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

B、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报账是型会计

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

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

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D )

A、股东

B、外部集团

C、债券人

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灵活的信息分类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管理要求,增加管理所需的信息数量

B、及时的信息,有利于正确的决策

C、过时的信息,会导致决策失误

D、简明性需求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4、管理会计不要求(C )的信息

A、相对精确

B、及时

C、绝对精确

D、相关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

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

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6、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的构成是()

A、技能、独立、客观、保密

B、技能、公正、客观、廉正

C、公正、客观、廉正、保密

D、技能、保密、廉正、客观

7、()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A、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B、成本性态可分假设

C、会计实体假设

D、会计分期假设

8、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A、相关性

B、客观性

C、灵活性

D、及时性

9、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使企业本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

A、相关性

B、准确性

C、一贯性

D、及时性

10、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

B、企业会计

C、管理会计

D、管理会计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的主体的有()

A、企业整体

B、分厂

C、车间

D、班组

E、个人

2、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计划

B、评价

C、控制

D、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E、报告

3、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A、会计实体假设

B、持续运作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E、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

4、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

A、相关性

B、准确性

C、一贯性

D、客观性

E、成本效益平衡性

5、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

A、以企业为主体活动

B、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

C、是一个信息系统

D、为股东、债权人、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

E、以市场为主体活动

6、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

A、以企业为主体展开活动

B、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

C、是一个信息系统,包括用来解释实际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D、内容上,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E、以市场为主体活动

三、判断题

1、既然企业会计中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那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样适用于管理会计。()

2、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两类成本的划分是绝对的。()

3、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4、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5、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6、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是指风险性决策都能转化为不确定性决策。()

7、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8、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职能倾向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财务会计的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

9、正确的信息必然精确,而精确的信息未必正确。()

10、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更重视准确性,以确保信息的质量。()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B )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技术开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

2、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B )

A. 广告费

B.照明费

C.职工教育培训费

D.业务招待费

3、下列混合成本模型可用y=a+bx表示的是(C)

A.半固定成本

B.延期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曲线变动成本

4、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标志是( C )

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

D.成本的时态

5、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D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制造成本

6、标准混合成本又称( B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成本成本

7、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A)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 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A)

A. 散布图法

B.高低点法

C. 直接分析法

D.回归直线法

9、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B )

A.基本正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完全无关

D.基本无关

10、下列项目中,属于阶梯式混合成本的是( D )

A.制造费用

B.生产工人计件工资

C.机器设备维修保养费

D.检验员工资

二、多项选择题

1、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单位变动成本

E.历史成本

2、采用高低点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AD )作为低点和高点。

A.(50,100)

B.(60,120)

C.(50,120)

D.(70,130)

E.(60,130)

3、按经济用途对成本进行分类,其结果应包括的成本类型有()

A、未来成本

B、制造成本

C、非制造成本

D、责任成本

E、可控成本

4、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ACD )

A、定期支付的广告费

B、计件工资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D、按直接法计提的折旧费

E、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

5、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特点的有(AD )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E、单位额的变动性

6、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A、办公费

B、计件工资

C、按生产数量法提取的折旧

D、直接材料

E、车间租赁费

7、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BC)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变动性

E、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三、判断题

1、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2、工程分析法是一种相对对立的分析方法,只能适用于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

3、客观上,变动成本法有刺激销售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变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4、定期支付的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5、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总额来表示,而变动成本的水平则以其单位额来表示。()

6、无论哪一种混合成本,实质上都可以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

7、高低点法的优点是计算精确度高,缺点是计算过程过于复杂。()

8、相关系数r的大小对能否采用一元直线回归法有重大影响()

9、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是财务会计按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

10、半变动成本即标准式混合成本。()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前后期产量与成本水平均不变的条件下,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则意味着()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2、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B )

A.一定等于上期

B.应当大于上期

C.应当小于上期

D.可能等于上期

4、在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D )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5、在变动成本下,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等于( D )

A.净利润

B.营业利润

C.销售毛利

D.边际贡献

6、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营业毛利

B.边际贡献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7、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的是( C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

8、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的差额(C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9、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是5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为( C )A.0 B.1000元

C. 6000元

D. 5000元

10、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分别为10 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11、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C )

A.单位收入

B.单位利润

C.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边际贡献率

12、当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水平均不变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与当前实现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例关系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反比例关系

