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_赵靖舟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_赵靖舟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_赵靖舟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_赵靖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月,第34卷第2期,Apr .,2004,V ol .34,No .2Journal of N orthwest U niversity (Na tural Science Edition )

收稿日期:2002-08-06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99-111-01-04-05);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605A -02-01-06)

作者简介:赵靖舟(1962-),男,陕西临潼人,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博士,从事成藏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

赵靖舟1,李启明2,王清华2,庞 雯1,时保宏1,罗继红1

(1.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65;2.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为油气田勘探部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石

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探讨了区域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分布及其成熟度、储盖组合、后期构造变动等对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十分复杂,油气藏形成及分布受多重因素控制;早期形成、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及其斜坡以及前陆逆冲带第2,3排构造分别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地区;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以及隆起高部位油气易发生调整、斜坡部位有利于保存,是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特点;已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点,早期形成的原生油气藏后期特别是晚喜山期普遍受到了调整改造,以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最为突出;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特别是优质区域盖层的存在,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和保存的关键。结论 继承性古隆起与隐伏前陆逆冲带是塔里木克拉通区与前陆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最有利地区。关 键 词: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Ⅹ(2004)02-0212-06 塔里木盆地为中国最大的一个陆上含油气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叠合复合型盆地或改造型盆地,具有多种盆地类型、多期构造运动、多套烃源岩、多个含油气系统、多期成藏、多期调整再分配的石油地质特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十分复杂。因此,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许多学者曾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10]。近年来,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其油气富集规律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深入研究和总结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不仅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认识叠合盆地或改造型盆地的特点,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

种因素控制,区域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分布及其成熟度、优质区域盖层和储盖组合、成藏期以及断裂和不整合面等,均是重要的控油气因素。

1 继承性古隆起与隐伏前陆逆冲带油

气最为富集

1.1 继承性古隆起及其斜坡是克拉通区油气最富

集的地区

古隆起控油的重要性已为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分布受古隆起控制也是世界古老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的普遍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形成时间较早,现存古生界油藏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喜山期是早期油藏的重要调整时期与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

[11~19]

。因此,具有古隆起背景

是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

DOI :10.16152/j .cn ki .xd xbzr .2004.02.022

发现的海相油气藏无不围绕着古隆起及其斜坡分布或者具有古隆起或古构造背景(见图1)。

进一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油气分布具有2个重要特点。1.1.1 早期形成、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及其斜坡是油气最富集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

区已发现3类5个古隆起,即塔中稳定古隆起、塔北、塔东残余古隆起、巴楚及塔南活动古隆起[7,8]。目前,有油气藏发现的有3个古隆起,即塔中、塔北、巴楚隆起。另外,新近发现的哈得逊隆起也是一个

油气较富集的古隆起构造,对满西地区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20~25]

图1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示意图

F ig .1 A map show ing petroleum distribution in the Tarim Basin

分析认为,影响克拉通古隆起油气藏形成与油气富集程度的因素,除了烃源岩和储盖条件等因素

外,古隆起形成时间、后期构造稳定性以及古隆起的规模等均是十分重要的控油因素。古隆起形成时间越早、发育时间越长、后期构造越稳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油气富集程度也越高。特别是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形成的大型继承性古隆起,是克拉通区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塔中、塔北隆起即为晚加里东期形成的两个大型继承性古隆起,因而油气富集程度较高。

继承性古隆起及其斜坡之所以富集油气,主要是这类古隆起一方面控制了油气运移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也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是克拉通盆地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地区。

1.1.2 克拉通区油气分布具有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的特点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具有较普遍的后期调整现象[26]

。因此,同一古隆起不同部位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分布规律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

