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_荀守奎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_荀守奎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_荀守奎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_荀守奎

第14卷第3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4No.3

2012年9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

Sep.2012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荀守奎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变化显著,但问题也不少。诸如:积极性降低使农民减少、生产组织

分散及生态恶化使粮食危机增加的农民和农业问题;农村人求学困难、

就业压力大与社会保障负担重问题;住房混乱、公共产品短缺、土地占用与浪费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中国掉入

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并探讨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发展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对策

中图分类号:F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101(2012)02-0033-06收稿日期:2012-04-2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沿淮及北部地区的城市群综合环境评价与快速发展路径创新研究(AHSKF09-10D29)”、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安徽城镇发展对增长陷阱的制约及科技路径(12020503077)”、安徽省社科联项目“科学构建安徽沿淮城市群城市梯度及培养其增长极研究(A2010010)”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建设为例(20100427)”和淮南市科技局项目“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路径研究—以淮南市为例(2011A0790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荀守奎,男,安徽淮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区域发展与金融研究。

On the restriction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ural development

problem moderate income trap against the urban background

XUN Shou -ku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

Abstract :Despite the remarkable changes in the rural areas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 peasants and agriculture :the falling motivation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peasants ,grain crisis aug-mented by loosely -organized production and deteriorating ecology ;great difficulty in rural schooling ,enormous pressure for employment and heavy load of social safeguard ;disordered housing ,shortage of public products ,and trespass and waste of land.Those problems are most likely to trap Chinese people into moderate income ,which are worthy of in -depth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urbanization ;problems of the rural areas ;trap of moderate income 近年农村及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为此,各地掀起城镇化热潮。事实上,城镇化使许多农村变化显著,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农村新旧问题夹杂,不仅影响农村持续发展,也影响国家整体发展,并最终可能导致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与城镇化

初衷不符,也与中央“五个统筹”战略不符。因此,深入分析农村发展问题很有必要、且意义久远。

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和农业问题

1978年中国推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改变了农

业生产方式,

刺激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效益逐渐好转,农村极为落后面貌逐渐改

变。土地家庭承包也使农业改革成为工业改革的

主要诱因。但是,近年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累积的许多问题日益严重,亟待改变。

1.积极性降低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日渐减少。(1)积极性降低。多年来国产农产品价格较低,而农业成本却由于化肥、农药、种子价格影响不断上涨,加之农村曾存在的繁重税负,使农业利润率极低。况且,很多农村靠天吃饭现象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获利更难,也使农业积极性逐渐降低。明显的例子是,干旱时大部分农民都采取消极等待而不愿主动灌溉农田。(2)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日渐减少。源于20世纪中期的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随农业同步改革,农村人在就业、求学、住房、保障上与城市人差异明显,较差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导致大量农村人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正巧,中国东部快速发展和各地城镇化提供了契机。由于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远高于农业很长时间的收入,所以很多农村人期望进城打工,留守农村和农业的主要是老弱病残和妇女。这一切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日渐减少,而相当多的农村人只是具有农村户籍、已不再是真正农民。现在农村会种地的年轻人已寥寥无几就是很好证明。

2.生产组织分散不利于农业广泛应用新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提升竞争力。(1)不利于农业广泛应用新技术。计划经济时“大锅饭”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农民积极性,这正是土地家庭承包的原因。土地家庭承包解放过生产力,但也存在局限。土地承包使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而且为了公平,很多农村的土地被分割成若干小块。这导致农业生产组织过于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或集约化,致使先进技术无法广泛应用。(2)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等观点,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不易储运,导致农产品本期价格高低会影响下一期产量,而下一期产量必然制约该期售价,这又影响更下一期产量。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如宏观调控或期货引导),这种变动性就具有蛛网周期(cobweb cycle)。蛛网周期使农业生产具有很大波动性。况且,一家一户生产很难发挥统筹作用,因此农业生产更加不稳定,要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必然很难。(3)不利于提升竞争力。由于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效应,所以国内很多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虽然近年由于中央意识到问题严重并采取惠农政策,不少地方农业已逐步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技术,但绝大部分农村仍是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家庭生产。

