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

智能卡标准规范

ISO 国际标准

1 .ANSI X3.106---1983 《美国国家标准信息系统数据加密算法操作方式》, DEA 规定一种将 64 比特输入数据变换成 64 比特输出数据的传送过程。

本标准则规定了 DEA 用的四种操作方式。

2 .ANSI X3.92---1981 《美国国家标准数据加密算法》,该标准为加密和解密二进制编码信息提供了一种数学算法的完整描述。

3 .ANSI X.9.8---1982 《美国国家标准个人标识号( PIN )的管理和安全》,该标准对生命周期内 PIN 的管理提供安全指南。它规定了一些管理 PIN 、使用 PIN 的规范方法。

4 .ANSI 9.23---1988 《美国国家标准金融机构批发金融报文的加密》,该标准规定了批发金融报文(如:电报汇兑、信用证

函件)的加密和解密方法,以及报文内加密元素的加密和解

密方法。用该标准保护的报文可以通过任何通信媒体进行交换,包括存储转发网络和用户电报网络。由于加密的正文与

现有批量金融网络中的通信过程相互干扰,本标准还提供了

一种方法,该方法支持加密的报文在不同网络中发送而不被

误解为通信协议。

5 .ISO 8730---1990 《银行业务报文鉴别要求(批发)》,该标准是为交换金融报文的相应机构的使用而设计的。它可用来鉴

别使用任何有线通信服务或其他通信服务方式的报文。它规

定了利用报文鉴别代码( MAC )保护机构之间传递的批发金融报文的真实性所使用的几种方示。它还规定了保护整个报文

或保护报文中被指定元素的技术。

6 .ISO 8731.1---198

7 《银行业务已批准的报文鉴别算法第 1 部分: DEA 》,该标准把数据加密算法( DEA )作为报文鉴别代码( M AC )计算的一种方式予以处理。

7 .ISO 9731.2---1992 《银行业务已批准的报文鉴别算法第 2 部分:报文鉴别符算法》,该标准涉及报文鉴别代码( MAC )计算中使用的报文鉴别符算法。这种算法专门适用于数据容量高且

希望用软件实现的情况。

8 .ISO 9564.1---1991 《银行业务个人识别号的管理与安全第 1 部分: PIN 保护原理和技术》,该标准详述了有效的国标化 PIN 管理所需的最起码的安全措施,并提供了一个交换 PIN 数据的标准方法。它适用于负责实现银行交易卡 PIN 的管理和保护技术的机构。

9 .ISO 9564.2---1991 《银行业务个人识别号的管理与安全第 2 部分:已批准的 PIN 加密算法》,该标准规定了已批准的 PIN 的加密算法。

10 .ISO 11568.1---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1 部分:密钥管理介绍》,该标准规定了在银行零售业务环境中运行的密码系统所使用的密钥的管理原则。它适用用对称密码体

制的密钥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和公钥。

11 .ISO 11568.2---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2 部分: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管理技术》,该标准规定了在银行零售业务环境中使用对称密码的密钥保护技术。它适用于任何负

现实现生命周期内密钥保护的机构。

12 .ISO 11568.2---1994 《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业务)第 3 部分:对称密码体制的密钥生命周期》,该标准规定了银行零售环境下密钥生命周期中每一步的安全需求和实现方法。

ISO 国际标准 7816-1

一、引言

本标准是描述 ISO 7816 中定义的识别卡参数及这种卡在国际交

换中应用的一系列标准之一。

二、应用范围和领域

ISO 7816 的本部分描述了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的物理特性。它适用于 ISO 7811 第 1 部分至第 5 部分中描述的可能包括有磁条和凸字的 ID-1 卡。

ISO 7816 的本部分适用于带有电子触点的物理接口的卡,但是没有定义卡上集成电路的性质、数目和位置。

注:将来可能会研制其它类型的 IC 卡、格式或接口,因而会要求对 ISO 7816 的本部分进行补充,或者导致制定另外的国际标准。

三、引用标准

ISO 7810 ,识别卡一物理特性。

ISO 7811 ,识别卡一记录技术

第 1 部分:凸字。

第 2 部分:磁条。

第 3 部分: ID-1 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

第 4 部分:只读磁道的位置一第 1 和第 2 磁道。

第 5 部分:读写磁道的位置一第 3 磁道。

ISO 7812 ,识别卡一发卡者标识符编号体系和注册程序。

ISO 7813 ,识别卡一金融交易卡。

四、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集成电路卡( IC ):用于执行处理和 / 或存储功能的电子器件。

2、集成电路卡( IC 卡):其内封装着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的 IC-1 卡(如 ISO 7810 、 ISO 7811 第 1 至第 5 部分、 ISO 7812 和 ISO 7813 中描述的)。

3、触点:在集成电路和外部接口设备之间保持电流连续性的导电元件。

五、物理特性

符合 ISO 7810 、 ISO 7811 中等 1 至第 5 部分、 ISO 7812 和 ISO 7813 要求的 ID-1 卡插入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后,应具有以下物理特性。

一般特性

ISO 7810 中描述的各类识别卡的物理特性应适用于 IC 卡, ISO 781 3 中描述的金融交易卡的全部尺寸要求也应适用于这类卡。

注: ISO 7810 中规定的卡厚度适用于无凸印卡,包括触点及集

成电路。

附加特性能

紫外光:超过周围紫外线水平的防护就是制造商的责任。

X- 射线:卡的任何一面暴光 0.1Gy 剂量,相当于 70-140Kv 的中等能量 X- 射线(每年的累积剂量),应不引起卡的失效(故障)。

触点的表面断面:所有的触点及其附近的卡的表面之间在水平上的误差应小于 0.01mm 。

机械强度(卡和触点):卡座能抵抗对其表面及其任何组成部件的损害,并在正常使用、保存和处理中保持完好。每个触点表面和触点区域(整个导电表面)在相当于对直径 1 毫米的钢球施加 1.5N 的工作压力下不应被破坏。

(触点的)电阻:卡的接头组件的接触电阻可通过测试来确定和测量。该测试卡在卡的触点之间有短路线。在加 50 微安到 30 0mA 的直流电流时,任何两列触点(两触点串联)之间的电阻应小于 0.5 欧姆。对于一个峰值为 10mA 频率为 4MHz 的交流电来说,

