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进陶艺世界

走进陶艺世界

走进陶艺世界
走进陶艺世界

“走进陶艺世界”综合实践活动

一、主题提出

潮州市最近举办了粤东侨博会,侨博会展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陶艺倍受人们喜欢和关注。我们就以陶艺展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思考一:现在,陶艺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潮州陶艺历史悠久。许多学生家长都有接触过陶艺,有的还做陶艺生意,所以都对陶艺很熟悉,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持与有效的帮助指导。

思考二:陶艺制作为一门可以亲手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操作。

思考三:以“走进陶艺世界”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尝试、总结。

基于上述原因,我在六年四班展开以“走进陶艺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陶艺的制作过程,亲手做一做陶瓷,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访谈、搜集、调查、观景等方式了解有关陶瓷的知识,培养积极

的学习,生活态度。

3、学习制作一件陶艺物品。

三、活动情景导入

本次活动以对桥博会陶艺品德讨论为切入口,在讨论中学生交流各种陶艺品。

例如:碗、动物、塑像、壁画等,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其相关知识的兴趣。“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

四、调查活动的实践与指导

1、活动前,学生上网查找陶艺网站:

陶艺网站分为——主页、陶艺概况、陶艺教室和陶艺博物馆四部分,充分了解陶艺的历史背景,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本地活动,利用星期天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两次

活动:

a 、走进展览会,欣赏成功的陶艺品,亲眼目睹陶艺品的精美。

b 、走进手工坊,了解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制作用品,制作手法。活动时,将探索的处理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体会到陶艺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学生体验制作过程

带领学生走进陶艺手工作坊,见证陶艺师傅制作过程,再让学生动手制作陶艺品(可以是茶壶、茶杯、花瓶、碗等等),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

以小组合作完成。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践运用,学生经过前期的调查、了解、观察陶艺品德制作过程后,再让学生亲手体验。教师应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的作品中,使学生要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练习陶艺作品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能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练习和创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六、探讨陶艺价值

1 . 综合装饰的文化价值:发挥多种装饰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特性,使釉上釉

下相辉映,高温低温相辅助,雕刻绘画相衬托,人工天然相结合,达到

艺术创作的最佳效果。

2 . 单色装饰的文化价值:吸收工艺技法,挖掘装饰内涵,提高作品的艺术

价值。单色釉非常丰富,必须掌握釉性,尤其是装饰技巧。颜色釉

可以创作壁画壁挂,也可以创作瓶罐壶,体现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综合装饰,首先考虑材质及性能,其次器型及功能,做到因材

施釉,因器施釉,由用之美到见之美,展示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3 . 艺术价值:在现代工业社会,高生产力,高机械化,高统一的模式标准。

无不制约着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自由,自然的天性和本能,故而一件由手工制作,极富精神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的陶艺作品,能使人从繁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使人们不必通过旅游等方式也能体会感受到心灵与大自然的沟通。放松疲惫不堪的重负身心,通过人瓷对话达到精神上的最大平衡。

七、活动总结

陶艺是一门集动手、动脑和想象创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开设了“走近陶艺世界”综合实践课程。

活动以陶艺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泥巴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中,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入陶艺世界,欣赏我国的一些现代与古代的陶艺作品,并自己动手创作自己喜欢的陶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对陶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到了陶艺制作的繁琐及辛苦!

当代陶艺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当代陶艺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当代陶艺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内容,具体内容: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晶。那么,你知道当代陶艺的现状吗?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陶艺的简介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晶。那么,你知道当代陶艺的现状吗?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简介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记得1993年,第三届全国陶瓷艺术展筹备委员会在江苏宜兴召开,很多人对在全国陶瓷艺术展送展的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另类"的现代陶艺作品不理解、看不懂。于是,请我去给与会者介绍日本美浓国际陶瓷艺术展

