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论《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论《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论《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论《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内容摘要:严羽以“兴趣”作为诗歌的最上乘境界,认为盛唐诗歌的创作实践具体表现了这种艺术美的理想境界,因此提出学诗当“以盛唐为法”。严羽又以“悟”为诗歌的“当行”、“本色”,指出诗歌创作与禅宗的悟道有相似之处,诗道亦在妙悟。在《沧浪诗话》一书中,严羽以“兴趣”为统摄与灵魂,将其“妙悟”、“以盛唐为法”的诗学理念巧妙地统合建构在一起,为学诗者指出了一条通向诗国的大道。

关键词:严羽;兴趣;妙悟;以盛唐为法

严羽《沧浪诗话》从审美角度出发,针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之弊,标举出一种诗美境界,他称之为“兴趣”。

严羽用“兴趣”概括盛唐诗的风格特色,实为一种创见。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唐诗代表了古代诗歌的最高典范。针对宋人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弊病,严羽提出诗歌要“以盛唐为法”,标举“盛唐气象”。他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这里的“意兴”其实就是“兴趣”。诗有“兴趣”就是要它传达出一种生发于而又超越于语言文字的美,无工可见,无迹可求,却又韵味无穷,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一“兴趣”内涵之释义

在中国传统诗论中,以“兴”论诗,以“趣”论诗时有所见,但将“兴”、“趣”粘合在一起,却是严羽的独创。朱自清先生说:“兴趣的兴是比兴的兴的引申义,都是托事于物,不过所托的一个是教化,一个是情趣罢了。”这一表述不仅确切地勾勒出兴义的演化轨迹,而且明示了“兴趣”的“兴”是从诗歌艺术特征方面而言的,与钟嵘所言“兴”之涵义基本一致。“‘趣’应该就是‘味’的意思。”合而观之“兴趣”可以说是情兴与趣味的结合体,特指那种揉合了诗人主观情趣的深永不尽的诗性韵味。在言“兴趣”之前,严羽首先说了一句“诗者,吟咏情性也”,这句话我们尤其不能忽略,一些学者也多注意到两者的相关性,并以此入手,分析其与兴趣的内在联系。作者所谓的‘兴趣’应该并不是泛指一般所谓好玩有趣的‘趣味’之意,而当是指由于内心之兴发感动所产生的一种情趣,所以他才首先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之说,便因为他所谓的‘兴趣’,原是以诗人内心中情趣之感动为主的。”

在弄清“吟咏情性”与“兴趣”的关系后,我们须探究“兴趣”究竟所指为何,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是借用禅家语来比喻“兴趣”。兴趣就如同羚羊将双角挂在树上,令猎狗无踪迹可寻一般。单看此言不免会有一种玄虚之感,严羽认为“: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所谓“不涉理路”就是不要生硬枯燥地说理,要“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不落言筌”即是不要留下语言文字的墨迹,而应“但见性情,不睹文字”。据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兴趣应是指诗歌将词、理、意兴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这种诗歌可以使人体验到一种浑成深厚、完整如一、不可肢解的诗意美感,“你可以目睹它、意会它、感叹它,但你却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落实’它、‘确定’它、‘砸死’它”。这种“可以目睹而不可求实”的冥漠恍惚之境给人以不可以知解

求的微妙情感体验,从而相应地产生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审美效果。

严羽的“兴趣”说触及了对诗歌本体的深刻探讨,他注意到诗歌有自身独特的对象,严羽将之称为“别材别趣”,即诗歌有别样一种材料,光靠书本学问是不行的;又有别样一种趣味,它与逻辑说理不相关涉。严羽拈出“兴趣”作为诗歌的本质性特征,突出强调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点,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认为盛唐诗作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巅峰,其妙处正在于“兴趣”。诗有兴趣就自然具有兴象超妙、韵味无穷之魅力。“兴趣”不仅代表了严羽的诗学审美理想,是其诗学追求的极致,而且也是严羽诗学理论的核心。严羽“兴趣”说的提出在诗学史上意义重大,它极大地促成了诗歌审美的超越性追求进一步向纵深化推进。后来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无不汲取了严羽“兴趣”说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具民族审美情结的“意境”理论作了总结。

二“兴趣”与“妙悟”

严羽将“兴趣”作为诗歌的最上乘境界,那么兴趣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写出有兴趣的诗歌呢?严羽的答案是“妙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他认为诗歌创作与禅宗的悟道有相似之处,需要通过妙悟,孟浩然在知识学问上远远逊于韩愈,但他写出来的诗歌却比韩愈优美动人,原因就在于孟浩然掌握了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善于以妙悟为途径做诗,故其诗意境悠远、兴趣盎然。韩愈以书本、才学、义理为诗缺乏艺术感染力,情致韵味终归赶不上孟浩然。

