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_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_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 Page 1-----------------------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年 第 24 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TUS Vol.24 No.5 2009 379~382

● 成果报告 Original Articles

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蔡仲林 1,汤立许 2

摘要:文化影响力是衡量和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以软实力为切入点,强调了软实力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在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

争和博弈下,武术文化传播的意义,着重剖析了武术文化传播的各种障碍。即武术文化穿透力障碍是过于抽象的武术深层文化;武术文化渗透力障

碍是重自我修炼,轻向外传播;武术文化认同力障碍是重领会、轻实证;武术文化形象力障碍是重礼仪、轻细节;武术文化创造力障碍是重传统、轻创

新;武术文化先导力障碍是重正宗、轻现代。这些思想和理论导致 了武术发展过程更多地体现“教条的、保守的、泥古的”成分占据主要地位,形成了

“对传统的盲从,对古贤的遵循”。通过梳理和识别武术文化传播障碍要素,以期在武术文化传播中更凸显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武术文化;传播障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5- 0000 (2009)05- 0379- 04
G 80-05 A

Barrier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Wushu Culture: View of Cultural Soft Power

1 2
CAI Zhonglin , TANG Lixu

(1.School of P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2.Dept. of Wushu,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gzhou
51005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influe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measuring and demonstrating a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Proceeding from soft power, this paper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various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of wushu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cultures competion.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tural

penetration is that the culture of wushu is abstract;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tural identity is that insight is more valued than data;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

tural expression is that etiquette is more stressed than details;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tural infiltration is that self cultivation is more emphasized than out-

ward communication;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tural creativity is that tradition is preferred to creation; the barrier to wushu cultural pioneering is that ortho-

doxy comes before modernity. Influenced by all these ideas and theories, wushu development predominantly features "dogmatic, conservative, and unchang-

ing", and "following tradit

ion blindly and obedience to ancient saints". The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rriers to wushu communica-

tion, is intended to foreground wushu's influence and charm, and contribute to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Key words: cultural soft power; wushu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

文化影响力是衡量和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于华夏文明大地上的武术,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枝奇葩,一直以

2006 年 5 月,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最具 来都备受关注,被称为“国术”、“国粹”、“优秀文化遗产”等,也不

有文化影响力的一些国家文化及其形象符号,其中代表中国的文 可避免地在这场文化变革中受到冲击和碰撞。今天被列入世界最
化形象主要有: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 有影响力形象符号,是一大幸事,但我们不能以此而沾沾自喜,而

兵法、兵马俑、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针灸、中国 更应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来看今天的武术国际传播。我

[1]
烹饪等 。由此可以看出,外国人眼里的功夫和少林寺,是典型中国 们再不能以“国粹”、“优秀文化遗产”、“国术”等华丽辞藻自居,更

文化形象代表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 不能固步自封,功能肢解,人文失落、模糊不清地随波逐流、任其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发展,否则武术在新世纪必将淡出历史舞台,更不用说是国家最

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 具有影响力的符号。以此为鉴,本文以软实力为切入点,探索武术

[2]
望。”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 文化传播的障碍,以期为武术的传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不仅是历史赋予
1 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博弈
我们的重要使命,而且还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交汇融合的发 1.1 “软实力”的概念
展趋势下,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民

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诞生 20 世纪 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首创“软实力”

收稿日期:2009- 05- 06 ;修回日期:2009- 06- 25 ;录用日期:2009- 06- 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项目编号:09BTY036)

作者简介:蔡仲林(1953-),男,湖北武汉人,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教授。

作者单位:1. 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武汉 430062 ;2.广州体育学院 武术系,广州 510050。

----------------------- Page 2-----------------------

380 Journal of TUS Vol.24 No.5 2009 2009 年 第 24 卷 第 5 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3]
( )概念 ,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按 西方文化追求极限的体育观的有益补充。
Soft Power
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 “功夫”、“少林寺”已成为中国形象的代名词。外国人最熟悉
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 的太极拳就是中国功夫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天人合一”为拳

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 理理念,充分表现了中 国功夫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
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 展上的高度和谐姿态。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

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 ·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 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建立
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出 在征服与被征服关系上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共生 、共

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世纪之初的中国提出了“和平崛 存、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追求生态和谐的自然观,能十分
起”的发展战略,后来又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外交”、“和谐 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观,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
世界”的理念,这些都体现了对软实力的重视[4] 。这种局面一方 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太极拳更是体现

