敏:(下调)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下降的现象

24.受体曾敏:(上调)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

用拮抗药而造成的

25.同种调节与异种调节P17

26.占领学说:药物与一定量受体结合产生效应,认为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被药物占领的受体

数量成正比,被占领的受体数量越多,药物作用越强

27.被动转运的特点:①顺浓度差②不耗能③不需要载体④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抑制⑤大部分

药物的转运方式

28.脂溶性扩散(简单扩散)综上所述:P25

29.首过消除:(首过效应)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都要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

其在肠黏膜和肝脏中,极易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30.小肠是绝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

31.舌下给药能够避免首过消除,而直肠给药不能避开首过消除

32.各个器官药物的分布是不均匀和动态变化的

33.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主要取决于药物分布进入靶器官的速度与浓度,而药物消除的快

慢,则主要取决于药物分布进入代谢和排泄器官的速度P27

3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血浆蛋白的结合律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体

液PH

35.体内能够使药物发生转化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肠、肾、肺等组织

36.药物转化的意义P29(灭火与活化)

37.药酶诱导剂:使药酶活性增加,加速其它药物代谢的药物(苯巴比妥)

38.药酶抑制剂:使药物活性降低,减慢某些药物代谢的药物(氯霉素)

39.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40.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可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这种

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41.一级消除:(恒比消除)是大多数药物消除的类型,其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

单位时间内按血药浓度的恒定比例进行消除特点①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②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③半衰期(T1/2)恒定等于 0.693/Ke Ke:消除速率常数

42.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时间

43.半衰期意义:①确定给药间隔②反映体内药量消除情况③预测达到坪值(C SS)的时间:

经4~5个半衰期达坪④检测肝肾功能

44.坪值:经过4~6个t1/2后体内药量可达稳态水平的93.5%~98.4%这个相对稳态的水平称

为稳态血药浓度也称坪值

45.耐受性:指同一药物连续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产生相同

的药效但在停用一段时间后,机体仍可恢复原有的敏感性,少数患者存在先天耐受性,也称低敏性

46.耐药性:化疗药长时间使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耐药性或抗

药性

47.

名词解释:

1.调节痉挛:(眼睛能使晶状体聚焦以适应近视或远视的需要称为调节)毛果芸香碱作用

于睫状肌M受体,使远物难以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这一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2.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退向外援,悬韧带向周围拉紧,晶状体变扁,屈光度降低,不能

将近距离的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只适合看远物,这中作用称调节麻痹

3.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5g/日以上)或敏感者,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

以及视、听力减退,总称为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

4.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

林哮喘,其发病机制为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PG合成受阻,使白三烯及其他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居于优势,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

5.瑞夷综合征:病毒感染性疾病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偶致锐意综合

征,表现为肝损害和脑病(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偶见瑞夷综合症,表现为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预后恶劣,可致死。故病毒感染患儿不宜用阿斯匹林,可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

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内在拟交感活性弱的β受体阻断药,其拟交感作用一般被其阻断作用所掩盖。当内在拟交感递质被耗竭后,则对受体无兴奋作用。此时再用此类β受体阻断药,其阻断作用无法发挥,拟交感作用充分表现出来,引起心脏兴奋和支气管舒张等。

7.首剂现象:即病人首次用药的90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

消失

8.抗生素:指对病原体具有抵制或者杀灭作用的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它们的化学合成、

半合成品或结构改造的衍生物

9.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者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10.抗菌药物后效应:指停用抗菌药物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菌效应

11.最小抑菌浓度:指药物在体外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2.最小杀菌浓度:指药物在体外杀灭供试细菌的最低浓度

13.赫氏反应: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炭疽过程中,有时可出现发冷、发热、头

痛、局部症状加剧等现象

14.二重感染:(正常人体的口腔、鼻咽部、消化道等处有多种微生物寄生,相互拮抗而维

持相对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人体正常菌群发生变化,使敏感菌收到抑制,有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或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15.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使用大剂量氯霉素易引起蓄积中

毒,表现为腹胀、呕吐、呼吸抑制乃至皮肤灰白、紫绀,最后循环衰竭、休克,称灰婴综合征

16.