3.生态恶化使粮食危机日渐增加。上世纪主要是80-90年代,由于农业生产缺乏监管和农民逐利的盲目性,导致大量河坝、滩涂、沼泽和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其结果使植被和水利工程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近年国家非常重视大江大河的利用和治理,明显忽视了农村小型、微型水利工程的持续治理。虽然这种局面自2011年有所好转,但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再由于世界范围异常气候频发,各地水环境相当脆弱,而城镇化导致的资源需求扩张必然促使生态恶化。由于生态恶化,加上利润率低,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小,粮食危机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不断增加。

(二)人口、求学、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1.人口压力依然存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深入人心。由于计划生育,全国人口增长减缓很多,但由于基数大,人口压力仍很大。2011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34700万,且问题不少[1]。在农村、城乡结合部,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仍较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漏洞多。农村人口强大压力使农村新旧问题不断积累、激化,并逐步传导到城市和城镇。

2.求学困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在世纪末达4%,1995年教育法规定比例应不断增长。这些目标至今未实现,而落后的农村更为严重。教育资源缺失使许多农村贫困人口、女性不能完整享受9年义务教育,绝大多数孩子初中后就辍学、打工,而能读大学的孩子比率极低。另外,户籍限制也使农民工子女上学存在困难。

3.就业压力大。农村孩子辍学也可能与就业压力大导致的“上大学无用”有关。近年由于农业收入增长不快使农村就业岗位无法满足众多人口要求,而各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也使农业不再需要很多农民。于是,农村就业压力增大。当由于城镇化使农村富余人口大量转移时,城市或城镇自然出现就业难、住房困难等“城市病”、以及每年难以解决的春运问题。

4.社会保障负担重。(1)医疗保险。旧的农村合作医疗曾经失败。2003年“新农合”提出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承诺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只要参保农民每人年缴10元保费,中央、地方政府分别补贴20元。2008年补贴提到40元。2010年提到120元[2]。2011年提到200元。目前参加医保农民不断增加:2011年“新农合”比例已达97.5%,基金支出总额1114亿元,累计受益8.4亿人次;参加城镇医保的农民工也达4641万

43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人[1]。但是,由于许多农民和农村集体财力仍不强,加上补偿、监督、信息不对称、跨区结算等障碍,“新农合”发挥的作用仍不足。(2)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一直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担、个人为主的方式,但由于经济实力、观念等,因此农村参保比例较低,养老保险作用很小。2011年底农村参加养老保险共有32643万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2万个,收养各类人员只有182.8万人[1]。当前各地人口已有不同程度老龄化,农村人口养老压力极大。3)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2011年底农村居民共有5313.5万得到最低生活保障,552万得到五保救济[1]。相比众多农村人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保障作用太低。况且,近年各地城镇化导致越来越多农村人失地、“被上楼”、“被城镇化”,失地人口短期富裕掩盖不了再就业、收入持续、长久生存危机。

(三)住房、公共产品、土地问题

1.住房问题多。中国人有置地置房传统。由于土地家庭承包、“打工潮”先后使农村收入增加,农村人住房热情也随土坯草房、砖瓦房、混凝土楼房不断变化。但农村住房问题较多,除了因为一些人到城市、城镇购房助升房地产泡沫外,主要还有:(1)规划混乱。这在很多地区(比如包含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市和六安市的霍邱、寿县在内的安徽沿淮及北部地区[6])都存在。常见主要因为人多、缺乏严格规划监管,一些农用地因家庭承包而变成晾晒场、后变成住房用地。住房规划混乱影响农村美观、浪费耕地,也影响道路建设。(2)房屋空置。不少打工者回农村建房,建成后长期空置,导致土地和财物巨大浪费。(3)质量隐患。由于缺乏有效质量监管,加上为省钱大量使用空心砖、立砖建设,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人、财、物危害巨大。(4)很少考虑新能源利用。这不利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被广泛开发,不利于碳减排,也不利于改变农村卫生条件、生活质量。当前,不少农村开始利用沼气,但普及面不广,且很少考虑商业化和发电功能。