面反映了人们对“软实力”重要意义的理解与体悟 ,另一方面也 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在

预示着“软实力”研究所承载的普遍价值。 文化交往中也显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

社会”的理念,这
1.2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与博弈 种理念恰恰是对付威胁论的一个有效手段,这种方式赢得更多

[6]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 的国际认同和尊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以至于太极拳在不
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 同国度、不同文化场域中,能迅速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并传播到
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远超出了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单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 位 122 个会员国的数目。不可否认的是武术文化确实有其他文
调的那样: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化不具有的功能 、价值和优势,但除了太极拳有一定优势以外,

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如今各国都把 大部分武术文化还处于在生存夹缝中挣扎,甚至有些传统武术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 文化符号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消失。一直以“国粹”、“优秀文化遗
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 产”、“ 国术”等赋予的中华武术,今天落到 70%学校没有开设武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 术课的地步[7] ,我们不得不需要再次从武术自身进行全面审视 。

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 ,又在“文化经济 如果我们还是以此来抱残守缺,还是以此来蒙蔽自己,那么我们

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 。韩国服装 、韩国电视连续剧 、 作为学武之人将有愧于历史,有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当前

韩国歌舞、韩国跆拳道被称为“韩流”广泛向世界传播 。 日本动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这对于武
画和音乐,颇受中国青少年的追逐。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迪 术文化国际传播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极佳机遇 ,对此,我们应

斯尼、好莱坞电影以及 NBA 已经席卷全球。 该认真地、深刻地剖析武术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为武术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传播冲破各式各样的社会藩

文化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篱,使得大量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进入,压缩了
3 武术文化传播障碍
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大量文化产品的涌入,抢

占了中国的文化市场,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形成了 3.1 过于抽象的深层文化———武术文化穿透力障碍
巨大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不论是出于对我国 13 亿人口这样 文化有各种层面,有器物的层面,有制度的层面,有行为的

一个巨大市场的利益诱惑,还是出于抑制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 层面,还有思想和心灵的层面 。其中表层文化如生产工具、物化

形态的考虑,不惜代价地发起了对中国文化市场的渗透,特别是 技术穿透力较强,易于传播、渗透;深层文化如思维方式、价值观

以电影、电视、音像、娱乐 、软件、体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向 念、心理潜意识穿透力较弱,难于传播。武术的深层文化体现在

各个层次的消费者发动了全方位的渗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 武术哲学内涵、武术的思维方式以及武术的价值观念,它属于一
经济研究所黄仁伟研究员指出:“作为后起的大国,中国与发达 种精神的、潜意识的,并需要借助思维方式 、生活经验和传统文

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 化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 、理解,才能有所感悟,因而是费解的,

[5]
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 特别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精神思想,如果不费一番力气
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 去研究,是难以理清它的内核和本质,由此可知,武术文化的社

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 会穿透力较弱,这也正是武术文化传播障碍要素之一。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 我们都知道中华武术是以儒家 、道家 、佛家、兵家、墨家、法

群众的文化权益。 家、医家的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道家本体论思
想被吸收为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如中华武术各门各派拳技的
2 武术文化传播的意义
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

理”,实质就是道家的“道”。兵家的《孙
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身,并具有健身 、防身、修身 、养性、 子兵法》作为武术的战略战术的指导思想。“阴阳”、“八卦”、“五
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华武术,不仅体现了健身理念,更重要 行”等学说成为武术技击理论的源泉,仅以动静这一阴阳范畴为
的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宇宙观、世界观。它表 例而论,阴阳互根,无阴则无阳,无阳则无阴,所以,无动则无所谓

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 静、无静则无所谓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动中有静,静中有

竞技观,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 动。阳盛阴衰阳发,阴盛阳衰阳发,于是,动极生静,静极生动。没
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它是对西方国家、 有只动不静的拳术,也没有只静不动的拳术。这就形成了各派拳

----------------------- Page 3-----------------------

蔡仲林等 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 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 Journal of T US Vol.24 No.5 2009 381

种的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种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 3.3 重礼仪、轻细节———武术文化形象力障碍