古隆起高部位因后期构造变动比较强烈,油气藏往往易发生调整,油气分布比较分散,形成的油气藏既有原生油气藏又有次生油气藏,甚至主要为次生油气藏(如轮南三叠-侏罗系油藏)。然而,隆起低部位,特别是斜坡部位因后期构造相对稳定,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油气分布比较集中,是原生油气藏分布的主要部位(如塔河油田)。因此,隆起中低部位与斜坡区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最有利的地区。

但是,不同的古隆起也有明显的差异。轮南古隆起因后期构造活动强烈,原生和次生油气藏均占重要比例,而塔中、英买力、哈得逊等古隆起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无论是斜坡地区还是隆起高部位均以形成原生油气藏为主,古油藏保存条件较好。1.2 隐伏前陆逆冲带第2,3排构造是前陆区油气

最富集的地区

隐伏前陆逆冲带主要发育于塔里木盆地几个前陆区的山前第2,3排构造带中,是塔里木盆地前陆区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原因是,山前第2,3排构造

213—第2期 赵靖舟等: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

带油气保存条件较好,而紧邻山前的逆冲带构造保存条件一般较差,因而对油气聚集成藏不利。例如:库车前陆盆地克-依构造带属山前第2排构造,是该前陆区油气成藏条件最好、油气最富集的一个区带

(见图2);位于第3排的秋里塔格构造带等也是成藏条件十分有利的区带,新近发现的迪那2大气田即位于该构造带;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柯克亚凝析油气田亦发现于山前第2排构造

图2 库车前陆逆冲带油气分布示意图

Fig .2 A profile showing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natural gas fields in Kuche fo reland thrust belts

2 有效烃源岩分布及其成熟度控制了

油气的相态分布

塔里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主要源于寒武-奥陶系,特别是寒武系烃源岩。该套烃源岩被认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主要来源[27,28],不仅分布广,而且厚度大、成熟度范围宽,具有连续生烃、长期生烃的特点,因而所形成的海相油气藏在塔里木盆地分布十分广泛,且具有成藏期次多、相态类型多的特点。已发现的海相油气即主要分布于有寒武-奥陶系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满加尔凹陷及周缘,以及巴楚-麦盖提地区。相反,塘古孜巴斯拗陷因未发现优质烃源岩分布,目前尚无商业油气聚集发现。中新生界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围绕库车、塔西南等几个中生界生烃拗陷分布,其中库车拗陷烃源条件最为优越,因而油气十分富集。

另一方面,有机质类型及其成熟度控制了油气资源结构与相态分布。克拉通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由于成熟度东高西低,因而油气分布具有西油东气的分布特点。就资源结构而言,尽管克拉通区主力烃源岩寒武系成熟度较高,普遍已达高—过成熟阶段,但因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 型,且早期形成的油藏在塔里木盆地得以广泛保存,因而目前所发现的油气表现为以油为主、既富油又富气。在克拉通区已探明的储量中,黑油比例高达66%,黑油与凝析油占72%,气层气仅占26%。

前陆区中生界烃源岩因其成熟度在拗陷中央高于边缘、西部高于东部,因而油气分布具有内气外

油、天然气内干外湿、西干东湿的分布规律。但是,

中生界烃源岩的成熟度在塔里木盆地实际上差异较大,其中库车拗陷中生界烃源岩成熟度较高,已达高—过成熟阶段,而塔西南叶城地区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尽管如此,由于前陆区中生界烃源岩主要为煤系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植型为主,显微组成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含量也较高,而壳质组含量较低,因而决定了前陆区以气为主的资源结构特点。在前陆区油气探明储量中,气层气已占到75%,黑油与凝析油之和仅占22%,可见有机质类型是决定盆地富油或富气的根本因素,有机质成熟度对盆地油气资源结构也具重要影响。另外,油气藏形成后的保存条件,也是影响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多期成藏、晚期调整

成藏史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具有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晚海西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等多个

成藏时期。而且,早期形成的原生油气藏在后期特别是喜山期多发生过调整改造作用,从而形成晚期大量的次生油气藏,以克拉通区最为典型

[11,12]