2.交通和其他公共产品不足。“村村通”工程使农村村与村、乡镇间交通改善明显。但中国地域辽阔,许多农村地处偏远,由于地理限制,所以交通问题仍不少。而住房建设混乱也使村内、村与农田间道路存在较多问题。其次,由于农村人多是需要时自己从河流、湖泊、渠塘中取水,因此水资源利用不健康、不稳定、不有效。再次,由于草木秸秆丰富,所以虽然近年有些农村开始使用煤炭和天然气,但大部分农村使用燃料仍自给自足。这对在农村推广公共产品服务改革产生较大阻碍。

3.土地占用多、浪费严重。2009年底中国耕地总数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7]。即便如此,土地浪费严重仍存在,主要原因如下:(1)城镇化占地多。城镇化使城镇边缘外溢、工业项目不断上马,这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被城镇化。而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管,城镇化中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严重。比如,各地大广场、大绿地现象导致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容积率低。城镇化使农村生存地域空间越来越小,其危害必然越来越大。虽然中央已意识到问题严重,并于2008年颁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但效果尚需谨慎评判。(2)农村自身浪费大。目前许多农村原有占地没减少,新建房屋占地又变多。其中包括许多宅基地被丢弃的原因。宅基地被丢弃不仅破坏村容村貌,也导致土地极大浪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借助于城镇化、集中新建农村住房、将腾出的宅基地复耕或等量转到城镇有一定道理。另外,由于无序开垦导致土地生态破坏而不能被利用、进城打工导致土地被抛荒、农村殡葬改革不彻底导致土地浪费,也是农村主要土地问题。

二、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和特征

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增长陷阱之一,与人均GDP有关。按世行2008年划分,人均GDP小于90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906-3595美元为低中等收入国家;3596-11115美元为高中等收入国家[8];此限之上为高收入国家。一个国家发展一般经过三个阶段[9]:一是从低收入到低中等收入。这一阶段要素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由于有后发优势和对外开放,目标易实现;否则会掉入低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典型是老挝、埃塞俄比亚。二是从低中等收入到高中等收入。如果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增长;否则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典型是泰国、马来西亚。三是向高收入过渡。如果转型不成功,会掉入高收入陷阱。高收入陷阱典型是有文莱、沙特[10]。2011年中国GDP为47.1564万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已进入高中等收入阶段。如果转型不成功,终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据世行报告和学者观点,

53

第3期荀守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可理解为,在一个经济体人均GDP从低中等收入向高中等收入上限突破过程,由于某个曾在由低收入到低中等收入阶段发挥作用的因素具有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将其作用抵消,把人均GDP拉回原来水平,以至于经济体很难顺利突破高中等收入界限、进入高收入阶段。

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和资源环境。中国城镇化正如火如荼。若推进不当,将影响城镇发展,还将导致农村发展问题。任由问题持续,终将导致金融体系脆弱、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贫富分化、信仰缺失、民主乱象、农村土地被过度占用、城镇边界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和项目盲目上马、腐败多发等问题出现或加剧。这些问题应是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特征。

(二)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

1.农民和农业问题危害。积极性降低、农民减少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资本投入不足;组织分散、很难应用新技术和实现规模经济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小、产量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低、自然条件限制明显;生态恶化、粮食危机导致农产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这一切将导致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合理转型困难;而且,加强宏观调控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并导致金融体系脆弱和混乱,甚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或者回落。

