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读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公司个人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B.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D.有效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
2.该公司计算机组装厂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①邮电通信②商业贸易③交通运输④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⑤共用基础设施联系⑥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读“中、美两国部分地区略图”,据此回答3~4题。
3.比较甲、乙两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
B.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C.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D.冰川侵蚀是两地湖泊的主要成因
4.比较城市①和城市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形和自然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C.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
D.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5-6题。
5.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比女性
劳动年龄人口
①增长速度慢②增长速度快③增长总量多④增长总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导致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城市人口政策变化
D.内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
读图“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8题。
7.
图中
甲、乙
两山
地的
分布,
可能
是
A.
甲山
地位
于亚
洲北部 B. 乙山地位于欧洲南部
C. 甲山地位于大洋洲东部
D. 乙山地位于非洲中部
8. 甲、乙两山地的共同点是
A. 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都受季风气候影响
C. 南坡热量条件均好于北坡
D. 南坡降水量均多于北坡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9.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
B.①年降水量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C.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D.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10.关于图中a、b、c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A.a地的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复种指数高,瓜果甜度高
B.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云量多,反射强
C.c地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D.c、b、a三地分别位于我国一、二、三阶梯上
1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四地所处纬度由北向南按顺序排列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地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图5为侠西省水系与干燥度分布图。
材料二:陕西省原煤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和5%.图6为2000年至2010年陕西省煤炭转换变化图。
(1)根据图5指出陕西省340 N以北地区地势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图5分析陕西省干燥度的空间特征及形成原因。(8分)
(3)结合陕西省的位置,比较该省南部与北部地区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差异。(8分)
(4)陕西将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8分)
14.图7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8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图8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
过程。(8分)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图8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8分)
地理参考答案
1~5BABBB 6~10DBCDB 11~12DA
13(28分)
(1)地势整体上西(北)高东(南)低(2分)。理由是河流几乎都自西(北)向东(南)流(2分)。
(2)由南向北干燥度愈来愈大(2分)。原因:受秦岭阻挡,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愈来愈小),降水量逐渐减少(2分);愈向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大风天气越多,蒸发愈强(2分);愈向北,植被覆盖率愈低,蒸发更旺盛(2分)。
(3)北部:位于秦岭以北(1分),旱地农业为主(1分),作物两年三熟(1分),主要粮食作物小麦(谷子),经济作物棉花(1分)
南部:位于秦岭以南(1分),水田农业(立体农业)为主(1分),作物一年两熟(1分),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油菜(1分)
(4)赞同。理由: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主要地位,市场需求量大;该省是我国的煤炭储量和生产大省,(紧邻京津唐地区,距沪宁杭地区近),能源的区位优势明显;大力发展火电可以缓减煤炭外运压力;围绕发电和炼焦等产业,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并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其最终目的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任意四点8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不赞同。理由:加大煤炭转换将带动原煤开采量增加,会进一步使当地(生物、土壤、河湖等)生态环境恶化;次生灾害加剧;火力发电和炼焦业需要大量淡水,而当地水资源缺乏;火力发电和炼焦过程中将产生三废,污染环境;尤其是集中炼焦和发电,致使污染物相对集中,对当地危害性更大;加大煤炭的转化,可能抑制其它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任意四点8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4(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