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周率的故事五则

圆周率的故事五则

圆周率的故事五则
圆周率的故事五则

一、只有上帝才知道π的精确值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天才数学家阿基米德不用度量而是用思考的方法,找到了圆周率的一个精确到0.01的近似值,并且用来表示·阿拉伯的大数学家穆罕默德·本·本兹氏所写的《代数学》里,在关于

圆周长的计算方面,有如下一段话:“最好的方法是把直径乘以,这里最迅速简单的方法,只有上帝才知道比它更好的方法了.”

二、我国古代的光辉成就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数学家对的研究的显赫成果为数学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战国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记载“圆径一而周三”,即。=3,称古率;

西汉刘歆(公元前30年)制作了一个铜斛,由其容量推算出;=3.1457,称歆率;

东汉张衡(公元78—139)通过球体积计算,推出=3.1623,称衡率;

三国时代的魏国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被当今世界公认为著名的大数学家的刘徽,首次运用在圆内作正多边形的方法对圆周率进行了科学计算,创立了驰名古今中外的“割圆术”.他用国内接正3072边形,

算出=3.1416,并可用表示.他用圆内正192边形算出=3.14,并用表示,后人称之为微率。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画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回,并从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开始,一直用针尖画出了正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经反复计算,得到3. 1415926<<3. 1415927.这是世界上最早算出的精确

到小数点后六位的圆周率.祖冲之还用近似地代替,称密率,亦可用代替,称疏率;祖冲之的发

现是空前的,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后人把分数又叫做祖率.在祖冲之以后一千多年,荷兰的工程师安托尼茨大约于1585年才得到这个代表的分数.

三、“精确值”毫无精确意义

十六世纪,欧洲莱顿地区的声道尔夫将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并且在遗嘱上写明,要后人把这个

的数值刻在他的墓碑上,这就是著名的“墓志铭”,墓碑上刻下的。值是:

3.1415926535857932384626433832795028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计算的值就容易得多了.1949年算到2035位,1958年超过了一万位,1973年超过了300万位,1993年日本的科学家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已把算到了800万位以后。

1979年10月日本人左奇英哲把的值背诵到小数点后两万位,被人们称为“世界上记忆力最强的人.”古代和现代数学家不断有人要想打破值的纪录,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原苏联数学家格拉维夫斯基证明了的值即使算到100位已完全没有必要了.他算出,假设有一个球体,它的半径等于地球到天狼星的距离公里,在这个球中装满了微生物,假定球的每1立方毫米中有个微生物,然后把所有微生物排列在一条线上,使每两个相邻微生物的间距重新等于地球到天狼星的距离,那么,拿这个幻

想长度来作为圆的直径,取的值们确到小数点后100位,可以算出这个巨圆的周长们确到毫米以下.法国天文学家阿拉哥曾说过“无休止地追求的精确值,没有丝毫精确意义”.

四、异彩纷呈的表达式

在计算的过程中,数学家们还发现,可以用下面一些结构独特、形式优美的式子来表示:

(韦达恒等式)

(布朗克连分式)

(华里达表达式)

(弗格森等式)

(来布尼兹无穷级数)

(欧拉等式)

五、千古难题终解开

在漫长而又艰难的探求的值的过程中,又一个千古难题获得解决。这个难题就是数学家们两千年前

就从事研究的名题“与圆等积的正方形的作法”。由,可知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

怎样作已知线段r的倍。虽然,作已知线段的倍、倍、......已经解决,可是,两千年来,关于怎样作已知线段的倍,无数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所作的艰辛努力都是徒劳。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严格地证明了是一个不同于、......的超越数,它不可能是一个有理系数方程的根。这就说明了在几何学上用尺规作r不可能。可惜的是1882年以后,仍然有许多不明者,还没有停止他们不会有结果的的尝试。

参考资料

1 傅钟鹏著《十大数学家》。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 潘有发著《初等数学史话》。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数学故事:最精密的圆周率