化。我们知道中国武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理论,使其具有 儒家的先师孔子主要以传统礼制来治理社会,即是以 “先
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是,作为通俗的文化应该有通俗语言来表达, 王”的礼法来规范和引导社会的行为举止。儒家提供的礼的内

武术的抽象理论不仅让国外人糊涂,就连国内的、甚至是练了多 涵十分丰富,但核心是严格区分尊卑等级。“仁术”理念,更加体

[9]
年武术的爱好者也是满脸困惑。 世纪 年代李小龙电影在西 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系统和等级观念 。在这种
20 70
方观众中造就的“功夫片热”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李小龙电影 伦理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武术被视作培养人的礼仪和修身手段

的精神内核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轻松地契合了全球的广大观 这一知行范畴。不主张公平竞争,不鼓励取胜,提倡谦让的君子


[10]
众。但是李小龙功夫片成功实现全球化传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精神,讲究恰到好处,追求含蓄,有节制而留有余地 。但作为一
就是其表达形态的简单易读。通俗的国际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促 种民族文化,不可忽视表现形式。我们经常看到从着装和礼仪上

成全球观众认识了李小龙这样一张中国人面孔,潜移默化地部分 体现体育项目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无论

[1]
接受了内涵于影片中的中国文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从礼仪到服装都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中华武术中的抱拳

百姓家”。传播的内容应当是重叙事而非强化理论的,重感悟而非 礼是武术的传统礼节,它是武术比赛、武术交流中一种规范文
强调灌输的,重生活而非学术表达的,重朴素而非刻意诗化的,重 化,并依附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谦虚礼让、尊敬师长、永不称霸

远播而非画地为牢的文化载体。而我们因为历史的厚重使文化越 等。但是我们总是看到在武术比赛中,有许多不规范、不利于民
来越深重,如此下去恐怕民族飞翔的翅膀就有承载不动的那一 族品牌形成的一些现象和因素,如武术标识、武术服装、武术仪
天,使民族文化沉寂成书馆的摆设。当文化滤去了历史的沧桑和 式[10] ;迄今为止,在武术系统中未有统一的形象标识,统一的标

传承的沉重,体现出一种平民思想和民主意识,相信传统文化的 识是武术能够使人们快速识别的方式之一,也是武术最重要的

[1]
传播就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 形象基础特征,它如同商品的商标,应该像商品的商标一样非常

3.2 过于注重自我修炼的武术观———武术文化渗透力障碍 醒目,让人们很容易去识别,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武术各种

软实力竞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 。在 仪式也应该规范化,如武术比赛的宣传理念、武术比赛中统一的
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 歌曲、武术比赛的开幕式、闭幕式的统一仪式等。而深受儒家思
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9 年 2 月在英国 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在他们传统的柔道和跆拳

道的练习及比

剑桥大学发表的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提到: 赛中,有严格的规矩。 日、韩两国的武道在激烈的对抗中能保持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 、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 彬彬有礼的行为规范,是值得推崇的。武术的礼节本来就很简略

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 多元 了,然而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些运动员连简单的礼节都不遵守,
共存 。” 规程中也没有制约条款。其中在武术比赛设计环节中,如武术比

中国武术受陈旧自我修炼观念的束缚,使如此博大精深的 赛服装的设计,赛场四周广告的设计,武术比赛的音乐等等,其

艳丽奇葩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字化时代已黯然失色,已 民族风格设计还远远不够,虽然是很小的环节,但却恰恰是搭载

远离了现代时尚生活 。人们习惯上认为,武术只是自我修炼的 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对人的修身和道德教化功能具

一种手段,“拳打卧牛之地”,武术运动只是闲来时扭扭胳膊,动 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凸显武术软实力的最佳载体。我们都知道

动腿的“土把式”。传统武术则追求长期的修炼 ,修炼十几年甚 在看足球世界杯时,一提起黄色就知道是巴西,一提到蓝色就知
至几十年方能表现出一定功夫,因而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 道是意大利,一提到橙色就知道是荷兰,颜色符号已成为民族的

它逐步成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一种高级活动。特别是一些老 象征或一种足球文化的象征。武术应该在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拳师以追求自身修为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惟一目的,他 中汲取营养,至少有几个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让观众能感觉

们认为武术的最高境界便是一种“和谐”,一种“中庸式”的平衡。 到强烈的民族气息。

人们幻想着武术曾经的辉煌,但始终对武术内涵的东方文化之 3.4 重领会、轻实证———武术文化认同力障碍
根脉把握不准。当前武术的功能与价值的发挥并没有迎合时代 认同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拒绝一种