参展作品分类理念(因为我曾参加过这一展览)。因为这些作品,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传统陶瓷范围之内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那么,什么是现代陶艺,其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现代陶艺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洛杉矶,有一所叫奥蒂斯的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了陶艺系。以彼得。沃克斯为首的一些青年教师冲破传统陶艺的实用性,受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实验性和自由的手法进行陶瓷艺术的创作。同时在东方的日本京都,也有一群以八木一夫为代表的,年轻的陶瓷艺术家们不甘愿将自己的技艺限制在陶瓷器皿中,他们组织了一个青年的,叫"走泥社"的团体向当代陶艺进军。他们在陶艺创作中,追求陶瓷艺术材料肌理美、残缺美,以及表现陶瓷材料语言表达的多种可能性,使陶瓷艺术得到更为自由的发挥,真正体现了陶艺——土与火的艺术的魅力。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几乎没有和西方世界有任何联系,所以没有参与世界当代陶艺的发展。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门逐步打开,中国的陶瓷艺术界开始与世界接轨。1986年日本美浓国际第一届陶瓷艺术展在日本产瓷区多治见市举行,我国受邀,由轻工业部组织了一批认为是当代陶艺的作品去参评。日方的媒体反应是:这些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和真正的现代陶艺区别很大,充其量只能属于有点创新的陈设瓷,这些作品很有民族传统、很精致,但缺少创新意识。有点像当年我们第一次穿着长袍马褂参加世界马拉松比赛一样,基本不懂国际的一些参赛的基本要求。 三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融合

中国的陶艺历史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魅力陶艺世界

魅力陶艺世界 教学活动指导目标: 1、实践过程中,走入陶艺世界,欣赏我国的一些现代与古代的陶艺作品,培养审美情趣。通过了解陶艺知识,加强学生对陶艺这门艺术的认识,热爱我国的艺术文化。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展示方案、质疑提问、完善修改等方法探讨出最适宜的制作方案。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确定制作主题、内容及其方法,感受我国传统手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难点:研究主题、制作方法的确定。 教学指导:PPT课件、学生分组、方案设计表格。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了解陶艺的起源、制作工具等。 活动一:陶瓷制品大搜索 教学指导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些我国优秀的陶艺作品,播放陶艺制作的一些片断,让学生谈感受、谈想法,学生自己都想“玩泥巴。”自然引出主题,创设陶艺艺术的欣赏与娱乐价值。为后来学生的实践创新酝酿感情。 2、讨论比较现代陶艺与古代陶艺的异同点。 二、讨论研究内容感知陶艺 1、中国的陶艺文化,它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图片)你知道些什么呢? 2.了解陶艺的流程(成型、干燥、上釉、烧制)及技术方面的注意事项,着重介绍有关成型方面的问题。 三、讨论制作方案走进陶艺 中国的陶艺文化丰富多彩,在参观完南宋官窑之际,在我们的课堂上,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分成小组,来讨论讨论陶艺制作的方案。 1、组织各合作研究小组。 ①学生相同兴趣组成小组。 ②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陶艺的方案。 2、指导制定方案。 ①想要设计什么形状的陶艺。 ②陶艺制作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3、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小组开展讨论和研究,确定“陶艺制作”的活动主题,根据自己的活动侧重点谈谈预想。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浅谈幼儿陶艺教育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浅谈幼儿陶艺教育 一、幼儿陶艺教育的必然性 当今时代,开展幼儿陶艺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是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 首先,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一朵奇葩,属于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形式。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他们都走在我国曾是“陶瓷大国”之前。中国作为陶瓷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半个世纪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孩子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只有让幼儿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维系着文明的进程。 其次,陶这种艺术充满了纯天然的气息和生命力,对孩子亲近、回归自然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当发展幼儿使用原始材料的本能,在陶艺活动中寻找自己,发展自己,塑造一个个全新的幼儿心理世界。 再次,陶艺的制作与欣赏对幼儿动脑和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对智力开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训练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美育的生动体现,对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最后,教育部相当重视: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