最精密的圆周率 夜很深了,桌上的油灯已经加了两次油。书桌上堆放着已经看完的《周骸算经》竹简,张衡的《灵显》竹简。祖冲之手中正在翻阅三国时代的布衣数学家刘徽给《九章算术》作的注解,他被刘徽在深入学习古人成果,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用高度的抽象概括力建立的“割圆术”与极限观念所折服,不禁拍案而起。连连称赞:“真了不起!”。在一边专心致志看书的儿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震动,忙问:“爸,谁了不起了”“我说刘徽了不起。”祖冲之的眼睛仍然停留在竹简上。“刘徽是谁?”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刘徽是个什么样的 人。“三国时代的科学家。”“他有什么地方了不起呢?”“他用极限观念建立了‘割圆术’。”“割圆术?”儿子茫茫然地望着父亲。对于圆面积、圆柱的体积和球的体积计算都要用圆周率,原来似乎没有科学的方法。可是这会儿,刘徽提出的割圆术,却找到了完善的算法。“你

看!”祖冲之指着手里拿着的竹简,滔滔不绝的给儿子讲着。“刘徽提出:在圆内作一个正六边形,每边和半径相等。然后把六边所对的六段弧线一一平分。作出一个正十二边形。这个十二边形的边长总加起来比六边形的边长的总和要大,比较接近圆周,但仍比圆周短。“刘徽认为,用同样方法,作出二十四边形。那周长总和又增加了,又接近圆周了。这样一直把圆周分割下去,割得越细,和圆周相差越少,割而又割,直到不可再割的时候,这个无限边形就和圆周密合为一,完全相等了。“刘徽用割圆术计算了六边、十二边、二十四边、四十八边,一直计算到九十六边形的边长之和,得出圆周是直径的3.14。”祖冲之把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讲给儿子听,他虽然似懂非懂,但引起了他无限的兴趣。“刘徽真了不起!真行!”祖冲之听着孩子的话,沉思片刻说:“我 告诉你吧,刘徽算出的圆周率,其实他自己也不满意。他声明:实 际的圆周率应该比3.14稍大。如果他继续‘割了又割’地割下去.就会算得更精确。”“那我们来继续‘割而又割’,行吗?”儿子问了一句。“行呀,我们可以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的劳动!”这一夜,父子俩久久未能入睡。枯燥无味的数学,却引来了儿子无限的兴趣,丰富的幻想;祖冲之则盘算着如何去消化前人智慧的尽可能不缺的全部成果,开拓数学研究的新路。 律嘉量斛上的尺寸 数学阅读 公元461年一个叫刘子鸾的皇族被任命为南除州刺史,祖冲之也被从华林学省这个研究学术的机关调出,派在刘子鸾手下做一个小官。祖冲之虽然离开了华林学省,又担任了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工作,但他勤奋好学的习惯并没有随着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他始终没放松对科学技术的钻研。每天早上都得进宫办事,下午一回来,就一头钻进了他的书房,有时甚至忘了吃晚饭,忘了休息。年幼的儿子,被他父亲的这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刻苦攻关精神所感动。 数学阅读 一天,祖冲之早上进宫办完杂事,就匆匆赶回了家,在书房的地板上画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大圆,运用“割圆术”的计算方法,在圆内先作了一个正六边形。他们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日复一日,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从不间断地辛勤地计算着……祖冲之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对九位数进行包括加减乘除及开方等运算一百三十次以上。这

圆周率前200位故事

丢失的魔法钥匙 一天大魔法师XX丢了自己的魔法钥匙(14),XX骑着自己养的鹦鹉(15)去寻找,没有找到,气急败坏的他狠狠的踢开了身边的球儿(92),反而不小心踢伤了自己的脚,他只好开着路虎车(65)去寻找,开过水下的珊瑚(35)路,来到了芭蕉(89)林,看到了气球(79)树下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神仙老头,扇着扇儿(32),坐在沙发(38)上,旁边放着一堆饲料(46),神仙爷爷笑着说:“呵呵,这不是我吃的,那是河流(26)里面乌龟的早饭。你要找的东西在遥远的四川(43)”话音未落,沙发(38)飘了起来,神仙爷爷手中的扇儿(32)变成了小鸟依偎在他肩膀上,XX抬头去看,原来是气球(79)树飞了起来。 XX驱车路过五环(50)路,看到一个恶霸(28)在一辆巴士(84)车上抢劫。XX喝了口自己炮制的功能药酒(19),之后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直大蜥蜴(71),还长着两只怪怪的鹿角(69),一下子就吓跑了贼人。XX又喝了口自己炮制的散酒(39),之后又变回了原样。XX开车继续前行,天渐渐黑了,车外也下起了雨,XX将车停靠在一个奇幻的魔法城堡,拿着自己的一把旧伞(93)下了车,走到了一个积木(75)搭建的屋子前面,XX整理一下自己的衣领(10),伸手敲敲了门,

