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

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

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
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

12

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

范文彬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由儒家、道家、佛家所引申的审美观照呈现为由浅到深的三重境界。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直接地观照为表层境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玄览、虚静的观照为浅层境界,以《坛经》为代表的佛家的禅修性质的空观寂照为深层境界。这三家的观照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过程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是传统审美观照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三重观照境界给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创造和鉴赏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指针。

关键词:审美观照;观物取象;虚静玄览;空观寂照;境界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7-0021-03

“观照”是美学中有关审美方面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本出于佛经,是指在禅修到一定程度的空寂状态下对心灵与宇宙的静观。与之接近的是道家的“虚静”、“玄览”,一些美学研究者也把儒家五经之一《易经》的“观物取象”算作观照之一种。可见“观照”与儒道佛三家都有关系。儒道佛虽然都讲观照,而境界却不同。佛家和道家的观照方式不易区分,因为表面上看二者的确很相似,此二者在很多研究审美观照的学者眼里是不区分的。但两者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将重点区分之。

一、儒家的观物取象

《易经》中的“观物取象”被看做中国美学之“审美观照”的一个基本命题,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认。《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的观物取象的目的是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易之所观,乃是以天地为视界,既广而大,通于神明,纳于万物。《系辞上》也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郑玄注曰:“穷幽极深,无所止也。”孔颖达疏曰:“‘夫易广矣,大矣’者,此赞明易理之大,易之变化,极于四远,是广矣,穷于上天是大矣,故下云‘广大配天地’也。‘以言乎远则不御’者,御,止也。言乎易之变化,穷极幽深之远,则不有御止也。谓无所止息也。”从《易经》原文和郑注孔疏中都可以看出,《易经》“观物”着重体现对宇宙万物观照,并非眼前身边之物的细观,而是一种向外的、高而远的境界,至大至远,天地之间,人寰之内,无所不极,也显示了主体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文心雕龙》就非常推崇这种境界,刘勰把《易经》中这旷观宇宙的精神作为文章之本,由“仰观吐曜,俯察含章”而归结为“天地之心”,使天之文地之理与主体精神合而为一,也就是自然之美与人精神

作者简介:范文彬,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22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中国哲学

之美的合一。这也就是汉魏以来的易学向美学理论的转换。不仅美学理论如此,具体的创作也同样传承这种观照境界。在汉魏以来的诗中,如宋人范文曾所举出的有关诗句:苏子卿诗“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魏文帝:“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子建:“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阮籍“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等等,文章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些诗文之句都是俯观仰察的观照,视界都至为阔大。绘画同样如此,宋代的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说:“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

此外,《易传?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观物是为了“取象”,“立象”是为了“尽意”。对于《易经》的观照取象的特点,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大纲》中有细致的解说:“‘观物取象’说明《易》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观’就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后来在诗论文论中常说的“意象”,皆来源于《易经》的立象以尽意。

二、道家的虚静玄览

道家的审美观照不是眼观,它更深一层,是主体在进入特定心境之后,对物象的静观与晤对,是虚静心境下的玄览。它是心观,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老子》中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有的版本作“玄鉴”,鉴本意是镜子,使头脑像镜子一样空明澄静。高亨先生说:“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庄子?天道》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这就是说圣人进入了虚静恬淡观照境界,这种境界之心灵之水平如明镜,可以照见天地万物。当审美主体通过涤除、疏瀹、澡雪及心斋等过程,洗去心灵中的各种欲念或成见,然后进入虚静、坐忘、玄览之境。可以看出,这两个道家的核心人物在这一点是完全相通的,都是属于心灵观照,与眼观完全不同。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一直把老子“涤除玄鉴”和庄子的“虚静恬淡”看做审美中走向内心观照的最早的理论渊源。这种观照方式在我国魏晋时期开始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心境产生很深的影响。

《文心雕龙?神思》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直接把庄子的观念引入,并把它作为创作运思的重要前提。使创作主体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集中审美注意力,专于一境,处于宁静虚空的观照状态,也就是说,除去对立、冲突和异己的物象,接纳亲近、浑融、和顺的物象,使物我相融。在《文心雕龙?养气》篇的“赞”中,也特别强调说:“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以养。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以这样审美观照进行文学创作,即可使心灵的本真出于意表。不仅仅在文学上,绘画、书法也都可契入这种虚静的观照。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了顾恺之的虚静观照:“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这完全是庄子精神的体现。另外,这样的虚静之心境还可以沟通心与外物,也就是所谓的“虚而待物”,就是以虚静的心态观照外物。《庄子?天道》也说:“言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玄览之心与外物感召,达到心物融通,物我合一的境地。用庄子梦蝶时的感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而苏轼《书晃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中描述的文与可画竹的情景正是此境界之实证:“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这种观照之境,是多么神妙的精神体验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此有非常恰当的解释:“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