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教育部长陈至立曾多次指出:“陶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二、国内外幼儿陶艺教育的现状 1 国外幼儿陶艺教育现状 现如今,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可谓是遍地开花。许多先进的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都已把陶艺列入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学课程里。美国在普及陶艺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循序渐进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由浅入深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全国有近千所大学和学院设有陶艺专业,社区幼儿园、中小学和各种活动中心开设陶艺课程的就更多了;欧洲诸国,社会和学校都有幼儿陶艺教育的良好拓展环境,并在幼儿教育和人才素质培养中,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教学的计划措施、物质条件和研究机构都较完善,形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文明互动的良好发展趋势;日本文化素以善于包容外来文化,创造自己的新鲜血液而著称,它最早从朝鲜传入陶艺技术、吸取中国的烧制方法,制作出本民族的闻名于世的“京烧”。如今它从幼儿园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3-6魅力陶艺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技术魅力陶艺世界注浆 成型法 作者学校: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兰化四校)作者姓名:郑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注浆成型原理,自主学习注浆成型过程方法,通过清模、合模,注浆、补浆等操作环节,制作一件工艺品。 2.边制作边观察、记录相关信息,描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作品进行相关评价。 3.安全卫生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发再创造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我校四年级学生活动热情,但有时过于激动,在其他活动中出现不做设计、简单操作、不深入思考的盲目活动。本次活动自主分析环节,将着重引导学生观看、记忆、梳理活动流程,并在演示环节,将重点方法与学生一起探讨、观摩,引领学生细化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强分析思考能力。并设计活动学习单,记录学习中的重要事项,反思作品与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成技术意识。三.重点难点 1.认识注浆成型原理,自主学习注浆成型过程方法,通过清模、合模,注浆、补浆等操作环节,制作一件工艺品。 2.边制作边观察、记录相关信息,描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作品进行相关评价。 3.安全卫生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发再创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艺术品欣赏: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样物品,请大家的目光投向这里。请学生观察,摸一摸,抱一抱这是什么?并说出是由什么材质做成的。学生根据观察、触摸等感知陶瓷艺术品的特征。 (看起来造型丰富、摸起来光滑、坚硬,有的作品是空心的,是有陶土制成的) 那么松散的陶土又是如何制成形式多样的陶器呢?(陶土豁上水,变为陶泥,再经过火的烧纸就成为了陶器)这些陶器能干什么? (装东西、盛酒类和美食、变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是啊,陶器可以做成器形不一的器皿,用来盛放东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老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劳动中创造生活,在劳动中改变生活,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本册书第二单元主题是泥工,我们知道,使器物成型的方法主要有几种,分别是:拉坯成形法,泥条盘筑法(板书)。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注浆成型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你将注入到模具中使器物成型的方法,其运用的是:吸附成型原理。 教学活动2【讲授】认识石膏模具 组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了解石膏模具的特征。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了解石膏这种材料的特征。 通过学生小小助手试验演示分析结果。(石膏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教学活动3【讲授】活动过程演示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微视频,思考作品的制作过程,用心分析,每一步的重点,边看边记录在学习单,看谁记得最清晰,分析得最合理。 观看微视频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制作步骤方法。组织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板书主要操作环节 准备材料:包括主要材料(泥浆、模具)和次要材料(腻子铲、油画刀、毛刷等)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对于陶艺课程的一点心得

很早开始就向往着陶艺课了,大一在金石滩校区没能修读这门课感觉很遗憾,这个学期开始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陶艺课。经过两个星期的陶艺课的上课过程,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陶艺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理论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才是创造力。第一个星期的操作都是围绕技法的。所以我想总结下在技法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耐心。在这个礼拜的操作中,无论是泥雕、盘泥条还是拉坯,我都显得缺乏耐心,总是在做了一点点之后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或者说没有手感,就开始失去兴趣,失去耐心。这是在以后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 看到视频里的制作过程感觉做的还挺简单,可是当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有时候又觉得无从下手。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条盘筑法这3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练掌握并不简单。 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好玩才很喜欢去做一些东西,随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经历了2个星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想真正做好一个作品并不会像说的那样简单。有些东西能想出来,但真正实施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很难得到解决,那些问题往往又是自己当初并不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情况下却真正出现了。 两个星期的学习是很短暂的,总觉得时间或多或少有些不够,但是经过这短短两个星期的学习我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些对于我们设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深思的。 最终因为手受伤没能顺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尽量多得在理论上补充这门课的遗憾。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至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魅力陶艺世界