外周神经系统药

1.拟胆碱药: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M、N)和抗胆碱酯酶(易逆性(新斯的明)与难

易逆性(有机磷酸酯类))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抗胆碱酯酶药中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2.胆碱酯酶复活药:氯解磷定

3.抗胆碱药:①M胆碱受体阻滞药(节后抗胆碱药):阿托品(合成代用品:后马托品、

溴化丙胺太林)东莨菪碱山莨菪碱②N1胆碱受体阻滞药③N2胆碱受体阻滞药

4.拟肾上腺素药:①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②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麻

黄碱)③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④α、β及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多巴胺)

5.抗肾上腺素药:①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分为:⑴α1α2受体阻滞药:短效类α受体阻

滞药(酚妥拉明)、长效α受体阻滞药(酚卞明)⑵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噻吗洛尔)

1.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

2.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抗惊厥药:硫酸镁

3.抗精神失常药: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②抗抑郁症药(氟西汀、丙咪嗪)③抗躁狂症

药(碳酸锂)④抗焦虑症药

4.抗帕金森病药:①拟多巴胺药(左旋多巴)②中枢抗胆碱药③促进中枢多巴胺释放及激

动多巴胺受体药

5.镇痛药:①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②人工合成阿片类(哌替啶)③其它

6.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常用的解热抗炎镇痛药根据其对COX(环氧酶)作用

的选择可分为:①非选择性环氧抑制药⑴水杨酸类(阿司匹林)⑵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⑶吡唑酮类(布洛芬)②选择性环氧抑制药(尼美舒利);抗痛风药

内脏系统药:

1.利尿药与脱水药:常用利尿药:①高效利尿药(Na+— 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呋塞

米、依他尼酸)②中效利尿药(Na+—2Cl-同向转运抑制剂)(氢氯噻嗪)③低效利尿药(Na+— K+交换抑制剂)(螺内酯);脱水药(甘露醇)

2.抗高血要药:根据作用部位分:交感神经抑制药:⑴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⑵神经节

阻滞药(樟硫咪芬)⑶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利血平)⑷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①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②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③α和β受体阻滞药(拉贝洛尔);血管扩张药⑴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⑵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⑶钾通道开放药⑷其它扩血管药;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⑵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⑶肾素抑制药(瑞米吉仑)

3.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增强心肌收缩力药(强心苷类药:地高辛);减轻心脏负荷药(利

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酯、肼屈嗪、后坐嗪);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卡托普利、氯沙坦);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其他类(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卡维地洛;钙通道阻滞药)4.抗心绞痛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普尼拉明及哌克昔林)

5.血液系统药: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类和维生素B12)、升高白细胞药、抗凝血药(肝素、

香豆素类)、纤维蛋白溶解药、抗血小板药、止血药(维生素K、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血容量扩充剂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按胜利作用分为:①糖皮质激素类:②盐皮质激素类③性激素

2.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抗甲状腺激素(硫脲类、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

3.抗糖尿病药: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苯乙双胍、苯乙福明、降糖

灵和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胰岛素曾敏药: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

化学治疗药:

1.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与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硝咪唑类、硝基呋喃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⑴青霉素类:①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②半合成青霉素类(耐

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抗革兰阴性菌青霉素);⑵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头孢他啶⑶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⑴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其它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⑵林可霉素类

4.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5.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⑴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⑵氯霉素类:氯霉素

6.抗结核病药: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酰丁醇、链霉素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和作用 润而不燥,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舒筋 兼利二便、导湿热外出,可治湿热黄疸。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常与木瓜、川羌、独活、黄芪、当归等同用。 清退虚热之功,常与滋阴药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及秦艽散。 秦艽则三痹皆宜,且清阳明湿热,用于偏热者。 秦艽的妙方集锦 治背痛连胸:秦艽4.5克,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三片,桑枝9 克(酒炒)0水煎服。 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31克(去苗),水煎,去滓取汁,饭前分两次服。 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 治黄疸:秦艽16克,在半升酒中浸,每天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暴泻、大渴、大饮:秦艽62克,炙甘草16克,水煎服,一次9克。 小便艰难:秦艽31克,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 一切疮口不合:秦艽研末敷上。 秦艽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并加速肿胀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连续 10天可使脚肿基本恢复正常,其效果与水杨酸钠200mg/kg相当,如预先注射秦艽碱甲,对大鼠蛋清性脚肿也有减轻和消肿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而比水杨酸钠略强,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但它与促皮质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其抗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秦艽碱甲的双氢化合物(侧链上的双键被氢饱和)无消炎作用,可知双键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条件。此外,秦艽碱甲还能明显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8] 2.对中枢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小剂量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较小剂量注射给药时,能抑制狗肠痿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加强。光热刺激法实验表明,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的痛阈,但作用短暂,40分钟后作用消失。用热板法实验,秦艽碱甲对小鼠有镇痛作用。[8]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也有明显而矩暂的降低血压作用,时时使心率减慢,无快速耐受现象。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均不能阻断其降低作用,加之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并伴有心舒张不全和心输出量减少,证明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无关,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脏的结果。[8]