跨过阻抗的电压应保持低于 10mV 。

电磁干扰(磁条和集成电路之间):如果卡带有磁条,磁条在读、写或抹磁后 IC 卡不应被损坏、失效或改变。反之,集成

电路的读、写也不应引起磁条失效或其读、写也不应引起磁

条失效或其读、写和处理机制的失效。

电磁场:卡暴露在 79.500A.r/m ( 1 000 Oe )的磁场中应不会造成集成电路失效,测试应该用指定值的静磁场进行。

警告:磁场将会抹去磁条上的内容(如果用磁条)。

静电:在带静电的人正常使用情况下,应不会损坏集成电路。在任意触点和地之间, 1 , 500V 的静电由一个 100pF 的电容经过 1 , 500 欧姆的电阻放电,卡暴露在其中时,其功能不应降低。

见附录 A .3 条款的测试方法

散热:卡中的集成电路的散热不应大于 2.5W 。

警告:应当小心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卡的表面温度

不能超过 50 ° C 。

附录 A 检测方法

(本附录是本标准化的组成部分)

一、弯曲特性

1. 方法:把卡入在机器的两个夹头中间,其中一个夹头是可移

动和可弯曲的。

(a) 长边

棗桡度( f ): 2cm ;

棗周期:每分钟弯曲 30 次;

( b )短边

棗桡度( f ): 1cm ;

棗周期:每分钟弯曲 30 次;

每弯曲 125 次,在读、写状态下检验卡的功能。

推荐检测持续时间:在四个测试方向,每次至少操作 250 次。

2. 接受标准:在 1 , 000 次弯曲后,卡应保持其功能完好,且不应显示出任何破裂。

二、扭曲特性

步骤:把卡放在机器中,对其短边进行扭曲,交替交换方向,速率为 30 次 / 分钟,最大偏差过 15 °± 1 °。每扭曲 125 次,在适当的读、写状态下检验卡正确的功能。接受标准:在 1 , 000 次弯曲后,卡应保持其功能完好,且不应显示出任何破裂。

三、静电

1 .方法

如图 5-3 所示,一个 100pF 的电容经过 1 , 500 欧姆的电阻进行放电;在卡的各触点之间按正常极性放电之后,再按相反极性

放电。

放电电压: 1.500V

2 .接受标准

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检验集成电路在读、写状态下的功能。ISO 国际标准 7816-2

引言

本标准是描述 ISO 7810 中定义的识别卡的参数及其在国际交换

中应用的一系列标准之一。

一、应用范围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描述了 ID-1 型的 IC 卡上每个触点的尺寸、位置和分配。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要和 ISO 7816?/FONT>1 结合使用。

二、标准参考文献

通过在正文中引用下列标准的一些条款构成 ISO 7816 本部分的

一些条款。标准出版时,所标明版本是正式有效的,但所有

的标准都须进行复审,欢迎在 ISO 7816 这一部分基础上达成协

议的各方,对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应用可行性进行调查。 IEC 和 ISO 的成员维护当前有效的国际标准的索引目录。

ISO 7810 ,识别卡一物理特性。

ISO 7816-1 ,识别卡一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一第 1 部分:物理特性。

三、触点的尺寸

包含有每一个触点的传导区表面及形状不在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中定义。

每个触点都应有一个不小于图 1 规定尺寸的最小矩形表面区域。

图 1 触点的最小尺寸

除了要求每个触点和其它触点应该电隔离之外, ISO 7816 的这一部分不规定触点的形状和最大尺寸。

四、触点的数量和位置

ISO 7816 的本部分定义了 8 个触点,称作为 CI-C8 。

触点按图 2 或图 3 所示定位,触点可以被定位在卡的正面或背面,但在任一种情况下,其尺寸都以卡的相应表面的左和上边缘为基准。

在本国际标准之前已开发并执行的这种触点位置可继续存在到不迟于 1990 年底。

五、触点的分配

各个编号触点应按照表 1 中的规定分配。

表 1 触点的分配

触点号

分配

触点号

分配

C1

VCC (提供电压)

C5

GND (地)

C2

RST (复位信号)

C6

VPP (编程电压)

C3

CLK (时钟信号)

C7

I/O (输入 / 输出)

C4

留给 ISO/IEC

JTC 1/SC 17

将来使用

C8

留给 ISO/IEC

JTC 1/SC 17

将来使用

附录 B (补充件)触点的位置一测量方法

建立 X 和 Y 两条正交的参考轴,原点 O 相交。在轴线上标出三

个参考点:在 X 轴上标出 P2 和 P3 ,分别距 O 点 11.25mm 和 71.25mm ;在 Y 轴上标出 P1 ,距 O 点 27mm 。将要测量触点的卡(触点面朝上)放在坐标上,顶边靠在 P2 和 P3 上,左边靠在 P1 上(见图 4 )。

用精度为 5/100mm 的设备,测量每个触点距两条轴线 A 、 B 、 C 和

D 的尺寸。

测量结果应与表 2 或表 3 中给出的数值一致,其中 A 和 C 为最大值,而 B 和 D 为最小值。

表 2 触点位置

A

B

C

D

C1

10.25

12.25

20.93 C2 10.25 12.25 21.77 23.47 C3 10.25 12.25 24.31 26.01 C4 10.25 12.25 26.85 28.55 C5 17.87

19.23

20.93

C6

17.87

19.87

21.77

23.47

C7

17.87

19.87

24.31

26.01

C8

17.87 19.87

26.85

28.55

附录 C (参考件)触点相对于凸印区 / 或磁条的位置。图 3 表示是卡的触点的一面不带磁条的卡

表 3 过渡触点位置

A

B

C

D

C1

17.87

19.87

16.69

18.39

C2

17.87

19.87

14.15

15.85

C3

17.87

19.87

11.61

13.31

C4

17.87

19.87

9.07

10.77

C5

10.25

12.25 16.69

18.39

C6

10.25

12.25

14.15

15.85

C7

10.25

12.25

11.61

13.31

C8

10.25

12.25

9.07

10.77

ISO7816-3--电磁信号和传输保护-1

第一部分

引言

ISO IEC 7816 的这一部分是描述带触点的 IC 卡的参数及这种卡在国际交换中应用的一系列标准之一。

这些卡是打算用来在外部和卡的集成电路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的识别卡。作为信息交换的结果,卡传递信息(计算结果、