妙悟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直感的作用下瞬间对生活的诗意领悟,它有一种服膺心灵体验和整体觉悟的思维特点,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严羽以“悟”为诗歌的“当行”、“本色”,说明他认识到诗歌创作应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而不应通过逻辑、概念、推理的途径认识世界。以“妙悟”这种直觉体悟言诗显然是与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相对立而提出来的。

悟虽是诗歌的当行本色,但悟却有层次之别、高下之分。悟有“不假悟”、“透彻之悟”与“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的分别,其中只有“不假悟”与“透彻之悟”才是第一义的,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妙悟”。那么如何才能悟得透彻、悟出第一义呢?为此,严羽又为学诗者指出了一条路径,这就是识与熟参。妙悟来自于对前人第一义作品的博观、熟读与涵咏,这其中有一个逐渐悟入、自然脱化的过程。《诗评》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为识离骚”,这些都是强调通过反复学习揣摩、渐进积累的功夫来培养高超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感悟能力,以便获得真识,最终达到妙悟,自己也就能创作出第一义的作品了。严羽将悟建立在熟参与真识的功夫上真乃有得之见,因为悟若是没有熟参的功夫,不具备真识就容易坠入“一知半解之悟”,这样的悟也就不是妙悟了。钱钟书先生说:“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可见,妙悟“是诗人在长期学习第一义的作品中,汲取养料,加以浑合融会,而豁然贯通的现象”。而诗之兴趣正是来自于这种“豁然贯通”的瞬间体悟,也就是所谓的“妙悟”。

三“兴趣”与“以盛唐为法”

严羽以“兴趣”为诗歌的最高审美理想,他认为盛唐诗歌的创作实践具体表现了这种艺术美的理想境界,“兴趣”是盛唐诗歌所普遍具有的艺术特征“,盛

唐诸人惟在兴趣”,因此他截然提出了学诗当“以盛唐为法”。

严羽对唐宋诗所表现出的差异是有深刻感受的,他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在宋代,诗家有大判断与小结裹之分,“气象不同”即是从大判断处着眼,从诗歌的整体风貌和艺术特色上指出了唐宋诗存在着某种区别。严羽提倡“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后来舍汉魏而独言盛唐是因为唐诗众体具备,诸法并存,易于模习。

盛唐诗在严羽眼里是最有兴趣的,他说:“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粗而非粗,拙而非拙正是兴趣的妙处所在。陶明濬《诗说杂记》曰“:以粗为精,以拙为工,不必斤然于表面,而底里自然超妙也……二语,真见道有得之言,古人境界正在此种。”

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对盛唐诗的风格特色严羽认为用“健”字评价盛唐诗没有抓到根本,“只此一字,便见吾叔脚跟未点地处也”,而“气象浑厚”一词才得盛唐之体,这是一种浑然一体、纯任天机的古朴美,也正是兴趣最重要的美学特征。

严羽还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能感动激发人意,正是因为它们都是吟咏情性之作,这也与严羽对兴趣“吟咏情性”特征的认识相吻合。从以上严羽对盛唐诗的具体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盛唐诗歌典型地体现了“兴趣”的美学特征,寄托着严羽的审美理想,严羽的“兴趣”说不仅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做出了贡献,同时它也是唐诗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气象行政执法流程

1.2 行政处罚 1.2.1 简易程序处罚流程图 注:1、办理依据:《行政处罚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 3、适用范围:对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定。 4、责任单位:气象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法制岗位)。 2、职责要求:熟悉法律、秉公执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5、当事人的权利: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权。 6、监督部门:接受社会和上级纪检监查部门的监督。 7、投诉举报电话:

1.2.2 一般程序处罚流程图 注:1、办理依据:《行政处罚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 3、适用范围:除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决定和应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外的其他行政处罚。 4、责任单位:气象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法制岗位)。 2、职责要求:熟悉法律、秉公执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5、当事人的权利: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权。

6、监督部门:接受社会和上级纪检监查部门的监督。 7、投诉举报电话: 1.2.3行政处罚听证流程图 注:1、办理依据:《行政处罚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 2、适用范围:听证程序适用于拟做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处罚案件:(1) 作出吊销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2)对公民处以5000元(不含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万元(不含3万元)以上罚款。 3、责任单位:行政执法中队、办公室(法制岗位)。 4、职责要求:熟悉法律、秉公执法、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5、当事人的权利:陈述权、申辩权、质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权。 6、办理时限:(1)自接到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申请之日起3日内确定听证主持人;(2)案件调查人员自确定听证主持人之日起3日内将案卷移送至听证主持人;(3)听证主持人自接到案卷之日起7日内确定听证的时间、地点并于举行听证7日前通知当事人。

