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台梭利专业 考试题库

蒙台梭利专业 考试题库

蒙台梭利专业 考试题库
蒙台梭利专业 考试题库

蒙台梭利专业考试题库

一、简答题

1、请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发展历程。(300字)

2、论述蒙台梭利教育的两大基本原则。(300字)

3、请说一说你认为蒙氏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台质。(300字)

4、请论述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300字)

5、请论述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台点及其优缺点(300字)

6、请简述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300字)

二、论述题:

7、请谈一谈蒙台梭利教育的几大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400字)

8、请简述幼儿工作与成人工作的不同,并阐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工作人性论。(400字)

9、请谈一谈你对“儿童是爱的源泉”这一句话的理解。(400字)

10、请论述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奖惩无用论,并阐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400字)

11、请简述敏感期这一定义,并说明幼儿各个敏感期的发展时间及教学台点。(400字)

12、请简述在蒙氏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及作用。(400字)

13、请谈一谈蒙台梭利教具的台点,并比较教具与玩具的不同。(400字)

14、请论述如何在家庭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400字)

三、论述分析题

15、请简要论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内容及其台点。(500字)

16、请论述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谈一谈如何结合国情发展蒙氏教育。(500字)

17、请简要阐述环境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蒙氏教育环境的台点及创设原则。(500字)、

18、请谈谈蒙台梭利创设的儿童之家的雏形,并阐述儿童之家的发现。(500字)

19、请阐述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500字)

论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论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答案要点】 (1)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内在潜力”)。 蒙台梭利认为,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2)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 (3)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 (4)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5)纪律教育。 蒙台梭利批评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从而制定出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以压制儿童天生的“野蛮的顽皮性”。 (6)教师。 蒙台梭利学校则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自的“工作”,独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 (7)课程组织结构。 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结构是按照领域进行的。为3~6岁儿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习环境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实际生活领域、感觉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此外,音乐、艺术、运动和戏剧等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课程中。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微信号:hesydw 发布河南最新的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备考资料并提供考试相关问题咨询答疑服务。 推荐河南教师资格网 发布河南最新的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蒙特梭利教育特点+五大领域+教育方法

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涉及领域 1、日常生活领域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组织能力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从而把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脱离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帮助别人,照顾环境,培养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为将来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2、感官领域 培养幼儿视、听、嗅、味、触五觉敏锐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儿的每一项感觉都是灵敏全面发展。为学习数学及其他领域做准备,争强对于社会及知识的感知,培养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数学领域 培养数的概念,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关系,会做10000以内的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测量工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语言领域 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书写和阅读,使幼儿在童年时期就形成良好的阅读与书写习惯,培养喜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听力与阅读能力,提高书写能力。 5、科学文化领域 增长幼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儿从小就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基本的动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知识。 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开设日常生活课程,使孩子在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之外,发现自身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但是,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程序。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 6 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 、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 、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 、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 、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是“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6)、《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 1、论儿童自由 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儿童的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能方面的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道德方面的自由则是要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一种不明智的压制。她认为,如果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例如,对克服障碍表现出畏缩,甚至懒散、依赖、顽皮、抗拒、对立等,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干扰和压抑过多造成的。因此,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尽管蒙台梭利强调自由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她所说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她指出,在保证儿童自由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蒙台梭利认为,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第二,通过独立达到自由。蒙台梭利认为,在正确情况下,儿重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以保证儿童的独立性。她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第三,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蒙台梭利指出,儿童之所以选择某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是由内部的意志倾向来决定的。他的意志引导他前进,并发展他的力量。儿童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不仅不会使他感到疲劳,而且还会强化他的个性。第四,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蒙台梭利非常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但个性的发展并不排斥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个社会集体,可以通过"有准备的"环境、自由的作业、教师的引导和不同年龄的同伴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 2、论师生关系 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观