深,而其体物也切。”足见各位大家对老子庄子的审美方法都有较深的体悟。

三、佛家的空寂观照

“观照”一词本属佛教,《坛经?机缘品》:“若能正现,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由此可知,佛教所说的观照是指用智慧观照内心,在寂定中观照自己的真心本性,这是禅的境界。其观照思想可以追溯到东晋的慧远大师,其《禅经统序》有云:“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禅、智者,照、寂之谓。”方立天先生说:“中国佛教则把最高真理、终极本体‘真如’和主体的心联系起来,说真如也有观照万物的妙用。真如本体是空寂的,由此中国佛教又把照与寂连用,从而有寂照和照寂之说。寂,寂静,反映真如本体的空寂状态。寂照,即寂体(真如

本体)的观照作用。”

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中说的观照,虽与道家的虚静玄览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空寂状态下的观照明显要更深一层,它是在禅定中直达心灵的本体。

晋宋以来艺术领域中的观照方法也普遍受到佛教影响。刘勰把这种观照思想引入文学创作的审美中,其《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积学以储宝,斟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一句,很多注文中大都把它理解为洞察力,其实应理解为穷尽之照,也就是“寂照”,即最深层的智慧观照。作为僧佑大师的弟子,刘勰在《灭惑论》中强调说:“佛之至也,则空幻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那么,所谓的“寂照”也就是“玄智弥照”。把前后文联系起来理解就是:研阅为对理的追寻过程(对理的深度追寻并不等于进入抽象思维),思之极致,便进入照境,这也符合慧远大师上面说的“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在中国佛学观念中,理和悟是不分的。由此可知“研阅”是参悟过程,“穷照”是禅定止处,所以,这是最深层观照。刘勰将佛教修养引入文学创作理论,把这一心灵的体认过程纳入文学创作过程,并把它当作“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前提,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创作主体心灵智慧的开启。唐代诗人王昌龄对此颇有体悟,并将这一原理引入诗歌创作,其《诗格》说:“一曰生思。久用精思,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意谓诗人在苦吟力索诗思不来时,暂缓苦思,转而放松心情,观照外境,诗思或许就在这种偶然契机中“率然而生”了。“率然而生”是说明当主体进入深层的空寂观照时,触动诗心,驰骋万象。这也符合禅修中静极生象的原理,如《坛经》所云:“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

通过上面的分析,儒家、道家、佛家所引申的审美观照明显可以分成由浅到深的三个不同的境界。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的“观物取象”的观照为表层境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玄览”和“虚静”的观照为浅层境界;以晋宋以来诸位佛学大师的禅学的空寂观照为深层境界。进一步说,第一重观照境界是俯仰天地的视界阔大的眼观,可以体会到主体情感对于寰宇之内的外物的投注。第二重道家的虚静玄览的观照境界,使主体除去了杂念而达到了一定平和安宁澄静的心境,在“恍兮惚兮”状态下体会到了物我相融之境。而第三重境界,即属禅学的进入寂定状态下的观照,它与道家的虚静、玄览、心斋、坐忘是程度上的不同,禅的最高境界就是证见生命真如本体,宇宙万象皆现于心。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都很心仪这种使其诗心朗然、意境顿出的境界。总之,这三家的观照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论与实践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是传统审美观照思想的重要来源。他们从中领受到了不同层次的美学启悟,学会从眼观天地到心地澄明,从而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也使中国古典文学、绘画、书法等有了瑰异的色彩。

