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酵工程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1、发酵和发酵工程的概念

发酵狭义: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发酵广义:凡是培养细胞(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来制得产品的过程。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

2、发酵工程研究的内容

发酵工业用生产菌种的选育

◆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和精制

3、按不同分类方法,发酵可分为哪些类型?

按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状态,可将发酵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按发酵过程中需氧与否,可将发酵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按不同发酵工艺,液态深层发酵可分为:分批发酵、分批补料发酵和连续发酵。

4、分批发酵,分批补料发酵和连续发酵三种发酵类型定义及优缺点

分批发酵

在生物反应器内投入限量培养基后,接入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完成一个生长周期,获得产品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补料分批发酵

在发酵的开始投入一定量的培养基,在发酵过程的适当时期,开始连续补加碳或(和)氮源或(和)其他必需基质,直至发酵液体积达到发酵罐最大操作容积后,将发酵液一次放出。

连续发酵

在向反应器中添加培养基的同时,从容器中放出等体积的培养液,就可以形成一个生产细胞的连续过程,即在培养器中所形成的新细胞数量与从容器中流失的细胞数目相等。

5、分批发酵工艺过程的主要步骤

1)原料预处理。

2)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

3)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4)无菌空气的制备。

5)微生物菌种制备和扩大培养,并以一定比例将菌种转接到发酵罐中。

6)控制合适的微生物生长和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

7)发酵产物分离、提取与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

8)成品检查与包装。

9)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

1、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主要的发酵产品

细菌:

1、枯草杆菌与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

2、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酸奶、微生态剂;

3、醋酸杆菌与醋酸;

4、棒状杆菌与谷氨酸

放线菌: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由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

酵母菌:

提取核酸、麦角固醇、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辅酶A等;同时,还可用作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

霉菌:

根霉、毛霉、曲霉、青霉

2、菌种、菌种分离与筛选的概念

发酵工业所用微生物称为菌种。只有具备了优良的菌种,通过改进发酵及提纯工艺条件和生产设备,才能获得理想的发酵产品。

菌株分离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分离(separation) 、筛选(screening),进而得到所需微生物菌株的过程。

3、微生物纯种分离方法有哪些?

固体稀释平皿倾注法、涂布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单细胞挑取法

4、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筛选微生物菌种的步骤

1.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2.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3.增殖目标菌: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4.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5.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

5、诱变育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1)出发菌株的选择

2)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制备

3)诱变剂和使用剂量的选择

4)变异株的初筛

5)变异株的复筛

6)变异株稳定性试验

7)菌种特性考察

8)中试验证

9)大型投产试验

6、原生质体融合定义及主要步骤

用脱壁酶(细菌和放线菌用溶菌酶,酵母和霉菌用蜗牛酶和钎维素酶)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用聚乙二醇促进原生质体融合,从而获得异核体的这一技术叫原生质体融合。

①标记菌株的筛选:营养缺陷型和抗药性标记

②原生质体的制备:脱壁酶脱壁

③原生质体的融合:聚乙二醇促进融合

④原生质体的再生:再生培养基培养再生壁

⑤融合子的选择:选择性培养基上划线生长,分离验证,挑取融合子进一步试验、保藏。

⑥生产性能筛选。

7、试述柠檬酸菌种分离和诱变育种的主要过程

(一)从土壤中筛选产柠檬酸的黑曲霉菌株

1、查阅资料,确定筛选产柠檬酸的菌种种类

2、采集样品:取霉腐土层,筛选黑曲霉菌株。

3、选择合适的培养和纯种分离的方法:

固体稀释平皿倾注法分离土壤中的黑曲霉,在平板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和碳酸钙,待培养长出菌落后,挑取透明圈大的菌落于斜面。

3、挑选产酸的单菌落斜面菌种,进行生产性能的测定:确定所筛选的黑曲霉菌株产的是柠檬酸。

(二)菌种的诱变育种

1、将黑曲霉接种于斜面活化;

2、制备出发菌孢子悬液并进行活菌计数;

3、诱变剂处理:

可先单一,后复合处理:

1)物理因子:紫外线诱变和γ射线诱变处理;

2)化学因子: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处理;

3、用加碳酸钙的平板分离诱变处理后的孢子,待菌落长出后,挑取平板上透明圈较大的单菌落200个于斜面培养基,300C培养长出孢子后,进行摇瓶初筛。

4、摇瓶初筛:

5、摇瓶复筛:

若产率不高,还必须进行第二轮诱变育种。

(三)变异株稳定性试验:

转接10代,考察传代后,各代菌株柠檬酸生产率是否有较大的变化;

(四)菌种特性考察,菌落特征、菌丝形态及产生孢子的情况进行考察;

(五)中试验证菌种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

(六)大型投产试验,进行工业化生产。

8、核糖体工程育种的定义及原理

向微生物核糖体或RNA 聚合酶中引入特定的突变有助于其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提高。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微生物定向育种新方法——核糖体工程。

9、菌种衰退的含义及菌种复壮的方法。

衰退

生产菌株几乎都是人工诱变变异株,都是代谢调控失控菌株,遗传特性很不稳定,极易发生自然变异。因此,在使用和保藏过程中,生产菌株会逐渐向不利于生产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菌种的衰退

菌种的复壮方法

A、纯种分离:选取典型性状的单菌落

B、淘汰衰退个体

C、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1、双酶法淀粉水解糖的生产工艺

α-淀粉酶液化β-糖化酶和普鲁兰酶糖化

淀粉90~950C 糊精、寡糖55~600C 葡萄糖

调桨→配料→一次喷射液化→液化保温→二次喷射→高温维持→二次液化→冷却→糖化2、发酵培养基筛选原则;

1、必须提供合成微生物细胞和发酵产物的基本成分。

2、有利于减少培养基原料单耗,即提高单位营养物质转化率

3、有利于提高产物浓度,以提高单位容积发酵罐的生产能力

4、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合成速度,缩短发酵周期。

5、尽量减少副产物的形成,便于产物的分离纯化。

6、原料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取材容易。

7、所用原料尽可能减少对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的影响,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8、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并尽可能减少三废物质。

3、培养基各成分的理论定量及理论转化率计算方法;

细胞产率系数(Y)定义为:消耗1克碳源底物产生的干微生物细胞克数。

4、发酵过程灭菌对象包括那些?

培养基、空气供给系统、流加物料、设备、管道等进行灭菌,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消毒5、影响培养基灭菌效果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6、影响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因素

培养基成分物理状态、培养基的pH值、微生物数量多, 彻底灭菌比较困难、微生物细胞菌龄和耐热性、空气排除情况

7、培养基分批(间歇)灭菌概念及过程;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内,直接用蒸汽加热,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至发酵要求的温度。

过程:分批灭菌的升温、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8、比较分批灭菌与连续灭菌各自优势。

9、发酵工业常用空气除菌的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加热灭菌、静电除菌和介质过滤除菌(一种介质将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和极少量

的游离微生物捕集起来予以除掉。)

1、种子的扩大培养概述及一般过程

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茄子)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实验室阶段:不用种子罐,所用的设备为培养箱、摇床等实验室常见设备,在工厂这些培养过程一般都在菌种室完成,因此将培养过程称为实验室阶段的种子培养。

生产车间阶段:在种子罐里进行种子培养,归发酵车间管理,因此称这些培养过程为生产车间阶段。

2、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培养基组成成分、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

3、微生物纯培养生长曲线及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对数期的实践意义

※代谢、生理研究的良好材料

※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菌龄

※发酵生产中用作种子的最佳种龄

※基因工程菌发酵要尽量延长对数期

稳定期的实践意义

※发酵生产中以菌体为终产品的最佳收获期

※某些代谢产物特别是次生代谢产物发生在此阶段,某些细菌的芽孢也发生在此阶段,故又称作代谢产物合成期;

※导致连续培养原理的提出和工艺技术的改进

影响衰亡期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菌种的遗传特性有关: 有些细菌的培养经历所有的各个生长时期,几天以后死亡, 有些细菌培养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后仍然有一些活的细胞;

※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有关:补充营养和能源、中和环境毒性,可以减缓死亡期细胞死亡速率,延长培养物存活时间

4、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定义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并且是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与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无明确关系的代谢产物。

5、微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基本特征。

A、次级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生长无直接关系具有种属特异性

B、次级代谢产物在菌体生长后期或稳定期合成

C、次级代谢产物不少是结构相似的混合物

D、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受多基因调控

6、提高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A、补加前体类似物:如青霉素生产补加苯乙酸能增加青霉素G;加苯氧乙酸得到青霉素K。

