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06级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8选5

早期生命链、生物性死亡、ALI/ARDS、急诊三环理论、脓毒性休克、休克、ECMO等。

二、简答题:8选5

1、肠内营养使用原则

2、损伤控制理论

3、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4、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

5、组织低灌注的临床表现

6、气管插管的指证

7、心肺脑复苏药物选择

8、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原则

05级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选5题)

早期生存链、ALI/ARDS、急诊三环理论、脓毒性休克、休克、ECMO等。

二、简答题(选5题)

1、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区别

2、损伤控制理论

3、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4、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

5、组织低灌注的临床表现

6、气管插管的指证

7、心肺脑复苏药物选择等。

04级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选5)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2、损伤控制

3、早期生命链

4、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5、中心体温

6、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二、简答题

1、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治疗目标,EGDT

2、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3、创伤初步评估的内容

4、心肺复苏药物的选择原则

5、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阶段和治疗原则

6、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名解:

(1)早期生命链

以现场"第一目击者"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系列抢救序列。

(2)三环理论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三个基本环节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进一步的重症监护治疗,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是同一整体,三环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实现院外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模式。

(3)损伤控制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理念应用于极端状态创伤病人的综合治疗。创伤极端状态形成"致命三联征",严重威胁病人生命。针对这一类病人,损伤控制注重整体救治,视外科手术为整体复苏的一个部分,根据创伤病人生理耐受程度,采用分期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环境紊乱对病人的损害。

(4)急腹症(*)

以急性腹痛为最主要或最先症状的腹腔内或腹腔外脏器疾病的初级诊断,分类

化学性;机械性;炎症性

(5)中毒(急性中毒)(*)

某种物质进入体内后,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称为中毒。(6)SIRS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severe clinical insults (For example, infection). (7)感染性休克

sepsis with hypotension despite adequate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that could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lactic acidosis, oliguria, and/or acute mental status.

(8)休克

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9)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由于35%的创伤患者死亡是因为不恰当的评估和复苏引起的,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抢救病人,引入了ATLS的概念。ATLS包括两部分:早期评估与处理,初步评估与再次评估。早期评估包括:A气道开放和颈椎保护;B呼吸和通气;C循环及出血控制;D神经系统评估E暴露和环境。对危及生命者,评估和处理同步进行,如果人员充足,各步可同时进行。要求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再次评估时机:初次评估结束及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内容包括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并仍然强调评估和处理的时效性。

(10)多发伤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即由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多部位或多脏器损伤。

严重多发性创伤:严重多发性创伤意指ISS(injury severity score创伤严重度评分)>16的多个损伤的综合征,机体应激反应强烈,免疫功能紊乱引起SIRS,同时合并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和高代谢状态。

(11)中心体温

central body temperature又称"体核温度",是指下丘脑控制的深层体温,它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中心体温代表一个生理学概念,而非解剖学位置,由于难以测定,常测量直肠、膀胱和鼓膜温度,相对接近中心体温。

(12)晕厥(*)

(13)昏迷(*)

(14)急性中毒(*)

(15)有机磷中毒的中间综合征(*)

(16)毒物(*)

(17)免疫营养(*)

免疫营养:是在原标准配方的基础上增加某些营养物,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的添加物为精氨酸、谷氨酰胺、ω3-脂肪酸、核酸、膳食纤维等。

(18)Glascow评分(*)

(19)ARDS

各种肺和肺外病因导致的急性起病、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诊断要求:1海平面水平2静息状态3呼吸空气4动脉血氧分压小于50-60mmHg5二氧化碳分压大于45-50mmHg

(20)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21)内源性呼吸末正压(*)

(22)呼吸困难(*)

(23)ECMO(体外肺)

人工体外肺,可以替代患者肺功能,为其本身肺功能恢复提供恢复时间

{致死三联征:体温不升、代酸、凝血功能障碍}

问答

(1)急诊医学和全科医学区别

急诊医学也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最先进的设施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尽最大可能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残。急诊医学重点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挽救濒临衰竭的重要脏器功能和阻断重要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专科。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2)损伤控制理论

理念应用于极端状态创伤病人的综合治疗,是近年来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的有效尝试之一。创伤极端状态形成"致命三联征",严重威胁病人生命。针对这一类病人,损伤控制注重整体救治,视外科手术为整体复苏的一个部分,根据创伤病人生理耐受程度,采用分期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环境紊乱对病人的损害。

(3)急腹症病因,积液定性方法,紧急处理思路,如何预防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断思路(ppt思考题)(*)

(4)急腹症诊断思路(*)

(5)急性中毒临床表现,诊断原则,注意事项(*)

(6)急性中毒救治原则(*)

(7)阿托品化六大指证(*)

(8)机械通气目的,应用指证

指证

1窒息和呼吸停止

2COPD家中有呼吸困难、呼吸过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3神经肌肉病变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肺活量和最大吸气用力进行性降低

4急性低氧性呼衰合并呼吸窘迫,持续顽固低氧

5需要气管插管保护下呼吸道和去除分泌物

(9)气管插管指证

1保持气道紧闭,达到所需的氧浓度和高气道压

2气道保护(昏迷、误吸可能)

3有效吸除气道分泌物

4镇静和肌松需要

5上呼吸道阻塞

(10)ARDS诊断标准,病生机制

呼吸系统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指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包括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的障碍:

诊断需求:1海平面水平2静息状态3呼吸空气4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50-60mmHg5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45-50mmHg

病生:1通气血流比失衡2分流增加3弥散功能损害4低肺泡通气量

(11)无创正压通气的优点

1减轻呼吸肌负荷

2改变呼吸类型

3保证充分氧疗

4快速纠正高碳酸血症

5避免插管和收住ICU

6早期可改善预后

(12)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禁忌症和并发症没有出现在PPT内)

指证:

1窒息和呼吸停止

2COPD加重有呼吸困难、呼吸过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3神经肌肉病变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肺活量和最大吸气用力进行性降低

4急性低氧性呼衰合并呼吸窘迫、持续顽固低氧

5需要气管插管保护下呼吸道和去除分泌物

(13)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原则

1及时识别和诊断

2针对病因处理

3增加氧输送

4减少氧耗

5增加肺泡通气量(无创通气OR机械通气)

6 防止感染

7防止MODS

8营养支持

9其他

(14)MODS国内诊断标准

(15)SIRS定义,诊断标准

Systemic Infla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severe clinical insults (For example, infection).