责任编辑:张利明

32儒道禅与审美观照的三重境界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32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唐代意境说和。。。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著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思想渊源上是与传统佛、道两家的观念影响分不开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意境的概念形成,也体现在意境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照方式中。但是,从结构研究的角度和成果来看,意境中所包含的“物”、“象”、“境”、“观”的审美层次,却可以从其他民族的艺术实践与审美经验中找到类似的结构;这表明,意境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古、今、中、外普遍通约性的美学范畴,获得一般性工具意义上的现代转换与整合。 摘要:意境是我国古代诗学理论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审美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我国古代的“意境”理论在先秦时期既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特别是在唐代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意境审美趣味情景交融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即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相融合所形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不仅要求作者对外物之美有独特的感受,更要用毫不雕琢的语言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六朝时期关于“言意”关系的探讨以及“滋味说”等理论已经隐约反映出这种审美趣味,可以说包含着“意境说”的萌芽。 佛学思想的传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直接启迪作用,把佛学“境”的概念引入诗学始于唐代。《佛学大辞典》有言:“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诗学创作及诗学批评相一致,而禅宗宁静恬淡的世界观无疑又促成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的一次理论上的总结。我国早期诗歌往往直接抒情、叙事,对景色的描写不是很多。《诗经》中也写景,但写景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起兴,所以对诗歌景色描写不多,且写景也不是主要目的;到了魏晋时期,诗人写景往往直叙其事,很少特意把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尤其是不注重景物描写的韵味;南北朝时期,诗人开始注重把景物作为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且描写的相当细腻。最杰出的代表是写作山水诗的谢灵运,不过“有佳句而无佳篇”。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着眼于细腻的描写景物的外貌,往往前一半写景,后一半抒情言志,没有构造出圆融统一的境界。但谢灵运这一时期的山水诗人毕竟把景物描写的水平提高了,为唐诗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盛唐时期,诗歌作品往往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情思,注重创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本身在实践上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实践成果;到了中唐时期,诗僧皎然运用佛学的概念对意境有了明确的概括……这些创作实践都为唐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诗歌实践的不断发展,情景交融的境界在唐诗创作中有着不断的体现和完善。 盛唐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了“兴象”的说法,并以“一字一句皆出常境”来评诗,这是诗歌意境理论在唐代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谓兴象,是指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感受的结合,是超出自然景物的“常境”的。殷璠的诗论标志着唐代抒情写景的诗歌在过去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并在文学批评方面获

论儒道禅的思想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3905222.html, 论儒道禅的思想核心 作者:彭富春 来源:《江汉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儒道禅是中国古典思想的主干,道是它们共同的思想核心。儒家主要言说社会之道,道家主要言说自然之道,禅宗主要言说心灵之道。三者共同构成了与中国人特有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天地人结构相对应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在天地人的现实生存结构中,人的欲望、技术、大道之间表现为一种由大道所规定的单边游戏。在大道的规定下,在中国现实的天地人世界整体中,既没有极端的生命欲望的冲动,也没有极端的技术手段的创新。由此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停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克服中国传统智慧的危机,通过赋予天人关系、人我关系、心物关系以新的时代内容,从古老的儒道禅思想中导引一种新的中国智慧的诞生。 关键词:中国智慧;儒;道;禅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8)05-0056-06 一、中国智慧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思想有极其悠久和丰富的历史。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语境中,什么是中国思想的主干?对此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儒家,也有人说是道家,还有人说是儒道互补。事实上,中国思想既非无限的多,也非只是有限的一;既不是独尊儒术,也不是唯崇道家,甚至也不是儒道互补,而是儒道禅三家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干和核心。 但儒道禅自身的思想结构也是极其庞杂的。按照一般对于思想的区分,思想可分为道与术两个方面。道是大道、道理、道说,是关于存在的真理,是关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规定的知识。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是从属大道并为实现大道而服务的。据此,儒道禅自身也可以分为道与术两个维度。如儒家之道包括了仁义礼智信,而术主要为六艺,它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道家主要论说道与德,但道教则发展了术,如吐纳、导引、符箓、丹道等。禅宗和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也包括了道与术。其慧学是道,是一种特别的般若智慧;其定学是术,是一种关于禅定的技术。 但我们讨论儒道禅的时候,主要不是关注其术的学说,而是关注其道的学说,也就是关注它们是如何言说关于人的存在的真理的。大致来说,儒家主要是社会之道,是关于人在家国之中如何生存的学说;道家主要是自然之道,是关于人在天地之间如何生存的学说;禅宗是主要是心灵之道,是关于人如何从心出发在天地家国中生存的学说。千百年来,正是儒道禅的思想给中国人建立了世界,让人在此世界中思考、言说和存在。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远,看透,看淡(一)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远,看透,看淡(一) 人生三境界:看远,才能览物于胸;看透,才能洞若观火;看淡,才能超然物外。 看远,才能览物于胸。但凡杰出人物,莫不是少年怀志,心锐志远。秦始皇出巡时,所带侍者、大臣、士兵数千,浩浩荡荡,场面恢弘,气势磅礴。项羽见之,不为其气势所震慑,剑指秦皇,抛出一句语惊九州的话:"吾将取代之!"最终起兵关中,披荆斩棘,攻破秦墙,火烧秦宫。北宋的范仲淹,幼年丧父,贫困落泊。但少怀壮志的他并没气馁,而是在一佛寺中,潜心苦读,最终高登庙堂,并成为一代文豪。近代,更是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远即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只有志向高远,人生才会有前进航标,再插上执著的翅膀,便能愈飞愈高,穷千里,览万物。 看透,才能洞若观火。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人才辈出,被人称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如是评论:袁术,冢中枯骨;袁绍,好谋无断;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藉父之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由此可见,曹操对当时的形