D.反方向变动关系

13、已知200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06年销量与200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等于13 500

B.必然大于13 500

C.必然小于13 500

D.可能等于13 500

14、下列各项中能揭示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表述是( B )

A.数据不正确

B.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C.不便于记账

D.不为管理部门所理解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与可能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确定的分期损益出现差异完全无关的因素有()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固定性制造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A、变动管理费用

B、变动销售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3、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间接材料费

C、间接人工费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4、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A、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5、在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区别的有()

A、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B、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C、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E、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6、在不考虑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比,()

A、当前者等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零

B、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C、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D、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E、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三、判断题

1、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必然相等。()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3、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4、工程分析法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分析方法,只能适用于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

5、客观上,变动成本法有刺激销售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变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6、在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时,账户分析法通常用于特定期间总成本的分解,而且对成本性态的确认,通常也只限于成本性态相对而言比较典型的成本项目。()

7、当期初存货小于期末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当期初存货大于期末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大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

8、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据与直线相应各点的误差的平方和实现最小化。()

9、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10、间接人工是指为生产提供劳务而不直接进行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坐标表示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表示()

A、边际贡献率

B、变动成本率

C、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变动成本

2、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是()

A、提高单价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增加产量

D、降低固定成本

3、下列有关边际贡献率与其他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唯一正确的是()

A、边际贡献率+保本作业率=1

B、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C、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1

D、边际贡献率+危险率=1

4、已知A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今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元,预计明年将增加8000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则明年该企业的保本量为()

A、1000件

B、4000件

C、5000件

D、6000件

5、某企业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售量应达到()

A、143件

B、222件

C、400件

D、500件

6、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边际贡献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

A、16万元

B、50万元

C、80万元

D、100万元

7、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值得注意”,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

A、在10%以下

B、在10%至20%之间

C、在20%至30%之间

D、在30%至40%之间

8、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安全”,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

A、在10%以下

B、在10%至20%之间

C、在20%至30%之间

D、在30%至40%之间

9、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A、1800元

B、2300元

C、3300元

D、3800元

10、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

A、12%

B、18%

C、28%

D、42%

11、假定下列各项中的因素变动均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

A、单价提高

B、单位变动成本升高

C、实际销量增多

D、安全边际率增大

12、当企业的贡献毛益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

A、等于0

B、不等于0

C、大于0

D、小于0

13、在单价和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贡献毛益总额上升了,就意味着()

A、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B、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C、固定成本总额下降

D、固定成本总额上升

14、在下列指标中,可直接作为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

B、贡献毛益

C、保本额

D、保本作业率

1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65%,本期销售额为20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A、130 000元

B、100 000元

C、70 000元

D、30 000元

二、多选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基本假定的有()

A、相关范围假设

B、模型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盈亏临界点

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的管理会计公式的有()

A、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B、销售利润率×边际贡献率=1

C、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E、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的有()

A、相关范围假设

B、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4、在下列项目中,能够决定保本点大小的因素有()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现有销售量

D、销售单价

E、目标利润

5、按照管理会计对传统式本量利分析图的解释,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有()

A、在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价越高,保本点越低

B、在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价越高,保本点越高

C、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保本点越高

D、在单价、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保本点越高

E、在单价、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保本点越低

6、下列指标中,会随着单价变动而呈现反方向变动的因素有()

A、保本点

B、保利点

C、变动成本率

D、单位边际贡献

E、安全边际率

三、判断题

1、在多品种条件下,若整个企业的利润为零,则说明各产品均已达到保本状态。()

2、当企业的贡献毛益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3、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的关系是互补的,即: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4、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贡献毛益。()

5、通常,贡献毛益是指产品贡献毛益,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变动部分之后形成的差额。()

6、既然本量利分析的各种模型是建立在多种假设的前提条件下,那么在实际应用时就不能忽视它们的局限性。()

7、若单位产品售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发生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量不变。()

8、保本作业率能够反映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9、在已知固定成本、保本额和销售单价的条件下,可推算出单位变动成本。()

10、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完全相同。()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的()

A、差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2、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预计明年单价降到7元/件。如果明年企业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则外购与自制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A、1200件

B、1400件

C、4000件

D、6000件

3、在管理会计中,将决策分析区分为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

A、决策的重要程度

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D、决策解决的问题

4、根据管理会计的理论,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目标是()