发展特征。丰富的健身手段、多样的娱乐方式,使现代的国人对 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如果

不解决认同的问
本土文化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厌倦心理,而将国人对新鲜事物的 题,文化之路就不可能走得太远[11] 。没有相似性就没有认同,因

追求推向了极度的高峰[8] 。当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 为认同部分地是通过承认把人结合在一起的公共纽带和共享经

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 历获得的。同样,没有差异也就没有认同,因为太多的相同性会

的视线。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武术,此时其最有创造力 通过破环它的独一无二的性质和与众不同的特性而使认同黯然
和潜在价值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体育精神[8] 。和中华 失色。如此,认同是通过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之间走钢丝来获得和
武术极其相似的跆拳道,依靠积极向外传播的对策,赢得诸多国 维持的[12] 。在重农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人文

家青少年的认同和喜爱。纵观我国武术传播的历程,武术的国 积淀极为丰富。思维方式上讲究非逻辑的“由臆达悟”程式,注重

际化传播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单凭这一点就不能与跆拳道 “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外修内炼”,“刚柔相济”,“以意击

相比 。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曾明确指 出:“武术要发展, 人”,“善战不怒”,“以静制动”的技艺整体观念;理念上重精神,
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决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的观念思考问题 。 重武尚德,师徒亲情,派别门第,人文修养等,致使武术始终趋于

[9]
应该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考虑武术问题,否则,武术工作不仅很难 安宁、怠情,囿于切身的利益,缺乏对科学的完善 。也可以说它

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 。”可见,狭隘的武术自我修炼观念 是依靠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尤其是宗教思想、中国哲学影响发展
严重阻碍武术文化传播的步伐。 的。它往往以“意”、“气”的概念来解释武术现象,缺乏理性,而多

----------------------- Page 4-----------------------

382 Journal of TUS Vol.24 No.5 2009 2009 年 第 24 卷 第 5 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于经验性。中国武术的“由臆达悟”的思维程式,从认识论的角 挡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当外来

文化抵挡不住的时候,就不免陷入
度来论,臆是指远思神会,达意的认识过程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 “被拖着走的”被动境地[14] 。在这个多元的利益格局中,中国武术

谈,则是指象征性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性的理解与直觉式的 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符号,随着农耕文化生态的消失,其内涵与形

领悟,它主要通过直观的表象去联想 、迁移,最终达到由意而启 式开始被剥离。传统武术泥古不化的传统感成为武术发展前进
悟的目的[9] 。中国武术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直观领悟中去把 的包袱。我们熟知的跆拳道,它们自 1972 年至今,跆拳道比赛规

握某些由概念、言辞不能表述的意蕴。武术的练习也正是由实 则进行了 12 次重大修改,每一次的新规则都促使技术的进一步

践体验中去意会它的一招一式,引出对理论的启悟 。其中意会 创新、提高,最大限度地表现技术能力 ,使每一场都能达到理想

仅仅是手段,而启悟才是认识的目的。注重“气”的思想,中国武 化的境地;针对奥运项目进行积极改革,在传统的跆拳道基础上
术在实践过程中要求精 、气、神的配合,认为武术的功架和招式 突出竞技跆拳道的腿法特点,对传统跆拳道的技术进行限制。同

是“气”的运动,以气发力,“气”可以渗透到每个攻防技术之中, 时以安全为考虑,去掉了其致残致伤的动作,成为以“玩”、“游
所以也无需力的概念,更无需去认识武术是机体的机械运动、肌 戏”为特点的符合奥林匹克要求的项目;十级九段的制定非常明

体的位移等力学知识。这样,武术在“气”的思想指导下,什么引 了、清楚、简洁。品、段、级的设定及年龄的分段符合事实规律,面
力、惯性、质点、加速度等概念知识来解释武术运动现象实在很 向度广,老少皆宜;从白带到黑带,不同的级、段有不同的腰带颜

少,结果导致武术只是产生了感应式的哲学理论,不求知性,又 色,便于明了地区分对手的水平,而且更能鼓励练习者积极练
不能说明现象的具体规律 ,而笼统地把功法归纳为“外练筋骨 习,晋升更高级别;在考级过程中,内容全面,打练结合,以达到