势洞察得如此透彻,充分体现了他的过人智慧和深谋远虑。清朝时期,一次,乾隆皇帝在船上游览大江风光。忽然从远处驶来一艘大船,船上站着很多人。乾隆就问纪晓岚:"这些人为何而来?"纪晓岚思虑片刻,意味深长地说:"为名利而来!"原来,这些官员得知乾隆皇帝要来此游览,特来此迎接圣驾。但在纪晓岚眼中,这些官员都只不过是为名利奔波而来的人。而现在社会比之于古代更要纷繁复杂的多。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世事的变化能洞若观火。 看淡,才能超然物外。刘邦在萧何、张良、韩信的辅佐下,终于扭转局势,逼迫项羽乌江自刎,统一九州。但在霸业完成之后,张良和韩信却有着不同的结局。韩信因为功高盖主,又不懂掩其锋芒,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兔死狗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即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而张良淡于名利,功成身退,留下千苦芳名。清朝的大奸臣和绅得乾隆宠幸,一生搜刮民脂民膏,敛聚大量财富。可是在晚年时,也不能看淡钱财乃身外之物。结果在乾隆驾崩后,终被嘉庆帝处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留恋于金钱,或束缚于名利,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人生短短数十载,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所以,人生的真谛应最终归结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归属感上。这样才能生于物而又超然物外。

“舍得”之间的管理智慧

“舍得”之间的管理智慧 舍得既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哲学,更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艺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做企业最难处理的是舍与得的关系。合二为一,还是一分为二,就是舍得之间的博弈。 笔者认为,舍得既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哲学,更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艺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做企业最难处理的是舍与得的关系。合二为一,还是一分为二,就是舍得之间的博弈。合二为一就是企业家思想即企业文化基因。一分为二就是当企业家不再把企业当成囊中私物时,企业家开始从小我向大我升华。企业开始植入长寿基因,企业就会本分而灵活地活得久远。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雄蜘蛛舍命求爱,得繁衍生息;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入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只有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够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正如泰戈尔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是愈得愈少,愈舍愈多。 佛教教义里有一条关于舍得的解释:“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舍得。舍得宣称: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中国智慧里,就是不舍不得,舍就是得。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想找到你自己的代名词,也同样一个道理,要懂得舍得。请看下面的案例: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从容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拾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在丢了一只鞋后,毅然丢下另一只鞋,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现。一般来说,人们总是飘飘然于拥有的喜悦,而凄凄然于失去的悲伤。老人却以从容的达观之态,超越于世人之上。的确,与其抱残守缺,不如舍去,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老人这种舍得的做法令人顿生敬意,也值得我们深思。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佛教境界 《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大道说》云: 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三分,其道一也。《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 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 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论其形也。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完美版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试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自强不息 C.社会主义 D.爱好和平 答案:A 【相关阅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构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包括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等五个方面,也能够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等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逐渐地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华民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个性是西方民族相遇,其中有冲突,也有交融。这表此刻许多方面,如生活、思想和语言等。正是在这种中西民族冲撞的时候,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华民族精神是否具有其优越性?它是否要被西方的民族精神所同化?对此问题有不一样的回答,主要有所谓的保守派和西化派。但解决问题的真正的道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取,而是要深思中华民族精神自身的本性。 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民众概念。因此民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自然性的,如同人们所说的被大地和鲜血所规定。民族务必宽广地理解为文化性的,这就是说一个民族在根本上是被思想和精神所铸造的。正是在这样的好处上,一个民族就表现为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就应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高中语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作文素材

人生的三重境界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何苦之有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正确认识了这个世界,认识了人生。认识到人不是生存在一个无菌真空的环境。这个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有鸟语花香,也有猛兽毒草。人生事事不能随意遂心,完美仅仅是个词语定义。人这个时候便会放下心态,接受原本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

欢喜禅

《欢喜禅》目录 引子: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第一部:佛禅七宗问 1. 怯怯地发问之一:什么是佛? 2.怯怯地发问之二:禅是怎么回事? 3.怯怯地发问之三:禅宗是“农禅”吗? 4.怯怯的发问之四:达摩是什么人? 5.怯怯的发问之五:六祖慧能在禅宗历史上那么重要吗?6.怯怯地发问之六:禅宗如何变成士大夫的“宗教”?7.怯怯地发问之七:“禅”基本要义是什么? 禅宗传法世系表 第二部:28个好玩的公案 A.什么是“公案” 1.“廓然无圣”的胡僧 2.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利剑斩却万根丝 5.磨砖成镜 7.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7.长空不碍白云飞 8.野鸭子飞过去了 9.庐陵米是什么价?