读《沧浪诗话》有感

读《沧浪诗话》有感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严羽论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禅宗的思维方法引入诗学,并借用禅宗话语进行言说,即“以禅喻诗”。整个《沧浪诗话》贯穿着禅学思想,因此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禅学化色彩。严羽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沧浪诗话》论诗方式的一个特点是“以禅喻诗”。 《沧浪诗话》,它的“别材别趣”“兴趣”、“妙悟”、“气象”、“入神”诸说以及诗歌体制之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妙悟”说为中心的的审美主体论,以“兴趣”说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和以“入神”说为极诣的审美理想论,成为构建严羽美学思想内在体系的三大理论主干。别材、别趣说所谓材,指题材,非指天才;所谓趣,指旨趣,非指风趣。这里严羽提出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题材选择和思想倾向的问题严羽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要意境莹澈,反对纯议论化和概念化。别材”反对依赖书本,“别趣”反对依赖说理。 “兴趣”说是严羽美学思想中最具本质意义的理论纲领。严羽“兴趣”说的审美内涵包括下列两个方面:(一)诗歌的内在质素为“吟咏情性”,亦即抒发诗人的情感意绪。(二)诗歌以少总多的艺术手法

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或艺术魅力,亦即外现途径及诗成后的境界。其《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用了“空中之音”等四个象喻,似乎比较玄虚,但这段话的落脚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严羽在此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四中”之说重在无迹,重在委曲,重在空灵。“镜象水月”之空灵迷离,浑成无迹,被严羽借来说明诗歌的艺术美所体现的极致,或曰“理想境界”,简言之就是“兴趣”。 与“兴趣”和“入神”二说相比,“妙悟”说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突出审美主体性、弘扬自我性灵的最具独创性的命题。这是宋代禅宗美学在诗歌理论中结下的硕果。“妙悟”说主要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上弥漫的一股“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恶劣风气,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的雕琢剿窃与四灵、江湖诗派的步趋晚唐的陋习有感而发的理论主张。“妙悟”说的思想渊源,主要本自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一朝顿悟的佛教禅宗学说。“妙悟”之义域为:通过熟参历代诗歌特别是汉魏晋盛唐诗歌,诗人创作由自为质变为自在的艺术创造的自由无碍的最佳审美境界和学习诗歌创作的上乘之法。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的“妙悟”说其实是突出“心”的作用。“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严羽独探骊珠,相到精当而深刻地揭集了诗之所以为诗、有别于哲理议论文字的独具的美感特征。

论严羽沧浪诗话》诗歌理论

论严羽《沧浪诗话》诗歌理论 《沧浪诗话》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破,攻三百年诗病;一是立,提出诗的宗旨、诗的作法等,这一点是作者的主要贡献。全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其核心在《诗辩》,它包含了严羽的诗歌理论“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答吴景仙书》),而其余部分则基本上是他对其诗歌理论的具体运用。 严羽主要通过他的“妙悟说”和“兴趣说”,展开了他对诗歌刨作中的作者和作品两大部分的分析,从而形成了他的诗歌理论。 一 《沧浪诗话》开篇以论诗如论禅而引出其“妙悟说”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诗辩》之四) 此段话之核心,在于指出诗歌之道在于“妙悟”,严羽的“悟”是一种自然的审美直觉思维,而“妙悟”就是这一心理活动的最佳状态。严羽认为诗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悟”,它与个人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可以成为一个大学问家,但要是没有“悟”,他永远也当不了一个诗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当一个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他要摆脱现实世界的形象束缚,摆脱抽象思维的羁绊,来把自己整个的生命、情感切入对象,他的理智、情感、意志在瞬间融合为一体,直接去体悟、把握对象,从而洞见世界、人生的意义。因为这种创作主体感情的表达很难以用日常的言语来进行表达,所以严羽借用了禅家语言“妙悟”来笼统概述之。 但是“悟”是一种审美直觉思维,虽然可能是人所共有的,但要进入“妙悟”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严羽在讲了“妙悟”之后,紧接着讲“学诗者以识为主”(《诗辩》之一),强调“识”对学诗者的重要性。“识”也就是审美鉴赏能力,即辨别诗歌高下

气象执法现况、成因及策略

气象执法现况、成因及策略 《气象法》颁布实施十一年多来,长清区气象法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市县两级气象法制机构基本健全,法制队伍基本完善,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调研发现,因受体制、历史、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作如下评析。 一、气象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理解不透彻。长清区部分气象干部职工,甚至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对气象法律法规学习的不够,理解的不透,认识的不清,把握的不准,因而在执法过程中,难以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和执法为民。二是执法队伍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多年来济南市长清区局没有专职的行政执法人员,就更谈不上专业了,而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即使“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县区局表现尤其突出。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效果达不到要求。大

多数执法是从维护部门利益出发,为收费而执法,因而达不到维护法律的长效性。上述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体制的问题 一是现行财政体制存在弊端,对气象部门采取给足政策不给足经费,往往造成利益驱动,把正常的政府服务职能变成了创收的手段和工具,背离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的真正目的。二是气象部门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导致了管理体制上出现缺陷。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理论已经提出多年,但事实上仍然停留在理论上。一个在管理上不能完全超脱于利益之上的管理部门,难以在管理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公平、公正。 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作为公益事业单位,没有社会管理权限。《气象法》颁布实施后,气象部门才正式以一个政府管理部门出现 在社会舞台上。随着气象服务的不断发展,要想转型为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一个过程。