Clinically recognized by the presence of 2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 Temperature >38oC or < 36oC

- Heart Rate >90bpm

- Respiratory Rate > 20bpm or PaCO2 <32 mmHg

- WBC > 12,000, < 4000 or > 10% immature forms

(16)感染性休克6h内治疗目标

1 CVP 8-12mmHg

2 平均动脉压大于等于65mmHg

3 尿量大于0.5Ml/kg.h

4 中心静脉或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分别大于70%或者65%

(17)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阶段和治疗原则

第一阶段:活动性出血期(从受伤到手术止血,约8小时)

主要特点:急性失血/失液

治疗原则:主张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比例2~3:1,不主张用高渗盐溶液、全血及过多的胶体溶液复苏

第二阶段: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器

主要特点: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出现全身水肿,体重增加。

治疗原则:在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下,积极复苏,维持机体有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不主张输注过多的胶体溶液,特别是白蛋白;不主张大量用利尿剂,出现少尿无尿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第三阶段:血管再充盈期

此期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大量组织间液回流入血管内。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减慢输液速度,减少输液量。同时在心、肺功能监护下可使用利尿剂。

新原则:损伤控制复苏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SBP=90 mmHg);

识别和预防低体温;

纠正酸中毒;

早期立即纠正凝血病。

(18)创伤初步评估的内容(*)

早期评估及处理:是轻还是重,判断方法:A气道,B通气,C循环,D功能障碍,E环境保温2.初步评估Airway maintenance with cervical spine protection(气道开放和颈椎保护)Breathing and ventilation(呼吸和通气)Circulation with hemorrhage control(循环及出血控制)Disability; neurologic status(神经系统评估)Exposure/Environment (暴露和环境)

注意事项:对危及生命者,评估和处理同步进行。如果人员充足,各步可同时进行,最好有经验丰富者在场,需反复不断评估

(19)心肺复苏进展论述

(20)心肺复苏药物的选择原则

1. 肾上腺素:CPR期间最重要以及首选药物--心跳骤停,ECG显示直线,首选,可以增加心内、外膜血流量,增加心肌自律性,增粗室颤波而使室颤易于被直流电转复。

2. 加压素:可增加外周血管张力,升高主动脉舒张压及冠脉灌注压,从而增加脑和冠脉血流量,还可以增加室颤幅度和频率,提高电除颤成功率。室颤病人首选。

3. 碳酸氢钠:不推荐早期使用,但下列情况考虑应用:有效通气>10min,明显酸中毒;原有明显酸中毒;伴有严重高血钾。

4. 钙剂:高钾血症以及钙离子阻滞剂中毒所致的心跳骤停患者适当使用。

5. 胺碘酮:心律失常首选。心跳骤停患者如持续性室颤或室速,在除颤以及应用肾上腺素后建议使用。可用于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

6.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型性/多形性室速,可明显降低室颤发生率,但不能降低CPR患者总死亡率,并因其减弱心肌收缩力,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近,现已不做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规预防性给药。

7. 普鲁卡因胺,治疗V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室性心动过速)、VF(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纤维性颤动)二线用药。可用于控制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异位节律。

8. 硫酸镁:尖端扭转型室速和低镁血症有效。

9. 阿托品:心跳骤停,缓慢性无脉电活动,高迷走张力,电-机械分离,AVB(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缓时使用。

10. 异丙肾上腺素:用于阿托品治疗无效或者禁忌的窦性心动过缓以及传导阻滞,现已淘汰。

多巴胺:适用于复苏过程中的心动过缓,常与其他药物合用于治疗复苏后的低血压,纠正和维持体循环灌注以及氧输送。休克时2~5ug/kgmin静脉维持;电机械分离、心搏停止20ug/kgmin维持。

(21)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1.室颤:占总数的2/3以上,心电图表现QRS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

2.心脏停搏:心电图表现为一直线。

3.心电机械分离(无脉性心电活动):心电图可表现为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形,频率多在20-30次/分,但是无心搏出量。

(22)CPR的简要步骤(参考2005指南)简单论述

BLS-C:

1.CPR首先是胸外按压

2.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3.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儿童至少1/3前后径(5cm),婴儿至少1/3前后径(4cm)

4.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BLS-A

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因此阻塞咽部。采取以下方法可使舌根部向上提起,从而使呼吸道畅通:

BLS-B

注意问题:

* 通气频率:10~12次/min(<8岁12~20次/min),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8~

10次/min,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 较小的潮气量进行人工通气,口对口呼吸:潮气量约700~1000ml(成人)。

* 应用气囊-面罩呼吸时,在氧浓度>40%时,可用较小的潮气量6-7ml/kg(约400-600ml),如无氧供,潮气量以10ml/kg为宜。

* 在潮气量过大(>1200ml)时,易发生胃胀气,进而可能发生呕吐、反流、误吸。

进展:

指南2005中的主要变化: ①有效的心脏按压; ②单人CPR按压/通气比为30: 2; ③每次人工呼吸为1秒钟并可见胸部起伏; ④心脏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后即行CPR,每2分钟检查1次心律; ⑤认可2003年I LCOR有关1~8岁儿童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的推荐意见。

(23)主动脉夹层的stanford分型及特点(*)

(24)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25)灾难伤员分类目的,颜色意义

(26)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27)AD诊断依据(*)

(28)组织低灌注的临床表现(*)

(29)Shock新分类(*)

(30)营养支持方法选择的原则

1.对于无法维持自愿进食的危重患者,应该开始肠内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C级)

2.首选肠内营养而非肠外营养。(B级)

3.肠内营养应该在患者入院后24~48 h内开始(C级),并于后续的48~72 h内达到目标水平(E级)。

4.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肠内营养需暂停,直至患者充分复苏和/或稳定后。(E级)

5.是否存在肠鸣音或肛门排气排便不作为实施肠内营养的条件。(B级)

6.可选择经胃或经小肠途径营养。如果患者有误吸危险或不能耐受经胃途径喂食,则应该选择经小肠途径营养(C级)。

*表示可能是浙一独有的

常见的题就在这里了。

来源CC98医学院版(感谢星海轻风ljh 恒源祥这个汇总部分来源于你们的帖子)

上课时的PPT

整理BY 邵院景超

急诊

一呼吸衰竭定义,诊断:

呼吸系统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指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包括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的障碍。

通常的诊断要求为海平面水平

●静息状态

●呼吸空气

●动脉血氧分压(PaO2)<50~60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50mmHg

最关键的是判断是否需要马上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评估内容包括以下:1)意识状态;2)心率和呼吸频率;

3)呼吸类型;4)检查皮肤、唇、舌、甲床颜色;

5)肺和心脏听诊;6)血压,心电图;

7)寻找肺心病的征象;8)动脉血气分析;

9)特殊体征如桶状胸,肌肉萎缩

二低氧血症的病生如何纠正诊断标准

●通气/血流比例失衡(正常血流灌注区通气量减少);

●分流增加(肺内或心内分流);

●弥散功能损害(弥散距离增大、毛细血管床减少、通

过肺血管床时间减少);

●低肺泡通气量

低氧血症((Hyyppooxxiiaa))

前3种情况都伴有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最后一种则正常。吸氧

能够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衡和弥散功能损害所致的低氧血症,而对于肺内

分流即使高浓度吸氧也很难纠正。

如何纠正?

1)肺开放策略:Open the lung and keep it open!