10.内有星星火 11.藏头白,海头黑 12.南泉斩猫 13.放下! 14.庭前柏树子 15.烧木佛取暖 16.髑髅里眼睛 17.汝道阿谁是后人! 18.月下披云笑一声 19.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20.寸丝不挂 21.看棒! 22.佛是麻三斤 23.大嘴巴子也能让你悟 24.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25.大雄山下出猛虎 26.逢着便杀! 27.焰里寻飞雪水下火烧天28.山是山水是水 第三部:42首愉悦的禅诗 1.诗为禅客添花锦诗是禅家切玉刀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5.潇洒剑客悟得禅 6.借景示法钓金鳞 7.只此浮生一梦中 8.焰里寒冰奇意象 9.心未有尘何用洗 10.一片闲云入户来 11.一道神光万境闲 12.雨霁长空净云收一色真 13.禅思何妨在玉琴 14.铁衣着尽换禅衣 15.茶烟轻扬落花风 16.春光明媚梅花尼 17.弥勒大肚诗也禅 18.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9.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20. 金粟如来是后身 21. 浮天沧海远 22. 诗思禅心共竹闲 23.一轮明月到窗前 24.居士弹指华年过

气功、气学、气道 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黄高正2009.3.6 从气功谈起 气功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当时的气功练法可在现存的金文拓片中看到,《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十卷中拓片《行气玉佩铭》便是一例。之后历朝历代都发展出新的气功法,但其原理不离其宗,其宗就是要内外净气合一。例如魏晋之前的《服气经》讲:「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后来道家及天台宗皆对六气深入阐释,直到清朝的《天仙金丹心法》,讲吐纳时还是练这六气,道理一样,说法不同而已。另外,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这三大内家拳法也是有名的气功,清末的武术名家孙禄堂曾说:「拳术之道,始于一理…形意拳诚一,八卦拳万法归一,太极拳抱元守一。」三者都是要以意引气,以气运身,让气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达到气透拳掌,凌空发劲。除了中国本有的气功外,还有印度的达摩易筋经、达摩禅经、西藏的九节佛风、宝瓶气等传入中土,使中华气学如大海纳百川,人才辈出,这是其它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练气之功效不胜枚举,下者可却病延年,中者能起死回生,上者成仙成佛。此乃气功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但一般人知道的气功只限于以肢体动作配合呼吸调息,或把拉筋和推人等动作当作是气功的全部,而忽略了气功的心法。本文特由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做整体性的探讨。 气学:中国与希腊 「气」这个字的意思,在古代是以「气」或「炁」来表示,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甲骨文已经用「」来表示「气」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气:云气也。象形。」可见,早期「气」这个字是指有形的云气。 关于「炁」这个字,康熙字典引用《关尹子·六匕篇》的「以一炁生万物。」这句话做解释,关尹子就是获得老子传授《道德经》五千言的那位函谷关尹。他所说的「炁」即生命生生不息的无形能量。「炁」为「无火」之意,五行之中,心属火,肾属水,心火降而肾水升,二者相交,则水火既济,其乐融融。如今「炁」与「气」二字有时大都用「气」字来表示。 在中华文化中,「气」主要有下列含义: 1.人体后天之呼吸与形而上的本体;如《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 2.构成外在物理世界的无形动力。《青囊经》曰:「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 3.气与魂魄相关。《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4.以「气」来说明与人事变迁的关系。《梦溪笔谈·象数》:「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 约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拿其孟斯(Anaximenes, 公元前585–525年),提出「空气」(希腊文α?ρα?, 英文air) 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气」是指有形的气体而非无形的动力,不可混为一谈。亚拿其孟斯认为气的稀散和凝聚产生了世界万物,万物之归结也是转化为气。由于世界的根源来自于空气,所以他认为灵魂(希腊文ψυχ?, 英文soul)也是由空气所产生。他可说是西方第一位探索灵魂的哲学家。亚拿其孟斯死后,希腊哲学的研究转向神学与物质极微,他的学说如昙花一现,立告终绝。 相较之下,中国在周朝时对「气」的研究已趋完备,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包罗万象,经道家、儒家及佛家陆续阐扬,并应用在武术、医药、风水、饮食、仙学、相命等方面。若论中华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唯气」论,这是与西洋的「唯心」、「唯物」和印度的「唯识」思想最大的不同处。 中国最早的「气」学来自于易经,《周易·说卦传》讲「山泽通气。」是指山上草木欣欣向荣之生气与湖泊的水气是互通的。这句话成为后世风水堪舆的起源。东晋的风水鼻祖郭璞在《葬经·内篇》开宗明义的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基于这原则,郭璞把山水之气,坟墓之气与生者之气运连结在一起。