近二十年《沧浪诗话》研究综述(3)

近二十年《沧浪诗话》研究综述 严羽《沧浪诗话》是宋代众多诗话中最具有系统性的诗话之作。严羽《沧浪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典籍,格局庞大而具有体系性,坐落于诗歌艺术美学之上,侧重于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具体全面的作诗方法。严羽构建起以禅喻诗的诗学体系,并把诗歌的艺术特点归纳为“兴趣”二字,最终走向“诗而入神”最高审美境界。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辩》中谈及创作论,指出了诗歌创作的原则与要领。《沧浪诗话》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经典,不少学者都针对其开展过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理论。 一、著作意义及影响方面 朱志荣(2009) 指出《沧浪诗话》的问世,带来了中国诗歌理论的历史性转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彭立勋(2015)认为要了解中国审美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和特色,需要对《沧浪诗话》的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和辨析。 占青青(2017)指出与诗论《沧浪诗话》比较,严羽的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理论的脱节饱受人们诟病,受学术界关注度较低。但作为创作实践,这些诗作可以让后人更全面了解严羽及《沧浪诗话》的创作内涵,特别是对“兴趣说”与严羽审美的矛盾、过度依赖模仿型创作及《沧浪诗话》的写作意图三个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 张伟(2018)指出严羽的《沧浪诗话》通常被视为宋代诗学批评的代表性著作,但此书亦可被视为诗歌教育的教材。严羽具有为学诗者写作的主观意识。此书核心观点集中于《诗辨》篇,但严羽花了更多细致的工夫来写作看起来更像是技法手册的条目,很可能是为了给学诗者提供具体实用的作诗技巧。宋元时期《沧浪诗话》首先在通俗诗学领域 (如杨载《诗法家数》) 中得以接受和流行,客观上说明其创作确有为学诗者考量的成分。严羽诗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沧浪诗话》扭转晚宋诗坛的不良风气,且树立新风。 (2018)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般的悟、禅宗之悟和妙悟的分析,对妙悟的基本概念做出阐释,接着对兴趣说做分析,从而揭示出“妙悟”“诗而入神”的审美境界,以及其对于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气象行政执法

气象行政执法 安化县气象局 行政执法主体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安化县气象局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五条 安化县气象局行政执法依据 一、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的;” 2、《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 处罚种类:罚款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 2、《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 (三)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的;” 3、《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的; (三)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的。” 三、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安装不符合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 处罚种类:警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

浅析《沧浪诗话》“妙悟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16747165.html, 浅析《沧浪诗话》“妙悟说” 作者:刘舒曼刘俏含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 【摘要】严羽《沧浪诗话》的核心观点是“妙悟说。严羽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将中国禅宗文化引入诗学领域,提出诗歌是靠“妙悟”来领会和掌握的,创立了“妙悟说”,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文章主要从“妙悟说”的立论基础、思想来源、以及妙悟的途径和方等方面分析严羽“妙悟说”。 【关键词】妙悟说;江西诗弊;以禅喻诗;熟识;熟参 《沧浪诗话》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的著作,集中概括了宋代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重要的问题,并依据宋代以前诗歌发展的经验,结合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出现的弊病,系统概括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有着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在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尤其是明清诗学影响颇深。《沧浪诗话》的核心观点是“妙悟说”,严羽认为,“妙悟”是创作与理解优秀诗歌的根本方法和最佳路径。 一、“妙悟说”的立论基础 “妙悟说”是严羽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提出的。两宋时期,理学思潮浸染了宋人思想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层面,作为宋诗主流的江西诗派受其影响很大,这直接体现在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中。江西诗派倡导诗人具有丰富、理性的人生体验,深厚的知识理论储备,他们把诗歌当做一种具有自身存在、发展规律的客观事物来研究,想要通过一种理性的方式把握诗之“道”。他们在诗歌创作技巧上下功夫,从文字入手,提倡“点铁成金”;从音节入手,讲究字斟句酌;刻意堆砌典故,使用成语,做到“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议论,成段以致通篇地以说理取代诗情画意的表现。这种诗歌创作理念无疑有其弊端,过于注重诗歌作品中抽象的说理议论,忽视了情感的表现以及意象、意境、诗意等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当时许多士大夫文人批评江西诗派罗列典故、卖弄学问,“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轻视文学的审美功用,对诗歌创作产生极坏的影响。严羽在《沧浪诗话》的附录《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明确说道:“仆为《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 【1】251可见严羽的“妙悟说”是针对当时风靡的江西诗派的弊病提出的,是有具体针对性的。 严羽针对江西诗派病源,认为学问与理义都不是诗之根本,不能代替诗歌本身。自古以来,诗歌承担着的就是表情達意的职能,而语言文字不过是提供给读者通往诗歌世界的路径和指向,诗歌的本体主要在于人的内心,所以对诗的追寻,就一定要挣脱语言文字的束缚,从而上升到其本体的境界。但是,“妙悟说”也并非要取消语言文字在诗歌中的位置,严羽把音节作为“诗之法”的五要素之一,他并没有偏废语言文字的意思。而他之所以认为宋人诗歌不及汉、