克拉通区早期油藏后期调整改造和再成藏的现象已为岩心观察所证实。岩心观察发现,塔中、轮南等一些油藏的古今油水界面不一致。如据塔中4油田东河砂岩油藏的岩心观察,塔中402,422,401三个构造高点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古油水界面埋深为-2610m ,而现今油水界面在3个高点分别为-2511,-2521,-2577m ,油

—214—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4卷

水界面不统一,比古油藏的油水界面抬升了33~100m 。轮南油田三叠系TII I 油藏现今油水界面(轮南2井4890m 处)以下存在40~50m 的油气显示,也说明在现今油藏形成以前曾经有古油藏存在,古油藏形成后曾发生了调整。东河塘石炭系油藏也在后期发生过明显的调整作用,造成油水界面上迁,但古油藏的调整作用相对较弱。成藏分析表明,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的调整再成藏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喜山期最为普遍而强烈,是早期油藏发生调整、形成次生油藏的主要时期。塔中、塔北、满西地区均有后期调整再形成的次生油气藏,前陆区油气藏同样存在后期调整现象。如库车拗陷的大宛齐油田和依奇克里克油田,均是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在晚喜山期因构造活动及气侵作用而形成的次生残余油藏[29~31]。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之所以在后期普遍受到调整改造,主要是由于晚喜山期是其构造变动和断裂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天然气大量生成排出、气侵作用最强烈的时期。因此,强烈的构造变动与气侵作用,必然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调整改造、重新聚集乃至破坏。

4 优质区域盖层及储盖组合是最有利

的成藏组合

由于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成藏和多期构造运动的特点,且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和气侵作用十分强烈,因此优越的保存条件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特别是优质区域盖层

的存在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已发现的油气即主要富集于优质区域盖层之下的优质储盖组合中。其中:克拉通区油气主要富集于中上奥陶统厚层泥岩与石炭系膏泥岩两套优质区域盖层之下的下奥陶统与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中;库车前陆区油气主要分布于下第三系膏盐泥岩之下的白垩—下第三系储层以及上第三系吉迪克组膏泥岩之下的吉迪克组储层中;库车拗陷东部中上侏罗统厚层泥岩之下的阳霞组和阿合组也是重要的含油气层系。

塔里木克拉通区古隆起的斜坡部位之所以油气最为富集,与其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区域盖层保存相对比较完整、厚度也较大、油气藏保存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大关系,而隆起高部位因后期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盖层剥蚀严重甚至被完全剥缺,因而下部油气藏的保存条件较差,油气主要富集于上部储盖组合。例如:轮南隆起最高部位轮南断垒带中部不仅缺乏中上奥陶统厚层泥岩盖层,而且石炭系也超覆尖灭,下奥陶统之上直接为三叠系覆盖,因而造成奥陶系潜山高部位的保存条件一般较差,油气主要富集于上覆三叠系和侏罗系储盖组合;相反,轮南凸起斜坡部位后期抬升剥蚀相对较弱,石炭系区域盖层保存较好,残留厚度较大,加之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因而奥陶系油气比较富集,有较多原生古油藏得到保存(见图3)。但是,由于塔北地区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中生界张性断层发育,因而即使在轮南古隆起的斜坡部位,三叠系同样有次生油气藏形成,从而形成斜坡部位既有原生油气藏又有次生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点

图3 轮南地区油气运聚模式图

Fig .3 Hy 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 n pattern in Lunnan ,the T arim Basin

塔中地区尽管总体上构造相对比较稳定,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好,但中央断垒带与北斜坡的保存条

215—第2期 赵靖舟等: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

件仍有较大差异。其中,北斜坡因后期构造运动较弱,断裂一般向上只断至志留系,盖层保存比较完整,发育中上奥陶统泥岩和石炭系泥岩两套厚度较大的优质区域盖层,因而奥陶系和石炭系油气均较富集,而中央断垒带后期构造变动相对强烈,造成中上奥陶统区域盖层普遍缺失,仅发育石炭系一套优质区域盖层,因而油气主要富集于石炭系。