药理重点背诵口诀

药理学口诀 (熟记、理解,药理考试能拿七十分了!)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 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 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 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阿托品 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 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 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 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 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 防止“虹膜晶体粘”,还能治疗心动缓;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东莨菪碱 镇静显著东莨菪碱,能抗晕动是特点; 可治哮喘和“震颤”,其余都像阿托品,只是不用它点眼。

肾上腺素 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 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 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 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R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 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 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扩张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 扩张血管治“感染”,血容补足效才显。兴奋心脏复心跳,加速传导律不乱, 哮喘耐受防猝死,甲亢冠心切莫选。 α受体阻断药 α-R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

扩张血管治栓塞,血压下降诊治瘤,NA释放心力增,治疗休克及心衰。 β受体阻断药 β-R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是代表, 临床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 三条禁忌记心间,哮喘、心衰、心动缓。 传出N药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一)药物的种类 抗休克药分二类,舒缩血管有区分; 正肾副肾间羟胺,收缩血管为一类; 莨菪碱类异丙肾,加上α受体阻断剂;还有一类多巴胺,扩张血管促循环。(二)常见休克的药物选用: 过敏休克选副肾,配合激素疗效增; 感染用药分阶段,扩容纠酸抗感染, 早期需要扩血管,山莨菪碱为首选; 后期治疗缩血管,间羟胺替代正肾。 心源休克须慎重,选用“二胺”方能行。说明:“二胺”指多巴胺和间羟胺

中药药理学——外用药

凡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外治方药有膏、丹、水、酒、散、药线(药丁)等剂型,对患部直接用药。用法包括膏贴、涂、敷、掺、熏、洗、浸、浴、点眼、灌耳、滴鼻、吹喉及药丁插入瘘管等。外用药由于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有杀虫止痒者,如硫黄、明矾、轻粉、冰片、樟脑、蛇床子、土槿皮、炉甘石等,用于疥癣、湿疹、痒疹等皮肤病。有消肿散结者,如黄连、黄柏、大黄、腰黄、丁香、蟾酥、麝香、芙蓉叶等,用于疮疡初起,焮肿热痛。有化腐排脓者,如轻粉、升丹、珠砂、硼砂、雄黄、冰片等,用于疮疡已溃,脓腐较多。有生肌收口者,如殊砂、珍珠、琥珀、龙骨、血竭、冰片、炉甘石等,用于疮疡已溃,脓汁将尽,疮口未收者。有收敛护肤者,如明矾、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龙骨、牡蛎、炉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麻油等,用于收敛,止血,润滑,护肤。根据中医习用的外用药,综合归纳其药理作用,有以下几点。(1)杀灭病原体作用:即所谓杀虫。如硫黄能抗真菌、杀疥虫;黄连、苦参、蛇床子及雄黄桃仁膏等有抗滴虫作用。(2)抗菌、抗病毒作用:近年曾对抗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的中药作了大量的筛选,发现青黛、明矾、雄黄、轻粉、白降丹、胆矾、硼砂对金葡菌等常见化脓菌有抗菌作用。枯矾、五倍子、化毒散、生肌散、八宝生肌散、四黄素等,对绿脓杆菌有效。成药红升丹的抗菌作用很强,能消结散肿。雄黄、明矾、羊胆、大蒜、狼毒、猫眼草、白芥子、结核散、胆汁、黄连素、蛇床子、儿茶、硼砂、甘松等,均有抗结核杆菌作用。血竭、水银、轻粉、硼砂、密陀僧、梅片、潮脑、白矾、枯矾以及一些中药的酒与醋浸剂、黄藤生物碱、土槿皮苯浸膏均有抗真菌作用。紫草硼酸滴眼剂有显著的抑制单疮病毒的作用,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此外,水银、轻粉有抗螺旋体作用。药物试管内的抗菌试验结果,大部分与临床疗效一致,有人认为结果符合的占67%,不符合的有33%,而低度抗菌作用药物也可能在临床上有良好疗效。体外玻器内进行的抗菌实验结果,对外用药来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3)局部刺激作用:有些外用药对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用药部位发红和充血。如接触时间较长或药物本身有较强的刺激性,可能起疱,甚至生脓疱,动物皮肤对中药的原发性刺激反应,也可造成实验性皮炎,如巴豆油皮炎。薄荷脑、樟脑、桉叶油等可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局部皮肤有清凉感,还可影响肌肉、关节,减轻深部炎症和疼痛。轻粉刺激口腔粘膜,可致溃疡。白降丹并对局部皮肤可致发疱;斑蝥能发疮引赤,刺激性很强。(4)收敛止血作用:收敛药与创面或粘膜接触时,能使表层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保护膜,使局部免受刺激,且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充血,又可减少渗出。如明矾、铅粉、儿茶、五倍子、炉甘石等。已报道明矾有强大的收敛作用,应用于子宫脱垂、直肠脱出及内痔、痔核等。儿茶含大量儿茶鞣质,五倍子含鞣质60%左右,广泛用于收敛止血。有的膏药还可使瘢痕软化。地榆炭油剂可用于某些严重表皮剥脱性皮肤病。(5)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中医对跌打、损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消肿膏治疗软组织损伤;扭伤粉有治疗扭伤的作用。现代实验也研究了中药的促骨折愈合作用。生肌象皮膏对感染骨折动物模型实验证明,骨的肉芽岛及皮岛生长较对照组快而多,且有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细胞增生及分化,增加局部血循环,促进瘢痕组织软化吸收等作用。(6)保护及润滑皮肤作用:保护皮肤和粘膜的发炎或溃疡面,常用一些不易吸收的粉末,在用药部位不被溶解,但能从组织或炎症部位吸取水分,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减轻炎症,如滑石粉、炉甘石等,称保护药。尚有一些缓和性的油脂类药物,可软化滋润皮肤,不易被吸收,常用作赋形药以延长其他药的作用,如花生油、胡麻油、猪脂、蜂蜡等,称为润肤药。蜂蜜,不但能润护皮肤,治疗烧伤、冻伤、乳头裂,且对粘膜有润滑作用,能治疗便秘、蛔虫性肠梗阻。黄丹调涂可用于皮肤皲裂。(7)局部麻醉作用:外用麻药,古书曾有记载,如蟾酥、细辛等具有表面麻醉作用。(8)其他作用:有的外用药可治疣类、斑秃、皮肤癌及银屑病等。但应注意外用药中很多有剧毒。如水银、轻粉、银硃、铅丹、密陀僧、砒石、升丹、白降丹等,