气象局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气象局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近年来,气象局严格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素质,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履行法律赋予我局的执法职责,加大法制宣传和进一步规范气象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理水平,我局行政执法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使我局法建工作健康发展,现将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如下: 一、端正执法思想,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我局在对行政执法依据、行政处罚适用条款进行认真清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违法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同时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我局还制定了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重点项目快速审批制、行政处罚备案制、首次轻微违规免处制等制度。经常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讨论气象法律法规,交流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和执法的经验体会,努力领会立法的精义。积极参加市气象局和区法制部门组织的执法人员培训、考

试。所有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我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区法治办工作目标,层层抓落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年初局里与各股室签订了法制建设、观测环境监测报告、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责任书,年终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组织力量对各单位责任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工作人员的评优、晋级、职称评定和奖惩挂起钩。由于工作过硬、考核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和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 为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始终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法律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六五”普法的要求和我局工作实际,先后集中组织学习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推进气象执法政务公开,创新气象行政管理方式 1、依法行政,规范气象执法行政许可行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强化服务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气象局对所具有的行政许可行为以及其操作程序、条件、办结期限和收费依据等主要内容对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浅论《沧浪诗话》中的“别材”、“别趣”

浅论《沧浪诗话》中的“别材”、“别趣” 《沧浪诗话》产生于南宋后期,是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继晚唐司空图之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诗歌主张和审美理论。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中指出:“《沧浪诗话》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宋代最后一个世纪的特有产物;它的广泛影响说明弥漫在该作品的那种危机感与失落感触及到后世古典诗学的心弦。”①(432)“《沧浪诗话》最深远的影响是它的否定性。价值与权威靠什么来维护?严羽的回答是:抨击异己。”(431)《诗辩》作为《沧浪诗话》的理论纲领,在提出了“真识”、“妙悟”、“兴趣”、“入神”四说的基础上,充分显现了严羽诗论与众不同的特征。郭绍虞主编的《沧浪诗话校释》将《诗辩》分为了五部分,在其中的最后一部分中,严羽提出了“别材”、“别趣”说: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 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 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在文论史上引起的歧义最多。本来《诗人玉屑》的引用是“别材”,但后来的引用者多改“材”为“才”,改“书”为“学”了。如黄道周《书双荷庵诗后》云:“此道关才关识,才识又生于学,而严沧浪以为‘诗有别才,非关学也’;此真瞽说以欺诳天下后生,归于白站打油钉铰而已。”如此理解,《沧浪诗话》就更成了邪魔歪道之说。周容春《洒堂诗话》云:“请看盛唐诸大家,又一字不本于学者否?有一语不深于理者否?严说流弊,遂至竟陵。”其实,严羽的本意是将“材”指“诗材”,即诗中的题材事义,而非人的才能或天才。“非关书也”则表达了严羽对当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强烈反对。 关于“以文字为诗”,历来附合者对此多以艰险、奇怪、生僻之字入诗来加以发挥。若此,弊处更大,几无优点可言。因为把许多艰涩的词语嵌入诗中,只能在读者的感发过程中设置重重障碍,甚而流入“以艰深文浅易”的邪路上去。关于“以才学为诗”,严羽大概主要是批评“以学问入诗”。“以学问入诗”包括喜用典故,好用故实,广征博引,出入典籍,言必有征,字必有据,以致补缀奇字,强争险韵等等。江西诗派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手法运用到创作中,可说是以学问入诗的典型。而“以议论入诗”,一是应将议论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综合表达,这种议论方式运用不好,就会出现浅率生硬的毛病。二是随着理语和禅语的大量入诗,诗中出现了如刘克庄所批判的“经义策论之有韵者也”的现象。 严羽指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主要是针对江西诗派及四灵、江湖等派的诗人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诗风而发的。“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欠焉。且其多作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其末流甚者,叫嚣努长,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②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标榜“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之说,提倡从古人的著作中取材、炼意,通过“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再创新诗。而严羽认为,诗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诗者,吟咏情性也”,诗歌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审美形式,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自然流露,不应受到他物的阻滞与束缚。关于诗歌创作需要“别材”的见解,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书本中的材料,有的可以入诗,有的则不可以入诗;而书外的材料也未尝不可入诗。严羽并不是一味地反对书中的材料,因此他又说:“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对于“别趣”的争论则更多。刘仕义《新知录》云:“杜子美之诗所以为唐诗冠冕者以理胜也,彼以风容色泽放荡情怀为高,而吟写性灵为流连光景之词者,岂足以语三百篇之旨哉?”对《沧浪》“别趣”之说颇为不以为然。“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观点,与严羽对诗歌创作主抒情这一基本特征的理解分不开。“理”有义理、玄理、性理等内涵。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经籍注疏、老庄笺释、释门经卷、宋人语录,内容虽然不同,但都是谈理。宋代诗人把这些“理”生硬的套入诗歌之中,就使得诗歌丧失了文学性。