对于前陆逆冲带油气聚集,保存条件更是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库车前陆逆冲带所发现的克拉2大气田、大北1、吐孜1等气藏之所以能够形成,除了圈闭、储层与烃源方面的因素外,厚层优质区域盖层的存在及其完整性(未被断裂切穿)、气藏形成晚等均对其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下第三系膏盐与上第三系膏泥岩两套质量好、厚度大的优质区域盖层,是库车地区大中型超压气田形成和保存的关键。

另外,保存条件还是影响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结构与相态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拉通区之所以以油为主、既富油又富气,除了与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高有关外,古油藏保存条件较好、大量古油藏得以保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中上奥陶统与石炭系两套优质区域盖层的存在,对克拉通区海相油藏的保存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早期形成的油藏保存条件好是形成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资源结构以油为主、既富油又富气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塔里木盆地有别于四川、鄂尔多斯盆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总之,早期形成、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及其斜坡以及前陆逆冲带第2,3排构造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与前陆区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地区;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以及隆起高部位油气易发生调整、斜坡部位有利于保存,是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特点。已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点,早期形成的原生油气藏后期特别是晚喜山期普遍受到了调整改造,以克拉通区海相油气藏最为突出。因此,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优质区域盖层是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和保存的关键。这是由于塔里木盆地为一典型的叠合盆地或改造型盆地,盆地后期改造十分强烈,这也是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一个重要特点[32,33]。特别是包括塔里木盆地在内的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后期改造尤为强烈,油气藏后期调整改造乃至破坏十分普遍。因此,构造相对稳定、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稳定古隆起及其斜坡以及远离造山带的隐伏前陆逆冲带,是塔里木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最有利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康玉柱.试论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找油方向

[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16(4): 429-436.

[2] 康玉柱.中国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资源评价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 康玉柱,康志江.塔里木盆地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方向

[A].康玉柱.中国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文集[C].北

京:地质出版社,1996.1-15.

[4] 叶德胜,周棣康.塔里木盆地形成大型—巨型油气田

的基本地质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12

(3):283-291.

[5] 周兴熙.塔里木盆地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1995.

[6] 周兴熙.塔里木盆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 贾承造,魏国齐.塔里木盆地的古生界古隆起和中、新

生界前陆逆冲带构造及其控油意义[A].童晓光,梁狄

刚,贾承造.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C].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6.225-234.

[8] 贾承造.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9] 李小地,张光亚,田作基,等.塔里木盆地油气系统与

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10] 吕修祥,胡素云.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11] 赵靖舟,李启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2] 赵靖舟.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及应用[M].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3] 赵靖舟.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

藏期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4):55-58. [14] 赵靖舟.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研究烃类流体运聚

成藏史的一种重要方法[J].地学前缘,2001,8(4): 373-378.

[15] 赵靖舟,李启明.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海相油气成藏

期与成藏史[J].科学通报,2002,47(增刊):116-121.

[16] ZHAO Jing-zhou,LI Qi-ming.Timing and history of

marine hydrocarbon accumula tio n in the T arim craton

[J].Science Bulletin,2002,47(sup.):120-127.

[17] 赵靖舟,吴少波,庞 雯,等.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

藏年代与成藏特征[J].地质科学,2002,28(增刊):81-

90.

[18] 赵靖舟.流体包裹体与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年代分

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21-25.

[19] 赵靖舟,田 军.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年代学

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1):62-68.

216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4卷

[20] 赵靖舟,田 军,廖 涛,等.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

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2002,23(1):27-30.

[21] 赵靖舟,田 军.满西地区构造演化史[J ].石油与天

然气地质,2001,22(2):108-113.