A、企业价值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

D、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最大化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沉没成本

B、差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6、在确定两种产品生产的最优组合时,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产品组合(x1,x2)的可行解区域:A(0,0)、B(0,60)、C(40,0)、D(25,35),这样贡献毛益

S=3x1+2x2的最大值为()

A、120

B、150

C、175

D、145

7、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是()

A、沉没成本

B、边际成本

C、机会成本

D、差量成本

8、公司购买的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只能在到期时获得约定的收益,因而不会产生的成本是()

A、沉没成本

B、机会成本

C、差量成本

D、固定成本

9、某企业3年前用6万元购买了一台专用机床,由于6万元的买价早已支付,因此它是()

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机会成本

10、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4小时、5小时、6小时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甲产品

B、乙产品

C、丙产品

D、丁产品

11、有一企业同时生产三种产品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为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将亏损800元的丙产品停产

B、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总贡献毛益较大且超过产品丙的产品

C、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D、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形式的成本一般可以归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A、差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边际成本

D、付现成本

E、联合成本

2、下列形式的成本一般可以归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A、沉没成本

B、联合成本

C、约束性成本

D、可选择成本

E、专属成本

3、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

A、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

B、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

D、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E、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零

4、功能成本评价决策过程中,应选择()作为分析对象。

A、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

B、投产期长的老产品

C、畅销产品

D、零部件消耗量大的产品

E、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

5、在对亏损产品进行变动成本分析之后,可作出()其中之一的选择。

A、停产

B、继续生产

C、出让

D、出租

E、转产

6、产品功能成本决策分为()几个步骤。

A、选择分析对象

B、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

C、功能评价

D、试验与提案

E、强制确定

三、判断题

1、决策分析的实质就是要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并一定要选出未来活动绝对最优的方案。()

2、科学的决策就是其决策结果没有误差或错误的决策。()

3、对于那些应当停止生产的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4、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与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相联系的机会成本()

5、按照管理会计理论,即使追加订货的价格低于正常订货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也不能轻易作出拒绝接受该项订货的决定。()

6、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确定各种产品生产多少的决策。()

7、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F/C来表示。()

8、在产品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的幅度小于成本提高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9、由于外购零件而使得剩余生产能力出租获取的租金收入,应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

10、追求最大利润就意味着追求最高价格。()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既属于动态指标,又属于绝对量正指标的是()

A、投资利润率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动态投资回收期

2、下列各项中,既属于静态指标,又属于反指标的是()

A、投资利润率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静态投资回收期

3、已知某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1-8年每年NCF为25万元,第9-10年每年NCF为20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4、某投资项目,若使用10%作贴现率,其净现值为250,用12%作贴现率,其净现值为-120,该项目的内部报酬率为()

A、8.65%

B、13.85%

C、11.35%

D、12.35%

5、在利率和计息期数相同的条件下,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

A、没有关系

B、互为倒数

C、成正比

D、系数加1,期数减1

6、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7、能使投资方案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是()

A、净现值率

B、资金成本率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8、旧设备的变现价值,应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

A、付现成本

B、无关成本

C、相关成本

D、机会成本

9、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需要以已知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计算依据的是()

A、内部报酬率

B、投资回收期

C、投资利润率

D、获利指数

10、计算一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应考虑的因素有()

A、贴现率

B、使用寿命

C、年现金流量

D、资金成本

11、对单独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资金成本越高,净现值越大

B、当内部报酬率等于资金成本时,净现值为零

C、内部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时,净现值为负数

D、资金成本越低,获利指数越大

二、判断题

1、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值,表明每一元成本开支所获得产品功能的大小,它与产品功能呈反比,与产品成本呈正比。()

2、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与银行复利的计算方法一致。()

3、年金指的是定期的系列收支。()

4、每年年末支付500元,假设利率为5%,5年后本利和为2901。()

5、每年年初支付500元,假设利率为5%,5年后本利和为2901。()

6、平均年成本法是假设将来设备更新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以替代的设备。()

7、如果某期累计的净现金流量等于零,则该期所对应的期间值就是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8、内插法是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只有在按逐次测试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时,才有应用内插法的必要。()

9、运用内插法近似计算内部收益率时,为缩小误差,两个临近净现值所对应的折现率之差通常不得大于5%。()