采用能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的最低呼气末正压

使用肺复张手法(RRMM)使肺泡最大范围地开放

2)肺保护策略:主张小潮气量(6~8mL/Kg)、适当水平的PEEP,

维持气道平台压<30cmH2O,允许性高二氧化碳血症。

选用合适水平的Peep

3)尽可能保持自主呼吸,有利于气体均匀分布,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用量,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有助于撤机的进程。俯卧位通气简单有效

4)积极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药物性措施(11-13

体位性措施9-11

物理性措施1-8

1. 气管插管途径

2. 系统查找上颔窦炎

3. 呼吸机管道更换频率

4. 气道湿化

5. 气管吸痰器

6.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7. 胸部理疗

8. 气管切开时间

9. 自动翻身床治疗

10. 半卧位

11. 俯卧位

12. 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

13. 预防使用抗生素

?? 吸入NO虽不降低死亡率,但改善氧合效果明显;

?? 雾化吸入PGI2也有一定的效果;

?? 液体通气并无明显的好处;

?? 高频震荡通气较其它类型高频通气更有效,有较好的前景;

?? 静脉内氧合装置(IVOX),但效率偏低;

?? 严重低氧血症者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但效果无定论。

三气管插管的指征

1)保持气道紧闭,达到所需的氧浓度和高气道压;

2)气道保护(昏迷、误吸可能);

3)有效吸除气道分泌物;

4)镇静和肌松需要;

5)上呼吸道阻塞。

四ARDS定义病理治疗进展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是各种肺和肺外病因导致的急性起病、以顽固性低氧血症

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诊诊断断标标准

发病时间:急性起病

氧合状况:不管PEEP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对于

ALI<300mmHg、ARDS<200mmHg

胸片:双侧浸润阴影

肺动脉契压(PAOP):≤18mmHg或没有左房高压的征象

病理: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可分为三个阶段:

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

大体表现为:肺呈暗红色或暗紫色肝样变,可见水肿出血,重量明显增加,切面有液体渗出,故有湿肺之称。

显微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微血栓形成,肺间质和肺泡内有富含蛋白质的水肿液及炎症细胞浸润,约72小时后,由凝结的血浆蛋白,细胞碎片,纤维素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混合形成透明膜,伴灶性或大片肺泡萎陷,可见I型肺泡上皮受损坏死。经1-3周以后,逐渐过渡到增生期和纤维化期,可见2型肺泡上皮,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沉积。部分肺泡的透明膜经吸收消散而修复,亦可有部分形成纤维化。

病生: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不张,顺应性降低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加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肺循环阻力升高

治疗进展:

1原发病的治疗

2液体管理

3纠正低氧血症

肺开放策略

肺保护策略

尽可能保持自主呼吸,有利于气体均匀分布,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用量,

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有助于撤机的进程

积极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吸入NO虽不降低死亡率,但改善氧合效果明显;

?? 雾化吸入PGI2也有一定的效果;

?? 液体通气并无明显的好处;

?? 高频震荡通气较其它类型高频通气更有效,有较好的前景;

?? 静脉内氧合装置(IVOX),但效率偏低;

?? 严重低氧血症者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但效果无定论。

4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必嗽平或沐舒痰可以促进PS的合成。但最近欧美开展的

几项三期临床研究并未得出有效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患者的选择、使用时机、

剂量、方法、途径上还有不确定因素。

5 激素的应用

?? 在发病前或发病早期使用并无作用,且增加并发症,不推荐常规使用

?? 在严重的患者中可考虑短期使用,对预防脂肪栓塞所致的ALI有效

?? 在ARDS的中后期使用能抑制纤维化肺泡炎的发生

?? 可以改善心肺指标,但不改善预后;2周后使用会增加死亡率

6防治感染

7防治MODS

8营养支持

9其他

五中心体温的定义:下丘脑控制的深层体温,它不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它代表一个生理学概念而非解剖学位置,直肠和鼓膜的温度相对接近中心体温,大脚趾温度与中心体温只差是监测血流灌注的指标,可以评价外周循环状态。

六肺顺应性定义:是指单位经肺压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量变化。

分为静态顺应性:0.166-0.246L/cmH2O和动态顺应性:0.23-0.35L/cmH2O

意义;1评价肺组织弹性

2检测小气道疾患

3知道机械通气模式的调整和PEEP的应用

七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定义:peepi反映肺过度充气状态,患者在下一次呼吸前,不能将气体完全呼出,气体滞留肺泡,产生PEEPi,可引起肺部气压伤,增加呼吸功,呼吸机对抗,影响血流动力。

八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

1 急性心肌梗死的Forresterwv分型:依据PCWP在18mmHg上下,CI在2.2/(min.m2)左右分为四组。

第一组:PCWP<18 ,CI>2.2 ,无合并症,不需特殊处理,预后好

第二组:PCWP>18,CI>2.2,提示肺充血,血压正常者予以利尿剂,血压偏高者予以血管扩张剂

第三组:PCWP<18,CI<2.2 ,提示低心排和组织灌注不足,如右心梗死,心率快者给予扩容治疗,心率过慢者可行起搏器治疗。

第四组;PCWP>18,CI<2.2,提示心源性休克,应予综合治疗,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预后差。

2 判定低血容量

急性心梗早期因病人迷走反射亢进,大汗,低血压等,表明有低血容量存在。当PCWP<18,为低血容量状态,为保持急性心梗病人最佳心排血量,PCWP在15-18mmHg最合适。

3右心室梗死

右心室梗死往往合并有左心室梗死,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为PAP>=10mmHg,RAP/PCWP>=0.8,右室压力曲线呈平方根号,右室梗死往往左心室充盈低下,而受损之室对充盈压的改变十分敏感,很容易发生低心排,一般应扩容,使pcwp保持在20MMHg为宜。

4指导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PCWP,CI,LVEF以及外周阻力的变化选择用药。

5鉴别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室间隔或急性乳头肌断裂

因为两者均可导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前者表现为急性左向右的心室水平分流,右室及肺动脉水平的分流则可见血氧递增;后者为急性二尖瓣反流,PCWP表现为巨大的V波。

6. 鉴别肺动脉栓塞与心源性休克:

前者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舒张压升高,PCWP正常;后者PCWP升高,几乎与肺动脉舒张压相等。

九.脓毒性休克指由于脓毒症引起的休克,过去叫做感染性休克,其定义是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即容量试验后持续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4mmol/L。通常是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坏疽性胆囊炎,肾盂肾炎,急性胰腺炎及一些院内感染。治疗:着重感染、休克和生命体征的维持。

十ACLS的定义,FACTS的定义:

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二级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早期评估及处理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

FACTS:包括以下概念:

First aid

AED

CPR

Training

System

十一:Golden-hour的定义:

指进入医院急诊室后一小时。现在一致认为指早期的宝贵时间,并非60分钟。不同创伤的

Golden-hour不同。

新的黄金一小时的概念应该被理解为进行创伤复苏的最快速度及有效性,其最终目的是缩短损伤至作手术切口时间,更恰当的是指在手术室里的病人出现生理极限即致死性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

十二:创伤评估如何完成,包含内容,注意事项:

创伤评估分为早期评估和处理,初步评估和再次评估。

早期评估包括;A 气道开放和保护:方法如下:

提问:正常回答--无紧急气道问题

无呼吸,声嘶,无反应--有紧急气道问题

需注意是否有烦躁不安,呼吸响,紫绀,意识不清。

B 呼吸和通气:通气首选监测手段--脉搏氧饱和度测定

C 循环及出血控制:评估指标

早期:脉搏,肤色,皮温,精神状态

后期:血压,脉压,cvp,尿量。

D 神经系统评估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之前,可能无法监测或不可靠。

GCS在初步评估和再评估时均检查

瞳孔检查

运动感觉不对称及GCS低提示颅内损伤可能。

E 暴露和环境:检查时需暴露完全并做好保温工作。

注意事项:对危机生命者评估和处理同时进行。如果人员充足各部可同时进行。最好有经验丰富者在场,需反复不断评估。

再次评估时机:初次评估结束及生命体征平稳后。

内容:病史--过敏史,目前用药,既往疾病手术史,最后进食,受伤情况

体检--从头到脚:头,颈,胸,腹,骨盆,脊柱,四肢

辅助检查--摄片,动脉造影,DPL,CT,实验室检查等

注意:仍要强调时效性。

十三:脊髓休克的概念

也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十四:创伤性休克: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的创伤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直到细胞死亡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

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休克实际上是大多数疾病死亡前的一条最后必经途径,是濒死的一个可逆转阶段。

十四:损伤控制理论: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是针对致命性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阶段性修复、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外科策略。控制污染是损伤控制第一阶段手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对控制创伤感染,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和死亡率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十五,液体复苏原则和三阶段:

原则:

"上氧、扩容、升压、纠酸、监测、对因"

体位:抬高双下肢的仰卧位。

温度:采取适度保暖措施。

给氧:休克时,因通气-灌流比例失调,肺泡间质水肿,而引起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此时应采用高浓度给氧,可采用鼻导管或半开放面罩给氧,使氧分压保持在70mmHg 以上。给氧浓度一般用40%,对严重缺氧者,可提高到60%,给氧流量约5L/min。如果鼻导管给氧不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或已发生ARDS,即应采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或呼吸道持续加压的辅助呼吸。

第一阶段:活动性出血期(从受伤到手术止血,约8小时)

主要特点:急性失血/失液

治疗原则:主张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比例 2.5:1,不主张用高渗盐溶液、全血及过多的胶体溶液复苏。

第二阶段: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历时1~3天)

主要特点: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出现全身水肿,体重增加。

治疗原则:在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下,积极复苏,维持机体有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不主张输注过多的胶体溶液,特别是白蛋白;不主张大量用利尿剂,出现少尿无尿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第三阶段:血管再充盈期

此期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大量组织间液回流入血管内。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减慢输液速度,减少输液量。同时在心、肺功能监护下可使用利尿剂。

十六:心肺复苏三要素

现代心肺复苏术创建于1960年。

1956年首次记载体外除颤仪的应用

1960年,Kouwenhoven等公布了胸外心脏按压是恢复心搏骤停病人循环的有效方法。

A 开放气道(airway),方法:

仰头举骸法

仰头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

B 恢复呼吸(breathing),方法:

1.口对口

2.口对鼻

3.面罩

4.球囊-瓣装置

5.辅助气道

6.气管插管

C恢复循环(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术

(1)方法:

按压位置:剑突与胸骨交界处向上二横指,或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深度:4~5cm,频率: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1:1,按压和吹气比例:30:2。

药物选择的进展:

①肾上腺素(Adrenaline):

作用机制:作用于α及β受体,兴奋窦房结使心脏复跳,兴奋心肌使细颤变为粗颤,有利于电复律,增加冠脉血流。

用法:lmg,iv,3~5min,但用量大可致心脏坏死,变成"石头心"。

②加压素,2000年心肺复苏国际指南推荐药物,Class II b,40u iv,效力可维持20min。注意:心脏平波的人首选肾上腺素,心脏室颤的人首选垂体后叶素。

③碳酸氢钠:早期不推荐使用,可使氧离曲线左移,碱中毒,血钠上升,抑制心肌功能,抑制儿茶酚胺活性,下列情况下考虑使用碳酸氢钠:有效通气>10分,明显酸中毒;原有明显酸中毒;伴有严重高血钾。

4钙剂

Ca++内流是造成细胞死亡的最后途径

⑤抗心律失常药物

a. 胺碘酮,首选,最高剂量24h不超过2.2g

b.利多卡因(Lignocaine):机制:降低心室不应期的不均匀性和心肌的自主性,提高室颤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少,没有足够的科研证明有效治疗VT,VF,故被评为,在没有其他更有效的药物应用时,也可一用,用法:l ~1.5mg /kg iv,最高剂量3mg/kg

气管内给药,100~200mg,5min达有效浓度。

c.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

治疗VT及VF的二线药物,

d.硫酸镁(Magnesium sulphate)

只对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 VT)及低血镁症有效,剂量1~2g,iv

⑥阿托品:在复苏中用于心脏停搏和电器械分离,严重的窦缓,房室传导阻滞。

用法:0.5mg~l mg iv 5min重复,总量不超过2mg。

⑦异丙肾上腺素:完全淘汰。

⑧多巴胺:小剂量升压最好,机制:剌激α、β、多巴胺受体

休克时2~5μg/kg-min静脉维持,电机械分离,心搏停止20μg/kg·min维持。

十七:心泵学说的定义:当按压胸骨时,对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产生直接压力,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瓣膜的关闭,就是这种压力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

胸泵学说:胸外按压时,胸廓下陷,容量缩小,使胸内压增高并平均传至胸腔内所有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动脉压的升高全部足以促使动脉血由胸腔内向周围流动,而静脉血管由于静脉萎陷及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当放松时,胸骨由于两侧肋骨和肋软骨的支持,回复原来位置,胸廓容量增大,胸内压减小,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心室得到充盈。

十九:机械通气指征:

1)窒息和呼吸停止;

2)COPD加重有呼吸困难、呼吸过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等;

3)神经肌肉病变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急性呼吸性酸

中毒、肺活量和最大吸气用力进行性降低;

4)急性低氧性呼衰合并呼吸窘迫、持续顽固低氧等;

5)需要气管插管保护下呼吸道和去除分泌物。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各种肺和肺外病因导致的急性起病、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急性起病;PaO2 /FiO2:ALI<300mmHg,ARDS<200mmHg;胸片:双侧浸润阴影;肺动脉契压(PAOP):≤18mmHg 或没有左房高压的征象。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1、及时识别及诊断

2、针对病因处理

3、增加氧输送:氧疗

4、减少氧耗:处理发热、焦虑、疼痛、过度喂食、脓毒症等

5、增加肺泡通气量:支扩剂,抗感染,去除分泌物,控制氧疗,避免抑制呼吸的药物

6、无创通气,机械通气

7、激素,肺表面活性物质

8、防治并发症

9、支持治疗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由于气流阻力增加、呼气受限、呼吸机设置不当等因素阻碍了呼气过程,使呼气时间短于肺恢复到平衡容积所需时间,引起呼气末肺泡与气道开口之间存在压力差,仍有呼气气流,这一压力差称为PEEPi。通过降低机体通气量的需要、减少气流阻力、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等方法可以降低PEEPi。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1、适应症: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意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2、禁忌症: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泡和肺囊肿;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严重肺出血;气管-食管瘘。

3、并发症: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导管易位,气道损伤,人工气道梗阻,气道出血;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氧中毒,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机械通气对肺外器官功能的影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系统功能不全,精神障碍;镇静与肌松相关的并发症