存储数据)和 / 或修改其内容(数据存储、事件存储)。

在制定本标准时,所收集的信息关系到一些相应的专利,本

标准的应用可能有赖于这些专利。相应的专利已在法国和美

国分别鉴定,专利的持有人是布尔 S.A. 。然而 ISO 不能提供有

关专利的范围、合法性和证明方面的权威的全面的信息或类

似的权力。

适用范围

ISO IEC 7816 的这一部分规定了 IC 卡与如终端这样接口设备之间的电源及信号结构的信息交换。

它还包括信号速率、电压电平、电流数值、奇偶转换、操作

过程、传输机制和与 IC 卡的通信。

它不包括信息和指令内容,如发卡者和用户标识、服务和限制、安全措施、日志和指令定义。

定义

有关识别卡的术语已在 ISO 7810 中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接口设备:在操作中同 IC 卡电连接的终端、通信设备或机器。状态 H :高状态逻辑电平。

状态 J :低状态逻辑电平。

状态 Z :标记(如 ISO 1177 中定义)。

状态 A :空位(如 ISO 1177 中定义)。

‘ XY ’:十六进制记数法,等于相对基数 16 的 XY 。

触点的电特性

1. 电功能

ISO 7816-2 中规定的触点分配至少支持下列电路:

I/O :对卡内的集成电路输入 / 输出串行数据。

VPP :编程电输入(按照卡选用)。

GND :地(基准电压)。

CLK :时钟或定时信号(按照卡选用)。

RST :自己使用(复位信号由接口设备提供)或者同另外的内部复位控制电路(按照卡选用)结合使用。如果执行内部复位,那么 VCC 的电源电压是强制性的。

Vcc :电源输入(按照卡选用)

注:其余两个触点的使用将在适当的应用标准中定义。

2. 电压和电流值

(1) 测量规定

所有测量相对于触点 GND 并在周围温度为 0 ° C 至 50 ° C 的范围内定义。

所有流入卡的电流都假定为正。

当触点相当于其电流小于 1mA 的 GND 来说保持在 0 和 0.4 伏之间时,触点是不动作的。

(2) 缩写

VIH 高电平输入电压

VIL 低电平输入电压

VCCVCC 上的电源电压

VPPVPP 上的编程电压

VOH 高电平输出电压

VOL 低电平输出电压

tR 信号幅度在 10% 和 90% 之间的上升时间

tF 信号幅度在 90% 和 10% 之间的下降时间

IIH 高电平输入电流

IIL 低电平输入电流

ICCVCC 上的电源电流

IPPVPP 上的编程电流

IOH 高电平输出电流

IOL 低电平输出电流

CIN 输入电容

Cout 输出电容

I/O

本触点用作数据交换的输入(接收模式)或输出(传输模式)。对于 I/O 来说存在两种可能的状态:

标记或高状态(状态 Z )。如果卡和接口设备处于接收状态或该状态是被传输者所强制的。

空或低状态(状态 A )。如果这个状态是被传输者所强制的。线的两端处于接收状态时,该线将保持状态 Z 。线的两端处于不匹配传输状态时,该线的逻辑状态可能是不固定的,在操

作过程中,接口设备和卡不应同时处于传输状态。

表 1 正常操作条件下 I/O 的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IH

Either

or1)

IIHmax= ± 500uA

2

VCC

V

IIHmax= ± 20uA

0.7 * VCC

VCC3)

V

VIL

IILmax=1mA

03)

0.8

V

VOH2)

Either

or

IOHmax=?/FONT>100uA

2.4

VCC

V

IOHmax=?/FONT>20uA

3.8

VCC

V

VOL

IOLmax=1mA

0.4

V

tr rf

CIN=30pF,Cout=30pF

1

us

注:

(1)、对于接口设备,考虑两种条件。

德莎智能卡芯片封装解决方案概要

德莎智能卡芯片封装解决方案 一、德莎智能卡芯片模块封装方案:为智能卡安全保驾护航 各种智能卡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提高了日常生活便利性和智能化。与此同时,智能卡的使用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一张智能卡少则使用几年,多则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过程中卡片可能会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遭遇折弯,撞击,水浸等各种外界的严苛考验。 所以对于带有芯片模块的智能卡来说,如何让芯片模块能牢固黏贴在卡基上保证其正常工作呢?德莎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智能卡芯片模块封装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 接触式卡 对所有智能接触式卡的制造商来说,将芯片模块永久固定在卡槽内至关重要,这确保了智能卡在日常应用中正常使用。我们为接触式卡的封装工艺提供全系列热熔胶 tesa ? HAF产品, 为各种不同的卡基材料提供高强度的粘接。 tesa ? HAF 产品的优势在于可以长期可靠地粘接模块,适合 PVC、 ABS 、 PET 与

PC 等多种材质的卡片,同时能与所有普通封装机器配套,方便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 2. 双界面卡 众所周知,双界面卡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支付卡和身份识别领域。tesa ? ACF

8414同步完成模块封装及天线与芯片的导通并广泛适用于接触卡封装设备及产线,性能稳定, 操作便捷高效。 而 tesa ?ACF 产品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步实现模块粘接与导电,确保长期可靠,同时适用于所有普通的接触式卡封装设备(无需投资专业双界面卡封装设备,而且在材质上有着极大的适应性,主流的 PVC, ABS与 PC 材质更是不在话下。 二、德莎智能卡层压方案:下一代卡的新方向 智能卡产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让德莎止步于此,而是更加前瞻性地进行对智能卡未来的思考。 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钱包里至少有六张卡,而在中国,人均银行卡持卡量已达到 3.11 张,另外加上取钱用储蓄卡、吃饭刷信用卡、洗车用洗车卡、购物用会员卡、买蛋糕用充值卡……林林种种加起来至少十张以上。各种智能卡已长期占据了我们的钱包卡包,虽然提供了生活便利,但如何管理及高效运用这些卡片却成了头疼的

