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的沉淀与澄清

水的沉淀与澄清

含氟污水处理处理常用方法之石灰沉淀法

污水的处理在很多行业都必不可少,且不同的行业产生的废水种类还不太一样,比如含氟废水是光伏行业和电子行业产生的主要废水。它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肤组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严重时还会引发咽喉及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及化学性肺炎、肺气肿。所以对它进行相应的处理,是每个企业应该做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一种常见方法。 石灰沉淀法是处理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利用石灰中的钙离子与氟离子生CaF2沉淀而除去氟离子。一般情况下,在酸性较强的场合投加石灰粉更适合,而在pH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一般选择投石灰乳。 但是由于石灰溶解度低,因此很多时候会以乳状液投加。反应生的CaF2沉淀会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导致石灰难以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较大。在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达不到GB897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若废水中含有磷酸根离子,则先用石灰处理使pH大于7,再将沉淀物分离出来。对于成分复杂的含氟废水,可用加酸反调pH值法。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的浓度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的浓度大于100mg/L时氟离子的浓度变化缓慢。因此,在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时,不能用单纯提高石灰过剩量的方法来提高除氟效果,而应在除氟效率与经济性二者之间进行协调考虑,使之既有较好的除氟效果又尽可能少地投加石灰。 浙江钙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于2014年三月注册成立,致力于石灰生产工艺研究,以改革目前我国石灰生产工艺为研究目标,为配套企业提供石灰原料。与此同时,还建设设备制造企业,开拓石灰窑改造工程市场,做成一个集石灰生产,化工原料深加工,窑炉改造工程承接,新型石灰生产主要设备制造,技术服务输出,石灰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深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污水处理沉淀相关知识

沉淀 一、沉砂池 沉砂池是采用物理法将砂粒从污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其作用是从污水中分离出相对密度大于1.5且粒径为0.2mm 以上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密度较大的有机性颗粒如果核皮、种籽等。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提升设备和处理设备之前,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污水构筑物的堵塞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的缩小,同时可以减少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污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污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2、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是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成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入后面的处理构筑物。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曝气沉沙池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3min ,若兼有预曝气的作用,可延长池深,是停留时间达到15-30min 。 二、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的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可沉淀颗粒与污水分离的区域;沉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割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1、基本概念 (1)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即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水量,单位是)/(23h m m ?。根据表面水力符合可以确定沉淀池澄清区的面积和有效水深。 沉淀池的水面上升流速和其水力负荷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单位和意义不同,上升流速的单位是m/h 。例如在竖流式沉淀池中,只有沉降速度大于沉淀池水力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才能在沉淀池中沉淀去除,而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部分沉降速度小于沉淀池水面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也会被沉淀去除。 (2)沉淀池的固体铜梁,也叫固体表面负荷,是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缩承受的固体 质量,单位是)(h m /kg 2 ?。 (3)沉淀时间是指原水在沉淀池中实际停留时间,单位是h 。 2、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 ,池宽多为5-10m ,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 ,

污水处理中沉淀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污水处理中沉淀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针对沉淀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单元,对沉淀工艺的进展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 了平流式沉淀池、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拦截式沉淀池的特点和优点,旨在 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目前,国内外的给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淀部分对 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可以发现,在20世纪6O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复合型沉淀池。沉淀构筑物形式的改进提高了沉淀分离的效率。沉淀池的设计和开发都是 围绕怎样增加沉淀面积和改变水流流态这两方面进行的。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 沉降效率为目的。提高沉降效率有两种方法:1)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管沉淀属这一类;2)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目前我国大中型给水厂使用最广泛的池型,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平流式沉淀池为矩形,上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经混凝的原水流入沉淀池后,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定期排出池外。 2、蜂窝斜板(管)沉淀池 蜂窝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的众多蜂窝斜板(管)组 件置于沉淀池中。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从改 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大为降低,弗劳 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 蜂窝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蜂窝斜管填料特点: 1. 湿周大,水力半径小。 2. 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扰。 3. 当斜管填料管长为1米时,有效负荷按3-5吨/米2·时设计。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围内,出水水质最佳。 4. 在取水口处采用斜管填料,管长2.0~3.0米时,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浊 度中安全运行处理。 5. 采用斜管填料沉淀池,其处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的 2-3倍。 6.采用优质无毒,孔径表面积大,不易老化,耐久性强,表面光滑,耐酸耐碱,轻质耐压,使用寿 命长,组装方便,安装牢固。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沉 淀 一、沉淀的基本理论 1 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 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 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 沉淀的类型 (1) 自由沉淀 (2) 絮凝沉淀 (3) 拥挤沉淀 (4) 压缩沉淀 3 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 )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2 ()18s g d u ρρμ -= (b )1