蒙台梭利教育观 一、蒙台梭利教育不是一个早期智力开发,是培养孩子一个身心素质的教育。先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能够生存的人,然后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习惯、完善的性格、严谨的学习、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人。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巧妙的利用孩子自身的成长要求,实现教育目的。 三、蒙台梭利的教学先从生活入手,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形成秩序感。同时,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感觉器官,让孩子有灵敏的洞察能力,为孩子学习抽象的学习及各种学科做准备。 四、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培养的是人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 五、蒙台梭利培养的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其次是观察力、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自我操作。 六、蒙台梭利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关注孩子的对与错,重要的是要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自己判断、自己调整、最后自己找到答案,关注孩子的这个过程,而不要放在结果上。七、家庭建议:1-3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重复,他们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为主,记忆以瞬间记忆为主。 八、蒙氏教具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得经验的积累,看起来似乎很死板,但是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他自身的尝试、思考、比较、推理、判断等的能力都获得发展。所以,孩子操作教具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他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九、蒙氏教师研究的不是孩子学习的技能,而是研究孩子如何学、学什么,用什么材料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所以说蒙氏教具只是一个媒介,老师通过它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 十、蒙氏教育主张: 1、以自我教育部分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老师只是孩子学习中的引导者、提供帮助者。老师要随着孩子的学习不乏和学习风格,提供适宜的引领、启发和扶持、已在孩子原有的能力水平上获得发展。 2、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老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老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好得多。这样孩子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学习活动成为“工作”,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 5、不是以孩子的年龄而是以孩子的实际能力设定教学内容。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 标签: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德国古典哲学敏感期幼儿教育教育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1782—1852)是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者,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对19世纪后半期乃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幼儿教育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福禄贝尔的童年时不幸的,知道十岁才被舅父送到教区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15岁起,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习林务,但收获不大。1799—1801年,他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后来,他又先后在哥丁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物理学、化学、矿物学以及哲学和人类学。1826年发表了他的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1837年,福禄贝尔完全转向于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有其是谢林、费希特和克劳泽的哲学。早起进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也被他利用来解释学前儿童的发展问题。另外,席勒、歌德等人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美育的观点,也对福禄贝尔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他更多的受到裴斯泰洛齐的启发和影响。 一、教育统一的原则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是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他认为:“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主宰着。这条法则,无论是在外部,即在自然中,或在内部,即在精神中,或者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即在生活中,都始终同样的明晰和确定。”“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 但是福禄贝尔的这种思想的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其后他用着一原则来总结出教育的本质与任务,这点是有点勉强的。虽然其理论基础是错误的,得出的结论也难免会有所偏差,但是他从“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观念中引申出教育的本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培养有自由、自觉和自决精神的、有理性、有智慧的新人的教育理想,表达了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二、人性论