智能卡应用程序的开发

Windows系统提供了大量的API来方便的进行智能卡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直接控制智能卡读卡器对智能卡进行操作,也可以与智能卡建立直接的虚拟连接而不用考虑智能卡读卡器。 智能卡应用程序开发的一般流程是: 1)建立连接(使用函数SCardEstablishContext和SCardConnect,SCardReconnect); 2)开始事务处理(使用函数SCardBeginTransaction); 3)进行事务处理(使用函数SCardTransmit); 4)结束事务处理(使用函数SCardEndTransaction); 5)断开连接(使用函数SCardDisconnect和SCardReleaseContext)。 下面就具体看看各个函数的功能和用法吧! 1)SCardEstablishContext函数用于建立进行设备数据库操作的资源管理器上下文: LONG WINAPI SCardEstablishContext( __in DWORD dwScope, //资源管理器上下文的范围,取值如下: //SCARD_SCOPE_USER---数据库操作在用户域中 //SCARD_SCOPE_SYSTEM---数据库操作在系统域中,调用的应用程序 //必须具有对任何数据库操作的权限 __in LPCVOID pvReserved1, //保留值,必须设为NULL __in LPCVOID pvReserved2, //保留值,必须设为NULL __out LPSCARDCONTEXT phContext //建立的资源管理器上下文句柄 ); 返回值:成功时返回SCARD_S_SUCCESS;失败时返回智能卡特定错误码。 函数返回的资源管理器上下文句柄可以被对设备数据库进行查询和管理的函数使用。如果一个客户试图在远程会话中实现智能卡操作,例如运行在终端服务器上的客户会话,而且客户会话所在的操作系统不支持智能卡重定向,则函数SCardEstablishContext返回ERROR_BROKEN_PIPE。 下面的代码是建立资源管理器上下文的例子: SCARDCONTEXT hSC; LONG lReturn; //Establish the context lReturn = SCardEstablishContext(SCARD_SCOPE_USER, NULL, NULL, &hSC); if(SCARD_S_SUCCESS != lReturn) printf("Failed SCardEstablishContext/n"); else { //Use the context as needed, when done, //free the context by calling SCardReleaseContext } 2)SCardConnect函数利用特定资源管理器上下文,在应用程序与包含在特定读卡器中的智能卡之间建立一条连接: LONG WINAPI SCardConnect( __in SCARDCONTEXT hContext, //资源管理器上下文句柄

海关卡口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海关卡口智能化监控系统 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1系统设计依据 依据《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批复》(国函[2000]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暂行办法》、《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出口加工区隔离设施及有关海关监管设施标准的通知》(署税[2000]311号)、《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关于对出口加工区卡口设置专用通智能道的要求的通知》(署税[2000]680号)等文件,我公司对电子卡口系统进行了项目总体规划和设计。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对进、出中心的货物及中心内相关场所实行严格监管。为提高海关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办公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监管效果,提升企业通关效率、改善企业贸易环境,达到对进出中心货物既有效监管,又方便通关的目的,中心需要建设智能卡口系统。 1.1.2系统建设目标 随着中国入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趋势,现代物流发展的水平越来越成为体现一个国家和地中心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的形势下海关总署适时提出了“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并且大量利用高新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智能卡口系统这一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海关物流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在进出口集装箱物流监控的重要作用。系统进行车辆、集装箱、电子地磅等现

场数据的采集工作,结合舱单信息、H2000通关信息和物流监控系统等环节的信息,对进出口集装箱现场称重、查验放行。达到在不影响通关效率、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增加海关工作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海关的查验率和客观公正性。 同时,大量准确的现场物流数据,也是进行数据分析、风险布控的数据来源。通过分析,可以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在卡口进行查验、拦截已经布控的集装箱,提高了查验的准确性。 本系统是为海关监管的集装箱货车通道的管理自动化而设计的,主要用于对通过卡口通道的运载集装箱的货车自动进行重量采集、集装箱号码的拍摄和识别、电子车牌等数据采集,并将所有记录的数据和相关图像存入本机,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发给海关物流平台进行比对,系统根据返回的比对结果确认是否放行,从而实现卡口通道的无人监管,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和监管的力度。 1.1.3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应用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编程语言、使用的操作系统、系统的安全手段、系统数据的保密措施必须具有先进性,并符合人性化、智能化。 2、快捷与便捷性相结合原则 对管理机关来说,审批手段、审批程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尽量减少审批程序,增加审批的透明度,提供办公流程的跟踪系统,让企业明知办事过程与进度。对企业来说,大部分业务的办理采用无纸申报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人工处理。 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避免廉正风险,提高办事效率。 3、系统设计的长远性原则 系统设计整体性、长远性相结合。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一体化的设计原则,达到具有充分扩充性的目的,不能够就目前的情况设计而设计,要按照智能的发展,智能的再扩容发展而设计,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4、系统设计的增值性原则 不论海关也好,还是其他管理部门也好(包括商检、管委会等),作为一个整体,不分彼此,不分你我。物流中心的信息规划和信息技术将大大提升中心内

智能卡管理系统

目录 智能卡管理系统 (2) 1工程概况 (2) 2设计方案描述 (2) 2.1身份管理 (2) 2.2考勤管理 (2) 2.3内部电子消费管理 (6) 2.4食堂管理 (8) 2.5门禁管理 (9) 2.6停车场管理 (12) 2.7 巡更管理 (16)

智能卡管理系统 1工程概况 通过本系统对内部员工实行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出入控制、内部消费、停车管理及保安人员巡更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形成完整的一卡通用解决方案。 本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身份管理; 2、考勤管理; 3、内部电子消费管理; 4、门禁管理; 5、停车管理; 6、巡更管理。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一起或分步实施。 2设计方案描述 2.1身份管理 持卡人的身份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中心对持卡人发卡时输入的原始资料进行管理,包括密码管理、权限设定、更改信息、挂失等。身份管理是智能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每一项管理业务的开通和运行都是和身份管理密不可分的。` 2.2考勤管理 2.2.1概述 考勤管理是一项细致而烦琐的工作,本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考勤管理电脑自动计算的方案。从考勤读卡器获得原始数据,通过软件提供的排班管理后,即

可自动生成考勤日报,计算出人员的考勤情况,并可汇总存档,通过排班可以实现任何复杂的考勤管理。 本系统的考勤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于指定地点,员工上下班时,只需将个人的员工卡在读卡器上一晃,系统即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记录下员工的出勤信息。此数据经通讯线传入室内的计算机中。管理者足不出户便可在计算机是随时查阅员工出勤情况,统计汇总考勤报表,使得人事管理准确方便,得心应手。 2.2.2软件特点: 全WINDOWS界面风格,多用户MDI的工具条,中文菜单,自动操作提示,每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帮助说明。完整的数据库安全保障。系统采用PB6.5开发,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界面友好,速度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 2.2.3系统主要功能 2.2. 3.1 权限管理 本系统对系统操作人员有十二种权限设置,分别为: 数据装入 人员排班管理 加班管理 请假管理 部门信息录入 人员信息录入 班次设置维护 考勤制度维护 请假类别维护 节假日维护 休息日维护 系统管理员