[9] [15]
力,内练一口气”。精、气、神是武术理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 跆拳道最终的“练人”目的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世界跆拳道联

目前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更多的外国人感到最头痛的,因为精气 盟主席、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对跆拳道的大力倡导,以及
神学说相当模糊的,双悟式的,非逻辑的,类推、猜测,经验的成 被称为“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用毕生致力对跆拳道改革和创

分很重,这便和强调逻辑和严密论证分析,分类的提纯性,结果 新,有极大的关系。

的数据性的西方实验科学和科学理性严格区分开来。现代体育 3.6 重正宗、轻现代———武术文化先导力障碍
属于“科学主导型运动”,隶属于生物科学,其理论体系,偏重于 文化必须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 ,必须树立与之相
生物 、生理 、生化 、心理、遗传 、基因方面,思维方式上讲究竞技 适应的新的文化观念。武术是中国的优秀文化,国人总希望武术

性、技术性、审美性,理念上重精神、重名利,观念上强调“更快、 能够长盛不衰,总想用“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等美丽词藻来掩

[9]
更高、更强”。这可以说明中国武术与现在体育之间的对抗、冲 盖和忽视武术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有武术人还一味抱守过去,

突、竞争。这不仅缺乏来自国际社会的应有的认同,更缺乏来自 一味追求所谓的“正宗”、“嫡传”,还一味在传统武术纯朴上自我
国内的应有的认同。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一种民族不能吸 陶醉[18] 。武术的“纯朴”故然重要,但它要脱离了现代的特征———

收他族之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吸收外界之空气及饮食,否则 休闲性 、趣味性、激励性、竞争性,脱离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那

不能长进”一样。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内容和文化时,要有选择地 么,任何古朴的伟大都会在现实面前显现出渺小。武术的艺术表

忽略、舍弃那些阻碍武术发展的文化影响因子,有选择地吸取那 演虽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底蕴,但在时代和现代性面前,其古朴的

些外来文化要素,同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要素。这样,武术的 风格不能与时代产生共鸣,因循守旧难免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

发展才能做到既保留传统武术的基本点及其精华,又有所丰富 西方体育将搏击抽象为拳击 ,以东方文化为主导的韩国、日本、
和发展。 泰国运用体育运动方式将搏击抽象为跆拳道、柔道、泰拳等运动
3.5 重传统、轻创新——

—武术文化创造力障碍 [8] 。所有这些运动可谓搏击术的经典,他们既显示了运动特色,也
创造力就是能产生某种新价值、新效用的思维能力[11] 。毫无 显示了本民族搏击的特点,如大家熟悉的跆拳道的腿法、柔道的

疑问,创造性是人类最有价值的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 摔法、泰拳的肘法与膝法。而以老大自居的武术虽然体现了人体

型的重重阻力中,中国人自居世界中心的“中心化情结”也许是 的整体搏击性,但对传统武术中技击攻防方法的提炼还有所欠
所有阻力中最大的。“中国人处在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他们自 缺,因此,在竞技赛场中,我们较少看到经典的 、有别于其他民
给自足,无论经济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她地大物博,有独特的 族的打法特点和运动规则[8] 。这恰恰是当今武术在世界搏击界

地理位置,并且对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抱着唯我独尊的态度,这一 面临的两难境地。长期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成为言称博大

[13]
切使得她只能十分缓慢地向西方学习。” 这种文化中心情结在 精深的武术的两大主导品牌,而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

近代中国人那里演绎出“中体西用”论。“中体”就是坚持形而上 却“养在深闺无人识”,游离于武术发展的边缘地带。一部民族文

的中国孔孟之道,坚守孔儒之学的文化正宗地位,“西用”就是采 化的发展史,始终表现为继承与反传统的斗争史。不在传统武术

纳形而下的西方科技之器。在文化中心情结的钳制下,理智上 的基础上发展武术,而只是对传统武术做简单的亦步亦趋的继
能够认同西方文化的近代中国人,往往在情感上摆脱不了对传 承,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种破坏,它一方面拆解了传统武术整体
统的依附。近代中国人面临着进退维谷的两难挑战,一方面他 导致后人和世人对传统武术的曲解,另一方面将导致传统武术