早期生命链: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2.尽早执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尽早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肺复苏药物的选择原则

1.肾上腺素:对心搏骤停患者可起有益的作用,复苏时首剂量1mg,可每3-5分钟1次;

2.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效应无明显差异,一剂量的血管加压素40U可作为第一次或第二次替代肾上腺素治疗心搏骤停;

3.去甲肾上腺素:适用于严重低血压及周围血管阻力低;

4.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合用:为治疗复苏后低血压的有效组合;

5.硝酸甘油:适用于任何充血性心力衰竭。

6.硝普钠:为一种强力快速扩外周血管药物,对严重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急症有用。

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DCR):允许性低血压复苏(SBP=90 mmHg);识别和预防低体温;纠正酸中毒;早期立即纠正凝血病。

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快速准确的评价创伤病人的基本状况;对病人进行生命复苏和稳定病情;合理安排病人转科转院;确保向病人提供最佳的救护措施,并保证这些措施实施的质量。

创伤初步评估的内容

A - 气道维持及颈髓保护

B - 呼吸和通气

C - 包括循环维持及出血控制

D - 残疾评估:神经系统状况

E - 暴露/环境控制:将病人衣服完全脱去,但要避免低体温

中心体温:下丘脑控制的深层体温,它不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它代表一个生理学概念而非解剖学位置,直肠和鼓膜的温度相对接近中心体温,大脚趾温度与中心体温之差是监测血流灌注的指标,可以评价外周循环状态。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阶段和治疗原则

1、第一阶段:活动性出血期(从受伤到手术止血,约8小时),急性失血/失液。

治疗原则:主张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比例 2.5:1,不主张用高渗盐溶液、全血及过多的胶体溶液复苏。

2、第二阶段: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历时1~3天),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出现全身水肿。

治疗原则:在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下,积极复苏,维持机体有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不主张输注过多的胶体溶液,特别是白蛋白;不主张大量用利尿剂,出现少尿无尿关键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3、第三阶段:血管再充盈期,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大量组织间液回流入血管内。

治疗原则:减慢输液速度,减少输液量。同时在心、肺功能监护下可使用利尿剂。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治疗目标,EGDT

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是指一旦临床诊断严重脓毒症合并组织灌注不足,应尽快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并在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最初6小时内达到以下目标: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9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尿量>0.5 ml/(kg·h);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氧饱和度(SCVO2)≥70%

急诊医学--重点-总结讲解学习

急诊重点总结 绪论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症、儿科急诊、火灾救援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 在起科学范畴中。 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的 疾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 伤害给与迅速的内、外及精神心理救助。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1)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国际目标为5-10分钟),现场抢救时间,转运效果。 (2)院前急救效果 (3)院前急救需求 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种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 急诊分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要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5-10分钟内(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30分钟内(4)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30分-1小时(5)非急诊患者(non-emergency patient) 要严密监护的危重患者: (1)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2)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 (3)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再住院治疗(4)其他专科难以收入院的危重患者 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特点: (1)变化急骤、时间性强。 (2)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病谱广泛、多科交叉 (4)抢救工作难度高、涉及面广 (5)急危重病人的诊治风险大、社会责任重 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 最常见的致病菌:G-菌 SIRS(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诊断标准:

急诊医学考试试题答案

急诊医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B)100次/分;(C)120次/分;(D) 60-80次/分 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B)15:2;(C)30:1;(D)15:1 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 (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5.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B)300J;(C)360J;(D)150J 6.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7.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 8.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9.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 (A)12-20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6-12次/分10. 女性,24岁,误服敌敌畏10ml半小时后昏迷来院,诊断急性有机磷中毒。 下列哪项属烟碱样症状:( B ) A. 多汗; B. 肌纤维束颤动; C. 瞳孔缩小; D. 流涎; E. 肺水肿。 11. 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使用时间:( D ) A. 1~3d; B. 3~5d; C. 5~7d; D.根据中毒程度、症状好转及酶活力恢复情况使用。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生肺水肿的治疗:( D ) A. 西地兰; B. 速尿; C. 甲强龙; D. 阿托品。 13. 以下哪项不是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见并发症:( D ) A. 休克; B. 呼吸衰竭; C. 脑水肿; D. 急性心肌梗死。 14.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约在:( B ) A. 10%~30%; B. 30%~50%; C. 50%~70%; D. 5%~10% 15. 百草枯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为:( A ) A. 进行性肺纤维化; B. 急性肾功能衰竭; C.中毒性肝损害; D.中毒性心肌炎。 16. 关于呋喃丹中毒,禁用:( B ) A. 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 肟类复能剂; C. 阿托品;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17.院前急救处理病人时遵循从(B)的顺序最为可靠。 A躯干到四肢;B头到脚; C哪里出血先处理哪里;D个人习惯 18.由于固定韧带的牵拉,下列哪个器官的损伤很常见。(C) A肺脏;B胆囊;C脾脏;D阑尾

急诊医学知识题库(附答案)

急诊医学及护理使用止血带紧急止血错误的是 A扎在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处 B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出血停止为度 C需垫以衬垫且须垫平 D做明显标记 E持续止血避免放松(E)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缩短,连续使用最长不超过 A1h B2h C3h D4h E5h(E) 2005心肺复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100次/分 B100次/分 C120次/分 D60-80次/分(B) 2005心肺复指南中单或双人复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30:2 B15:2 C30:1

D15:1(A) 2005心肺复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A) 成人心肺复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2-3cm C4-5cm D6-7cm(C) 在成人心肺复中,潮气量大小为 A500-600ml B600-700ml C400-500ml D800-1000ml(A)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A) 在成人心肺复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

A6-8次/分 B10-12次/分 C16-20次/分 D12-15次/分(B) 成人心肺复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A5秒 B3秒 C10秒 D2秒(D)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 B300J C360J D150J(C)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C) 成人心肺复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急诊医学考试重点整理.(精选)

急诊医学考试重点整理 急救医学是专门研究急危重症突发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过程中的相关临床变化规律及使用必要手段、仪器设备实施紧急综合救治与预防病情进展,对生命给予有效延续支持,为后续治疗提供可能的一门新兴学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ICU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组建起来的一种急救医学模式,三者分工明确、关系密切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为急危重症患者铺高了一条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含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 心脏骤停: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全身血液循环即刻中断,进而导致呼吸停止、脑功能丧失的一种濒临死亡的状态。 心脏骤停的诱因: 原发于心脏因素引起的心脏骤停:冠状动脉疾病,约占75-80%的由此所致;各种心肌炎和心肌病;心室肥厚;电生理异常;手术或诊疗操作意外;其他如各种先心病等因素。 继发于心脏外因素引起的心脏骤停:严重的呼吸功能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大失血和严重休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雷击;麻醉和手术意外;其他如胆绞痛等因素。 心脏骤停诊断:意识突然丧失,伴有或不伴有抽搐;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搏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肺脑复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现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LS/ACLS)、后续生命支持(PLS