2.人口、求学、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危害。人多是求学、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根源。首先,因为人口压力、教育资源短缺,导致农村人、农民工子女缺乏教育保障。短期看,农村人口求学困难对其本人和家庭产生影响;长远看,将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其次,就业压力导致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由于就业压力、人口素质差异,必然导致就业差异,并导致行业、地区、阶层和家庭收入差异。据不完全统计,2010和2011年全国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明显,农林牧副渔较低,而一些垄断行业、金融行业极高。最低行业和最高行业差距甚至达15倍多。再次,由于农村收入较城市、城镇差距大,而农村现有社保体制负担重、财力有限,很难起到调节作用,所以社会贫富分化必然加剧。最后,由于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不同收入的人们间可能出现矛盾。这本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可能转化成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激发更多矛盾。比如,一些人为改变贫困而不择手段、甚至为此而放弃信仰。于是民主乱象就出现了。

3.住房、公共产品、土地问题危害。(1)住房问题主要导致土地被过度占用、浪费。这明显违背“土地是财富之母”原理,不利于农村和农业持续发展、农村人口长久生存。农业是根本。农业不稳定,第二、三产业发展就难有保证。(2)交通等问题主要导致公共产品服务短缺。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当农村生产、生活所需道路等公共服务不健全,农村要改变落后状况、实现快速发展必然很难。农村经济增长停滞如果难以避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则难以实现。(3)土地问题危害。首先,城镇化占地过多可能导致城镇边界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和项目盲目上马。城镇边界扩张将使农村生存空间减少,大量农村人口被迫流动,这不利于农村和农业持续发展,也可能制约城市、城镇发展。基础建设和项目盲目上马必然刺激GDP快速增长,这种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其次,城镇化过快发展易导致腐败多发、民生乱象。近年各地城镇化中出现的暴力拆迁严重损害了人民合法利益。拆迁中因为信息、制度、权利优势等导致的“搭便车”、“分配不公”、“假公济私”、腐败等民生乱象,也激发了民怨沸腾。再次,农村自身导致土地浪费问题,其原因及危害往往与住房问题结合。如果夹杂腐败,其影响也和城镇化相似。

三、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农民和农业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划农业改革。农民和农业问题有危害,也为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提供契机。社会在变革中前进。中国农业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效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需继续改革。故应据经济现状、风俗习惯、地形地貌、资源条件等,科学规划各地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改革、土地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向。

2.提高农业获利水平。通过舆论、财政补贴和市场引导,使人意识到农业有利可图、值得发展,并逐步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种植能手集中,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这其中,主要因素是财政补贴。当前,种粮补贴水平不高,对提升农民积极性效果不大。将来可采取两种改革思路:一是大幅提高卖粮最低保护价,使农民种粮收入明显提高;同时,减少粮食销售中间环节,增加消费者粮价补贴。二是大幅提高农民种粮补贴,使农民在粮价改变不大时农业收入明显提高。

3.修订相关法规,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首先,严控农地用途,适当修订土地流转法律,通过市场化引导土地以出租、入股、转让等方式集中。这样可避免土地抛荒、以及农民在农业中劳动力、资

63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本、技术投入不足。其次,适当改革农村殡葬制度。当前很多农村推行的火葬制实质是先火化、再分散土葬。这种方式既占地,也阻碍机械化、集约化。农村殡改应借助于市场化和政府引导,借鉴城镇经验教训,发扬农村民主,逐步推行集中殡葬。

4.引导发展生态农业。目前,许多农村生态农业主要问题是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污染。为此,政府要对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具体做法:一是通过测土配方、因土施肥,采取化肥控制技术。二是控制农药使用,降低使用不当引起的污染。

5.治理农村小水利工程。农村小水利耗资不多,但可改变中国农业长期靠天吃饭局面,其效益久远。为此,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农村小水利的规划,采取科学措施进行建设和养护。其中,可通过参股方式,充分发挥农民作用;可利用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等筹集建设资金。

(二)农村人口、求学、就业和社保问题的对策

1.人口问题。人多的压力和危害很明显,但关于中国人口未富先老的论调也不断流行。据称,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比例6.8%,与世界平均水平一样;2010年中国老龄比例13.2%。其实,老龄化问题需要客观分析。适当老龄化使人口负增长可降低人口对环境承载压力,利于持续发展。因此,二胎政策(至少在“十二·五”期间)不应快速放开,而应根据未来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再逐渐调整。而且,面对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二胎政策放开要兼顾公平,否则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