的理智要求他拒绝传统,走向西方,但他的感情又使他经常回到 的优秀文化流失。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文化、休闲 、娱乐有

传统中去,这是积郁在近代人心中的大苦,但他们最终必然是让 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他们对娱乐载体的选择也就倍加挑
感情战胜理智 。因为依恋传统,他们是真诚的;而接受西方,他 剔。武术的娱乐欣赏价值在众多竞争对手面前 ,已经

不能显示

们是被逼的。由于他们只是情感上向往传统,因此,他们对传统 出优势的魅力,尤其是现代社会新兴的各种娱乐方式的出现,

所代表的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精神不可能有继承,更谈不上主动 使得以艺术表演方式为主导的竞技武术显现出老套与 陈旧 。
地创新。正是这种心态,在近代筑就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严密抵 (下转第387 页)

----------------------- Page 5-----------------------

冯 燕等 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的积极心理干预效应 Journal of T US Vol.24 No.5 2009 387

[2] 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与干预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心 [8] Patrick Gaudreau. Coping at Three Phases of a Competition: Comparision

理学杂志[J].2007,15(1):99- 101. Between Pre- Competitive, Competitive, and Post- Competitive Utilization

[3] 冯燕.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认知评价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 of the Same Strategy [J]. 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1, 32:369- 385.

学报,2005 ,(5):73- 75. [9] 邵斌,吴南菲. 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成因研究[J]. 上海体

[4] 冯燕.运动员压力知觉和应对策略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 育学院学报,2003 ,(3):51- 55.

院学报,2005,31(2):105. [10] 彭鹏,盖文亮. 竞技武术套路特点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 ,

[5] Kowalsk K C, Crocker P R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ping (5):64- 66.

function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 in sport [J]. Journal of Sport & [11] 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 ,28 (2):

Exercise Psychology, 2001, 23:136- 155. 402- 405.

[6] Holt N L,Hogg J M. Perceptions of stress and coping during preparations [12] Lyubomirsky S.Why Are Some People Happiness Then Others: The Role

for the 1999 women's soccer world cup finals [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 Being [J]. American

2002, 16:251- 271. Psychologist, 2001, 56(3):239- 248.

[7] Anshel M.H,Kim K W,Kim B H. A model for coping with stressful [13] 张力为,毛志雄.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

events in sport: theory,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International 育大学出版社,2004.172.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1, 32:43- 75. [14] 马启

伟.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0- 62.

!!!!!!!!!!!!!!!!!!!!!!!!!!!!!!!!!!!!!!!!!!!!!!!

(上接第382 页) [4] 万超逸. 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5.
古朴并不意味着淘汰,关键在于它能否在自身的本质属性中产 [5] 黄仁伟.论中国崛起的国内外环境制约(上)[J]. 社会科学,2003 ,(2):
生新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武术文化在当今处于 10.
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 ,在于它缺乏一种变化性———艺术创意性 [6] 孙喜莲,余晓惠,梅林琦,等.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与中国软实力的提
和现代化的包装以及开拓性的胸怀。 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42 (6):73.

[7]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

4 结 语 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8] 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J].体育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
科学,2007 ,7 (5):93- 95.
要。在国内外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阻力重
[9] 李重申,谢谨.寻求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2 ,5:
重。重意、重正宗、重领会、重礼节、重传统等思想和理论 ,造就 50- 51.

武术辉煌的昨天,同时也导致了对传统的盲从、对古贤的遵循 、 [10]汤立许,蔡仲林.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现代武术。这种教条的、保守的、泥古的现 68.
代武术严重地制约了武术国际文化传播,极大地削弱了武术形 [11] D.Paul Schafer. 文化引导未来[M].许春山,朱邦俊,译. 北京:社会科
象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学出版社,2008.68 ,69.
参考文献: [12] 中川昌彦. 15 种创造力[M]. 李萍,吴惠芳,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1] 唐晋. 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版

社,2001.15.

2008.91 ,109. [13] 林语堂. 中国人[M].易坤,译. 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337.

[2] 沈壮海. 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北京: [14] 傅泽.文化想象与人文批评 :市场逻辑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4.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1.

[3] 约瑟夫 ·S·奈. 硬权力与软权力[M]. 门洪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15] 林小美,苏欣,徐曼.关于武术传播的若干问题思考[J].浙江体育科

社,2005.112. 学,2005 ,27 (4):9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