当一个蓝精灵开门之后XX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家舞吧(58)。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蓝精灵就在他的鼻子上戴了一个大大的耳环(20),并小声告诉他“嘘,这里只允许怪兽近入,这样你就像牛魔王了,走,我带你去酒席(97)喝酒”。他们路过屋子中间的石球(49)时,有一只石狮(44)从里面钻了出来,也随着他们走了起来。 这时一个长得像外星人的武警(59)走了进来,带着一个大大的耳塞(23),手里拿着黄色的令旗(07)据说他是巴黎(81)来的,去螺丝山(64)寻找一个领路人(06)将他变回人类。这时XX透过门口看到恶霸(28)开走了他的车,XX跑到门外,骑上门前的驴儿(62),越过篱笆(08)去追赶。路上XX遇到开着一辆奇瑞QQ(99)的八路军(86)战士,并说服他帮他追恶霸(28),他们追到灵山(03)时车被丝瓜(48)藤缠住了,远处传来了二胡(25)的声音,原来是位绅士(34)在演奏,他的旁边还站着一只鳄鱼(21)拿着仪器(17)在给他熬练药水。他说他的药水可以将人变回原形,哦,原来他就是那个领路人(06)。他将一个气球(79)递给了XX说道:“你历尽了千辛万苦,这里面有你寻找的东西”

中国名人的成长故事1: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

中国名人的成长故事1: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 中国名人的成长故事1: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

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中国名人的成长故事2: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祖冲之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将π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又是怎样找到既精确又方便的密率的呢?它己不是困惑数学家的一个谜;更不是被列为公众关注的未解科学难题之一! 他研究出一套全球最新的乘法速算公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几千年以来数学家们一直希望得到的一种行之有效乘法速算通用公式;他研究出的圆球率,根据球体大小比值数“不变真理”为依据,演绎、推理出一系列最简单、最全面、最科学的球体求算方法,打破了几千年以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推理不先进、不科学的原始估算方法;他从科学的角度上为人们彻底地揭开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π=3.1415926—7小数点后七位数之谜,他为数学球体知识的来自方法终于划上一个圆满句号---。他,就是在数学领域独具创见的魏德武老师。魏德武1963年生,福建沙县人。80年代初,研发者魏德武因遭到福建省永安公检法黑恶势力的残酷迫害,他发明的这二项数学科研成果一直都得不到发扬光大。在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对该项成果做出了充分肯定,认为该成果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特推出报道。本篇对魏德武老师研发的魏氏乘法速算通用公式:ab×cd=(a+1)×c×100+b×d+魏氏速算嬗数×10。速算嬗数|=(a-c)×d+(b+d-10)×c 速算嬗数‖=(a+b-10)×c+(d-c)×a 速算嬗数Ⅲ=a×d-‘b’(补数)×c做了全方面的科学分析,具体归纳有以下6个特点:先进性、通用性、简要性、涵盖性、说理性、研究性,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只要理解和掌握好神奇速算的原理和方法,就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未来的数学无坚不摧。其次,大家都知道真正最有价值的知识来自于方法,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所谓“圆周率”;在数学书中,他只告诉世人“圆周率”的发明结果,却没有告诉“圆周率”发明的来自方法,可见,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球体知识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在计算精确度小数点后七位小数的来自方法,在史书中根本就无从查证,人们对“圆周率”的来自方法不得而知,迄今还是一个谜,缺乏了科学依据。魏氏圆周率的来自方法就不同了,它完全是根据相似球体大小比值数不变真理为支撑而得,圆周率它可以直接借助尺寸的方法,只要精确地测出其中一个圆球体的圆直径和圆周长的长度即可,然后依据相似比其比值数不变的原理,圆周率完全可以用分数:K =D/L=113/355或k=L/D=355/113的方法来表示,该结论是魏老师通过对无数组比值数的对比和验证,最终确定113/355和355/113为圆周率的最佳优选数。在圆周率K=0.3183098591549-----或圆周率k=3.14159---等小数后,它可以直接精确到无数位小数。从而为后人彻底地揭开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来自方法之谜。显而易见,圆球率和乘法速算公式的再现,最重要的一点,并不在仅此而已,其推出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过一个真实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一位13岁少年对“神奇速算和圆球率”的数学思维和研发过程为例举,从而达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创思维、创方法、创意思、创精神,培养学生都能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数学的故事1