10、动态指标又称为非折现评价指标,包括净现、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等。()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D

7、B

8、A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C

6、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D

6、B

7、A

8、A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D

3、BC

4、ACD

5、AD

6、BCD

7、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7、C

8、C

9、C 10、B 11、C

12、B 13、A1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CDE

3、ADE

4、DE

5、ABCDE

6、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7、(×)8、(√)9、(×)10、(×)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A

7、B

8、D

9、C 10、A11、B

12、A13、B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E

3、ABCDE

4、ABD

5、ACD

6、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A

6、D

7、A

8、B

9、B 10、D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E

4、ABCDE

5、ABCDE

6、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B

7、C

8、D

9、D 10、C 11、A

二、判断题

1、(×)

2、(√)

3、(×)4(×)5、(√)

6、(√)

7、(√)

8、(×)

9、(√)10、(×)

管理会计之——信息化管理(1)

管理会计之——信息化管理 主讲人:续慧泓 本部分内容背景: 技术背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IT技术兴起; 政策背景:财政部发布的系列措施和规范,包括: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4.12),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0.10.19),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9.9),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2011.12.9),《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2013年12月)等。 提纲: 1.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 2.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解读与应用 3.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 4.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 一、正确理解信息化 信息化目前并无严格的定义,1963年,日本学者在 《论信息产业》文章中首次提及“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开发工具技术、集成技术等方式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展。 信息化是一个集成的概念,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从总体上看,信息化可以划分为社会、国民经济信息化;行业、领域信息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三个层次。

需要摒弃对信息化的两种错误认识: 工具论:认为信息化只是计算工具的替代 万能论:认为信息化无所不能,片面夸大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2)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3)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 二、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力 企业信息化层次结构 层次功能发展技术支持(例) 决策层经营管理决策支持BI,KM,Data warehouse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

?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 主讲:冯扬目录 一、管理会计信息 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 三、案例——SS科技公司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 一、管理会计信息 (一)管理会计信息的范围 (二)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三)管理会计信息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信息的范围 管理会计信息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元素,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二)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 ? ?

(三)管理会计信息在实践中的应用? ? ? ? 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原则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模块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五)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1.以财务和业务数据为基础; 2.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对管理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整理、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 4.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原则 1.系统集成原则 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与财务及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紧密集成,通过事先定义的规则,完成财务和业务数据到管理会计数据的自动生成过程,同时实现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预警或控制 2.数据共享原则 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时,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应借助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全程共享。 3.规则可配置原则 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提供规则配置功能,实现其他功能模块与管理会计模块相关内容的映射和自定义配置。 4.灵活扩展性原则 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具备灵活扩展性,及时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同时对环境、业务、产品、组织和流程的变化做出响应。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模块 1.成本管理模块 实现成本管理的各项主要功能,一般包括对成本要素、成本中心、成本对象等参数的设置,以及成本核算方法的配置。 2.预算管理模块 实现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对企业预算参数设置、预算管理模型搭建、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和评价等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3.绩效管理模块 实现业绩评价和激励管理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功能,一般包括业绩计划和激励计划的制定、业绩计划和激励计划的执行控制、业绩评价与激励实施管理等,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支持。 4.投资管理模块 实现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计划和控制的系统支持过程,一般包括投资计划的制定和对每个投资项目进行的及时管控等。 5.管理会计报告模块 实现基于信息系统中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自动生成相对固化的管理会计报告,支持企业有效实现各项管理会计活动。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1.项目准备阶段 企业主要应完成系统建设前的基础工作,一般包括确定实施目标、实施组织范围和业务范围,制定项目计划、资源安排和项目管理标准,开展项目动员及初始培训等。 2.系统设计阶段 企业主要应对组织现有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管理会计工作现状和信息化需求进行调查,梳理并优化管理会计应用模型和应用流程,据此设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3.系统实现阶段 企业主要应完成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的系统配置、功能和接口开发、单元测试以及数据整理等工作。 4.测试和上线阶段 企业主要应实现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的整体测试、权限设置、系统部署、数据导入、最终用户培训和上线切换过程。必要时,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上线演练。 (五)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需要关注的问题 1.管理层需要统一意见,高度重视,创造良好氛围; 2.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信息技术硬环境; 3.强化会计人员的管理决策意识,逐步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 4.规范严密的工作流程及制度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5.发动全员,加快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 ? 三、案例——SS科技公司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 (一)公司背景 (二)前期准备 (三)设计实施 (四)短期成果 (一)公司背景