药理简答题答案详解

1、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简述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 3试述治疗高血压联合应用氢氯噻嗪、肼苯哒嗪和普奈洛尔的优点。 4简述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5.改变心肌的血液分布,有利于缺血区的供血 6简述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7简述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8试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包括哪类,各举一代表药。 9利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10述高效能和中效能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11比较各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2血的类型及抗贫血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13双香豆素可与哪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为什么? 14常用抗凝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及过量的解救药。 15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局部雾化吸入的主要不良反应。 16简述茶碱类平喘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7平喘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8试述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19.简述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20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并各举一代表药物。 21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疗程及适用情况。 2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代谢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3状腺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4碘化物的不良反应。 25胰岛素主要用于何种糖尿病?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剂型? 26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27格列本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8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29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0试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 3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举例说明 33简述青霉素G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 34试述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35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及其共同特点有哪些? 36.CCBs(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的分类、代表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1章)。37.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2章) 38.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5章) 39.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26章) 40。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8章) 4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27章) 42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43.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2章)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 .柚皮甙 B .忍冬甙 C .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2 .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 .发汗或促进发汗 B .抗菌抗病毒C 3. 目前认为黄苓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 .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 .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D. A 和C E . A B 和C 4. 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 .镇痛 B .镇静 C .解热 5 .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 .生物碱 B .挥发油 C .无机盐 E ?右旋柠檬烯 ?抗炎 D.以上均是 E .与上述作用均无关 C ?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D.皂甙E .鞣质、有机酸 6.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 .人参 B .当归 C .附子 7. 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B .-蒎烯 C A.茵陈炔酮 D. 8. A. 9 . ?枳壳 E .白术 .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 E .绿原酸 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蒿本内酯B.川芎哚C.川芎挥发油D. 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改 善房室传导 B .恢复窦性心律 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 .以上均有 阿魏酸E.川芎嗪 .加快心率 D. 10 .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 .白芨 B .艾叶 C .三七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 .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 .仙鹤草 E .茜草 D. A 和B E . A、B 和 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 A .有致畸作用 D. A 和B A .血糖B 阜 是 B .毒性较强 .A B 和C13. E .血脂 C .肝糖元 C .药性峻烈 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D . A 和C E . B 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 .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 .抗胃溃疡 E .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刺激消化液分泌 15 .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 .春季采收作用强 B .夏季采收作用强 C .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 . 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 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 .三七 B .白芨 C .紫珠草 D .地榆 E .仙鹤草 17.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15、去甲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 2)收缩血管 3)升高血压 16、盐酸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对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对骨骼肌及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 3)收缩压、舒张压均可升高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或消除粘膜充血或水肿5)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升高血糖 17、异丙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 )舒张血管,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3)扩张支气管 4)促进脂肪分解 18、硫酸阿托品 1)抑制腺体分泌 2)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3 )解除平滑肌痉挛 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 5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 )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 19、盐酸利多卡因 1 )局部麻醉 2)抗心律失常 20、尼可刹米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1、洛贝林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2、间羟胺 1)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温和、缓慢而持久 2 )心肌收缩力增强,可使休克患者心排血量增加 3)较少引起心悸和心律失常 4)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较少引起少尿、无尿 23、盐酸多巴胺 1)兴奋心脏 2)大剂量应用时,表现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3)治疗量时产生排钠利尿作用;大剂量应用时使肾血管明显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24、西地兰 1)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的作用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科普知识---抗生素的药理、分类、特点

