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浅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由此开始了对中国不断的侵吞和蚕食。腐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断地割地赔款。对内采取高压政策,横征暴敛,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851年爆发了天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的浪潮由广西席卷大半个中国。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样的政治纲领,至其败亡,历时十四年,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加之其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禁止鸦片入口,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成为历史的必然。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为求民族独立而做出的尝试,它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已经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面对清政府日益腐朽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由于改革触动了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利益,而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同时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变法仅持续103天便中途夭折。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

残酷的现实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意识到,只有革命,只有流血牺牲,才能救中国于水火。不少革命者开始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由满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共和体制。1894年,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兴中会于美国檀香山成立,它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其宗旨,是一个以在中国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职志的政治集团。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至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其政治纲领,同盟会成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自1906年起,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州起义、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在全国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熊熊的革命之火呈燎原之势,迅速波及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革命起义,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族自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起义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

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次的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以农民起义为例,统治者的残暴激起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奋起抗争,但最终的胜利果实往往被社会上层所攫取,改换门庭之后继续实行专制统治,如绿林之于东汉、瓦岗之于李唐。偶有社会底层翻身为王的,其高压统治更甚前朝,如刘邦、朱元璋之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多年的清王朝,彻底消灭了帝制,给了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灭亡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尝试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的诞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华大地落叶开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推动了新民主革命的勃兴和发展,以及整个历史的前进,成为中国旧民主革命的顶峰。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加快侵略的步伐,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日益成为列强掠夺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诸子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思想风靡全国,那个时代的中国民主思想散发着璀璨的光芒。自汉代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宣扬君权神授,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文化权威的消失,使得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辛亥革命之后,在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与捍卫的进程中,中国同时发生了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化,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走向现代文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民国建立以后,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并成立实业、交通、内政、财政部统一负责发展经济。倡导兴农垦殖,兴办银行,保护商业者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激发了民族资本的投资热情。“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思潮,民族资本主义纷纷投资新式工业,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社会文化方面,辛亥革命之后,摒弃了封建的思想意识形态,民主共和观念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和近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实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复兴又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建立了一批新式学校,制定了教育方针。社会风俗也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抛弃了封建礼教的陈规陋习,旧礼仪逐渐为新礼仪所代替。剪辫、裹足等陋习被废除,禁止鸦片、禁止买卖人口,废除了跪拜礼,改变了社会风气。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长期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其既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又有着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因此,在他们领导之下的辛亥革命,虽然一度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注定不能成为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从早期的兴中会再到后来的中国同盟会,以及后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都将民族主义狭隘地定义为“驱除鞑虏”,而忽略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共存的重要性。就民族主义而言,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也仅仅算是完成了“驱除鞑虏”,各帝国主义依然保有在华势力,中华民族深受西方列强凌辱,无法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革命党人一直未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都对帝国主义寄予幻想,后期甚至对帝国主义扶持的袁世凯妥协退让,最终将革命果实拱手让人。同时,革命者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提出了“建设共和,倾覆专制”的斗争目标,但他们对封建主义的理解是不明确的,因而反封建也不彻底。那些擅于投机的旧官僚、旧军官等封建势力阶层趁机混入革命阵营,攫取政权,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战乱频仍。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致使中国人民在辛亥革命后仍然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之下。

辛亥革命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并未被所有革命党人所接受,同时也未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平均地权”便成为一句空谈,革命无法得到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敢依靠并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到斗争中来。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力量现得十分弱小,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的强大反动势力面前,革命遭到失败便在所难免。

组织方面,革命党人未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其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共同参与革命。革命党人内部结构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必然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同时,革命党人依靠新军和会党进行革命斗争,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虽然辛亥革命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首义,给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此,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的赤子情怀,积极投身到革命当中。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