人生有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是好儿女,对妻子来说是男人,对丈夫来说是好妻子,对孩子来说是好父母(有的则是好祖父母)。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这种人都是“好人”。 但是,社会的复杂性已远远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了。“好人”和“坏人”具有很大的相对性。无论为了家庭的哪种利益,为了家庭的哪种追求,只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只要遵纪守法,追求越高,得到越多,就越光荣。如果为了家庭而铤而走险、违法乱纪,对家庭来说是牺牲自己,是“无私奉献”,而对社会来说则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坏人”。对一个个大贪官的曝光,都会引起人们的议论: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有十几万、几十万就够一生用的了,为什么还要贪几百万、上千万?有的贪官说出了心理话:自己的钱是一辈子、两辈子也花不完,之所以要弄那么多,是为了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矣,因此贪污受贿也就无极限了,直到锒铛入狱为止。 为社会,就是那种为了他人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那种有正义感、讲正气的人,那种有社会责任感、并能够付诸行动的人都是。这种人既有伟人,也有普通人,同样也大有人在。伟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有为了反对列强而不顾个人得失的林则徐,有为科学而献身的布鲁诺……普通人有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好公仆,有面对坏人的威胁毫不退缩的反腐勇士姜瑞峰,有抗洪前线上置生死于度外的高建成,有面对歹徒的尖刀而奋不顾身的徐洪刚,有无数为了正义、法纪和社会责任而牺牲个人利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第一种人为数不多,也容易从人群中识别出来,往往是遭人唾弃的对象;第二种人属于芸芸众生,里面既

什么是禅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1] 禅的定义:禅那,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 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盘,所以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

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 越幸福 我们都知道,人生的追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这个世上,追求物质的人不少,纯粹追求精神的倒不多。 有人说,有了物质,才能去追求精神嘛,如果你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你每天只谈风月有个啥用?这话有些狠,但很直接,也很现实。不过,世人有千万种,每一个人的追求不同,我们不应该去一刀切,去评论是好是坏。 我爸就告诉我,精神追求是高于物质追求的。如果人只注重物质追求,而不去关注精神上的,则人生很难有幸福和快乐。他说,人的精神追求,可以分为三层境界,境界越高,成功的几率也就越高。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第一层:如骆驼 为什么把第一层比作骆驼?爸爸说,因为骆驼没有自己的主动权,它只会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听从别人的安排。 确实,骆驼是最听话的动物。它就像生活在底层中的人们一样,为了生存,而不能在精神上去做过多的要求。这个时候,哪怕自己想要干什么,也会屈服于现实的无奈,选择向现实妥协。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就如我们村里的一个男人,如果论辈分,我应该叫他一声“叔叔”的。这位叔叔

人很老实,老实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人家叫他干啥就去干啥,当然也不是去干什么违法的事。 他在村里收垃圾,当清洁工。人很勤快,所以村里也愿意用他去干活。其实,叔叔说他也不愿意一辈子干这个,但是他没有办法,人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文化,干什么都不成。只有这个清洁工,是最适合自己的。 所以,你若问他有什么精神追求?他可能连什么是精神追求都不知道。因为,他只需要活着,然后挣钱,这样就可以了。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第二层:如狮子 狮子是百兽之王,它具有领袖的气质。因为如此,人在精神上也会有自己的主见,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去追求什么,都会有清晰的定位和规划。从骆驼到狮子,是精神追求的一个飞跃。原来什么都不想,到主动的决定“我要做什么”,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有了自己的决定权,就会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追求,真的就如狮子一样,能够在百兽之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承担“王者”的责任。 这一段追求,大多在人生的青壮年阶段,因为这样的年龄段里,是成功的最好时机。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爸爸告诫我:人的精神有三层境界,境界越高,人生才能越幸福 第三层:如婴儿 婴儿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是单纯天真,是简单明朗。人生到了这样的境界,其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2011-07-01 01:49:0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心若止水,万物皆空。 禅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就是自然,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的境界!人都有欲望,因欲望的引动长期熏习修炼成为习惯,也就是佛教讲的贪欲!好比一杯水在外界的接触下因缘相合杯子的水就开始摇晃不定!那么我们会认为是水在摇晃,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讲颠倒我执就是这个意识!水不会自生摇晃,好比欲望并不是来自自心,而是外界的引动,只要驱除对欲望的执着,守戒行慢慢的通过戒定慧修善行安定内心,内心没有对立善恶是非的对立那么水就会自然恢复平静!与道自然合一也就是现在讲的天人合一,没有境界的境界,因为里外如一自然没有动摇的可能,更没有一个境界可寻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会因为外界的欲望引动身心不得自在,为欲望而劳心动神,造成身心烦恼不和谐安定,计较善恶是非不能一心为善安定内心!那样本就是违反了道的自然,也是自然宇宙变化和谐的真实道理!那么要实践就要修善行处水柔居下随缘顺自然之道另身心自在与道相应! 禅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古人尤其是名人,向来盛行谈禅论道!因为,禅可以净化人之心灵,可以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谈禅的最境界就是-----心如止水。心如止水,简言之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定力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以物我两忘,波澜不惊!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住的地方与著名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主持是位得道高僧---佛印禅师,苏东坡经常与禅师谈禅论道,时间久了,俩人交往十分密切,感情也很深厚,可谓同道知已!苏东坡才高气傲,自以为参禅有得,他撰写了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的八风是指人生中的毁誉讥讽等八种情景,他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与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后便回信一封。苏东坡看完禅师的信后便十分气愤,他满以为禅师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万万没想到禅师的回信竞是带有悔辱性的“放屁”二字。苏东坡乃当时大才巨子,哪里受得了这轻慢与羞辱?苏东坡带着一腔怒火,立刻上山去找禅师理论。可那佛印禅师便笑道站在寺门口相迎。苏东坡便上前质问禅师为何羞辱我?禅师依然笑着看着苏东坡,良久以后,便讲到:“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了呢?” 良久后,苏东坡才顿然醒悟!羞得无地自容,是啊,自己不是感觉已经能够心如止水了吗?怎么禅师一个小小的测试就经不住了呢?简直是夜郎自大呀!唉!心如止水,就是要告诫人们,在荣誉面前、在诋毁面前、在苦乐面前、在贫贱面前、在失落面前、在曲折面前、在痛恨面前、在名利面前……都要“宠辱不惊”与心如枯井!! 1