粒。 (3)d/D 小于5×103 时,可忽略起笔对沉淀速度的影响。 (4)公式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 (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 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 增大d 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 4 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 直径Φ100 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 = 1500 mm 或2000 mm 的沉淀实验柱。 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 0 静置沉淀,5、10、20、30、60、120 min 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度c 沉淀速度为H u t = ;沉降效率为00 100%c c E c -=? 画出E-t 和E-u 的关系曲线。 总去除效率: 00 1(1)x E x udx u =-+ ? 00 c x c = 剩余率,u

混凝沉淀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混凝沉淀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并从各个方面为人类社会服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已成为人类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混凝沉降混凝剂资源利用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用水量急剧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使地表水,尤其是城市河流水水质逐年变差,水质恶化失去了水源水的利用价值。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国内外在水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发了多种水处理工艺,如生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电渗析法和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等。与这些方法相比,混凝沉淀法以其处理效率高、经济、简便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技术。 2混凝沉淀的应用 2.1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 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液体介质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或极性分子等,使固液两相界面上的电荷呈不平衡分布,在界面两边产生电位差,这就是胶体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形成双电层结构的微粒的整个胶体结构就称为胶团,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胶团中心是带有电荷的固体微粒本

身,称为胶核。胶核所带电荷的符号就是胶体所带电荷的符号。胶体微粒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稳定性,原因在于 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胶体常 常带有同种电荷而具有斥力)、胶 体表面的水化作用及胶粒之间相互 吸引的范德华力共同作用。胶体微 粒带电越多,其电位就越大,带电 荷的胶粒和反离子与周围水分子发 生水化作用越大,水化壳也越厚,越具有稳定性。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微小颗粒,而后这些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凝聚。这种过程一般分为3种作用形式: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和沉析物网捕作用 2.1.1压缩双电层作用 水中粘土胶团含有吸附层和扩散层,合称双电层。双电层中正离子浓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最后与水中的正离子浓度大致相等。因此双电层有一定的厚度。如向水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则其正离子就会挤入扩散层而使之变薄;进而挤入吸附层,使胶核表面的负电性降低。这种作用称压缩双电层。(胶体双电层结构) 也就是说通过加入电解质压缩扩散层而导致胶粒脱稳凝聚的作用机理。脱稳:胶粒因ζ电位降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程;凝聚:脱稳胶体相互凝结形成微小絮凝体的过程。【1】 2.1.2 吸附-电中和作用:

水处理沉淀工艺汇总

水处理沉淀工艺汇总 针对沉淀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单元,对沉淀工艺的进展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了平流式沉淀池、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拦截式沉淀池的特点和优点,旨在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目前,国内外的给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淀部分对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可以发现,在20世纪6O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复合型沉淀池。沉淀构筑物形式的改进提高了沉淀分离的效率。沉淀池的设计和开发都是围绕怎样增加沉淀面积和改变水流流态这两方面进行的。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为目的。 提高沉降效率有两种方法: 1)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管沉淀属这一类; 2)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目前我国大中型给水厂使用最广泛的池型,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平流式沉淀池为矩形,上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经混凝的原水流入沉淀池后,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定期排出池外。 2蜂窝斜板(管)沉淀池 蜂窝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的众多蜂窝斜板(管)组件置于沉淀池中。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从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大为降低,弗劳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蜂窝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蜂窝斜管填料特点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沉淀 、沉淀的基本理论 1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 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沉淀的类型 (1)自由沉淀 (2)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 (4)压缩沉淀 3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b)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