—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 1、心脏骤停的“三联征”包括:( A、 B 、 C ) A、突然意识丧失 B、呼吸停止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全身抽搐 E、瞳孔散大 2、判断心脏骤停的主要条件:( A、 C ) A、突然意识丧失 B、呼吸停止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全身抽搐 E、瞳孔散大 3、心肺复苏(CPR)有效的指征包括:( A、B 、C 、D ) A、颈动脉可触到搏动 B、面色由紫绀转红润 C、出现自主呼吸 D、瞳孔由大变小 E、可测到血压 4、关于电除颤,正确的描述有:( A、 B 、 D ) A、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B、除颤每延迟1分钟患者存活率下降7%~10% C、室颤/无脉性室速时,推荐电击3次后再进行CPR D、目前推荐双相波低能量(150~200J)除颤 E、如只有单相波除颤仪,能量选择推荐递增式(200J-300J-360J) 5、心肺复苏的常用药物包括:( A、C 、D )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胺碘酮 E、氯化钙 问答题: 1、简述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临床征象和心电图表现)。 答: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为:①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或紫绀;②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

急诊医学总结 Chapter1 绪论 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急诊: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 (1)院前抢救 (2)医院急诊 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有致命危险危重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3)危重病监护 Chapter2 心肺脑复苏 1.基本概念 (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3)临床死亡: 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 (4)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 (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 (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 (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 / 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等?又称心肺脑复苏/CPCR (8)心脏骤停的时间:发生心脏骤停的即刻至抢救开始之前的时间为心脏骤停的时间? (9)心肺脑复苏的安全时限:系指大脑皮层耐受完全性缺血缺氧的最长时间,而并非心脏能否复跳的时限?一般认为,安全时限为4~6分钟,在此时限内抢救成功,则大部分可无任何后遗症 2.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①突然意识丧失(常伴抽搐);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 ③呼吸短续?呈叹息样,随即停止; ④瞳孔散大; ⑤苍白或紫绀明显,二便失禁?

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1急诊: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 2急诊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危重病医学,复苏医学,灾害学,急性中毒学,创伤学,急诊医学管理学等逐步发展,共同组成了现代急诊医学。 3院前急救: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4反应时间: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失去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5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专科型ICU:专科建设的衍生和发展,是英语专科建设医院或者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科。收治某一专业分为内的危重患者。 综合性ICU:跨学科,面向全院的监护病房,其任务是收治多科为重患者,适应绝大多数医院。 7院内获得性感染:入院前无感染,入院后48~7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常见获得性肺炎,血源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外科感染等等。 8心肺脑复苏术:心跳呼吸骤停后,是自主心脏和自主呼吸得以恢复并积极保护脑功能的急救技术。 9生存链:用来描述VF所致SCA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或者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120。早期由目击者进行CPR,早期进行电击除颤,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10黄金时间:发生伤病后的前四分钟。 11休克:是集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显着下降,不能维持机体脏器与组织的正常灌注,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危急重症。12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综合症,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等,广义上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极度衰减退,心室充盈或者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多重要脏器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症。 精神源性休克:即神经原性休克或者中枢循环衰竭,是指由于强烈的神经刺激如创伤,剧烈疼痛等,引起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释放增加,或者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高位麻醉或者脊髓损伤交感神经传出通路被阻断,最终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大量血瘀滞于扩张的血管中,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13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等之后,同时或者序贯性发生两个或者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14 SIRS(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当机体经受打击后,发生全身性自我破坏性炎性反应过程。 15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肺外或者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以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是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类型,也是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发展结局。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精心整理

总论: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 :是一种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地送到危重病人身边或发病现场,经初步诊治处理,维护其 基础生命然后,安全转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的有效手段。 内容: 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救。 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 目的: ①尽快的现场急救; ②稳定患者尽快转运。 院前急救时间:①急救反应时间( 5-10min ); ②现场抢救时间; ③转运时间。 急诊病情分类(分诊):①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立即抢救) ; ②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5-10m 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 ③暂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 (30m ); ④普通急诊患者 (30m-1h ); ⑤非急诊患者。 处理原则:救人治病 ①首先判断是否有危及生命的情况; ②稳定生命体征,重病优先; ③综合分析,侧重功能; ④选择适当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⑤治疗后合理再评估; ⑥通力协作。 心肺脑复苏: 三要素: 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复苏首选) 、电除颤 心脏性猝死: 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 1h 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肺复苏:流程为早期识别呼救-早期 CP2早期电除颤(接到求救后5min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内容为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药物。 目的 是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呼吸。 生命链: ①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的高级生命支持; ⑤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跳骤停】 :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其次为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 PEA 。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BLS 】: 内容:CABD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 胸外按压:①部位(胸骨下1/3处); ②手法(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幅度 4-5cm ,频率100次/分); ③比例(按 压/通气=30:2, 5组 2min ) 电除颤:①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速、无法诊断但不排除室颤室速) ; ②能量选择(室颤-单相 波360J ,双向波150/200J ;室速-单相波 200J ,双向波150J ) 并发症: ①肋骨骨折; ②气胸; ③心脏压塞; ④腹腔内损伤; ⑤气管内导管位置不当。 【高级生命支持 ACLS 】: 内容:ABCD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循环通道给药、寻找病因。 给药途径: 静脉途径、气管途径(静脉 2~2.5 倍剂量)、骨髓途径。 给药时机:①1-2次CPR+D VT/VF 持续—血管活性药; ②2-3次CPR+D VT/VF 持续—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选择: ①肾上腺素 适应症心搏骤停(室颤、无脉室速、心搏停止、无脉电活动) 、过敏性休克、重症支气管哮 喘; ②多巴胺; ③血管加压素 适应症心搏骤停(心搏停止、无脉电活动、电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速) 、血管扩 张性休克、肺咯血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④胺碘酮 适应症 顽固性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急性心梗半单形性室速、心 搏骤停伴室颤或室速。 剂量首次300mg,维持1-1.5mg/min ; ⑤阿托品(不推荐)。 【预后】: 有效指标:①瞳孔(有大变小); ②面色(紫绀转红润); ③大动脉搏动(按压/搏动=1:1,BP60/40左右); ④ 神志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 终止标准(脑死亡):①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②脑干反射消失(对光、角膜、吞咽、睫毛) ; ③自主呼 吸消失; ④脑电图长期静息; ⑤瞳孔放大固定。 脑复苏: 是指以减轻心脏骤停后全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功能为目标的救治措施。 病生:①脑血流与代谢异常(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 ; ②脑水肿(细胞性ICP 变化小,血管性变化大); ③神经 细胞损伤; ④恢复后可出现 脑微血管无复流现象 (微血管狭窄、血液黏度升高) 原则:①尽快恢复自主循环,缩短无灌注 /低灌注时间; ②维持合适脑代谢; ③中断细胞损伤链级效应,较少神 经细胞损失。 措施:尽快恢复自主循环(CPR 除颤、按压、高级支持)、低灌注和缺氧处理、体温调节(增加细胞内泛素合成,低 温保护32-34 C, 12-24h )、血糖控制、抗癫痫。 ②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③快速除颤; ④有效 最常见 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 VF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 , 原因: 5h 缺氧、高低钾、高低温、酸中毒、低容, 病生: 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 诊断: ①意识突然丧失;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 5t 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心脏栓塞、肺栓塞、中毒 复 苏后综合征 :严重全身系统性缺血后 MOF ) ③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