B、加入诱导物:如加蛋氨酸能增加头孢霉素C的产生;加巴比妥可提高利福霉素产量

C、防止碳分解产物的阻遏或抑制:如限量流加法发酵

D、防止氮分解产物的阻遏或抑制:如限量氮源

E、选育耐前体物质的突变株、耐抗生素的突变株、毒性的突变株、营养突变株

1、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的理化参数有哪些。

物理参数:温度、罐压、粘度、浊度、搅拌及搅拌转速、空气流量

化学参数: Ph、基质的浓度、溶解氧的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废气中的O2和CO2浓度

2、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及其控制。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显热、辐射热

3、简述发酵过程氧气的传递过程。

氧传递过程分为以下几步:①从气泡中的气相扩散通过气膜到气液界面;②通过气液界面;

③从气液界面扩散通过气泡的液膜到液相主体;④液相溶解氧的传递;⑤从液相主体扩散通过包围细胞的液膜到达细胞表面;⑥氧通过细胞壁;⑦微生物细胞内氧的传递。

4、影响供氧的因素有哪些?

空气的流速(通风量)、搅拌、罐压、发酵液的粘度、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泡沫、空气的分布、发酵罐的结构。最主要是搅拌转速和通风量

5、发酵过程中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和消除的方法。

a、使发酵罐装量减少;

b、大量逃液,导致产物的损失;

c、泡沫顶罐,培养基从搅拌轴封渗出,增加了染菌的机会;

d、影响通气搅拌的正常进行,造成发酵异常;

e、使微生物菌体提前自溶,又使更多泡沫产生;

f、迫使加入消泡剂,这将对发酵工艺和产物的提取带来困难。

机械消泡和消泡剂为表面活性剂

6、机械搅拌发酵罐的主要结构。

罐身、搅拌器、轴封、消泡器中间轴承,空气喷射器、挡板、冷却装置、人孔

7、比较发酵工业中生产率和产品得率(产率)概念的异同。

生产率:发酵工业实际生产得到产品与原料的比值。

产品得率:每消耗1mol基质所合成的产物mol数,这里的基质是指微生物实际利用掉的基质数量。

8、补料分批培养定义、作用及适用范围。

定义: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的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作用:

a、可以控制抑制性底物的浓度,使底物浓度保持在发酵最适浓度范围;

b、可以解除或减弱分解产物对代谢过程的阻遏;

c、可以使发酵过程最佳化。

补料分批培养的适用范围

a、高菌体浓度培养即高密度培养系统;

b、存在高浓度底物抑制系统,特别是用甲醇、苯酚等作底物的系统;

c、受代谢物阻遏的系统

e、希望延长反应时间的系统

1、工业发酵过程研究的一般规律

A、实验室研究(摇瓶、10L及以下发酵罐规模):

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和发酵最适条件的研究;

B、中试规模(100L到500L罐规模):

确定菌种培养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C、工业性规模(500L到1~5吨规模):

规模化生产,取得经济效益分析。

通常又可将它们称为小试、中试、工业性试验

2、发酵过程实验室研究的内容

A、研究菌种保藏方法;

B、研究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和繁殖条件;

C、发酵工业用菌种的选育;

D、考查菌株培养和发酵培养基最适组成;

E、研究实验室规模的培养与发酵条件。

3、摇瓶发酵概念

在一定大小的三角瓶中(150ml、250ml、500ml)装入一定量的培养基,配上瓶塞,经灭菌后接入菌种,在摇瓶机上进行震荡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分析培养液中有关参数和产物得量。

4、实验室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确定方法(第九章作业)

5、与一般传统发酵相比较,基因工程菌发酵有哪些特点?

a、培养装置:

摇瓶、10~200L发酵罐;

b、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氮源主要有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碳源主要为甘油

e、加入诱导剂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

糖苷(IPTG)等,诱导工程菌表达;