s i n h e i r 魅力陶艺世界 教学活动指导目标: 1、实践过程中,走入陶艺世界,欣赏我国的一些现代与古代的陶艺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了解陶艺知识,加强学生对陶艺这门艺术的认识,热爱我国的艺术文化。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展示方案、质疑提问、完善修改等方法探讨出最适宜的制作方案。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确定制作主题、内容及其方法,感受我国传统手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研究主题、制作方法的确定。 教学指导:PPT 课件、学生分组、方案设计表格。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了解陶艺的起源、制作工具等。 活动一:陶瓷制品大搜索教学指导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些我国优秀的陶艺作品,播放陶艺制作的一些片断,让学生谈感受、谈想法,学 生自己都想“玩泥巴。”自然引出主题,创设陶艺艺术的欣赏与娱乐价值。为后来学生的实践创新酝酿感情。 2、讨论比较现代陶艺与古代陶艺的异同点。二、讨论研究内容 感知陶艺 1、中国的陶艺文化,它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图片)你知道些什么呢? 2. 了解陶艺的流程(成型、干燥、上釉、烧制)及技术方面的注意事项,着重介绍有关成型方面的问题。 三、讨论制作方案 走进陶艺 中国的陶艺文化丰富多彩,在参观完南宋官窑之际,在我们的课堂上,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分成小组,来讨论讨论陶艺制作的方案。1、组织各合作研究小组。 ①学生相同兴趣组成小组。 ②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陶艺的方案。2、指导制定方案。 ①想要设计什么形状的陶艺。 ②陶艺制作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3、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小组开展讨论和研究,确定“陶艺制作”的活动主题,根据自己的活动侧重点谈谈预想。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意识的独立和陶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变化和发展过程。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现代陶艺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从传统陶艺中脱离出来,但是基本上是保持传统创作特点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由于艺术工作者长时间受专注陶瓷艺术实用价值的经验模式和日趋狭隘的认识角度的影响,以致在很大范围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陶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停步于实用领

域而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起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陶艺在形态样式上装饰性的突破和材质、色彩、肌理上的变化,开创了一代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然而这些与实用陶瓷形态不尽相同的但又不感觉完全陌生的作品,仍然受到“实用兼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受图案语言的绘画形式所支配。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三种成熟的样式:一是在坚持传统的技艺,讲究制作精良的同时,非常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这一类称为传统陶艺。二是通过创新来追求新意,从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异,追求实验性的效果,即现代陶艺。三是趋重艺术表现性,结合多种艺术手法、风格,探索形式美的各种可能性,笔者把这类陶艺称为前卫陶艺。后两种就是我们习惯命名的现代陶艺。中国现代陶艺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赋予现代人一种富有时代气

息的审美境界,打开了一条表现现代生活个性的艺术通道,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面对着中国现代陶艺繁荣的表面,仍不断暴露出捉襟见肘的难堪和尴尬。同时为了保持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性,不得不思考中国陶艺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定位,以使中国陶艺创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毕加索自1946年起连续两年时间在瓦洛尔从事陶业,在那里他学会了拉坯、施釉和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魅力陶艺世界 全国通用

《魅力陶艺世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艺文化及陶艺的几种成型手法。 (2))了解泥工中揉、搓、捏、粘接、压的基本技法,能用基本技法进行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感知、演示--模仿、实践--展示、拓展--延伸“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采用情景引导法、分解示范法等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劳动态度和审美、造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 教学难点:掌握手捏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揉、压、刻等,并能创作出生动形象的手工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陶泥、泥工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老师准备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江西景德镇博物馆,让我们走进陶艺世界感受陶艺的魅力吧! (出示课件)瞧,这是陶艺展厅,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现在由老师做向导,为大家介绍有关陶文化的知识吧!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陶艺。(出示课件介绍陶艺、黏土)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陶艺的历史与发展。 二、新授 (一)追溯历史 早在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被水浸湿后的泥土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就会变得坚硬起来,被火烧烤之后,又会变得更加坚硬结实,可以盛水、盛物,于是陶器就随之产生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陶艺文化也源远流长,