BBC的系列片《数学的故事》,谈古论今,沿着历史的脉络讲了数学的发展史。 第1集宇宙语言E01 The Language of The Universe 从古埃及开始,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怎么分九个饼给十个人?咱不用算怎么把饼切十份,然后一人那九个十分之一。而是五个对半切,另外四个三等分,然后再三等分的饼中拿出两个做五等分。这样每人拿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五分之一就行了。省了好多刀哦。用绳子打结来画直角的方法很cute。 十进制是十个手指数来数去就搞得定的。人家古巴比伦人更绝,咱把指关节算上吧,这样就出来六十进制了。 一只手上的十二个关节,另一只手五根手指,乘起来刚好六十。绝了,原来人体构造这么精妙啊。最绝的是人家有零的概念了。 再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一直纠结直角的家伙。Pythagoreans triangle,说白了,就是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而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古希腊,比之数字更注重艺术,所以几何图形啊,和弦啊,应运而生了哦。 看人家柏拉图多强悍,直接在Academy门口挂个标语:“Let no-one ignorant of geometry enter here.”。认为宇宙是由platonic solids组成的。咋跟咱五行学说碰上了呢?正四面体tetrahedron 代表火,立方体hexahedron(Cube)代表土,正八面体octahedron代表气,正二十面体icosahedron代表水,正十二面体dodecahedron代表以太aether(他那著名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给出的,柏拉图当年只有个模糊概念,只说是整个宇宙),个人觉得比之以太这玄乎又玄的hypothesis,说它代表光的话也许更好。anyway,看来由对三的执着发展到对五的追求上了。好在这两数我都喜欢。几百年的沉淀,就是数学从生活需求上升到艺术追求了。不得不承认重视教育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ia的远见,至今咱还是图书馆迷呢。 紧接着欧几里德Euclid的《几何原本》The Elemnts证明了有且只有这五种形体。而阿基米德Archimede计算球形体积的方法怎么看怎么就是微积分的原型呢。不过这家伙最著名的似乎还是他那戏剧性的死亡吧。 随这罗马人的到来,数学之美的追求又发展到实际应用上了。嗯,野蛮人的生存压力都不小啊,亚历山大图书馆也就此没落了。 第2集东方奇才E02 The Genius of the East 西方的计算都是从人体自身发展的数手指头啊,研究形体艺术啊,咱就是法自然啊。农业大国嘛,算数都是用小竹签子的。这样计算是很高效的,可惜书写的麻烦耽误了咱数学前进的脚步啊。对比一下阿拉伯数字和咱那老外眼中的鬼画符,那可不是一般的繁琐。 而中国人对数字的看法总是神秘兮兮的,各种忌讳,祥瑞的。像不喜欢四,偏爱六,八,九. 片子里面挑的是皇帝选陪寝的计算,that's absolutely full of fun。据说皇帝要在十五天内和一百二十一个老婆同房,嗯,用几何级数计算的哦,以达到阴阳相济。 玩笑过后,实用点儿的就是咱著名的《九章算术》The Nine Chapters。解方程都是用李子桃子加秤砣来计算的。还有数鸡蛋的剩余定理(这个小学时候爷爷还教过我呢),如今的数字加密啥的用的还不是这个东东嘛,很是佩服前人,怎么就这么深入浅出的讲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们国家南北朝的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是河北涞源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计算了圆周率。 在秦汉之前,径一周三就是那会儿的圆周率,但是误差非常地大,后来发现圆周率应该是径一周三而有余,但是余数大小无法确定,后来,刘徽发明了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是3.14,而且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圆内切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的话,圆周率就会越来越准确。 祖冲之究竟是根据什么方法得出的圆周率,现在没有办法进行考证,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非常有毅力,很聪慧的人。 祖冲之实事求是,亲自检验历法,在他33岁的时候编制了《大明历》,由此就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