试论苏轼儒道禅思想的整合_王靖懿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王靖懿(1979—),女,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试论苏轼儒道禅思想的整合 王靖懿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苏轼在人格追求、生命实践和艺术创作等方面表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交融互通的特点。在一定的现实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心”是儒道禅与苏轼思想相融通的契合点,而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有为而作”与“不能不为”几对范畴的表现上,苏轼明显呈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的融通与超越。 关键词:苏轼;儒道禅;融通;超越 中图分类号:K 825.6=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04)02-0086-04 关于苏轼人格与创作所体现的儒道禅思想的整合是一个常谈而常新的话题,后人最先明确论及的当推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1](P.1126)。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2](P .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苏轼复杂思想的构成因素,除了“儒家的底子”,还有“庄子的哲学,陶渊明的诗理,佛家的解脱”[3](P.676)。作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典范与理想模式,他身上既体现出传统的三教互补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时代意义。儒道禅思想已构成一种整合的文化因子融入他的思维与实践,显示出融通而超越的生命历程。 一、儒道禅思想融合的现实依据与心灵契合点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思想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儒道两家在其形成之初便以博大的内涵和无限的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的“两极”,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禅宗是玄学与佛教禅学相结合的中国化的产物,由印度佛学浓厚的抽象思辨色彩转变为重自我感性存在之本体。庄与禅天生就有许多契合之处。禅宗三祖僧璨《信心铭》中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宗的法界观以平等观对待外境,认为大小等殊,理有包容,万事万物都是一真如法界的体现,此与庄子齐物我、忘得失、泯是非的齐物观如出一辙。借用李泽厚先生的说法:“确乎两者(按:指庄与禅)有许多相通、相似以至相同处,如破对待、空物我、泯主客、齐死生、反认知、重解悟、亲自然、寻超脱……等等,特别是在艺术领域中,庄禅更常常浑然一体,难以区分。”[4](P.202)同时,华严宗的圆融无碍跟儒家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禅宗的注重生活日用的宗教实践,在“运水及搬柴”中体悟“神通并妙用”,跟儒家的实践理性精神,释迦宣扬的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跟儒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爱胸襟等等,也有相似之处。北宋张耒认为“儒佛故应同是道,诗书本自不妨禅”(《赠僧介然》),跟苏轼交往甚密的道潜禅师也曾表示:“儒释殊科道无异”(《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当代学者方立天说过:“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5](P.1)。可见,儒道禅三家并没有天生的绝对疆域,反而可以相互生发,相融互通。 苏轼生活的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鼎盛时期,文化的全面繁荣促成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客观上提出文化整合的要求。禅宗自达摩祖师传入中国,由六祖慧能加以改造并发扬光大,经唐、五代,至北宋达到鼎盛,士大夫禅学水平空前提高,禅悦之风大盛,禅学已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传统参与到文人精神与思维的建构之中。禅学的思维方式和 诗意表现促进了时代性格的形成,反过来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传统儒教的衰颓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庄禅思想于是加入到儒学的改造中来,最终导致理学的诞生。三教合流、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相互包容,不仅是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文人改造传统文化的自觉要求。苏轼就有许多主张三教合流的言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辩才文》)。 佛禅认为“境由心造”,一切情境、物境均是心境,“即心是佛,顿悟见性”,“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以心为万物之本,高扬心灵的地位以获得现世苦难的解脱,由肉体之心衍生主观理想之境,心灵达到主体自由高蹈的万能境界。 不仅佛禅强调“心”的主体地位,儒道同样如此。庄子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天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J 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Tech nology(Social Sciences ) 2004年6月