在这近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首当其冲的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兵马俑图片),它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创造性都开创了新的境界。到唐代,制陶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釉料已经产生,最著名的当推唐三彩。(出示唐三彩马的图片)到了元代,出现了著名的青花瓷,现存的元青花只有400件左右,而其中的两百多件是流失海外的。这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青花瓷作品(出示)2005年在伦教拍卖了2.3亿人民币,创造了青花瓷的拍卖价格之最。 明、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的瓷器中心,宜兴的紫砂陶工艺驰名中外。 (二)欣赏生活中的陶艺作品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精美的陶艺作品,那么这些陶艺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 (三)展示陶艺制作的成型手法 1、手捏成型:就是将泥团随意地捏出造型。 2、泥条成型:把泥条搓成细长条,盘旋堆积而成。盘泥条在造型上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较适用于做大体积的物体。 3、泥片成型(泥板成型)将泥团拍成泥板,然后对泥板进行切、卷、贴、围等。比如摆设用的陶房子、小家具都是打泥板打出来的。 4、拉坯成型:将揉得均匀的泥团放在拉坯机转盘中心,然后双手蘸水,在泥团上开孔压低并拉拢泥筒,再在泥筒的基础上经过手势的变化,制作出自己设想的造型。 过渡:这节课咱们就来学手捏成型这种方法捏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学习手捏成形法的基本技法 1、取鸡蛋大小的一块泥,请你试试怎样才能把手中的泥变成圆球?看谁做得又快又圆,小组内随时交流。 请学生展示作品,并说出圆是怎样做成的,在此基础上总结技法: (板书揉)怎么能使手中的泥又圆又光滑? 总结揉的要领:手心稍稍压住泥块慢慢转动,使泥块随着转动而反复翻转直至所需的圆形或椭圆形。只要耐心细致,相信你们都能把球的表面揉得很光滑。

陶艺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 摘要: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3816946.html,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作者:司忠辉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 的陶瓷艺术。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到了隋唐时期,经济的高度发达,民族的大一统使得唐朝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空前繁荣。而在陶瓷艺术中,最能代表这种盛唐气息的便是唐三彩。它多用于陪葬,作为一种冥器,它的实用性远不如当时的青瓷、白瓷。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的白瓷,到隋朝时,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至唐朝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陶艺发展史

中国陶艺发展史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中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

陶艺简介美术

陶艺简介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传统陶瓷艺术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里、意识以及审美等哲学理念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陶艺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相对较晚。1985年一股西方文艺浪潮刮进中国内地,对当时的大陆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国际友人把国外的现代陶艺的概念。形式、信息引入当时还处于风平浪静状态的传统陶艺创作领域,原来陶瓷材料还可以如此表现,陶瓷语言竟有如此魅力!

对社会陶艺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 社 会 陶 艺 教 育 现 状 的 思 考 作者:谢卫锋赵梦琳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II 论文正文 (1) 1绪论 (1) 1.1 现状研究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陶艺教育的形式与类型 (1) 2.1院校陶艺教育 (1) 2.2社会陶艺教育 (2) 3院校陶艺教育和社会陶艺教育 (3) 3.1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3) 3.2 两者并不够完善,都存在问题 (3) 4目前我国社会陶艺教育发展的状况 (4) 4.1 展示面窄 (4) 4.2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4) 4.3 规模小,力量分散且薄弱 (4) 5目前我国社会陶艺教育发展的制约 (5) 5.1 材料和工具的不完善 (5) 5.2 市场的局限性 (5) 5.3 教学方式没有提升 (6) 5.4 政策的不完备 (6) 6解决问题的方式 (7) 结束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2