科普知识---抗生素的药理、分类、特点 抗生素对病菌的药理 1. 有的抗生素是干扰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因缺乏完整的细胞 壁,抵挡不了水份的 侵入,发生膨胀、破裂而死亡。 2. 有的抗生素是使细菌的细胞膜发生损伤,细菌因内部物质流失而死亡。 3. 有的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的繁殖终止。 4. 有的抗生素是通过改变细菌内部的代谢,影响它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 成,使细菌(还有肿瘤细胞)不能重新复制新的细胞物质而死亡。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多,可按它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也可按抗菌的范围(抗菌谱)分类; 此外,还可将它们分为繁殖期杀菌抗生素、静止期杀菌抗生 素、快速制菌抗生素和慢效制菌抗生素等。

目前通常是采用将抗生素按抗菌的范围分类,即将种类繁多的 抗菌素区分为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抗生素、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抗 生素和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都有 抗菌作用; 此外,将某些专一抑制或杀灭霉菌的抗生素,列为抗真菌类抗 生素。 抗生素作用的特点: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既不参与细胞结构,也不是细胞内的贮存性养料,对产生菌本身无害,但对某些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是微生物在种间竞争中战胜其他微生物保存自己的一种防卫机制。抗生素具有不同于化学药物的特点: ( 1 )抗生素则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菌体细胞 DNA 、 RNA 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干扰细胞的代谢作用,妨碍生命活动或使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而不同于无选择性的普通消毒剂或杀菌剂。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主要表现为抑菌、杀菌和溶菌三种现象。这三种作用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抗生素抗菌作用的表现与使用浓度、作用时间、敏感微生物种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 2 )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一样。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病原菌种类称为该抗生素的抗生谱(抗菌谱)。例如淡紫灰链霉菌产生的卮立霉素只对少数病毒有医疗作用,对细菌、真菌和其他多数病毒都没有作用。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有抗生作用,例如青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都有良好药效,链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良好药效,对结核杆菌有特殊的疗效。( 3 )有效作用浓度。抗生素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各种抗生素一般