管理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 (略) 二、 1、A; 2、A; 3、D; 4、C; 5、B 三、 1、BCD; 2、ABC 四、 1、是; 2、错; 3、是; 4、错

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计算题 1、(1)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进行分解。 高点(1800,7250)、低点(900,4250) b=3.33,a=1256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256+3.33x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b=3.25,a=1310.42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3)依据回归直线法得到的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将产量x=1900代入模型中,求得电费y=7485.42(元)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r=0.99→+1 所以X与Y基本正相关 b=9.98,a=181.74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81.74+9.98x 3、(1)分步分析程序 8月份混合成本=82500-60000-10000=12500(元) 固定成本=6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b1 =100(元/件) 12月份固定成本=8月份固定成本=60000(元) 12月份变动成本=20000(元) 12月份混合成本=95000-60000-20000=15000(元) 依据高点坐标(200,15000)、低点坐标(100,12500) 确定b2 =25(元/件),a2 =10000(元)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60000+10000)+(25+100)x =70000+125x (2)同步分析程序 高点(200,95000),低点(100,82500) b=125(元/件),a=70000(元)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 =70000+125x

管理会计_理论_工具与方法

管理会计 第一部分:理论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的构成众说纷纭,下面对几种较为主流的看法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种,来自宋献中于1995年发表在《会计研究》中的题为《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目标;4、管理会计对象;5、管理会计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种,来自劳汉于1995年发表在《财会审论坛》中的题为《论管理会计》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原则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3、管理会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事物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 第三种,来自今池于1999年编著的《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一书中的观点:1、目标;2、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原则;4、技术 第四种,来自王隶华的《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中的观点:1、本质,即概念;2、对象;3、职能;4、目标;5、任务;6、环境; 7、假设;8、原则;9、道德;10、哲学;11、文化;12、程序;13、方法;14、行为 第五种,来自茂竹在其《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一书中的

观点:1、假设;2、对象;3、目标;4、信息质量特征;5、职责;6、重要活动 第六种,来自孟焰的于2004年发表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中的观点:图示如下 基本理论概念结构应用理论行为主体理论 目的目标技术规理论职业教育 本质假设 职能原则 对象要素实务操作理论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方法 一、成本计算方法: (一)成本形态的计量 1、工程分析法:根据成本应该是什么而非成本现在是什么来计量成本性态,它需要对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原料、物料、劳动力、支持服务和设备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2、账户分析法: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并将与该成本动因相关的各账户分类为变动或固定成本。 (二)成本的计量 1、传统作业成本法(ABC):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围,是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为准确真实。 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BC):对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改进,考虑了闲置的产能,运用“时间方程式”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某项活动的具体时间,更贴近复杂的现实运营,避开对员工