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

祖冲之和π值的计算

祖冲之和π值的计算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1.推算出圆周率π在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2.和祖暅一起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球体积公式,并提出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 祖冲之,字文远,他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的祖籍在河北,但晋朝末年以来,北方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中原地区的大量人口移到了南方,这就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迅速发展.祖冲之的祖父就是这些移民中的一员.祖冲之出生在南方,他的几代祖先都在南方做官,他的家庭具有浓厚的研究科学的传统,祖家历代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据说他的祖父掌管土木建筑,也懂得一些科学知识.在家庭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年时祖冲之进入了政府的学术机构——华林学省,专门从事学术活动,后来他又担任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职.但是做官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科学的研究,他一生中对科学的研究孜孜不倦,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 在数学上,祖冲之研究过《九章算术》和刘徽为之所做的注解,同时给《九章算术》和刘徽的《重差》作过注解.他还写过一部著作《缀术》.这部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重要的文献都已失传,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所幸的是在《隋书·律历志》中留下了一小段祖冲之的关于圆周率工作的记载,他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准确到小数后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唐代的李淳风在《九章算术》的注文中记载了祖冲之和儿子祖暅求球体积的方法,才使得这一成果能够流传下来.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这是以制成的年代命名的.这部历法有许多革新突破点,例如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3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和回归年日数(365.2428)

有关圆周率记忆的趣味故事

有关圆周率记忆的趣味故事 关于记忆圆周率内容,有一个小典故歪打正着的记法,可供大家参考:有这样一个相传已久的故事:有位私塾先生平时极爱喝酒,嗜酒如命,常常为了喝酒就把学生扔在一边,学生们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先生要学生们熟背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数。布置好作业后,就到私塾后面山上的寺庙里与和尚吃酒去了。当大家都在努力背这几十位圆周率的时候,有一位调皮的学生为了发泄对先生的不满,就在说说笑笑中编排了一首讽刺师父的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我,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顺口溜说的,正好是这22位数的数字谐音。先生哪知其中的缘故,一听学生背得一字不差,很高兴, 竟大加夸奖。 这些学生由于采用了谐音记忆,使枯燥乏味的数字,变成了有内容、有意义、非常便于 记忆的语言。 这个故事,讲的实际就是个性化快速记忆的一个应用典型。 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 3.1415926535 8979323846 2643383279 5028841971 6939937510 5820974944 5923078164 0628620899 8628034825 3421170679 8214808651 3282306647 0938446095 5058223172 5359408128 4811174502 8410270193 852******* 6446229489 5493038196 4428810975 6659334461 2847564823 3786783165 2712019091 4564856692 3460348610 4543266482 1339360726 024******* 7245870066 0631558817 4881520920 9628292540 9171536436 7892590360 0113305305 4882046652 1384146951 9415116094 3305727036 5759591953 0921861173 8193261179 3105118548 0744623799 6274956735 1885752724 8912279381 8301194912 9833673362 4406566430 8602139494 6395224737 1907021798 6094370277 0539217176 2931767523 8467481846 7669405132 0005681271 4526356082 7785771342 7577896091 7363717872 1468440901 2249534301 4654958537 1050792279 6892589235 4201995611 2129021960 8640344181 5981362977 4771309960 5187072113 4999999837 2978049951 0597317328 1609631859 5024459455 3469083026 4252230825 3344685035 2619311881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他就是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也是天文学家,生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河北涞源人。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于西方国家1000多年。 为什么说祖冲之厉害呢?这要从如何计算一个圆圈的周长说起。现在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等等,用这个公式可以方便的算出圆的周长。但在2000多年前,人们可不知道有这么方便的公式,也不知道有圆周率的存在!人们计算圆周长的方法是用直径乘以三,误差非常的大。后来,人们发现圆周率应该比三大,但是到底大多少却无法确定。祖冲之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将祖冲之列为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第7位小数的科学家。人们为了纪念祖冲之的重大贡献,将圆周率称为“祖率”。 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钻研数学和天文。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老师教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的计算公式。第二天一早,他就拿了一段绳子,跑到村头量车轮。祖冲之先用绳子量了车轮的周长,再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

他发现车轮的直径根本不是圆周长的1/3。这究竟为什么?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题。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祖冲之不但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他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详细记录。在他33岁时,编制了《大明历》。测定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跟现代科学测定的一年的时间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跟现在的相差不到一秒!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在没有计算机的古代,这么准确是怎么做到的? 祖冲之还有很多科学发明。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 祖冲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态度严谨、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祖冲之的故事。谢谢!