运用蒙台梭利教育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蒙台梭利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蒙台梭利教育高度相融合解读 10月1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内幼儿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到什么发展水平均提出了合理期望。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通读《指南》,掩卷而思,如果你接触过蒙台梭利教育或了解过蒙台梭利教育,我想此时此刻可以用一句话语来解读《指南》:但凡科学的理论皆有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的价值,而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则为《指南》在基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施教”,提供了可行性、可操作性教学手段。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经过一代蒙台梭利人的持之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蒙台梭利教育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科学的蒙台梭利教育,必将带着对儿童生命的尊重与浓厚的人文情怀,在新形势下沿着“中国化”“园本化”的道路发展,走进更多的中国家庭,惠及更多的孩子。 “3-4岁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看到《指南》中这条对于3-4岁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时,你是否想到了“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中的“走线活动”?再比如,《指南》中的“3-4岁能用笔涂涂画画;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这也与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基本动作“三指动作练习”完全相吻合。 而在《指南》“动作发展”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度协调”教育建议中提到“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看到这里,你兴奋了吗?是的,这些教育建议完全是按照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基本动作拿(持)、搬(运)、放(置)、移(使用五指)、折剪切等课程而设计的。 《指南》概况 《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指南》学习发展目标与蒙台梭利教育高度相融合 我们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分为五大领域教育: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另有蒙台梭利艺术教育及蒙台梭利和平教育。 下面我们对比看一下《指南》五个领域与蒙台梭利各领域教育的默契性。 1.《指南》健康VS日常生活教育 《指南》中“健康”领域“动作发展”要达到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细看这些目标及教育建议诸如:沿着地面直线行走、蒙眼走路;用笔涂涂画画,会用筷子吃饭;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等等,这些目标与蒙台梭利五大领域教育中的日常生活教育高度相吻合。 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人知道,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分为:动作教育、照顾自己、照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产生在20 世纪初,当时国际上曾经掀起蒙台梭利运动的热潮,后又一度消沉下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注重智力开发,强调早期教育,加之不少心理学家以实验证实了蒙台梭利的若干观点,因而蒙台梭利法又流行起来。前苏联在50 年代还对蒙台梭利大加批判,斥之为反动理论,而现在已给予某些肯定,认为她“实行了独创的教育体系”,并在幼儿教育方面吸取了她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天主教信徒,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明显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从教育科学和教育史的角度看,由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主要来自她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又以当时的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的成就为基础,因而又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并有所创新。蒙台梭利初步看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尊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体育和生活训练,强调从感觉训练开始进行早期智育,要求教员观察儿童、研究儿童、善为人师,这些显然都有可取之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把遗传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夸大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使教师的主要职责变成消极的、被动的。她的感官教育,由于教具机械死板,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只适用于单一感官的训练,因而未能很好地发展儿童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也影响了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 张季娟、袁锐锷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 月修订版: 第二十三章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 —1952)是本世纪初在欧洲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她在幼儿教育、变态儿童教育方面卓有成就,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人”。蒙台梭利不仅在教育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幼儿教育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和著作 1870 年,蒙台梭利诞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城,父亲是位牧师。家庭里的宗教气氛深深影响了蒙台梭利,她笃信天主教。蒙台梭利青年时代适逢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她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等社会改革运动,成为意大利当时最早上大学的女子。1896年,蒙台梭利以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身份毕业,并在该校附属精神病诊所工作,逐渐对于儿童教育发生兴趣。1 900年前后,她到伦敦、巴黎旅行并对那里的病态儿童进行研究。在法国,她曾经向医学家兼心理学家的伊塔德(Itard)和塞根(Seguin)学习,受到很大影响。蒙台梭利对塞根所著《白痴及其生理诊断法》尤为赞赏,译之为意大利文,并把他们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来。她坚信:人的“每种特性上的缺陷都是由于早期受到错误的对待,是教育上的问题”(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英文版,第31 页)。后来,她重返罗马大学,研究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在这期间,蒙台梭利受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影响,在理论观点上表现出神秘主义色彩;她也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主张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建立“科学教育学”。1907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为保护房屋,愿提供资金,把由于父母外出工作而无人照管的儿童组织起来,蒙台梭利应邀办起了“儿童之家”。她把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适当修改后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结果也取得极大成功。由此,引起意大利以至国际上人们的极大注意。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工作目标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精细动作,学会照顾自己。 工作名称:夹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五指抓及夹的能力,培养专注力和动作协调性。 工作名称:扫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我习得了扫的技巧,知道了如何照顾环境,锻炼了我 手指、手腕、手臂的能力,培养了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工作名称:捣蛋壳(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项工作锻炼了抓握和舀的能力,学会了捣的技巧,培养了我的控制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工作名称:倒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项工作我学会了倒的技巧,精确了倒的能力,发展了我手部控制力,培养了我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工作名称:衣饰架(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精细动作,学会照顾自己。 工作名称:夹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五指抓及夹的能力,培养专注力和动作协调性。 工作名称:扫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我习得了扫的技巧,知道了如何照顾环境,锻炼了我 手指、手腕、手臂的能力,培养了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工作名称:捣蛋壳(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项工作锻炼了抓握和舀的能力,学会了捣的技巧,培养了我的控制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工作名称:倒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项工作我学会了倒的技巧,精确了倒的能力,发展了我手部控制力,培养了我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工作名称:折毛巾(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我学会了折的技巧,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的精细动作。 工作名称:敲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精细动作、手部力量。 工作名称:投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控制力,使我的手指更灵活。 工作名称:投的工作(日常生活区) 通过这个工作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控制力,使我的手指更灵活。

蒙特梭利五大领域地教育意义

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一、什么是感官教育? 以系统的感观教具为依据,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的感官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从而为发展知觉和思维奠定基础。 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二、感官教育分为二个阶段: 接受和认知 蒙氏教学法是一整体教育,除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科学文化五大领域之外,在这五大领域的经验获得中,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与接触才有办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感官学习分为接受和认知。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行分析,形成刺激印象而被接收,帮助儿童形成基本概念,再返回至效应器,形成自学思考及研究探讨。 三、感官教育的意义 感觉或知觉分别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获得的个别或整体属性的反映。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觉