叶绿素的药理功能及特性

叶绿素的药理功能及特性 ■叶绿素的药理功能 叶绿素是植物中含的绿色色素,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源,从水和空气中CO2合成糖等有机物。叶绿素结构类似动物血液中的红色素,为维持生命不可缺的重要物质。 叶绿素存在许多类似体,高等绿色植物和绿藻等含叶绿素a和b,褐藻、硅藻等含叶绿素a。为提高稳定性,食品和医药品中用叶绿素诱导体为多。 叶绿素有多种药理效果引起食品界的注目。铜叶绿素、铜叶绿素钠、铁叶绿素钠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被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口香糖、蔬菜等加工品的着色。日本研究表明,叶绿素的诱导体可作胃肠药、口臭防止药、洗口液等成分。 具体说,叶绿素有下列重要药理功能: 创伤治愈作用 叶绿素能促进切伤、火伤、溃疡等伤口的肉芽新生、加快治愈作用。对创伤、溃疡局部涂布能使创伤面干燥,加快肉芽及上皮细胞的产生,明显促进创伤治愈。 脱臭作用。叶绿素能除去饮食、香烟及新陈代谢产生的口臭、脚臭、腋下恶臭、饮酒后酒气臭。铜叶绿酸钠有显著抑制口臭的挥发性硫化物的效果。 抗过敏作用。铜叶绿酸钠对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顽固性慢性湿疹、支气管哮喘及冻疮均有明显效果。叶绿素的抗过敏作用强。 抗溃疡作用。据国外对鼠试验,对幽门结扎溃疡的鼠同时投服叶绿酸作制酸剂和抗胆碱药有明显抗溃疡效果。 肠蠕动功能亢进作用。叶绿素能使肠道蠕动轻度亢进,解消便秘。 抗变异原性。叶绿酸、叶绿素能和发癌物质Trp-p-2的活性体形成复合体,使其不活化,还能抑制黄曲霉素、苯并芘等变异原物质。 制癌作用。叶绿酸钠能使肝癌细胞的增殖消失。叶绿素提取物有抗肿瘤功能及大大提高肿瘤的光导疗法效果。 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叶绿素的分解物脱镁叶绿素及叶绿酸均有降低胆固醇效果。 叶绿素来自天然植物,安全性高,作为绿色的叶绿素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食品中作健康与功能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的制造及性质 叶绿素制造,以小球藻等为原料,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得到叶绿素a、b的混合物。但这种天然的叶绿素受光线(特别是紫外线)和热分解、易褪色。对酸非常不稳定,其中金属镁容易脱离生成脱镁叶绿素,呈褐色。 将叶绿素中的镁用铜、铁等置换,能使稳定化。以酯结合的叶绿醇用碱加水分解得到叶绿酸,叶绿酸的钠或钾盐溶于水。市售的叶绿素,是将叶绿素的镁置换为铜的铜叶绿素,铜叶绿素被钠、铁置换成水溶性的铁叶绿酸钠。 叶绿素为黑绿~浓绿色的油或膏状,易溶于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油脂类,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因此因乳化剂呈分散性制剂。铜叶绿素外观、溶解性和叶绿素相同,色调呈强绿色。 铜叶绿素酸钠及铁叶绿酸钠是青黑色~暗绿色的粉末。易溶于水或稀酒精溶液中,不溶于油脂类中,但在酸性溶液中钠游离而使不溶于水,在钙镁离子等存在下,生成不溶性的盐,因此用水须非常注意。

药理名词解释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之越小。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 抗生素:指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的化学物质。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清除以后,细菌的生长持续受到抑制。 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要达到原来反应必须增加剂量。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作用:能是药物原有作用增强的,目的为增强疗效 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问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协同作用:能使药物原有作用减弱的,目的是减少不良反应 共同传递:许多神经均贮存有二或三种递质可供释放,此现象称为共同传递 “开关反应” :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表现为“开”时患者活动正常或几近正常,而“关”时突然出现严重的PD症状。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 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或加重现象。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使用a受体阻断药后,可使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的a效应被阻断,而舒张骨骼肌血管的B2效应占优势,此时给予肾上腺素血压不但不升,反而下降。 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此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人工冬眠:氯丙嗪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并可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灰婴综合征:早产儿和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肾排泄功能不完善,对氯霉素解毒能力差。大剂量使用氯霉素

药理病例分析

案例1:护士看错处方一针陪8万! 2006年9月12日,患者王丽(化名)因感冒前往兰州市某诊所就诊,医生在处方上注明,该患者对“安痛定”有药物过敏史。护士用药时,却把患者有过敏史的“安痛定”当成抗感冒药来注射,结果造成了王丽药物过敏,并引发“精神抑郁”。 经兰州医疗鉴定委员会调查认定,此事故系护士违反医疗操作规程所致,并定为4级医疗事故。法院裁定诊所给患者支付总计8万元的赔偿金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护士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1.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药物. 2.只有按护理规程细心核对药物,才能避免打错药. 案例2:护士少交代,酿成大事故 2000年6月,某县医院一位护士在一高血压患者使用利血平治疗后,该患者独自上厕所摔倒,导致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用药护士对此事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受到医院处分。 为什么护士会受到处分? 该事故是由于该护士没有向患者交待利血平使用后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突然直立的用药注意事项所致。 病案三 患者,男,59岁,12月5日下午15:08时由家人送入医院,家人代诉与人争吵后口服农药。送我院时神志不清,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恶心、呕吐、头晕、流涎、多汗、心率减慢,并伴有肌束颤动、呼吸困难,双肺大量湿罗音及哮鸣音。可闻及少量酸臭味。 1、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如何进行护理用药?有何应对措施? 2、病人使用阿托品后出现口干、吞咽困难、皮肤干燥、心动过速、瞳孔扩大、视力模 糊、昏迷、血压下降,考虑哪种情况?如何抢救? 3、抢救病人过程中处理并发症时使用头孢菌素抗感染,皮试时突然出现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脏骤停,急救时如何抢救和护理? 答案: 1、立即予肌注阿托品、洗胃、建立静脉通路。胃内注入20%甘露醇。