圆周率第51至100位数字记忆故事

圆周率51-100位数字记忆故事 58 20 97 49 44 59 23 07 81 64 06 28 62 08 99 86 28 03 48 25 34 21 17 06 79 -------- -------- -------- 一个臭美的王八引发的故事 有一只生长了1万年的王八来到了一个公园里面,这只王八(58)的两个耳朵上戴着一对珍贵的耳环(20),这对耳环在风中飘动就像酒旗(97)飘动一样柔软,这个酒旗插在一个石球(49)上,原来这个石球是一个石狮(44)从嘴里吐出来的,这只石狮守护着一个宝贵而且晶莹剔透的五角星(59),这个五角星是乔丹(23)曾经佩戴过的上面凝聚了很多篮球技术的信息,其实乔丹以前是一个农民常常用镰刀(07)在庄园里收割庄稼,在用镰刀收割庄稼的时候常常会遭到白蚁(81)的袭击,由于这些白蚁袭击人所以被一个律师(64)告上了法庭并被判了无期徒刑,这个律师获胜以后常常带上鱼钩到湖里钓鱼,鱼钩不小心把一个恶霸养(28)的宠物给钓了起来,恶霸不甘心就到农场去牵牛儿(62),牛儿为了逃跑踩坏了地里的冬瓜(08),原来这些冬瓜是如来的舅舅(99)大鹏霸送给农场主的,由于如来的舅舅大鹏这些善良的行为被八路军(86)招进了队伍一起打鬼子,通过多年抗战八路军的把鬼子赶出了中国就开始收拾那些欺负农民的恶霸(28),这些恶霸听到消息后想跑到灵山(03)上寻求如来的保佑,灵山上的石板(48)非常光滑如果做过恶事的人是站不稳的,这些光滑的石板旁边坐着一个用二胡(25)演奏音乐的人,他美妙的二胡声音吸引了英国的绅士(34),这个绅士穿着一双鳄鱼(21)皮做成的闪亮的皮鞋,鳄鱼被放在一台仪器(17)进行检查,仪器检查到一个鱼钩(06)在肚子里,鱼钩上面还悬着一个气球(79)。

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和圆周率 说起圆周率,你们一定会想到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但你们也许会问,提到祖冲之,说说他的数学家身份也就罢了,还提起天文学家这个头衔干啥?你们这样问就对了,因为祖冲之研究圆周率与此紧密相关――他正是为了研究天文才深入计算圆周率的。 天文学真的很重要。在漫长的古代,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天文,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制订历法和确定四季的变化,就是要确定一年有多少天、季节是如何更替的。这有啥研究的?最冷的时候就是冬天,小树小草发芽时春天就来了,到热得受不了时绝对是夏天,再凉快时就是秋天到了……即使没有现在这么精确的日历,大约算一下也差不了太多,能有啥了不得的?如果你们真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精确的历法是极其重要的,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确定播种的时间。 最早的人类和动物们一样,常常不知道下一顿饱饭什么时候到来。从有人学会种庄稼开始,这个问题才一定程度地得到了解决。总结一段时期的播种收获规律后,最有经验的那个人就成为大家的指挥员,负责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做什么农事。但气温、雨水这些事情总是有变化的,仅仅靠经验,

一次失误就可能造成一群族人饿死甚至一个部族的覆灭。时间越准确,农作物的收获就越有保障。于是,通过天文研究,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然农耕只是天文研究的服务对象之一,牧、渔、猎和躲避自然灾害等等方面也都迫切地需要天文学作出指导。既然如此,祖冲之这些科学家们研究天文也就罢了,还那么醉心于数学、执着地精确计算圆周率做什么呢?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也就是周长除以直径的值。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用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比如制作车轮的时候,可以事先根据车轮大小计算出所需的木料――这个时候的圆周率不用那么精确就足够使用了。但在天文学的研究和计算中,圆周率成为一个无法忽视却又难以确定的重要参数,它的精确度直接决定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对圆周率的依赖程度,决定了好多天文学家同时也必须深入研究数学――祖冲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圆周率不是祖冲之发现的,祖冲之的贡献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一成就受到中外科学界的极大认可:1964年,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年,也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