占据重要地位。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觉所左右,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因而感官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感官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感官教育可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概念是进行智能活动的必要材料,因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三)感官教育可以完美儿童的人格。 (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 四、感官教育的目的: 直接目的: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所以在此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是把握机会,帮助儿童感官自然发展,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自我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精确心理。精确的心理是蒙特梭利从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那里引用过来的。帕斯卡曾说,人的心理天生就是精确的,一切知识和进步都来自精确的观察。就象一门语言的结构是其字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一)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的。她是一位意大利籍的医生和教育家;也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在本世纪初期,她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而提出的教育方法,不仅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与作法,也深深影响了后代。她将其一生贡献于儿童教育。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培养孩子具有O(秩序)C(专心)C(手眼协调)I(独立)这四种能力,这是蒙氏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 蒙氏教育的四个发现: 1、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孩子一出生,感觉器官就开始感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孩子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基本的感觉能力。这些感觉能力就决定了孩子可以依靠这些能力接受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特梭利认为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 2、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什么? 蒙特梭利博士观察到,孩子在某段年龄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露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她称这种现象为「敏感期」。 根据生物成长过程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也有敏感期。3岁前,主要是秩序、语言、动作、感觉和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敏感期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最佳年龄。举例:以语言的敏感期为例,它出现在孩子生命的头四年,而孩子也是在这段期间学会讲话的。在语言敏感期间,孩子为了征服学习语言的棘手问题,其所流露出的坚持、精力和智能令人讶异,但这些状态将不会在他往后的生命中再次出现。换言之,一个已经经历过语言敏感期的成人,当他要再学习另一种语言时,绝不可能像他在敏感期间学习母语时那般地容易。错过了这种敏感期很难弥补。 3、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儿童具有自发性的活动。自发活动使儿童能够逐渐走向独立。只要成人不妨碍孩子,他们都能独立。独立能力弱、或者没有,是成人妨碍的结果。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就决定孩子在发展中是需要自主学习的。成人对孩子的这种自主性、自发性不能给予强迫或压抑。 4、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

浅谈蒙台梭利思想对幼儿的影响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早期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报告题目早期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院系学前教育系 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吴紫玲 学号2013010830101 二〇一五年六月

浅谈蒙台梭利思想对幼儿的影响 (13301班,吴紫玲,2013010830101,2015/6/28) [摘要]蒙台梭利的思想在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期间经过了高潮了低落期,到现在的重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幼儿的教育也尤为重视。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的也不占少数。可是许多家长对这些外来物并不了解。本文试图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幼儿的影响来介绍给家长。当中会结合自己实习的幼儿园做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蒙台梭利思想;影响; 早在20世纪初,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蒙台梭利教育即传入我国。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接触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一经引入,即受到国内幼教届的好评与欢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先生评价蒙台梭利教育:“教具颇多,但不甚经济,中国多采用设计教学法,教材取自生活,不需购置教具。”1949年,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对蒙台梭利教育批判否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境外的幼儿教育交流日益迅速,自此拉开了蒙台梭利在我国幼儿园应用的序幕。[1]由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目前已遍及全国。但是,目前的蒙台梭利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更有一些蒙台梭利培训机构由于师资欠缺或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领悟尤为甚浅,成效不佳。他们大多数注重形式主义,忽视了最重要的思想内涵。因此,影响到幼儿的工作的侧重点。早期教育对幼儿是影响深远的,俗语说:“3岁看大,7岁看老。”幼儿的性格、对待工作的态度在早年就已形成了,并且会影响着幼儿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我会结合前段时间的游戏实习来谈谈蒙台梭利思想对幼儿的影响。 一、蒙台梭利思想原则 (一)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思想中自由是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认可幼儿有与生俱来的任务,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幼儿只有在能够自由选择满足他本能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成长,这种自由选择也只有在为他们准备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蒙台梭利曾说:“不是将幼儿弃之