2.求学问题。(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首先弄清农村教育资源缺失程度,制定具体投资规划。其次,根据教育发展纲要,严格执法,确保各级财政资金充分投向农村、落后地区。最后,在有条件地区充分发挥各界力量,适当拓宽农村教育资金来源。(2)注重农村师资培育。首先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提高农村、落后地区师资待遇,借助于“三支一扶”等最大限度吸引有志之士到农村任教。其次,通过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鼓励更多农村人顺利读完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等。作为条件,要求其学成必须服务地方。(3)建立对口支持机制。根据各地发展状况,大力鼓励和提倡实力强的城市、城镇对口支援落后农村的教育。支持的方式可以是资金、设备、甚至人才。(4)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根据各地情况逐步改革户籍制度,适当放宽一些城镇和城市落户条件,使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村人顺利加入城镇户籍。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城市求学条件,以便顺利接受正规教育。

3.就业问题。(1)发展小城镇。过去小城镇落后,所以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结果使大中城市“城市病”突出。基于这一背景,促进小城镇发展已成必然。其实,区域发展应坚持整体观念。只有小城镇快速发展,将农村过剩人口就近吸引,才能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小城镇可凭借人力成本、土地和区位优势,利用产业地域转移契机,抓住大中城市人才、资金和技术外溢的机遇,实现协调发展。当然小城镇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尽量杜绝环境破坏。(2)农村适当城镇化。贫穷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源,而农村适当城镇化可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和质量、降低收入差距、消减人口大规模流动。为此,可适当推进农村城镇化,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旅游服务业。(3)健全城市人口预警。根据城市发展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预警机制,实时监控人口与就业、经济、环境的匹配关系。一旦大中城市人口压力增大,可借助于舆论、政策手段,引导其合理流入小城市和城镇。

4.社保问题。(1)推进“新农合”。首先强化“新农合”,力争使医疗保健涵盖所有农村人口。其次,加大政府资金支持,解决当前制约“新农合”发展的资金不足。再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改善资金结算系统,实现城乡医疗保险跨区结算。(2)推进农村养老保险。首先强化养老制度,让更多人明白其好处、主动参与,改变农村养老保险人口比例极低现状。其次,加大资金支持。当前农村老人主要由子女赡养。虽说子女有赡养老人义务,但当各方收入水平低、或某方信仰缺失,容易导致农村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依,老无所居”,而资金支持可改变这种现状。再次,加强宣传和监管,使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的领取得以透明和规范化。最后,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养老机构既可让农村老人规避完全靠子女养老的被动地位,使其安享晚年,还可缓解子女的赡养压力。(3)重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首先科学确定贫困线。当前各地贫困线太低,使一些年收入不高、但在贫困线上方的人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今后应据各地实际,科学确定贫困线,以使更多的人享受低保。其次,重视失地农村人的保障。尤其应重视城镇化过程农村人合法利益受损、以及长远就业和生活缺乏保障的问题。再次,建立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尽可能加大对农村困难人口的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生育保险等支持。(4)拓宽社保资金渠道。社保资金一直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

73

第3期荀守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承担。这种方式虽有许多好处,但在个人收入低、集体效益差、地方财力弱时,容易出现因资金不足。为此,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外汇储备、彩票作用,还可借助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筹资。

(三)住房、公共产品、土地问题的对策

1.适当确定城镇化过程。一般认为,农村发展最好路径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服务农民,转移农民和减少农民”。虽说城镇化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但要根据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地区城镇化的时间节奏、有效路径和用地计划,规避农村土地的过快占用和浪费。

2.科学建设新农村。根据中央城乡统筹发展原则,适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尽可能将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住房建设和地区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可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和住房建设,合理利用宅基地和耕地,促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

3.加大公共产品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根源在于资金不足。过去,政府主要采取传统有限的财税手段,因此筹资自然不足。今后可加以创新:(1)借鉴社会保障经验,多方力量、多渠道筹资。(2)借鉴PPP、BOT、BOOT、TOT、BT等市场化创新模式筹资。

4.增加农民对土地的权力。逐步修改法律,使农民对土地有更多的收益权、处置权,适当提高农民对城镇化占用土地的表决权,避免由于政府长官意志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而强行占地、强行拆迁,最终避免因为更多农民失地、失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2-2-22.