圆周率的故事

圆周率的故事 标签: 圆周率 圆,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曲线,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曲线。还在遥远的古代,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清晨的露珠,以及动物的眼睛,水面的波纹,都给人以圆的启示。现代,从滚动的车轮到日常用品,从旋转的机器到航天飞船,到处都有圆的身影。人们的生活与圆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圆,以它无比美丽的身影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圆满、团圆,这些美妙的词语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和幸福的憧憬! 圆周率是圆的灵魂,是圆的化身,可是这位仙子,却迟迟不肯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人们对圆周率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许多数学家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现在,就让我们穿过时间隧道,与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作一次亲密接触吧!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从实践中认识到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所以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就有了“周三径一”的记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圆周率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西汉末年,数学家刘歆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547。到了东汉,张衡——就是那位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建议把圆周率定为3.1622。但是,这两种建议都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而很少有人采用。一直到了公元263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创立了割圆术,才使圆周率的计算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什么是割圆术呢?原来,刘徽在整理我国古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发现,所谓的“周三径一”,实质上是把圆的内接正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的结果。于是他想到:如果用圆的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9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岂不是更加精确。这就是割圆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但是,因为计算过程随着边数的增加越来越复杂,限于当时的条件,刘徽只计算到圆的内接正96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两位小数,得到3.14。后来,刘徽又算到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四位小数,得到3.1416。还记得,我们那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圆周率用的就是这个值。 又过了大约200年,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出了一位大数学家,也是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祖冲之于公元429年4月20日出生于范阳郡遒县(现在的河北省涞水县)。他小时候没上过什么学,也没得到过什么名师指点,但是他自学非常刻苦,尤其是对天文、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广泛搜集认真阅读了前人有关天文、数学的许多著作,却从来不盲目接受,总要亲自进行测量和推算。公元460年,他采用刘徽的割圆术,一直算到圆的内接12288边形,推算出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同时,他还提出用两个分数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一个是22/7,叫“疏率” ,约等于3.142857;另一个是355/113,叫“密率”,约等于3.1415929。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开创了一项世界纪录,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国际上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数学家,把3.1415926称为“祖率”,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圆的周长 数学资源 祖冲之与圆周率

圆的周长 数学资源 祖冲之与圆周率 1.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两只小蚂蚁分别绕正方形和圆跑(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跑完一圈,谁跑的路程多?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2×4=8(厘米),圆的周长:2×3.14=6.28(厘米),6.28<8,所以沿正方形跑的蚂蚁跑的路程长。也可以这样分析: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是正方形边长的3倍多,所以沿正方形跑的蚂蚁跑的路程长。 2.一幅圆形书法作品的直径是6分米,沿它的四周装饰一圈花边,花边的长度是多少? 分析:首先明确,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圆形书法作品的周长,然后利用周长计算公式C =πd 计算。 答案:3.14×6=18.84(分米) 点拨:直接计算周长时,要特别注意给出的数据是直径还是半径,再根据给出的数据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 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河北省涞水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作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722为约率,取113 355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 3.141593,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 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

祖冲之名人故事简介

祖冲之名人故事简介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准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准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恳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

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庄重地说:你假如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虽然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废寝忘食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出色奉献是求得相当准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辛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名人故事简介]相关文章:

数学鼻祖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第几位资料

数学鼻祖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第几位 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第几位 祖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也就是精确到了 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别的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才有人将圆周率精确到这个程度,所以说祖冲之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古代的时候人们将圆周率又称为“祖率”。 祖冲之画像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圆周率可以说是数学上的一个难题,自古以来计算圆周率的人很多,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七位,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在那个依靠毛笔与算筹计算的年代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计算量之大,计算工作需要的细心与耐心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现代科技发展已经可以采用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了,计算得出的圆周率已经达到了小数点后几百万亿位,事实证明,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祖冲之是在前人刘徽所采用的割圆法的基础上,将圆进行切割然后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可以说要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七位数字必须要对圆进行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的切割,依次求出每个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工作量是不可小觑的。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正是因为其困难,所以现代人看到一千五百年前取得那样的成就才会顶礼膜拜。 祖冲之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七位,给当时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代人称祖冲之是数学的鼻祖,这一称谓祖冲之可以说当之无愧。 祖冲之是谁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这一成就比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要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的骄傲。