读严羽《沧浪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沧浪诗话》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其核心部分即基本的理论问题都集中在《诗辩》中展开论述的,这也是我们分析《沧浪诗话》理论构架的主要部分。而《诗体》《诗法》《诗评》这三个部分总体上属于诗歌批评,而《考证》部分涉及的问题和内容较多而且较复杂,《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主要是作者的诗论宗旨及其诗学的主张,可以理解为全书的自序。所有这些形成了《沧浪诗话》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此书中的理论前人多有评说,而且多有争论,而终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妙悟说,兴趣说,别才别趣说,以禅喻诗等几个方面。 《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诗辨”阐述理论观点,是整个《诗话》的总纲。“诗体”探讨诗歌的体制、风格和流派;“诗法”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基本观点。“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撰人进行考辨,比较琐碎,偶尔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正由于此,它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 《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它把宋诗的演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沿袭唐人,至苏轼黄庭坚变革唐风,南宋中叶以后又转向晚唐学习。它对于宋诗的变唐很不以为然,尤其反对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作风,谓其并不理解诗歌的特点,违背了诗学的传统。对于“四灵”和江湖诗人的倡导晚唐,它也认为“止入声闻辟支之果”,未进入“大乘正法眼”。 根据这样的情况,《诗话》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著述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才”,则是指诗人能够感受以至创作出具有这样审美属性的诗歌作品的特殊才能,也正是艺术活动不同于一般读书穷理工夫之所在。“别才”和“别趣”紧密相关。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非关书”、“非关理”,或者也叫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这就是严羽论诗的基本宗旨。 严羽论诗并不局限于“兴趣”这一点。《诗辨》谈到作诗的法门有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五个方面,还谈到诗歌的品类、技巧、大致的分界与最高的境界,范围相当广泛。尽管如此,“兴趣”仍然是他衡量诗歌的最基本的标尺。他批评南朝人与宋人都是说他们未能将词、理、意、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失去了那种浑成而又含蓄的美质。作为对立面,他称许唐人又推崇汉魏古诗也是出于形象整体性与含蓄美的要求。他这样重视诗中“兴趣”,对于救正一部分宋人诗作忽视诗歌审美特点的弊病,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强调过了头,也容易导致重艺术而轻思想的偏颇。

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发表时间:2017-11-20T16:18:20.2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周晓东慕万峰冯雪菲王梦琳 [导读] 摘要:气象行政执法在气象行政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促进气象事业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朝阳市气象局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气象行政执法在气象行政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促进气象事业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加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气象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几点气象行政执法的改进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气象;行政执法;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气象行政执法是开展气象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气象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重要手段和举措。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气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各级气象部门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加大气象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推进了气象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随着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换,气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1执法机构不完善 当前,虽然在各级气象部门分别建立起了执法支队和执法大队,但这些执法人员都隶属于非实体机构,大部分的执法人员都是混岗使用,再加上人员紧缺,使得气象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不强的现象较为严重,严重阻碍了执法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存在。与此同时,气象防灾减灾的主体责任还没有在各个单位和企业之间完全落实下来,气象行政执法中仍旧存在执行不到位、趋利化等问题。 1.2社会公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知较低 由于没有加大力度宣传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社会大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有很大一部分的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气象法律法规中包含的内容,最终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是对执法工作者存在着抵触心理。 1.3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不顺畅 实际上,可以将气象部门看做是“双重领导”的职能部门,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气象部门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还仍旧存在着沟通协调不到位的情况,使得气象法律法规只对气象部门进行约束,其他部门根本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全面,或者是执行力度不够、执法之后才发现违法,甚至是不配合执法检查工作,严重阻碍了气象行政工作的开展。 1.4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大部分的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来说,其自身都是毕业于气象院校的相关专业,由于没有经过系统或者是专业性的法律教育,根本不了解法律知识、法律理念以及法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即使部分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在当地法制部门或者是省气象局进行过相关行政执法培训,但是与气象行政执法的要求相比还仍旧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特别是在实际的行政执法工作中,因执法人员的经验不足、底气不足,经常会有引用条款不准确、法理理解不到位、执法裁量不科学、执法用语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存在,使得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水平大打折扣。 2、气象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2.1体制问题 首先是现在的行政体制不甚完善,对气象部门大都采取给足政策不给足经费,很容易产生金钱上的交易,将政府的服务职能转变成为增加经济收入的手段和工具,严重违背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的真正目的;其次是气象部门在社会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很容易造成管理体制缺陷。我国提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理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仍旧停留在理论上。对于一个管理部门来说,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摆脱利益驱使,很难在管理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 2.2历史原因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气象部门仍旧属于公益事业单位,根本没有社会管理权限。自颁布实施《气相法》之后,气象部门才在社会舞台上正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在开展气象服务的过程中,要想将气象部门完全转变为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2.3法律因素 在气象法律法规中,仍旧有维护气象部门利益的内容存在。气象部门作为社会管理部门,不仅扮演者社会管理职能的角色,同时还要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这就注定了气象部门在法律上承担多种角色的重任。尤其是在地方性法规、规章中,部门之间具有十分浓厚的保护色彩。 3、气象行政执法的改进对策 3.1提升法律意识,带头依法行政 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能力可以通过依法行政表现出来,因此,朝阳市气象部门应始终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气象法制加强建设,为各级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对于权力和法律、法律和利益以及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应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作为社会管理部门,朝阳市气象部门应将“为民执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力度严惩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行为,坚决摒弃传统的特权思想,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 3.2履行法律职责,强化管理职能 对于朝阳市气象部门来说,应认真贯彻落实《气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各项社会管理职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转变,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对于公共服务职能不断进行强化,为了拓宽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应对公共气象服务程序进行简化,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沧浪诗话·诗辨 原文精教版及翻译