智能卡历年考题整理版

智能卡历年考题整理版 02、03、05、06、07、08级所有考题汇总,重复的已删除,灰色内容不确定答案。P代表 第三版智能卡书的页码,PPT代表老师课件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 1. IC 卡内部的制造商代码区的符号是。P9 A. FZ B. IZ C. AZ D. CPZ 2. 异步传输ATR中的历史字符最多为个。P42 A. 10 B. 15 C. 32 D. 33 3. ISO/IEC7816标准中,接触式IC卡的操作电压允许的波动范围是+-%。 A. 5 B. 10 C. 15 D. 20 4. 以下方法中哪一个方法不是Java Card Applet必须实现的? A. Install B. Select C. Process D.Deselect 5. ISO/IEC14443标准中副载波的频率是。P19 A. 125KHz B. 106KHz C. 847KHz D13.56MHz 6. 接触式IC卡数据线有两种状态。P8 A. 传号,空号 B. 高,高阻 C. 低,空号 D. 高,传号 7. 在异步传输ATR期间,两个连续字符间的延时不超过个etu。P41 A. 372 B. 10 C. 100 D.9600 8. ISO/IEC7816标准中,接触式IC卡的数据线在位置。P35 A. C2 B. C3 C. C6 D. C7 9. 接触式IC卡数据先上的上拉电阻一般取值为。P37 A. 10K欧 B. 20K欧 C. 33K欧 D. 47K欧 10. ISO/IEC14443标准中数据通信速度为。P65 A. 106Kb/s B. 9.6Kb/s C. 1.2Kb/s D. 4.8Kb/s 11. ISO/IEC14443标准是关于的。PPT17 A. 紧耦合卡 B. 近距离卡 C. 免手持卡 D. 远距离卡 12. Java Card卡内虚拟机一般不实现以下哪种功能? A. 类的装载和引用解析 B. 执行字节码 C. 提供Applet之间的防火墙 D. 保密数据共享 13. 一般COS有四种文件结构,其中用于存放二进制文件的是?PPT32 A. 透明结构 B. 线性定长结构 C. 线性变长结构 D. 定长循环结构 14. 一般在非CPU IC卡中采用的存储器类型是。 A. FLASH B. EPROM C. EEPROM D.FeRAM 15. ISO/IEC14443标准中的RF场的频率是。P65 A. 900MHz B.13.56MHz C. 135KHz D. 125KHz 16. 异步传输ATR应在RST上升沿之后的个始终周期内开始传送。P39 A. 0-400 B. 0-40000 C. 400-40000 D. 100-1000 17. 一般COS由四大模块构成,其中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模块是。P331 A. FM B. AM C. SM(安全) D. TM(传送) 18. 接触式CPU卡采用异步半双工字节传输协议时,T=。P43 A. 3 B. 2 C. 1 D. 0

交通道路卡口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 随着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发展的逐渐成熟,智能卡口监控系统也开始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这些特征。一套典型的智能卡口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智能检测系统、存储系统及中心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卡口监控系统结构图 前端系统主要由高清摄像机、地线感应器、智能检测主机等组成。高清摄像机主要负责全景的拍摄进行实时监控;地线感应器将通过车辆所产生的数据精确地传送到智能检测主机,并触发高清摄像头的抓拍动作,对感应区域的车辆甚至人脸进行抓拍,所有数据都传送到智能检测主机进行整理、筛选、处理,最后所有的信息进行本地的存储,并将一些交通道路的实时信息传送到中心平台,包括具体车辆的号

牌、型号、是否超速/超载等,供客户端实时的浏览或回放,抓住每一个重要的瞬间。 中心管理系统主要由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及磁盘阵列所组成。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信息保存到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主要是响应远程客户的请求,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及远程管理维护等功能;数据服务器主要是提供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安装平台,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等进行设置和控制。 存储系统主要包括本地存储和平台存储。目前主要采用磁盘阵列的方式,能够对数据进行海量存储,并对海量数据实现优化管理,达到数据扩容的功能和提供最优的数据服务性能。 前端系统功能 图2 卡口前端系统现场模拟图 车辆捕获功能

系统能对所有经过车辆进行捕获,除了能够捕获在车道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外,还具备捕获跨线行驶车辆的功能,并且具有自动选择有效图片(有汽车牌照)、删除垃圾图片等功能(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捕获的有效车辆图片 车辆测速功能 系统在进行抓拍的同时,通过地感测定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且具备分车型分别设置标志限速和执法限速值的功能 辆特征和车辆驾驶人面部特征高清晰拍照功能

智能卡种类大全(详解)

接触式IC卡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是镶嵌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其外形和尺寸都遵循国际标准(ISO/IEC 7816,GB/T16649)。芯片一般采用非易失性的存储器(ROM、EEPROM)、保护逻辑电路、甚至带微处理器CPU。带有CPU的IC卡才是真正的智能卡。 接触式IC卡分三种类型: 存储卡或记忆卡(Memory Card);带有CPU的智能卡(Smart Card);带有显示器及键盘、CPU的超级智能卡。优点是存储容量大,安全保密性强,携带方便。 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c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又可分为: 1). 射频加密式(RF ID)通常称为ID卡。射频卡的信息存取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主机和射频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点。比如HID,INDARA,TI,EM等。 大多数学校使用的饭卡(厚度比较大的),门禁卡,属于ID卡。 2). 射频储存卡(RF IC)通常称为非接触IC卡。射频储存卡也是通过无线电来存取信息。它是在存储卡基础上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比如MIFARE ONE。 一些城市早期使用的公交卡,部分学校使用的饭卡,热水卡,属于射频存储卡。 3). 射频CPU卡(RF CPU)通常称为有源卡,是在CPU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CPU卡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COS,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能卡。 大城市的公交卡,金融IC卡,极少数学校的饭卡,属于射频CPU卡。 M1卡(本公司使用) 所谓的M1芯片,是指菲利浦下属子公司恩智浦出品的芯片缩写,全称为NXP Mifare1系列,常用的有S50及S70两种型号。常见的有卡式和钥匙扣式。 类别: 非接触式IC卡 IC卡 类型: 接触式、非接触式、双界面 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