d、质粒必须稳定

f、采用高密度发酵工艺

发酵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能引起寄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并不迅速繁殖,而是以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和寄主的遗传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随寄主细胞的繁殖而繁殖,这种噬菌体成为温和性噬菌体。 敏感性细菌:受烈性噬菌体感染的细菌成为敏感性细菌。 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通常称作溶原性细菌。 斜面保藏法:最基本的方法,适用范围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可用。当微生物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和温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后,在5摄氏度左右可以保藏3-6个月,到期后重新移种一次 穿刺保藏法:常用于保藏各种需气性细菌。方法是将培养基制成软琼脂(一般为1%),盛入1.2cm*10cm的小试管或螺旋口小管内,高度1~2cm,121摄氏度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用接种针将菌种穿刺接入培养基的1∕2处,培养后的微生物在穿刺处及琼脂表面均可生长,然后覆盖以2-3cm的无菌液体石蜡。这样的小管可以在冰箱中保藏半年至一年, 干燥保藏法:将微生物吸附在各种载体上,干燥后低温保藏的方法。 悬液保藏法:将微生物悬浮于不含养分的溶液中保藏的方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将微生物或孢子冷冻后在减压情况下利用升华现象出去水分,使细胞代谢、生长等生命活动处在停止状态下从而达到长期保藏目的的方法。 菌丝速冻保藏法:对于不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配制50%的甘油溶液和菌体悬浮液并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置于—20°C保藏的方法。 微生物种子:将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从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这些纯种培养物就称为微生物种子 表面培养法:是将纯种微生物接种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静置培养的方法。 固体培养法:是将纯种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液体深层培养法:又叫液体通风培养,是专门在发酵罐中进行的。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处于悬浮状态,导入培养基中的空气通过气液界面传质进入液相,在扩散进入细胞内部。 接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时的培养时间。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二级发酵:种子接入种子罐后培养一次即可接入发酵罐作为种子,这称为一级种子扩大培养,也称二级发酵。 三级发酵:种子接入种子罐经过第一次培养后,还需移入装有新鲜培养基的第二级种子罐进行第二次培养,然后才能接入发酵罐作为种子,称为二级种子扩大培养,也称三级发酵。 双种法:采用二只种子罐接一只发酵罐的方法称双种法。 倒种法:以适宜的发酵液倒出适量给另一发酵罐作种子。 培养基:就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长坏境条件。 碳源: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骨架的营养物质成为碳源。 氮源:凡是能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中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生长辅助物质:是在微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而需要量又极少的一类特殊营养物质。 光能自养微生物: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以光作为能源,以某些无机物作氢受体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微生物。 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的一类微生物称为光能异养微生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物氧化所产生的化学能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微生物称为化能自养微生物。 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称为化能异养微生物。 专性好氧微生物:只能在有空气或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只能在没有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空气或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又能在没有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天然培养基:是指用天然有机物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指用化学成分完全清楚的物质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是指以一部分天然物质作为碳源、氮源及生长辅助物质的来源,再适当补充少量的盐,经人工配制而成的一类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在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经煮沸溶解并冷却后制成的培养基就是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是指将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用水溶解并混合在一起,再经调节适宜的酸碱度后制成为液体状态的培养基质。 增殖培养基:按某种微生物的营养特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以提高对该微生物的分离效率。这些在微生物增殖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家庭电路中,要装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2.如图1所示,图甲中试电笔的笔尖A应该 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图乙和 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当用它插入插 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火线在插座的孔。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 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当开关S闭合后,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调至的最小值为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 小功率为W。 4.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这种手机电池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________ 现象,其能量转化是 _________ ; 5.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3中的种接线方法。在家庭电路中,除接线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上述现象有相似之处?请你列举出一 例。 6.如图4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 制成的,乙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制成的。7.如图5所示,A和B分别是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图,请判断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个电阻串联,串联总电阻的图像在区域________。(选填“Ⅰ”“Ⅱ”“Ⅲ”)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0.6W”字样, 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 l,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1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5% 1、()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A、真实B、新鲜C、短小D、快捷 2、下面一句话是新闻导语的()。 [附原文] 世纪之交,西藏雪域高原上耸立起了五座水电站。它们犹如五轮灿烂的太阳,伴随着百万藏胞阔步迈向21世纪。 A、叙述式B、描写式C、评论式D、引语式 3、广播稿主要是靠有声语言来影响听(观)众,进行宣传因而具有()。 A、可听性B、时效性C、广泛性D、口语化 4、演讲稿的生命是()。 A、针对性B、鼓动性C、口语化D、新闻性 5、应用写作是从有()开始。 A、文字 B、阶级 C、国家 D、人类 6、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的实用性 B、内容的真实性 C、对象的明确性 D、撰写的规范性 E、语言风格的简明、朴实性 7、()写作的第一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环节。 A、确立主题 B、积累材料 C、选择材料 D、安排材料 8、狭义的新闻是指()。 A、消息B、通讯C、特写D、广播稿 9、公文标题中绝对不能省略的是:() A、发文机关 B、事由 C、文种 D、受文机关 10、批复的用途有()个。 A、1 B、2 C、3 D、若干