[2]刘峰.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集体与个人资金来源的法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90-91.[3]安徽省人民政府.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R].2006-12-31.

[4]王立彬.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稀缺和浪费悖论亟待深化改革[EB/OL].http://news.sina.com.cn/c/sd/

2010-11-05.shtml.

[5]安宇宏.中等收入陷阱[J].宏观经济管理,2010(1):72-73.

[6]胡鞍钢.“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EB/OL].中国网,2010-7-7.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

tion/c-12298924.htm

[7]蔡昉.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15-17.[8]戴培昆.当前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思考—建立城乡大循环彻底根治水污染[J].水资源保护,2008(2):118

-119.

[9]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R].2011-04-28.

[10]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3.

83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80 摘 要: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 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又是当今城镇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当前发展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释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应把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城乡规划的角度为怎么发展小城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 ;机遇;挑战;策略Abstract:Developing small cities is a way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following a new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a trend in toda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small citi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in the end.Keywords:new urbanization;small cities; opportunities;challeng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80-02 1 引言 随着2011年我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现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2 小城镇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2.1 小城镇的定义 关于对小城镇的具体定义,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镇),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小城市和建制镇,还有的人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农 村集镇。从行政建制来说,宪法规定,“镇”作为“县”以下层次的一级行政建制,其对应的行政管辖范围一般是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包括大量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居住为主的村庄在内的“镇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镇”又分为“镇域”和“镇区”两部分,镇区通常为镇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面积通常很小,是一个镇的核心区域;镇域则包括其他的农田、林地等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村庄用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一般是指以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区部分,具有一定的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聚集规模,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是当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发展不仅仅是指发展和完善原有镇区区域,还应包括以原有镇区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实现农村城镇化。 2.2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小城镇不仅对农村地区有重要意义,对大、中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仇保兴部长总结了小城镇具有中间传导、分工、示范、提供就业、吸引劳动力和服务农业发展六大功能。具体来看,小城镇首先承担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的经济辐射的传递功能,是农村和城市进行商品、信息交换的中转站;其次,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生产成本、环境容量、自然禀赋三方面有协同作用;第三,小城镇是向农民展示城市文明的橱窗,也是推行科学技术的示范基地;第四,小城镇的创业与就业的成本较少、门槛较低,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五,小城镇是农业调整结构的引导中心,可以服务农民和农业。可见小城镇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价值,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3.1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以来,我国的小城镇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0683个(含县城关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9亿。在这些建制镇中,已经有14674个建制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总数的87.5%。全国村镇建设总投入达到10808万元(2010年《全国城乡统计年鉴》)。 3.2小城镇发展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具体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处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背景下,再加上部分领导政绩工程的心态,导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的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城镇规模源于长久形成的行政区划,由于早期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而较小的城镇规模有利于管理,故形成了现阶段城镇规模较小的局面。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改革的深化,小规模的城镇由于发展空间以及辐射区域的狭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又难以扩大其规模,形成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聚集。 第二,资金短缺导致小城镇建设高速度、低质量。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投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城镇来说,地方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渠道。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虽然速度快,阻碍小,成果明显,但是受到乡镇官员任期的影响,建设项目往往投入短,见效快,生命周期较短。并且小城镇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不能依靠市场手段调节和维系其投资建设,缺乏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使得小城镇的建设缺乏长久的动力和支撑,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三,小城镇建设重“工”轻“农”。忽视发展农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我国目前小城镇发展的一大特点。虽然我国大力推行以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城乡统筹战略,但是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壮大其工业结构,占用大量土地新建工业园区,企图通过招商引资来获得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会造成对土地及资金的浪费,而且引进的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对原有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笔者认为对于小城镇来说,农业是其区别与城市的优势产业,是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力,故小城镇的建设应该重视和农业的关系,把握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尺度。 第四,小城镇建设缺少合理规划。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小城镇开始主持了总规的编制,但是有的小城镇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过分地强调其发展优势,夸大其定位,忽视其资源禀赋,使得在实施层面很难得以落实;其次,在规划实施中往往是优先布局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迟滞, 作者简介:周维思(1991-),女,湖北黄石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周维思 Zhou Weisi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宁越敏 杨传开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ng Yuemin Yang Chuankai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merg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nd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ic focus of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然后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最后就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若干思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以国民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融合;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作者简介:宁越敏、杨传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编者按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工业地产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趋势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方式。工业地产是我们企业必须要具备的发展能力之一,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分析研究与实践。