沧浪诗话·诗辨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译文】学诗的人要以识见为主:入门要须要正,取法应该高;要以汉、魏、晋、盛唐的诗人为师,不以开元、天宝之后的诗人为榜样。如果自己产生退缩屈从之心(不敢向盛唐诗人学习),就会有下劣诗魔进入他的胸臆,这是由于他立志不高。行路没有走到终点,这还是可以加油继续向前走得;假如开始走时路的方向就错了,那就会越跑越远了;(作诗取法不高)这就是入门不正啊!所以说: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这就定得其下了。又所以说:智慧见识超过老师,(老师)仅可以传授(作诗之法)与他;智慧识见与老师相等同,(他所接受于老师的)就要减少到老师的一半了。学诗的工夫要从学习最好的作品开始,而不可从低下的作品学起。先要熟读《楚辞》,朝夕诵读吟咏,以作为学诗之根本;下及《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诗和汉魏五言古诗都必须熟读;再将李白、杜甫的诗集反复研读,好像现在的人研治经书那样,然后广泛吸取盛唐名家诗之精华,酝酿于胸中,时间长了就自然深入领悟(作诗的奥妙)了。这样,虽然未必达到(学诗的)最高境界,也不会失去(学诗的)正路。这就是(佛教禅宗所说的)从顶门上做起,可以说是向上的门路,可以说是直接寻求到根本,可以说是顿入了法门,可以说单刀直入之法。 提示:提出学诗要以识见为主,取法要高。认为“学盛唐”以前之诗是学诗的正路。指出了具体的方法门径是多咏读作品,吸取营养,涵蕴于胸,自能领悟。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译文】作诗的方法有五种: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提示:提出作诗有五种方法。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 【译文】诗的风格有九类: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作诗的用力处有三个:起结、句法、字眼。诗的总的风格类型有二种:从容不迫和沉着痛快。诗歌创作的极致有一样:入神。作诗而能到入神的境界,这就到顶点了!到尽头了!无以复加了!只有李白、杜甫达到了这个境界,其他人达到这个境界的很少了。

气象行政执法文书

气象行政执法文书(一)气象行政执法案卷 (二)卷内目录 (三)气象行政执法立案审批表 (四)气象行政执法调查询问笔录 (五)气象行政执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 (六)气象行政执法证据登记保存审批表 (七)气象行政执法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 (八)气象行政执法解除证据登记保存审批表 (九)气象行政执法解除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 (十)气象行政执法鉴定委托书 (十一)气象行政执法鉴定意见书 (十二)气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告知书 (十三)气象行政执法通知书 (十四)气象行政执法听证告知书 (十五)气象行政执法听证笔录 (十六)气象行政执法案件讨论记录 (十七)气象行政执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 (十八)气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 (十九)气象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十)气象行政执法送达回证 (二十一)气象行政执法现场处罚决定书 (二十二)气象行政执法案件移送书 (二十三)气象行政执法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十四)气象行政执法笔录续页 (二十五)气象行政执法结案报告 (二十六)气象行政执法结(销)案审查表 (二十七)备考表

注:1、不予立案的有关文书另卷保存; 2、保存期限,包括短期、长期和永久。简易程序类和无行政处罚类采用短期保存;行政处罚类采用长期保存;重大行政处罚类采用永久保存。

卷内目录

本栏可不填写。

调查询问笔录 共页第页—————————————————————————————————调查(询问)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日时分 调查(询问)地点: 调查(询问)人:证件号码: 记录人:证件号码: 被调查(询问)人: 性别:年龄: 工作单位:职务:电话: 地址(住址): 我们是气象局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号码为、,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出示证件)。我们依法向你了解有关情况,请配合。 被调查(询问)人意见及签名或押印:年月日时分调查人(询问)签名:年月日时分记录人签名:年月日时分注:被调查(询问)人应在笔录逐页签名或押印,如有涂改之处,应在涂改之处签名或押印;并在笔录终了处注明“此记录属实”字样和调查结束时间。