二、多项选择题:10% 1、新闻的标题常用的形式有:() A、双行标题 B、多行标题 C、三行标题 D、单行标题 2、设计安排演讲稿的高潮方式有:() A、可对事例进行准确分析,提炼精辟观点。 B、可在语言运用上进行加工,使唤之情感化。 C、可运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段和排比句,产生强烈的鼓动力。 D、可通过讲述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通讯的种类可分为:()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 4、应用文的主题应做到:() A、正确 B、鲜明 C、集中 D、创新 5、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A、真实 B、切题 C、典型 D、新颖 6、通报的正文内容包括:() A、主要事实 B、事实评析 C、决定和要求 D、经验与教训 8、演讲稿开场白的方式主要有:() A、提问式 B、悬念式 C、揭示主题式 D、警句式 E、故事式 F、引语式 9、函从公文处理程序来看,可以分为:() A、商洽性函 B、询问性函 C、请示性函 D、答复性函 E、发函 F、复函 G、公函 H、便函 10、决定按其内容、作用划分可分为:() A、部署性决定 B、法规性决定 C、重大事项的决定 D、机构人事决定 E、具体工作决定 三、判断题:5%(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面划“×)。 1、社会上发生的事就是新闻。() 2、新闻和通讯的表达方式相同。()

微生物发酵工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3套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这类微生物是:A.细菌B.霉菌 C.放线菌D.酵母菌 3.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因为液氮温度可达(),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的温度。 A.-180 0C B.-170 0C C.-160 0C D.-196 0C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A.好气性发酵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D.好厌间歇发酵 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D.发酵培养基 6.(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B.碳源 C.氮源D.微量元素 7.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A.连续发酵B.半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D.分批发酵 8.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 A.连续发酵B.分批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D.半连续发酵 10.菌体的倍增时间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A.细胞质量B.菌体浓度 C.菌体种类D.呼吸强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和()条件 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 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 E.发酵设备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常为括号后2-4字) 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 三种。 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丙 酮酸激酶。 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 与乙醛起加成反应 和在( )碱性 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 4. 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 ) 。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 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 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 法。 7. 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消泡和( )机械消泡两种。。 8. 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 )迟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 9.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 )斜面保藏法、( )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 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10.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碳源、氮源;( )无 机盐;( )生长因子和水。 11. 提高细胞膜的( )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 伤。 12.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 )有(需)氧发酵;( )厌氧发酵两 大类。 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育种;( ) 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 等。 14.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 )乳酸;( )乙醇;CO2。 15. ( )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能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 )酶浓度的 一种方式。 16. 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 )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通气搅拌的 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 发酵原料时期,与( )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 等六个阶段。 17. 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 )通透性来实现。 18.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稀释法,( )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 养基分离法等方法。 19. 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它们对微生物 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其生长必需的有机物质。 20. 微生物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 )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补料分批 培养三种类型。 21. 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基,( )种龄与( )接种量,温度,pH 值, 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和(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22. 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杀菌法,静电除菌法,( )介质过滤除菌法。 23. 发酵产物的浓缩和纯化过程一般包括发酵液( )预处理,提取,精制。 24. 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每次发酵罐的投料提供( )数量相当的( )代谢旺 盛的种子。 25. 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 ) 目的明确, ( )营养协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和( )价廉易得。 26.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 )pH 值。 27.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牛肉膏,蛋白胨等,无机氮源有 硫酸铵,硝酸钠,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尿素、( )液氨等作为氮源。 () X c Q r O ?=2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6.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2.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教室中开亮的日光灯周围空间必有磁场和电场 B. 工作时打点计时器周围必有磁场和电场 C.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稳定的磁场激发稳定的电场 D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3.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衍射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 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C.衍射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比较多的地方。 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4.甲、乙两种单色光均垂直入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甲单色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乙单色光长.则 A .光纤对单色光甲的折射率较大 B .乙单色光的粒子性比甲单色光显著 C .甲单色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D .用它们分别作为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的光源时,甲的干涉条纹 间距较大.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A、B是额定功率为P的两个 灯泡,且灯泡A的电阻为灯泡B的4倍,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由上述条件可求得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B. A灯的额定电压 C.B灯的额定电流D.上述物理量都不能求得 6.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时辐射的光子恰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做上述跃迁时,它的电子轨道半径将减小 B.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题