急诊医学知识题库(附答案)

急诊医学知识题库(附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40题) 1、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 B、100次/分 C、120次/分 D、60-80次/分 2、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 B、15:2 C、30:1 D、15:1 3、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2-3cm C、4-5cm D、6-7cm 5、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A、500-600ml B、600-700ml C、400-500ml D、800-1000ml 6、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 B、8-10次/分 C、10-12次/分 D、12-15次/分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A、5分钟 B、3分钟 C、10分钟 D、2分钟 9、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0、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 B、无脉性室颤 C、室颤 D、电-机械分离 14、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 A、胸外按压 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静脉推注胺碘酮 D、立即除颤 15、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 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16、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B)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约5组心肺复苏(约2分钟)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D、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A、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建立深静脉通道 D、准备电除颤 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急诊医学习试题库

《急诊医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医学得研究范围? (C) A 危重病医学 B 灾难医学 C 流行病学 D 复苏学 E 急诊医疗体系 二、多选题: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得组成包括:(ABC) A 院前急救 B 重症加强病房C急诊科D手术室E 航空救援中心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得主要参与人员包括:(ABDE) A 急救医护人员BICU得医护人员C 现场得群众D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E 第一目击者 三、填空题: 1.()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得医学学科。(1979) 四、名词解释: 1。急诊医学:急诊医学就是现代医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许多边缘学科相结合得一门独立得综合性学科,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它包括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灾害医学与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 五、简答题: 1.高效得院前急救应具备得基本条件? (1)健全灵敏得现代化得通讯网络:急救专线120、指挥通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完善得车载电话;(2)布局合理、急救半径较小得急救网络(三级急救网络);(3)业务素质良好得医技 人员;(4)性能良好得救护车、急救器材、设备与配备合理得药品。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哪几部分组成? EMSS组成: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ICU急救。 第二章现场急救原则 一、单选题: 1、以下哪项不就是院前急救得措施?(C) A 心肺复苏B气管插管C 骨折复位D止痛E搬运 2.有关包扎得叙述,错误得就是:(D) A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要触及伤口 B 包扎松紧要适宜C 包扎时要保持伤员体位舒适D包扎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注意露出肢体末端E 包扎时应在肢体得外侧面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 3。应用止血带时错误得方法就是:(C) A止血带应扎在伤口得近心端,并应尽量靠近伤口B 前臂与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C上臂扎止血带时,应扎在中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D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应加衬垫,以免损伤皮肤E 凡就是上止血带得伤员必须作标记,记上使用止血带日期、时间与部位并挂在醒目得部位,便于观察 4.现场伤员急救得颜色标记不包括哪个?(D)

急救医学考试重点

09临床C班急救医学考试复习重点 整理:成玄璇 声明:以下内容为老师最后一次课强调之内容,请各位务必认真复习! ▲CPR基本操作过程: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启动紧急医疗系统,准备除颤器、摆放体位、 开放气道、判断呼吸、人工呼吸、判断循环征象、胸外按压、复检(检查呼吸、颈动脉搏动、四肢、眼球、咳嗽等)。 ▲CPR中常见基本数字: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3处,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不少于100 次 /mins按压深度至少5cm,目前推荐使用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 的CPR,时间大致2mins。(P239-240) ▲抢救顺序:C-A-B,即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宀Airway保持呼吸顺畅宀Breathing 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上出选择题可能性大) ▲创伤急救搬运原则:必须在原地检伤、包轧止血及简单固定后再搬运,凡怀疑有脊柱、脊 髓损伤者,搬运前先固定,搬动时将伤者身体以长轴方向拖动,不可以从侧面横向拖动。 (P258) ▲开放性骨折急救和搬运: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1-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 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这也是开放性骨折急救措施;开放性骨折急救骨盆骨 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运时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 ▲创伤常用技术:现场心肺复苏;止血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法、钳夹止血法;包扎有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螺旋包扎、“ 8 ”字包扎、回返包扎)、 三角巾包扎法、便捷材料包扎;徒手搬运方法有扶行法、背负法、拖行法、轿杠式、双人拉车式。(P253-258) ▲脊柱损伤搬运: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 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 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原位固定伤员,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绝不可用帆布软担架抬运伤员。 两人或三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地将伤员托起,平放在硬板或 门板担架上。绝不可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不一致搬动。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弓I。躺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两侧加以固定。 脊柱骨折伤员搬运:骨折的脊椎骨容易损伤脊髓,不能活动和负重。 病人有胸、腰椎骨折时,应使病人取俯卧位,胸部稍微垫高。 要观察伤情,要牵拉取直,要同轴翻身,要硬板固定!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急诊医学第五集)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急诊医学第五集) 祝您考试成功! 一、A1型题(最佳回答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答案) 1、严重创伤性休克后,首先应预防的是:( A ) A.感染 B.输血并发症 C.急性心力衰竭 D.肠麻痹 E.ARDS 2、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为:( B ) A.激动丘脑内侧的阿片受体 B.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二氧化碳张力的敏感性 C.激动中枢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D.激动脑干的阿片受体 E.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3、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降低的因素是:( B ) A.部分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B.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C.阈电位绝对值增大 D.4期自动除极速度增大 E.心肌细胞直径增粗 4、休克患者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B ) 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5、胸膜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常因为:( E ) A.肋骨骨折 B.张力性气胸 C.心脏损伤 D.开放性气胸 E.血胸 6、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正中神经损伤,会发生下列哪种畸形:( C ) A.杵状指 B.垂腕 C.猿手畸形 D.银叉畸形 E.枪刺刀畸形 7、下列关于高血压所致靶器官并发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血压急剧升高可形成脑部小动脉的微动脉瘤 B.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在血压降低后可逆转 C.高血压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之一 D.长期持久性高血压可致进行性肾硬化 E.严重高血压可并发主动脉夹层 8、休克患者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低提示( A ) A.血容量严重不足 B.严重酸中毒 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D.心功能不全 E.血容量不足 9、下列患者对氧疗效果最好的是:( D )

急诊医学试题及答案

急诊医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心脏骤停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 2.急诊医学的范畴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病 医学。 3、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徒手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的 频率为≥100次/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为30:2 ,深度为≥ 5 cm,按压后:胸廓应充分回弹,每次吹气时间至少1秒进行人工呼吸。2010心肺复苏程序重大变化C-A-B代替A-B-C ,胸外按压优先,肾上腺素用法为每次 1mg 静脉推注,每 3 分钟一次。 4、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 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血压降低,是休克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迅速改善组织灌注,恢复细胞氧供,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休克恶化时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5、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出现“阿托品化”的表现有瞳孔扩 大,不再缩小、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 肺部罗音消失和心率加快 100次/分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轻度烦躁不安体温轻度升高(37.5~38℃) 。

6、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竭典型表现,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咳大量泡沫样血痰,两肺布满湿啰音,血压可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7、急性主动脉夹层降压治疗要点:血压降低到正常偏低水平即 90-110/60-70mmHg。 8、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是上消化道出血吗?、出了多少血?、出血停止了吗?、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 9、窒息是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垂体后叶素是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咯血的常用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我国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体一位的发展模式。 2.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商品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3. 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大于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大于400ml 4.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医学重点总结