管理会计信息质特征具体内容

二、管理会计信息质特征具体内容 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计划、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发挥会计信息的管理职能。管理会计信息的加工和输出,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不受法定会计规范和固有会计程序的束缚,它主要通过预测、计划、计算、评估、比较等程序加工信息。但管理会计信息对管理当局的有用性取决于其所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化,而管理会计目标则是决定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直到目前,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尚未引起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更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根据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和侧重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这一基本目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备以下质量特征: 1.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与管理者当局的管理需要相关,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例如,在运用差量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收益就是对预期结果有用的信息。按美国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的说明,管理会计要为各级管理人员选择并提供下列有用信息:计划、评价和控制经营活动;维护组织的资产安全;与企业外部各利益集团沟通。简言之,管理会计的目标决定了其所提供的信息应与企业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的需要密切相关。 管理会计相关信息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通过预测获得未来信息。历史信息通常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信息,而不作为决策的直接依据;二是包含可供选择方案之间能用货币计量的差额“相关信息”意味着所提供的信息不仅要与所决策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且还要能帮助管理者发现差别,从差别中做出选择和判断。 2.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最为及时的、迅速的信息。 只有及时的信息,才有助于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决策;反之,过时的信息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必须明确及时性与精确性的关系。在需要信息时.速度往往高于精确。信息获得速度越快,则经理人员越能迅速解决问题。经理人员往往宁愿以牺牲部分精确性换取信息的立即可用。因此,在管理会计上,估计值或近似值可能比精确的信息更为有用。及时性本身不能增加相关性,但不及时的相关信息将使相关性完全消失。 在某些情况下,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会计人员定期提供计划性信息。例如,每日的现金收支报告,将有助管理当局有效地管理安排日常现金使用。 而每周的产品成本报告,则有助于管理当局对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另一些情况下,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则要求管理会计师以不定期为基础或只在需要时编制管理会计报告,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信息。 3.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会计信息在有效使用范围内必须是正确的。信息总是越精确越好,但要考虑到及时性及获取高精度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成本,因而在管理会计中,信息的准确性以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为标准。决策的问题不同,对信息的准确程度的要求也不同。由于企业管理中决策问题千差万别,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准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析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运用现在的科技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海尔公司突出典范:海尔实行“人单合一”这一支撑体系就是信息化:“人单合一”的原理是运用人与销货单签约量考核为要点,带动每位员工主动去开发市场。“人单合一”全部采用执行流程的模式“人单合一”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从“寻找订单”、“签订订单”、“完成订单”的全流程。“人单合一”创造了“中国的海尔是世界的海尔”。只有推进“人单合一”的运营模式,才能实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争取用户创造辉煌、实行即买即销、即销即收战绩。真正实现本、量、利全面优化管理。海尔企业实现SBU(战略业务单元)明确自己想什么,供什么、干什么、为什么的关系成果,充分发挥管理建设的重要作用,解除传统管理的束缚与瓶颈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既要讲速度又要讲效益这就是做得稳。海尔在生产化、信息化优先这就是做得优。“人单合一信息化日结清单”作为每位员工按单元进行日考核、日总结、汇报日、日结算制度,使其每发生数据变动及时做出处理,确保达到预算目标。海尔在

企业内部施行信息监控平台,建立管理层对异常信息汇报检测制度。海尔公司内部环境优良,企业文化氛围浓郁,每一位员工都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并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工作热情,促进各业务单元之间协调一致,使企业蓬勃发展。海尔公司使用国际软件公司研发的ERP系统。这一系统涵盖产、供、销、人、才、物、人工智能、设备维修、客服服务、执行控制的等领域。实施这套管理系统后,从每位客户的档案建立、客户消费趋向、客户订单跟踪,极速的缩短了传统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工作时间,增加了客户的单位成本与员工的利润贡献率影响企业的价值分析提升。订购-出厂-物流-回购等全部自动化过程。避免免员工发生舞弊,减少财务人员重复劳动、环节出错等弊端。使财务管理得到有效提高,真正做到制作与分析、财务与监督有机结合,拓宽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纵观我国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优秀案例,重点关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管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些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没能实现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只有少数大型对管理认识度较高的企业或集团采用了管理会计信息组建及运用。而中小型