大学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A卷,闭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2013年1月4日10:30——12: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之一是()。 A.间接性 B.修饰性 C.平实庄重 D.富有文采 2.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A.真实性 B.实用性 C.规范性 D.简明性 3.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的文种是()。 A.报告 B.请示 C.通知 D.批复 4.《营造校园书香展示学子风采》属于()。 A.公文式标题 B.文章式标题 C.四项式标题 D.论文式标题 5.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计划应是()。 A.规划 B. 要点 C. 安排 D.方案 6.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属于()。 A.声明类启事 B.寻找类启事 C.征招类启事 D.周知类启事 7.下列公文用语准确的是()。 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 8.《某市广播电视局关于向某市国土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的主要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原则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9.下列不属于公文特点的是()。 A.政治性和权威性 B.体式的规范性 C.实用性和时效性 D.语言的生动性

10.《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业务上——首都钢铁公司的调查》属于() A.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 B.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C.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D.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应用文不一定要求绝对真实,实话实说,有时可以用艺术手法。(×) 2.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也可以进行描写和抒情。(× ) 3.选用什么文种,要根据制文目的、制发单位的权限和收发文单位之间的行文关系确定。(√ ) 4.申请书不属于行政公文,因此不必像请示一样遵行一文一事的原则,可以一文多事。(× ) 5. 计划的标题可以省掉单位名称,也可以省略计划事由。(√ ) 6.“策划”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而且只被运用在经济领域中。(×) 7. 专题活动策划书的主题应该遵循“单一性”原则。(√) 8. 邀请函只适用于商务邀请,所以请柬的使用范围比邀请函更为广泛。(× ) 9.感谢信应写清楚对方做了什么好事,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 ) 10.求职信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省去不必要的礼节问候,因为不是面谈,没有必要虚伪客套。(×) 三、改错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指出以下请柬的错误并修改。 请柬 大家还记得大学时代吗?还记得我们曾共同拥有的温馨往事和纯情岁月吗?时空的拉长并没有使我们的情谊消退,我们是那么热烈地企盼老同学再聚首!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doc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 生长速度快 ,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 产废物。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C.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 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 F.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D.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E.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 F.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 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 表达的潜力?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 的自动调节。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 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 够的量,与这些物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

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 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 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 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 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防止菌种退化 ;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开发新产品 .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 是 16sRNA同源性分析? 目前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 1%。以 16sRNA为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 pcr 扩增体系,再通过 DNA 测序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自然选育就是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 程。

发酵工程复习题2013418

一、发酵工程与传统酿造、化学工程相比特点是:发酵是生物体自身进行的反应 与传统酿造相比: 1、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在发酵设备 中一次完成; 2、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耗能少,设备较简单; 3、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或 可再生资源,微生物本身能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的物质; 4、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 行氧化、还原、官能团引入或去除等反应; 5、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 菌,空气需要过滤等。 二、与化学工程相比(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 1)作为生化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此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各种设备都不必考虑防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 2)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要不含毒物,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 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单一设备内很容易地进行; 4)能够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 5)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6)生产发酵产物的生物物质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发酵液等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7)发酵生产在操作上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8)通过微生物的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生产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 三、微生物发酵技术反应过程中的特点: 1、条件通常温和(常温、常压、弱酸、弱碱)。 2、原料来源广泛,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 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单一反应器内进行。 4、发酵产品(多为小分子产品,也容易生产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5、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反应。 6、生产发酵产物的微生物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发酵液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7、防止污染(灭菌是发酵成败的关键)。 8、改良微生物菌种(提高生产水平;菌种是发酵的根本因素)。 四、微生物发酵技术发展历史过程及特点: 1、自然发酵(天然发酵):厌氧发酵、非纯培养、产物稳定性差(酒、醋、酱油)。 2、纯培养技术建立:纯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建立、密闭发酵罐、表层培养、显微镜诞生及微生物发现(甘油、丙酮、丁醇等初级代谢产物)。 3、通气搅拌大规模发酵技术建立:好氧发酵、发现青霉素(次级代谢产物)。 4、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酸,菌种经遗传育种、人工诱变等控制其代谢途径得到所需的代谢终产物(氨基酸、某些抗生素)。 5、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石化工副产品作为发酵原料、大型发酵罐、自动化、连续化(单细胞蛋白)。 6、DNA体外重组技术的建立(基因工程阶段):分子生物学、DNA重组、细胞融合(干扰素、激素)。 五、分批发酵:1、定义:(分批培养)是指将所有的物料(除空气、消沫剂、调 节pH的酸碱物外)一次性加入发酵罐,然后灭菌、接种、培养,最后将整个罐的内容物放出,进行产物回收。清罐结束后,重新开始新的装料发酵的发酵方式。 2、特点:非稳态培养过程、一次性投料一次性收获产品、封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4、下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报 D.学生背着书包在 在水草地上滚动纹丝不动刊搬起来平路面上行走5.“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6.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 .动能、势能都减小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7.如图2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若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1和G 2,那么G 1和G 2的关系是( ) A.G 1=G 2; B.G 1=2G 2; C.G 1=2 1G 2; D.无法判断 8.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9.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某市提倡“绿色交通”体系,建立了一些彩色自行车道,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会 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和机械能均不变 B .车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 C .自行车的座垫做得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臀部的压力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试题 第一套 Part I Writing Basics (30%) Directions: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tatement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tatement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best ONE to complete the statement.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x 30=30) 1. While collecting raw materials before writing, we usually use techniques of __________. 1) brainstorming 2) freewriting 3) clustering 4) listing a. 1), 2) and 4) b. 1), 3) and 4) c. 2), 3) and 4) d. 1), 2), 3) and 4) 2. __________ does not contain in the principles of “choice of words”. a. Exactness b. Arbitrariness c. Appropriateness d. Conciseness 3.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capitalization, “__________” is correct. a. the Southern part of Pennsylvania b. the fourth of July c.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d.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4. __________ is one rule of the usage of comma. a. Being used to separate items b. Being used in a direct speech c. Being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d. Being used to show feeling 5. While making a good sentence, the principles do not contain __________. a. variety b. coherence c. unity d. duality 6. “__________” is a compound sentence. a. Her mother would remind her. b.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therefore,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d. c. Because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 d. d. She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her mother wasn’t watching.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have a dangling modifier? __________ a. Saying is easy, but doing is difficult. b. After driving for more than 500 miles, John felt very tired. c. Without saying goodbye, the train took her away. d. All of them. 8. __________ is the core sentence of a paragraph.