急诊医学重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诊重点总结 绪论 急诊医学 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症、儿科急诊、火灾救援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起科学范畴中。 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与迅速的内、外及精神心理救助。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1)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国际目标为5-10分钟),现场抢救时间,转运效果。 (2)院前急救效果 (3)院前急救需求 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种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 急诊分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要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5-10分钟内(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30分钟内(4)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30分-1小时(5)非急诊患者(non-emergency patient) 要严密监护的危重患者: (1)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2)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 (3)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再住院治疗(4)其他专科难以收入院的危重患者 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特点: (1)变化急骤、时间性强。 (2)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病谱广泛、多科交叉 (4)抢救工作难度高、涉及面广 (5)急危重病人的诊治风险大、社会责任重 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 最常见的致病菌:G-菌 SIRS(全身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诊断标准:

急诊医学试题库完整

急诊理论考核题库(200题) A型选择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A.48 小时内B.24 小时内C.12 小时内D.8 小时内E.4-6 小时内 2.下列哪一种临床类型不是毒蕈中毒的类型 A.胃肠炎型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D.溶血型E.肾坏死型 3.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A.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B.洗胃 C.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D.激素的应用E.利尿药物的应用 4.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积极应用免疫抑制剂,色甘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 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激素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动脉血气变化为A.Pa02下降,PaC0 2升高B.Pa02正常,PaC02升高 C.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D.Pa02升高,PaC02降低或正常E.Pa02正常,PaC02降低 6.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药物A.呋塞米 B.吗啡或度冷丁C.氨茶碱 D.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E.肾上腺素 7.对重度哮喘伴心动过速的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吸氧 B.氨茶碱静注C.地塞米松静注D.心得安静注E.抗生素 8.重度哮喘患者,经静滴氨茶碱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10小时后病情仍不缓解,伴大汗,双肺呼吸音极低,心率131次/分,该病人下一步治疗用药应选择A.色甘酸二钠抗过敏治疗B.气雾剂吸入 C.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充分的补液D.选择广谱抗生素E.西地兰静注 9.患者20岁,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持续5小时,静注氨茶碱无效。查体:满肺哮鸣音,有肺气肿征,心率130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压14.6/9.31kPa,紧急处理可用 A.西地兰静脉推注B.呋塞米静脉推注C.吗啡皮下注射 D.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E.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10.肺结核小量咯血(痰中带血丝)的处理是A.可待因0.03g B.10%葡萄糖酸钙10mL C.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D.6-氨基己酸4-6g E.脑垂体后叶素5-l0U 11.肺结核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 健侧卧位C.坐位D.俯卧位E.仰卧位 12.患者女性,24岁。大量胸水,呼吸困难,穿刺抽液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应给予哪项处理A.氨茶碱+葡萄糖静脉滴注B.西地兰0.4mg 缓慢静脉推注C.平卧,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D.立即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E.静脉快速滴注升压药物 13.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A.自发性气胸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异物或梗阻E.阻塞性肺气肿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至十章 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的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专科急诊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 发热分度:1、低热:37.3—38℃ 2、中度发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昏迷:人体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的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__ 特征】 深昏迷【临床表现】:所有反射(脑干反射、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有自主呼吸,但节律可不规则,多半有通气不足。 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多见于:自发性气胸、肺水肿、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伴有哮喘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颅内压增高三大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梗阻性腹痛临床基本特点: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排泄障碍 呕吐12小时前吃进的食物【隔夜宿食】提示:幽门梗阻 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 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最好【什么时候最好】 即使超过6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残留于胃内,多数情况下仍需洗胃 对吞服腐蚀性毒物的患者,洗胃可引起消化道穿孔,一般不宜采用【哪些人不能】 对昏迷、惊厥患者洗胃时应注意呼吸道保护,避免发生误吸【注意】 金属中毒解毒药: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临床表现】: 一、毒蕈碱样症状 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脏器平滑肌痉挛及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二、烟碱样症状

急诊医学知识题库(附答案)

急诊医学及护理 使用止血带紧急止血错误的是 A扎在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处 B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出血停止为度 C需垫以衬垫且须垫平 D做明显标记 E持续止血避免放松(E)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缩短,连续使用最长不超过 A1h B2h C3h D4h E5h(E)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100次/分 B100次/分 C120次/分 D60-80次/分(B)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30:2 B15:2 C30:1

D15:1(A)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A)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2-3cm C4-5cm D6-7cm(C)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500-600ml B600-700ml C400-500ml D800-1000ml(A)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A)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

A6-8次/分 B10-12次/分 C16-20次/分 D12-15次/分(B)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A5秒 B3秒 C10秒 D2秒(D)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 B300J C360J D150J(C)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C)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急诊医学试题

急诊医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多发性创伤: 在同一致病因素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2、基本生命支持: 包括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4个方面。 二、是非题 1、误服强碱的急诊处理是:立即大量清水洗胃,同时积极.保护食管、胃 肠黏膜,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瘢痕形成。 ( ) 正确答案:错 2、电击伤创面的最突出特点为皮肤的创面很小,而皮肤下的深度组织损伤 却很广泛。() 正确答案:对 3、淡水淹溺主要导致血液容量增加,腹胀,脑水肿,而对肺的损伤小。( ) 正确答案:错 4、热射病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的最严重类型,中心体温多达40-42摄 氏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对 5、引起休克的病因各有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是相同。() 正确答案:对 三.单选题 1、休克早期的表现应除外: (E) A、皮肤苍白 B、呼吸加快 C、烦躁不安 D、脉压小于20毫米汞柱 E、恶心、呕吐 2、对于创伤病人,美国Freeland等建议,急诊医师应牢记“CRASH PLAN” 检查方法,其中S代表:() A、气道 B、腹部 C、脊柱 D、头颅 3、危重伤员的伤员标记卡为:( C) A、黑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4、多发伤诊断时首先考虑:() A、病史的采集 B、全身系统物理检查 C、必要的特殊检查 D、立即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E、患者的精神状况 正确答案:D 5、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 ( ) A、应用缩血管药 B、使用强心剂 C、使用扩血管药

D、快速补充血容量 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D 6、蛇咬伤的急救处理包括() A、伤口处理 B、局部解毒 C、抗蛇毒血清 D、中医中药治疗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7、心脏按压时: A、手掌的正确部位是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B、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以上 C、按压频率最少100次/分 D、确保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8、以下复苏理论正确的是: A、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颤动 B、脑是人体中最易受缺血损伤的重要器官 C、心肺复苏时,如患者有颈椎损伤应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 D、徒手心肺复苏的顺序应为:C——A——B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9、以下急救方法错误的是: A、低温疗法是目前唯一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有效的脑保护措施 B、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应从1mg开始,逐渐增大使用剂量 C、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为有效地方法 D、单人遇到溺水或窒息引起的心脏骤停,应先做5组CPR,再拨打电话 求救 正确答案:B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A、15:1 B、15:2 C、30:1 D、30:2 正确答案:D 四、问答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