管理会计二答案

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夜大教育部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2009级会计专本 《管理会计》大作业二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A工段成本之和 B产品成本C可控成本之和D不可控成本之和 2、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元,若利率为10%,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元。 A33.1 B31.3 C133.1 D13.31 3、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 A边际成本B变动成本C差量成本D机会成本 4、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 A不将其作为费用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 5、在对原始投资额相同的互斥方案进行决策时,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A投资回收期法B净现值率法C净现值法D内部收益率法 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能够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 A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B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 C两者共享部分信息D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7、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8、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9、经营杠杆系数可以揭示利润受下列指标之一变动影响的敏感程度,该指标是()。 A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D销售量 10、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11、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投资决策非折现评价指标的是()。 A获利指数B投资利润率 C净现值 D内部收益率 12、在单一方案决策过程中,可能与净现值评价结论发生矛盾的评价指标是()。 A净现值率B获利指数C投资回收期 D内部收益率 13、编制弹性预算首先应当考虑及确定的因素是()。 A业务量 B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计量单位 14、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 B价格差 C数量差异 D用量差 15、在责任会计中,将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称为()。 A变动成本 B单项责任成本 C内部转移价格 D重置价格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篇管理会计基本方法 第一章总论 【本章结构图】 【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管理会计定义。 ●掌握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 ●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掌握管理会计的特点。 ●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重点难点提示】 ●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 ●管理会计的特点。 【案例引导】 朱俊为是德国大众合资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面对轿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日系轿车的竞争,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确保并稳定大众汽车在国内原有的市场地位。为此,他组织企业的管理层就大众汽车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生产系列、成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会议纪要表明,与日系汽车相比,大众汽车的生产成本、内部设计以及市场定价等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大众汽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问世以来,同其他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及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 管理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结合,它将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应用于会计学科,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大分支,其产生时间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和自由竞争日益激烈,原来那种单凭经验和主观臆断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罗提出一套科学学说。他把秒表带进车间,研究车间工人的操作,通过对动作与时间的研究,他认为可以在动作和时间方面求得高度的标准化,以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企业利润。他把每一个动作尽可能分解为许多基本动作,然后通过观察最熟练工人的操作,从中找出最快与最好的操作方法,再加上一些额外时间(必要的休息和耽搁),作为额定时间,在此基础上定出一天的额定工作量,并根据每天完成的好坏,给予高低不同的工资,这种做法被称为“高工资低人工成本”,这一制度的推行,大大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与此同时,与泰罗同时代的埃默森,改革了劳动工资制度,在会计业务中增加了“标准人工成本”和“成本差异”,从而出现了标准人工成本法。后来,另一位管理学家甘特把标准人工成本法引进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去,形成了“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造费用成本”等标准成本体系。最后由哈特菲尔德等将标准成本计算与期间损益计算结合起来,并运用账簿进行核算,形成标准成本制度。1919年,随着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的成立,标准成本制度得以迅速推广。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为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标准成本制度产生的同时,美国一些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始对各项管理费用实行预算控制制度。预算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一样,是把科学管理原理引进到了会计工作中。1907年,卡彭特最先系统地阐述了预算控制思想。预算控制起先只限于单向预算,如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多项预算及企业的全面预算,即预算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行,标志着管理会计雏形的形成。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基础,被公认为是管理会计的两大支柱。 正是由于众多学者的努力,从1920年以后,管理会计才开始慢慢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管理会计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 思考题 1. 管理会计对成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各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管理会计将成本按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需求。 1. 按成本经济用途分类: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2. 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按性态进行划分是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的基石,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的角色,其许多决策方法尤其是短期决策方法都需要借助成本性态这一概念。 3. 按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4. 按是否可比分类:可比成本和不可比成本 5. 按特定的成本概念分类: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差别成本和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6. 按决策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2.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可分为几类?各自的含义、构成和相关范围是什么?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但是符合固定成本概念的支出在“固定性” 的强弱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根据这种差别又将固定成本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反,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它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这种限定条件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期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从较长时间看,所有成本都具有变动性,即使“约束性”很强的约束性固定成本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修改后)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 C. 管理会计 D. 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 科学管理理论 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20世纪70年代 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 “管理的会计” B. “管理会计” C. “传统管理会计” D. “现代管理会计” 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 C. 领导部门 D. 非会计部门 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多层主体假设 B. 理性行为假设 C. 合理预期假设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管理会计之管理会计概述试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之——管理会计概述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狭义管理会计的定义看,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 A、内部管理者 B、外部投资者 C、内部所有人 D、外部债权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从狭义管理会计的定义看,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计。 2、从属性看,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A、增加管理人财富 B、提高经济效益 C、增加股东财富 D、提高竞争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属性看,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A、相关性 B、准确性 C、一贯性 D、客观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4、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这一观点属于()。 A、资金总运动论 B、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C、价值差量论 D、现金流动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持资金总运动论观点的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主要理由是:(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并列的分支,两者同属于会计这一范畴之下,因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共同的对象——资金运动。在这一资金运动系统中,管理会计的对象涵盖了所有时空的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仅以过去的资金运动为对象。(2)把资金总运动作为管理会计的对象,与管理会计的实践及历史发展相吻合。 5、从总体上看,管理会计所用的基本方法属于()。 A、统计性方法 B、研究性方法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管理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财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也是工商管理等有关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总学时72,4学分,一学期开设。在财务会计专业中,本课的先行课程为《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电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主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会计原则和管理会计机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含义 1.管理会计的定义 2.管理会计的职能 3.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第三节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 1.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理性行为,合理预期,充分信息 2.基本原则,经济求利,最优化,相关性,重要性 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利润中心会计: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处理经济活动,支持按产品、按区域、按事业部建立利润中心,按照利润中心进行成本要素、费用要素和收入要素的定义,实现费用、收入的分摊以及内部结算处理,形成利润中心分析报告。 产品成本核算:支持多种成本核算方式,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用于计算某个成本期间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其他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根据战略目标,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来制订同未来竞争战略相匹配各产品价值链上的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计划不断挖掘产品成本的潜力,帮助企业打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管理会计方法运用