智能卡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演示教学

智能卡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卡”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随处可见.智能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目前在我国, IC卡已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全国IC卡发行量约为2.3亿张,其中电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公用电话IC卡1.2亿多张,移动电话SIM卡超过4200万张,其它各类IC卡约6000万张。2001年IC卡总出货量约3.8亿张,较上年增长26%;发行量约3.2亿张,较上年增长40%。从应用领域来看,公用电话IC卡发行超过1.7亿张,SIM卡发行5500万张,公交IC 卡为320万张,社保领域发卡为1400万张,其它发卡为8000万张。智能卡市场呈现出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智能卡以其特有的安全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从单个器件到大型复杂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然而随着智能卡的日益普及,针对智能卡安全漏洞的专用攻击技术也在同步发展。分析智能卡面临的安全攻击,研究相应的防御措施,对于保证整个智能卡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主要的智能卡攻击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安全设计策略。 智能卡是将具有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上制成的卡片,其硬件主要由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两部分构成,加上固化于卡中的智能卡操作系统(COS)及应用软件,一张智能卡即构成了一台便携和抗损的微型计算机。智能卡的硬件构成包括:CPU、存储器(含RAM、ROM 和EEPROM 等)、卡与读写终端通讯的I/O 接口以及测试与安全逻辑,如图1 所示。作为芯片核心的微处理器多采用8 位字长的CPU(更高位的CPU 也正在开始应用),负责完成所有运算和数据交换功能。卡内的存储器容量一般都不是很大,其中,ROM 中固化的是操作系统代码及自测程序,其容量取决于所采用的微处理器,典型值为32 KB;RAM 用于存放临时数据或中间数据,例如短期密码、临时变量和堆栈数据等,容量通常不超过1 KB;EEPROM 中则存储了智能卡的各种应用信息,如加密数据和应用文件等,有时还包括部分COS 代码,容量通常介于2 KB 到32 KB 之间,这部分存储资源可供用户开发利用。 智能卡操作系统COS 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智能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智能卡内的存储器并在卡内部完成各种命令的处理。卡中的数据以树型文件结构的形式组织存放。卡与终端之间通过命令响应对的形式交换信息。 CPU 与COS 的存在使智能卡能够方便地采用PIN 校验、加密技术及认证技术等来强化智能卡的安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卡是绝对安全的。在智能卡的设计阶段、生产环境、生产流程及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潜在的威胁。攻击者可能采取各种探测方法以获取硬件安全机制、访问控制机制、鉴别机制、数据保护系统、存储体分区、密码模块程序的设计细节以及初始化数据、私有数据、口令或密码密钥等敏感数据,并可能通过修改智能卡上重要安全数据的方法,非法获得对智能卡的使用权。这些攻击对智能卡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对智能卡的攻击可分3 种基本类型:逻辑攻击、物理攻击和边频攻击。下面就这3 种攻击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分析。逻辑攻击技术分析:逻辑攻击的主要方法是对处理器的通信接口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智能卡协议、密码算法及其实现过程中所潜藏的逻辑缺陷,包括潜藏未用的命令、不良参数与缓冲器溢出、文件存取漏洞、恶意进程、通信协议和加密协议的设计与执行过程等。逻辑攻击者在软件的执行过程中插入窃听程序,利用这些缺陷诱骗卡泄露机密数据或允许

海关电子卡口系统技术方案(接华东后台)

XXXX 海关电子卡口系统技术方案 深圳市航通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1.概述 (1) 2.项目现状、需求及分析 (1) 2.1. 项目现状 (1) 2.2. 项目需求 (1) 2.3. 需求分析 (2) 3.界面要求 (3) 4.技术方案 (4) 4.1. 总体设计 (4) 4.1.1.系统结构图 (4) 4.1.2.卡口设备布局图 (5) 4.2. 卡口前端采集系统 (5) 4.2.1.前端采集系统的处理流程 (6) 4.2.2.处理流程描述 (7) 4.2.3.集装箱号识别系统 (7) 4.2.4.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 (8) 4.2.5.电子地磅采集系统 (8) 4.2.6.非接触式IC卡识别系统 (9) 4.2.7.闸口控制系统 (9) 4.2.8.制发卡管理 (10) 4.3. 卡口通道视频监控系统 (11) 4.4. 华东辅助平台系统对接 (12) 4.5. 施工计划 (12)

1.概述 XXX(监管场所名称:如“安庆港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XXX”如“集装箱码头”)位于XXX(地理位置:如“安徽省安庆市长江北岸”),主要经营XXX (业务名称:如“集装箱”)外贸业务。 根据海关总署第“171”号令和合肥海关的监管要求,需对XXX(监管场所名称:如“安庆港集装箱码头”)所经营的集装箱外贸业务进行监管。为达到海关的监管要求和公司的业务需要,XXX(建设单位名称:如“安庆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拟在XXX(监管场所名称:如“安庆港集装箱码头”)的入出口处设置XX(进通道数量:如“1”)进XX(出通道数量:如“1”)出共计XXX(总通道数量:“2”)条海关货运监管通道,并配置相应的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电子卡口设备(其中包括集装箱号识别设备、电子车牌识别设备、IC卡识别设备、闸口控制设备、电子地磅采集设备、卡口通道视频监控设备等),并实现电子卡口系统与华东辅助平台联网。 2.项目现状、需求及分析 2.1.项目现状 1)对界面情况进行说明(路面结构、路面宽度、现有机房位置等); 2)对前端卡口系统至卡口机房的距离进行说明; 3)对货物类型和运输工具进行说明(集装箱车辆、散货车辆;临时车辆、 固定车辆) 4)对现场已有设备、系统进行说明(如:托利多80吨电子地磅;已有视 频监控系统……) 2.2.项目需求 1)要求在XXX(卡口建设位置:如“安庆港集装箱码头”)入出口处建设