作者在此文中,详细介绍了工业地产的发展历史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并大胆地预测了工业地产良好的发展前景,观点鲜明地表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工业地产的信心和希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前言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通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展开,也成为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亮点。在《规划》出台之后,伴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利好,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业地产必然在生态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工业物流地产等方面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针对目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过分追求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未来单纯以住宅为主的新城新区规划将受到严格限制。而对于现有的新城新区,未来将加强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逐步纠正新城新区空心化。很明显,要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创建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必然离不开工业地产的发展,工业地产的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 可见,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工业地产所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趋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工业地产的概念、环境、机遇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来重点阐述和分析。 一、工业地产综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报告中可以得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而工业地产是这一进程的必然产物。 工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工业地产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专业的工业地产商出现之前,工业地产就是工业园。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放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报告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加强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现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的技术变革,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加强, 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使农村经济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制度政策上的缺陷;既有文化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作用;既有农村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农村外部的影响,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转换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基本上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这样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密集,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缺乏,科技传播比较慢,而这些第二产业多半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比如造纸厂、砖厂、多晶硅等。工业生产的集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就会产生三废排放,当这些排放物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就会产生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导致该地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割裂了生态系统内部既有的联系。生态系统中存在内部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这个系统能够自动的调节和稳定生态系统。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水具有自净的能力一样。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作业与答案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 A 、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 B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C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 、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B 、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 C 、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D 、以上表述都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 )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 A 、生产的集聚 B 、交通的集聚 C 、市场的集聚 D 、产业的集聚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的集聚与扩散。 A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 、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 、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5、“大都市区”是在( )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6、马克思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 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 、马恩 B 、凯文·林奇 C 、塞尔 D 、恩格斯 7、田园城市理论是由( )提出。 A 、柯布西耶 B 、简·雅各布斯 C 、埃比尼泽·霍华德 D 、奥姆斯特德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 A 、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4853091.html,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苗绘李海申田媛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49-0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 才刚刚起步,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 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型城 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 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 引言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 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 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 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 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 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 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 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 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 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 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1.2 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 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对产业进行 定位,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为地区生 态环境发展助力,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新”—创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修正和优化,更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一是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将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城市、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协调,从传统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框架向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框架转变,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 起来,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三是绿色,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资源 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坚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代技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打造绿色城镇;四是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谋求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区 划限制,在大开大合的城镇体系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 手段植入新鲜活力;五是共享,既要实现城乡人民共享特色小镇发展成果,同时又要增强特 色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2.2 “特”—强化特色塑造 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强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特”重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土地农业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以上种种限制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只具有为他们提供生计的功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法从土地价值上受益;也无法出让或变现土地,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时一无所有;土地不抵押权的缺失使农民丧失了利用土地作为抵押品获得金融资本。总之,农民尽管被赋予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这种有限的权利还是约束了土地对于农民的资产功能的实现,从而迫使农民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政策稳定性不足也成为农民利益受损、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