圆周率的故事

圆周率的故事 圆,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曲线,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曲线。还在遥远的古代,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清晨的露珠,以及动物的眼睛,水面的波纹,都给人以圆的启示。现代,从滚动的车轮到日常用品,从旋转的机器到航天飞船,到处都有圆的身影。人们的生活与圆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圆,以它无比美丽的身影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圆满、团圆,这些美妙的词语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和幸福的憧憬! 圆周率是圆的灵魂,是圆的化身,可是这位仙子,却迟迟不肯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人们对圆周率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许多数学家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现在,就让我们穿过时间隧道,与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作一次亲密接触吧!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从实践中认识到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所以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就有了“周三径一”的记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圆周率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西汉末年,数学家刘歆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547。到了东汉,张衡——就是那位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建议把圆周率定为3.1622。但是,这两种建议都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而很少有人采用。一直到了公元263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创立了割圆术,才使圆周率的计算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什么是割圆术呢?原来,刘徽在整理我国古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时发现,所谓的“周三径一”,实质上是把圆的内接正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的结果。于是他想到:如果用圆的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96边形……的周长作为圆的周长,岂不是更加精确。这就是割圆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但是,因为计算过程随着边数的增加越来越复杂,限于当时的条件,刘徽只计算到圆的内接正96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两位小数,得到3.14。后来,刘徽又算到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使圆周率精确到四位小数,得到3.1416。还记得,我们那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圆周率用的就是这个值。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word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在浩瀚的夜空里有一颗小行星,在遥远的月亮背面上有一座环形山,它们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就是祖冲之(429—500),我国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 祖冲之出生在一个世代对天文历法都有所研究的家庭,受环境熏陶他自幼就对数学和天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宋书·律历志》中,祖冲之有这样的自述:“臣少锐愚,尚专攻数术,搜练古今,博采沈奥。后将夏典,莫不摸量,周正汉朔,咸加该验……此臣以俯信偏识,不虚推古人者也……”。由此可见,祖冲之从小时起便搜集、阅读了前人的大量数学文献,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坚持对每步计算都做亲身的考核验证,不被前人的成就所束缚,纠正其错误同时加之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使得他在以下三方面对我国古代数学有着巨大的推动; 一是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得3.1415926<<3.1415927且取为密率。的 取值范围及密率的计算都领先国外千余年。 二是球体积的计算。祖冲之与他的儿子祖恒一起找到了球体积的计算公式。这其中所用到的“祖恒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处横 截面积都相等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必相等。直到一千一百年

后,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利里(B.Cavalieri)才提出与之有相仿意义的公理。 三是注解《九章算术》,并著《级术》。《缀术》在唐代做为数学教育的课本,以“学官莫能究其深奥”而著称,可惜这部珍贵的典籍早已失传。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这些成就,使得这个时期在数学的某些方面“中国人不仅赶上了希腊人”,甚至领先他们一千年。 从祖冲之逝世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周年了,祖冲之的科学成就对我们中学生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应学习他“按练古今,博采沈臭”的治学方法和精神。比如,祖冲之曾对《九章算术》做过注解,这不仅需要阅读前人留下的大量文献资料,而且要对别人的成果进行深人的思考与分析,才能为自己所用。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既要认真学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广泛阅读以开阔眼界,又要多思多想多动手,同时注重与他人的交流。这样我们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使他人成功的经验为己所用。 其次,我们要学习祖冲之“不虚推古人”的态度,时刻有创新的意识。在。的计算史上,刘歆、张衡及刘徽都曾得到非常出色的结果,他们所用的算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极为先进的。但祖冲之并不满足于前人已有的结果,他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更开密法”,计算出位于3.1415926与3.1415927

2018年数学名人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优秀word范文 (1页)

2018年数学名人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数学名人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 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