智能卡的操作系统COS详细介绍

智能卡操作系统COS详解

随着Ic卡从简单的同步卡发展到异步卡,从简单的EPROM卡发展到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卡(又称CPU卡),对IC卡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而卡本身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内部带有微处理器的智能卡的出现,使得这种工具的实现变成了现实。人们利用它内部的微处理器芯片,开发了应用于智能卡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本节将要论述的COS。COS的出现不仅大大地改善了智能卡的交互界面,使智能卡的管理变得容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智能卡本身向着个人计算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智能卡的发展开拓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1 、COS概述 COS的全称是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它一般是紧紧围绕着它所服务的智能卡的特点而开发的。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智能卡内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及内存容量的影响,因此,COS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例如DOS、UNIX 等)。首先,COS是一个专用系统而不是通用系统。即:一种COS一般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某种(或者是某些)智能卡,不同卡内的COS一般是不相同的。因为COS一般都是根据某种智能卡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特定设计开发的,尽管它们在所实际完成的功能上可能大部分都遵循着同一个国际标准。其次,与那些常见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相比较而言,COS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于监控程序、而不是一个通常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这一点至少在目前看来仍是如此。因为在当前阶段,COS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还是对外部的命令如何进行处理、响应的问题,这其中一般并不涉及到共享、并发的管理及处理,而且就智能卡在目前的应用情况而言,并发和共享的工作也确实是不需要。COS在设计时一般都是紧密结合智能卡内存储器分区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ISO/IEC7816系列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些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但是由于目前智能卡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比较长一些,因而造成了当前的智能卡国际标准还不太完善的情况,据此,许多厂家又各自都对自己开发的COS作了一些扩充。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COS产品能形成一种工业标准。因此本章将主要结合现有的(指1994年以前)国际标准,重点讲述COS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功能,在其中适当地列举它们在某些产品中的实现方式作为例子。 COS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智能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智能卡内的存储器并在卡内部完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卡口及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了解全市交通状况和治安状况的窗口,是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不可缺少的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治安事件录像取证,为内外事警卫工作服务,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本方案旨在利用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路,建设基于IP网络传输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以科技的手段减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强度,保证城市道路的安全通畅,减少交通违规行为的发生。 一、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的主要作用有: (1)交通监视和疏导:通过系统将监视区域内的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使管理人员直接掌握车辆排队、堵塞、信号灯等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信号配时或通过其他手段来疏导交通,改变交通流的分布,以达到缓解交通堵塞的目的。 (2)交通警卫: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交通警卫录像,大型集会活动的交通状况,及时调动警力,以保证交通警卫录像畅通。 (3)通过突发事件的录像,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通过对违章行为的录像,发挥监控系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5)通过对以前的模拟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化改造,使之能够方便地进行全网管理。 1.1实现功能与目标 ?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直观及时的了解交通运行状况,及时调度指挥城市交通运行。对于突发事件做及时处理 ?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主要街道等设立监控点,对交通情况进行24小时直播。 ?监控点采用不同的网络传输(有线和无线)。 ?所有前端摄像机要求有夜视功能,性能稳定。 ?在重要路段设立车牌抓拍系统,对于违章的车辆,系统将立即抓拍车牌号,保存下来,上传到交通调度指挥中心进行违章处理。 ?通过图像监控系统,结合远程监控管理员和现场值勤交警操作经验的优势,力求避免误出警、误处理、误操作;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起到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的作用; ?通过图像监控录像回放功能,做到准确处理、证据执法、避免纠纷,提高科技

智能卡操作系统

COS概述 随着IC卡从简单的同步卡发展到异步卡,从简单的 EPROM卡发展到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卡(又称CPU卡),对IC卡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而卡本身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内部带有微处理器的 智能卡的出现,使得这种工具的实现变成了现实。人们利用它内部的微处理器芯片,开发了应用于智能卡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在本节将要论述的COS。 COs的出现不仅大大地改善了智能卡的交互界面,使智能卡的管理变得容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智能卡本身向着个人计算机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智能卡的发展开拓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COS的全称是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它一般是紧紧围绕着它所服务的智能卡的特点而开发的。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智能卡内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及内存容量的影响,因此,COS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例如DOS、UNIX等)。首先,COS是一个专用系统而不是通用系统。即:一种COS一般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某种(或者是某些)智能卡,不同卡内的COS一般是不相同的。因为coS一般都是根据某种智能卡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特定设计开发的,尽管它们在所实际完成的功能上可能大部分都遵循着同一个国际标准。其次,与那些常见的微机上的操作系统相比较而言,COS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于监控程序、而不是一个通常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这一点至少在目前看来仍是如此。因为在当前阶段,COS所需要解决的主要还是对外部的命令如何进行处理、响应的问题,这其中一般并不涉及到共享、并发的管理及处理,而且就智能卡在目前的应用情况而盲,并发和共享的工作也确实是不需要曲。 COS在设计时一般都是紧密结合智能卡内存储器分区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ISO/IEC 7816系列标准)中所规定的一些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但是由于目前智能卡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比较长一些,因而造成了当前的智能卡国际标准还不太完善的情况,据此,许多厂家又各自都对自己开发的COS作了一些扩充。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CoS产品能形成一种工业标准。因此本章将主要结合现有的(指1994年以前)国际标准,重点讲述CO5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功能,在其中适当地列举它们在某些产品中的实现方式作为例子。

博思特机房管理解决方案(卡版)

目录 系统设计 (2) 设计原则,,,, (2) 系统规划 (2) .方案设计 (2) .管理模式 (3) .系统流程 (3) .网络拓扑 (4) .卡型设计 (5) .系统拓展 (5) 系统组成 (5) 系统功能 (6) 功能简介 (6) 系统特点 (8) 系统优势 (8) 系统性能 (9) 故障处理 (10) 重点问题 (11) 成本核算 (12) 施工安排 (12) 应用案例 (12) 系统服务 (13) 附录 系统结构图 流程示意图 软件注册登记证书

机房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一、概述 为加强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与管理工作,实时监控与管理各校区单位机房使用情况,实时查询学生的上机情况,决定采用先进的智能卡技术和机房管理软件对整个校园机房进行信息化管理;我公司一直致力于校园机房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已为武汉以及其他省市众多大、中专院校提供并实施了全面的机房信息化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机房管理规划及实施经验,公司将本着整个项目经济实用、质量优良、布局合理、易管理易拓展等原则为学校设计并实施机房信息管理方案,在减轻机房管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整个学校的机房管理更加规范化、秩序化、科学化。 二、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系统稳定实用、安全性高、易维护、易管理、兼容性好、易扩充; 超大数据库容量,数据安全级别高; 强大的异常错误处理能力及实时响应能力; 系统硬件均采用符合国际ISO9002质量标准认证的系列产品,稳定可靠; 规划合理,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节省系统成本; 系统规划 鉴于学校目前机房分布在在不同的校园区域不同的楼层上,以后还会扩充,决定采用分布式管理,完全的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模式,管理和监控分离统一,互不影响,互相配合;整个系统可构架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上(机器之间能通过TCP/IP通讯即可),无需另行布网线。 方案设计 采用性能优越、技术先进的射频卡(M1 ,建议进口飞利浦芯片),建立校园机房管理数据中心(在微机中心微机控制室),整个校园各个机房上机、上课信息都保存在校园机房数据服务器上,在校园各区域各楼层(综合楼的各楼层以及图书馆或将来扩充的其他区域楼层)设置管理刷卡机,数据通过校园网连接到校园机房数据服务器上(本地不存在数据),每楼层每单位管理刷卡机管理该处所有机房(1机房、2机房、3机房、……、N机房),管理机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扩充增减;另据需要可在财务处或微机控制中心设1台电脑用于管理校园上机卡发行、充值等工作。 各管理区的管理机可任意查询学生的上机情况以及本地所有机房的使用情况,并监控本管理区(楼层)管理机所管理的所有机房的终端学生机。校园机房数据服务器上的网络监控软件可查看所有机房的使用情况并监控。其流程示意简图如下: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卡口系统技术方案