发酵工程习题

发酵工程习题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3、讨论: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生产氨基酸?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是16sRNA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10、什么是正突变?什么是负突变?什么是结构类似物? 11、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 12、什么是基因的重组?什么是基因的直接进化?二者有何区别? 13、什么是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 14、用的碳源有哪些?常用的糖类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15、什么是生理性酸性物质?什么是生理性碱性物质? 16、常用的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有哪些?有机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作用? 17、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 18、什么是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的来源? 19、什么是产物促进剂?产物促进剂举例? 20、什么是理论转化率?什么是实际转化率? 21、培养基设计的一般步骤? 22、培养基成分选择考虑的问题? 23、读书报告:举例说明培养基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讨论:培养基优化在发酵优化控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25、么是种子的扩大培养? 26、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与要求? 27、种子扩大培养的一般步骤? 28、在大规模发酵的种子制备过程中,实验室阶段和生产车间阶段在培养基和培养物选择上各有何特点? 29、什么是接种量?对于细菌、放线菌及霉菌常用的接种量是多少? 30、什么时发酵级数?发酵级数对发酵有何影响,影响发酵级数的因素有哪些? 31、什么是种龄?事宜种龄确定的依据? 32、读书报告:结合具体的产品理解种子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认识种子质量对发酵的影响? 33、接种、倒种、双种? 34、么是菌体的生长比速?产物的形成比速?基质的消耗比速?维持消耗? 35、什么是Monod方程其使用条件如何?各参数的意义与求解? 36、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 37、什么是一类发酵?二类发酵?三类发酵? 38、什么是连续培养?什么是连续培养的稀释率? 39、解释连续培养富集微生物的原理?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类。 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 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发酵培养基主要由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组成。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 连逍,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 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 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 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 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 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 两种。 9、 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 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 10、 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 产物的分离、提取 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 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 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 代谢调控育种, 从诱发基 因突变转向 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 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 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 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发酵工程 、名词解释 1、 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 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 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 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 1、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 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_等下游 处理几个过程。 2、 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 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 3、 4、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 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基三种。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是2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 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还有其它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4.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带负电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要使小 滑块能沿斜面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斜面,下面的办法可行的是 A.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B.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5.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由图象可知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 C .入射光的频率为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D .入射光的频率为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