人生三境界作文

人生三境界作文 人生三境界作文(一)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是王羲之的休悟自我;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屈原的识人知世;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兼济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王国,“体悟自我,识人知世,兼济天下”是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都会怀揣着梦想去塑造人生的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味自己,去认识人生的初步境界与价值。站在历史的河岸,我在求索的河川里,惊醒地看到,这里既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羁,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迷茫与失落;既有李乐薇式的闲适高雅的人生探索,也有鲁迅的一夜白头般的苦思冥想。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格定位、人生目标,体悟自我---人生的宏图从此铺开,人生的境界由此升华。 孔子曰:“吾七十六方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识人知世,放宽眼界,心怀他人。西北的朔风吹开泛黄的历史画卷,这里有陶渊明面对黑暗官场的毅然转身;有范蠡面对“福贵不能与共”的暗然神伤;既有梁启超的“吾国之责任则全在我少年”,也有周恩来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伟人们旋转于时俗之上,苦心求索着民族振兴之路,诘问着人生的价值取向。迈上识人知世的阶梯,确定人生轨迹沿续的方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达则兼济天下”,人生最大的舞台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孟子不拘于独善己身,亲自游说诸候,力图创造一个“仁”的社会;陆游不顾多病之躯仍然寻求报国之路;杜甫不惧一己之寒而欲大庇天下之寒士。先哲们走出世俗的羁伴,在人生遭遇中无法施展拳脚的时候,仍然以兼济天下为怀,这里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又会是怎样一种情怀?问语山川,扣问苍穹,每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会不得而知。 看世事沧海桑田,品人生多样境界。体悟自我,故能深思探索;识人知世,故能友爱他人;兼济天下,故能成青史之芳名。 人生便是从“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凡上升为高尚的过程。闲庭落花风自扫,执壶问道亦相宜。品人生就如品酒,需要慢慢体味,慢慢熏陶。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遥观天上云卷云舒,人生的境界自然为之高远。 人生三境界作文(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

project与禅道比较分析报告

一、禅道管理web管理软件: 1.禅道可以用内网登陆,有利于研发人员参与到项目管理的过程中。 2.禅道管理倾向于测试bug管理方面。如果用来做项目管理不太适合: ①项目版块并没有做到对一个项目从立项---设计--开发规划----测试整一个流程的统筹管理。 ②立项信息不全:项目发起人、项目参与者、需求分析、项目参与部门、项目审批者等。而且建立子任务时选择任务由谁完成由谁取消不成立,点击保存总提示这两项必须为空(不知道为什么)。 ③一个项目整体看起来的信息散乱。没有一个整体直观性,需要点击不同版块才能获取到各部份项目信息。 ④研发人员接收项目 / 任务后:1、如何进行工作回复 2、没有问题追踪讨论反馈区。开发人员能参与的就是选择任务的状态等 ⑤当一项任务取消需要在备注添加原因,原因查看方式不清晰,也可理解为不具备直观性。 ⑥缺少提醒此功能、完成进度未能数据化,对于一个项目整体进度的把握度不够。 ⑦任务最初预计、已经消耗、预计剩余由谁填写由研发人员填写的

话,岂不是可以随意更改 ⑧个人感觉流程与流程之间是独立进行的,并没有太大的处理关联及跳动性。 二、Project Web管理软件: 主要缺点: Web管理软件只能通过外网登陆 2.立项信息不全:与禅道相比较,Web版Porject这款管理软件它在立项信息这一块显得更加不足。只有简单的项目名称、说明、开始及完成时间以及所有者(这个所有者指代什么) 。而一般立项要求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发起人、项目参与者、项目参与部门、审批者、项目完成目标等信息皆没有囊括。 3、开发或者测试人员无法对工作情况进行回复。 4、独立的项目之间没有自己的文档存放区。虽然Web版Project有一个共享文档区,但这似乎并不适用于把所有项目的文档都上传到此处:①可能会出现杂乱现象②带有内部保密性质的不应共享③项目多的话,文档查找较不方便。禅道每个项目虽然都有上传文档附件的地方,但是不集中也是问题。 5、倘若一个项目或者任务出现搁置、暂停、取消等情况,并没有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