[22] 赵靖舟,庞 雯.满加尔凹陷西部地区不整合分布与

构造运动[J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2):149-153.[23] 赵靖舟,贾承造.塔里木盆地阿-满低梁构造特征与

形成演化[J ].地质论评,2002,48(1):68-73.[24] 赵靖舟,吴保国.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模式探

讨[J ].中国石油勘探,2001,6(1):20-23.

[25] 赵靖舟,田 军,庞 雯,等.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

炭系油气成藏规律[J ].海相油气地质,2002,7(1):7-11.

[26] 赵靖舟,李秀荣.晚期调整再成藏———塔里木盆地海

相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02,23(2):89-91.

[27] 赵靖舟.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

新认识[J ].沉积学报,2001,19(1):117-124.[28] 赵靖舟,李启明.塔里木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特征

[J ].新疆石油地质,2001,22(5):393-396.

[29] 赵靖舟,戴金星.库车前陆逆冲带天然气成藏期与成

藏史[J ].石油学报,2002,23(2):6-11.

[30] 赵靖舟,戴金星.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沉积学报,2002,20(2):314-319.

[31] 赵靖舟,罗继红,时保宏,等.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系

统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2,24(4):311-316.[32] 刘池洋.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

点之一[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4):255-261.[33] 赵重远,周立发.成盆期后改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地

质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1):7-10.

(编 辑 张银玲)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id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Tarim Basin

ZHAO Jing -zhou 1

,LI Qi -ming 2

,WANG Qing -hua

2

PANG Wen 1,SHI Bao -hong 1,LUO Ji -hong

1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Xi ′an Petroleum U niversiy ,Xi ′an 710065,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 ration and Development ,T arim Oilfield Co mpany ,Kuerle 841000,China )

A bstract :Aim The study is made to provide basis for petroleum ex plo ration .Methods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on petroleum geology ,the co ntrolling effects of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effective source rocks and their maturation ,reservoir -cap rocks association and later orogeny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id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Tarim Basin a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fo 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accu -mulations in the Tarim Basin is very com plicated and controlled by m ultiple factors .The large early formed ,long developed ,tectonically stable ancient uplifts and their slopes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fo reland thrust belt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jo r reg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id -large oil and g as fields in the Paleozoic cratonic and Meso -Cenozoic foreland areas respectively .That oil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 ns are controlled by ancient uplifs and riched in the slope areas and that the early forme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re easy to be adjusted in the top areas of the uplift and favored to be preserved in the slope areas are two impo rtant features of the cra -tonic petroleum distribution .And that multiple periods of accumulation and late adjustment is ano 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The earlier formed prim ary reservoirs are gener -ally adjusted later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 Himalayan (Neogene ),w hich commonly resulted in some secondary ac -cumulatio ns ,a most typical phenomenon both in the Tarim craton and foreland areas .Therefore ,preserving condition is critical to the formation of mid -large oil and gas fields ,of w hich the ex cellent w idespread cap rocks are most sig nificant .Therefore ,large early formed ,long developed ,tectonically stable ancient uplifts and their slopes are most favorable areas for marine petroleum ex plo ration in the cratonic reg ions ,w hereas the second and third foreland thrust belts are those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foreland regions such as the Kuche and Southw est Tarim foreland basins .C onclusion The large early formed ,long developed ,tectonically stable an -cient uplifts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fo reland thrust belts are most favorable areas to search fo r mid -large oil and g as fields .