第十五章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十五章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生平和教育实践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医生。她的自由教育思想,与她1907年在意大利罗马圣罗伦佐贫民区创办的“儿童之家”及其所用教具和训练方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讨论。蒙台梭利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女医学博士、欧洲新教育运动声誉卓著的教育家。蒙台梭利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研究。她善于学习、总结和批判地汲取先辈及当代教育家的研究成果,勇于实践、创造和革新,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蒙台梭利于1870年8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时值意大利结束了几个世纪的分裂和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统一的王国。蒙台梭利在安科纳度过了童年,12岁随父母迁居罗马受中等教育。她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意志和性格坚强,中学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对数学尤感兴趣。中学毕业后,她按照自己的志趣毅然选择进入技术专科学校。在技术专科学校的各门学科中,她除了对数学仍然保持浓厚的兴趣外,对生物学和人类学也产生特殊的爱好;她认为学医才是自己最理想的专业,于是决定放弃学工,积极准备报考大学医学院。但是,在当时意大利女青年进大学学医确实是史无前例的,蒙台梭利决心破除传统的陈规陋习,不顾社会舆论的非议和父亲的百

般阻拦,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斗争,终于考入罗马大学成为医学院的第一名女生。在医学院,她刻苦钻研,克服种种困难和压力,学业成绩优异。 1896年,蒙台梭利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不久,罗马大学医学院聘她为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担任身心缺陷和精神病患儿的治疗工作。她对这些不幸的儿童深表同情,从而激发了对儿童神经和心理疾病研究的特别兴趣。很多事例使她认识到塞贡等人训练白痴儿童的方法和教具的正确性,她又从对生理学、人类学的研究中发现身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关系和联系,从而为这种方法找到了生理心理学依据。她深信: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儿童,通过运动和感觉训练的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体动作协调,并促进其智力发展。 1898年,蒙台梭利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她的发言在社会各界人士中,特别是在医学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同年,政府委任蒙台梭利在罗马建立一所国立特殊儿童学校,收容精神病院的白痴儿童和公立小学的弱智儿童共22名,由蒙台梭利主持教育训练和实验研究。蒙台梭利开始运用塞贡的方法与教具教育和训练这些儿童,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改进。经过反复修改和补充,她找到了一种更适于儿童实际需要,并且儿童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和教具。在此期间,她把全部精力用于从事教学和实验研究工作,一面

蒙氏教育教学大纲

1、《蒙氏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蒙氏教育课程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 学时:72学时学分: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蒙氏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办并完善,她强调早 期教育的必要性,创建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 教育的里程碑。通过教育性成人性,通过教育构建人性,这是蒙氏教育的主要目 标,与传统教育不同,蒙台梭利更加强调幼儿自身的自主发展,通过对教具的亲 身操作,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知识,促成成长。重要的是,蒙氏教育不仅重视对幼 儿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尊重,从而养 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使幼儿受益一生。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具的亲自操作。 3、蒙氏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给与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间,使每位幼儿依据自身心智发展的不同选择适合 自己的工作,在不断操作.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获得发展。 (2)熟练认识并掌握每一项蒙氏教具的操作演示过程,并了解其对幼儿身心发 展的独特意义与作用。 (3)熟悉蒙氏教育的理论基础,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内涵。 4、课程类型:专业特色课程 二、课程内容要求 (一)理论教学(1课时) 1、蒙台梭利生平介绍 学习目标:通过对蒙台梭利生平简介的介绍,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创办基本 背景,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深入理解蒙氏教育体系。 2、蒙氏教育的教育特色

学习目标:充分理解蒙氏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认识到蒙氏教育的教育优势。 3、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及模块设置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蒙氏教育的五大模块(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观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 4、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师守则 学习目标:通过对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学习,让学习者更深的理解蒙氏教育,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蒙氏教育之日常生活教育教育(共15课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日常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2、教学内容 第一章:日常教育的初步认识(1课时) 第一节:指导日常生活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日常生活教具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日常生活教育的实践及操作 第一节:新入园幼儿的一般训练(1课时) 1、走的训练 2、站立的训练 3、坐的训练 第二节:蒙氏教具一般的摆放及取放过程(1课时) 1、实物端托盘 2、搬运铺卷工作毯 3、物归原处 第三节:走线运动及安静游戏(1课时) 1、走新运动 2、安静游戏 第四节:生活礼节的活动训练(1课时) 1、开关门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二)