治理会计方法使用 一、治理会计经历的四阶段 治理会计的产生和进展都是为组织内部的治理者和雇员提供信息。这 些信息能够协助治理者实行计划、操纵和决策,以达到组织业绩最大 化的基本目标。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第二阶段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 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第三阶段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 主要强调成本治理的战略价值;第四阶段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 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 二、治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一)治理人员使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协助治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制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 效地适合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 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 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实行成本治理, 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 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注重:一是未来预测信息。二是非财务信息。三是 社会责任信息。 (三)辅助和审核治理决策。即使这是治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 体现企业战略进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 新理解。 三、治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有的问题 治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三十多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 甚理想。总的看来,治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有着以下几个主要 问题:

(一)治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治理会计的进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 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 起治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治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 法相对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当前治理会计的研究来说,主要集 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治理会计的研究与进展 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治理会计的研究与进展理应立足 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二)治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为传统治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 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使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务界缺乏对治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当前治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大型企业,而西部、中小型企业应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治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没有引 起充足的重视!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治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 济效益没有清楚理解。 四、影响治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原因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治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治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已建立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 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治理会计的方法基础上来制定,而是 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治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 导致了治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治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管理会计第二章 (1)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 一、单选 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 A、账户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技术开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 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 A、照明费 B、广告费 C、职工教育培训费 D、业务招待费 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 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 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 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 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 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 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 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 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 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 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 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 A、变动成本成本 B、生产成本 C、变动成本总额 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则按变动成本计算,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为(D)元。 A、17920 B、70000 C、67920 D、18000 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9年初的存货是40000元,期末存货是0元。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2号-管理会计信息模块

附件8: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2号——管理会计信息模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企业正确、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信息模块,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指以财务和业务数据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整理、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第三条 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集成原则。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与财务及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紧密集成,通过事先定义的规则,完成财务和业务数据到管理会计数据的自动生成过程,同时实现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预警或控制。 (二)数据共享原则。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时,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应借助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全程共享。 (三)规则可配置原则。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提供规则配置

功能,实现其他功能模块与管理会计模块相关内容的映射和自定义配置。 (四)灵活扩展性原则。管理会计系统功能模块应具备灵活扩展性,及时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同时对环境、业务、产品、组织和流程的变化做出响应。 第四条 管理会计信息模块,是指集成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企业信息系统中财务和业务数据为基础,借助系统的技术手段实现管理会计应用的过程,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模块。 第五条 本指引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应用基础,并有意在此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信息模块的企业;以及新建信息系统,并有意同时应用管理会计信息模块的企业。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六条 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对企业营运主体、营运范围、业务流程、责任中心等有清晰定义; (二)设有具备管理会计职能的相关部门或岗位,具有一定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基础以及相对清晰的管理会计应用流程; (三)具备一定的财务和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基础。 第七条 为更好地促进管理会计信息模块的应用,企业需具备一

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现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有效利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对于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增强了企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及解决对策,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及时高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使得企业各级管理者能对各环节活动做到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尚需解决。本文就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方面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1“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信息化不仅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新措施。管理会计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平台和应用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有效利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对于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增强了企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企业采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仅仅是少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旧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角度,认为传统会计就足以满

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企业自身的实力不够,没有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从而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搁浅。 2.2缺乏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对于外部环境,主要是我国还没有确立统一的管理会计准则,很显然是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合的。从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内部环境上主要是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思路和有关管理制度相冲突,致使很多企业不愿摆脱旧制度、旧观念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完善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相应措施 3.1产学研合作推进人才培养 复合性的管理会计人才不仅是企业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只有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更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实际情况与管理会计技术层面的相脱离、管理会计人才短缺的现状。 3.2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技术平台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会计与信息系统的结合体,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计划、控制、管理的集成化系统。为了能发挥集成信息系统的最大优势,促进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的交流来达到数据的最大有效化,搭建全面、协调、统一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如果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帮助管理者及时有效地掌握企业的全面状况,从而因时因地的做出准确、及时的管理决策,那么就需要做到将各不同部门有关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