中药药理学各类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1.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1.1麻黄 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抗过敏,平喘,利尿,镇咳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对平滑肌的影响 1.2柴胡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促进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抗内毒素,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抑郁,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其他药理作用: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对胰酶的影响,保护胃黏膜 1.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影响免疫功能,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其他药理作用: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增强记忆,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2.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2.1黄芩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保肝利胆,降脂其他药理作用:抗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肌缺血) 2.2黄连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增强免疫 影响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降压) 影响消化系统(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 其他药理作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正性肌力作用 2.3金银花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止血,抗早孕 2.4穿心莲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影响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保肝利胆 2.5牡丹皮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保肝,降血糖 2.6知母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降血糖,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抗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西藏大学12级护理本科班雷顺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 4.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②研究开发新药;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6.药理学实验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②实验治疗学方法;③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8.药理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差异性。 选择性产生的原因:①药物分布不均匀;②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③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根本原因)。 选择性的意义:①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应用范围窄;②选择性低,针对性弱,副作用多,应用范围广。 10.治疗效果(疗效):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13.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14.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15.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16.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7.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 18.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19.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20.效价: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或生物制品活性(数量)高低的标志,通常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 21.最大效应(效能):是指药物分子引起生理反应的能力,不同药物引起的反应不同,准确地说应称为内在效能或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交卷时间:2019-12-03 15:45:59 一、单选题 1. (2分)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 A. 所含成分 ? B. 产地 ? C. 采收季节 ? D. 剂量 ? E. 炮制工艺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2. (2分)与山楂消肉积无关的作用是() ? A. 含脂肪酸,促进脂肪的消化 ? B. 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助消化 ? C. 提高胃肠功能有利于消化你

? D. 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的分解消化 ? E. 含有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消化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2分)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 B. 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 C. 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 D. 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 E. 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2分)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 A. 刺激肠粘膜 ? B. 肠道润滑 ? C.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 D.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E.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E 解析 5. (2分)人参益智的作用机制不包含() ? A. 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B. 抑制脑内神经递质Ach合成和释放? C. 促进脑细胞发育 ? D. 增加脑供血 ? E. 保护神经细胞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2分)下列泻下药有利尿作用的是()? A. 芒硝 ? B. 番泻叶 ? C. 火麻仁 ? D. 大黄 ? E. 郁李仁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2分)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 A. 去甲乌药碱 ? B. 甲基丁香酚 ? C. 细辛醚

药理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一) 患者,女,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因着凉病情加重4天,咳嗽、胸闷、痰多、喘息、夜晚不能入睡入院。查体:T:37. 5℃,WBC:11×109/L,听诊两肺上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医生开出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 Rp:①阿莫西林0.25 g×20 用法:0.5mg 3次/d ②氨茶碱0.2g×10 用法:0.2g 3次/d ③溴己新8 mg×20 用法:16 mg 3次/d 【分析】:此处方属合理用药。原因: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要①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的性质及药物敏感程度选择抗菌药。轻者,口服或肌注抗生素,重者,静脉注射抗菌谱较广的药物;②祛痰止咳:选择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或中药,痰液黏稠者可雾化吸入。老人、体弱及痰多者,不应使用如可待因等强镇咳剂; ③解痉平喘:氨茶碱、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等平喘药均可。 处方分析(二) 患者,男,22岁,哮喘复发3d,有8年哮喘史。伴轻度咳嗽,痰呈泡沫状,量不多。诊断:支气管哮喘。医生开出如下处方,请分析是否合理。 Rp:①醋酸泼尼松片5mg×30 用法:5mg/d 3次/d

②氨茶碱片0.1g×20 用法:0.1g/次3次/d ③溴已新片8mg×40 用法:16mg/次3次/d 【分析】:此处方属合理处方。醋酸泼尼松为抗炎性平喘药物,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及其他平喘药物无效的重症患者;氨茶碱为疗效可靠的平喘药,并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溴已新为粘痰溶解药,有祛痰、止咳作用,可以帮助畅通呼吸道、缓解哮喘。三药合用疗效增强。 处方分析(三) 患者,男,42岁,消化性溃疡2年余,时轻时重,每当发作严重时就服用奥美拉唑,特点是服药后症状就消失,停药后就严重复发,无明显诱因近半个月加重。诊断:消化性溃疡。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 R P:①奥美拉唑20mg × 7 用法:20mg 1次/d ②阿莫西林0.25g × 40 用法:0.5mg 3次/d 【分析】:此处方属合理用药。原因:治疗消化性溃疡重症单用一种药疗效一般不理想,症状缓解明显,但易复发,配伍抗幽门螺杆菌药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如果再配伍胃黏膜保护药,疗效会更好。 处方分析(四)