认真学习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原理: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1,直接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工作”不仅促进其感官,动作与心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建构健全的人格。对健全人格蒙台梭利 归纳了以下特征:(1)有旺盛的自发的活动力,能自发地,主动地利用成人为 其创设的环境去活动;(2)喜爱反复地,集中地工作;(3)能自由地选择工作 材料;(4)爱好秩序;(5)爱好工作超过游戏;(6)喜欢在安静环境下工作; (7)拒绝奖惩,从工作本身获得快乐;(8)有强烈的求知欲;(9)能在比较, 选择,思考后再行动;(10)淳朴,高尚;崇尚真善美,厌恶虚伪,丑恶和肮脏; (11)学习社会性,重视责任感,守纪律,乐于助人,有成为优秀人的愿望。 2,最终目的是通过蒙台梭利教育培养出健全人格的人,去创造理想的和平世界。 (二)蒙台梭利教育的原则:1,秩序性原则:幼儿对秩序的敏感期主要发生于最初的3年,两岁时达到最高点,3岁开始下降。因此,婴儿期的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 强烈的需求,例如一本书或一支笔没有归位,他们会坚持把该物品放回原处。 对他们来说,秩序感是其生命的自然本质之一,就象“土地之于动物,水之于 鱼。” 如果婴儿对环境的印象与经验,是建立在一种有秩序的形态之上,那麽孩子对 世界的看法,将具备稳固的基础,借此基础得以培养有条不紊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及对环境的信任与积极探索。 也就是说,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发展。外在秩序感应如何培 养呢?可从以下四方面参考:(1)教室内大多数的物品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上。 (当然,教师有可能因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适度地改变某些个别教具的位置) (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3)例行活动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4) 要求孩子把用过的教具放回原位,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 遗憾的是,仍然有许多孩子经常生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环境中;因此,我们很 难有机会见到这些孩子将相关的潜能发展出来。 2,独立性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儿童 个体自由的积极表现,首先必须通过自发活动引导他走向独立。婴儿从断奶的 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努力走上独立的道路。 什麽是断奶的小孩?实际上就是一个已独立于母乳的小孩。他将找到各种食物代替这种营养源,他生存的手段增多了,他能在某种范围内选择自己的食物 了,而原先却完全局限于一种营养形式。 不过,他仍然有依赖性,因为他还不会走路,洗脸,穿衣,还不会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示要东西。这个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他还是别人的奴隶,依赖别 人。但到了3岁,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独立和自由地支配自己了。 要别人服侍的人实际上是限制了自己的独立性。这一概念将成为未来个人尊严的基础。“我不希望别人服侍我,因为我并非无能。”人类必须具有这种思想, 才能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 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婴幼儿教育有效,那它就必须帮助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帮助他们无需搀扶而会走路,上下楼梯,拾起落下的物品,穿脱衣服, 自己洗澡,口齿清楚地说话和表达自己的需要等等。我们必须给孩子这样的帮 助,使他们能够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满足他们自己的愿望。这些都是培养独 立性教育的一部分。

关于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的思考

蒙合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意大利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在多年观察、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被全球公认的蒙氏早期教育法,并且给教学体系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幼儿教育革命。以其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全球110个国家。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推崇和高度评价,美国教育家称:“如今,在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的情况下讨论学前教育问题是有缺憾的。”德国教育家说:“在教育史上像蒙台梭利这般举世瞩目的教育家并不多见。在短期内能够跨越国界,超越世界观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之外别无它选。 早在1913年,蒙台梭利教育法就已由日本传入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也曾专门著文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20世纪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幼教专家梁志桑教授开始投身于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研究和推广。尤其是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汲取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沿着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道路在一些幼儿园开展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蒙台梭利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以著名教育家孙瑞雪老师的教育机构为例。孙瑞雪,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在过去的十四年里,孙瑞雪教育机构是集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育实践和教育方法推广为一体的教育传播机构,孙瑞雪教育机构深入研究、发展和阐述了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蒙特梭利人格心理的发生与初发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蒙特梭利逻辑与数学的发生与初发展;是最早的蒙特梭利人格心理发展派别;在国际上首次延伸、发展出敏感期理论;深入到儿童心理的深层领域,研究如何使儿童获得真正完整的人格状态……在蒙特梭利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科学教育体系。 爱: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健康和主动 自由: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规则:以规则的内化养成儿童行为的优美和内在的秩序 平等: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儿童人际的和谐和友爱 “爱和自由”的科学教育方法认为:当儿童在充满爱,拥有自由,建立了富有 人性而清晰规则的平等环境中成长,儿童将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 判断力,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人格特征也随即自然呈现。 “敏感期”理论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在 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的过程。顺利通过 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 命力,进入下一个敏感期。 孙瑞雪教育机构发展和延伸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的敏感期理论。 完整的成长