发酵工程09试卷(含答案) (2)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酶法和酸酶结合法。 2、根据微生物生长速度与产物合成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发酵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生长偶联型、非生长偶联型和混合生长偶联型。 3、呼吸抑制发酵的现象叫巴斯德效应。 4、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 5、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对流加热干燥、接触加热干燥和冷冻升华干燥等。 6、发酵醪中菌体分离可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方法。 7、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 8、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常用方法有添加CaCO3法、流加尿素、 加缓冲剂法等。 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菌体利用葡萄糖作C源进行生长时(1分),葡萄糖分解产物能阻遏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的酶系生成(1分),从而影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1分)。 2、对数残留定律 在高温灭菌时,菌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3分)。 3、反馈抑制 酶促反应的终产物(1分)抑制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活性(2分),这称反馈抑制。 4、限制性基质 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1分),当底物浓度很小(1分),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1分)。

5、次级代谢产物 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1分),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2分),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二、判断题(对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打“√”,错的打“Χ”,10分) 1、柠檬酸发酵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2、疫苗深层培养,如果中期染菌不严重,考虑继续发酵。 3、介质过滤除菌,必须保证介质之间的孔径小于细菌直径,才能达到除菌目的。 4、发酵醪需先进行菌、液的分离,才能进行后续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5、谷氨酸发酵中,加速DCA循环有利于产物积累。 6、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需要供氧。 7、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通气量的提高,溶氧系数也增大。 8、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及便于控制,在整个发酵期内,我们要选定一个最适温度, 控制发酵在该温度下进行。 9、一般来说,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比低于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比。 10、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每题1分 四、简答:(40分,每题5分) 1、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1.自然发酵时期(1分)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分) 3.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1分)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1分) 5.发酵动力学、发酵的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建立 6.基因工程阶段。或答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相结合工 程技术建立。(1分) 2、谷氨酸生产如何防止噬菌体污染? 答:注意环境卫生(1分),防止菌种流到发酵罐等设备以外(1分),发酵液必须经灭菌等处理措施才能排放(1分),选育抗噬菌体菌株,将不同生产菌轮流使用(1分),定期进行菌种复壮,注意检查溶原菌。

发酵工程复习题

复习A 1. 发酵过程中异常现象(发酵液转稀、发酵液过浓、耗糖缓慢、pH不正常)处理措施? (1)发酵液转稀:适时补入适当碳源或氮源促使繁殖新菌体; (2)发酵液过浓:补入10%无菌水,使菌液浓度下降、粘度下降,改善发酵条件; (3)耗糖缓慢:补入适量合适的氮源、磷盐,提高发酵温度、风量; 2. Monod(莫诺)方程表明了什么和什么的重要关系?简介Monod(莫诺)方程? 比生长速率和生长基质浓度的关系。 内涵:当温度、pH恒定时,u随特定的S变化。 3. 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 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 特点:(1)由于机制的缓慢补入,既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持续需要,又避免了由于基质过量引起的各种调控效应,从而能使产率获得很大提高; (2)补料技术本身提高:少次多量→少量多次→流加→微机控制流加; 区别:(1)区别于分批发酵技术:由于补加物料,补料分批发酵系统不再是封闭系统; (2)区别于连续发酵技术:补料分批系统并不是连续地向外放出发酵液,罐内的培养液体积(V)不再是个常数,而是随时间(t)和物料流速(F)而变化的变量(变体积操作)。 4. 通风发酵设备中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发酵罐应具有适宜径高比; (2)能承受一定压力; (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 (4)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 (5)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 (6)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 5. 发酵液pH对发酵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1)影响酶活力; (2)影响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改变膜的渗透性,影响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6. 比底物消耗速率方程? Qs=Qsmax·S/Ks+S 7. 补料分批发酵的适用范围? (1)高菌体浓度培养系统; (2)存在高浓度底物抑制的系统,通过添加底物降低抑制; (3)存在crabtree效应的系统; (4)受异化代谢物阻遏的系统; (5)利用营养突变体的系统; (6)希望延长反应时间或补充损失水分的系统。 8. 优良的发酵装置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1)避免将需蒸汽灭菌的部件与其它部件连接,因为即使阀门关闭,细菌也可在阀门内生长; (2)尽量减少法兰连接,因为设备震动和热膨胀会引起连接处的移位,导致染菌,应全部焊接结构,消除积蓄耐灭菌物质; (3)防止死角、裂缝等一类情况,以避免固体物质在此堆积,形成使杂菌获得热抗性的环境‘ (4)发酵系统的某些部分应能单独灭菌; (5)与反应器相同的任何连接应采用蒸汽加以密封,取样口在不取样时也要一直通蒸汽; 9. 控制发酵过程pH的方法? (1)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生理酸性盐或生理碱性盐; (2)培养基中适当添加缓冲剂; (3)自动检控;

相关文档