对社会陶艺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社会陶艺教育现状的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阐明陶艺教育的形式和类型,分析院校陶艺教育和社会陶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我国社会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了解到在除专业院校陶艺教育外的陶艺教育的一个发展现状,以及通过分析社会陶艺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相对目前我国的社会陶艺教育而言,院校陶艺教育还算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而社会陶艺教育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的重视,甚至连行业内的人士也忽略了社会陶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会陶艺教育的重视和关心,能够将社会陶艺教育体系化,将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带给更多的非专业的爱好陶艺的人们,进而推动整个陶艺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院校陶艺教育/社会陶艺教育/课程体系/制约/发展

对社会陶艺教育现状的思考

- - -. 对 社 会 陶 艺 教 育 现 状 的 思 考 作者:谢卫锋赵梦琳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II 论文正文 (1) 1 绪论 (1) 1.1 现状研究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陶艺教育的形式与类型 (1) 2.1 院校陶艺教育 (1) 2.2 社会陶艺教育 (2) 3院校陶艺教育和社会陶艺教育 (3) 3.1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3) 3.2 两者并不够完善,都存在问题 (3) 4目前我国社会陶艺教育发展的状况 (4) 4.1 展示面窄 (4) 4.2 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4) 4.3 规模小,力量分散且薄弱 (4) 5 目前我国社会陶艺教育发展的制约 (5) 5.1 材料和工具的不完善 (5) 5.2 市场的局限性 (5) 5.3 教学方式没有提升 (6)

5.4 政策的不完备 (6) 6解决问题的方式 (7) 结束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对社会陶艺教育现状的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阐明陶艺教育的形式和类型,分析院校陶艺教育和社会陶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我国社会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了解到在除专业院校陶艺教育外的陶艺教育的一个发展现状,以及通过分析社会陶艺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相对目前我国的社会陶艺教育而言,院校陶艺教育还算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而社会陶艺教育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的重视,甚至连行业内的人士也忽略了社会陶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会陶艺教育的重视和关心,能够将社会陶艺教育体系化,将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带给更多的非专业的爱好陶艺的人们,进而推动整个陶艺教育的全面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3.魅力陶艺世界》优质课教案_12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黄河泥塑笔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识黄河泥,通过观察、体验了解黄河泥的特点。 二、学习制作简单的黄河泥塑,小组合作设计作品构图,借助工具塑造一个富有创意、美观实用的泥塑笔筒。 三、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探究泥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学会合作。 四、结合黄河地域文化,感悟大自然的馈赠与美好,懂得珍惜资源利用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笔筒的技巧。 教学难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泥塑笔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黄河泥、泥塑工具、泥塑技巧微视频等。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各种造型的笔筒,拍成照片分享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黄河文化,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作为生长在黄河边上的孩子们,大家对黄河都不陌生,为 了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我们还曾多次开展走近母亲河的实践活动,老师也非常关注黄河文化,在新闻中我看到这样一些作品(展示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些艺术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2、对,就是用我们身边的天然材料——黄河泥制作的。黄河带给我们 的宝贵财富太多了,今天咱们就利用身边这宝贵的资源——黄河泥,制作一个小笔筒。(出示课题) 二、认识黄河泥的特点,学习技法 1、现在你们手中都有一块黄河泥,同学们仔细观察,摸一摸,掂一掂, 捏一捏,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总结黄河泥的特点:黄河泥筋道、细腻且容易连接,因而可塑性比较强,风干不裂,这是黄河泥的特 点。) 2、虽然和你们玩的彩泥不同,但在制作技法上二者还有相同之处,同 学们都捏过彩泥,现在试着来用黄河泥做一个小圆饼行不行?(学 生试着捏一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我们来看看老师还有那些捏泥技法?播放视频。 4、在视频中,你学到了哪些技法?(总结板书:搓、切、压、擀、揉、 刻、粘压、捏……) 三、小组合作创意,制作笔筒 1、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小组合作用黄河泥做一个小笔筒,课前同学们都 留心观察了各式各样的小笔筒,这是大家搜集的照片,既有泥塑作 品,也有其他材质的笔筒。现在就请与小组里的同学商量一下,发 挥你们的创意,设计一个造型美观又比较容易塑造的笔筒,画出简 易设计图,填写好分工任务单。 2、小组代表展示任务单。 3、看来同学们的创意都不错,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大展身手了?制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