Key words :mid -large oil and g as fields ;regularity of distributien ;controlling factors ;Tarim Basin

217—第2期 赵靖舟等: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

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城市

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城市 1、中国有没有城市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为全年严热干燥,气温日较差较大,年降水 50mm以下'中国没有热带沙漠气候,但是西部内陆有个别戈壁地区会呈 现这种状况'望采纳~ 2、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部在哪个地区 您好,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热带草原南北两侧,主要有非洲的撒 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大洋洲的东北西澳沙漠,北美的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沙漠气候是大陆 性气候的极端情况。在副热带沙漠分布最广,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 物难以生存,植物种类和数量极其稀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3、热带沙漠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在哪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主要地理位置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南美洲西侧 的狭长区域等地,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4、各种气候的典型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亚马逊平原、印度尼西亚群岛热带 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地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西亚、印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中 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印度群岛温带季风气候——中国 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俄罗斯和加拿大针叶林分布区高山高原 气候——青藏高原苔原气候——俄罗斯加拿大北部近极地地区冰原气候——南极洲

5、热带沙漠气候非典型地区分布及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 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 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 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 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 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 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 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 不够典型。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 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

巴基斯坦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有多种说法: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①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② 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③西南季风不易到达,④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 今天在备课的时候,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处的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区域地理》一书中给出的答案是:1、冬季被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关于这三个说法,我都觉得很疑惑: 1、“冬季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北半球由于存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已基本将中低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副极地低压压缩至海洋之中,塔尔沙漠地处南亚大陆,如何能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此外从世界一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中,我们发现其中心气压大约在1020~1024之间,与该地区相距不甚远的蒙古高压的气压值1036相比,差距甚大。 2、“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从世界七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地仍有西南季风,何谓“无法到达”? 3、从以上气压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印度低压应该恰好控制塔尔沙漠的大部分,根据我们以前所学,被低压控制,其降水应该比较丰富,为何此地降水十分稀少? 4、“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该说法过于夸大人为原因对某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按照这种说法,如果全部停止这个地方的人类活动,是否能恢复到与之完全相反的“热带雨林气候”? 此外,我查看了有关资料,对于塔尔沙漠的成因,有以下几种说法,可以值得参考一下,我并没完全搞懂,但还是值得借鉴一下。 1、另外来自沙漠西部的风,气流先经过阿富汗和俾路支的干旱高原,下降到本区时不能造成雨泽,自东部溯恒河而上的季风沿途失去水汽,然后下降至旁遮普, 空气下沈增温,无法致雨。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及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汇报版)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9: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一、单选题 1、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由信风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2、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下图是根据a、b、c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每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据此图判断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地为地中海气候 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4、该图为以北半球为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5、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6、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 (1)若图乙是图甲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四地中最符合图乙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不属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C、位于大陆西岸 D、沿岸有暖流经过

世界洋流分布

世界洋流分布 一、说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因此,洋流的知识属于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表现如下: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与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对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不仅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二、说本节课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洋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为遥远,洋流虽然是具体的地理现象,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抽象。 三、说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比老教材,可以看出,新课标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通过研读课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三点: 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渔场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等。第二,通过阅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全球洋流分布图”及“渔场分布图”等,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本节课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理论上来说,学习洋流是已有类似知识的延续。从我所任教的这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来说,两个班都是理科竞赛班,智力基础、反应速度相对于其他班级而言,可能要好一些,同时,也正是因为是理科竞赛班,对于地理这门功课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到位,有些同学私下里和我聊天时说,我将来肯定要读理科的,地理只要会考通过就可以了。因此花在地理上的时间、精力到不一定有普通班多。地理的基础、地理思维还是很薄弱的,从我上课过程中同学们的反应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的,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了,有时也很难得出期望的结论。 五、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3、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费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 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 (40°S—52°S)。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有: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地球上几个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地球上几个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陈金文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443005) 热带雨林气候也叫赤道雨林气候,成因是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以上升气流为主,形成对流雨,降水丰富。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无明显旱季,年温差很小。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着茂密的常绿林,称为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之间,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热带雨林对于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调节全球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尤其在当今面临全球变暖的局势下,热带雨林对缓解变暖的趋势有着重要作用。其次,热带雨林地区分布有众多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据估计,其生物种类约占地球生物种类的一半。 但是,有些地区虽然不在南北纬10度之间,不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的共同作用,有时热带雨林气候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比较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中美洲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几内亚湾北岸等。其成因分别是—— 中美洲东部:主要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仍属热带,全年高温;全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控制,湿润的东北信风在东部迎风坡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全年多雨;沿岸圭亚那暖流(南赤道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主要处于南回归线以北,仍属热带,全年高温;全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太平洋或印度洋)的东南信风控制,湿润的东南信风在东南部(东北部或东部)迎风坡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全年多雨;沿岸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或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几内亚湾北岸:地处北纬15度左右,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全年高温;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北移的赤道低压影响,地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附近有几内亚暖流经过,增加了几内亚湾北岸的降水和气温。 此外,受地形、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影响,中国云南、台湾、海南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等地区也有热带雨林形成。