药理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及解救措施原则。 中毒的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AChE——磷酰化AChE ---中毒时间过长——酶老化——递质Ach被AChE水解的量减少——突触间隙ACh 堆积——中毒症状。 解救措施原则: ①迅速消除毒物: 场所、清洗皮肤、洗胃(2%NaHCO3或1%NaCl)、导泻 注意:敌百虫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变成敌敌畏;对硫磷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变成对氧磷。 ②积极使用解毒药:

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打破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被打破,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所产生的能灭活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及肿瘤细胞的的化学物质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指对病原体以及癌细胞等所致疾病的德药物治疗。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副作用(side effect) 定义:与主要作用同时产生的继发效应。这种效应不一定是相反的效应,但常是不必要的或毒性的。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撤药综合征,系指骤然停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受体向上/下调节(receptor up/down regulation)长期使用拮抗/激动药药可以使受体的密度和敏感性增高/降低的现象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吸收,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的半数动物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来表示:LD50/ ED50

茶的药理特性

茶的药理特性 茶的药理特性---茶已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保健饮料。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 (一)传统用法 茶的传统用法,即指中医与民间淬的用茶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 1、茶为万病之药 数千年来,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特别是我国古代,茶常被当作药物使用,在祖国的医药学宝库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而入药的,颇为常见。 (1)茶药与茶疗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圆题写的“荼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为”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於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铁观音的功效。所以,茶不但是药,而且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此外,明代于慎行《谷山笔尘》也称茶能“疗百病绋瘥”。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铁观音的功效1983年林乾良氏又提出“茶疗”这一词汇。茶疗的实施,有两个层次的概念。狭义的茶疗,仅指应用茶叶,未加任何中西药。当然,这是茶疗的基石与主体。没有这一基石与主体,茶疗就不能成立。由于茶叶在传统应用上其功效已有二十四项之多(见下文),所以光是茶叶一味也足以构成茶疗体系。茶疗的第二层次概念,就是广义上的茶疗,即可在茶叶外酌加适量的中、西药物,构成一个复方来应用。当然,也包括某些方中无茶,但在煎服法中规定用“茶汤送下”的复方。这实际上是茶、药并服。 (2)茶的本草理论 茶的本草记述,以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最早,列于本部中品。其文甚简,计正文45字,注文50字。正文:“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据《证类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应作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注文:“《尔雅·释木》云:檟,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生出南、汉中山谷。”

秦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篇名:秦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苏妃妃 专业年级:针灸推拿(20XX级) 学号:310XXXX032 邮箱:318XXXX20@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3368789.html, 电话:132XXXX4416 关键词:秦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概述: 秦艽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粗茎秦艽的干燥根。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秦纠。”;《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平。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生山谷”;《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金·张元素《珍珠囊》“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清·张山雷《本草正义》“则治胃热,泄内热,而黄疽酒毒,牙痛口疮,温疫热毒,及妇人怀胎蕴热,小儿痛热烦渴等证”。 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等功效,传统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中风手足不遂及骨蒸潮热、小儿疮积发热、湿热黄疽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秦艽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及保肝等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广泛用于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肛肠疾病及皮肤病等的治疗。现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将近年来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本品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止痹痛。虽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通用药,但因其性微寒而兼清热、故对兼热者更宜。治风湿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常与忍冬藤、虎杖、黄柏等配用。共奏祛风湿除止痹之效;治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拘挛,常与川乌、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配伍。靳皓文等[1]研究表明,甘肃秦艽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足肿胀、耳部红斑、尾部结节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甘肃秦艽提取物一方面直接抑制吞噬细胞产生释放前列腺素E2(PGE2),另一方面还可抑制环氧化酶2(COX2)活性从而降低炎症部位PGE2的合成释放。 2.镇静作用 秦艽碱甲小剂量对小鼠、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则有中枢兴奋作用, 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其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麻醉作用。较小剂量注射给药,即能抑制狗肠瘘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 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光热刺激法)的痛阈,但作用短暂;对小鼠(热板法)亦有镇痛作用,如与元胡索、草乌、天仙子等配伍,能使镇痛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但与吗啡合用时,则无互相增强作用。 3.对心血管的作用(降血压) 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的降压作用短暂,且使心率减慢。静脉注射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