沧浪诗话

诗论库: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宋] 严羽 版本: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人民文学一九六一年五月第一版。 诗辩 一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於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宁页)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二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兴趣,曰音节。 三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淒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沈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 四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吾评之非僭也,辩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

简述《沧浪诗话诗辩》的诗学要点

简述《沧浪诗话·诗辨》的诗学要点 著名学者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有系统,理论性极强,也是诗话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诗学著作。它主要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但其理论部分主要在《诗辨》。严羽自称:“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分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诗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一)学诗者“以识为主”。严羽生活时期,江西诗风盛行,他们主要以黄庭坚为鼻祖,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严羽认为这是剽窃模拟他人的作品。而当时以贾岛、姚合为主的四灵派,则呈现一股纤仄、清苦的诗风。在严羽看来,这两个诗派都是不足以让大家学习的,只会引导人们走向歪道,因此,严羽要求,学诗要有眼力,要能辨认真对待伪邪正。他认为“以识为主”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入门须正。学诗的第一步要确定学习对象,而这个学习对象必须正确,倘若学习对象不正确,则“路头一差,愈鹜愈远”。他主张要“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指出要学诗,“先须熟读《楚辞》”、“及读《古诗十九首》”、“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在学习这些诗歌的基础上,“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 (二)以禅喻诗——“妙悟”说 (1)提出“妙悟”。严羽从禅家有大乘、小乘,“宗有南北、道有邪正”,指出“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首先点明了“悟”的重要性,接着举出孟襄阳与韩退之二者之间的例子,引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2)悟有层次。虽然大家在作诗的过程中都会有“悟”的过程,但却有层次上的不同。“然悟有深浅,有分限之悟”,这里把“悟”,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透彻之悟”,另一种是“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后者主要指中、晚唐和两宋诗歌,是针对苏黄、江西、四灵、江湖诗派创作的流弊,进行猛烈的抨击。 (3)悟之方法。严羽从“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引出“诗道如是也”,认为有不同意这个道理的人,就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接着举出许多朝代的诗,点出悟的方法——“熟参”法。 (4)悟之结果。严羽用论禅的方式来比喻论诗。最后点明“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而中、晚唐和两宋诗歌,则为第二义。 (三)诗有“别材”、“别趣”说 (1)概念提出。严羽认为,读书穷理是必要的,但作诗不能陷入抽象议论和堆砌文字之中,诗歌所特有的抒情与形象的特点不能丢失,“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从而提出了“别材”、“别趣”说。 (2)诗歌本质与作诗方法。“诗者,吟咏情性也。”这句话点明严羽对诗的本质的定义,并指出“兴趣”在作诗中所起的作用,“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说明诗不能太浅显,要不露痕迹,是通过人心去感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辨》中,严羽主要从“以识为主”、“妙悟”说以及“别材、别趣”说三个方面,论述了学诗的门径、方法、诗歌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有理有据,对后人学诗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剖析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剖析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颁布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气象行政执法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气象执法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气象行政执 法的过程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气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和改进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 关键词:气象执法;法律法规;政府职能 气象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是维护法律法规威严的重要手段。这 就要求气象部门在规范行政执法上下功夫,在强化监督上做文章,切实提高气象 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数年来执法实践告诉我们,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 的社会效益,也有力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气象行政执法工作中依然存 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气象行政执法主体的意识淡薄,行政执法的行为不规范,气 象行政执法的程序不完善,执法水不高,执法环境不好等等,这些不足均影响和 制约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1、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是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能 气象部门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能够迅速适应形势的发展,切实的转变职能,承担起气象行政执法的重要任务,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创建良好环境。 1.1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是气象部门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 在现有的政府机构中,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气象部门是职能最少最弱的部门 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少数地方气象部门的职能弱化到无法担负行政执法职责;第二,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第三,底气不足,有的认为气象部门法的处罚权 不够硬,不顶事,不愿抓,没抓头;第四,有的地方行政执法的程序过于简化, 服务过于简单。 这些问题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在于职能没有转到依法行政的轨道上来,仍然采 用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对行政执法,依法行政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还不适应、不习惯,自然做不到自觉的依法行政。 1.2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是创建气象事业发展环境的需要 气象工作的好坏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 常会出现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遭破坏的情况,会影响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的 准确;一些组织和个人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气象预报甚至灾害性天气警报,产生 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气象行政 执法,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创建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2、气象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气象行政执法主体的意识淡薄 从执法情况来看,全国而言南北差距较大,同一个行政区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些气象部门几年来都没有查处过一起气象违法事件,或者说某些地方存在 着违法不究现象。由此看来,气象行政执法工作还没有引起有些部门领导的足够 重视,相当部分的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淡薄。执法主体的意识淡薄,造 成了执法力度不大,执法的自觉性不高。 2.2气象行政执法的行为不规范 气象执法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气象行政执法无正规流程。 第二,气象执法执法不严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