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1、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沿海,南北延伸、狭长,面积小,接近赤道。 原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只能分布在西部沿海,不能向东扩展;受秘鲁寒流影响,向北扩展,接近赤道;从而使南美洲的热带沙 漠气候只能分布在西部沿海南北延伸的狭长地带,面积小,接近赤道。 2、南美洲的西部为什么有热带沙漠? 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世界上最靠近赤道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是由于 多种自然要素综合的结果。首先,10·-30·地区主要受南半球幅高和 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控制,幅高因下沉气流所以干燥;来自大西洋 的东北信风对南美大陆的东岸带来湿润的水汽,在巴西东南部沿海平 原地区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海岸的智利和秘鲁沿岸为背风区,所以此时的信风难以影响此地; 另外沿岸的秘鲁寒流减湿,加剧了干燥程度,所以形成了最靠近赤道 且呈狭长布局的热带沙漠气候。 3、为什么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的分布形态? 南美洲西海岸的这种独特景观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要知道这 种特殊气候类型是因为常年受到负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实用型的是下 沉气流而导致的。由于当地气候非常炎热,所以地表大多数都是非常 荒芜的,在这里都会形成沙漠景观。同样这片地区也是降水量比较少 的地区。

第1个原因就是地形因素。要知道南美洲西侧不仅是有热带沙漠气候同样也存在着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而当时这几个气候共存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这片地区存在着安第斯山脉。要知道安第斯山脉的海拔非常的高,同样也让南美洲的气候受到了影响,分为东部跟西部。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以及分 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简介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大。 2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逊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

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分旱雨两季。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3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中美东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北岸,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南部,伊里安岛,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代表城市 亚洲 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斯里巴加湾市(文莱)、雅加达(印尼)、万隆(印尼)、泗水(印尼)、宿务(菲律宾)、达沃(菲律宾)。 非洲

世界各地区气候成因 (已排版)