超速治安卡口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2) 1. 项目背景 (2) 2. 项目需求 (2) 3. 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 (3) 4. 项目所能实现的主要功能 (3) 5.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4) 6. 项目建设原则 (6) 7. 项目建设依据 (6) 第二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8) 1. 项目总体架构设计 (8) 2. 前端信息采集点设计 (9) 3. 主要设备介绍 (10) 第三章结束语 (14)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超速及治安卡口系统)主要应用在县城城区的进出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重点路段等处,利用先进的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讯和数据库等技术,全天候24小时对经过路面上监控区域内的每一辆机动车进行实时、连续、不间断、无遗漏的记录,获取过往车辆的前部特征图像和车辆全景图像,计算机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牌自动识别,并自动记录车辆的车型、颜色、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行驶方向、经过时间等各种参数,自动采集保存车辆图像,本地保存并上传保存在中心数据库。通过接口开发,系统可导入公安交警车辆管理“黑名单”数据库,也可生成“黑名单”数据库导出给公安交警其它应用系统。所存放的数据具备联网查询功能,能进行车辆动态布控,对超速、逆行等违章以及被盗抢、违章黑名单、肇事逃逸、作案嫌疑车辆进行报警。并能通过公安网络将各个监控点信息传送到公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为各地公安及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管理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2.项目需求 公安局治安卡口系统建成后,将对出入城的全部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记录,可以随时进行车辆动态布控,不但能够针对盗抢、肇事逃逸、作案嫌疑、海关监控等“黑名单”车辆进行实时比对报警,而且还可以快速查询每部车辆进出城时间以及行经路线状况,这为道路交通管理、案件快速侦破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各监控点的治安卡口系统通过光纤网络与指挥中心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使公安局、交警相关部门可随时调用各卡口信息。

智能卡的安全机制及其防范策略

智能卡的安全机制及其防范策略 冯清枝 王志群 (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辽宁沈阳,110035) 摘 要 本文在简要地介绍智能卡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安全防范的角度出发,深入地讨论 了智能卡的安全机制、加密算法以及防范策略等。关键词 智能卡 加密算法 非法攻击 防范策略中图分类号 T N91515 收稿日期 2003201226 作者简介 冯清枝(1969年— ),男,辽宁人,讲师。0 引言 伴随信息识别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存储媒体,智能卡应运而生。智能卡的研制和应用涉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学科,其广泛应用于行业管理、网络通讯、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公用事业、金融证券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智能卡是将具有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上制成的卡片,具有暂时或永久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内容可供内部处理、判断或外部读取;具有逻辑和数学运算处理能力,用于芯片本身的处理需求以及识别、响应外部提供的信息,其外形与普通磁卡制成的信用卡十分相似,只是略厚一些。智能卡的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两部分,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卡内部的微处理器一般采用8位字长的中央处理器,当然更高位的微处理器也正在开始应用。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外部设备发送的命令,对其进行分析后,根据需要控制对存储器的访问。访问时,微处理器向存储器提供要访问的数据单元地址和必要的参数,存储器则根据地址将对应的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最后由微处理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此外,智能卡进行的各种运算(如加密运算)也是由微处理器完成的。而控制和实现上述过程的是智能卡的操作系统C OS 。 卡内的存储器容 图1 智能卡的硬件结构 量一般都不是很大,存储器通常是由只读存储器 ROM 、随机存储器RAM 和电擦除可编程存储器EEPROM 组成。其中,ROM 中固化的是操作系统代码,其容量取决于所采用的微处理器;RAM 用于存放操作数据,容量通常不超过1K B ;EEPROM 中则存储了智能卡的各种信息,如加密数据和应用文件等,容量通常介于2K B 到32K B 之间,这部分存储资源可供用户开发利用。1 智能卡的安全机制 智能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广阔的存储空间和可靠的安全机制等方面。其中安全机制可以归纳为:认证操作、存取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三个方面。111 认证操作 认证操作包括持卡人的认证、卡的认证和终端的认证三个方面。持卡人的认证一般采用提交密码的方法,也就是由持卡人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只有本 5 92004年第1期N o.1200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总第39期Sum 39

智能交通高清卡口系统建设方案详细设计

智能交通高清卡口系统建设方案详细设计 4.5.1系统原理 系统正常时,采用感应线圈检测车辆,但当车检器或线圈的链路发生故障,摄像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检测到来自于车检器的信号时,则默认判断为线圈模式发生故障,并自动切换到纯视频检测模式;待车检器或线圈链路修复后,摄像机重新检测到了来自于车检器的信号,则又自动恢复到线圈检测模式。整个过程全部由摄像机自动处理,无需人为干预,真正做到了检测机制智能化。 4.5.1线圈检测原理 当车辆(金属物体)经过埋设在路面的地感线圈时,将导致地感线圈电感值减小。电感值的变化,使得车辆检测器的LC 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变化。通过公式1 2f LC π=,可以 看出,在车辆检测器中,C 值是一定的,来自线圈的L 值是随着有车辆(金属物体)经过而变化的,则f 值变化,因此有211122f L C L C ππ?=-,式中1L 为无车辆(金属物体)经过时线圈的电感量,2L 为有车辆(金属物体)经过时线圈的电感量,车检器通过精确检测LC 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有车辆经过。

地感线圈检测具有检测稳定可靠、检测速度准确等特点,配合高性能车辆检测器,可以在1ms内检测到线圈中任一线圈发生的0.01%的电感量变化,能够准确地捕获车速在5~180公里/小时的车辆,捕获率达99%以上,并且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经过线圈的摩托车、轿车、卡车、工程车等各种车辆。 地感线圈检测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抗干扰能力强,有效地解决了相邻车道之间的干扰,极大减少了误抓现象; 车辆检测器响应时间更短,运算速度更快,检测精度更高; 车辆检测器采用宽温器件,受环境影响小,具有更高的工作稳定性。 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