《蒙台梭利方法》学前教育思想探析

《蒙台梭利方法》学前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中关于“儿童之家”教育方法,儿童发展过程中应理清的几种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思想,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蒙台梭利方法;学前教育思想;方法;不足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为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在当时的社会,女子学医是受到歧视的,蒙台梭利在父母的反对下,为了自己的追求,坚持信念,毅然决定学医,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在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位女医学博士,随后开始了她的医生职业生涯,此阶段她深入研究了智力缺陷儿童,并认为,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于是她开始专注于对儿童教育的学习与研究,之后开办了“儿童之家”,确立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蒙氏教育法”。 蒙台梭利于1909年出版《蒙台梭利方法》一书,这本书总结了她开办“儿童之家”期间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她的学前教育思想和方法,曾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地。蒙台梭利方法对20世纪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当今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之一,并且在许多幼儿教育模式中都渗透了这种方法。全书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儿童之家”的建立;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运用在“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这些方法运用之后的成效。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通过蒙台梭利的亲身实践与验证,对儿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儿童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对教师的要求等思想在我们现代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期间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肌肉训练、感官训练、实际生活的练习和初步的知识教育。这是她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她不仅论证了这些教育方法的必要性,还提出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重视儿童的肌肉训练和感官训练 重视儿童的肌肉训练和感官训练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的肌肉正在逐渐形成与发展,处于锻炼肌肉的重要时期,为帮助儿童的肌肉得到正常发展,必须让他们进行肌肉锻炼。可以通过体操、节奏动作等来进行,体操可以帮助儿童进行一些基本的动作练习,并锻炼他们的平衡感;节奏动作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 蒙台梭利提出,感官是心灵的门户,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因此要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通过感官教育,也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训练为主,她还针对人的各种感官,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如温量板、味觉瓶、触觉板、嗅觉筒等等。 2、关注儿童实际生活练习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一) 目录 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 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 三、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 四、家庭“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

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 (一)蒙特梭利生平 一、成长阶段(1870年-1986年) 1、1870年8月31日,玛利娅.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 那省的奇纳瓦里市。父亲亚历山德鲁.蒙特梭利,母亲瑞尼尔. 斯托帕尼。 2、1875年玛利娅.蒙特梭利五岁,举家迁居罗马。 3、1876年玛利娅.蒙特梭利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 4、1883-1886年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5、1886-1890年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挑选了最喜欢的 学科-数学。 6、1890-1892年期间以杰出成绩就读罗马大学。 7、1892-1896年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1896年毕业,成 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二、准备阶段(1896-1906年) 1、1896年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医师。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已意大利代表身份出席会议。 2、1897年义务担任罗马大学精神医学科临床教学之助理医生。 3、1898年在柏林举行之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4、1899年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周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5、1900年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6、1901年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7、1902年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8、1904-1908年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三、启蒙阶段(1907-1909年) 1、1907年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2、1908年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依据史塔丁的说法: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 3、1909年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意文版。(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额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四、发展阶段(1913-1952年) 1、1913年第一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应麦克劳杂志之邀到美国演说,与卡内基大厅发表专题演讲。受邀至发明家爱迪生家中做客。 2、1914年荷兰儿童之家成立。著作《蒙特梭利手册》出版。克伯屈出版《检视蒙特梭利系统》严厉抨击蒙特梭利教育。 3、1915年于洛杉矶与圣地亚开设训练课程。第三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美国旧金山开课。由美国教育协会赞助于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演讲。巴萨罗纳成立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 4、191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开训练课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