世界各地区气候分析 1.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2.非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3.欧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4.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5.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6.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7.南极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8.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表现? 9.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 10.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 11.塔尔沙漠的成因? 12.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 13.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14.纳米布沙漠的成因? 15.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16.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17.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18.红海两岸成为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19.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 20.澳大利亚中西部成为沙漠气候的原因? 21.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22.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23.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 24.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25.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26.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 27.东部非洲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28.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9.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30.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 31.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 32.爪哇岛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和原因? 33.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 34.蒙古和哈萨克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表现? 35.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36.伊朗沿海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37.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38.沿北纬60度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原因? 39.中国南方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 40.奥伊米亚康—维尔霍扬斯克地区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41.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 42.南、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的原因? 43.南、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 44.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45.英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 46.德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和原因? 47.法国西北—东南气候差异和原因? 48.欧洲气候总是温和湿润的原因? 49.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50.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 51.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2.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3.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4.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55.澳大利亚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56.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57.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58.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59.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编辑本段 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 成因 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的太阳辐射量一般在10至180千卡平方厘米)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但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横穿其间,地形结构上北有圭亚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脉,呈围椅状东低西高的地势,敞开着怀抱接纳由东北东南信风和南北赤道暖流带来的丰沛的暖湿气流。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它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南美洲,流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千米,上面布满浓密的丛林。亚马孙河的主流有时候会泛滥成灾,淹没广达数千平方千米的林地,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成因上的综合性特征非常显著。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受地形、洋流和季风的影响,仅局限在非洲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在成因上主要原因在于赤道通过(赤道通过中非刚果盆地及东非,由于东非为高原地形,故气候上属热带高地)。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暖流的影响,湿润的水气将从河口深入到盆地内部,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分析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分析 1.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因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故澳大利亚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2.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成因? 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4.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处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5.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南移的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且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 ②冬半年,受北移的东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少。 6.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属森林和草原过度) ①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②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③东南信风越过大分水岭后下沉,形成焚风效应。 7.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②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8.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②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所以中西部成为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 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资料讲解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简版)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40°S—52°S)。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有: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气候分布中应注意的几个地区 气候分布及成因一直是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现在考试中考查常规的分布规律已很少见,而一些非常规的分布在各类资料、各类试题中已开始凸现,笔者总结如下。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的有效教学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杜家伟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阐明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过程、人地关系以及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的规律性,探索地球表层的整体和各个区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 性的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基本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洋流分布示意图有效教学 【正文】 地理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它是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关联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是其中最常见的重要规律之一,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和基础的,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一些学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典型的地理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唤醒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在新课导入时,可创设以下的问题情境: 情境(一)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船上一个装满近三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坠入大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一万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抵达英国海岸。 问题设计:这些玩具鸭为什么能抵达英国海岸? 情境(二)展示北太平洋局部地图,1941年12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问题设计:其舰队航线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教师:这些都与洋流有关。那么什么叫“洋流”?它空间分布有何规律?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和思考,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体会学习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打下伏笔,通过问题的解决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落实有效教学。 二、充分应用图像归纳探索规律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工具。地图最能直观、生动和具体的地体现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空间性特点,充分运用地图是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大大增强地理规律教学的直观性,才能更有效地形成地理观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更多的理性知识。归纳就是通过足够多次数的重复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这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 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读图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也是这样吗?在印度洋冬季、夏季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 教师可结合世界轮廓简图板图,表示相应洋流的流向,加以强化刺激学生感官。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采用求同法,即按同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进行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

【冷门考点】以热带雨林为例讲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冷门考点】以热带雨林为例讲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百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仔细观察,其实在我国藏南地区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主要是印度洋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形成的湿舌形成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长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三分之一,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水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000毫米以上,过万的极少数。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地理位置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大多数热带雨林(T r o p i c a l z o n e r a i n f o r e s 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 地形地貌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巴基斯坦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有多种说法: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①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②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③西南季风不易到达,④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 今天在备课的时候,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处的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区域地理》一书中给出的答案是:1、冬季被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关于这三个说法,我都觉得很疑惑: 1、“冬季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北半球由于存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已基本将中低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副极地低压压缩至海洋之中,塔尔沙漠地处南亚大陆,如何能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此外从世界一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中,我们发现其中心气压大约在1020~1024之间,与该地区相距不甚远的蒙古高压的气压值1036相比,差距甚大。 2、“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从世界七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地仍有西南季风,何谓“无法到达”? 3、从以上气压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印度低压应该恰好控制塔尔沙漠的大部分,根据我们以前所学,被低压控制,其降水应该比较丰富,为何此地降水十分稀少? 4、“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该说法过于夸大人为原因对某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按照这种说法,如果全部停止这个地方的人类活动,是否能恢复到与之完全相反的“热带雨林气候”? 此外,我查看了有关资料,对于塔尔沙漠的成因,有以下几种说法,可以值得参考一下,我并没完全搞懂,但还是值得借鉴一下。 1、另外来自沙漠西部的风,气流先经过阿富汗和俾路支的干旱高原,下降到本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知识点一、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气候类型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三步法: 一: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三: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图例: 三、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3、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